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年级下语文新课标教材教案设计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三年级下语文新课标教材教案设计五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三年级下语文新课标教材教案设计五篇所谓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主要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方便大家学习。三年级语文教案1画杨桃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2、通过理解教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培养学生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4、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5、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重点、难点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
2、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书:画杨桃)1、齐读课题。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1)谁画杨桃?(2)怎样画杨桃?(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投影出示思考题: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2、利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三、检查预习情况1、指读生字词
3、。2、指读课文。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3、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意思?怎么理解的?(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想当然:凭主观想象,认为事物应该是这样。联系课文内容,父亲经常叮嘱“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凭主观想象,画走了样。四、质疑纳。)五、布置作业l、熟记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由于老师的仔细观察,善于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杨养学生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善于从事物中得到启发,进行认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2、练习“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3、熟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作者在画杨桃时发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着一个道理,究竟是
4、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逐段深入理解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提问:(1)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是就不要)(2)“想当然”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说说什么叫“想当然”?(3)指导朗读。2、学习第二至三自然段,指名读。提问:这两个自然段讲了什么?讨论:(1)第二自然段分为几层?(2)找一找哪几层是回答“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老师根据桌上的杨桃讲解现在看到的杨桃就象五角星一样。出示投影片,一椭圆形带棱的杨桃。实物演示,让从不同角度看的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样子。(让学生亲自实践看一看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是什么样子,帮助他
5、们理解课文内容。)说出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是否还有其他原因?结合父亲的话讲一讲什么是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这是通过提示,帮助学生理解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第二个原因。)让学生把两个原因结合起来讲。(再一次加深理解。)3、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默读第四至六自然段。(1)出示讨论题:开始同学们认为这幅画画得怎么样?后来又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2)指导朗读,注意语气的变化。(3)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同学们的认识为什么发生了变化?(进一步明确学生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4、学习第七自然段,自由读这一自然段。提问:(l)老师的话里共有几句
6、话?(2)前两句告诉了我们什么?(3)举例子说说怎么就叫角度不同,样子不一。(板书角度不同,样子不一。)(4)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该怎样做?(5)什么叫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受别人影响。)在逐句分析这一自然段的基础上,再读并试背诵。5、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提问:(1)老师和父亲的话哪些地方相似?(2)为什么说老师和父亲的话对我来说一生受用?(板书:一生受用)(3)父亲和老师所讲的画画上的事。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么做?(板书要不要,是就)谁能用“要不要”说一句话?三、总结全文1、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先认为别人错了,
7、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还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能使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得到好处,我们要牢记这个道理。2、齐读例数第一、二自然段并试背诵。教案点评:这篇课文蕴含的道理深刻,和同学们的现实生活也很接近。这篇教学设计示例抓住这一谨,思路清晰,不过在第一课时设计的有些简单,学生书读的不透。探究活动一、导入、明确要求1.教师导入:画杨桃这一课,是作者上小学四年级的事情。在他作为成年人写这件事的时候,仍理。今天我们也来回忆一下自己生活中类似的事,讲给同学们听。2.明确要求:投影出示:在你身边每天会发生很多事,你遇到过类似的事吗?讲给同学们听。要把事情经过说清楚,重点地方说
