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阅读复习.ppt(6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古代诗歌阅读复习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首联勾勒出阔大的时代背景,包含着对时光流逝、无可阻挡的感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颔联诗句平实,内涵丰富,既有对历史英雄羊公回忆,也有诗人吊古伤今的感怀。颈联写眺望所见:“水落”“天寒”简捷形象地把羊公碑所处的背景环境描绘出来。尾联是悠然的收束,诗人在秋寒暮色中垂泪,凭吊怀古中融入个人遭遇生发的苍凉感慨。首联:揭示了人事变化,时事更迭的规律,其中不乏人事沧桑的感慨。颔联:江山犹在胜迹“留”,人事已非“我”登临。怀古伤今。颈联:“水落”“天寒”,渲染登临气氛的荒凉、凄清,也暗寓英雄风光不再的落寞。尾联:诗人直抒胸臆,将英雄落寞与自身遭遇完全融合在一起,吊古伤今,借
2、喟叹英雄,发一己不遇之情怀。1、这首词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景象?主要内容写的是什么?2、词里集中对什么做了描写?精妙之处哪里?就你有体会的一点谈谈自己的见解。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菩萨蛮晏几道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燕。弹到断肠处,春山眉黛低。景象:概括中心事件。主要内容:中心事件的主要方面。描写对象应为具体的人物景。精妙,应分析其技巧和对中心的表现力。景象:秋天碧绿的湘江缓慢流淌,飞燕掠过玉柱,一人独自拔弄哀筝。主要内容:独自弹奏湘江曲和及湘江及周围的景。对环境的描写,情景交融,如“青山眉黛低”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写出山的景象与
3、弹到断肠时对应,衬托出诗人的哀伤、幽愁。描写的是秋天湘江平静、凄凉的景象。主要内容写的一位人的弹一首湘江曲,她用筝完善地将秋季湘江的凄清、肃杀表现出来。哀伤的乐曲令人悲伤。集中对曲内风景,精妙之处通过写湘演奏的风景之生动,表现弹奏者高超的技艺。见“仁”见“智”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弹筝女子在筵席间演奏的情景。主要内容是描写弹奏的乐曲和弹筝女的神情、动作。一是集中描写音乐。上阙由曲名写起,曲子描写的是湘江和湘江的故事。鸣筝声声,令人联想起湘水荡漾的绿波。“写尽”二字,描写出筝曲之妙,境界已出。二是集中描写弹筝女子。“纤指”突出了弹筝女子年轻秀媚的特征。“幽恨”既写曲中情绪,又含弹者心声,“细”字连结二
4、者。下阙前两句含蓄地描绘出弹筝女聪颖灵巧,从容专注的神态,又暗写出弹筝女柔和自重的性情。下阙后两句收束全词,“断肠”与“幽恨”照应,将弹奏感情推向高潮。“春山眉黛低”,用贴切的比喻描写女子神情,和乐曲融为一体。命题“初衷”,仅供“参考”第七十九日4:在明媚的阳光底下,云雀天真烂漫地歌唱着,溪水发出愉快的喧哗声,从一个溪谷奔流到另一个溪谷。5(1)一二句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环境。三四句议论,以设问方式揭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五至八句细致的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心境,“山气日夕照,飞鸟相与还”中自有“悠然”的心境。收尾的两句抒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5、2)“见”更能显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第八十日4:蒲松龄(聊斋志异)对魏晋风流的借鉴与超越(或发展)。5:“人在武陵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宋抒写的是桃花。这首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这首词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这首词还用了映衬对比写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既映衬又对比,赞美了红白桃花独标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的品格。诗文的鉴赏评价1、鉴赏文学作品
6、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高考要求高考范例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雨声蛙声。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C(焦虑)(焦虑)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
7、含远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写了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B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C诗歌鉴赏的基本表述程式这首诗通过对(内容)描述,采用了
8、(手法),写出了(形象)的(特征或意境)特点,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情趣),起到了 (艺术效果)作用。庆全阉桃花 谢枋得寻得桃园好避秦,桃花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将隐居山间的眼前现实(实)和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虚)巧妙地结合起来;作者借隐居之地桃花开放之景,表达了避世山中的孤寂之情,作者希望“花飞莫遣随流水”,曲折表现了隐居绝世之意。【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独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2、鉴赏“形象”,就是将完全交融在形象上面的“意”与“象”相剥离。1、领会“意象”。意象即诗歌的形象,它是一个主客观的统一体。诗歌的形象的鉴赏历史英雄人物诗人理想
9、化身实地实景思想激荡客观主观三国周瑜赤壁奇观 杨柳岸 晓风残月自然风光形单影只的孤独形影相吊的凄凉象意诗歌的形象的鉴赏3、结合意象所在的诗句,进行情景式的合理拓展。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合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嫰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的暗了下来。“侵”字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题西溪无相院北宋张先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入郭
10、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第二联怎样写景的?上句着眼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清幽,呼应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4、分析意象的特征,联系诗歌的意境。诗歌的形象的鉴赏意境: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注:涵虚,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诗歌的语言1、语言的形象性一个词往往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产生意韵生动,具体可感的效果。抓住了形象的典型特征,使意象更逼真传神。春风又绿江南岸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春风吹拂下,小草渐渐绿遍了江南沿岸乱石高耸,怒涛拍打沿岸。红杏枝头春意闹竹喧归浣女,莲动
