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高中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东莞市高中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pdf(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6 分,共 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植物体内生长素(IAA)与脂溶性小分子IAA甲 酯(MelAA)可以相互转化。在黑暗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IAA和 MelAA分别处理拟南芥的种子,种子萌发后形成的下胚轴相对长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超出菽契霹渴H-A.由图可知,1A
2、A对下胚轴生长的影响具有两重性B.IAA对下胚轴生长的抑制作用比MelAA更显著C.MelAA进入细胞需要膜上载体协助并需要消耗能量D.若在生长素浓度0 Ipmol-LT之间再设置实验组,下胚轴相对长度可能大于1.()2.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且 F 2 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 15:1,那 么 F 1 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1:3、1:2:1 和 3:1B.基因型为A aB b的个体自交,若子代数量足够多,且 出 现 6:2:3:1 的性状分离比,则 存 在 A A 或 B B 致死现象C.测交可以判断被测个体产生的配
3、子种类及配子比例D.测交可以判断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也可以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3.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和HIV入侵宿主细胞的方式相同,遗传物质进入,外壳留在外面B.HIV主要攻击人体的辅助性T 细胞,进而导致特异性免疫瘫痪,因此患者体内无法产生抗体C.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进行遗传,所以要实施剖腹产和人工哺乳D.HIV外层脂类膜上的蛋白质由HIV的遗传物质控制的4.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B.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c.苏丹m 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D.在新鲜黑藻小叶临时装片中可
4、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和计数5.动作电位是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足够强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快速、可逆转、可传播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变化。如图所示为刺激强度与膜电位变化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4AA4A.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刺激位点就会出现大量钠离子内流现象B.图中曲线峰值表示动作电位,该峰值大小与刺激强度呈正相关C.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时,膜外电位由负电位转变成正电位D.神经细胞兴奋部位的Na+内流需要消耗能量6.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与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B.突触后膜上产生的小电位能传播C.与神经递质结合会引起突触后膜的极化D.突触上的兴奋
5、传递过程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 小题7.(9 分)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珠峰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变,植被增加趋势越来越明显。下图表示珠峰不同海拔高度地段的植被分布情况。回答下列问题: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8844.43抵位冰川带南城500、4500高山灌木林带高度(m)球律胡玛瘠高山草句草原,号积雪冰川带北坡一商太荒/笈 E争一山草句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什叶阔叶混交林带2500常缘闭叶林带(1)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珠峰南坡植被类群逐渐发生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有一(至少答出两点)等。其中常绿阔叶林与高山灌木林是两个不同的群落
6、,区别这两个群落的主要特征是一O(2)珠峰北坡海拔3800m5000m区域内生长着一种珍贵的草本药材藏旺拉,调查这种植物的种群数量,可采用 的 方 法 是 一.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准确,应该采取(至少答出两点)等措施。(3)珠峰海拔6000m7000m之间几乎终年积雪,但近年来在该地段却出现了绿色植物,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一。8.(10分)突尼斯软籽石榴是一种热门水果,深受大家喜爱,但其抗寒能力差,这成为限制该种石榴栽培的重要因素。科学家们利用基因工程对其进行定向改造,以得到抗寒性强的优良品种。下图表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方法,图中标注的是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7、(1)在 切 割 目 的 基 因 时 选 择 的 两 种 限 制 酶 最 好 为,选择两种限制酶的优势是可避免(2)可通过_ _ _ _ _ _ _技术对获得的抗寒基因进行体外扩增,该过程使DNA解旋的方法与细胞内复制时的差异是,体 外 扩 增 时 使 用 的 酶 具 有 的 显 著 特 点 是。(3)将重组质粒导入经_ _ _ _ _ _ _ _(过程)培养成的软籽石榴的愈伤组织中常用 法。9.(10分)孟德尔曾利用豌豆的7 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发现当只考虑一对相对性状时,F2总会出现3:1 的性状分离比,于是其提出假说,作出了 4 点解释,最终总结出了相关的遗传定律。请以高茎(D)和
