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作业测评:1.3地球的运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作业测评:1.3地球的运动.pdf(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3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基础精准演练考 点 一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考 向1地球自转右图所示照片是我国某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图中a星为北极星,摄影师拍摄a星的仰角为28。读图完 成1 3题。1.图中这些有规律的弧线的形成,说明了()A.太 阳 运 动B.地球自转C.地球公转 D.月球公转答 案B解 析 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夜晚看到众多恒星围绕北极星旋转,每颗恒星在照片上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有规律的弧线。2.摄影师拍摄的地点最可能位于()A.长 白 山 区B.黄土高原C.江 南 丘 陵D.山东丘陵答 案C解 析
2、北极星高度角(仰角)等于当地的纬度,则该地的纬度为28。,故C项正确。3.与北京(4(TN)相比,该地的自转速度()A.线速度相同,角 速 度 快B.线速度慢,角速度相同C.线速度快,角 速 度 相 同 D.线速度相同,角速度快答 案 C解析 除南北极点外,地球表面各地自转角速度相同;纬度越高,线速度越慢。考 向 2地球公转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匀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4 5 题。.)地 球 太 阳 92.唱/施球公转方向4.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A.甲f乙B.乙f丙C.丙一丁 D.丁一甲答 案 A解析 从图中看出P 点是地球在近日点附近
3、。甲、乙、丙、丁四点将地球公转的轨道均匀分成四等份,根据图中太阳的位置可以判定甲一乙段地球经过近日点,运动速度最快,用时最少。5.每 年 的 11月 1 1 日被称为“光棍节”,这一天也是网购最集中的日子。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A.甲 点 B.乙 点 C.丙 点 D.丁点答 案 A解 析 11月 1 1 日地球在秋分后大约一个半月,故应靠近甲点。考 点 二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考 向 1黄赤交角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6 7 题。6.有关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A.黄赤交角不会变化B.图中角a 是黄赤交角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是黄赤交角D.图中角尸是黄赤交角答
4、 案 D解析 黄赤交角并不是固定的,它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故图中角是黄赤交角。7.若黄赤交角扩大1。,则角&为()A.6634,B.6534C.6734 D.2326答 案 B解析 图中角a 是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角。=90。-23。26=66。3 4;若黄赤交角变为24。2 6,则角a 为65。3 4。考向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9年 2 月2 2 日18时 17分,在厄瓜多尔发生7.5级地震,震源深度140千米,震中位于(2.15OS,76.91OW)。据此回答8 9 题。8.地震发生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是()A.北 半 球 向 北 移 动
5、 B.北半球向南移动C.南 半 球 向 南 移 动 D.南半球向北移动答 案 D解析 结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2 月2 2 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9.地震发生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C.1 2 N D.1 2 S答 案 D解 析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2 月 2 2 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模拟综合探究,1 .新华社西昌20 1 9 年 3 月 1 0 日电:1 0 日凌晨,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6 C”卫星发射升空。读图,探究下列问题。图一半球俯视图 图二地球公转示意图(1)在图一中用箭
6、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在图二中,判断C、D两点分别是近日点还是远日点?(2)比较图一中A、B、N三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说出图二中地球由C至 D和由D至 C公转速度的变化。(3)卫星发射时,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o答 案(1)地球自转方向:(画图略)逆时针自转。判断:C为远日点,D为近日点。(2)角速度:A=B N,线速度:A B N o 公转速度的变化:由 C至 D,公转速度由慢变快,由D至 C反之。变慢2.读下列两幅图,探究下列问题。北回归线 D赤道不南I可归线BJ-0 一(1)在左图中画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2)将右图中的A、B、C、D标在左图适当位置上,并注出二分二至日。(3)
7、在 A 至 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并且正在向 移动。(4)1 月初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为什么北半球是冬季?答 案(1)(2)如下图:(:春分日1)夏至H0 N0为3冬至日 记 分 日 南 南(4)近日点时,北半球虽离太阳较近,但主要决定获得太阳光热多少的因素是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较远日点时要少得多,因此北半球为冬季。课时达标检测KP SHI OA BIAO JIAN CE时间:4 5 分钟 满分:1 0 0 分 考点今布表考占题号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1、2、3、4、5、7、9、1 0、1 1、1 2(1)(3)、1 3(1)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
8、回归运动6、8、1 2(2)(4)、1 3(2)(3)(4)(5)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读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 答1 2题。A.北 半 球 高 纬 度B.南半球中纬度C.北 半 球 中 纬 度D.南半球低纬度答 案B解析 图中线速度由南向北递增,可判定图示地区处于南半球。赤道上自转线速度为1 670 km/h,6(TS上则为837 km/h,故根据图中的数值范围可推知,该区域应处于中纬度。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小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小D.