11、下渔舟写出杏花争奇斗艳的繁茂景象。未见其人而其人之音容笑貌毕现。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过积香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两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
12、景象。高考范例八十四日内涵:人的社会价值等于人的贡献总值除以人的自我评价。关系:当人的贡献总值一定时,人的社会价值与人的自我价评价成反比。诗的首联重在表现山村的宁静。前句从听觉上数里外就能听到水声以响衬静;后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静。此句表明山村没有遭受战火,表达对和平的生活的热爱。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内心亲近的感受。此联首联、颈联相配合,描绘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山村图景。2、语言的色彩性语言的色彩,指的是诗歌的遣词,特别注重感情和情绪的表现力。词语总带有喜怒哀乐的情感倾向。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映阶碧草自生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诗歌的语言恬淡和谐
13、萧瑟孤寂落寞绵渺失落孤独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登楼怀归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注: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旧业,家园故业。清渭,清澈的渭河。(1)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2)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横一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高考示例从诗人思想感情的变化看,首句“聊”字表明其并非因怀归而登楼,而后由登楼见闻引发怀归之情,进而进入沉思遐想,末句一“惊”字,生动地揭示了
14、诗人由遐思默想到突然惊觉的心理变化过程,蕴含着游子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赏析(1)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到家乡,当他从思乡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2)画上只有小船和船夫,而没有行人,表现了“野水无人渡”的情景;而船夫睡在船上,衬托出过客稀少,凸显出小船“尽日”等待的漫长和寂寞;从画面可以揣摩,船夫边吹笛边等渡客,久久无人过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这幅画传神地表现了诗句的内容。读懂诗歌的情节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正
15、宫叨叨令渔父家住鹦鹉洲,这里自然风光优美,远离尘世,与世隔绝,让人好不羡慕!小斋即事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斋主喜爱琴棋,忘记人间得失,忘记世俗娱乐,独处小斋,自守方直,不问时事。【外】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初夏的乡村,雨后新晴,诗人眺望远野。山清水秀,田明峰碧。田间农人正紧张地忙碌着。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塞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华清宫过华清宫飞雪入宫自干,树檐
16、遮蔽视野,宫中无法望见边塞。君王玩物丧志,引起天下大乱。如今一切如烟云散。【外】阅读下面春怨,分析此诗的语言风格。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思念辽西戍边丈夫的女子,为了不让树上的黄莺打扰自己的美梦,将黄莺从树上赶走。语言鉴赏题的解题思路一,语言指诗中的传神的字词、关健的词语、特色的风格,结合内容和上下文及意境进行分析。二、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
17、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注意词语在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上的特色,若有要加以点明。一、抒情方式:诗歌是这种文学形式,偏重于抒情言志。一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直抒胸臆。表达技巧1、借景抒情:指一首诗中,借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使诗的感情宣泄得更丰富,更形象。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2、寓情于景:是指一首诗,完全将情融入景物的描写之中,不再另外的抒情手段。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
18、,夜深还过女墙来。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劝无声。过华青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通过描写古石头城遗址的衰败,以及夜景,其中寓含兴衰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春雨的描写,表现诗人由衷的喜爱之情。诗通过对长途跋涉远送荔枝到长安,引得妃子一乐的描写,表达皇帝荒淫无度的愤慨。3、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象征某种志向,诗中物带有人格化的描写。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菊:王孙莫
19、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表现一种不愿攀附权贵,而以自己才德闻名的高风亮节。表现一种孤傲不群、孤芳自赏的品格。表现自甘奉献、不求高位、不慕名利的高尚节操。4、直抒胸臆:诗人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的态度的抒情方式。登幽洲台歌中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归园田居中的“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赤壁怀古中的“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即使你处在寒冷的冬天,只要你心中拥有光,你就能闻到春天的气息;即使你被逆境所困,只要你心中拥
20、有光,头顶的乌云就会被它所穿透;即使你被挫折和失败一次次打翻,只要你心中拥有光,你同样可以可以站起来,把苦涩的微笑留给昨天,用不敢的毅力和信念赢得未来。海明威说过:“人可以被打败但不可以被打倒。”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有这样一句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因为只有你心中拥有光,任何外来的的不得因素都扑灭不了你对人生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向往。很多时候击败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熄灭了心中那片有如火山般沉寂的光心中拥有光,那是信念的基点,那是力量的源泉,那是开启人生之路的探照灯,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八十八日(1)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用“铺”准
