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放飞蜻蜓》教案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放飞蜻蜓》教案三篇.docx(10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放飞蜻蜓教案三篇_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争辩的故事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它将清代笑话集笑林广集中的一则笑话自然地结合于师生对话的场景中,同时把“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奇妙地蕴含其中,发人深省,寓教于乐。小编预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层次的读,品尝文中人物对话时的语气。 2、理解“不以为然、争辩不休、两全其美”等词语的意思。 3、领悟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兄弟俩争辩局部的朗读。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故事自然悟出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揭题:争辩的故事。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争辩的故
2、事,那在讲之前,我要检查一下同学们的朗读状况。同学们要仔细读,专心记,待会有快速抢答的嬉戏等着大家。 2、抢答嬉戏 (1)故事中谁与谁发生了争辩?(2)为了什么事情而争辩? (3)争辩的结果是什么?(4)看图,你能辨别出哥哥和弟弟吗?怎么看出来的? 3、小结过渡:正由于兄弟俩想要的吃法不一样,因此他们才-争辩。文中的哪个自然段可以看出他们正在争辩呢?(第三自然段) 二、精读故事局部。 这个故事最精彩的局部是兄弟俩的争辩,他们是如何争辩的呢? 请同学们翻开课文第3小节,放声读一读兄弟俩的对话。 (ppT第一次对话) 1、读好第一次对话,体会观点和语气。 师:从兄弟俩的第一次对话中,你们有什么发觉
3、没有(他们的意见发生了分歧,他们的语气也不一样) 师:争辩开头了吗?(开头了) 师:虽然他们都只是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争辩已经开头了。只不过这时个争辩得不那剧烈而已。 所以第一次对话该怎么读?(语气要平和一些) 学生齐读第一次对话。 2、读好其次次对话,体会语气的变化。 接下来他们又是如何争辩的呢? 生读对话 在接下来的争辩中哥哥还是心平气和的说明自己的观点吗? 生再读哥的话。 师:与第一次比,他们的争辩有变化吗?说说你的发觉。 (他们的语气不一样了。这一次哥哥是不以为然,大声争论。 ) 师:请你读读哥哥的话。 师:你觉得哪句话最能表达哥的不以为然。 (你这话不对) 该怎么读,才能表达哥哥的不
4、以为然呢? 师:看来,不以为然的意思就是 (不认为是对的)你们说的没错,那么 师: 考考大家,“不以为然”的“然”是什么意思?ppT 听得出来,哥哥有些生气了,弟弟听了哥哥的话,怎么样? (很不服气) 这次的争辩兄弟俩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语速越来越快,心情越来越生气。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其次次的争辩。(齐读) 3、分角色朗读。 情愿来做一回哥哥和弟弟争辩一下吗? 同桌互练。点名分角色朗读。 4、师生分角色再读,体悟“争辩不休”。 师生合读文中兄弟俩的对话,读完原文后,加上自己想象的语言表演“争辩不休”。 兄弟像这样你一句,我一句,没完没了,争个不停,这就叫 (争辩不休)。 休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
5、ppT 5、理解“两全其美”及故事的结果。 师:幸好有位老人经过。他们才临时停顿了争辩。 点名读第4节。 师:老人的建议,哥哥满足吗?弟弟满足吗? 师:双方都满足,这就叫两全其美,第5节中也有一句话可以帮忙我们理解“两全其美”这个词,请读出来。 生:兄弟俩都很满足,谁也不再说什么。 师:当他俩都很满足,再想射大雁时,惋惜大雁已经飞得无影无踪了。 这就是“争辩不休”的结果。 三、自由评论,悟道理。 师:大雁飞得无影无踪,这个结果是兄弟俩想要的吗? 他们错在哪里? (生自由评论) 师:是呀,假如抓住的时机,先把大雁射下来,兄弟俩就不会懊悔了。不管做什么事,我们都应当抓住时机,先把事情做起来,不能由
6、于争辩而错失良机。(相机板书:抓住时机,先做起来) 1、读学生对话,加深理解。 师:听了盛教师的故事,她的学生也纷纷发表了感想,我们来读读。 ppt “这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跑了。” “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兄弟俩这样争辩下去,时间白白铺张了。” “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师:只有这四位同学发言吗? (还有许多感想被省略了) 师:发觉了这个省略号与以往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是呀,标志整段文字或大片语言的省略我们就用12个点的省略号。 为什么这么多的同学发言,而且每个都说得这么好呀?(由于同学们聪慧,爱动脑筋) 因此盛教师聚精会神的听着,不时地向同学们投去 (赞许
