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学语文教案锦集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门】小学语文教案锦集七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热门】小学语文教案锦集七篇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认识5个生字,读懂儿歌的内容,了解电视塔的作用。教学过程:一、激情创境小朋友们,老师晚到一会儿,去给你们拿东西去了。你们看,认识吗?是的,这是电视模型(电视机出示“电视”一词,生读。注意“视”读音)你喜欢看电视节目吗?你都喜欢看什么节目,和老师说一说。(鼓励)二、合作探究(一)引出课文内容1、(出示:丁丁看电视的.图画)你们看丁丁在等什么呢?那电视怎么没有收到电视节目呢?同学们再看(出示电视塔图画)这是什么?(电视机出示“电视塔”一词,生读)2、出示课题并板书电视塔什么样呢?(出示前两句诗,生自己读,再指名读)3、因为有电视塔,
2、电视节目来了,你们看谁来了?(贴上孙悟空图画)丁丁看见节目了吗?他看的是什么节目?(二)整篇课文出示1、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上都画了什么?这是什么?(师指“电视塔”并帖词,生读)丁丁趴在那一动不动看电视节目,那是为什么?谁能告诉老师?(帖“精彩”、生读、齐读)谁能用这个词再说一句话,这个精彩节目是什么?(贴“动画片”生读、齐读)3、下面我们一起读画面上的四个词。4、同学们,有了电视和电视转播塔,我们就能收到精彩的动画片,电视塔的作用可真大呀!好,下面我们一齐来学习课文。(三)初读课文,感受情境1、同学们打开书,练习指读课文。2、在读这首诗的时候,要有一定的节奏,请听老师朗读。3、请同学
3、们练习有节奏的朗读课文。4、同桌读、指名读(鼓励:你读得真棒,老师敢与老师相比了。)(四)自主、合作学生字1、全班齐读课文2、课文中的生字你都认识了吗?请同学们把那些生字画出来,然后,你们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识字。(生自学生字,师可提示识字方法)3、分小组学生字,互相说一说,这个字念什么?你想怎样记住它。4、汇报交流a、我记“塔”,横一根,竖二根,合在土旁就念“塔”。b、我记“尖”,上小下大就念“尖”。c、我也记见“尖”,一头大一头小,上下放在一起就念“尖”。d、我记“孙”,爸爸的儿子就念“孙”。e、我记“变”,一点一横长,两竖八中坐,又字下边藏,同学们,我这样记行吗?5、认读本课生字。(现在,
4、这棵树上挂满了苹果,你们会念哪个就把它摘下来读哪个,读对了,其他同学跟着将这个字读两遍。)6、学生到前面摘苹果,读生字。(五)熟读成诵1、大家再来练习朗读课文,你想怎样读就怎样读。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鼓励)3、师生合作读(师读前一句,大家读后一句。)4、男生、女生比赛读,比一比谁读的好。三、实践体验1、组字游戏2、拓展活动:学完这篇课文,你一定会知道我们是怎样看到电视节目的,跟大家说一说好吗?3、总结:同学们现在知道了怎样收看到电视节目,你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利用科技不用电视塔,我们也收到电视节目。小学语文教案篇2课题古诗二首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课安排的是两首古诗,分别是唐朝诗人王之涣写的登
5、鹳雀楼和唐朝诗人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都用凝炼精妙的语言描写了祖国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两首古诗意境深远,极具画面感。望庐山瀑布更是富有神奇的想象力。基于教材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充分利用插图来展现美,发挥想象充实美,联系生活发现美,进而动情地表达美。两首古诗文字优美,充满韵味。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理解作者的心情,同时又使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识字活动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重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6、。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重点)3.能体会诗句的意思及蕴含的哲理。(难点)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学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谈话导入,引出古诗(用时:5分钟)1.引导学生背诵自己积累的古诗。2.教师板书登鹳雀楼,教学生识记“楼”字。3.结合学生质疑介绍“鹳雀楼”。出示图片。4.介绍诗人王之涣。5.范读全诗,指导朗读。1.学生背诵自己学过的古诗。2.学生认读“楼”,再想一想怎样记住这个字。(1)学生跟着老师范写进行书空“楼”。(2)说说注意点,并临写一个。3.学生读题质
7、疑。欣赏图片,了解“鹳雀楼”。4.了解诗人王之涣。5.跟着老师朗读古诗,读出节奏。1.学生交流自己学过的古诗不多,它的作用是创设一个诗歌的氛围。2.鹳雀楼、诗人的资料只需老师简单介绍即可,而了解鹳雀楼的雄伟壮丽是为学习诗歌做准备的,所以应该用图片介绍。二、图文结合,细读品味(用时:25分钟)1.教师朗读古诗,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想象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交流过程中相机地说出一些词语帮助学生积累。如:山穷水尽、层林叠翠、烟消云散、名山大川等。2.指导学生读诗句,师生合作画简笔画,理解“白日”“依山尽”。3.指导学生说说第一、二两句诗中描绘的画面。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小朋友,见过夕阳西下的
8、景象吗?看到这么美的情景你会情不自禁地说些什么呢?5.指导朗读,读出诗中描绘的意境。7.教师小结:是呀,要想看到更多的美景,还得继续向上攀登。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8.指导学生找到诗中描写这个意思的诗句。9.指导朗读,理解“欲穷”“千里目”“一层”。1.学生听读,思考:诗人看到了哪些景物?哪几句诗写出了这些景物?(1)用笔在诗句中圈画出来。(2)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并用“看到了()的_”的句式说说这些景物。(3)认真读词语。2.自由读第一、二两句诗,和老师一起画简笔画,理解“白日”就是指太阳。“依山尽”就是指太阳靠着青山,慢慢往下落,直到最后消失在天边。在理解词义中识记“依”“尽”。3.学生
