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储蓄与投资综述(ppt 24页).pptx

上传人:修**** 文档编号:9052175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80.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费、储蓄与投资综述(ppt 24页).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消费、储蓄与投资综述(ppt 24页).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费、储蓄与投资综述(ppt 24页).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费、储蓄与投资综述(ppt 24页).ppt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十章第十章 消费、储蓄与投资消费、储蓄与投资 第一节 收入与就业问题的 传统理论与现代解释 一、“萨伊定律和“自动均衡说 1.萨伊定律供给自行创造需求 2.市场自动均衡说三个市场自动调节 二、关于收入与就业的现代理论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否认了萨伊定律和自动均衡说的论点。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有效需求原理。凯恩斯革命。 模型的建立有三个前提条件:模型的建立有三个前提条件: 1 1假定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不变,即假定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不变,即可支配的生产能力不变;可支配的生产能力不变;2 2社会上存在着社会上存在着未被利用的资源,如闲置的机器设备和失业者,未被利用的资源,如闲置的机器设备和

2、失业者,利用这些资源时国民收入会增加;利用这些资源时国民收入会增加;3 3物价物价水平保持不变,即国民收入的变动是由实际的水平保持不变,即国民收入的变动是由实际的产品与劳务的数量变化引起的,这种国民收入产品与劳务的数量变化引起的,这种国民收入的均衡就是实际国民收入的均衡。因此,的均衡就是实际国民收入的均衡。因此,NINIAEAE模型就是一种简单的比较静态分析。模型就是一种简单的比较静态分析。 模型的特点即所分析的支出是意愿的或事前模型的特点即所分析的支出是意愿的或事前方案的支出,这是人们在拥有既定收入的情况方案的支出,这是人们在拥有既定收入的情况下所愿进行的支出。下所愿进行的支出。总需求总需求

3、D消费消费C投资投资I消费函数消费函数C=f(Y)收入水平收入水平Y货币需求货币需求MD利率利率r预期利润率预期利润率=货币供给货币供给MS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C/Y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C/Y交易需求交易需求预防需求预防需求投机需求投机需求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投资的预期收益投资的预期收益资本的供给价格资本的供给价格 第二节、消费与储蓄第二节、消费与储蓄 国民收入循环说明,各个家庭支出它们国民收入循环说明,各个家庭支出它们得到的可支配收入来购置消费品和劳务,得到的可支配收入来购置消费品和劳务,这项支出就称为消费,它是实际总支出这项支出就称为消费,它是实际总支出中的一个最大组成局部。而收入中未

4、被中的一个最大组成局部。而收入中未被消费的局部就是储蓄。消费的局部就是储蓄。1987年美国个人收入和支出帐户年美国个人收入和支出帐户 单位:亿美元单位:亿美元支支 出出收收 入入个人直接税和非税支付个人直接税和非税支付 5647个人支出个人支出 30609 个人消费支出个人消费支出 29660 个人付给企业利息个人付给企业利息 935 个人对外转移支付个人对外转移支付 15个人储蓄个人储蓄 1202工资和薪金工资和薪金 22127其他劳动收入其他劳动收入 2102业主收入业主收入 3278租金收入租金收入 185股利股利 877个人利息收入个人利息收入 5158个人转移支付个人转移支付 543

5、0 来自企业来自企业 232 来自政府来自政府 5198个人交纳社会保险金个人交纳社会保险金 1699支出总计支出总计 37458收入总计收入总计 37458资料来源:摘自资料来源:摘自“Survey of Current Business,Vol.68,NO.Jan,1988. 一、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一、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消费函数用来表示消费与可消费函数用来表示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公式: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公式: C = FDI 也有一些消费不取决于可支也有一些消费不取决于可支配收入,这种消费支出称为配收入,这种消费支出称为自发自发 消费。因此可得一般形式的消费。因此可得一般形式的

6、消费函数消费函数C = C0 + MPC DI 储蓄函数用来表示储蓄与可储蓄函数用来表示储蓄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公式: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公式: S = FDI 收入中减去消费便是储蓄,收入中减去消费便是储蓄,因此可得一般形式的储蓄函因此可得一般形式的储蓄函数:数: S = C0+ MPS DI图1C450C=C0+ bDIDIDISOOS=C0+(1-b)DI图2C0 二、二、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 为便于分析消费函数的性质和特点为便于分析消费函数的性质和特点,凯恩斯用此简便概念来代凯恩斯用此简便概念来代替消费函数。分别表示消费和储蓄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替消费函数。分别

7、表示消费和储蓄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 平均消费倾向APC是平均每单位可支配收入的总消费支出:APC=C/DI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增加一单位可支配收入所增加的总消费支出MPC=C / DI =b 平均储蓄倾向APS是平均 每单位可支配收入的储蓄量:APS=S/DI 边际储蓄倾向MPS是增加一单位可支配收入所增加的消费量: MPS=S/ DI=1b 因 C+S=DI;C+ S= DI 所以 APC+APS =1 同理 MPC+MPS=1 短期消费函数有如下特点: (1)可支配收入存在着一个收支相抵的水平。在这个水平上,消费支出等于可支配收入。 2在收支相抵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以下,消费支出大于可支