7、的目光,) 其实王教师觉得我们班的同学也特别聪慧得意,所以教师也像你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2、积存名言。 通过学习这个故事,我觉得时机就像大雁,一转瞬就飞走了,你认为时机像什么?(生畅谈) 是啊,假如我们不能正确把握时机,就会与胜利擦肩而过。教师这有两句话,我觉得最能表达我们此时的感受。送给同学们,盼望你们能记住。 机不行失,时不再来。 当时机向你微笑时,赶快拥抱她。 自由读。 师:好的东西应当积存下来,能用一分钟的时间记住吗? 点名反应。 四、小结。 盼望同学们牢牢记住这两句话,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抓住时机,先做起来”。 五、作业布置。 回忆你与别人曾经争辩,或你看到的别人
8、争辩的场面,用一个片断写下来。 板书设计: 25 争辩的故事 吃大雁 哥哥 老人 弟弟 煮 半煮半烤 烤 抓住时机 先做起来 篇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能联系课文的语言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不以为然”、“争辩不休”等词语。 3、领悟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方法,并分角色朗读。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体悟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预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其次课时 一、直接导入 1、课前,同学们对课文已做好充分的预习,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25课争辩的故事(看教师板书课题)
9、,齐读课题。 2、展现读词并借用一下词语讲一讲这个故事 打猎为生 射雁充饥 煮 烤 争辩不休 老人评理 两全其美 抬头一看 无影无踪 过渡:真好,故事讲的既简洁又完整。不过,要想把故事讲的既生动又形象,就要把兄弟俩争辩的对话读好。对于读好人物对话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二、品读课文,指导读好对话 。 (第三小节) 1、渗透朗读对话的方法。 预设:生1留意标点符号的停顿。 生2要把文字读准、读对,把课文读流利了才能读好对话。 生3一边读一边想象兄弟俩争辩的场面。 生4读好语气。师问:兄弟俩的语气一样吗?生:不同。 师小结:是呀,兄弟俩在对话时有着不同的语气。为什么不同?生:由于他们在争辩。师:真好,
10、今日这节课我们就讨论这种读书方法如何读好不同人物对话时的不同语气。随机板书:不同语气 2、训练 (1)请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的第三小节。用直线标哥哥的话,用曲线标弟弟的话,看他们共有几次对话?(2次) (2)同桌两人一人做哥,一人做弟,分角色练读一遍第一次对话。 3、展现指导读书 预设效果 (1)指导读好第一次对话:读谁像谁 生1组:读第一次对话。若没有读好 教师准时指导,告知同学们,读哥哥的话时就把自己当成哥哥,读弟弟的话时就把自己当成弟弟。做到读谁像谁。 教师准时范读,大家都像教师这样来练一练第一次对话。 再找生1 组同学读一读,进步了,读出了兄弟俩争辩时的不同的语气。(准时表扬) 教师小
11、结:真好,听了这位哥哥和这位弟弟的争辩,似乎是真的一样,同学们感觉怎样?掌声相送。 (2)指导读好其次次对话:关注提示语 过渡:是呀,究竟是煮着好吃,还是烤着好吃呢?兄弟俩争的是越来越剧烈了。谁来接着读这兄弟俩的其次次对话? 生2组:读其次次对话 师:他们读的怎样?(有点争辩的语气)大家留意观看这次对话中,哥哥是用怎样的语气来说话的?谁发觉哪个词描写了哥哥说话时的语气?(不以为然、大声争论)那弟弟又怎样?(很不服气) (3)出示课件:图文对比会读的更好。请同学们看插图,认真观看兄弟俩争辩时的表情,你看出了什么?(争的剧烈、快吵起来、快打起来了)眉、眼、嘴、手 咱们让他们再争辩一次好吗?生2组再
12、次争辩更剧烈,进步了。(掌声) 师:真好,我发觉咱三一班的同学,特殊会观看,越来越会读书了。就像这样读对话时,留意了像“不以为然、大声争论、很不服气”这样的提示语,再结合插图,就读好人物对话。读出了人物不同的语气。 (4)同桌2人分角色练一遍。 师:看看哪两位同学,能像刚刚那组同学读的一样好,甚至能超过他们? (5)充分展现:指名两组同学来读其次次对话。 师总结方法:你们真棒,此刻,赵教师最想做的是为你们竖起大拇指,你们学会了读对话时,要读出不同的语气读书方法。要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一就要把自己当成那个人物,二要留意对话中的提示语,三要学会观看插图中人物的表情变化。这些你们都做到了。听了你们的
13、朗读教师也想读了,下面咱们一起来合作,完整的读这段话。 4、师生合作,读第三小结。男生:哥哥 女生:弟弟 师:旁白 过渡:就这样兄弟俩你一句我一句的争辩,谁也不罢休,(争辩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那后来,又怎样了?谁来接着往下读? 三、感悟明理,拓展延长 1、指名读4、5段。 2、教师创设情境:同学们,就这样1分钟,2分钟、10分钟过去了,你似乎看到了生1:他们还在争辩。你好替他们担忧。你似乎看到了什么样子的哥哥和弟弟?生2、生3、师:争辩什么?生6:怎么吃大雁。师:有解决的方法了吗?生:两全其美,煮一半,烤一半。师:哎,真惋惜呀,当他们抬头一看,大雁早已非得无影无踪了。知道了故事的结果,此刻,
