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不连续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间不连续理论.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空间不连续理论关于时间和空间是不是连续的问题是一个物理学理论中的基本问题。现代物理学理论就是建立在时间和空间不连续的观点上形成的。而作为非物理专业的普通人从一般常识上去理解时间和空间的不连续性是非常困难的。例如,如果时间是不连续的,那就是说任何事物的变化(包括物质运动)就应该是跳跃式的,而不是平滑的。不仅如此,如果时间是不连续的,那么时间与时间之间就一定有间隙存在。事物的变化是如何跨越时间与时间之间的间隙呢?即使从物理量上说这样的间隙极其微小,但它并不是一个量的问题,而是本质上的问题。不管间隙多么小,如果它不是时间的话,它就是一个在时间上无法跨越的鸿沟。同样,如果说空间是不连续的,那就是说空间
2、中也存在间隙。如果是这样的话,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是如何越过这些间隙的呢?再说,这里说的“空间”指的一定是“真空空间”。既然是真空空间,怎么还会出现间隙呢?难道什么都没有的空间也有结构和形状不成?因此,很难想象时间和空间是不连续的。那么,物理学与常识之间哪个对哪个错?它们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要想解决时间和空间是否连续的问题,我想还是要从物质属性的统一上入手。物质属性的统一导致了“质心论”的产生。质心论的主要思想就是:“质心”是物理现象中的最小物理功能单位。换句话说就是,无论在微观还是宏观的物理现象中,物质的所有物理功能都是以质心为单位产生出来和发生作用的。质心所代表的是物质的实体与场的统一体
3、。与物质实体的实际大小没有关系。一个粒子和一个天体各自都是由一个质心所代表的统一体。在粒子相关的物理现象中,粒子的质心是基本的物理功能单位。在天体相关的物理现象中,天体的质心就是基本的物理功能单位。因为,物质是实体与场的统一体,因此,它就既可以在实体现象中表现出功能,也可以在场现象中表现出功能。所以,人类既可以在实体形式上观测到物质的物理功能,也可以在空间中观察到物质的物理功能。一般来说,在宏观物理现象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物质的实体属性,在微观物理现象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物质的场属性。物质的实体属性具有“排他性”。排他性指的就是,两个质心永远都不可能同时处于宇宙空间中的同一个物理位点上。这就是为什么物
4、质的实体都具有一定体积和形状的原因所在。质心的这种排他性加上质心是物质的物理功能单位,就导致了质心在产生物理功能的时候表现出了不连续性。其实,如果撇开物质属性,单纯从“时间”和“空间”的本质上来说的话,它们都不具有物理功能。时间的本质就是物质的变化过程。空间的本质就是物质存在和变化所在的场所。它们表示的是状态变化的快慢和位置关系等。它们本身并不参与物理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因此,它们都不具有物理功能。所以,实际上,单纯的时间和空间都是连续的。也就说,任何物理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不间断的。由于现代物理学家们还不知道物质除了实体属性以外还具有场属性这个事实,因此,他们从来都没有意识到他们所说的那个不
5、连续的“时空”实际上就是具有物理能功能的质量场。因为质量场属于每一个质心,而质心之间是不连续的,因此当质量场在物理现象中表现出功能的时候就是不连续的。由于能量是通过质量场表现出其物理功能的,因此给人一种能量是不连续的感觉。其实,能量的不连续性也仅仅是表现在功能上的。如果从单纯的存在状态上来说,能量也是连续的。自然世界中的客观存在没有什么是不连续的。有人用“阶梯”来形容时间和空间的不连续性。两个相邻的阶梯之间不存在过渡的阶梯。这个形容也并不能说明时间和空间是不连续的。阶梯的不连续性是它在功能上的不连续性,而不是在物质存在上的不连续性。从物质存在上看,阶梯也是连续的。如果有人不信的话可以用一支粉笔
6、从最低的一个阶梯开始不离开与阶梯的接触也可以顺着阶梯之间的连接处一直划到最高一阶而不间断。绝对不可能存在只有阶梯平板,没有相互连接的阶梯。但是,在功能上阶梯是不连续的。连接两个阶梯的部分只不过不具有阶梯的功能而已。就是这个道理。能量也是如此。从功能上讲能量是不连续的。但在存在形式上却并不一定是不连续的。也许我们并不应该把能量作为孤立的粒子(量子)对待。量子理论是否正确值得研究。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把时间和空间说成是不连续的说法是具有一定道理的。只不过这种说法在时间和空间概念上有些混淆。只要对质心论有所认识,物理现象中的不连续现象是怎么出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普通人对时间和空间不连续性的质疑也