21、确、形象。运用“铺”字,表现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2)“可怜”意为可爱。诗人看到江边地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般的露珠,深蓝的天幕上悬挂着一张精巧银弓般的新月,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晚。对李清照的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A、“不消”表面指酒意未消,实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C、这首词从一般的叙述,转入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
22、别的一种伤感情绪。D二、表现手法有:衬托、对比、用典、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映衬)(反衬)(对比)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用典)虚实结合:诗歌中的虚实,既可指实景和联想到的景,也可指人事物与情感,还可指现实与理想等。雨霖铃中既写了分手时的情景,又写了分手后的联想。念奴娇中写到赤壁景又写到由此联想到历史的英雄人物。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了梦游天姥山虚幻情景的兴奋和激动,又写了回到现实
23、的失落和痛苦。望庐山瀑布中前三句写眼前所见,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用银河来比喻庐山瀑布。动静结合:指诗人有意将动景与静景结合起来,或相互映衬,或衬托一方,从而使诗歌的意境更生动。暮春即事: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拔刺鸣。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云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三、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诗中,诗人会在修辞上匠心独运,从而使形象更生动,意境更富美感。“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
24、,佳期如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刘颁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夸张)(借代、比喻)(比喻)(借代、对比)(拟人)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死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答案】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
25、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课堂小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燕子来舟中作杜甫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再度新。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注】本诗是诗人晚年客居湖南时的作品。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燕子”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为什么?本诗以燕子为歌吟对象,实际上句句关联着自己的茫茫身世,这样托物言志,借燕抒怀,表达了凄楚悲怆之感。课堂小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杳杳寒山道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雨,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曾说,这首
26、诗通篇充满“寒意”,句句使用叠字的艺术显示了魅力,你怎么看?“杳杳”言路深暗幽远,渲染了“寒”的气氛;“落落”言涧边寂寥冷落,给人空临落寞之感;“啾啾”状鸟之声,以有声写无声,衬托环境的寂静;“寂寂”直接描写寂静无声;“淅淅”以风声描写动态之感,从听觉上渲染环境的肃杀;“纷纷”绘雪飞舞之状,从视觉上表现环境的肃杀;“朝朝、岁岁”从时间点染寒意之久。这些叠字从不同方面共同渲染整首诗的寒冷氛围。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1)本诗采用了虚实相间的写法,试作简要说明。(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无定河边骨”
27、是实写,“春闺梦里人”是虚写,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表现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无限的同情。课堂小练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注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答案】“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
28、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画面流露出宁静祥和和氛围。山居即事 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答案】“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壬辰寒食 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注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29、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4分)“雪”隐喻了白发(1分)。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1分)。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1分)。小孤山 宋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注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无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海眼
30、: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偶尔存留的孤山与没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
31、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注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淀:即蓝靛,蓝色染料。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泄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比拟,如说新月“学”扇。诗人所处的生活时代特征、诗人的个人际遇、诗人的创作风格是鉴赏诗歌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32、要善于从中捕捉信息,作为诗歌鉴赏的契机。诗歌鉴赏题中的补注是充分的而且是必要的,不可忽略。因为它是诗人彼时彼地创作的重要背景,是诗歌抒发的感情定位的重要依据。背景分析题材及思想的唐诗分类我们从诗的选材和情感趋向方面,可以将唐诗分成以下几个类别。(一)山水诗:这类诗大都描摹山川自然景色,借景抒情,怡情山水。表达诗人对山川美景的喜爱或热情的生活情趣。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题君山雍陶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雍诗从君山的倒影