14、你想对这兄弟俩说些什么? 3、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想,教师准时点评并表扬。 4、那么,盛教师班上的同学有怎样的感想?指4名同学读一读。 随机板书:抓住时机 先做起来 5、学习双省略号的用法。 师:为什么用两个省略号?生先说师总结:省略一段文字,盼望同学们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6、此时,盛教师听了同学们的话是怎样做的?齐读最终一段。 师:盛教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的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理解“聚精会神、赞许”,盛教师为什么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生:同学们说的感想特别好。(预设)生:同学们仔细用心地听课。 生:同学们通过争辩的故事,明白了抓住时机,不能铺张时间。 生:同学们通过学习,知道了
15、不要只顾着争辩,不管做什么,关键是先做起来。 7、师小结:同学们的感悟非常深刻,理解的特别正确,赵教师也要向大家投去赞许的目光,还要为大家竖起大拇指。你们真是一群会读书、会感悟、会学习的孩子! 四、送名言 1、总结板书:同学们,今日我们学习了争辩的故事,从中明白了做事要抓住时机,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下面教师要送给大家几句名言,盼望能对你有所帮忙。(想一想,今日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2、送名言。 人生胜利的秘诀是当好时机降临时,立即抓住它。 狄斯累利 良机只有一次,一旦错失,就再也得不到了。 勃朗宁 时机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全靠你不假思考的利用。 巴尔扎克 五、指导写字 1、观看
16、生字,你看那个最简单写错提示大家。 烤 评 剖 辩 嫩 键 笨 聚 赞 2、教师范写(辩 聚)生描红练习写2个(表扬:握姿、坐姿,对比课本生字,争取一个比一个好)展现。 3、总结:同学们,书读的好,字也写的美丽。功夫不负有心人,就这样坚持每天下去,你肯定会写的越来越好,甚至会成为中国的书法家的!加油! 六、作业 请同学们课下,把争辩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其实,生活中像这样富有哲理的小故事还有许多,同学们可以去书籍或网络上查阅。如: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毛遂自荐、的麦穗等故事。读后信任同学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25、争辩的故事 读出不同的语气 辩 聚 抓住时机 先做起来 篇三 教学
17、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随课文学习本课的“烤、辩”等9个生字,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好生字。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预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日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争辩的故事,指名读,齐读。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故事中是谁和谁争辩?他们又是为什么事儿争辩?争辩的结果又怎样呢?快让我们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相机识字 1.(出示读书要求)大声读课文吧,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生读,师巡察指导。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同学们洪亮的读书声告知我,你们读得很仔细。
18、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呢?(11,12)出示(143页),这里有个特别的标点符号(12个点),出示标点符号用法,指名读。(错的改一下。) (1)现在让我们开头读课文吧!盛教师开头讲故事喽!故事从哪儿开头的呢?第2节。(板书:讲故事) (2)第2段。谁来?俩(出示卡片)a这个字的读音很特殊,这组开火车读。b看看这个字,猜猜“俩”是什么意思?(两个人)c“兄弟俩”就是兄弟两个人。那“我们两个人就叫我俩,亲热点叫咱俩”,“你们两个人就叫你俩”,“他们两个人叫他俩”,“姐妹两个人叫姐妹俩”d这个故事的仆人公是“兄弟俩”。兄弟俩为了什么事情而争辩呢? (3)第3段。a指名读。纠音“烟熏火燎”“皮香肉嫩”。
