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基础范文.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9037023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DOCX 页数:148 大小:10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护理学基础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8页
中医护理学基础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护理学基础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护理学基础范文.docx(14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医护理学基础范文 第一篇:中医护理学基础范文 中医护理学基础 一、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 中医护理学基础是一门连接基础与临床之间的课程,本科阶段教学的基本要求是驾驭基本学问、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教学中首先立足吃透教材,将教材的内容融入学生的学问体系,然后针对学生的学问水平和接受实力等实际状况进行选择加工和提炼,重点讲解一般护理、辨证施护。讲授中留意启发式教学,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看得见、听得懂,变抽象为具体、变深邃为浅显、变枯燥为生动,变被动为主动,接受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与学习效率。 1问题教学法 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精讲难点,解析疑点,引导学生在已有学问的基础上进行深化

2、思索、分析,引出新的学问。在教学中,由老师细心设计或筛选病例,并对病例进行设问针对病例提出若干个问题,围绕病例和设问组织学生进行探讨,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索和分析问题,慢慢完成相关学问的学习,如饮食护理的教学,老师先从病例导入,围绕病例和设问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包括相关网站、杂志、书籍、报纸等,评估患者,制作PPT、教案,课堂上由学生自己带着PPT发言,探讨,由于导入病例及设置问题,使学生犹如面对患者,评估患者病因、病机,确定护理诊断,辨证施护,制定特性化的护理支配和健康教化方案,使学生们由只听、只看,变成为问题去寻、去学、去钻,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加了主动学习的意

3、识,提高了运用理论学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力,为今后进入临床工作夯实了基础。 2探讨教学法 在实际教学中接受了小组探讨法,以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学问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实力、熬炼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实力,强化学生与人协作的团队精神。在授课前老师根据课程内容给出提纲,然后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老师巡回指导,最终由小组举荐代表汇报探讨结果,老师进行总结分析。在课堂上同学们主动思索,热情探讨,对问题的理解不断加深,在探讨中开阔了思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潜能。 3案例教学法 根据讲授内容,在教学中,由老师细心设计病例,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意识,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理论学问的认知和理解。如一般护理、危重证

4、的辨证施护、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章节,老师均引人病例教学法,营造临床情境,引导学生深化思索,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4角色扮演 由学生分别扮演患者、护士,设计好脚本,模拟医院场景,重点训练学生评估患者的实力和沟通沟通的实力。如在病情视察中,让一个学生扮演患者,模拟疾病的表现,一个学生扮演护士,运用望、闻、问、切评估患者。 5学生小讲课 让学生参与授课,在学生授课前,任课老师需与学生多次沟通,就上课内容、授课技巧、幻灯制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以保证授课效果。学生通过备课、授课提高了对课程的理解、熬炼了自己的表达实力等。此种方式与问题教学法紧密结合。 6双语教学法 课程组正在尝试开展双语教学,在

5、危重症的辨证施护中拿出两个学时进行摸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以适应护理的日益国际化。 2、实训教学 利用实训中心,在中医护理实训室进行中医护理技能训练,结合具体病案,熬炼学生中医护理技能应用的实力,如感冒患者的刮痧法、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的拔罐法、痛经患者的灸法、失眠患者的耳针法、哮证患者的穴位敷贴法等。严格依据实训设计进行环境准备、用物准备,参照流程图进行指导。选派讲师以上职称的实训指导老师作为主带教,助教关心主带教老师完成带教工作。带教前主讲老师组织集体备课。课堂上老师认真示教,学生互相操作,练后老师抽查,稳固所学操作技能。学生在学完相应的护理课程后,可以进入模拟实训室进行模拟训练,固定时间派专