8、矮 茎(d)这一对相对性状为例,回答下列问题:(1)1909年,约翰逊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后来人们又把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 o 该 对 基 因 在 减 数 分 裂 过 程 中 分 开 的 时 间 是 (不考虑交叉互换)。(2)如果遗传因子不是独立遗传而是融合遗传的,则 F2将不会出现严格的 的性状分离比现象。(3)如果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不是成对存在的,而是纯合个体的体细胞中每种遗传因子有4个(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的表现型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茎,F2中高茎:矮茎=.(4)如果雌雄配子不是随机结合的,而是相同种类的配子才能结合(其他
9、假说内容不变),则F2中高茎:矮茎=。如果雌雄配子存活率不同,含d的花粉有1/2不 育(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2中高茎:矮茎10.(10分)氨基丁酸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赛 基 酸受体(1)氨基丁酸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可能需要经 才能与突触小体膜(突触前膜)融合并分泌出去。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氨基丁酸释放,并与位于图中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后,通道开启,使氯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填“静息、电位”或“动作电位”)的产生。(2)人体注射麻醉剂后,麻 醉 剂 起 到 了 与 一(填物质名称
10、)一样的功能,从而可(填缩短或延长)氯离子通道打开的持续时间,产生麻醉效果。11.(15分)水稻早期主要进行营养生长,水稻中间期和后期起始于水稻稻穗发育开始之后。水稻是对干旱最为敏感的谷类农作物,易受干旱造成严重减产。请回答:(1)干旱常导致水稻减产,请解释可能的原因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科学家培育出了抗干旱的陆地水稻新品种,但产量比较低;我国的水稻种植以灌溉稻为主,相对于上述陆地水稻具有高产但不抗干旱的性状。现欲通过杂交育种方式培育出“抗干旱高产稻”新品种。杂交育种的遗传学原理是 o请简要写出理论上“抗干旱高产稻”的育种方案,并写出预期结果和
11、结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6 分,共 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分析题图可知,与没有IAA、MelAA的空白对照相比,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IAA、MelAA浓度的增大,下胚轴长度逐渐缩短,说明IAA、MelAA抑制下胚轴伸长,与 IAA相比,在相同浓度条件下,MelAA条件下培养的下胚轴更短,说明MelAA的抑制作用更强。【详解】AB、据图分析可知,用不同浓度IAA处理,几组实验组的下胚轴相对长度均小于对照组的下胚轴相对长度,说明实验组的IAA对下胚轴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不能体现其对下胚轴生长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并且MelAA比 IAA的抑制作用
12、更强,AB错误;C、MelAA为脂溶性小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应为自由扩散,C 错误;D、低浓度IAA促进生长,高浓度IAA抑制生长,图中IAA浓度为iR m ollT时已经具有抑制作用了,说明IAA促进 生 长 的 最 适 浓 度 应 在 之 间;若在最适浓度附近再设置实验组,IAA会促进下胚轴生长,其相对长度应大于空白对照组,而图中将空白对照组的下胚轴长度设为1,即适宜浓度时下胚轴相对长度可能大于1.0,D 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从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两重性的含义是解题关键。2、D【解析】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
13、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9:3:34,其变形包括1:4:6:4:1、9:7、15:情 9:6:1、9:3:4 等。【详解】根据题意和分析可知:F2的分离比为9:7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laabb),那 么 Fi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1:3;F2的分离比为9:6: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 9A_B_:(3A_bb+3aaB_):laa
14、b b,那么Fi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l:2:l;F2 的分离比为 15:1 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laab b,那么 Fi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3:L A 正确;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出现6:2: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9 份中死了 3 份,单显性3 份中死了 1 份,则存在AA或 BB致死现象,B 正确;测交可以通过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判断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配子比例,进而确定被测个体的基因型组成,C正确;测交不能
15、确定相对性状的显隐性,D 错误。【点睛】总结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生物性状时,F2中出现的表现型异常比例分析:(1)12:3:1 即(9A_B_+3A_bb):3aaB_:laabb 或(9A_B_+3aaB_):3A_bb:laabb;(2)9:6:1 即 9A_B_:(3A_bb+3aaB_):laabb;(3)9:3:4 即 9A_B_:3A_bb:(3aaB_+laabb)或 9A_B_:3aaB_:(3A_bb+laabb);(4)13:3 即(9A_B_+3A_bb+laabb):3aaB一或(9A_B_+3aaB_+laabb):3A_bb;(5)15:1 B P(9A_B_+3A
16、_bb+3aaB_):laabb;(6)9:7 即 9A_B_:(3A_bb+3aaB_+laabb)3、D【解析】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 ID 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1V)。(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 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 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详解】A、噬菌体和HIV入侵宿主细胞的方式不相同,噬菌体只有遗传物质进入,HIV注入的有RNA和逆转录酶,
