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班我会变教案3篇(全文完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大班我会变教案3篇(全文完整).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大班我会变教案3篇(全文完整)大班我会变教案1活动目标1、在幼儿初步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创作,续编歌曲。2、激发幼儿愿意表现、敢于表现的欲望。重点与难点1、用身体各部位表现丰富多样的事物。2、根据身体表现的事物编唱歌曲。材料及环境创设1、录有歌曲旋律的录音磁带一盘。2、为幼儿提供能自由结伴的较宽松的空间。活动过程1、活动前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会歌曲,并对身体变出的各种形态的机器人产生浓厚的兴趣。2、欣赏重现(1)教师用语言引出歌曲,幼儿随伴奏齐唱歌曲。说明:唤起幼儿已有经验,将歌曲再现。(2)欣赏个别幼儿变出的机器人。说明:幼儿特别喜欢模仿机器人的动作,请个别幼儿上前
2、表演,主要是为幼儿提供尝试表现的机会。(3)引导幼儿变出各种不同本领的机器人,然后随音乐边唱边表演。说明:音乐结束,请机器人保持自己的动作姿态。教师随机地请几位机器人介绍自己的本领。这样又能多给幼儿提供一次互相交流的机会。3、联想创作(1)启发幼儿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身体还可以变什么?(2)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在变之前转个圈儿,边转边说“转个圈儿变成XXX”。(3)游戏“开火车”幼儿随音乐逐个用身体和造型姿态创造和表现。说明:此游戏可让每位幼儿都有机会表现。教师要求前面已经表演的内容,后面就不能再重复,促使幼儿仔细倾听,并不断地联想,活跃思维,为创编歌曲作内容上的准备。(4)教师引导幼儿编唱歌曲。
3、说明: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反应,即兴和幼儿编唱歌曲,将新创作为内容编唱到歌曲中。(5)幼儿合作编唱歌曲。说明:幼儿自由结伴,找空位坐下,合作创编;教师在旁轻声播放歌曲旋律,幼儿随音乐联想,创作新歌曲。4、展现交流(1)请几组幼儿展现交流。说明:对幼儿编唱的歌曲,教师及时地给予评价,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2)教师伴奏,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编唱的歌曲,体验成功的喜悦。丰富多彩从音乐活动“创编歌曲我会变”想到的关于创造力培养“创编歌曲变”,是荷花池幼儿园黄颖岚老师在“上海市幼儿园教学模式研讨会”上展示的一堂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它的活动目标是:1在幼儿初步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创作、编唱歌曲。2激发
4、幼儿愿意表现,敢于表现的欲望。幼儿虽然年龄小,但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此活动引导幼儿联系已有的经验探索求知,想象、表现各种有趣的手指游戏,并鼓励幼儿将自己创作的手指游戏大胆地编唱和表现出来。这一活动归属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表现型模式,它与孩子的想象、创造相一致。由此使我想到:随着教改的深入,发展幼儿创造力的教育日益引起人的重视。一树立创造力教育观创造力教育观,涉及到幼儿园教师对创造教育的职能和如何开展创造教育等问题的观点与看法。我们倡导的创造力教育观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尊重、宽容、期待。1尊重:首先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创造型的儿童往往具有独特的人格特征,教师特别要注意因材施教,尊重他们的一切
5、想法和做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这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原则相一致。好奇、冒险、自信是典型的创造素质,选择这一教学内容很能满足具有这些品质的小男孩们创造欲望,变老虎、变机器人、变恐龙怪兽,分腿弓背搭南浦大桥,几人组合成宇宙飞船。在这一活动中,教师还非常理解和保护幼儿的这些创造性表现,不管是小小的变化,还是不怎么样美的组合,都以鼓励、赞扬的口吻,为幼儿的创造力品质成为稳定的心理品质打下了基础。2宽容:心理学研究指出,有创造性的人,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偏离了常模而感到焦虑不安,儿童也会如此。因此,教师要以宽容之心来对待孩子的“与众不同”,鼓励幻想,鼓励在解决问题中表现出来的首创性、互异性和多样性