6、业老师进行指导。 实训教学建立了多维评价方式,学生在平常训练时可进行自评、互评,老师抽评,课程结束后综合考评。这样保证了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提高护理技能,培育了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实力,提高了学生对中医护理技能的学习爱好。 3、见习教学 在医院选择典型病例,带学生到临床,接触真实患者,运用整体护理理念,护理程序的框架,从采集病史、护理体检等方面进行护理评估,找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实施护理评价,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化。使学生理论与实际,课堂与临床得到了有机的结合,更增加感性相识,加深了对理论学问的理解。 二、教学手段 1、中医护理学基础全部接受了多媒体教学。课程组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将

7、适合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内容全部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与适量板书结合,加大了课堂信息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学生易于接受,也解决了难以在黑板上表达清楚的一些问题,使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显著。 2、直观教具教学。购置和研制了教学设备,如模拟人、舌苔图谱、脉象仪等。通过舌苔图谱、脉象仪反复练习学生病情视察实力。实训中心已全部运用现代针灸人模型、护理人模型、录像、 VCD、挂图、幻灯片老师自制等电化教学,操作示范运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护理模型设备以及老师自制的多种实物教具进行教学。 3、信息课堂 1网络课程 利用现代教化信息技术,开通中医护理学基础网络课程,将中医护理

8、学基础教学大纲、授课教案、多媒体课件、习题等内容呈现于网上,充分利用网络教室和学生宿舍中的计算机终端,延长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实力,开通网络答疑系统,刚好反馈学生学习信息,建立教学互动机制。 2文献资料 在教学中老师不仅把最新进展作为补充内容,还引导学生通过查找相关文献资料,扩大信息量,拓展科研思路,培育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获得学问的实力。 其次篇:中医护理学基础问答题 二、名词说明 1、异病同护 : 不同的疾病,在其进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样的证候。而不同疾病只要出现证候相同,便可选用同一护理措施。称为异病同护。 2 入静、 :就是通过意守,把胡思乱想的杂念变更为静思专想,从而进入无思无想。

9、3、厥证 :是由于气机突然逆乱,阴阳失调,气血运行失常而引起,临床上有气厥、血厥、痰厥、食厥、和暑厥之分。 4、色调康复法 以五色配五脏情志的理论为指导,利用自然界有关颜色,让病人用眼观望,从而产生影响,以促进身心康复的方法。 5、包煎 :绒毛类、粉末类药物旋覆花、车前子、青黛、滑石等为防止煎药后药液混浊,对消化道、咽喉产生不良刺激,应先用纱布包好,再加入同煎。 6、寒因寒用 :只用寒性药物及寒凉法治疗和护理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 7、意守 :就是把意念、思维、想法集中到身体的某一部位。 8、热熨法 :是将药物或其他物品加热后,在患病部位或特定穴位适时来回或回旋运转,利用温热及药物作用,以到达行

10、气活血、散寒止痛、祛湿消肿、温经通络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四、问答题 1、表达晕针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预防。 表现:病人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胸闷心慌,恶心,甚至四肢厥冷,出冷汗,脉搏微弱或神志昏迷,血压下降,大便失禁等晕厥现象。 护理:马上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令病人平卧,醒悟者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如已发生晕厥,可用指甲掐或针刺人中、素髎、足三里、内关、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一般即可醒悟,若症状仍不能缓解,可协作其他抢救措施。 预防:对初次接受针刺或精神过度惊慌的病人,做好说明工作,消退病人的顾虑。对饥饿、出大汗后、疲乏病人应先进食、饮水、休息后再针刺。同时对这些病人实行卧位,选穴宜

11、少,手法宜轻。在针刺和留针过程中要随时视察病人的神色,有头晕心慌时应停止操作或起针,让病人卧床休息以预防晕针。 2、表达拔罐法的留意事项。 拔罐前应先向病人做好说明工作,取得病人合作。根据所拔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体位应舒适并能长期。冬季要留意保暖,留罐时盖好衣被。拔罐时要选择肌肉饱满的部位,凡骨骼凸凹不平的部位不相宜拔罐。皮肤有水肿,溃疡,肿瘤,大血管处,孕妇腰腹部及乳头部不宜拔罐。拔罐时应根据所拔部位的大小而选择大小相宜的罐。并应留意罐口是否平滑,无裂纹。用火罐或水罐时应留意避开烧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后皮肤起泡时,小的水泡可敷以消毒纱布爱惜,防止擦破感染。水泡大时应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