17、外壳均留在外面,A 错误;B.HIV主要攻击人体的辅助性T 细胞,进而导致特异性免疫瘫痪,但有少部分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 细胞增殖分化,患者体内仍可以产生少量抗体,B 错误;C、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可以通过母婴进行传播,所以要实施剖腹产和人工哺乳,C 错误;D、HIV外层脂类膜中的蛋白质是HIV的 RNA逆转录形成的DNA控制合成的,D 正确。故 选 D。【点睛】本题考查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要求考生识记艾滋病及其病毒的中文名称,掌握艾滋病的繁殖途径、致病原理及其传播途径,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4、C【解析】1、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
18、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2、脂肪可用苏丹m 染液(或苏丹w 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3、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为: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详解】A、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转换器小心缓慢转动,A 错误;B、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也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只需要将视野调暗,B 错误;C、苏丹DI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C 正确;D、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和分布的观察,不可以计数,D 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及相关实验,要求考生理解显微镜使用的步骤,理解实验材料的选择要求。5、C【解析】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动物为外正内负,兴奋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
19、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从图中看出只有当刺激强度达到S5时,才产生了动作电位,并且刺激强度增大,动作电位的值没有发生改变。【详解】A、从图中看出,必须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才出现动作电位,因此可以推测必须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才会出现大量钠离子内流现象,A 错误;B、从图中看出刺激强度增大,动作电位的值没有发生改变,B 错误;C、动作电位是外负内正,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所以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时,膜外电位由负电位转变成正电位,C 正确;D、细胞外Na+浓度大于细胞内,所以神经细胞兴奋部位的Na+内流不消耗能量,D 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原理,分析
20、图中动作电位的产生和刺激强度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6、D【解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分析题图可知:为神经递质,为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详解】A C、不同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以释放不同的神经递质(物质),有的化学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后膜去极化(兴奋);有的化学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使后膜极化作用反而加大,即引起超极化(抑制),A、C 错误;B、小电位不能传播,当电位加大达到一定阔值引起动作电位才传播到肌纤维内部,引起肌肉收缩,B 错误;D、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该过程可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D 正
21、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突触结构,要求学生识记和理解突触结构,掌握神经递质的类型及作用特点,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 小题7、温度、地形、土壤湿度 物种组成 样方法 随机取样、适当增加样方面积、增加样方数量 全球气候变导致冰雪融化,为绿色植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解析】样方法是适用于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一种最基本的调查取样方法。一般采用正方形样方。调查时样方大小,一般草本植物采用1 7 平方米;灌木为1 6 T o 平方米;乔木和大型灌木为100-200平方米。样方,也叫样本,是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出来的部分个体的集合。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
22、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在抽样时要使总体中每一个个体被抽选的机会均等。【详解】(1)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温度、地形、土壤湿度都发生改变,因此珠峰南坡植被类群逐渐发生变化。群落是指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常绿阔叶林与高山灌木林是两个不同的群落,区别这两个群落的主要特征是物种组成。(2)调查植物的种群数量,常采用样方法。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准确,应该随机取样、适当增加样方面积、增加样方数量。(3)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雪融化,为绿色植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近年来在该地段却出现了绿色植物
23、。【点睛】本题结合群落的类型、概念以及物种的调查方法等方面进行考查,要求学生对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学会分析自然界中的现象。8、Smal和 PstI 质粒自身成环和质粒与目的基因的反向连接 PCR 体外扩增目的基因利用加热至9095C的高温使DNA解旋,细胞内复制目的基因使用解旋酶使DNA解旋 耐 高 温(或具有热稳定性)脱分化 农杆菌转化【解析】分析题图可知:HindlH的切割位点会破坏质粒的标记基因,AIuI会破坏目的基因,故不能用上述两种酶切割。【详解】(1)根据图中各种限制酶的切割位点,既可以获得目的基因又不能破坏质粒上的标记基因,故选用Smal和 PstI;选择两种酶的优势是可避免含