19、b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烟熏火燎”的场景吗?你吃过什么“皮香肉嫩”的东西吗?c 看,新词只要一联系上咱们的生活,我们就能理解它的意思了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就是(板贴:联系生活)想象着这样的情景,再来读一读这两个词语。开火车读。) 把词语送到句子里,再来读一读,指名读两句话。 教师小结:兄弟俩本想射雁充饥,却在为大雁该怎么吃而争辩。 (4)练习朗读对话,相机学习生字。 a出示插图。这就是故事中的兄弟俩。猜猜谁是哥哥?谁是弟弟?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B看着图说一说,什么是“煮”,什么是“烤”?(点:这下面的四点也是表示火的意思。)“烤”和“煮”都是一种烹饪方式,你还知道哪些烹饪方式?(蒸、煎、炒、焖、煨
20、、炸)你发觉了什么?(教师:看看偏旁我们就能猜出这个字的意思了。贴:看偏旁) c兄弟俩是怎样争的呢?同桌一人一句分角色读。 d指名读。评价:他们“争”得怎样? e弟弟说烤着吃,哥哥赞同吗?认为这样对吗?“不赞同,不认为是对的,就是不以为然(对),你瞧,多读读课文还能理解词语的方法呢!板贴:这就叫联系上下文。哥哥不仅不同意,还“大声争论”,(出示争论)看看这个“辩”字,说一说你发觉了什么?(教师范写“辩”字)“辩”字的兄弟姐妹可真多!(辨,瓣,辫),教师教大家一首儿歌,区分他们可简单啦!(出示儿歌) g理解了争论再来读读他们的对话就更有意思了,自由轻声地练一练,指名一同学。 h师生合作争辩。(我
21、是哥哥,我说煮着吃,你得听我的。不是说要尊老吗,就应当煮着吃。) (5)第4段。这样争来争去,争个不停,就叫“争辩不休”(休在字典上有五种解释,你觉得在这儿应当选第几种意思呢?)遇到难理解的词,可不要遗忘查字典哦!(板贴)他们正争得不行开交呢,正好有位老人经过这里,给他们提了个建议 (出示老人的话):你们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老人要兄弟俩把大雁剖开:谁能做一个剖开的动作?一生做动作。教师问:你手里拿的是什么?所以,剖开就是用刀子割开、划开的意思,它是立刀旁。看,理解了意思,词语记起来就便利了。再读读这个词。) 这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是学生齐读。 (6)第5段。可是这两全
22、其美的方法还有用吗?指名读,结果怎样?(无影无踪|一无所获) (7)小结:读到这里,你知道1-5自然段写了什么吗?(板书:讲故事)盛教师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兄弟俩本想 ,却为 ,后来 , 结果 。 (8)那么,6-12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呢?请一位同学当教师,4位同学当学生,其他同学读旁白,我们合作着读。 a第6段。第7段。b第8段。第9段。第10段。 c第12段。教师发觉刚刚这位同学读书时,全班同学都在“聚精会神”地听呢。(1)“聚精会神”(出示卡片)开火车读。(2)指导写“聚”(下面是“众” 的变形,有三个人,撇竖,第一个人;撇撇,其次个人;撇捺,第三个人。也就是很多人聚在一起,这里是留意力
23、都集中在一起。生书空,在田字格中写一个。)(3)你们写字时这种投入的状态,就叫聚精会神。(4)你能给它找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吗?写在它的旁边哦!找近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一个好方法哦!(板贴:找近义词) 看到你们写得这么仔细,教师把“赞许的目光”投给你们,(出示:赞)你能给它编个小口诀记住它吗?你来提示大家书写时要留意什么呢?教师范写:提示学生留意,第一个“先”字的竖弯钩要改成竖提。 把两个生词放到句子中再来读一读第12段。 (9)小结:6-12段写了什么呢?(板书:谈感想) (三)课堂小结,学习生字 1.课文读完了,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课文先写了盛教师讲故事,接着写了同学们谈感想。我们还学会了理解
24、词语的许多方法,齐读 2.(出示本课的生字) 这篇课文还有几个生字还没写呢,你想提示大家留意些什么? (“笨”(前鼻音)这是批判人的话,平常可不能轻易用哦! “键”原本是指安装在车轴头上掌握方向、车轮的装置,用铁制成,称为关键,后引申为“起重要打算作用的因素”之意。所以是金字旁。)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三篇 庐山的云雾是通过对庐山云遮雾罩景象的描写,呈现了庐山风光的秀丽。抒发了喜爱大自然、喜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情怀。小编预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详细语境中理解“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流连忘返”等四字词语表达