12、将液体吸出,再用消毒纱布外敷预防感染。高热抽搐的病人不宜应用拔火罐法。 3、表达滞针缘由、护理及预防。 缘由:1病人精神惊慌而引起肌肉痉挛、收缩使针不易拔出。 2行针时捻转提插幅度太大或向一个方向捻针,使肌肉纤维组织缠绕针身而滞针。 3留针时间太长也会滞针。 护理:1解除惊慌心情,嘱咐病人放松肌肉、按摩穴位四周,放松痉挛的肌肉。 2叩弹针柄,将针退出。 3在滞针穴位旁边再刺一针,以解除痉挛,将针起出。因肌肉纤维缠绕针身之滞针,可轻轻将针向反方向捻转,待针松动后再出针。 预防 (1)对精神惊慌的病人,应先做好说明,解除思想顾虑。 2操作方法要正确,防止针身缠绕肌肉纤维而滞针。 4、表达灸法的留意

13、事项。 1 施灸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后灸下部。 施灸的壮数,应先灸少而后灸多。 先灸艾炷小者,后灸艾炷大者。 灸法的补泻应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艾灸的补泻,即为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2 施灸的禁忌: 实热证、阴虚发热者禁灸。 颜面部、五官、大血管等处,不宜干脆灸,以免烫伤形成瘢痕。 关节活动部位不宜用瘢痕灸。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不宜施灸。 一般空腹、过饱、极度疲乏、对灸法恐惊者,应慎灸 5、表达针刺的留意事项。 答: 1、病人在饥饿、疲乏、精神高度惊慌时不宜针刺,体弱者不宜用强刺激。孕妇尽

14、量不接受针刺法。 2、针刺时应尽量取卧位,进针后马上盖好衣被,以防感冒。 3、针刺时应严格按无菌技术进行操作,一个穴位运用一个针,防止交叉感染。 4、针刺时应避开皮肤瘢痕部位,皮肤有感染、溃疡、肿瘤或有自发出血倾向者都不宜针刺。 5、针刺过程中应随时视察病人全身状态有无不良反应。 6、表达汗法的概念与护理措施。 概念:是通过宣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泻腠理等作用,通过人体的微汗出访在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措施: 1、服药后卧床盖被并进热饮,以助药力,要因季节、年龄、体质等区分对待,常以遍身微汗为宜。一般状况下,汗出热退即停药。若经上述处理仍无汗出,纵然体温不退,切不行冷敷与给冷饮

15、,以致热邪不能外达而闭门留邪。可按医嘱再服发汗解表药一剂,再服热饮。但应防止汗出过多,伤津耗液,损伤正气。大汗不止,易致伤阴亡阳,应马上报告医师,刚好实行措施。 2、大汗不止时,短暂不要掀被更衣,留意避风寒,可用干毛巾铺垫于胸前背后,待汗出停止后再更衣换被,留意室内温度宜偏高,防止复发。 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忌酸性和生冷食物。 4、服用解表发汗药时,应禁用或慎用解热镇痛的西药,如复方阿司匹林等,以防汗出过多而伤阴。 7、表达刮痧法的留意事项。 1、体位要舒适,坚持时间长,并留意预防感冒。 2、俯伏坐位及坐位:多用于头部、颈部、背部、上肢部、下肢部、外侧部。仰靠坐位:胸、腹、下肢内侧、前侧

