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精华版教案8 匆 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精华版教案8 匆 匆.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字词句会写“藏、挪”等19个字,会写“确乎、空虚”等29个词语。阅读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能通过课文学习,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能结合课文,交流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能借助习作例文,进一步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情感的。书面表达能运用把情感融入景物之中的方法,选择一两个情境,写几句话。能选择合适的内容,把内容写具体。能把自己的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能评价同学的习作并提出修改建议。1表达真情实感,是小学阶段习作一以贯之的要求。你认为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如何围绕表达真情实感来体现出提升性?2“选择合适的内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是本单元的习
2、作要求,单元课文和习作例文可以给学生提供哪些借鉴?匆匆那个星期天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中。别了,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内容匆匆那个星期天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与习作合计课时221278 匆匆语文要素阅读: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受。3能抓住关键句段,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仿照第3自然段,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写作:学习作者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之中的方法,仿写第3自然段。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受。2难点:能抓住关键句段,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仿照第3自然段,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教学准备新解新教材
3、相关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要求1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完成“预习卡”。2收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课时目标1会写“藏、挪”等6个字,会写“确乎、空虚”等11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受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叹惋之情。教学过程一、猜谜语,激趣导入设计意图:从“时间”这个话题入手,用谜语吸引学生,再引入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旨在引导学生迅速聚焦课文主题。1.出示谜语,聚焦“时间”。“看不见,摸不着;没有脚,却能跑;永远往前走,从来不回头。”“有人说过,它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还是会有的。”2学生交流,教师揭示谜底:时间。提问: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
4、客都用格言、诗文佳作抒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你知道哪些感慨时光流逝的名言呢?预设: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3导入课文:我国的著名散文家朱自清也就时间这个主题进行了创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的关于时间的散文匆匆。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教师小结:匆匆,是一种行走的状态,急急忙忙的样子。那么,课文中到底是谁在匆匆?是作者,还是另有他物?通过预习,我们已经可以知道,题目中匆匆的主人公就是时间。但如果想了解时间是如何匆匆而过的,我们就一起进入课文吧!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1)注意“涔涔、潸潸”的读音
5、。(2)理解“涔涔、潸潸、赤裸裸、徘徊、蒸融、伶伶俐俐”等词语的含义。3写字指导。本课要写的字中,“藏”和“蒸”都是上下结构,都是草字头,书写时要注意草字头写得扁、长,为下半部分留出空间。“藏”的第6笔是竖折,第8笔撇的起笔要在第7笔横的中间,下半部分“藏”中的“臣”不要写成“”。书写“蒸”时不要忘记“丞”下面的横,这一笔不要写得过短。其他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可以结合形声字特点记忆字形。如,“徘、徊”的字义均与行走有关,因此是双人旁;“裸”的字义与衣服有关,因此是衣字旁。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初步感受文章感情。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引导学生结合预习查找到的资料思考:作者
6、在文中想要表达什么?预设:作者表达了对时光匆匆的叹惋、对自己无所作为的不安和对时间的珍惜。2引导学生聚焦开头的问句:文中哪句话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1)指名读,提示其加强问句语气,让大家能从中体会到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之深。(2)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连续提问的写法。师生合作读文,进一步激发学生感情。(3)引导学生通过作者的一连串提问,并结合课文标题,揣摩作者的心情。3引导学生聚焦直接抒发情感的语句。(1)出示第3自然段第1句话,指名读句子。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
7、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2)启发思考: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与第1自然段表达的情感一致吗?(3)出示第4自然段的前两句话,学生齐读句子。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4)启发思考:从“逃去如飞、徘徊、匆匆、罢了”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预设: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无奈和怅然若失。4引导学生发现第1自然段中与结尾相同的一句话。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1)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对时光流逝的叹惋。(2)通过首尾两句话的对比,引导学生发现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并板书“首尾呼应”。5小结:作者在