25、的意思,积存词语,会用“流连忘返”造句。 2.默读课文,抓住中心句(或中心词)读懂每一段的内容。学习围绕中心句写详细的总分构段方式,能仿照其次、三自然段的写法,清晰、详细地描写一处景物。 3.反复朗读课文,绽开想象,在详细的语境中理解文中四字词语、生动比方等语言表达的意思,熟悉排比句,体会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美,感受课文中蕴含的语言美、画面美,激起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课文,绽开想象,在详细的语境中理解文中四字词语、生动比方等语言表达的意思,熟悉排比句,体会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美,感受课文中蕴含的语言美、画面美,激起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26、教学难点: 抓住中心句(或中心词)读懂每一段的内容,学习围绕中心句写详细的总分构段方式。能仿照其次、三自然段的写法,清晰、详细地描写一处景物。 前置学习活动: 1.通过自主预习课把握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自主预习课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大致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4.查找相当庐山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知自读美文,整体把握 (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 1. 同学们,喜爱旅游吗?说到旅游,教师要给大家推举一个不能不去地方:庐山。(板书)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
27、这节课教师就带着大家走进庐山去观赏庐山的云雾。 2.齐读课题,从题目看,这篇课文重点写什么? (二)强化初读 整体感知 1.出示词语,检查预习。 变幻无常 腾云驾雾 四蹄生风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云遮雾罩 一泻千里 流连忘返 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是围绕哪个词语来写的。(第一自然段总写了庐山的云雾多和美,其次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写了庐山云雾的特点,最终一个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2)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3)小结:全篇总分总的写法。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三)围绕“神奇颜色”,总体介绍庐
28、山云雾。 1.这篇课文很美,好多同学虽然没有去过庐山,但是读了课文,也觉得那里的云雾特别美,有的同学还想去那里旅游。置身于庐山的云雾之中,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出示,齐读填空。 在山上巡游,好像顺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闲逛山道,经常会有一种 、 的感觉。 “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是怎样一种感觉呢?假设我们来到了庐山,看一看,你身边是什么?你头上是什么?你脚下是什么?(都是云雾)伸手摸一摸,你觉得在电视里看到过的谁也是这样子的?(孙悟空、神仙等)说说这两个词语表达的意思? 2.这一段话通过人们置身于庐山云雾之中“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写出了庐山神奇的颜色,犹如仙境一般,你能读出这种“腾云驾雾
29、、飘飘欲仙”的感觉吗?指名读,齐读。 (四)围绕“千姿百态”,感受比方之妙。 1.默读其次段,画出中心句,写了云雾的哪些姿势?(沟通:覆盖在山头;缠绕在半山;充满山谷;遮挡山峰) 2.飘浮在山间的云雾时刻都在变化,是怎样详细描写这些云雾的姿势?指名朗读课文,看看你眼前出现出怎样的画面? (1)在这里采纳了比方的写法,分别是怎样打比方的? 覆盖山头 (白色绒帽) 缠绕半山 (条条玉带) 充满山谷 (茫茫大海) 遮挡山峰 (巨大天幕) (2)再指名朗读课文,留意边听边想象,你能借助的想象把云雾的姿势呈现在眼前吗?说说的比方好在哪里? 沟通,预设指导 “白色的绒帽”为什么要写清是“白色”的绒帽?(体
30、会云雾的颜色)比作“绒帽”和“帽子”有什么不同?(体会云雾飘飘的感觉)读读这句话,把云雾的特点从“白”“绒”就表达出来了,要读好。 比作“一条条玉带”,和“一条条带子”相比,你觉得好在哪里?(引导抓住“一条条”体会云雾多;“玉”字写出晶莹剔透的美)读读这句话,多美的玉带,要读出这种美。 比作“茫茫的大海”让你感觉充满山谷的云雾怎么样?(看不见远方,处处都是,犹如大海无边无际),怎样读出这种感觉? “天幕”什么意思?大不大?“巨大的天幕”让你想到了怎样的景象?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3.同样是云雾,为什么一会儿把它比作帽子,一会儿比作玉带 是由于云雾的位置不同,看到的云雾的形态也不一样,这就是“千姿