16、部。 3、留意视察病人反应及刮拭结果:出现痧痕,皮下微红色或紫红色充血瘀点。本次刮痧与前次刮痧间隔36天,以皮肤痧退为准,3-5次一个疗程。 4、刮后饮一杯温开水,休息15-20分钟。 5、如在刮痧的过程中出现头晕目眩、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等,应马上停止刮痧,平卧或头低脚高位,给一杯糖水,重刮百会、内关、足三里、涌泉等穴,用棱角轻刮人中。 6、刮痧出痧后30分钟内忌洗凉水澡,饮食上禁食生冷。 7、病情重、病灶深、体质好或难过性疾病,选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病情轻、病灶浅、体质差、的病人宜选用补法;冬季或天气寒冷时刮痧时间宜稍长;夏季或天热时刮痧时间宜稍短。 8、表达吐法的概念和护理。 概念:是

17、通过涌吐,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措施:药物实行二次分服,服第一次已吐者,需与医生联系,确定是否接着服其次次。服药后仍不吐者,可用压舌板,手指刺激咽喉部,助其呕吐。呕吐不止者,根据催吐药的种类可分别用以下方法处理:服巴豆吐泻不止者,用冷粥解之,服藜芦呕吐者,用葱白汤解之,误服其它有毒物质呕吐不止者,用甘草,贯众,绿豆汤解之。严峻呕吐者,应视察病人脉象,血压,神志,呕吐物的量,性质等,并做记录。必要时按医嘱静脉输液以调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此类药对幼儿,年老体弱,心脏病,高血压,孕妇均慎用或忌用。呕吐后暂不进食或给清淡素食,少食多餐,忌食生冷,肥

18、甘油腻之品。 9、表达针刺时造成弯针的缘由、护理及预防措施。 缘由 1 留针过程中病人移动体位或意外碰撞、压迫而引起。 2操作者进针时用力过猛过快或选穴不精确,针下遇到坚硬组织。 3滞针处理不当造成弯针。 护理 1出现弯针后,不要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 2留意弯曲的方向,并顺着期方向将针退出。 3将病人移动的体位复原原位,然后顺着针弯曲的方向将针退出,切忌用力捻转或抽拔,以免断针。 预防针刺前,1选择舒适的体位,留针期间不要随便变换体位。 2术者手法要娴熟,指力邀灵活,避开进针过猛,过速。 3针刺部位和针柄避开外物碰压。 10、表达中医康复护理的概念和原则。 概念:中医康复护理是运用中医整体观

19、念和辩证施护理论,利用传统康复护理的方法,协作康复医疗手段,传统康复训练和养生方法,对残疾者、慢性病者、老年病者以及急性病复原期的患者,通过主动的康复护理措施,使身体功能和精神情志能尽量地复原到原来的健康状态。 原则: 总原则是调理阴阳平衡,尽量促进形神功能活动规复正常。 (1) 养生护理原则 (2) 综合护理原则 (3) 整体护理原则 (4) 因人、因证、因病程护理的原则。 第三篇:中医护理学基础复习总结 中医护理学基础3629学习参考资料 1、奠定了中医辨证施护基本原则的医家是张仲景。 2、最早记载伤口冲洗和消毒的医书是五十二病方。 3、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 4、中

20、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5、中医护理学诊断和护理疾病的基本原则是:辨证施护。 6、关于伤寒杂病论的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是:形成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为中医护理的辨证施护开创了先河;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7、哪些医学专著的成书,标记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9、中医护理学: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探讨探讨中医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为主的一门学科。 10、整体观念:即统一性和完好性。中医学特殊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和完好性,同时也特别重视人与外界环境的有机联系。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整体

21、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14、辨证施护:就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概括推断为某种证候,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支配与护理措施。 15、同病异护: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个体或不同的阶段会表现出几种不同的证候,证候不同,疾病的本质特点就不同,应接受不同的护理方法。 16、异病同护:不同的疾病在某一过程中也可以表现出相同的证候,证候相同则疾病的本质特点也基本类似,因此可以接受相像的护理方法。 17、为什么说人与外界环境亲热相关?人类生活在外界环境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