6、。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始终鼓励孩子的不同想象和创造。如:以接龙游戏的形式想象“手会变出什么?”时教师就要求孩子与别人的想象不同,不重复。当孩子想象出的物体已经有人说过又一时想不出新的物体时,教师又允许孩子“再想一想”,“等一会儿再回答!”使幼儿在轻松、自由、愉快的环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能力。这又与教学的民主性原则异曲同工。3期待:先前谈到的教师允许孩子去“想一想”,这也就是期待的观念。教师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机会去想象、创造。对幼儿来说,想象、创造的过程比结果更有意义。期待的观念表现在对事情的处理态度上,同时还表现在对人的态度上。创造力的发展和表现是有巨大的个性差异的。因此,教师对每一个幼儿要
7、多一份信心,多一份期待。这一音乐活动只是一次创造、表现型活动模式的展示。学前期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之一,是培养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时机,教师必须抓住这一时机,遵循教学的四性原则,采取正确的教育手段,实施有效的策略,发展学前儿童的创造力。创造力发展的策略亦可概括为六个字:激发、创设、鼓励。二创造力发展的策略1激发:主要指激发创造动机。创造动机在创造活动中具有激活、指向和维持调节功能。对学前儿童来说,他们整个心理活动尚处于无意识为主的阶段、目的意识和自主意识较差。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孩子的创造动机,使他产生内在的.、自主的参与创造活动的要求。儿童的创造动机可以以培养“问题意识”着手,教师
8、可以经常向幼儿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想象,由此,可以迸发出富有创造力的思维火花。2创设,是指创设环境。除了轻松、自由、愉快的心理环境,还需一定的物质环境。例如:丰富多彩的文学、音乐、美术、游戏、制作等活动,都有利于开发幼儿的创造力。此外,发散思维是创造力的重要成分,教师还可以专门设计一些发散思维训练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开发创造力的目的。3鼓励,指鼓励儿童去创造。教师应该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多一点创造创造思维和创新意识。教师应该多给幼儿创造一些机会,鼓励他们从现实需要出发,多尝试“无中生有的创新;从未来的需要出发,多憧憬“异想天开”的创造。至于儿童的作品。哪怕是微
9、不足道的或幼稚可笑的,只要有益于发展创造性思维,就应当受到赏识和鼓励。大班我会变教案2【活动目标】1.了解妈妈生养自己的辛苦,懂得感恩。2.发现自己在成长变化,体验成长的快乐。3.探索身体动作的变化,尝试用身体进行造型。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活动一:我从哪里来?【活动目标】1.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体验生长的快乐。2.了解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激发爱妈妈的情感。【活动准备】西游记第1集;活动室墙上张贴着有关胎儿生长(从*卵开始到出生)的图片。【活动过程】一、录像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1.播放西游记动画片,让幼儿欣赏“石猴出世”画面,了解孙悟空的来历。2.引导幼儿讨论:我
10、从哪里来?二、自由探索,发现胎儿的生长变化过程。1.幼儿自由结伴去看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探究: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么一天天长大的?2.启发幼儿想一想:除了图片上的,你还知道些什么。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1.请幼儿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一些秘密。2.鼓励幼儿质疑,教师直接回答或把问题反抛给幼儿进行讨论。3.教师结合图片介绍胎儿的生长变化过程。四、肢体表现,体验生长的快乐。1.鼓励幼儿想像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呆了10个月都在干什么。2.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动作及生长变化:3.教师小结,让幼儿了解妈妈怀胎十月及分娩的辛苦,懂得要爱妈妈。【活动延伸】1.制作小礼物