9、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第一、二两句诗中描绘的画面。4.想象:假如自己看到了这样的景色,会说些什么?5.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两句诗。6.想象:再往上登,还会看到哪些景物?(如:船只、飞鸟)7.听老师小结,再从诗句中找到后两句,理解诗歌蕴含的道理: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8.理解“欲穷千里目”的意思,了解“千里”不是真的指一千里,而是指很远。9.有感情地朗读诗句。理解“一层”指很多层。1.这首诗是五言绝句,学生要想领会这二十个字中描绘的意境以及蕴含的道理是不易的,需要老师渲染气氛,让学生通过图文对照、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进行想象画面。2.古诗很凝炼,在指导学生理解字词的时候,要避免简单告
10、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如根据诗句合作绘画等。3.古诗的意境深远,无需学生多讲,要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指导他们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作者的情感。三、出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8分钟)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依、尽、层”,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3.教师范写生字,重点讲解“尽”的书写要领。4.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写成果,组织交流反馈。1.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2.学生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3.观察老师范写,一边观察一边做书空练习。4.同桌、全班互相交流
11、,指出书写的优点和不足,并改进。1.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生字的特点。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时:2分钟)1.教师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2.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将诗句中描绘的画面讲给家长听。1.学生从老师的总结中知道:要多动脑筋想多种方法学习生字。2.学生完成作业,并请家长对自己的作业做出评价。教师可以建议家长从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是否能读出不同句子的不同语气等方面进行评价。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古诗登鹳雀楼。2.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1.学生
12、背诵古诗。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说出完整的句子,鼓励学生采用不同形式说诗中描绘的画面,进而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形式。二、理解诗题,知晓诗人(用时:5分钟)1.介绍诗人李白。出示ppt资料。2.板书诗题,指导学生读题,读准“瀑”“布”。识记这两个生字。3.指导学生用“补白”的方法,说说题目的意思。4.出示图片,欣赏庐山瀑布,感受瀑布的形态。1.听老师介绍诗人李白,了解他的诗歌特色。2.朗读题目,读准字音。交流识记方法。3.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4.看图说说瀑布的样子,了解庐山。教师要教学生用补白的方法说题目的意思,从而为下面理解诗句打下基础。1.出示带拼音的诗句,指
13、导学生朗读古诗,相机正音:读准“紫烟”。2.认识生字:相机区别“炉、烟”,学写生字“照、炉、烟、挂、川”。3.指名读整首诗,纠正、齐读。4.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读古诗特别要读出诗的韵律美,韵脚一定要读准,读到位。(如“烟”“川”“天”)5.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范读并指导读出古诗的节奏美。1.学生自主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认识生字,交流识记方法,区别“炉、烟”。3.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书写生字“照、烟、川、挂”。把难写的字多写几遍。4.朗读全诗,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准韵脚。5.学着老师的样子读出诗歌的节奏。1.教师要不遗余力地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2.在指导生字书写的时候,
14、要发挥示范的作用,要能及时反馈。四、再读课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用时:15分钟)1.指导学生图文结合,想象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2.播放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教师解说。3.指导朗读第一、二两句诗。理解诗意。(1)指导学生体会“生”“挂”的精妙。是谁把瀑布挂在了山上?(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4.指导学生细读第三、四两句诗,理解字词,感受诗歌意境。(1)“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2)感受“三千尺”的夸张用法。(3)补充“银河”“九天”各指什么。(4)“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5)指导学生朗读诗句。5.小结: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