9、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答 案C解析 影响线速度大小的因素不仅包括纬度位置,还有海拔。同一纬度地区,海拔越低,其自转线速度越小,图中a处的线速度比同纬度b处小,所以,a点的海拔较低。下图为在北半球某地24小时连续曝光拍摄的恒星视运动照片经GIS技术处理后得到的图片,图中黑色区域为曝光后留下的天空背景,左下方的地球阴影区为夜半球。读图,完 成3 4题。北天极的星空3.图片中恒星视运动的方向是()自 东 向 西 自 西 向 东 顺 时 针 方 向 逆 时 针 方 向A.B.C.D.答 案B解 析 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恒星在天空的视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是自东向西运动,正确;面向北天极看恒
10、星,恒星呈逆时针方向转动,正确。4.图片中北极星没有视运动轨迹是因为其()A.本 身 不 运 动B.运动幅度小C.在地轴延长线上 D.位于宇宙的中心答 案C解析 宇宙中的天体都处于运动中,图片中北极星没有视运动轨迹是因其在地轴延长线上,照片是面向北极星方向拍摄的,周围其他恒星的视运动轨迹是以北极星为中心的,故C项正确。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下面图甲为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分布示意图,图乙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5 6题。05.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昆 仑 站B.中 山 站C.长 城 站D.泰山站答 案C解 析 赤道地区地球自转线
11、速度最大,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极点的自转线速度为零。四地中,长城站的纬度最低,线速度最大。6.泰山站建成开站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乙中的()A.处B.处C.处D.处答 案D解析 泰山站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向北移动,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乙中的处。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各点分别是二分二至日和近、远 日点。据此回答7 9题。7.2018年2月16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下列点最近的是()A.B.C.D.答 案A解析 读图可知,是春分日(3月2 1日前后)、是夏至日(6月2 2日前后)、是秋分日(9月2 3日前后)、是冬至日(1
12、 2月2 2日前后)、是远日点(7月初)、是近日点(1月初)。2 0 1 8年2月1 6日最接近。8 .2 0 1 8年“春节”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A.南半球、向 北 移B.北半球、向南移C.南半球、向南移 D.北半球、向北移答 案A解 析2 0 1 8年2月1 6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9 .当地球从公转轨道处运行到处时,其公转速度()A.先 变 慢 后 变 快B.逐渐变快C.先 变 快 后 变 慢D.逐渐变慢答 案C解析 当地球从公转轨道处运行到处时,经过了近日点,在近日点地球公转的速度最快,故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僧一行在编制 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其行最急
13、,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日北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据此 回 答1 0-1 1题。1 0.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A.黄赤交角数值的 变 化B.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C.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D.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答 案B解 析 由“南 至”“春 分”“北 至”“秋 分”以 及“急”“损”“迟”“舒 中 可 知,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日南至,其行最急”指的是北半球冬至时地球公转速度快;”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指冬至、春分后地球公转速度逐渐降低;“迨日北至,其行最舒”指北半球夏至日前后地球公转速度慢等。这表示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故B项正确。1
14、 1 .形成该变化的原因是()地 球 的 形 状 地 球 公 转 轨 道 形 状 日 地 距 离 的 变 化 冬 夏 半 年 长度不等A.B.C.D.答 案 A解 析 地球公转轨道为近似正圆的椭圆,地球在绕日公转过程中,日地距离不断变化,导致地球公转速度变化,正确。二、综合题(共 5 6分)1 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 0 分)(1)在图中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并在A位置画出地球自转方向。(4分)(2)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为 月 日前后,正值北半球的节气,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o (8 分)(3)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地 球 位 于 公 转 轨 道 的(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地球
15、公转速度较 o (4分)(4)从C到 D,太 阳 直 射 点 位 于(南或北)半球,并向(方向)移动。(4分)答 案(1)画图略(均为逆时针方向)(2)9 23秋 分 赤 道 近 日 点 快(4)南 北解析 第(1)题,地球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均为自西向东。第(2)题,B位置为秋分日,秋分日为9 月2 3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第(3)题,C位置为冬至日,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第题,从冬至日到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1 3.读图一和图二,回答下列问题。(3 6分)M(D M 星是指,地球公转过程中与M星的关系是 o(4 分)(2)图一中:的度数是,其含义为,其重要
