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投资学_投资规模-七天dbmi.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投资学_投资规模-七天dbmi.pptx(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五章 投资规模 第一节 投资规模概述 第二节 投资规模的确定 第三节 投资规模的调控 第一节 投资规模概述 内容概要:投资规模的含义 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的相互关系 投资规模的衡量与变动规律一、投资规模的含义 投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一个部门、一个地区、有关单位在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中投入的以货币形态表现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量。投资规模分类时间 空间 供求 形态年度投资规模在建投资规模国内投资规模国民投资规模投资供给规模投资需求规模投资工作规模投资资金量规模年度投资规模是指一年内一个国家或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投入到固定资产再生产方面的资金总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实际
2、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反映了一年内投入在固定资产再生产上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数量。年度投资规模应与当年的国力相适应。二、年度投资规模与在建投资规模 在建投资规模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当年施工的建设项目全部建成交付使用所需的投资额,包括以前年度已完成的投资以及本年度和以后年度继续建设所需要的投资,反映了一定年份全国实际铺开的建设战线的长短。在建投资规模应与一定时期的国力相适应。2011年我国将开建1000万套保障房 2011年,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与各省级政府签订了今年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将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分解到各地。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强调,确保1000万套保
3、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是硬任务,各地要抓紧安排开工,尽早建成投入使用。事实上,2009年全国保障性住房及棚户区改造为330万套,而2010年计划推出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为580万套。仅仅2011年就上调到1000万套,足见政府对于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视。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的相互关系(一)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的区别 1、统计口径不同 2、反映的供求关系不同 3、影响因素不同 4、调节的难度不同、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同 5、适当与否的评价指标不同 7、两者变动的方向和变化幅度不同(二)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的联系 1、年度投资规模是在建投资规模的基础。2、在建投
4、资规模又会影响年度投资规模。4.1.2 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4.1.2 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l解答:l当年的投资规模为7500万元l(1500+1500+2000+1000+1500)l在建投资规模为23000万元l(3000+4000+5000+5000+6000)三、投资规模的衡量与变动规律 反映投资规模大小的指标主要有两种:1、绝对值指标,包括投资额。投资额越大说明投资规模越大;2、相对指标,包括投资率和增长率。投资率越大,说明投资规模越大;增长率越高,说明投资规模增长越快。(一)年度投资规模的衡量及变动规律 1、年度投资规模的衡量 年度投资规模通常用投资率和投资贡献率两项指
5、标衡量。(1)投资率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额/当年GDP(2)投资增长弹性系数(投资贡献率)投资增长/GDP增长 中国和美国投资率比较(%)年份 中国 美国 年份 中国 美国1981 32.5 20.0 1997 38.0 18.21985 37.8 20.1 1998 37.4 19.061990 35.2 15.9 1999 37.1 19.81991 35.3 15.2 2000 36.4 20.21992 37.3 15.4 2001 38.0 19.71993 43.5 15.9 2002 39.2 18.71994 41.3 16.4 2003 42.4 18.81995 40.8 16
6、.9 2004 43.2 19.61996 39.3 17.6 2005 43.4 19.7 2、年度投资规模的变动规律 概括地讲,年度投资规模具有波动和增长的规律,从短期来看表现为波动性,从长期来看表现为增长性。(1)年度投资规模的短期波动性。其原因有:国民经济的波动使投资规模波动;分配政策和分配结构的变化使投资规模波动;技术经济政策以及折旧政策的变化使投资规模波动。(2)年度投资规模的长期增长性。其原因有:随着经济发展和整个社会固定资产存量的增加,每年提取的折旧基金数量越来越多,从而使社会利用折旧基金进行投资的规模不断增加;经济增长但消费增长相对缓慢,投资增长相对较快,使得投资规模不断增加
7、;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二)在建投资规模的衡量及变动规律 1、在建投资规模的衡量 在建投资规模的衡量指标主要有:(1)投资比率在建投资规模/GDP,正常年份0.91之间比较合适;(2)建设周期在建投资规模/年度投资规模,正常年份3.13.7之间比较合适;(3)资金占用率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在建投资规模,正常条件在6067比较合适;(4)新增规模扩大率新开工项目投资总额/在建项目当年投资额,正常为40。2、在建投资规模的变动规律 在建投资规模具有相对稳定增长的规律。在建投资规模=年度投资规模建设周期,年度投资规模和建设周期的变化决定了在建投资规模的变化。第二节 投资规模的确定 投资规模的确定原