33、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两和谐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两诗都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喜爱。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溪居即事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疑”“急”二字用得传神,对于塑造“小童“的形象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诗中的小童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疑”“急”二字把小童好奇、兴奋、活泼和急切的心理状态十分传神地勾勒了出来。诗中的小童是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儿童。迁移(二)边塞诗:这类诗一般通过对边防生活的描写,突出战斗生活的艰苦和戍边生活的孤独,表达建功立业的志
34、向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塞下曲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敌人趁夜色悄悄逃遁,结果还是被发现,将士们正准备追击逃窜之故。诗人没有写杀敌场面,而是抓住上阵前的瞬间:一支骑兵列队欲出,战刀上飘落了片片雪花。紧张激昂的战斗气氛呼之欲出。整首诗,雄壮豪放,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与丈夫阔别、独处深闺的少妇,似乎已经习惯了躲在这与世隔绝的封闭式小圈子里,精神麻痹,已“不知愁”了。她果真不知愁了吗?当她“春日凝妆上翠楼”之后,“忽见陌头杨柳色”,明显地感受到良辰美景的巨大诱惑力,触景生情,油然而生出青春难再、红
35、颜易老的闺怨之情:悔不该让夫婿从军以求取功名,却辜负了这番良辰美景。迁移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试分析这首诗中的将士形象:诗歌反映战前将士们的精神状态。大家开怀畅饮,铿锵琵琶声既是助兴也是为他们饯行,气氛激昂而悲壮。饮酒既为激励士气,又反映将士们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心理。“醉卧沙场”的醉态,在“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背景下,越发让人感到将士的可爱可敬。(三)怀古诗:这类诗通常追忆古代的人、事,以古明今,以古照今,感慨从事无常、盛衰无常,或以古人自比,抒发自己的人生志向或不平,或者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用以告诫当朝和后人。乌衣
36、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注】乌衣巷,是孙吴时期驻守石头城的军营。王谢是东晋最大的豪门贵族,当时两家居住在朱雀桥和乌衣巷。诗歌写朱雀桥、乌衣巷两处过去权贵生活所在,如今却是一片“斜阳草树”,反映古今人事的变化。昔时豪门的燕子而今飞入百姓家,从燕子身上表现了人世沧桑,今昔盛衰的不同。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含蓄幽远。表现了诗人对兴废成败的感慨。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注】长庆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
37、,三国以来,金陵政治风云变幻莫测,政权更替反复多次。有鉴于此,诗人写下了这首诗。(1)“人世几回伤往事”中感伤的往事是什么?(2)这首咏史诗所表达的主旨是什么?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迁移指东吴以后的几个朝代在金陵建都,但一个个终于走向灭亡。反对分裂,主张统一。(四)送别诗:这类诗经常是通过写离别之景,宣泄情谊之深、分别之痛、思念之情。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荆吴虽相去甚远,但因长江相连,“天涯若比邻”,宽慰中透露送别的信息。春江水宽,航程一帆风顺,渺茫的江面,流露出诗人心中的失落和空寂。看到日暮孤帆,形单影只,诗人心中一片牵挂油
38、然而生:“日暮孤帆何处泊?”是担心,也是惜别,这一问,实在是情至之文。友人走了,江面空阔,诗人直抒胸臆,肝肠寸断,离别之痛,思念之苦,扑面而来。迁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赠别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简要分析诗中“蜡烛”形象:蜡烛本是友人分别时夜饮照明工具,但诗中却借这一形象表达了离别之情。诗人将自我形象与蜡烛形象融于一体,蜡烛流淌的的正是诗人心中的泪,“替人垂泪到天明”,描绘了与好友彻夜相伴、依依异别的情景。两个形象交相辉映。把离别之情表现得意境幽远,余韵绵绵。(五)田园诗:这类诗总是通过描写田园风光的美妙和谐,表达诗人对恬静、闲适的生活方式
39、的向往,或者含蓄地流露对芜杂的、黑暗的官场生活的厌倦和不满。好事近渔父词朱敦儒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绍兴。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悠闲的隐居生活的自由,以及景物的清新自然,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红尘的否定和轻蔑不屑,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然旷达的情怀。迁移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雨过山村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闲着中庭栀子花”看似闲笔,却韵味丰富,试作简单的分析。事实上没有一个人闲着,但诗人偏不正面说,而是从背面、
40、侧面落笔。用“闲”衬“忙”兴味尤丰。栀子花无人采,主要表明春深农忙。小姑和嫂子本有爱花天性,但由于农忙,雨中结伴浴蚕,无心向花。而正是这浓浓的农家少女、少妇的农忙情节,使诗歌更散发浓郁的生活温馨。这含蓄不发的结尾,实在妙机横溢,摇曳生姿。(六)咏物诗:这类诗往往突出某一具体的事物的特征,用人格化的描写,来象征人的精神品格,表现诗人人格的追求。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注】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刚病故,自己不久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种令人厌倦的幕府生涯。诗以春日之柳之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的零落憔悴。句句写柳,句句写人,句句传情,柳承载着诗人的人生感慨,历经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自伤迟暮、自叹身世的生动写照。迁移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注】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无人赏识,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诗人抓住了“小松”的什么特征来描写?小松寄寓了诗人什么人生况味?“刺头”表明小松虽隐没于蒿草之中,但已是锋芒初露。然而未被世人识认,未识小松乃栋梁之才。诗人感叹由于世俗的的浅陋和短见,有多少有用之才被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