24、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自身环化,可以防止质粒自身环化,也可避免质粒与目的基因的反向连接。(2)对获得的抗寒基因进行体外扩增,可 用 PCR技术;在细胞内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将双链解开,而 PCR技术利用加热至9095C的高温使DNA解旋;该技术使用的DNA聚合酶具有耐高温的特性。(3)软籽石榴的愈伤组织经过植物组织培养得过程中的脱分化环节得到;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点睛】明确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且能明确限制酶的选择依据,结合题图分析作答。9、等位基因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高 茎:矮茎=3:1 高 35:1(4)1:1 5:1【解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
25、实验的过程:纯种高茎x 纯种矮茎用均为高茎,F2中有高茎,也有矮茎,且高茎和矮茎之比约为3:1,同时孟德尔还进行了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正交和反交实验的结果一致。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学三大定律之一(1)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1)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
26、因称为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2)如果遗传因子不是独立遗传而是融合遗传的,则 DD与 D d的表现型不同,所以F2将不会出现严格的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为1:2:1 而不是3:1。(3)如果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不是成对存在的,而是纯合个体的体细胞中每种遗传因子有4 个,则F 1的基因型为DDdd,表现型是高茎。Fi产生的为D:Dd:d=l:4:1,F2中矮茎植株的比例为1/6x1/6=1/36,高茎植株比例为1-1/36=35/36,所以高茎:矮茎=35:1。(4)如果雌雄配子不是随机结合的,而是相同种类的配子才能结合(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 F2中基因型
27、及比例为DD:dd=l:1,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1:1;若雌雄配子存活率不同,含 d 的花粉1/2不育(其他假说内容不变),Fi产生的卵细胞有D:d=l:1,花粉有D:d=2:1,则 F2中矮茎的比例为172x1/3=1/6,所以高茎:矮茎=5:1。【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单因子和双因子杂交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具体过程及实验现象,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0、高尔基体的加工、包装和运输 氨基丁酸受体(特异性受体)动作电位 氨基丁酸 延长【解析】1、神经纤维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2、兴奋在
28、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详解】(1)氨基丁酸属于神经递质,递质的释放是胞吐作用,所以需要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包装和运输才能与突触小体膜(突触前膜)融合并分泌出去;递质释放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的受体(氨基丁酸受体)结合;氯离子内流使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电位差进一步增大,从而抑制了动作电位的产生。(2)麻醉剂可以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起到和氨基丁酸一样的功能,延长氯离子通道打开的持续时间,产生麻醉效果。【点睛】本题的重点是要理解氨基丁酸引起的是抑制作用,理解抑制作用产生的机理是解题的关键。11、
29、干旱条件下,为避免蒸腾作用过强植株部分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光合作用减弱,从而导致水稻减产 基因重组 将陆地稻和灌溉稻进行杂交获得杂种子一代,子一代自交,统计陆生水稻的子二代产量,并从子二代中挑选“抗干旱高产”个体,将其种子留下来,下一年播种。若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则子二代表现出来的抗干旱高产稻即为纯合的“抗干旱高产稻”品种。若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再从后代中挑选出符合高产条件的植株,采收种子,如此经过几代种植,直到性状不再发生分离为止,即可获得“抗干旱高产稻”纯合优良品种。【解析】杂交育种是将具有优良性状的不同亲本进行杂交,然后在将子一代自交,从子二代中选择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若所需要的优
30、良性状为隐性性状,则子二代出现的符合要求的个体即可稳定遗传,若所选择的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则需要将子二代选出的符合要求的个体继续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即为符合要求的稳定遗传的个体。【详解】(1)干旱时水稻因为缺水,叶片上部分气孔会关闭,以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气孔关闭会导致叶片吸收的C O2减少,由于C O2供应不足,光合作用暗反应强度减弱,暗反应合成的有机物减少,最终导致水稻减产。(2)杂交育种是指将父、母本杂交,形成不同的遗传多样性,再通过对杂交后代的筛选,获得具有父、母本优良性状,且不带有父、母本中不良性状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杂交育种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育种方案:选择抗干旱的陆地水稻新品种与我国高产不抗干旱的水稻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然后让子一代自交,统计子二代中抗干旱的陆地水稻的数量,并从中挑选“高产抗干旱”的个体,将其种子留下来,下一年播种。若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则子二代表现为高产抗干旱的水稻即为纯合的“抗干旱高产稻”品种;若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再从子二代中挑选出抗干旱高产的水稻,采收其种子,如此进行几次种植,直到性状不再发生分离为止,即可获得纯合的“抗干旱高产稻”品种。【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以及杂交育种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