16、影响是一。(6分)(3)图一中:的度数是,平 面 的 名 称 是,平面的名称是 o (6分)(4)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1 个,长度为3 65 日 时分 秒。(8 分)(5)写出图二中、三个位置代表的日期和三条纬线的含义。(1 2 分),o答 案(1)北极星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2)2 3。2 6 黄赤交角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3)66。3 4 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面)赤道平面(4)回归年 5 4 8 4 6(5)6月 2 2 日前后,北 回 归 线 9 月2 3 日前后,赤 道 1 2 月 2 2 日前后,南回归线解 析 第题,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端
17、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第(2)题,角为黄赤交角,度数为2 3。2 6,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第(3)题,角为黄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度数为66。3 4,平面是黄道平面,平面是赤道平面。第(4)题,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是1 个回归年,长度是3 65 日5时4 8 分4 6秒。第(5)题,位置为6月2 2 日前后,代表的纬线为北回归线;位置为9 月2 3 日前后,代表的纬线为赤道;位置为1 2 月2 2 日前后,代表的纬线为南回归线。第二课时昼夜交替和时差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基础精准演练考 点 一 昼夜交替和时差考向1昼夜交替和晨昏线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
18、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读图回答1 2 题。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昼夜的交替四季的更替运动物体偏向地方时差异A.B.C.D.答 案 C解 析 图中实验只能演示出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差异,不能演示出四季的更替和运动物体偏向。2.关于图中ABC线的判断,正确的是()A.AB和BC都为晨线B.AB和 BC都为昏线C.AB为晨线,BC为昏线D.AB为昏线,BC为晨线答 案 A解 析 晨昏线的判定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AB和 BC刚好处于要进入昼半球的晨昏线上,都为晨线。考向2时差北京时间8 月 19日15时40分,某客机平稳地降落在北京首都机
19、场。这架客机于纽约时间8 月 18日14时 19分从美国纽约机场起飞,从北极上空直飞而过,抵达北京。回答3 4 题。3.该客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A.8 月 18日2 时 19分 B.8 月 19日 14时 19分C.8 月 18日23时 19分 D.8 月 19日3 时 19分答 案 D解析 纽约时间为西五区的区时,客机起飞时为西五区18日14时 19分,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二者相差13个时区,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得出客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8 月 19日3 时 19分。4.这架飞机飞行时间为()A.15小时21分 B.14小时21分C.13小时21分 D.12小时21分答 案 D解析
20、根据上题,客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8 月 19日3 时 19分,到达时北京时间为8 月 19日15时40分,则飞机的飞行时间为12小时21分。考 点 二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考向1偏移规律5.下图中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转方向,错误的是()图例物体运动方向物体偏转方向A.B.C.D.答 案 C解析 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沿运动方向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则不偏转。图中物体沿赤道运动,不应发生偏转。考 向 2地转偏向力的应用6.下图中,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的差异(阴影部分为堆积物),若河流由西向东流,则 正 确 的 图 示 是()南 岸 北 岸 南 岸 北 岸 北
21、 岸 南 岸 北 岸 南 岸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北半球A I?C D答 案 B解 析 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将沿运动方向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因此,北半球河流的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则相反。模拟综合探究1.阅读图文资料。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探究下列问题。(1)诗中所反映的农民的劳动方式受哪种地理现象的影响?(2)你能解释这种地理现象出现的原因吗?在图中画出晨昏线,用 皿 表 示 夜 半 球。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4)B即 将 进 入(昼/夜)半 球。(5)图中各点中,时刻为正午1 2:0 0 的点是
22、,比 B晚 2小时的点是答 案(1)昼夜交替。(2)地球本身是一个既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地球的自转。(3)图略(连接A、B、C的直线即为晨昏线,阴影在左侧)相互垂直(4)昼(5)C、D F、G2.我国某学校地理学习研究小组进行了一个竖直运动的物体有无偏向的地理实验。该小组从3 5 m高处竖直向地面落下一个铅球M(下图)。他们发现,铅球并不是竖直下落到。点,而是大约偏移O点 1 1.5 mm。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和原理,探究下列问题。(1)偏移方向在实验中,物 体 落 下 的 位 置 应 向(东、西)偏离O点。若在澳大利亚进行该实验,应向(东、西)偏。(2)偏移距离的大小若在北京进行此实验,偏 移