8、具体,语句要连贯。要把从中明白的道理说出来。二、指导说话1.回忆自己想说的事,先和同桌说一说。比一比,谁说得好。2.全班交流。师生评议、补充修改。3.你在听了别人说的内容后,觉得自己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补充?(学生说,师生评议。)三、布置作业把刚才说的写下来,算作一次练笔。三年级语文教案2乡下孩子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3、为自己作为一名乡下孩子而感到骄傲。培养孩子热爱农村,将来建设新农村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乡下孩子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老师给大家留了一点作业,这节课,老师要看看大家完成得怎
9、样,你们一定会让老师大吃一惊的。二、精读课文(一)读、悟课文第一小节1、师读第一小节,让学生边听边回忆自己躺在妈妈怀里,趴在爸爸背上那种幸福的时3、指导朗读,读出父母与孩子之间互敬互爱的感情。(二)读、悟第二小节过渡:孩子,你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大家的生活经历又各不相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书中描写的乡下孩子的生活情境。1、学生边读边观察插图,结合自己所知道的想象:怎样捉蝴蝶,会编个什么样的故事?会吹支什么样的曲子?2、小组练说,指名说。3、乡下孩子的生活如此快乐,那么怎样朗读呢?指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朗读。(三)读、悟第三小节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第三小节。2、交流汇报,师生评价。(四)
10、读、悟第四小节过渡:读了前面的三个小节,你有什么感觉?课文中一样吗?赶快去读一读。1、学生自读课文第四小节,感知乡下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2、思考:乡下孩子为何如此快乐?(充足的阳光,开阔的空间,多彩的生活,父母的呵三、知识的延伸(成果的展示)过渡:同学们,我们是乡下孩子,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还会做什么呢?1、学生把自己经历过的和从父母那里到的告诉大家采野花钓鱼捉螃蟹拾稻穗割草去草地打滚捉蚱蜢去树林中捉迷藏2、那你们能依照书中的样子,说一说这些事吗?3、学生大胆地、创新地进行说话练习。例如:采一束野花编织一个美丽的花环,妆扮了美丽的房间,送给爱我的老师,送给爱我的老奶奶。捉一只螃蟹,急坏了调皮的小弟
11、弟,吓坏了我的奶奶。拾一篮稻穗,逗乐了我的妈妈,乐坏了我家的小公鸡。4、教师及时评价学生。四、小结同学们,我们的乡村山清水秀,乐趣无穷,你们爱它吗?那你们快快行动起来,学好知识,把我们的乡村建设得比城市更美。三年级语文教案3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个帮助残疾人。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诗歌。教具学具准备:生字卡、小黑板,录音带、投影。主要板书安排:作业设计:课内:抄写字词、组词、扩词。课外:读背诗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小朋友,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人
12、们都很关心残疾人,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朋友关心一位失明老人是事。二、提出课题,解题。三、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1)会读田字格里的生字。(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喜滋滋邻居送给田野欢乐童年清波替(3)读通课文。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字词,指名读。(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3)指名分段读课文。3、分小节,理清脉络。(1)这首诗共16行,分成几个小节?每个小节有几行?(2)看看下面四个小节的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给盲婆婆送蝈蝈。()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3)指名学生填写
13、。(4)小结。(5)分4组读课文,每组读一节。5、齐读课文第二课时一、精读训练1、看图。(1)图上画了什么人?(3)盲婆婆神情怎样?她的手势、动作说明了什么?(4)小结图意。2、分小节学习。第一节(1)指名读。(2)这一节只有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位红领巾提回蝈蝈时神情怎样?他为什么会这么高兴?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3)小结。(4)齐读第一节。第二节(1)指名读。(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蝈蝈真的会唱歌吗?那为什么红领巾说它会唱(3)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说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你们看,红领巾爱蝈蝈,但他更爱谁?为什么这么说?(4)小结,齐读。第三节(1)指名读。(2
14、)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这句中的歌声指的是什么?歌声会领您走进田盲婆婆看不见东西,为什么偏要说她会看到小溪的清波?(3)第二句说了什么?这一句里的往日指的是什么时间?请想一想,上面一句说的是歌声会使盲婆婆想到田野,这一句说的是歌声会使人想到什么?为什么这么说?(4)出示投影:盲婆婆在田野里。a、图上的盲婆婆拿着什么?她神情怎么样?她为什么这么开心?b、在盲婆婆的周围是一片什么地方?有哪些景象?c、指名自由说说图意。(5)指名二人分读本节两个字词对称的句子,联系图意,体会一下。(6)小结。齐读。第四节(1)指名读。(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一句和第二小节第一句说法完全相同
15、,但是意思就不完全相同,你们能体会出来吗?过渡:蝈蝈到底能不能给盲婆婆带来欢乐呢?请看第二句。(3)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这句话有什么含义?(4)指名有感情地读第四节。(5)小结。三、总结这首儿童诗说的是红领巾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乐,表现了少年儿童对残疾人的爱心。你们读了,有什么体会?你们也关心残疾人么,可以说说。第三课时一、朗读指导1、教师范读。2、学生练读。3、指名读,师生评议。二、背诵1、放录音欣赏。2、指着板书引背。3、各人轻声背诵。4、分组交换背。5、全班齐背。三年级语文教案4一株紫丁香教学目标:1、会认八个生字,会写十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