15、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露无余。6.指导配乐有感情地朗读。7.指导背诵。2.欣赏庐山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美景。3.读第一、二两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1)思考、交流:一个“生”字就把香炉峰描绘成一个仙境,把云雾写活了;是大自然把瀑布挂在了山上。体会“生”“挂”用法的精妙。(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两句诗。4.默读第三、四两句诗,图文对照思考交流:(1)“飞”“直”写出了瀑布的高、笔直的特点。(2)感受“三千尺”的夸张用法,突出瀑布长的特点。(3)通过资料了解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河。九天:天的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的一重称
16、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4)理解“疑”,了解作者的想象。(5)感受瀑布从极高的地方倾泻而下,体会壮丽的景象。5.听老师总结。6.听音乐,有感情地朗读。7.背诵古诗。1.理解诗句,教师要指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布置作业:搜集其他描写瀑布的诗歌读一读。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有关瀑布的其他诗歌,并且读一读。如果孩子能力强,也可以写一写,还可以为自己的小诗配插图。小学语文教案篇3【学习目标】、会认个生字,会写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
17、、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大家拿出来。、学生进行交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课题。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检查生字情况,把朗读的句子读通顺。、朗读提示: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8、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以与学生讨论。、全班交流:理清课文的.顺序: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四、学习生字重点指导:“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写一横;“驮”字右边不要写成“犬”;“构”“端”“辨”“堆”“模”可以让学生先和以前学过的“沟”“喘”“辫”“推”“摸”字比较,注意不同之处。小学语文教案篇4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2、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
19、题1、播放小鸟为大树唱歌的动画,教师配音。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美丽的画面:一棵大树和一只小鸟是很要好的朋友,听,这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大树唱歌呢,大树呢,摇曳着茂盛的枝条正动情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美丽的画面呀。同学们,你们说,是吗?(是)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一起来读一段美丽的故事。(出示课题)学生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同学们,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通读全文。你可以一个人读,可以找同桌读,要求边读边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完成屏幕出示的练习题。(课件出示)(教师巡视,学生读书3分钟)鸟儿到
20、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她着急地找呀找,问过了()、()和(),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2、过渡:同学们通过朗读课文,已经能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了。你们真了不起,那么这篇童话故事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呢?(小鸟、大树、树根、门、小姑娘)她们进行了几次对话呢?(4次)请你们用波浪线划出小鸟说的话,用直线划出大树、树根、门、小姑娘说的话。(1)我们先来看第一组对话。第一次是谁和谁的对话呢?(小鸟和大树。同时板书小鸟大树好朋友)冬天到了小鸟要到南方去过冬了,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地惜别。大树说小鸟说(学生串读对话。)(幻灯片出示对话)(2)你们想,这对好朋友
21、在分别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对话的?请你也就近找一下你的.同桌来练一下这组对话,好吗?(生就近找一位好朋友读,师指导)(3)请一对同桌读对话.(老师评价:老师发现这只小鸟说:“我明年一定回来”时,语气特别坚定,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这样读吗?)(4)再请一对同桌读。过渡: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感觉到这对好朋友的感情是多么深厚啊,让我们的男孩子来读大树,像刚才那位男同学这样读出自己的个性,女孩子读小鸟。咱们一起来对对话看,好吗?(男女生分角色读)你们这是在向朋友保证啊,坚定些,再来一次,好吗?(女生读)2、自学三组对话。(1)、指定一个小组读,问:同学们,他们这一组读得怎么样?(学生评价)A、小鸟应该读