11、送妈妈。2.学唱歌曲我的好妈妈活动二:我长大了【活动目标】1.探索成长的秘密,发现自己在成长变化。2.感受成长的不易,体验成长的快乐。3.学习按顺序排列物品。【活动准备】1.教师从小孩到大人的一组照片。2.收集幼儿小时候的照片、穿戴过的衣服鞋帽等。3.制作幼儿成长课件,水粉颜料,树和小路形状的纸。【活动过程】一、游戏“猜一猜”,引发幼儿活动兴趣。1.出示一张教师小时候的照片,请幼儿猜一猜照片上的小孩是谁。2.逐一出示教师从小孩到大人的照片,引导幼儿发现人是慢慢长大的。二、观看幼儿成长录像,引导幼儿感知、讨论成长的过程。1.引导幼儿回忆、讨论、讲述自己小时候的趣事。2.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自己
12、身体(身高、体重等)的变化。3.鼓励幼儿讲一讲自己在生活自理及知识经验积累等方面的变化。三、利用旧物、照片排序,让幼儿了解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1.引导幼儿按时间顺序,摆放个人照片,幼儿间互相观看、议论。2.组织幼儿将收集的小时候的衣服鞋帽等物品和照片,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布置“我在变”的主题展板。四、肢体表现,体验生长的快乐。1.鼓励幼儿想像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呆了10个月都在干什么。2.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动作及生长变化:3.教师小结,让幼儿了解妈妈怀胎十月及分娩的辛苦,懂得要爱妈妈。【活动延伸】1.制作小礼物送妈妈。2.学唱歌曲我的好妈妈活动三:身体变
13、一变【活动目标】1.探索身体动作的变化,尝试用身体进行造型。2.学习合作并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1.一个杂技小人偶,一根魔法棒。2.多媒体教具。3.“行为艺术”作品录像片。【活动过程】一、杂技表演,激发幼儿兴趣。教师操作杂技小人偶进行表演,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杂技小人偶每个身体动作的变化,会变出一种有趣的身体造型。二、幼儿尝试人体造型创作。1.幼儿自由动动自己的头、手、脚及各关节,尝试摆出几种模拟造型。2.快速变形:教师手执魔法棒扮演魔法师,口中念:“魔法魔法变变变定!”此时魔法棒指向哪位幼儿,该幼儿就要快速摆出一种人体造型。4.鼓励幼儿继续探索采用站、蹲、坐、躺、弯腰、屈膝等姿势变化进
14、行人体造型创作。三、赏析“行为艺术”作品。播放“行为艺术”作品录像片,引导幼儿欣赏*的人体造型艺术创作,感受人体造型艺术的魅力。四、幼儿自由分组,尝试合作创作人体造型。1.幼儿自由结成合作小组,共同讨论、协商、合作摆出造型,教师用数码相机将幼儿各组的造型拍摄下来。2.利用视频转换仪欣赏幼儿的作品,并请各组介绍作品的构想及名称。活动四:表情变变变【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人的各种表情,知道不同的表情表达不同的情绪。2.关注他人的表情变化,学会关心他人的感情。3.体验积极的情绪,锻炼活泼开朗的性格。【活动准备】1.布置一间“表情屋”:在舞蹈室内的墙镜上贴一些表现快乐、生气、悲伤、惊讶、害怕、紧张等表
15、情的大图片。2.表情小图片若干。3.动画片毛毛生气了、表情歌音乐磁带。【活动过程】一、情景激趣。带幼儿进入“表情屋”,认识不同的表情和情绪。1.引导幼儿欣赏墙镜上的表情大图片,与同伴说一说表情图片所表达的情绪,并在镜子前模仿各种表情动作。2.组织幼儿交流:这些人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你认为他们现在心里的感觉是什么?你什么时候会有和他们一样的表情?当你和他们有同样感觉的时候,你会怎样做?二、播放动画片毛毛生气了,引导幼儿学习识别他人的情绪变化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1.观看动画片,观察毛毛生气的原因和表现。2.请幼儿说说自己曾经为了什么原因生气?感觉是怎样的?怎样表示?3.教师小结:人很多时候生气只是
16、因为一些小事情,人生气时心情就不快乐,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不利,而且会影响到他人的心情。4.组织幼儿讨论让自己或他人不生气的办法。三、游戏表情变一变。1.根据教师出示的表情图片,集体做出相应的表情,比比谁的反应快。2.猜表情:请个别幼儿上前抽取表情图片,并根据所抽的图片做出相应的表情、动作,请大家猜他所抽到的是哪一种表情图片。3.翻牌游戏,让幼儿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玩法:幼儿两人一组,各种表情图片牌随意盖住,一人一次翻牌机会,随机翻出一张表情图片牌,对方说出并做出相应表情,说错做错的让“翻牌人”刮一下鼻子,说对做对的刮“翻牌人”一下鼻子。四、播放歌曲表情歌,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各种表情所表达的情绪。大