16、的深厚感情。3、有尊敬老师的愿望。重点:会认会写目标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有尊敬老师的愿望。课前准备: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第一课时:一、看图激趣导入:1、让学生看图:谁认识这种植物呀?2、有一些同学悄悄在老师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这株紫丁香代表着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株紫丁香这首诗歌。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同桌互相考考生字,再把读给对方听。3、运用多种形式练读生字和词语。4、朗读展示,读自已喜欢的小节。相机引导评议。三、品读课文,体会感情。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朗读中所表达的浓浓的师生之情。2
17、、学习一、二小节。A、自读自悟说说体会到了什么?B、想一想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儿走进小院呢?想一想这句话该怎么读?指名读,评议。3、学习三到五小节。A、自读自悟,小组讨论:同学们希望紫丁香能给老师做些什么呢?B、全班交流,指名读相关小节,相机指导感情朗读。例如:通过回忆老师对我们点点辛苦,从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体会同学们对老师的关心和美好的祝福。4、听或唱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加深对课文的理解。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第二课时:一、复习词语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二、诵读诗歌学生先自由练读,再举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最有感情。a、分小组练读,选出本组的小诗人。b、全班交流,由选出的同学比赛法,大家评
18、议。C、小组之间比赛读。看图,练习背诵诗歌。a、学生自己练习背诵。b、教师背诵每小节的前两行,学生齐背后两行。再交换背诵。C、小组读读背背。d、指名背诵课文。三、识字写字猜字谜:舌头尝出甘蔗味(甜)。一人站在大树旁(休)。小组自学要写的字:歌、牵、院、您、除、息、困。重点记字形,理解字义。通过谈话,交流各自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教师强化常用的记字方法。注意歌的右边是欠,不是反文旁。练习书写。院、除: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都有双耳旁。休要和体区另字形。休、伸: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都有单人旁。息、您:上下结构,上窄下宽,都有心字底。歌:第一、六两笔横要短,给右边的欠留出位置。牵:上边的大要写得小一些,
19、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得宽一些。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四字格中的位置,描一个,写两个。注意规范学生的书写姿势。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议。四、拓展活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你对老师的爱。三年级语文教案5惊弓之鸟教学内容:惊弓之鸟一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中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是出自战国策.楚策论的一则成语故事。这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手更赢不用搭箭,只需拉弓,便使天上飞正确分析。这则成语故事语言生动、形象鲜明。通过人物对话推进情节发展,以更羸为主线,以魏王为辅线,并用因果倒置的叙述方式突出更羸善于观察和分析的品质。l学生情况:三年级下学期学生正处在第二学
20、段起步一年,学生的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理解能力不地理解课文内容。这篇课文采用因果倒置的叙述方式,设置了一个更羸是如何虚发落雁的悬念。但是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悬念已经不能当作秘密来讲了。课文内容主要是更羸的分析、推理,而三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因此从教材和学是学生不易理解的。l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关键词句品读朗读感悟读悟结合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懂得“能手”“并不”“直”“大吃一惊”“孤单失群”“惊弓之鸟”等词语的意思。2、理解更羸最后说的4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3、了解课文内容,能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教学重点:学懂更羸说的话,
21、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教学难点: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更羸分析判断的合理与正确性为重践经验结合起来的思维方法是正确的,是值得学习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文题,范读全文(或听课文录音)。1.导语: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成语故事。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两则寓言故事,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新课是一则成语故事惊弓之鸟。这则中,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作出正确判断。现在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2.有表情地范读或放配乐录音。二、指导自学。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课件出示)(1)一边读一边将遇到的生字、生词圈画出来认识。(2)把每个自然段
22、用数码标记清楚。2.自由朗读。要求:(课件出示)(1)看清句子的标点符号,试着读出说话人的语气来。(2)把不理解的词抄写在本子上,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三、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学生分段朗读全文,结合正音。“魏国”的魏读作wi。“更羸”人名,读作gngli。“嘣”象声词,后鼻音,读作bng。“悲惨”的惨,平舌音,读cn。“愈合”的愈,整体音节,读作y。“拼命”的拼,前鼻音,读作pn。2.指名学生列举不理解的词语,并鼓励查阅工具书的同学帮助解释。3.出示幻灯或小黑板:(1)指导学生巩固生字(辨形、正音)。(2)熟读并理解词意。4.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学生能理解的尽量让学生说,不理解的可以放到