22、得更焦急些。我觉得这样子还不够焦急。B、我觉得小鸟应该读得再活泼一点。C、我觉得树根应该读得悲伤一点。因为树根和树它们两个是命运相连的。就等于是好朋友一样。如果哪一方不见了,或者死去了,他们应该是很悲痛的。从同学们的评价中,我们感觉到了,大家都觉得作为主角的小鸟的话非常重要,应该好好地体会把握。那么就这样,让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小鸟说的三句话。幻灯片出示小鸟说的三句话。(2)再指定一个小组朗读。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们知道大树哪儿去了吗?(板书:火柴、灯火)四、角色扮演,体验感知。是啊!小鸟焦急地寻找着她的好朋友大树,那么我们谁愿意来做一回小鸟?把这令人感动的场面表演出来呢?就在教室里,就这
23、样飞呀,飞呀,寻找着,你在谁的身边停下来,那个同学就做你的配角读。明白吗?你们可以用自己的话,小鸟,找到朋友大树了吗?(没有)可怜的小鸟找不到朋友大树,你心里怎么想?你的心情怎样?你说你们是不是在心里小学语文教案篇5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字。能正确读写“火烧云、喂猪、笑盈盈、高寿、百合色、茄子紫、跪着、模糊、凶猛、庙门、蹲着、镇静、必须、揉眼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下载文
24、档同学们,日出或日落时;天空经常出现绚烂多彩的云霞,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中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笔下的火烧云。(板书课题)二、出示自学提纲,交待学习任务1出示自学提纲。(l)默读课文,勾划字词,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2)认真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火烧云的?概括每一部分内容的意思。2这节课,我们采用自学的方法,按自学提纲的要求,学习课文。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听配乐朗读录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自读课文,按自学提纲自学课文。四、检查自学情况(反馈)1指读课文。(正音)2按提纲交流:什么是火烧云?课文从哪几方面写火烧云的?(板书
25、:霞光、颜色、形状)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霞光?与火烧云有什么关系?(“霞光”是火烧云的一个方面)第1自然段: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第23自然段:讲火烧云颜色的变化。第47自然段:讲火烧云形状的变化。五、小结课文具体描绘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读了课文,谈谈你对课文的总体印象。(可随意谈,如条理、写法等等。)火烧云的变化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下节课接着学习。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交待学习方法、任务上节课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采用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交流的形式继续深入理解课文。出示自学提纲2逐段阅读,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写了霞光、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的?二、指名读全文,回忆课文内容1
26、指名读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感知)2课文写了火烧云哪几方面的内容?(板书:霞光、颜色、形状)三、抓住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快速默读全文,思考: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哪两个方面?(明确: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板书:变化多、变化快)2指导阅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提问:(l)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只回答出“傍晚时的火烧云”不确切,应根据“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回答出“夏天傍晚时的火烧云”。(2)课文哪里写了火烧云的变化多、变化快?是怎样写的?读出颜色变化多、变化快的词语,知道是通过傍晚阳光透过云层照到人或动物身上呈现出色彩来写的。(3)用一个
27、词语概括火烧云霞光的变化多、变化快。不强求一致,符合要求即可。板书:五光十色变化异常(4)感情指导朗读,语气要轻快活泼。3总结学习方法,指导自学交流第二段课文提问:我们是怎样学习“霞光”一段的?先读文,再勾划重点词句,用一个词概括,最后朗读,进一步体会。运用学习第一段课文的方法,学习写“颜色变化”部分内容。学习时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解决重点、难点。课文哪些地方写了火烧云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是怎样写的?讨论后全班汇报交流:先讲了什么?(先讲火烧云从西烧到东,“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强调了天空一片红艳。)出示句子、推敲词语:“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可以用
28、“红”字代替,但用“烧”字更为准确。原因:(l)与文题照应;(2)“烧”字表动态,给人以动感,而“红”字则不能;(3)如果用“红”和“红通通”重复;(4)和后面“着了火”呼应。感情朗读,仔细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接着写了什么?(再讲了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学生通过对“这地方的火烧云一会儿一会儿”等句子的理解以及对重点表示颜色词语的推敲,知道准确地写出了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最后讲了什么?对“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让学生学习上面带有比喻性的表颜色的词语说一说,如“茄子紫”。用一个词语概括(板书:色彩斑斓,变幻莫测)感情朗读,注意语调的轻快流畅。4引导领悟写“形状”变化的内容。作者是怎样