22、转变将干脆或间接地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一般状况下,人体通过内部的调整机能,以适应外界的转变,来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假如外界环境的转变超过了人体的适应实力,或者人体本身的调整机能失常,不能对外界转变作出适应性调整,就会发生疾病。由于人与外界环境亲热相关,所以因时、因地、因人施护,是中医护理学的重要原则。 18、简述辨证与施护的关系。辨证就是区分疾病的证候,施护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原则和实施护理措施。因此辨证是施护的前提和根据,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辨证施护的过程,就是相识疾病和护理疾病的过程。辨证和施护是诊断和护理疾病过程中互相联系不行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表达,是理

23、、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是指导中医临床护理工作的基本法则。 19、中医护理如何理解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医护理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以五脏为中心,协作六腑,通过经络,将全身各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有机整体性还表如今形体与精神之间的亲热相关。因此,我们在诊治护理病人的过程中,就是根据这些有机的联系来指导疾病的防治及护理,即从整体动身,通过视察病人的外在转变,从官窍、形体、色脉、神情等外在表现,来了解内脏病变。同样是从整体动身,分清主次,进行护理评估,从而提出护理诊断健康问题,制定护理支配,接受护理措施,有利于疾病痊愈,身心健康。 第一章 阴阳五行精气学说 1、能够

24、说明阴阳之间协调平衡关系的是:阴平阳秘。 2、能用阴阳的互相依存来说明的是:阴损及阳。 3、在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中,阴阳的相对性表现为: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4、可用阴阳的对立关系说明的是:寒者热之。 5、依据阴阳学说理论,描述属阳的是无形的。 6、依据阴阳学说理论,描述中属阴的是减退的。 7、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组织结构,不精确的是:背为阴,腹为阳。 8、关于“阴阳转化,说法不精确的是: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9、“阳胜则阴病是指:阳偏胜的病变,必伤阴液。 10、“阴胜则阳病是指:阴盛的病变,必需损伤人体的阳气。 11、按五行配属关系,肝胃属于木。 12、阴阳的互相转化是:有条件的。 13、根

25、据五行的理论,“肝脾不和属于木乘土。 14、“子盗母气是指:子脏缺乏,导致母脏亦虚。 15、“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的病理传变是:木乘土。 16、肝病及肺属于相侮。 17、属相侮关系的是:脾病及肝。 18、引火发元不是根据五行生克规律确定的治法。 19、古代医学家接受“比类取象的方法,依据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与形态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不属于金的是:五色之黑。 20、五行相克的规律和次序错误的选项是:火克木。 21、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表如今:在确定的条件下,阴阳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事物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22、阴阳偏盛的治法包括: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23、对中医学影响最为深刻的哲学思想是:五行学说

26、,阴阳学说。 24、属“母子关系的是:木和火、水和木、水和金。 25、根据五行归类,哪些征象可作为心病的辨证根据:面见赤色,舌尖红赤。 26、根据五行归类,哪些征象可作为肾病的辨证根据:耳鸣耳聋、牙龄枯槁。 27、应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病理转变的是: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重阳必阴,重阴必阳。 28、能用阴阳转化的理论来说明的转变是: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阴必阳。 29、用五行的乘侮规律来说明病理影响的是:脾病及肝、肾病及心、肝病及肺。 30、五行相侮关系中描述正确的有:金不中则木侮之;水缺乏则火侮之。 31、属阴的特性有:抑制;减退;晦暗。 32、属阳的特性有:温热、兴奋、

27、推动。 33、阴阳:阴阳是对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34、阳损及阴:阳损及阴指阳虚到了确定程度时,因阳气缺乏,无力化生阴液,进一步出现阴液亦虚的现象。 35、阴损及阳:阴损及阳指阴虚到了确定程度时,因阴虚不能滋养阳气,进一步导致阳气亦虚。 36、阴盛则寒:阴盛,多指阴邪致病,或阴邪滞留体内导致功能障碍,表现出一派寒象,故日“阴盛则寒。 37、阳盛则热:阳盛,多指阳邪致病,或机体功能亢奋,表现出一一派热象,故日“阳盛则热。 38、阴虚则热:阴虚则热是由于阴虚,无力制约阳热,可出现虚热征象。 39、阳虚则寒:阳虚则寒是由于阳虚,温煦功能低下,不能制约阴液,可出现虚寒征象。 40、五行:

28、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转变。 41、相生:相生是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生的作用。 42、相克:相克是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制止、约束、减弱等作用。 43、相乘:相乘指相克太过而为病。 44、相侮:相侮指反克而为病。 45、阴和阳的特征是什么? 阴和阳的特征可概括为: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光明的、无形的、兴奋的,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都属于“阴。 46、简述阴阳的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和可分性。阴阳的相关性,指用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应当

29、是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或同一交点的,即相关基础上的,不相关的事物或现象不宜分阴阳。阴阳的普遍性,指凡属于相关的事物或现象,都可以用阴阳对其各自的属性加以概括分析。阴阳的相对性,指各种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确定条件下可以转化。阴阳的可分性,指阴或阳之中可再分阴阳。 47、简述五行生克的规律和次序。五行相生的规律和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的规律和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48、五行的相克与相乘有何异同? 相克和相乘的共同点:两者都是相克关系。其不同点:前者是正常状况下的制约关系;后者是正常制约关系遭到破坏的异样相克现象,即相克

30、太过。中医学用前者说明生理现象而后者讲的是病理关系。 49、简述阴阳之间的互相关系。阴阳之间的互相关系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阴阳的互相对立;阴 阳的互相依存;阴阳的互相消长;阴阳的互相转化。 50、举例说明五行学说中的生克规律。按五行生克规律:如肝(木)之气太过,作为胜气则过度克制脾(土),而使脾(土)之气偏衰,土衰不能抑制肾(水)则水气偏胜而加剧克制心(火),火气受制而减弱克制肺(金)之力,于是金气旺盛起来,把太过的肝(木)之气克制下去,使其复原正常。反之,若木气缺乏,则将受到金的过度克制,同时又因木衰不能制土而引起土气偏亢,土气偏亢则加强抑水而水气偏衰,水衰无以制火而火偏亢,火偏亢则导致金偏

31、衰而不能制木,从而使不及的木气复归于平,以维持其正常调整状态。 其次章 藏象 1、血液运行于经脉之中不致溢于脉外,是由脾脏所主。 2、各脏腑中,胆是奇恒之腑。 3、各脏腑中,三焦不是奇恒之腑。 4、心在液为汗。 5、肺在液为涕。 6、脾在液为涎。 7、藏血为肝所主。 8、脾的生理特点之一是:喜燥恶湿。 9、元气运行的通道是三焦。 10、与发育、生殖关系最亲热的脏腑是:肾。 11、与肺主一身之气亲热相关的气是宗气。 12、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机制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13、调整呼吸的脏腑为:肺肾。 14、肺在体为皮毛。 15、具有通调水道功能的脏腑是:肺。 16、脑为髓海。 17、血之余为发。

32、18、骨之余为齿。 19、脾脏其华在唇。 20、血液的运行与肾脏关系不亲热。 21、人体水液代谢与胆脏腑无关。 22、心脏的正常搏动,主要依靠于心之阳气。 23、具有通行元气和运行水液作用的脏腑是:三焦。 24、为全身阳气之本的是肾阳。 25、肾脏“开窍于耳。 26、能主二便有脏腑是肾。 27、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是胆。 28、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主要指的是胃。 29、小儿因门迟闭、骨软无力,主要与肾脏有关。 30、与气的生成关系最亲热的脏是:肺、脾、肾。 31、“气缺乏便是寒是气的温煦作用失常。 32、与宗气运行最亲热的脏是心、肺、脾、肝。 33、对津液输布起主宰作用的脏是肾。 34