31、百态”。试着读出这种变化。 4.看到这千姿百态的云雾,绽开丰富的想象,运用形象的比方把庐山的云雾描写的如此传神。看着这些云雾让我们也绽开丰富的想象,那么庐山的云雾还可能像什么呢?练习说话。 课件出示几张庐山云雾图。 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_ 。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_。云雾充满山谷,它是_;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_。 所以说:“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第一句话-齐读)。我们再来读一读其次自然段,留意边读边想象画面。配乐朗读,也可以尝试依据提示背诵。 5.总结其次自然段学法。 画出中心句熟悉云雾特点理清总分关系感受云雾现象练习背诵课文(以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 (五)自主感悟“瞬息万变”,学习写详细。
32、1.自学第三自然段。学生自学后沟通学习收获。 2.沟通汇报 (1)“瞬息万变”怎样理解?从哪些词语能感受到庐山的云雾变化得特别快?沟通,教师相机板书 刚刚还是 转瞬间 明明是 还没等 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云雾的“瞬息万变”。 (2)在这里又把云雾的姿势做了哪些比方,找出来。(一缕轻烟、九天银河、白马、冰山)读读课文,从这些词语中你看到了怎样的一幅幅画面,你最喜爱哪个比方?说一说。 沟通,指导预设 “一缕轻烟”你能读出这个词给人的感觉吗?那轻到“随风漂浮”你能读出来吗?这样的云雾在你身边、脚下、头顶,有没有仙境的感觉?读出这种感觉? “九天银河”懂吗?庐山的瀑布李白是怎样写的?(疑是银河落九天)
33、“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给你怎样的感觉?(很壮丽)你能读好吗? “四蹄生风的白马”是什么样的?跑的快到什么程度?(理解“生风”)说明白什么?(云雾变化快) 比方成一座“冰山”你觉得形象在哪里?连起来读一读,把变化的快表现出来、 这段话末尾的省略号说明白什么?请看着画面绽开丰富的想象,想像云雾还会变成什么?(学生沟通,练说句子) (3)练有感情朗读背诵。 (六)抓“流连忘返”,升华感情 1.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给秀丽的庐山增加了几分神奇的颜色,你们还情愿离开吗?是啊,真舍不得离去,真令人 “流连忘返” !齐读 。 2.你能用“流连忘返”说个句子吗。 3.此时此刻信任同学们肯定被庐
34、山的云雾给深深地吸引了,我们真是流连忘返,再一次美美地朗读一下课文吧,试着背诵下来。 环节三、总结积存拓展,读写训练 (七)拓展应用,读写训练。 1.沟通二、三自然段写法。(师总结:这两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着相像之处,段落开头都用中心句总括了庐山云雾的特点,然后围绕中心句再作详细描述,这样写,能抓住特点把事物描述详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仿照课文其次、三自然段的写法,详细描写出我们的家乡、学校某一处景物特点。 先回忆这一处景物的特点,用一句话写出来。 再思索围绕这句话,你要写清晰哪些景物,把这个特点写详细,还能试着打个比方就更生动。 尝试写话,评议修改。 3.推举阅读:作家老舍先生的庐
35、山云雾,观赏不同笔下的庐山云雾的不同风姿。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流连忘返”、“飘飘欲仙”、“瞬息万变”等词语的意思。会用“流连忘返”、“秀丽”造句。 3、连续学习总分段式,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4、阅读感悟,抓住语言文字,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漂亮,激发学生喜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观赏课文美丽的文字,体会2、3自然段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写出庐山云雾的美的。 三、教学预备: 投影、录音 (一)谈话导入: 1、出示照片:同学们,喜爱旅游吗?说到旅游,你们不能不去一个地方:庐山。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
36、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有同学去过或者在电视杂志上看过有关庐山的介绍了吗?那就简洁讲讲庐山最出名的景点或者景致。 结合谈话看照片(例如庐山瀑布、五老峰) 2、其实,庐山最奇妙的景致要算云雾了,今日我们就让我们在文字制造的奇妙意境中去游一游。 板书:庐山的云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指导正确朗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 A、读准生字音,将课文读正确。 B、用“-?”划出文中的新词,查词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 2、检查自学状况: A、指名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准时正音。 增加(zeng tian)姿势(zi tai)遮挡(
