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简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区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简介.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矿区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简介1.1 异位抽出-处理-回灌技术1.1.1 技术原理抽提处理回灌技术简称抽出处理技术,通过抽取污染带地下水,在地面 进行处理,处理达标后回灌到上游和下游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方法(见图 4-7)。通 过不断地抽取污染地下水,使污染羽的范围和污染程度逐渐减小,并使含水层介 质中的污染物通过向水中转化而得到清除。地表水处 理系统处理后地下水回灌污染地下水抽出抽提井非饱和区地下水位线污染羽饱和区回灌井1.1.2 技术适用性图 4-7 地下水抽提-处理-回灌技术示意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至今,地下水污染治理仍以该技术为 主,该技术适合处理地下水埋设深,污染
2、严重的地下水。抽出处理技术非常适合 地下水污染面积小的场地,当地下水污染面积很大时,抽出处理技术的应用需要系统评估。该技术的难点是需要通过对地下水流场的控制来达到防止污染扩散的 目的。此外,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两方面主要问题:饱和含水层与重金属 离子存在吸附/解吸反应,致使重金属离子通过含水层比水通过含水层要慢(存 在滞后性),因此实际修复抽水水量要比治理开始时受污染水体的体积多;含水 层中存在粉质或粘质透镜体,由于渗透系数较低,不能与高渗透区的砂砾含水层 同步修复,会进一步增大抽出处理的水量及时间。从而导致抽出处理技术存在成 本高、周期长、易造成地下水二次污染等关键问题。1.1.3 技术
3、要求在选择异位抽出处理工艺路线时应确保不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异位抽出处理 系统应配备自动控制系统和在线监测系统,以控制抽出系统、水处理系统、回灌 系统;并显示运行工况,包括抽水量、药剂投加量、pH、回灌速度等。抽出处 理后对污染地下水的处理有很多方法,如:吸附、过滤、离子交换、微生物降解、 化学沉淀等。水处理系统在满足出水水质达标的同时,还应着重考虑污泥的减量 化问题。1.2 原位 PRB 技术1.2.1 技术原理可渗透反应屏障(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也称可渗透反应墙技术, 包括在污染源的下游开挖沟槽,然后填充反应介质,当被污染的地下水靠自然水 力传输通过
4、预先设计铺设好的介质时,与流经的重金属污染地下水进行反应,使 污染物得到处理。技术示意见下图。用于反应的填充介质可以包括零价铁、活性 炭、沸石、锯屑、蒙脱石、微生物或其他物质。按填充介质的作用机制分类,PRB 可分为微生物 PRB 技术、化学还原 PRB 技术、物理吸附 PRB 技术。含污染地下水填充反 可渗 修复后的地下水污染的羽状体重金属渗透反应 岩 床图 4-8 渗透反应墙技术示意1.2.2 技术适用性该技术是目前国外成熟的原位修复技术,不需要动力,维护成本低,二次污 染小;但比较适用于比较浅的含水层,因此,污染区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勘测和描 绘,比如污染深度,地下水位、断层情况等。同时,地
5、下水污染物浓度较高时, 反应墙易失效,因此,该技术更适合于污染程度较轻的情况。此外,还需注意, 反应墙的渗透系数等特性与土壤不同,构建反应墙会改变地下水的流场,很可能 造成污染的扩散。因此,对于地下水流场的模拟控制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1.2.3 技术要求在选择原位 PRB 技术路线时应确保不引入可能造成新的环境污染的物质。 原位 PRB 系统应配备在线监测系统,显示运行工况,包括 pH、温度、氧化还原 电位、渗透系数等。应根据不同含水层特性、不同污染程度地下水来确定合适的 工艺条件,包括介质填充量、填充厚度、停留时间、填充介质更换频次等。 1.3原位反应带技术1.3.1 技术原理原位反应带技术
6、利用注入井(井排)在污染源的下游地带注入反应介质, 形成一个“污染物的反应带”,污染物与注入的介质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 作用而使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得以阻截、固定或降解。对于重金属污染地下水的修 复,原位反应带技术按作用机制又分为化学反应带和微生物反应带。1.3.2 技术适用性该技术适用于处理污染范围较大、污染程度较严重的地下水污染。原位化学 反应带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经济、高效等优点;其局限性在于注入还原剂自身及 反应产物是否会造成二次污染。原位微生物反应带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经济、效 率高、很少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其局限性在于受电子受体浓度和营养物质的限 制,此外,由于微生物降解缓慢,达到降解
7、目标的时间可能受到限制。1.3.3 技术要求在选择原位反应带技术路线时应确保不引入可能造成新的环境污染的物质。 原位反应带系统应配备自动控制系统和在线监测系统,以控制药剂/营养液添加 量、温度、pH、氧化还原电位等运行参数;并显示运行工况,包括 pH、温度、 氧化还原电位、渗透系数等。应根据不同含水层特性、不同污染程度地下水来确 定合适的工艺条件,包括温度、pH、氧化还原电位、药剂/营养液投加类型、药 剂/营养液投加方式、药剂/营养液投加配比等,同时应保证充分的反应时间。 1.4自然衰减1.1.1 技术原理自然衰减(natural attenuation,NA)是依靠自然界的作用去除污染物的过
8、程, 它包括吸附、挥发、稀释、弥散等对污染物的非破坏性过程和生物降解、化学降 解等破坏性过程。采用自然衰减修复的地下水污染场地必须进行长期监测,故也 称监测下的自然衰减(monitored natural attenuation,MNA)。1.1.2 技术适用性一般来说,MNA 方法对于那些污染程度低的场地更为适合,如:严重污染 场地的外围,或污染源很小的情形。总之,如果污染物的自然衰减速率大于污染 物的迁移速率,应用自然衰减方法是有效可行的。一般可通过风险评价具体判断 MNA技术是否可行。有时,为提高自然衰减的效率,也可以通过向地下环境注 入营养物质或添加电子受体等手段进行强化,称为强化自然
9、衰减(enhanced-MNA, E-MNA)技术。MNA技术的优点包括:一般不会产生次生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干扰程度 较小;工程设施简单,对污染场地周围环境破坏小;运行和维护造价低,修复费 用远远低于其他修复技术;可以与其他修复技术结合使用,工艺组合多样。该技术的局限在于:污染物去除的时间较长,在风险较大的敏感场地不能单独使用。1.5物理阻隔技术物理阻隔技术是采用物理墙技术将污染地下水与周围的未污染地下水分隔 开来,防止污染物的扩散的一种技术。该技术适合于低毒和低迁移性的污染物的 治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快速,能治理大块的污染地下水。但这只是一种 暂时的措施,而不是根本意义上的“修复”技
10、术。要最终消除污染,需要采取其他 的处理处置方法。1.6组合人工湿地技术组合人工湿地是模拟和仿照不同类型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特点,通 过组合设计与工程手段强化湿地生态系统净化与景观功能的复合系统。常用的组 合人工湿地系统包含了垂直流、潜流和表流湿地单元。人工湿地在液固废物处理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通过组合构成的人工湿地 系统适用面广,其不仅可以达到处理目标,还具有高效益、低能耗、污水回用可 作为灌溉水源、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场所等优点,这一处理方法,尤其适合于 远离废物处理中心的区域。组合人工湿地技术可用来构筑生态防污带,防止污染 扩散,也可以用来处理污染地区土壤的渗滤液和地表径流,防止污染土壤的水土 流失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但人工湿地技术不能直接用以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 仅可以作为辅助系统用以处理土壤的渗滤液和地表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