29、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的?(作者把火烧云想象成各种动物,先写它出现,再写样子,最后写它变模糊了,看不到了。)引读:(边引读边投影演示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师:一会儿,天空出现生:一匹马。师:马的样子一生:写狗和狮子的段也如此引读,读中体会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5齐读最后一段。理解“恍恍惚惚”以及“恍恍惚惚”的原因,体会作者逼真地写出了观察火烧云时的真实感受。能用一个词概括吗?(板书: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感情朗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无比。6总结、扩展。(1)指读全文,谈学完课文的总体收获。(2)总结。作者抓住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以丰富的想象力,以优美的语句描绘出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瑰丽多姿,
30、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板书:热爱大自然)归纳总结:作者平时注意观察积累。描写中抓住景物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词准确,表达合理。四、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学习作者写法,写一种自然景色。附:板书设计教案点评: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解决重难点的方法是:讲读中总结方法,指导自学交流;引读领悟重点段落;推敲词句。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养成推敲词句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运用本课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生动准确地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方法,写一段话,训练写话能力;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
31、诵的能力。小学语文教案篇6一、揭题。今天我们学习“找骆驼”,(板书课题)谁找骆驼?(商人、老人)商人的骆驼怎么啦?(走失)“走失”与“丢失”有什么区别?(走失:走着,走着,没了!)骆驼走失了,商人很着急,这时候看见一位老人,商人怎么样?(赶上去问)我是老人,你是商人!我们表演。(评议、朗读)二、定向。老人看见过骆驼吗?老人知道骆驼的样子吗?我们自己来学懂这篇课文。三、自学。第一台阶:1自学课文,划下描写骆驼“样子”的词句。2交流:说说骆驼的样子。3说样子。(1)左脚跛。(什么叫跛?)(3)缺了一颗牙齿。刚才说得对不对?商人听了高兴吗?我当老人,你们当商人,我们表演一次。评价:“对!不错!对极了
32、!”的程度念出来没有?当老人说了“不知道”后,商人怎么说?(“忿忿”怎么念?研究“哄”、“详细”的意思)第二台阶:说说,练练1用“因为所以”句式讲话。(例:因为老人看见脚印右边深,左边浅,所以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2老人之所以是因为他观察得仔细,判断得正确。第三台阶:分析,朗读1能把老人怎么想的语句划出来吗?(学生答:“课文里没有。”老师要求学生思考)2破浅?跛晃左蜜右米3树叶被缺了一颗牙的骆驼咬过该是什么样子?(研究、画、分析。)4读,我们学着老人的口气说话什么口气?(1)“不紧不慢”地读(2)“至于”干什么用?(连续上下文,顺着)(3)找到没有?哪个词说明找到了?(果然)“照”可换词吗?(
33、可以,换“按”)“指点”是指什么?“一路”与哪个词有关系。(走失)四、指点。为什么顺着脚印去找?另外两条线索为什么不可靠?(学生讨论)编者意图是给我们一些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六、差异作业。1课后填空,抄词。2表情朗读。选做题:表演“找到骆驼后”。七、表演。板书:判断分析观察左脚破脚印右深左浅左驮蜜右驮米路左边有蜜,右边有米缺了一颗牙齿齿印顺着脚印去找小学语文教案篇7【教材分析】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建立在生活经验世界基础上的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文笔优美,是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和阅读很好的教材。课文用拟人的
34、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花更红了,草更绿了。【设计理念】1.注重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的统一。2.注意儿童学习母语重在感性把握的特点,引导学生读中悟。3.尊重学生的差异,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4.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积极发挥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组织者和促进者的作用。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1.云妈妈有一个特别爱唱歌的孩子,你听!这会儿它又在唱歌了,“滴答、滴答沙沙沙沙”,你知道它是谁吗?2.预设A:我们给雨起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就叫它“雨点儿”吧。我们一起来叫一叫!预设B:刚才小朋友给他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雨点儿。”我们一起