37、zhe dang) B、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随机订正字音,结合理解词语。 第一节: 这小节有好几个成语,你通过自学,懂得了哪个成语的意思? 变幻无常:变化没有肯定的规律,形容云雾变化多、姿势万千。 飘飘欲仙:看到漂亮的云雾内心很舒适,象成仙一般。 腾云驾雾:原来指仙人能借助云雾飞行,这里指看到漂亮的云雾,心里很舒服。 其次节: 绒帽(rong)缠绕(chan rao) 系ji系鞋带 xi关系 这小节中,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请同学来帮帮助。 充满:(雾气)布满、布满。 缠绕:围绕。 千姿百态:姿势万千,各种各样。 第三小节: 这小节也有好几个成语,你理解了吗?让同学也来享受你学习的成果。 瞬息万
38、变:形容变化极快。 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快速。 四蹄生风:形容马跑得特别快速。 第四小节: 云遮雾照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理解“云遮雾罩”、“流连忘返”。 (三)同桌互读,把课文读流利。 默读,理清文章脉络。 几遍读下来,庐山云雾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课文用四个小节来介绍庐山的云雾,每小结分别写了什么? 1、总学了庐山云雾的多和美。 2、庐山云雾千姿百态。 3、庐山云雾瞬息万变。 4、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四、教学完毕: 作业: 1、抄写词语三遍。 2、摘抄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3、朗读课文。 篇三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
39、幻漂亮,激发学生喜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初步熟悉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二、教学预备: 录音机、词语卡片、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映示幻灯片,简介庐山的云雾。 2揭题。(板书:庐山的云雾) 3谈话导入:庐山的云雾这一奇妙的现象吸引了很多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庐山的云雾究竟奇异在何处呢,通过学习我们就知道了。今日我们就上新课,齐读课题:10、庐山的云雾 4范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提出自学要求: 读准生字字音,将
40、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思索: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同座位相互争论其次个问题:每段写了什么? 3检查学生自学状况: 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每读完一段准时正音,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了庐山的云雾多和美,其次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写了庐山云雾的特点,最终一个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三)齐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庐山云雾的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千姿百态,二是瞬息万变) (四)教学生字词 突出以下字形的书写指导: 幻、添 重点理解的词语: 秀丽、尤其
41、、缠绕、充满、变幻、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其次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默读、思索: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指名答复,相互沟通,教师点拨,指导朗读引背。 第一句:“秀丽”是什么意思?(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用“秀丽”说一句话。齐读这句,突出“非常秀丽”。 其次句:“尤其”是什么意思?(“特殊”。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庐山的云雾特殊在哪里?(引导读书,找出“变幻无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词的意思)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句。 第三、四句:在山上巡游、闲逛,会有什么感觉?(用课文中的语句答复)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云多)启发想象:在山上巡游、闲逛,眼前漂移的是云雾,迎面拂过的是云雾,身边流淌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此时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驾起云雾,在天空中行走,进入了仙境。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