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电荷库仑定律课件新人教版选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电荷库仑定律课件新人教版选修.ppt(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1 电荷 库仑定律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11 第一章 电场 电流回顾:1、初中学过自然界有几种电荷,如何使物体 带电?2、如何检测物体是否带电?3、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表现?4、电荷的多少用什么表示?1、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富兰克林命名)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一、电荷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_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3、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符号:Q(q)单位:库仑(库)符号:C 静电计(指针式验电器)验电器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怎样的?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正电)(不带电)(中性)(负电)(正电)
2、1、摩擦起电核外电子 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受到束缚能力小,不同的核对外层电子的束缚能力也不同!摩擦时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一 个 物 体 得 到电子:带负电另一个 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e 带电规律: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金属导电机理:自由电子 2、感应起电-I感应起电带电规律:近异远同等量分开(1)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叫做静电感应(2)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思考3、接触带电接触结果:先中和再均分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导体,接触后再分开:+思考:1、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荷该怎样运动,验电 器有何种
3、表现?2、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指针转动吗,验电器的带电情况?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二、电荷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电荷转移时的电量都是e 的整数倍。元电荷科学家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的绝对值。e=1.601019 C 既然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那么作用力的大小由那些因素决定呢?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实验表明:电荷之间的作用力(1)随电荷量的增大而增大(2)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少 控制变量法三、库仑定律 1、内容:真
4、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2、大小: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 电荷间相互作用力叫做静电力或库仑力.1、点电荷的条件:“小”(1)带电体体积相对小(2)带电体大小、电荷分布对问题影响小 2、点电荷是理想模型,不存在适用范围:1.真空中;2.点电荷.质点Q思考:两个靠的比较近的带点球是否可以看成点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真正的点电荷是不存在的点电荷是一种理想模型B.点电荷就是体积和带电量都很小的带电体C.根据 可知,当r 0 时,F D.静电力常量的数值是由实验得到的AD思 考
5、库仑定律使用心得电荷量用绝对值代入,不要带+、-号力的作用有相互性,q1、q2可不等,F、F必相等库仑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同种电荷 异种电荷典型实例:带电球体、空心带电球壳等多点电荷的作用:先独立求力,再矢量运算解:质子与电子之间的库仑力 F电为例1 试比较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已知电子的质量m1=9.1010-31kg,质子的质量m2=1.6710-27kg 电子和质子的电荷量都是1.6010-19C 距离是5.310-11m质子与电子之间的万有引力 F 引 为电子和质子的静电引力远大于它们间万有引力。研究带电微粒间相互作用时,经常忽略万有引力.库仑力与万有引力 的比值为小
6、结1、自然界存在两者电荷(1)正电荷(2)负电荷2、使物体带电的方式带电方式(1)摩擦起电(2)感应起电(3)接触起电 本质相同:都是电荷的转移3、电荷守恒定律:一个系统,电荷数保持不变。4、元电荷 e=1.610-19C5、库仑定律(1)、内容:(2)公式 适用条件:真空 点电荷k=9.0109Nm2/C26、点电荷:相对很小,理想模型.1、关于元电荷,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把质子或电子叫元电荷B、1.6010-19C的电量叫元电荷C、电子带有最小的负电荷,其电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D、带电体带电量或电荷转移的量是元电荷的整数倍2、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B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A、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B、带有等量同种电荷 C、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 D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同 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