8、则 投资规模的确定方法 一、投资规模的确定原则(一)根据需要与可能确定投资规模 1、要根据社会供求状况确定投资规模 2、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确定投资规模(二)生活、生产和建设的关系(三)财力、物力和人力的关系(四)规模与结构、效益的关系 思考:从微观层面来考虑,企业的投资规模如何确定?煤电油运供应难度加大形势严峻 近几年来,受大范围严重雨雪冰冻灾害及春运高峰的到来、一些地方煤矿提前放假等多重因素影响,煤炭和电力供应紧张,已经影响到部分地区的生产生活秩序,煤电油运工作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其中原因之一是工业增长持续加快,节能减排形势仍然严峻。2007年以来,我国工业呈现高位加快增长态势,全年工业生
9、产增速比前四年的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而这主要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增长偏快,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压力依然较大。措施: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双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要求,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盲目扩张。从严限制新上扩能项目,继续控制两高产品出口过快增长。二、投资规模的确定方法 国民收入使用总额是国民收入总额中扣除援外支出和进出口贸易差额的那部分资金。积累率是积累基金在国民收入使用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消费基金是指国民收入中用于个人和社会公共消费的基金。(2)投资率法。投资率是指直接在当年国民收入额中确定年度投资额的适当比例。该方法是在确定投资率的基
10、础上,通过测算GDP,然后得出年度投资规模。公式为:年度投资规模计划年度GDP测算数投资率 式中:投资率年度固定资产投资/GDP100(3)年增长率法。该方法是通过确定年度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率来确定年度投资规模的一种方法。公式为:计划年度投资规模基年年度投资规模(1+合理增长率)式中:七天酒店附近年度投资规模增长率年度投资增加额/基年度投资总额100(二)在建投资规模的确定方法 1、建设周期法。建设周期是一定时期内所有在建项目全部建成投产所需要的时间。建设周期分为实际建设周期和合理建设周期两种。该方法首先要确定合理的建设周期,然后找出合理的年度投资规模,两者相乘即可。公式为:在建总规模年度投资规
11、模合理建设周期 注意:年度投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的平均的适度年度投资规模,而不是某一特殊年份的投资规模。2、年增长率法。该方法的思路与年度投资规模增长率法相同。公式为:在建投资总规模基年的在建投资规模(1+在建投资规模的合理增长率)第三节 投资规模的调控 我国投资规模调控历史回顾(简略)适度投资规模的判别标准 我国投资规模调控的方法 投资规模的调控历史回顾 投资规模调控一直是我国投资调控中的重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投资规模调控的重点,主要是抑制投资规模膨胀。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我国共经历了几次投资规模膨胀的过程。第一次是从1958-1960年。1957年固定资产投资为151.23亿元,
12、1958年猛增到279.06亿元,增长近一倍,以后的两年投资规模又连年递增。1958-1960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63.66亿元,是“一五”时期投资总额的173.92%。由于投资规模大大超过了当时的国力承受能力,加上三年自然灾投资规模的调控历史回顾 害的发生,中央政府不得不从1961年开始大幅度压缩投资规模,从1960年的416.5亿元压缩到1962年的87.28亿元,积累率和基本建设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也分别从39.6%和53.2%降到10.4%和18.2%第二次是在1970年,这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使得投资规模再一次膨胀。我国的积累率和基本建设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分别从19
13、69年的23.2%和39.2%上升到1970年的32.9%和45.9%,投资规模达到368.08亿元。投资规模的调控历史回顾 第三次是在1978年,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大规模建设使得积累率和基建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977年的32.3%和35.7%增加到1978年的36.5%和40.7%,投资总额达到668.72亿元。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压缩了投资规模,使投资率从1978年的22.2%降到了1981年的20.2%。基建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例1982年为26.8%第四次投资规模膨胀始于1984年。当年投资规模为1832.87亿元,比1983年增长33.9%,增长速度是同期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
14、2.3倍,在之后的几年内投资规模的调控历史回顾 投资规模未得到有效控制,最终导致1988-1989年的通货膨胀率达到18%。在此情况下中央采取果断措施,使投资增长率由1988年的23.5%降为-7.98%第五次是1992-1994年,92-94年固定资产投资率分别为32.2%、37.7%和34.8%,成为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并由此引发了1994年21.7%的通货膨胀率。1994年我国政府实施了宏观调控政策,使投资规模膨胀问题有所缓解并七天酒店附近有效地遏制了通货膨胀。2003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呈现出固定投资增速过快、规模偏大等问题。投资规模的调控历史回顾 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成为19