23、课文中理能手:具有某种技能,对某项工作、运动特别熟练的人。文中指更羸善长射箭。本事:就是本领的意思。悲惨:处境和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愈合:伤口长好。拼命:不顾及性命,文中指大雁尽最大力量往高处飞。大吃一惊:因出乎意料而非常惊奇。四、思考、讨论。1.课文中写了几个人物?主要写谁?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更羸、魏王两个人。主要人物是更羸,他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他只张弓不搭箭就使大雁从半空里直掉下来。)追问:更羸是怎样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2.讨论: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1)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句:“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2)引导学生
24、揣摩词语,诱发联想,进而产生逻辑推理:大雁一般是成群地飞翔,这里却是“一只”,说明什么?“慢慢地飞”又说明什么?为什么用“鸣”而不用“叫”?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看法。(不做统一的要求。)五、齐读全文,理清叙述的顺序。课文先写更羸向魏王提出不用箭,只拉弓,大雁就能掉下来;接着试了一下,只拉弓,不用箭,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更羸介绍他是怎样知道只要拉一下弓,大雁就能掉下来的。这样先叙写故事的梗概,再揭示事情的原因,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弦。六、作业。朗读全文并抄写课后题中的词语。第二课时一、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惊弓之鸟。(板书课题)(2)“惊弓之鸟”什么意思,同学们明白吗?(释题
25、:“惊”从它的偏旁你知道什么?“弓”指弓箭,“之”是“的”的意思,)谁能说说“惊弓之鸟”的意思?(3)了解了课题的意思,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故事中的鸟是一只怎样的鸟?它为什么害怕弓箭的声音?它害怕到什么样的程度?)教师将学生的质疑归纳,用几个“?”在黑板上标出二、深入学习课文,自读自悟。检查提问:通过自己读和听同学读课文,你弄懂了什么?1、弄懂:那是一只怎样的鸟?那是一只受了箭伤的大雁。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大雁是一种候鸟,每到秋天就从北方飞到南方去,春天又从北
26、方飞回南方。同学们看,雁字是这样写的(边写边板书),字理分析“雁”:“厂”是它的声子的“燕”。2、读了课文,你还懂得了什么?(1)“惊弓之鸟”其实是指害怕弓弦响的大雁。从哪里看出那只鸟害怕弓弦响?你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知道的?(第5自然段。)(2)朗读前指导:读课文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得有感情,能读出感情来,就不仅证明你理解了,而且说明你学得相当不错了。怎样读的得有感情呢?要学会“过电影”,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自由读第五自然段,说说你读的时候,脑子里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师:你看到了什么?还听到什么声音?(3)这一段有两个“直”,意思一样吗?出示句子:只听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
27、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大雁边飞边鸣的情形为“”“直往上飞”:;“直掉下来”:。)(让学生理解,“直往上飞”的“直”是一个劲的意思,应这样表示,“直往下掉”的“直”是垂直的意思,应这样表示:)(4)该怎么读?语速要快稍快,紧张一点。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体会。指名读,强调两个“直”字。生用手势配合表演。全班同学边读句子边演示。(5)看到这样的情形,魏王大吃一惊,同学们自由朗读6-8自然段。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大吃一惊”的意思。与“惊弓之鸟”的“惊”相比较,联系第八自然段,了解“惊”是非常奇怪的意思。告诉学生,联系上下文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感情朗读课文,
28、读出魏王奇怪的语气。(强调“啊!”读“”,抓住“啊”“大吃一惊”“更加”等词语。)3、更羸为什么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而且迅速作出判断,不用射箭,只要拉一下弓弦,就能使大雁落下来?你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知道的?学习课文第九自然段。(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九自然段,思考课后思考、练习的第2题。实物投影仪出示:想想更羸说的话,哪些讲的是他看到的听到的?哪些是他的分析?他是怎样一步一步分析的?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3)检查自学情况。哪些是更羸听到和看到的?他观察到什么?板书:观察:飞得慢叫得惨学习“惨”。(从竖心旁分析字义),注意读准平舌音。哪些句子讲的是他的分
29、析?他是怎样一步一步分析的?板书:分析:箭伤作痛孤单失群学习生字;愈(古时候愈是有个病字头的,是指病好了。课文中的“愈合”指伤口长好了。)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孤单失群”的意思:这里的“失”可以用上文中的哪一个词来理解?(“离开”)“群”字呢?(“同伴”)看字形能不能说出它的意思?(形声字,形旁是羊字旁,羊喜欢成群地在一起。)根据这样的分析,更羸断定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受过箭伤的孤单失群的鸟。)因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所以,更羸又做了怎样的分析,要怎样做就能使这只大雁掉下来?伤口裂开往高处飞心里害怕板书:听到弦响掉了下来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更羸分析思考的过程?(先分说,后总说。)更
30、羸得出结论,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这只大雁掉下来。板书:不用箭只拉弦事实证明更羸的判断是正确的,更羸创造了奇迹。教师引读,然后让学生朗读、背诵第九自然段。4、更羸是个什么人?怎么有这样的本事,知道那只大雁那么害怕弓箭,甚至听到弓箭的声音就会掉下来呢?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强调了“有名”和“能手”)理解“能手”的意思:对某一项技术、某一种工作特别熟练,干得特别出色的人,称作“能手”。织布技术特别熟练的人,我们称他为“织布能手”,种菜特别出色的人就道他。你们能不能想象一下,他的箭法怎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百步穿杨、箭无虚发、百发百中)(2)是不是因为更羸射箭射得特别准,所以才大雁落下来的呢?是因为他有丰富的经验,了更羸的话,还后会对更羸说什么?三、复述课文。1、同学们能不能看着课题和板书讲这个成语故事。(同桌练说指名说)2、能不能先说更羸是观察分析的,然后再说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