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业发展史.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工业发展史.pptx(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业发展史 及世界著名石油公司介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文社科部 李静静5/8/2023 Page 1绪论第四讲 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 5/8/2023 2绪论世界石油工业的第三个阶段(19451973年)5/8/2023 3绪论 从二战结束到70 年代中期,是世界石油工业急速成长的“黄金时期”,其主要特征如下:5/8/2023 4绪论特点一 世界石油产量和探明可采储量以很高速度增长 5/8/2023 5绪论 1945 年产量是35537 万吨,1950 年总产量53845 万吨,1960 年几乎翻了一番,达108142 万吨,到1970 年再翻一番,达232412
2、万吨。20 年间产量翻两番,年产量净增加17 亿多吨,达到1950 年的4 倍多。5/8/2023 6绪论 石油产量之如此高速度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在中东,在俄罗斯以及其他地方,陆续发现和投产一大批大的,甚至是特大型油田;另一方面是由于战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主要工业国家实现了能源结构的大调整,实现了从以煤为主到以油为主的大转变。5/8/2023 7绪论 5/8/2023 8绪论 5/8/2023 9绪论 油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美国1950 年已达58.8%;日本1963 年达50.3%;西德1962 年达52%美国1965 年达50.7%;前苏联1966 年达51.3%。1967 年
3、石油在世界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40.4%,超过煤炭(38.8%),成为第一能源。5/8/2023 10绪论 这个时期,美国的石油生产于1970 年达到了顶峰,石油剩余可采储量达到52.69 亿吨,石油年产量达到53088 万吨。从那年开始,石油储、产量逐步下降。1973 年石油总产量被前苏联超过,从70 多年来一贯高举世界第一的宝座上跌落下来,屈居第二。主要原因是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大的新油田发现。60 年代发现的阿拉斯加北坡普鲁德霍湾大油田又由于环境恶劣,直到1976 年才投入开发。原油生产缺乏战略的接替。美国国内的石油勘探重点逐步向墨西哥海湾上转移。5/8/2023 11绪论特点二这一阶段最突出
4、的是中东发展成为世界石油工业的中心。5/8/2023 12绪论 在波斯湾周围陆上和海上,获得了油气勘探大胜利。除战前已发现的科威特的大布尔干(Burgan)油田(1938 年发现,战后探明并投入生产,储量94.5 亿吨)、伊朗的阿加贾里(Aghajari)油田(1936 发现,储量13.8 亿吨)在这个时期先后投入开发。5/8/2023 13绪论 这样,海湾地区的石油产量迅速增加,而且绝大部分供出口,因而也是世界最主要的石油供应地。1961 年,中东石油产量已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25.1%,出口占世界总出口量的51.6%,即其产量占世界的1/4,而其出口量占世界的一半还多。1970 年,中东石油
5、总产量占世界的50%。1974 年,中东的产量占世界的比重达到最高峰,为38.9%;而1975 年该地区的总产量达到98477 万吨,占世界的比重达到37%;其石油出口量占世界的比重也达高峰,为61%。5/8/2023 14绪论特点三 前苏联经历两次石油生产的战略接替,探明储量和产量迅速上升,1973 年前苏联石油产量超过了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 5/8/2023 15绪论 前苏联的石油生产战前主要靠高加索地区,尤其是阿塞拜疆的巴库油区。二战开始前,已经在乌拉尔山脉以西、伏尔加河以东的广阔地带陆续发现石油。希特勒德国对前苏联入侵,加速了前苏联开发这地区的油气资源。战后,这一地区的勘探开发工
6、作全面展开,成绩卓著。1945 年高加索地区占全苏的69.3%(其中阿塞拜疆占59.4%);1950 年还占55.2%。1944 年发现杜伊玛兹(Tuymazy)油田可采储量2.85 亿吨;1948 年发现罗马什今(Romashkin)大油田,地质储量高达45 亿吨,可采储量24 亿吨;1954 年发现新叶尔霍夫(Novo Elkhov)油田,开采储量24 亿吨;1955 年,全苏总产量7079 万吨,其中伏尔加 乌拉尔地区产油4250 万吨,占60%,实现了第一次战略接替,这地区被称为“第二巴库”。5/8/2023 16绪论 它包括彼尔姆、基洛夫、古比雪夫、奥伦堡、萨拉托夫和伏尔加格勒,以及
7、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奔萨、乌里扬诺夫斯克、鞑旦、巴什基里亚及乌德穆尔特自治共和国。1965 年该地区产油1.75 亿吨,占全苏72%。1976 年,“第二巴库”产量达到高峰,为22440 万吨,使前苏联总产量增加到51900 万吨,仍占前苏联石油总产量的43.2%,仍然是前苏联的第一大产油区。5/8/2023 17绪论 60 年代,前苏联在西西伯利亚地区一再获得巨大突破,10 年间陆续发现一系列大中型油田,仅开采储量1 亿吨以上的特大油田就有10 个。尤其是1965 1966 年相继发现世界第一大油田 乌连戈伊(Urengoy)气田。西西伯利亚1964 年开始产油;1970 年产量为3149 万
