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修订说明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修订说明抚顺市教师进修学院小学研训部抚顺市教师进修学院小学研训部向心力向心力一、课程的基本特征增加了“综合性”强调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二、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顺序和内容进行了调整比如,理念的第一条调整为“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这是对课程价值的理解。原课程标准中“学会做人”对低年级儿童来说比较抽象,修改为“学会关心、学会探究”更具
2、体。三、增加了动手能力的要求将“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改为“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增加了“动手”的要求,因为低年级儿童动手能力的发展是其创造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我国儿童在“动手”方面一直比较欠缺,增加“动手”要求也更有针对性。这样既强调动脑也强调动手,有利于培养手脑并用的儿童,进一步突出本课程活动性、实践性的特质。四、强调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强调教学必须以深入地了解儿童为基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基础上进行。五、教学评价、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在评价的理念上,提
3、出了“本课程的评价与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评价不仅是为了解儿童的学习,它本身就是儿童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在评价过程中,儿童彼此间讲述活动过程、分享探究发现和活动体验、交流作品和活动心得,都是儿童学习的生动体现。”在评价的实施上,将评价的特点、方法与本课程特结合起来,克服了空洞、泛泛而谈的问题,更加有操作性、指导性。全新的德育理念:道德生活是儿童自由、自觉的生活,而不是刻板、僵化的符合外部规范的生活。因此,生活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要珍视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要让课程实施植根于儿童的生活;要引导儿童探究生活并在探究中融入生活、热爱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根本目的之一是培养儿童
4、的“道德创造性”,要让儿童“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道德生活是幸福、快乐的生活,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仁者不忧”。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根本目的之二是培养快乐人格,要让儿童“愉快、积极地生活”。道德生活是对自我、他人和环境负责任的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根本目的之三是培养有责任心和爱心的人格,要让儿童“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道德生活是身心健康的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根本目的之四是培养健康人格,要让儿童“健康、安全地生活”。这就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内容。设置品德与生活课程不仅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也是建国以后历次课程改革中史无前例的举措。品德与生活课程不仅仅为中小学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让道德教育回归
5、并植根于儿童的生活世界,而且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总方向:让教育变成儿童生活。作了3方面的调整:第一,在课程理念上进一步明确了本课程与传统“德育课”的区别,将“让德育植根于儿童生活中”的思想贯彻到底;第二,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方面总结了实践界的意见和贡献,使之更加清晰和准确;第三,在课程实施方面,提高了实施建议的操作性,并明确提出“了解儿童是教学的基础”,由此使教学变成儿童研究。第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标准。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方针,标准修订中努力使课程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鲜明的时代特征,努力反映德育的科学性,使之更加符合低年级儿童品德成长的客观规律,有助于帮助
6、低年级儿童解决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发挥课程的德育影响力。第二,进一步贯彻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改革理念。根据教育部中长期规划进一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标准修订中坚持先进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学观,提倡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和主体性,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突出以三维目标为引导,坚持“能力为重”,重视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和情感的养成,让课程目标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得到进一步落实。第三,坚持方向性与操作性统一。根据本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及广大学校的需要,标准修订中强化了操作性,增加课程教学的具体建议,但同时也明确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引领性和方向引导性,为广大教师的课
7、程与教学创造性留足空间。第一,把课程标准的内容与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自己所教学生的独特个性有机融合起来。无论课程标准如何修订,它要对教师和学生有意义,必须变成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创造自己的道德生活的工具,千万不要照本宣科、机械搬用、贴标签式地使用课程标准。第二,让教师成为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开发者。本课程的根本特性是生成性,教师在实施本课程时,要学会把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转化为以儿童的生活及其变化为核心的系列“生活探究主题”;要在“生活探究主题”与儿童同时学习的其他课程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要探索不同“生活探究主题”的核心要素并使之成为有机整体;要注重“短程主题”与“长程主题”的有机结合;要创造与品德与生活课程相适应的新的“课堂形态”,等等。总之,教师要把实施本课程的过程变成不断发展自己的课程智慧的过程。第三,让教师成为儿童研究者。实施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关键是研究儿童,教师要学会在帮助每一个儿童发展的过程中研究儿童。教师要一以贯之地研究每一个儿童品德的生长和生活变化,关注儿童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关注儿童的生活状态和生活史 教师要将教学变成儿童研究,始终把儿童自己的观念、情感和行动置于本课程的核心,深刻领会“教即倾听、学即告诉”的真义。总之,只有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根本转型,将课堂行为规范灌输和训练彻底转变为师生合作进行的德性探究和生活创造,本课程的价值才能得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