23、 的 距 离 应 比 在 广 东 省(大、小);为寻求偏移距离的最大值,你将会把实验放在什么地区进行呢?0(3)偏移的规律根据(1)和(2)的结论,你发现物体竖直运动发生的偏移方向和大小的规律是(4)偏移的原因我们知道了物体水平运动发生偏向的原因。试 根 据“地球运动”相关知识和原理,分析物体竖直运动偏移的原因。答 案 东 东(2)小赤道地区(3)在地球上,竖直下落的物体发生东偏;从两极向赤道偏移距离逐渐增加(4)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高度为H的物体其向东水平运动速度较地面大,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原来的惯性。故当物体竖直下落时,会落在竖直下落的地点的东面。课时达标检测时间:4 5分钟 满分:100
24、分 考点台布表考占题号昼夜交替和晨昏线1、2、3、12(3)、13 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4、5、6、7、8、9、12(1)(2)(4)13(2)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0、11、12(5)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 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读太阳光照图,回答1 2题。1.形成昼夜的原因是()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C.黄赤交角的存在D.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答 案D解析 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照射时,只能照亮半个球面,从而产生昼夜现象,故 D 项正确。2.上图中()A.AB是晨线 B.AB是昏线C.AN是晨线 D.BN是晨线答 案 C解 析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
25、向,由夜进入昼的是晨线,由昼进入夜的是昏线,故 AN为晨线,BN为昏线。下图中虚线ACB表示晨昏线,ZED F=150,阴影部分表示11月6 日,空白部分表示11月5 日。读图,回答35 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该图表示北半球该图表示南半球AC为晨线BC为晨线A.B.C.D.答 案 C解析 虚线ACB表示晨昏线,则DC所在经线为12时或0 时;阴影部分表示 11月6 日,空白部分表示11月5 日,则 DF、DE为日界线(0 时所在经线和180。经线),故DF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 时,DE所在经线为180。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日期增加的日界线为0 时所在经线,日期减少的日界线为180。经
26、线,因此图示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故图示半球为北半球;DF所在经线为0 时,位于夜半球,故图中AC是昏线、BC是晨线。4.此时北京时间为()A.11月6 日6 时 B.11月5 日18时C.11月5 日6 时D.11月5 日4 时答 案 A解析 由上题可知,DE为 180。经线,DF地方时为0 时,NEDF为 150。,则 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0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则北京时间为11月 6日6 时。5.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A.11月6 日22时 B.11月5 日22时C.11月5 日14时 D.11月6 日14时答 案 B解析 国际标准时间为中时区区时,比北京时间晚8 小时,其时间为11
27、月5 日22时。2017年 1 月 1 日乘坐航班从上海出发,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下图示意在互联网上查询到的该航班信息。读图回答67 题。起 E时 间 到 达 时 间味;0 0:1 5 *1 9:2 0 直三 iftwiwI AX9()7 K 9 上海80东网叼机场T 2 旧金山机场卬航拈幡”1 I 日00:1 5 上洵浦东国除机场T2I2H3IH 19:20 IF1金山机场 国际航站楼 起匕.部落时间均为当地时间6.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A.5 小时 B.11小时C.13小时 D.19小时答 案 B解析 飞机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出发时,旧金山时间为1 月 1 日00:15 16小时=1
28、2 月3 1 日8:1 5,到达时旧金山时间为12月31 0 19:2 0,因此,本次航班飞行时长为12月3 1 日19:2 0-1 2 月3 1 日8:15Q 11小时。7.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A.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B.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C.两地分属东、西半球D.起飞和降落时两地的经度差异答 案 D解析 旧金山和上海两地经度存在差异,造成了两地地方时的差异,从而出现了“时光倒流”的现象。NMp0180)为避免人们交流中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了日期变更线,某校同学在学习中自制如图所示的日期钟。其中,短针代表国际日界线,长针代表零时变更线。据此回答89题。8.日期界线
29、长指针变动的原因是()A.地球公转引起 B.地球自转引起C.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D.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答 案B解 析 地球自转引起地方时的变化,造成零时所在经线的变化。9.当地球自转一周时,图中M、N两点处在同一日期内的时间长约达()A.12小时 B.20小时C.6小时 D.24小时答 案B解 析0时经线(长针)的指针在M-N时间段时,M、N两点不在同一日期内,M、N两点之间相差60。,即4个小时,所以,地球自转一周,M,N两点不在同一日期内的时间为4小时,在同一日期内的时间为20小时。下图为某一河段的剖面,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读图回答10-11题。横剖面10.此河流
30、位于()A.南半球 B.北半球C.赤 道 上D.回归线上答 案B解 析 从剖面图看出,河流右岸受到冲刷,而左岸发生沉积,由此判断该河流位于北半球。11.若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它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A.南 岸B.北岸 C.东岸 D.西岸答 案B解析 如果此河流是自东向西流,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北岸(右岸)受冲刷较重,需要加固。二、综合题(共5 6分)1 2.读“地球光照侧视图”,回答问题。(2 6分)太阳光线(1)该图所示日期为 月 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6 分)(2)此时A点正值_ _ _ _ _ _ _(日出或日落),图中D点此刻的地方时是时。(4分)(