35、来叫一叫!(儿化音,跟读。)(指名读,正音。)3.雨点儿特别想和我们交朋友,如果你美美地叫一声,它就会跑出来和我们见面呢!谁能大胆地站起来,叫一叫这个好听的名字。愿意的小朋友一起来吧!(齐读。课件出示课题、声音)我们赶快鼓掌欢迎呀!让我们带着甜甜的微笑,再来叫一叫这个好听的名字。点评:情境的创设建立在文本的基础上,围绕文本,自然而且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儿化音”的指导符合儿童的学习特点。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激发学习热情:瞧,多可爱的雨点儿啊。今天,它给我们带来了好多的礼物,它说要送给最聪明、最能干的小朋友,接下来我们就来比一比吧。2.自读课文: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文雨点儿,认真地读一读
36、课文,读完以后请你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3.汇报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知道什么?4.学习生字:(1)今天和雨点儿一起来的还有好多的生字朋友呢!请小朋友们到课文中去把它们请出来吧!找到了,你们就认识一下,大声地打招呼吧!(学生到课文中找出生字自己读一读。)(2)我想看看你是不是都认识这些生字朋友了呢?(课件)(指名读正音齐读)(3)老师把生字朋友头顶上的.帽子摘了,你是不是还认识它们呢?(去拼音认读,开火车读)真是一群能干的小朋友!(用写了生字的雨点儿做奖品,12个生字奖给12个学生。)点评:识字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可以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或者组一两个词达到识记生字的目的。(
37、4)很多的生字朋友都想在我们这里安家呢!我们一起来看地方的“方”字。(写字指导:师示范写,特别注意笔顺。)三、理解课文,感悟课文1.生字朋友手拉手组成新朋友。请能干的小朋友读一读这三个词。(课件)“数不清、云彩、飘落”(指名读齐读)学习“数不清”:课文里是什么数不清啊?(雨点儿很多很多,不知道有多少,怎么数都数不清。)你还知道什么也数不清?(星星、白云、头发、树叶)(奖励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你真是个善于发现的孩子!)(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雨点儿把这三个词儿都藏在一个句子里呢!赶紧到课文中去找一找,找到了马上把你的小手举起来。请你来读一读!(指名读你找对了!评价:老师觉得你就是数不清的雨点
38、儿中最能干的一滴小雨点儿!)理解“飘落”:你知道还有什么东西从空中落下来也可以用上“飘落”这个词呢?(树叶、雪花、羽毛等等。)是啊,这些东西可轻了,从空中飘落下来,都是慢慢的,我们来看一看。(课件演示树叶飘落。)谁来试着读一读?(指名读。)刚才老师听到你读“飘落”这个词,读得特别慢,你为什么这么读呀?(指名读)(评价:听到你的朗读。老师真的好像看到雨点儿慢慢地飘落下来呢!你看,雨点儿来和你交朋友了!)还有谁想再来读一读?点评: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搜集信息,在生活中寻找“数不清、飘落”的现象,并通过树叶飘落的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词义,体会情感,同时也是语文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体现。多美的景色
39、呀,想看一看吗?(课件演示雨点儿飘落。)让我们看着雨点儿慢慢飘落的可爱样子,一起来读好这句话。(齐读)2.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见面了,听!它们在说话呢!(课件演示雨点儿对话。)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什么呀?(你要到哪里去?)(评价:多能干的大雨点儿啊,说话的声音这么响亮!)“你呢”是小雨点儿回答大雨点儿的话吗?如果不是,那是什么呢?(指名说)你来问一问?点评:这个环节是对话动画的演示,激发孩子的朗读兴趣和欲望。教师在本课中十分注重评价语的设计,本环节也是如此。教师的评价语言的设计是一种潜藏的巧妙的引导,特别是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旨在使孩子从评价中找到朗读的技巧和方法。大雨点儿想到哪里去?一起说。3.
40、大雨点儿和小雨点说得多好啊,不过它们想去的地方不一样,说话的语气肯定也不同,我想请小朋友们来读读他们之间的对话。老师有个建议,同桌两个小伙伴一个当大雨点儿,一个当小雨点儿,自己先练一练。(指名读,老师引读。)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我来当大雨点儿,你们当小雨点儿,好吗?(师生合作。)点评:学会问话是本课的重点。此环节的设计对学生有相当的吸引力,但在指导的过程中应避免流于形式,特别要突出问话的色彩。4.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分别来到它们想去的地方,这些地方有什么变化呢?你想知道吗?(课件演示指导朗读)点评:此处的朗读指导要体现层次性,可以让学生自己读;然后老师创设情境,学生体会读;老师引领学生感悟读。
41、使学生真正领会文本。有花有草的地方,由于小雨点儿的来到,花更红了,草更绿了,变得更美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也变美了,因为大雨点儿的及时光临,也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雨点儿能干吗?你想对雨点儿说点什么吗?点评:本环节是遵循学生感知思考朗读个性化进行设计的。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在表现,教师在引领学生看动画,述情景,说感受,使学生从心底迸发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再将情感释放于朗读中。四、情境再创,生字复现雨点儿经过的地方开满了鲜花,长满了绿草,可是时间过得真快,我们该和雨点儿说再见了。云妈妈来接他的孩子们了。(出示白云图。)(指名或齐读拼音。)(学生逐个上台,读出雨点儿上的生字并组词,其他学生跟读,然后将生字和雨点儿对号入座。)(齐读生字。)点评: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了识字教学的重要性,“识字教学的重点在低年级”,只有识字量大,才有可能大量阅读。根据学生的特点,只有不断复现才能巩固生字。本环节的设计和揭题环节互相呼应,巧妙而且有趣,创设的情境符合文本特点和心理特点,调动学生的口、眼、手、脑等多种器官,在这个过程中,既完成了对学生(检查个体、兼顾全体)的反馈检查,又真正实现了在愉快中扎实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