33、、营卫之气的共同点为来源相同。 35、“见痰休治痰而治气的理论基本是气能行津。 36、血和津液的共同功能为滋润和濡养作用。 37、与气能摄血最相关的脏是脾。 38、与气虚关系最亲热的两脏是肺与脾。 39、“夺血者无汗的生理基础是津血同源。 40、三焦通利不是血液正常运行所必需的条件。 41、营气通过何途径循行于全身十四经脉。 42、气的出入运动不及而结聚于内称为气结。 43、呕吐物不属于津液正常排泄途径。 44、肺脏与津液的生成关系不亲热。 45、汗液、唾液、肠液均属于津液范畴。 46、水湿不属于津范畴。 47、与人体水液代谢关系最亲热的脏腑是肾。 48、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血。 49

34、、与血液运行没有干脆关系的脏腑是肾。 50、推动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是心气。 51、与气的生成关系不亲热的脏是心。 52、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或出现早衰现象,是气的推动作用功能失常。 53、“气有余便是火是气的哪一项功能失常。 54、水谷精气与清气相结合关系到宗气的生成。 55、与肺主一身之气亲热相关的气是宗气。 56、营气的生理功能为:构成血液。 57、具有司腠理开合等功能的气是卫气。 58、元气依靠于肾精物质而化生。 59、宗气的生成与肺、脾脏有关。 60、元气运行的主要通道是三焦。 61、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功能活动的是:元气。 6 2、具有推动呼吸和血行功能的气是指:宗气。 63、能使血

35、不溢出脉外而在脉中流淌的功能是气的固摄作用。 6 4、易患外感生疾病,是气的防卫功能减弱所致。 6 5、与水液代谢关系最亲热的脏腑为:脾、肾、肺。 66、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为:气、血、精、津液、髓。 67、肝主疏池的生理作用是:调畅气机、调整精神情志、促进消化汲取、维持气血运行。 68、属于五志范围:喜、怒、恐、忧。 69、大肠的传导功能,主要与脏腑的哪种功能有关:胃之通降、脾之运化、肝之疏泄、肾之封藏。 70、六腑主传化物,主要对食物起何种作用:消化、汲取、输送、排泄。 7 1、五脏主要贮存:气血、津液、精气。 72、血液运行的最基本前提条件是:血液充盈、脉道滑利、心阳气充分。 7

36、3、心主血脉的生理作用有:主脉、行血以输送养分物质。 74、肺主子一身之气主要表达在:参与气的生成;调整全身气机。 7 5、肺主行不,是通过何种功能来实现的:肺气宣发、肺主肃降。 76、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主要表达在:呼出浊气、输布津液精微、宣发卫气。 7 7、肺主肃降的生理作用主要表达在:吸入清气、输布津液精微、清肃洁净呼吸道。 78、肺气失于宣发,可出现的症状有:呼吸不利、咳嗽、胸闷、鼻塞。 7 9、肺气失于肃降可出现的症状有:呼吸短促、喘促、咳痰。 80、关于心的正确表达是:开挖于舌;在液为汗;心藏神;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8 1、与尿液排泄障碍有关的脏腑有:肾、膀胱。 82、心与脾的生理

37、关系主要表如今血液运行、血液生成。 8 3、肾的气化功能失常可见:尿少、水肿、尿频、小便失禁。 8 4、膀胱的储尿和排尿功能全赖:肾的固摄、肾的气化。 85、脾主运化水谷是指脾对水谷的汲取水谷精微、转输精微、化生气血。 8 6、脾主运化水液,主要是指脾对不液的:汲取、布散、转输、调整。 87、肝主疏泄在消化方面的具体表现是:协调脾之运化、协调胃之受纳、分泌胆汁。 88、血液对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是:养分、滋润。 8 9、肝肾之间生理上的关系又称为:精血同源、肝肾同源。 90、哪项不是心的功能所主:神志活动、血液运行、舌的味觉、面部色泽。 9 1、哪项是肺的功能所主:呼吸运动、宗气的生成、皮毛