31、3)此时A点 的 太 阳 高 度 为;图中太阳高度最大的点为 点,其太阳高度为 o (6分)(4)若此时图中B点经度为6(T E,则国际标准时间为 时,美国东部时间为 时,地 球 表 面 两 条 日 期 分 界 线 分 别 为、o (8分)(5)由B点向正北发射炮弹,落 点 将 偏(东 或 西)。(2分)答 案(1)6 22北回归线(2 3。2 6 N)(2)日 出1 2(3)0 E 90(4)2 2 1 1 80 经线 3 0W东解 析 第题,读图可知此时为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 3。2 6 No第(2)题,A点位于晨线上,正值日出。B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B点的地方时为6时,
32、D点的经度与B点相差90。且位于B点以东,故D点的地方时为1 2时。第(3)题,晨昏线上各点的太阳高度为0。;太阳高度最大的点为太阳直射点,其太阳高度为90。第(4)题,B点位于赤道和晨昏线的交点上,地方时为6时,其经度为6(T E,即东四区区时为6时;国际标准时间为中时区区时,比东四区晚4小时,应为2时;美国东部时间为西五区区时,比东四区晚9 小时,应为前一日2 1 时;两个日期分界线是1 80。经线和0 时经线,6(r E为6时,故0时经线为3(T W。第(5)题,在北半球上,运动物体由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1 3.下图中纵横相交线分别为经线和纬线,两斜交线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夜
33、半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 0分)(1)图中A、B、C、D、E 各点中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的分别是、o太 阳 高 度 达 到 一 天 中 最 大 值 的 点 有、(1 0 分)(2)此 时 北 半 球 的 节 气 是,图 示 时 刻 太 阳 直 射 点 位 于(经纬度坐标),北京时间是 月 日 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是 0 (1 4 分)(3)某飞机从D 点起飞,沿赤道飞行,途中飞机上的乘客发现太阳始终处在地平线上不升也不落,则 飞 机 飞 行 的 角 速 度 约 是,线速度约是千米/小时(不考虑飞行高度),飞机应向 飞行。(6 分)答 案(1)CD AB A C E(
34、2)夏至(2 3。2 6 N,1 80)6 2 2 8 0。经线向东到1 80。经线 1 5。/小 时 1 670 正西解析 第(1)题,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相等,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同一纬度线速度相同;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值的点地方时应是1 2 时,图中A、E、C 三点位于昼半球中央经线上,地方时为1 2 时。第(2)题,根据昼夜分布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即图中180。经线,则 0 时经线应为0。经线,故与北京日期相同的范围为0。经线向东到180。经线。第(3)题,看到太阳始终位于地平线上,说明飞机飞行速度与地球自转速
35、度相同,且应向西飞行,赤道上线速度约为1 670千米/小时。第三课时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T基础精准演练*考 点 一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考向1昼夜长短的变化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 2 日的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1 3 题。甲地乙地丙地丁地白昼时间5 小时30分9 小时09分11小时25分13小时56分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A.甲 地 B,乙 地 C.丙 地 D.丁地答 案 D解 析 12月2 2 日(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即昼长超过12小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均小于12小时。2.四地按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36、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C.丙 丁 乙 甲 D.丁丙乙甲答 案 B解 析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即 为12小时)。丙、丁两地相对来说离赤道较近,昼夜长短变化比甲、乙两地小,而且丙地更接近赤道,纬度更低。甲地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纬度最高。3.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 球 公 转 地 球 自 转 黄 赤 交 角 的 存 在 地 方 时 的 不 同A.B.C.D.答 案D解 析 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有,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变化。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是由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并与公转轨道平面呈一夹角,即66。3 4,
37、(与黄赤交角互余),同时地轴倾斜方向始终不变所致。考 向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折线图”,回答4 5题。正午太阳高度3.21 6.22 9.23 12.22 3.21(日期)4.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A.北温带 B.南温带C.02326/N D.0 2326 S答 案D解析 该 地12月2 2日前后有两次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 0,说明有两次太阳直射。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可以判定该地位于赤道至南回归线之间,所以应该位于南半球热带地区。5.在图中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该地()A.黑 夜 最 短B.正午旗杆的影子最短C.气 温 最 高D.受太阳活
