《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更新时间:2023-08-18 来源:有用范文 投诉建议 关于元宵节活动方案 关于元宵节活动方案 2023-02-03 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工作汇报 2023-02-03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自考笔记 2023-02-03 优秀教师事迹简介三篇 2023-02-03 公司集体活动总结1000字 2023-02-03 【-有用范文】 培训课程是指为实现培训目标而选择的培训内容的总和,与教育的学科课程相比,其功利性特别突出,目标是能够尽量在短期内转化为工作绩效。课程要素有:课程基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执行、课程评价。互信今日为大家细心预备
2、了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盼望对大家有所帮忙!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新课标已经在高中教学中实施一段时间了,在历史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很多教师在提高学生对学问把握程度的同时还注意了对学生学习力量和根本素养的培育,这是更符合学生自身进展要求的教学模式。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当如何贯彻新课程标准呢?笔者认为,我们应当以教学内容为根底,从教学实际动身,注意全体学生的全面进展,争取让每一名学生不仅把握学问,更把握学习方法,具备良好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价值观。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主要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全体学生的进展
3、 我们的教学是以班为单位的。在一个班里,学生的学问根底、生活状况、思维力量、兴趣爱好等各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熟悉这一点,教学设计应考虑到每一名学生的状况,争取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学到学问,切忌向应试教育时那样搞一言堂、一刀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没必要非得根据自己的教案讲授,遇到学生提问时,要充分敬重学生,并准时解答问题。当大局部学生听起来有难度时,我们要适当调整教学,要敬重大局部学生的意愿。历史虽然是文科类,大局部学问需要记忆,但仅仅靠记忆还缺乏以到达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要让学生从历史中思索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设计肯定要能够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
4、时肯定要综合考虑全体学生的状况,尽量满意每一名学生的需求。 固然,注意全体学生的进展就必需放弃“尖子生”的思想,我们不能为了升学率而给个别学生“开小灶”。我们要赐予全班学生同等的待遇,要关注班里的每一名学生,确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敬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在充分“备学生”的前提下,教师的课堂教学就要绽开分层次教学,照看好各个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体会到学习的欢乐,进而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挖掘自身的潜力,享受进步的愉悦。让学生在益智的同时,树立对生活和人生的信念,到达了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二、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大局部的学问。因此,我们历
5、史教师应重视课堂教学的组织。课堂教学应考虑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自身条件,考虑到学生的学问需求。课堂教学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投入到学习中来。在这种条件下,教师就要抛弃旧有的观念,摆脱单一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学习。例如争论式、自学式、学生叙述式、观影式等等。总之,我们要想尽一切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动身,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我们还可以利用时下流行的多媒体教学,把历史学问更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我们可以结合一些影视资料、图片资料、声音资料等把课本上的学问用多媒体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有兴趣去承受,更简单理解,更轻松地把握
6、。多媒体教学的利用可以有效地转变单调的教学模式,能大大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除了要让学生把握根本学问,还要注意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历史,感受每一个历史人物、历史大事,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新课程标准也强调要使学生在“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都能得到进展。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历史中的表达就是要让学生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育安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地,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
7、健全的人格,培育顽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加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力量。这才是我们新课程的最终目的,也是符合学生自身进展需求的。 四、注意学生历史意识的培育 历史教学要求打破学科本位,不是要用其他的学科内容、生活实践、政治观念来取代历史本身成为历史教学主要内容。我们要正确地把握历史课程的综合与渗透,不能把历史课变成“杂”课。实际上新课程理念在一开头就对一般高中历史课程有一个“历史性”的定性,说明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分,突出强调历史课程在“培育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进展”等方面独到的教育功能,这些教育功能都是其他课程所不能代替的。我们必需明确学科的综合与渗
8、透目的在于帮忙理解分析和把握历史学问,深化历史教学,为历史教学效劳。要把握好学科集中中的适时、适度、适量原则,不能搞成大拼盘,而且对引进历史课堂的相关学科学问要留意区分对待,对历史大事、历史现象影响较大的可以多讲一点,对历史进展影响不大的可以少讲一点,切忌陷入对某一学科的系统分析之中,否则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简单无视对历史本身的传授。历史教学应当拓展,提高历史综合运用力量,但这种拓展是要有一个中心的,而这个中心不是别的,正是也只能是历史本身。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每一名历史教师都应紧跟时代的步伐,转变教学态度,一切以学生的进展为目标,做好每一名学生的工作。只要我们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摸索、讨论,信任我们的历史教学肯定能够越来越符合素养教育的要求,肯定能够为学生的全面进展供应更多的帮忙。 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