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安全生产制度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安全生产制度3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锅炉安全生产制度3篇目录第1篇锅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2篇燃气锅炉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第3篇锅炉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第1篇】燃气锅炉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为了建立车间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一、职责1、车间负责组织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及时解决各类安全隐患。2、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炉司炉对所辖范围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负责,每个职工对本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负责,任何人发现事故隐患,均要向上级报告。3、车间安全员负责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
2、分类,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对各类隐患排查治理进行监督落实等。二、事故隐患1、事故隐患的含义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2、事故隐患的分类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一)、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本车间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二)、重大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本部门无能力解决,需要公司出面组织解决的隐患。三、组织机
3、构组长:主任、主管成员:安全员、技术员、班长、司炉工四、隐患的排查与报告1、隐患的排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班组、岗位应对各自管辖区域内按照规定时间、内容和频次对隐患进行排查,及时收集、查找并上报发现的事故隐患,积极采取措施对隐患进行整改。2、隐患的报告发现隐患一般采用逐级报告的方法,即员工报班组或车间,由车间报公司,并对各类隐患进行登记分类。五、隐患的整改和验收1、班长发现或接到员工事故隐患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本班组对隐患进行核实确认后,汇报给相关职能部门和整改部门,并且对隐患的整改进行全程跟踪监控。2、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车间书面提交安调科和技术科,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4、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事故隐患班组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六、档案建立车间应对各类人员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及时将隐患汇报给调度和检修部门,并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分类,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第2篇】锅炉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为了建立车间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一、职责1、车间负责组织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及时解决各类安全隐患。2、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炉司炉对所辖范围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负责,每个职工对本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负责,任何人发现事故隐患,均要
5、向上级报告。3、车间安全员负责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分类,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对各类隐患排查治理进行监督落实等。二、事故隐患1、事故隐患的含义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2、事故隐患的分类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一)、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本车间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二)、重大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
6、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本部门无能力解决,需要公司出面组织解决的隐患。三、组织机构组长:主任、主管成员:安全员、技术员、班长、司炉工四、隐患的排查与报告1、隐患的排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班组、岗位应对各自管辖区域内按照规定时间、内容和频次对隐患进行排查,及时收集、查找并上报发现的事故隐患,积极采取措施对隐患进行整改。2、隐患的报告发现隐患一般采用逐级报告的方法,即员工报班组或车间,由车间报公司,并对各类隐患进行登记分类。五、隐患的整改和验收1、班长发现或接到员工事故隐患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本班组对隐患进行核实确认后,汇报给相关职能部门和整改部门,并且对隐患的整改进行全程跟踪监控。2、对