38、动影响强烈答 案B解析 图中显示,C处表示的这一天,该地正午太阳直射,正午旗杆的影子最短。考 点-四季更替和五带考向1四季更替地球的公转,除了会导致一个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外,还会导致四季的变化。据此回答6 7 题。6.从天文意义看,夏季是北半球()A.一年中平均气温最高的季节B.一年中出现极昼的季节C.一年中地球与太阳距离最近的季节D.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的季节答 案 D解析从天文意义看,夏季是北半球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的季节。7.下列各种现象,不可能发生在北半球冬季的是()A.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在逐渐变大,地球公转的速度在逐渐加快B.北半球纬度越高的
39、地区白昼越短C.南半球某地白昼变化为短一长一短D.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相等答 案 D解析 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地点,只有在太阳直射赤道,即春秋分日时,它们的正午太阳高度才相等。考向2五带下表中所列的是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差(即一年中昼长最大值一昼长最小值)。据此完成8 9 题。甲乙丙J-昼长差08 小时30分13小时56分24小时8.四地中属于寒带的是()A.甲B.乙C.丙D.T答 案 D解 析 昼长差=一年中昼长最大值一昼长最小值,根据表格中的昼长差值,甲地昼长差为0,位于赤道,位于热带,A项错误;乙、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不在寒带,B、C两项错误;丁地昼长差为24小时,
40、说明有极昼极夜现象,属于寒带,故D项正确。9.只考虑纬度因素影响,四地单位面积接受太阳辐射总量从高到低排列顺序是()A.甲乙丙丁 B.丁丙甲乙C.甲 乙 丁 丙D.丁丙乙甲答 案A解 析 只考虑纬度因素影响,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根据昼长差,昼长差越大,说明纬度越高。四地中赤道获得的热量是最多的,纬度越高,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少,单位面积接受太阳辐射总量从高到低排列顺序是甲乙丙丁,A项正确。模拟综合探究,1.阅读材料。材 料 二分二至日不同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12月 22 口前后(北半球冬至日)3月21日 前 后9月23 口前后 6月2213前后(北半球春分日)(
41、北半球秋分日)(北半球友至H)探究下列问题。(1)观察对比三图,思 考 晨 昏 线 与 太 阳 光 线 的 关 系 是。(2)春秋分时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 o(3)北半球夏至日时全球的昼夜长短具有怎样的分布规律?哪个范围的昼夜长短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哪个范围达到一年中最小值?(4)北半球冬至日时全球的昼夜长短具有怎样的分布规律?哪个范围的昼夜长短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哪个范围达到一年中最小值?(5)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昼夜长短的变化值与纬度有何关系?昼夜长短及其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有何关系?答 案(1)相互垂直(2)全球昼夜平分(3)北半球夏至日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42、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从北极圈向南到南极圈昼渐短、夜渐长;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半球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南半球相反。(4)北半球冬至日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从北极圈向南到南极圈昼渐长、夜渐短;此时的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半球相反。(5)地轴的倾斜即黄赤交角的存在。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值越大。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往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2.阅读材料。材 料 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速度加快,住宅建设用地供
43、应紧张,加之一些城市在对新建住宅楼规划审批环节中存在漏洞,有些开发商违规施工,超规划建设,导致新建住宅楼层数过多,密度过大,影响相邻建筑的通风、采光,使基于“阳光权”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我 国 物权法规定:“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材料二 济南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影响建筑物采光和日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材料二中,分别表示哪一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其中,决定济南楼间距大小的是哪一个?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3)从材料二看出,济南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有何规律?(4)归纳回归线之间的各地,正午太
44、阳高度在一年中何时达到最大值,何时达到最小值?答 案(1)正午太阳高度。(2)正午太阳高度:表示夏至日,表示春、秋分日,表示冬至日。决定济南楼间距的大小:。变化规律:冬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3)济南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日最大,从夏至日到冬至日递减,冬至日最小。(4)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当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达到最大值,为 9 0 度,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达到最小值。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当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达到最大值,为 9 0 度,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达到最小值。课时达标检测时间:4 5 分钟 满分:1 0 0