7、是非常有道理的。从存在状态上讲,时间和空间压根儿就是不可能是不连续的。所以,分清“状态”与“功能”之间的不同是理解时间和空间是否连续的关键所在。时间的本质最简单的理解,时间是用来描述变化的计量,没有变化就没有时间了(后面有复杂一点的理解)。试想,如果人类不再衰老,季节不再更迭,地球不再公转自转,那么时间还会存在吗?我们还能感知到时间吗?时间还有意义吗?那时,你手表上转动的指针和跳动的字符,到底是在记录什么呢?事实上,时间的发明和存在,就是为了记录或是描述某种变化的,例如:地球的自转变化产生了一天。地球的公转变化产生了一年。太阳的周期变化产生了阳历。月亮的周期变化产生了阴历。人体的衰老变化产生了
8、年龄。而时间的基础单位秒:最初是由秒摆的运动变化来计量的。后来是地球的自转变化来计量的。然后是地球公转变化来计量的。最后是原子结构的辐射周期变化来计量的,即:铯133原子辐射电磁波的周期倍数。可见,如果宇宙全部的一切包括从微观到宏观,都静止不动了,那么变化就不存在了,随之时间也就不存在了同时也失去了计时的手段和意义了。而如果想要一切都静止不动,就需要微观粒子停止运动,但又因为“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指出无法同时精确的获得粒子的位置和动量。那么,粒子绝对静止,动量为零,位置确定,这就会与不确定性原理相矛盾,所以粒子无法静止不动。这个不确定性原理,在量子力学中,是指粒子内在的禀性(即波粒二象性),其
9、代表了粒子状态的客观现实。在数学上,粒子的状态,由波函数描述,呈现一种概率。在物理上,粒子的状态,其精确性受到了更为深刻和本质的限制。波函数是量子力学中,定量描述微观粒子状态的函数,其代表的是粒子空间位置与动量的一种概率分布,呈现了波动性,可以形象化成“概率云”,而云的形状,就可以理解为粒子的“轨道”。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没有发现不确定性原理,我们就不能确定粒子无法静止,是科技水平的限制暂时无法做到,还是存在根本性的现实制约永远无法做到。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物质的温度取决于其内部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动能。如果粒子停止运动,其动能就低到了量子力学的最低点,此时物质即达到绝对零度。然而,根据热力学第三
10、定律,绝对零度永远无法达到,只可无限逼近,所以粒子无法静止不动。热力学第三定律这是一个实验结果归纳出的结论,来自普朗克的表述是:当绝对温度趋于零时,固体和液体的熵值也趋于零。后来,能斯特又将这一规律表述为: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原理,即不可能使一个物体冷却到绝对温度的零度。那么,如果微观粒子无法停止变化,就表明时间是必须存在的,而微观粒子的变化,就可以用量子态来计数,即:计算不同量子态个数的变化。量子态的作用,就是描述了微观粒子的状态,而量子态如何计数,这涉及到了泡利不相容原理(PauliExclusionPrinciple),即:在费米子组成的系统中,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粒子,处在相同的量子态
11、,而玻色子组成的系统则不受此限制。费米子是指自旋为半奇数的粒子,如电子。玻色子是指自旋为整数的粒子,如光子。这意味着,费米子系统不能有全同粒子,量子态可以计数;玻色子系统可以有全同粒子,量子态不可计数。也就是说,由费米子构成的物质,其量子态计数的变化,就是在最微观处,描述时间所需要的变化,即存在时间;而由玻色子构成的物质,没有不同的量子态可以计数,或说没有“有序”可以区分变化,即不存在时间。需要指出的是,量子态相同,就没有办法计数的原因在于,粒子没有明确的轨道,由于不确定性原理,它可以出现的位置是“概率云”,所以就没有办法追踪多个相同量子态中的一个,即不能给相同的量子态编号,这样多个相同的量子
12、态就没办法区分,只能算一个。另外,如果费米子与玻色子,不构成系统,仅独立存在(也就是基本粒子),它们本身量子态变化,就会有时间,否则就没有。而通常有质量,理论上就会衰变,衰变就会改变量子态计数,产生时间。例如,光子是玻色子,它无论是组成系统(即一束光),还是单独一个,其量子态计数都不存在变化,并且光子没有质量,也不会衰变说明光子没有时间,或说时间静止。例如,电子是费米子,它在原子系统中,遵循不相容原理,两个电子量子态无法相同说明原子系统有时间;而单独的两个电子,它们的量子态是相同的说明仅两个电子的系统没有时间。例如,电子与正电子对湮灭(质量消失),或高能光子碰撞产生正反粒子(质量产生),其系统