38、的润泽、鼻的嗅觉。 9 2、脏腑互为表里,正确的选项是:肾与膀胱、肝与胆。 9 3、心的生理功能有:主血脉、主神志。 94、宗气来源于:肺吸入清气;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 95、脾主升清的功能包括:上升和输布精微物质;维持内脏位置恒定。 96、通过肺主肃除的作用,能向内向下布散的有:清气、津液、水谷精微。 9 7、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如今:呼吸运动、水液代谢。 9 8、肺肾关系又称之为:金水相生、肺肾相生。 99、肺肾之间的病理转变主要表如今:呼吸异样、水液代谢失调。 100、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肺与肾之间存在着标与本的关系,其肺为标、肾为本。 10 1、肝与脾的关系是具体表达在哪些方面:消化、血液

39、循行。 10 2、肝与肾的藏泄互用关系主要表如今:月经生理、男子排精功能。 10 3、肝疏泄功能失常,在心情方面可表现为:心情抑郁、急躁易怒、失眠多梦。 10 4、肺与脾的病理转变主要表现为:气的生成缺乏、水液代谢失常。 10 5、在重理状态下,心与肾之间的动态平衡也称为:阴阳相交、水火既济、心肾相交。 10 6、心与肝在病理上互相影响,主要表现为:心肝血虚、心肝火旺。 10 7、六腑总的生理特点是:通、降。 10 8、饮食的消化汲取过程与哪些脏腑关系不亲热:心、肾。 10 9、脾胃病理上的互相影响主要表如今:纳运失调、升降反常、燥湿不济。 110、胆的重理功能有:储存胆汁、排泄胆汁、主决断。

40、 1 11、有关五脏外华,错误的选项是:肺在华之皮、肝之华在筋。 1 12、胃的生理功能有:主受纳、腐熟水谷。 1 13、骨的心理功能有:贮存骨髓、支持形体、主管运动。 1 14、肝血缺乏,血不养筋,则可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手足震颤。 1 15、大肠的生理功能有:传化糟粕;排泄糟粕。 1 16、小肠的生理功能有: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1 17、膀胱的生理功能有:储存尿液、排泄尿液。 1 18、髓的心理功能有:充养脑髓、滋养骨骼、化生血液。 1 19、奇恒之腑包括:脑、脉、胆。 120、下面关于奇恒之腑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均无表里协作和五行配属关系;内藏糟粕。 1 21、三焦的生理功能为

41、:通行元气、疏通水道、运行水谷。 1 22、参与知液形成的脏主要有:心、肺、脾、肾。 1 23、临床治疗大出血时,往往大用补气之品,其道理是:气能摄血、气能生血。 1 24、构成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津液、营气。 1 25、营气分布全身,主要通过的途径为:十二正经、任督二脉。 1 26、血液的正常运行主要依靠于气的固摄作用、推动作用。 1 27、气的含义是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构成体的最基本物质。 1 28、气的生成来源有:自然界之清气、水谷之气、先天之精气。 1 29、与气的生成亲热相关的脏腑是:肾、脾、肺。 130、气的推动作用表达在:促进津液的生成;推动水液代谢;促进血行;促

42、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激发脏腑的功能活动。 1 31、气的固摄作用表达在:固摄汗液;固摄血液;固摄尿液;固摄精液;固摄唾液。 1 32、气的分类根据是:分布部位、功能特点、组成成分。 1 33、宗气的盛衰关系到:津液的布散、血液的运行、呼吸的强弱。 1 34、参与血液运行的脏腑组织有:心、脾、肺、脉、肝。 1 35、与血液的生成关系亲热的脏腑是:肝、肾、脾、胃。 1 36、各项属于津液功能的为:排泄代谢产物;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化生血液;滋润和濡养作用。 1 37、津液的输布主要由何脏腑来完成:三焦、肝、脾、肾、肺。 1 38、参与津液生成的脏腑是:大肠、小肠、胃、脾。 1 39、生成血液的物质主要有:营气、津液、精。 140、津液包括:唾液、肠液、胃液、泪液。 1 41、脏象:脏象又作藏象。藏指隐于体内的脏腑。象其义有二,一指脏腑的解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