17、班主题活动设计我会变1.幼儿听歌曲自由照镜子做“变脸”游戏。2.鼓励幼儿运用肢体语言配合脸部表情来表达不同的情绪。【活动延伸】在活动室一角创设“心事倾诉屋”,引导幼儿对着自己喜爱的玩偶诉说心事,缓解不良情绪。活动五:七彩的心情【活动目标】1.在音乐中感受各种情绪。2.尝试用肢体动作和绘画的形式来表达情绪。【活动准备】1.不同类型的音乐录音磁带。(节奏舒缓、明快、喜气洋洋等各种音乐)2.布置“七彩心情谷”,里面有不同内容的场景。(布满星星的夜空、春暖花开的山野、喜庆*民俗年、热闹的森林等)3.图画纸、彩笔。【活动过程】一、参观“七彩心情谷”,引发幼儿活动兴趣。带领幼儿参观“七彩心情谷”,引导幼儿
18、参观各种场景。二、表达体验“七彩心情”。1.引导幼儿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2.鼓励幼儿根据音乐自由选择场景,在场景中用肢体表达对音乐的感受。2.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一段音乐和场景。四、画一画七彩心情。1.播放音乐,让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根据自己的心情画画。要求每听一段音乐,就画一张新的图画,直到音乐播放完毕为止。活动六:未来的我【活动目标】1.愿意用美术创作、角色扮演等形式展现未来的自己。2.体验长大的快乐,对未来的自己充满憧憬。【活动准备】1.“哆啦A梦”和“时光机器”玩具。2.一间操作室,有用来装扮角色的半成品材料。3.多媒体教具。【活动过程】一、出示动画人物“哆啦A梦”,激发幼
19、儿兴趣。鼓励幼儿交流:“哆啦A梦”有许多宝贝,这些宝贝有什么用?重点引导幼儿说说“时光机器”的作用可以看到未来的自己。二、幼儿讨论,展望未来。1.假如坐上“哆啦A梦”的“时光机器”到达未来,看到长成大人的自己会是什么模样的,可能做什么工作。2.讲讲未来自己的服饰、工作环境、工作用品等。三、坐上“时光机器”扮演“未来的我”。1.幼儿围成圆圈转动,模仿“时光机器”的运行到操作室。2.幼儿选择半成品材料装扮自己(如:配套的服饰和工作用品)。3.布置工作环境,扮演角色,进行“我是,我在”的游戏。教师用数码相机将幼儿的扮演游戏情况拍摄下来4.“哆啦A梦”提醒幼儿时间到,坐上“时光机器”,卸装变回原来的自
20、己。2.随时定影,让画面上的幼儿介绍“未来的我”。【活动反思】首先,是体育课中的一些基本的队列和口令及手势没有很规范和明确,幼儿在排队时有一些混乱。这一点也可能是*时训练的不够多,或者不够正规,孩子们在听到老师排队的口令后出现不同的列队方式。他们大多是按照*时散步或者外出活动的排队方式,或者是三两个好朋友站在一起的方式。其次,在游戏环节中孩子们还是缺乏一定的细心观察和总结的能力。在练习转圈和玩“风车转转转”游戏时,我要求孩子们观察别人的动作,通过对比总结哪一种转圈的方法好,试图让他们自己总结出转圈要求的动作要领,但是在实操中孩子们虽然能区分谁的方法好,但是却不能自己独立用语言组织说出动作要领。
21、这一点跟老师的语言引导有很大关系,很多时候重点让幼儿观察某一个部分可能会更快得到答案。再次,对课程的游戏部分的预知和估计不足。游戏中出现孩子们转圈数不清,旁边的小朋友乱数的情况,往往要求转5圈,每个孩子都只转了4圈就停止了,我在上课的时候发现了这一点的,但是却没有很好的方法去解决,只能老师在旁边数圈数。而且在游戏中,幼儿在找图方面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因为着急,很多孩子对图片的指认能力下降,找一幅图片需要很长时间,这也可能是跟图片摆放的位置和图片的色彩有关,如果我把相同图片分开在两张桌子上,并且每张图片打印成彩图可能会有所改善。回想这节课,孩子们的表现也有很多让我很欣慰的地方。我特意选了两个比较调皮的小朋友去参加课程,本来担心他们会捣乱,但是一节课下来,我感觉他们的表现还比较好,对游戏也很感兴趣,胜负心很强。在比赛的时候两次都是红队和蓝队打成了*手,因为好胜孩子们都还要继续比赛,甚至有两个孩子在输掉比赛之后激动的要哭了。其实*局对大家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好,反而是激发了孩子们对接下来的比赛更有信心和欲望了。孩子们能在转完5圈后依然能完成走独木桥、奔跑等动作,让我对他们刮目相看。这次的课程中的游戏是他们能力内的挑战,大班的孩子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旺盛的精力和丰富的体能,让我的体育课堂活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