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的哲理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趣味的哲理故事.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趣味的哲理故事宋朝孙冕的故事宋朝时,海州知府孙冕很有经济头脑,他听说发运使准备在海州设置三个盐场,便坚决反对,并提出了许多理由。后来发运使亲自来海州谈盐场设置之事,还是被孙冕顶了回去。当地百姓拦住孙冕的轿子,向他诉说设置盐场的好处,孙冕解释道:“你们不懂得作长远打算。官家买盐虽然能获得眼前的利益,但如果盐太多卖不出去,三十年后就会自食恶果了。”然而,孙冕的警告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他离任后,海州很快就建起了三个盐场,几十年后,当地刑事案件上升,流寇盗贼、徭役赋税等都比过去大大增多。由于运输、销售不通畅,囤积的盐日益增加,盐场亏损负债很多,许多人都破了产。这时,百姓才开始明白,在这里建盐场确实是
2、个祸患。故事哲理点拨作为一个企业的经营者,在制定一个经营决策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而不能被一时的利益蒙蔽了眼睛。解读北宋孙冕看到过一篇文章,写古代公务员退休的事,曾被几家媒体转载。文章中提到北宋代苏州太守孙冕的书苏州厅壁诗:“人生七十鬼为邻,已觉风光属别人。莫待朝廷差改仕,早谋泉石乐天真。去年河北曾逢李,今日淮西又见陈。寄语姑苏孙太守,也须抖擞旧精神。”这首诗具有很高知名度,主要因为它体现了隐逸精神。官场充满了诱惑,置身其中者,大多如痴如醉,宁死不离。看破红尘,归隐山林,自古以来被看作“高士”,堪称异数。史料记载,孙冕是北宋太宗雍熙二年进士,官秘书丞、直史馆;真宗大中祥符中,除荆
3、湖南路转运使;天禧年间,以尚书礼部郎中出守苏州;甫及引年,归隐九华山。关于孙冕生平,没有完整记录,生卒年不详。通过散落各处的记载,可以大致地知道他的官场简历。前期,他直馆三十年。所谓“直”即“充任”;“馆”是官职。宋朝有史馆、昭文馆和集贤院,其官员并称馆职,为文臣清要之选,并非实有所掌。孙冕可能在集贤院工作过,因此又被称为“孙集贤”。后来,他以史官身份任海州知州,还担任过荆湖南路转运使,也许还担任过其它职务。比如,史书上有“秘书丞、勾当京兆府三白渠孙冕上疏言九事”和“北宋至道二年(996年),著作佐郎孙冕总监三白渠”等记载,不知道彼孙冕与此孙冕是否是同一个人。此孙冕出任苏州太守时,至少在六十五
4、岁以上了。那么,孙冕是哪年出任苏州太守的?史料上的说法不尽一致。曾看到这样的记载:“天禧二年,江淮发运副使张纶、督知苏州孙冕疏昆山、常熟等五湖及福山茜泾诸港浦,导太湖水入海,复岁租六十万斛”;清代徐松在宋会要辑稿中说:“孙集贤冕天禧中直馆几三十年,晚守姑苏”;南宋陈郁的藏一话腴则说,孙冕“天禧末守苏州”。所谓“天禧年间”,前后不超过五年时间。孙冕在苏州政绩卓著,被后人誉为“五大夫”之一。如果他天禧四年到任,第二年就辞职,不可能做过那么多好事。因此,说他“天禧中”或“天禧末”到任,可能引起误解,我倾向用“孙冕于天禧初出任苏州太守”来表述。所谓“甫及引年”,指刚到退休年龄。历史上,宋袭唐制,朝廷官
5、员“七十而致仕”。虽然未必是硬性规定,但约定俗成,通常会照此办理,延任属于例外。向孙冕这样的州郡“首长”,均属朝廷命官,其出任、致仕或者延任,必须得到皇上恩准。据说,孙冕“甫及引年”,按例上奏朝廷,申请致仕。不过,他收拾好行装,交待完公务,挥毫在官衙厅堂上写下了那首书苏州厅壁,未等诏准,便携家离去,“拂衣归九华”。其“清节高操,可羞百执事之颜。朝廷闻之,令再仕,诏下已归,竟不出矣。”(南宋陈郁藏一话腴甲集卷上)在湘山野录和九华山志等书籍中,都有孙冕归隐九华山的记载。不过,我曾见过关于白鹿洞书堂的资料,介绍孙冕的另类结局及辞官原因:“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直史馆孙冕因患病,请求退休辞官,
6、归白鹿洞养老,获得朝廷恩准。但未至而身亡。直到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孙冕的儿子礼部郎中孙琛在白鹿洞建房十间,供子弟居住和读书,并接待各地来学的士子,供给膳食,遂定名为白鹿洞书堂。当时曾知南康军的郭祥正撰白鹿洞书堂记一篇,详细记述了当时的情景:祥符初,直史馆孙冕以疾辞于朝,愿得白鹿洞以归老,诏从之。冕未返而卒。皇祐五年,其子礼部郎中琛即学之故址为屋,榜曰书堂,俾子弟居而学焉,四方之士来学者,亦给其食。”说孙冕于“大中祥符元年”因病请辞,“朝廷恩准”他“归白鹿洞养老”,“但未至而身亡”,在时间上肯定是说不通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十六,记载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辛亥,1011)的事情,其中提到:“
7、诏奖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李溥,两浙转运使陈尧佐,荆湖南路转运使孫冕,知温州胡则,知郴州袁延庆,知濠州定远县王仲微,以规画供修玉清昭应宮材木无阙故也。(袁延慶,未見。)”同样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还记载孙冕“真宗大中祥符中,除荆湖南路转运使”的的事。这也就是说,孙冕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曾经受到朝廷表彰;后来,被罢官,另有原因;再后来,知苏州。孙冕在苏州太守任上,尽管年迈,但勤于政事。他带领民众兴水利,修农田,建桥梁,扩桑蚕,可谓尽职尽责,办了不少好事。苏州地区有个五贤祠,纪念唐宋明三朝曾在那儿任职的五个“市长”,其中就有北宋的孙冕。永乐大典(残卷)之二千九百四十九卷记载:“宋孙冕,字伯纯
8、。知苏州,治狱不滥,断讼如神。弛张在已,无所吐茹。吏畏而民爱之。”九华山志卷六记载:“孙冕,临江人,直史馆三十年。晚守苏州,有诗自寓云:寄语姑苏孙太守,也须抖擞老精神。乃拂衣退隐九华。朝廷高其风,累诏再任,不起,后还籍。”请注意,这里说的是“累诏再任”。可见,朝廷对孙冕是非常认可的。梦溪笔谈记载,孙冕知海州时,曾坚决反对发运司在海州设置三个盐场,为此惹怒了当地百姓,上疏求罢孙冕。孙冕苦口婆心,祥陈其害:“官买盐虽有近利,官盐患在不售,不患盐不足。盐多而不售,遗患在三十年后。”无奈民愚,加之官商勾结,“至孙罢郡,卒置三场”。后来,孙冕的预见果然应验。几十年后,当地刑事案件激增,流寇盗贼、徭役赋税等均超旧岁。由于运输、销售不畅,囤盐日增,盐场多亏损负债或破产。此外,“朝廷调发军器,有弩椿箭干之类,海州素无此物,民甚苦之,请以鳔胶充折。孙冕反对:“若以土产物代之,以后要年年交税。”由此可知,孙冕为官正直,深谋远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