7、于重大事故隐患,由车间书面提交安调科和技术科,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事故隐患班组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六、档案建立车间应对各类人员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及时将隐患汇报给调度和检修部门,并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分类,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第3篇】锅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依据国信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现有的锅炉房设施设备隶属于国家重要的特种设备,视为重要。为了使锅炉设备安全、有效的运行,有效的预防锅炉安全事故,杜绝重大锅炉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合理管理,确保锅炉设备万无一失的正常运转,现将游泳跳水馆锅炉安全运行管理规章制度,规定如下。一、锅炉安全管理
8、制度1、认真学习和执行当地技术监督部门的有关规定,做好安全防护工作。2、负责锅炉设备的运行操作要求3、司炉工必须持证上岗,严格遵守锅炉管理的各项制度。及日常巡检。4、保持锅炉设备和锅炉房室内外环境的整洁卫生。5、锅炉设备应统一向所在地技术监督部门申领锅炉使用登记证。6、巡查项目应包括:炉体、控制柜和水处理装置。炉体巡查每班至少检查一次;控制柜、水处理装置每周进行一次巡查;遇有特殊情况应增加巡查次数。7、遇有下列情况,应加大巡查力度:a)设备过负荷时;b)设备经过检修、改造或长期停用后重新投入运行或新安装的设备投入运行时;c)节假日及上级通知有重要任务时。8、巡查设备时,对异常状态要及时、正确处
9、理,详细记入采暖(热水)锅炉运行记录,并向值班领导汇报。9、发现设备缺陷或其运行不正常时,应及时处理。不能解决的要立即汇报单位领导并联系锅炉质检部门进行检修。10、每年向技术监督部门申请检验,经检验无隐患后方准许继续运行。11、锅炉发生爆炸或重大事故,应保护好现场,报当地主管部门调查处理。二、锅炉房现场环境安全管理1、锅炉房是动力重地,与锅炉房无关人员不得随便进入锅炉房。2、锅炉房内设施和设备非当班人员不得动用。3、无证司炉工,水质化验人员不得独立操作锅炉,水处理设备进行水质分析。4、对入炉燃料要注意检查,以防危险品进入造成事故。5、重大事故隐患,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向主管领导报
10、告。6、锅炉房内电气、照明,电控设施不得随意拆接,停炉后必须切断电源。7、锅炉房内应照明充足,道路畅通,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8、接班前按规定巡视检查各种设备,包括:水位表、压力表、温度计等运行情况,交接班时要核对运行记录、清点用具,并详细了解锅炉运行情况。9、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锅炉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水平,确保锅炉安全经济运行。10、使用锅炉单位要配备专职或兼职锅炉安全管理人员,要经过考核,取得锅炉管理人员资格证书,方能从事锅炉管理工作。11、接班人员按规定、班次和规定时间提前到锅炉房做好接班准备工作,并了解锅炉运行情况。12、交接班者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进行认真全面的检查
11、和调查,保持锅炉正常。13、交接班时,如果接班人员没有到达现场,交班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14、交班人员应向接班人员介绍设备运行、水质化验和锅炉排污等方面有关问题,没有办理交接手续,交接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三、设备维护保养制度1、锅炉安装、修理和改造应有具有锅炉安装资格的单位安装。锅炉安装必须接受当地锅炉安全检查部门的监督,经验收合格后,由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发给使用登记证,方可使用。2、为确保锅炉安全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必须坚持每天对锅炉、管道和附属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和检修。3、常压热水锅炉投入使用后,使用单位不得擅自改变锅炉结构、阀门和管路系统。4、锅炉设备是在不停炉的状况下进行经常
12、性的保养,运行的常压锅炉实行定期内外部检验。5、跑、冒、滴、漏的阀门要及时检修或更换。6、锅炉运行时保持锅炉本体清洁,无污垢、无渗漏,无锈和腐蚀,认真详细地填写设备维修保养记录。三、锅炉房安全、卫生制度1、锅炉房是体育中心设备要害部门之一,除锅炉房工作人员、有关领导及安全、保卫、工作管理人员外,其他人员未经许可不准入内。2、当班人员要坚守岗位,提高警惕,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禁止锅炉房存放易燃易爆等其它杂物,所需装用少量润滑油、清洗油的油桶、油壶,要存放在指定地点,并注意检查燃烧中是否有爆炸物。4、锅炉在运行或压火期间,房门不许锁住或拴住,压火期间要有人监视。5、锅炉房要配有灭火器材,
13、认真管理,不要随便移动或挪作他用。6、锅炉备品备件、操作工具应放在指定的地方,摆放整齐。7、锅炉房地面、墙壁、门窗经常保持清洁卫生。8、主管领导要定期、不定期地对运行记录、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四、锅炉工工作职责1、按规定时间准时上班,做好交接班记录,不得随便离开工作岗位,有事请假。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精心操作,确保锅炉安全经济运行。努力学习锅炉安全技术知识,不断提高操作水平。3、定期对锅炉和附属设备进行保养,随时检查暖气片和管道,保证正常供暖。4、保证锅炉房设备及室内外的环境卫生,随时清理炉灰,确保炉内外清洁,。5、出现事故及时上报,实事求是的写出书面事故报告,待调查清楚,分清责任后,对玩忽职守造成事故损失,追究其法律责任,情节严重者提交司法部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