45、分 考点今一表考 占V八、题号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2,3、5、1 2(1)(3)、1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4、6、7、8、9、1 2(2)(4)四季和五带1 0、1 1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 4 4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北京时间2 0 1 6 年 1 0 月 1 7 日7时 4 9 分,执行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2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据此回答1 2题。1.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当天,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趋势为()A.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B.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C.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D.昼
46、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答 案B解析 由材料可知,飞船发射当天时间为2016年10月17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北半球昼短夜长,且北半球昼长会逐渐变短,夜会逐渐变长,故 选B。2.此时纽约(西五区)所在时区的区时是()A.10月17日18时49分B.10 月 16 H 18 时 49 分C.10月17日6时49分D.10月16日6时11分答 案B解析 由材料可知,此时北京时间为2016年10月17日7时49分,西五区与北京时间相差13个小时,所以西五区的时间为2016年10月17日7时49分一 13小时=2016年10月16日18时49分,故 选B。3.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
47、时间是根据日出的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A.5月1日B.7月1日C.8月1日 D.10月1日答 案B解析 国旗升起的时间与日出时间相同,所以日出时间越早,升旗时间越早。6月2 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昼越长,日出越早,7月1日太阳直射点最靠近北回归线,日出最早,升旗最早,故选B。正午太阳高度即正午时太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下图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完成4 5题。4.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A.B.C.D.答 案 A解 析 图示为位于12(T E 经线上不同纬度的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可知,三地的
48、太阳都位于南部天空,说明地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距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A 项正确。5.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A.B.C.D.答 案 C解析 结合上题纬度分析,夏至日这天,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读甲、乙两图,回答6 7 题。甲 乙6.图甲和图乙中分别反映纬度较低的两条曲线是()A.B.C.D.答 案 A解析 纬度较低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较小。曲线、相比,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曲线、相比,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较小的是。7.下列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曲线最接近的是()A.北 京 B.上 海 C.汕 头 D.海口答 案 C解
49、析 曲线在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可知该曲线表示的是北回归线上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选项中的汕头位于北回归线上。上海市(约3HN)业主李某因发现所购商品房居室日照时间极短,且达不到满窗而向法院起诉退房,法院依据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有关规定,责令房产公司退还其各类费用。据此回答8 9题。8.材 料“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指标,你认为以哪一日来确定较为合理()A.春 分B.夏 至C.秋分 D.冬至答 案D解析 楼间距应考虑一年中前楼的影子达到最长。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即物体影
50、子达一年中最长。9.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房产公司在建楼时,应使南北楼房有一定距离。理论上,楼高相同的情况下,楼间距北京比上海应宽些。原因是()A.北京比上海地形复杂B.北京比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小C.北京比上海每年太阳辐射总量少D.北京比上海天气干燥答 案B解析 由于北京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较上海小,故相同楼高的影长较长,楼间距较上海大。下图为我国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I 2 3 4 5 6 7 8 9 10”12(月)I I春秋遢夏 B冬1 0.上面季节分配示意图所属的城市,自上而下依次为()A.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B.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