8、吨;1975 年的产量已上升到1.43 亿吨,使全苏总产量上升到4.9 亿吨;1980 年产油31200 万吨,而使前苏联石油总产量达到62250 万吨。西西伯利亚的产量占51.78%,成为前苏联第一大产油区。5/8/2023 18绪论特点四中国石油工业迅速发展。5/8/2023 19绪论 1949 年全国解放,连玉门、乌苏、延长三个油矿及东北几座人造油厂的石油年产量总共才12万吨。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集中国家的力量,促进石油工业的恢复和发展。最重要的是1959年建国10 周年前夕,在黑龙江发现了世界级油田 大庆油田,1960 1965 年开展了油田开发大会战。60 年代前期,陆续在渤海湾地
9、区发现了大港油区、胜利油区、辽河油区。1975 年发现任邱高产油田,从而使中国在1978 年产量突破1 亿吨,进入世界大产油国的行列。5/8/2023 20绪论 最重要的是1959 年建国10 周年前夕,在黑龙江发现了世界级油田 大庆油田,1960 1965 年开展了油田开发大会战。60年代前期,陆续在渤海湾地区发现了大港油区、胜利油区、辽河油区。1975 年发现任邱高产油田,从而使中国在1978年产量突破1 亿吨,进入世界大产油国的行列。5/8/2023 21绪论特点五非洲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5/8/2023 22绪论 非洲是近几年原油储量和石油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被誉为“第二个海湾地区”。2
10、006 年,非洲探明的原油总储量为156.2 亿吨,主要分布于西非几内亚湾地区和北非地区。专家预测,到2010 年,非洲国家石油产量在世界石油总产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20%。利比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和苏丹排名非洲原油储量前五位。尼日利亚是非洲地区第一大产油国。目前,尼日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和埃及等5 个国家的石油产量占非洲总产量的85%。5/8/2023 23绪论 5/8/2023 24绪论 5/8/2023 25绪论 5/8/2023 26绪论 5/8/2023 27绪论 5/8/2023 28绪论 埃及。埃及是非洲最早发现石油的国家。1969 年发现第一个油田杰姆撒
11、(Gemsa),手工小量开采,直到1910 年,Shell/BP 合营的英埃(AngloEgyplian)石油公司才加以开发。1913 年发现第2 个油田。一战和二战之间发现5 个油田。战后,美意等国的公司陆续进入埃及。(以后加上,p36)这样,埃及40年代石油产量才100 来万吨,1969 年突破1000 万吨,1970 年产1640 万吨。5/8/2023 29绪论 阿尔及利亚。早在1892 年就发现了石油。首先也是英荷壳牌公司搞钻井开发,1932 年产油1.5 万吨。50 年代在法国政府的支持下,法国石油公司会同法国国有的阿尔及利亚石油勘探公司展开勘探。相继发现大油田和大气田。1966
12、年到1970 年又发现16 个油气田。5/8/2023 30绪论 5/8/2023 31绪论 利比亚。30 年代意大利人阿迪托 戴西奥教授取得并分析了油样,认定利比亚的锡尔盆地有丰富的石油。后来,Agip 公司派出勘探队进行勘探,因战争而中止。1955 年利比亚颁布石油法,开始吸引外国资本,开展油气勘探。接收中东国家的教训,把区块划小,欢迎独立石油公司参加。美孚公司赢得第一个区块,开始钻第1 口井(干井)。1959 年相继发现5 个大油田。进入60 年代,勘探活动更加活跃。1964年利比亚的外国公司已有26 家。60 年代一共发现64 个油气田,其中大油田8 个,特大油田1 个。原油生产从19
13、61 年开始,1963 年2227 万吨,1965 年5849 万吨,1968 年突破1 亿吨,达到12554 万吨,1970 年到达高峰15981 万吨。这一发展速度是举世无双的。5/8/2023 32绪论百人挤一货车返乡 近百非洲外出打工者挤在堆满行李的货车顶部,冒着撒哈拉沙漠的高温,开始返乡旅途。这些打工者大多来自非洲的贫困国家,在石油富国利比亚打工。他们偶尔才能回家探望家人。货车将沿着古代香料贸易的商路,行驶数百英里,最终回到尼日尔和马里。这趟回乡旅程将花费2 至3 个星期。5/8/2023 33绪论特点六 这一阶段产油主权国维护本国石油利益,收回石油主权的斗争风起云涌。在战后民族解放
14、运动高涨的推动下,这些国家纷纷起来同“石油七姊妹”作斗争。5/8/2023 34绪论 在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推动下,这些国家纷纷起来同“石油七姊妹”作斗争。首先是1953 年伊朗轰轰烈烈的国有化运动,把英波石油公司收归国有,成立国家石油公司。但遭到英美的压制,最后只得将经营权、出口权交给英美石油公司集团。5/8/2023 35绪论 1969 年利比亚革命成功后,率先向旧的石油制度冲击,1960 年成立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团结起13 个产油主权国,向“七姊妹”发起争取提高石油标价,提高石油税率,继而发展到废除殖民主义性质的石油租借地制度的斗争,本国在外资石油企业中参股并逐步提高参股比例,乃至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有化,建立本国的国家石油公司。这一斗争在70 年代获得全面胜利。“七姊妹”在北美以外的上游资产几乎全部丧失;“七姊妹”对资本主义石油市场的价格决定权转到了OPEC 手里。5/8/2023 36绪论The end!5/8/2023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