15、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增长速度最高的一年。在03年投资增长接近翻番的基础上,04年前两个月钢铁行业的投资增速仍达到172.6%,投资同比增长107.2%,水泥行业投资增长超过一倍,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786亿元,同比增长133%。2004年前两个月一、我国投资规模调控历史回顾 投资规模调控一直是我国投资调控中的重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投资规模调控的重点,主要是抑制投资规模膨胀。思考:目前中国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1)投资增长过快,盲目投资和能力扩张势头加剧(2)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加剧,资源约束矛盾仍很突出(3)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4)投资需求膨胀压力仍然较大,在建项目和新
16、建项目过多,投资扩张的冲动还很强烈。二、适度投资规模的判别标准(一)合理投资规模的数量标准 1、积累增长率与国民收入增长率比较:国民收入分为积累和消费两部分,两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在国民收入的价值分配中,必须保证投资资金和消费资金有一个合理的比例。积累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积累速度与国民收入相适应;积累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积累速度较快。(2)投资增长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比较:投资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一致;投资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投资增长较快。(3)投资品供给与投资品需求平衡关系比较:投资品供给增长率投资品需求增长率,投资需求增长适度;投资品供给增长投资品需求增
17、长率,投资需求增长相对不足;投资品供给增长率投资品需求增长率,投资需求增长相对过高。(4)积累率水平:积累率是一定时期积累基金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公式表示为:积 累 率 积 累 基 金/国 民 收 入 使 用 额 100 积累率30,高积累水平。(5)投资率水平:投资率30,高投资率水平。中国和美国投资率比较(%)年份 中国 美国 年份 中国 美国1981 32.5 20.0 1997 38.0 18.21985 37.8 20.1 1998 37.4 19.061990 35.2 15.9 1999 37.1 19.81991 35.3 15.2 2000 36.4 20.21992 37.3
18、 15.4 2001 38.0 19.71993 43.5 15.9 2002 39.2 18.71994 41.3 16.4 2003 42.4 18.81995 40.8 16.9 2004 43.2 19.61996 39.3 17.6 2005 43.4 19.7(二)适度投资规模的理论标准 1、有利于社会总供求的平衡。2、投资增长率等于或者略大于GDP增长率 3、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协调 4、财政、信贷、外汇和物资基本平衡 5、投资效益能够不断提高 6、积累增长率等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率 7、消费和投资增长相协调三、我国投资规模调控的方法(一)建立健全市场约束机制 1、必须深化企业制度改革
19、,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完善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2、进一步加大政企分离的力度,为企业的投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3、深化商业银行改革。(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必须从以铺摊子为主转变为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改组和扩张上来,努力增加更新改造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增强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2、要从主要进行实物生产要素的投入转变为主要向技术进步投入上来;要从重投入、轻管理转变为强化管理、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上来;要从项目小型化、分散化、低水平重复建设转变到讲求规模效应和专业合作,产业结构高级化上来。(三)完善经济金融手段为主的调控手段 思考: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哪些?应当以哪个为主?思考:
20、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哪些?应当以哪个为主?1、经济手段:这是指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2、法律手段:这是指政府依靠法制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法律手段的内容包括经济司法和经济立法两个方面。经济立法主要是由立法机关制定各种经济法规,保护市场主体权益;经济司法主要是由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制度、程序,对经济案件进行检察和审理的活动,维护市场秩序,惩罚和制裁经济犯罪。3、行政手段:这是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纵向性、无偿性及速效性等特点。如:政府下令关闭污染严重的小煤窑、小油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