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第二章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第二章优秀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发展心理学第二章第1页,本讲稿共52页 第三节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第四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第五节 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第2页,本讲稿共52页 维果斯基,前苏联的心理学家,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着重探讨思维与语言、教育和发展的关系问题。第三节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第3页,本讲稿共52页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形成前苏联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期,维果斯基第一次把历史主义的原则引进对人的心理起源与发展的研究(历史、文化心理发展)。第4页,本讲稿共52页 原始社会:资源遵从平均分配原则,年龄与性别相同的人具有同等社会地位。第5页,本讲稿共52页 奴隶社会:人剥削人的社会。奴隶主占
2、有奴隶人身,在社会中居主导地位。第6页,本讲稿共52页 封建社会:形成“地主(封建领主)剥削农民”的阶级关系。农民们名义上有独立的人身,但实际由于各种原因,农民根本没有自由。第7页,本讲稿共52页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无产者。劳动力成为商品。(适者生存的竞争社会)第8页,本讲稿共52页 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是一个消除了阶级阶级的社会,一个生产力极大发展的社会,一个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社会,所有的财产归全人类所有,产品各取所需,所有的人平等地享受社会经济权利,人们不再将劳动做为谋生的手段,而“劳动将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第9页,本讲稿共52页 维果斯基
3、在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上都做了研究 关于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学说 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依赖关系学说第10页,本讲稿共52页关于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学说 人从出生起便是社会实体,人的出生就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维果茨基指出,对儿童来说不存在生物学方面的因素,儿童在胎内的发展,本身的人种,出生以后最早几天的生活,都是社会性的;人从一开始直到去世,是彻底的社会实体。第1 1页,本讲稿共52页 社会起源说的观点:(一)所有人的身体,所有他个体的有机体,所有他的生理,从其发生的角度来看都是社会的。人的身体和生理是在人类诞生过程中形成的,是在人类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产生的。第12页,本讲稿共52页(
4、二)人演变的历史条件是劳动。劳动产生了人,手脚的分工也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工具的使用(新的适应方式)物质生产工具 精神生产工具 第13页,本讲稿共52页(三)个体消化系统的演变看似是生理的,实际上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人是按着人的方式来进食的,人的胃只能消化人的食物。第14页,本讲稿共52页(四)人个体“发展”的实质,提出文化历史的发展观。心理发展: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第15页,本讲稿共52页 低级的心理机能:感觉、知觉、机械记忆、不随意注意以至形象思维、情绪等心理过程。高级心理机能:随意注意、概念思维、理
5、论性想象、高级情感和预见性意志等心理过程。第16页,本讲稿共52页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1.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 随意机能是指心理活动的主动性、有意性,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引发的。儿童心理活动的随意性越强,心理水平越高。第17页,本讲稿共52页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各种机能由于思维(主指抽象逻辑思维)的参与而高级化。直观行动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第18页,本讲稿共52页3.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个体区别于他人的心理活动 第19页,本讲稿共52页 心理机能
6、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1.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是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的。第20页,本讲稿共52页2.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的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这一中介环节,使其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第21页,本讲稿共52页3.高级的心理机能是个体将外在文化、知识不断内化的结果。第22页,本讲稿共52页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依赖关系学说教学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1.“最近发展区”的思想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3.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第23页,本讲稿共52页1.“最近发展区”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而形成,表现
7、为儿童能够独立解决智力任务。第二种水平维果茨基把称为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说明那些尚处于形成状态,刚刚在成熟的过程正在进行。这一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摹仿,却能够解决这些任务。第24页,本讲稿共52页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前面 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第25页,本讲稿共52页3.学习的最佳期限 教学必须首先建立在正在开始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如果脱离了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看来都是不利的。第2