8、配收入。 这种情形称为负储蓄。 3在收支相抵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以上,消费支出小于可支配收入 这种情形称为正储蓄。 4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支出也在增加,但消费支出的增加总是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上述特点可概括如下: APC=1 ;APS=0 那么 DI= C APC1; APS0 DI C APCO DI C 在DI变化过程中 0 MPC 1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公式表述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公式表述 设设C C为消费支出为消费支出;S;S为储蓄额为储蓄额;DI;DI为可支配收入为可支配收入, ,假假定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都是线性的定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都是线性的; ;那么可得:那么可得: (1)

9、消费函数消费函数: :C = C0 + b DI APC=C/DI=(C0+ b DI)/DI= C0 /DI + b MPC= C/DI=dC / dDI=b(DI)= b (2)储蓄函数储蓄函数: :S=-C0+(1-b) DI APS=S/DI= -C0+(1-b) DI /DI=1-b- C0 /DI MPS=S/DI= dS / dDI=s (DI)=1 - b (3)二者关系: 因 APC= C0 /DI + b APS =1-b - C0 /DI MPC= b ; MPS =1 - b 所以: APC+ APS =C0 /DI+ b+1-b-C0 /DI=1 同样: MPC+ M

10、PS = b+1 - b=1 (4)例题:设C=100+0.80DI,求得当DI=1000美元时的C、APC和MPC以及S、APS和MPS。C=900APC=0.9=90%;MPC=0.80=80%;S=100;APS=0.10=10%;MPS=0.20=20%;三、消费函数的开展 1.库兹涅茨的 长期消费函数YCC=KYMPC=APC450O2.斯密西斯的短期消费函数CYOC=KYABDEFY2Y1Y33.杜森贝的短期消费函数OYCC=KYY02Y01YT1CT1CS1CS2C15.莫迪里安尼的消费函数TY、CSCYO-S-S青年青年壮年壮年老年老年 第三节、资本边际效率、利率与投资第三节、

11、资本边际效率、利率与投资 一、资本边际效率一、资本边际效率 1. 1. 投资与资本形成:投资与资本形成: 投资即国内私人投资总额,它又分为固投资即国内私人投资总额,它又分为固定投资和存货变动两个局部。这是国内定投资和存货变动两个局部。这是国内私人企业当期购置的全部资本品,包括私人企业当期购置的全部资本品,包括资本消耗补偿和新增资本形成。所以投资本消耗补偿和新增资本形成。所以投资又可分为更新投资、净投资和总投资。资又可分为更新投资、净投资和总投资。更新投资即折旧,净投资即资本形成,更新投资即折旧,净投资即资本形成,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实际资本的净增加,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实际资本的净增加,表现为生产

12、能力的扩大。表现为生产能力的扩大。 投资和资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投资是一种流量,而资本是一种存量。净投资与资本的关系: I IT T =K=KT TKKT-1T-1 或 I=I= K K 企业要增加一笔投资,预期在将来会获得一些企业要增加一笔投资,预期在将来会获得一些收益,企业为了估算收益率,要把这个预期收收益,企业为了估算收益率,要把这个预期收益折成现值。益折成现值。 2.2.资本边际效率:资本的预期利润率资本边际效率:资本的预期利润率 定义与公式定义与公式 资本边际效率等于预期收益的折现率资本边际效率等于预期收益的折现率 3.3.投资预期收益的现值:利用本利和公式折现投资预期收益的现值:利

13、用本利和公式折现 本利和本利和= =本金本金+ +利息复利利息复利 R1 = PV+ R1 = PV+PV)PV)r)r) = PV(1+ r) = PV(1+ r) 或或 PV = R/(1+ r) PV = R/(1+ r) 第二年的收益为:第二年的收益为: R2= R1 R2= R11+r1+r = PV(1+ r) (1+ r) = PV(1+ r) (1+ r) = PV (1+ r)2 = PV (1+ r)2 第三年的收益为:第三年的收益为: R3= R2 R3= R2 1+r1+r = PV (1+ r)3 = PV (1+ r)3 现在贴现值公式可用来计算资产的预期收益率。现

14、在贴现值公式可用来计算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例:如果某项投资,供给价格为例:如果某项投资,供给价格为6000万美元,实际利万美元,实际利率为率为10%,预期三年可得到的收益为:,预期三年可得到的收益为: R1=1100万美元万美元 R2=2420万美元,万美元,R3 =3993万美元;万美元; 那么,其预期收益的现值为:那么,其预期收益的现值为: PV =1100 /(1+ 10%+ 2420 /(1+ 10% )2 + 3993 /(1+ 10% )3 =6000万美元万美元=供给价格供给价格 这时这时10%可作为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或称资本的预期可作为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或称资本的预期利润率。利润率。 二、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与投资投资量投资量预期利润率预期利润率OMEI 5.不考虑利率的投资函数 投资并非都是利率的函数,不受利率影响的投资分为 自发投资和引致投资. 自发投资即由经济体系外部的因素变动而导致的投资。如人口开展、技术革新、资源开发 战争状态、未来预期等。自发投资常以I0表示; 引致投资是指由经济体系内部国民收入变动而引发的投资。 它是收入的递增函数。 Ir=VY ; V=I/Y 因此,自发与引致的投资函数为:I = I0 + VY 投资总函数:I = I0 + vYv1 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财务管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