13、的量子态计数都会变化说明这个系统有时间。从这个角度来看,量子纠缠的超距作用,之所以不需要时间,就是因为处在纠缠态的粒子们,无论相距多远,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其整体的量子态计数,在叠加态坍缩前后是不变的,从而这个过程也就没有可计数的时间了。那么,叠加态的坍缩,即波函数的坍缩,这个过程前后的量子态计数是不变的,所以量子态坍缩也是不需要时间的,即可以瞬间完成坍缩。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任何不需要时间的相互作用,其过程前后,量子态计数都不会发生变化,即:变化不需要时间,是因为量子态计数没有变化。不过,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量子态计数不变,就没有信息(不是传递信息),所以量子纠缠现象,其过程没有信息
14、。第二,光子传递的信息,不是其自身的量子态变化,而是反应了费米子量子态的变化。事实上,费米子构成了物质结构,而玻色子则传递了相互作用,那么除了光子,另外还有三种玻色子:胶子没有质量,无法抵达光速,由于夸克禁闭被束缚在原子核内部,相当于暂停时间。W和Z玻色子有质量,无法抵达光速,通过相互作用减少费米子的质量,相当于消耗时间。希格斯粒子有质量,无法抵达光速,由希格斯场产生,而希格斯场还负责赋予其它粒子质量,相当于产生时间。至于,超越光速产生时间倒流(时间变成虚数,在数轴旋转了180度),这只是数学上的对称性(有正就有负),所形成的方程求解,并不一定对应着物理上的客观存在。而在现实中,也没有任何有质
15、量的物体,可以抵达或是超越光速。在狭义相对论下,观察者参考系时间(静系时间)=运动者参考系时间(动系时间)*洛伦兹因子1/sqrt(1-(v/c)2),当vc即速度超光速时,洛伦兹因子开根号出现负数,因此时间变为虚数。但,如果仅从数学上来看,由于虚数的平方是实数,所以虚数世界与我们的实数世界,其实相差了一个平方。因此,超光速的平方,就对应了虚时间的平方(负数),同时也对应了虚能量的平方(负数)这代表了物质抵达光速,就变成了“纯能量”(没有静质量),继续超光速,这个能量就会从这个宇宙消失,变成虚能量(其平方在这个宇宙是负数),即:可能去了另一个平行宇宙。虚时间时间平方为负时的时间。虚能量能量平方
16、为负时的能量。虚质量质量平方为负时的质量。不过,有一种假想中的粒子,一直处在超光速运动的状态,称之为快子(质量平方为负,即拥有虚质量,对应了虚时间)。快子的存在,并不违背狭义相对论的设定,只是目前并没有发现其存在的证据。然而,还有观点认为,时间并不是连续的,而是量子化的。因为微观粒子能量变化的非连续性,会让时间也一起变的非连续,即存在一个最小的时间单位就是普朗克时间(h/c,普朗克长度/光速),为10-43秒。大爆炸过后10-43秒,即所谓的普朗克时间,计算的宇宙温度大约是1032K,比太阳内部的温度还高10亿亿亿(1025)倍,然后,宇宙随时间膨胀、冷却但这不重要,所有对时间不同角度的描述,
17、最终都会落实到变化上时间是用来描述变化的计量,没有变化就没有时间了。那么,从微观角度来看,量子态计数所描述的微观变化,就是变化的终极本质,也就是时间的终极本质代表着时间计数器“滴答滴答”的最终来源。那么,从宏观角度来看,广义相对论认为时间、空间、物质三者不能分开解释,它们是宇宙的基本结构。因此,物质变化就一定会带来时间的变化。这可以理解为,是微观粒子的变化,积累形成了宏观物质的变化,最终使得时间从微观到宏观,连续而统一的存在。而在宏观统计上,物质的变化是有方向的,即是宇宙熵增无序的方向这对应了现实中,三种等价的变化:第一,质量(有序结构)转变成能量(无序运动)。第二,物质粒子(费米子)转变成光
18、子(玻色子)。第三,量子态(不同)可计数,转变成量子态(全同)不可计数。例如,人体的衰老时间,宏观上是质量减少的变化,微观上是基因从有序到无序的变化,最本质是费米子量子态计数的变化。其过程是,费米子代表的轻子和夸克,其变化影响了上层原子,原子变化影响了分子,分子变化影响了基因表达,基因表达影响了细胞运作,细胞运作影响了组织器官,最终影响了人体衰老变化,即衰老时间。由此可见,时间也是存在方向的,即时间的变化指向了熵增无序和质能转换。而光子没有质量,仅有能量,量子态不可计数则代表着时间变化的终点,所以光子的时间静止,不再变化。最后,如果物质变化代表了时间,那么这个变化的快慢,就会代表不同的时间流逝
19、速度,这对应了两种相对论的结论:狭义相对论指出相对速度越快,时间就越慢,即:相对时间膨胀。广义相对论指出越靠近加速场(即加速度越大),时间就越慢,即:绝对时间膨胀。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广义相对论,在超强引力场中(如黑洞中),时间可以慢到静止,但这与光子的时间静止,却是两种本质不同的静止:光子的时间静止,是因为没有质量,从而没有了物质变化。黑洞的时间静止,是因为质量极大,引力将物质极端紧密的挤压在一起,导致没有运动、温度几乎抵达绝对零度,从而没有了物质变化。例如,霍金通过结合部分的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证明黑洞也拥有温度,通过计算发现,质量约为3个太阳质量的黑洞,其温度大约只比绝对零度高一亿分之一度,这几乎就没有任何微观运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