8、6页,本讲稿共52页智力发展的“内化说”学生通过教学,掌握全人类的经验内化为儿童自身的内部财富。第27页,本讲稿共52页第四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当代发展心理学最有影响的理论是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因此今天围绕皮亚杰理论展开大量的新的研究,就构成了新皮亚杰主义。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新皮亚杰主义简述 第28页,本讲稿共52页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皮亚杰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人类的认识(认识、智力、思维、心理的发生和结构)是如何从胚胎期产生,并一步步发展起来的,途中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等等。生物学依据,解释智力的起源和发展 逻辑学依据,解释思维的起源和发展 第29页,本讲稿共52页
9、(一)发展的实质和原因1.皮亚杰的发展观智力心理学,五种重要的发展理论(1)只讲外因不讲发展(2)只讲内因不讲发展(3)讲内因外因相互作用而不讲发展(4)既讲外因又讲发展(5)既讲内因又讲发展第30页,本讲稿共52页2.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是来自于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适应指向外部的动作内化了的思维动作第31页,本讲稿共52页 适应的本质在于个体取得机体内部需要与客观外界环境的平衡 第32页,本讲稿共52页适应通过两种形式实现:1.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示或结构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T+IAT+E T 结构 I 刺激(环境因素)AT I同化于T
10、的结果,也就是对刺激的反应 E 刺激中被排除于结构之外的东西第33页,本讲稿共52页2.顺应,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需要个体改变原来的机体动作,采取新的动作,以适应环境。通过两种适应形式同化、顺应,个体不断的来改变行为,从而重建机体内部与外界环境的平衡。第34页,本讲稿共52页(二)发展的因素与发展的结构 1.心理发展的因素 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平衡第35页,本讲稿共52页 物理环境:个体对物体做出动作中的练习和习得经验 这种经验包括:物理的经验,指个体作用于物体,抽象出物体的特性 逻辑数理经验,指个体作用与物体,旨在理解动作间相互协调的结果。第36页,本讲稿共
11、52页2.儿童心理发展的结构同化、顺应高级行为图式平衡低级行为图式第37页,本讲稿共52页思维结构三要素整体性 转换性 自调性第38页,本讲稿共52页(三)发展的阶段(1)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儿童心理发展就具有阶段性。(2)各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主体的动机等的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3)各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是有一定次序的,且有一定的交叉。(4)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阶段的结构是构成后一阶段的结构的基础
12、,但前后两个阶段相比,有着质的差异。(5)在心理发展中,两个阶段之间不是截然划分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6)心理发展的一个新水平是许多因素的新融合、新结构,各种发展因素由没有系统的联系逐步组成整体。第39页,本讲稿共52页 皮亚杰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第40页,本讲稿共52页新皮亚杰主义的简述 皮亚杰的理论产生于20年代,到50年代已完全成熟,并风行于全世界。很多儿童心理学工作者对皮亚杰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对他的实验进行了重复性的检验。据估计,仅仅关于“守恒”一项内容的重复,验证实验就达30
13、00次以上。这种情况就使得皮亚杰理论有了新的进展。第41页,本讲稿共52页第五节 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 陈鹤琴(1892年1982年),现代著名儿童教育家。他从研究儿童心理入手,并以自己的子女为对象进行过三年的观察实验,记录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归纳出101条教育总结。第42页,本讲稿共52页 朱智贤(1908-1991年)。开始系统研究儿童心理学。第43页,本讲稿共52页 朱智贤发展心理学理论主要的三个方面 探讨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学 提出坚持在教育实践中研究中国化的发展心理学第44页,本讲稿共52页一、探讨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1.先天和后天的关系 探讨个体心理的发
14、展是由先天遗传决定的还是由后天环境、教育决定的。2.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内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主要原因 PK 外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主要原因第45页,本讲稿共52页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教育领会、掌握知识、经验发展反复实施 不断内化第46页,本讲稿共52页4.年龄特征与个别特征的关系 在同一年龄阶段中,个体既有本质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又有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即个别特征第47页,本讲稿共52页 二、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强调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精神分析学派强调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行为主义强调儿童行为发展的研究,朱智贤强调儿童心理整体发展的研究。第48页,本讲稿共52页主要观点:研究心
15、理与环境研究心理与行为的关系研究心理活动的组织形式研究心理内在的结构第49页,本讲稿共52页 在对儿童与青少年心理进行具体研究之前,常常由于研究的时间、被试、研究人员以及研究装备等条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研究类型。因此,在研究中应该系统地分析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个案研究与成组研究,常规研究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化研究,等等。第50页,本讲稿共52页 系统处理结果。心理既有质的规定性,又有量的规定性。心理的质与量是统一的。因此,对心理发展的研究结果,既要进行定性分析又要进行定量分析,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第51页,本讲稿共52页 三、提出坚持在教育实践中研究中国化的发展心理学 第52页,本讲稿共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