8、文中表达的主要是对时光匆匆流逝、一去不复返的感慨与叹惋。(板书:时间一去不复返感慨叹惋)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引导学生再次浏览课文,并思考:作者是怎样来写时间一去不复返的呢?预设1:通过一连串的提问来写。预设2:通过举出一些事例来写。预设3:通过抒发作者的感受来写。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分别朗读课文中相应的内容,如第1、4自然段中的一连串提问,中间三段中对景物和生活场景的描写以及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3引导学生梳理脉络并小结:文章通过首尾两段的发问,中间三段对具体的景物和生活场景的描写,以及感受的抒发,写出了时间的匆匆流逝,表达了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感慨和叹惋。五、布置作业,课堂延伸1订正新
9、解新教材本课“预习卡”。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体会到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受。3能抓住关键句段,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仿照第3自然段,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教学过程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1复习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你还能用什么词句表达这个“匆匆”的意思?2朱自清的时间步履匆匆,在洗手、吃饭的时候过去了。他是怎样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呢?同学们,你们的时间又是怎样从自己身边一点一滴溜走的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探究。二、品读课文,体会感情1提出默读要求:默读课文,想想你是从文中哪些语句中
10、感受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的。请把相关内容画下来,并在旁边简单记录你的感想。2同桌相互交流所画内容及感想。3引导学生聚焦第1自然段展开交流。(1)指名汇报交流,从学生的回答中捕捉关键词句并板书:燕去再来、柳枯再青、桃谢再开。(2)引导学生发现:三个排比句写的都是我们常见的、最能表现时间流逝的现象。(3)激发学生情感:还记得自己经历了多少次花开花落、燕去燕来吗?转眼间几十年的时光过去了,你有什么感受?(4)引导学生对比文中与“不复返”相关的三个问句并板书“时光一去不复返”,体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4聚焦第2自然段内容。(1)引导学生将“八千多日子”与“一滴水”对比,体会时间流逝得迅速、无声无息。
11、(2)引导学生将“时间的流”与“大海”对比,进一步体会时间流逝得迅速、无声无息。(3)引导学生思考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入大海之中的感受,借以体会时间流逝得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进而体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4)引导学生抓住“头涔涔、泪潸潸”,进一步体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叹惋。5聚焦第3自然段内容。(1)引导学生提取信息:时间都从什么地方流逝了?(2)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提取关键词:洗手时、吃饭时、默默时、伸手遮挽时、天黑时、睁开眼时(3)引导学生思考并体会:作者选取的事例都是生活中人们难以察觉的寻常事,为什么选取这样的事例?预设:更能让读者感受到时光流逝的匆匆。(4)通过“太阳他有脚啊”“跨”“飞
12、”“溜”等句子或词语,引导学生发现文中所使用的拟人的修辞手法,体会时间无时无刻不在流逝。(5)反复朗读,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用排比的句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预设:课文用排比的句式让读者感受到了时光的匆匆流逝,表达了自己对此的无奈、伤感和彷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用再平常不过的现象来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旨在初步培养学生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写作的能力。6.聚焦第4自然段语句。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1)引导学生发现这一句中作者使用的比喻的修辞手法。(2)引导学生谈体会:这句话让你体会到了什么?预设1:比喻非常形象,我仿佛看见时间在慢慢消失。预设2:体会到时间无声
13、无息地消失了。(3)指导学生朗读句子,感受时光的悄然流逝。7教师小结:作者选取了身边常见的事与物,把情感融入到景和物的描写之中,让我们感受到了时光的匆匆流逝。这样写能把感情表达得更加充分。三、升华情感,学习写作方法1引导学生关注抒发情感的语句:面对匆匆流逝的时光,作者表达了自己强烈的感受。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语句。2聚焦第4自然段内容。(1)引导学生发现:作者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句来表达自己的感受。(2)引导学生反复读这些问句,体会其表达效果。提问:读完有什么感受?预设:感情强烈,语气铿锵。(3)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所有的问句,一起读一读,并谈一谈读后的感受。(4)指导学生朗读这些
14、问句,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直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式。3学生齐读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关注作者选取的事例:文章中哪些关于时间流逝的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令你感同身受?(1)结合文中的事例,引导学生感受时间从身边匆匆流逝。(2)读直接表达情感的语句,进一步体会作者对时光匆匆的感慨和叹惋。4再读第1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这两个自然段中作者用一连串问句直接、强烈地抒发情感的表达方式。四、布置作业,课堂延伸1完成本课课后习题。2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随堂练”。板书设计匆匆自然景物燕子去来杨柳枯青桃花谢开日子一去不复返渐渐空虚头涔涔泪潸潸来去匆匆洗手吃饭默默跨飞溜闪遮挽睡觉睁眼内心感叹日子一去不复返珍惜时间教学反思这篇散文最为感人的地方,一是其语言的优美,二是其情感的浓厚,引导学生深入地读,富有个性地悟,结合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去读、去倾听,倾听作者的彷徨,倾听作者的无奈,倾听作者的伤感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思索。让学生在阅读中揣摩,在阅读中体会,在阅读中领悟,在交流和讨论中说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在这节课上也有较好的体现。假如,我能放慢匆匆的脚步,在朱自清先生的匆匆里多朗读、多感悟,重迁移、重积累、重评价,也许,语文味会更浓,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会产生更为深刻的碰撞,擦出情感和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