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小学语文教案5篇.docx

上传人:1107088****qq.com 文档编号:90214245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6.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蜜蜂小学语文教案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蜜蜂小学语文教案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蜜蜂小学语文教案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蜜蜂小学语文教案5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蜜蜂小学语文教案5篇蜜蜂小学语文教案1教材分析这篇了读课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为证实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进行的一次试验过程,表明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生命段爱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教学目标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做试验的原因、试验的过程和结果。学习作者观察、思考和试验的方法,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教学重点难点作者试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教学构想引导学生谈谈从作者的做法里,自己受到启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教学准备课前,学生查阅有关蜜蜂的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学生学习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

2、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各自发表各自的想法。)2读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作者提出了一个关于蜜蜂的什么问题,让我们读读阅读提示。二、自读课文,合作探究。1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阅读提示出的问题,把有关的阅读语句画出来。2自由组合或小组合作探究,了解作者试验的经过。(1)把捉来的蜜蜂放在一个袋子里。(2)在捉来的蜜蜂的背上做白色的记号。(3)在两里远的地方放飞。(4)检查蜂巢。三、学生交流,教师点拨。1学生就学习小组中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并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及依据。2从作者的做法里,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呢?(1)勇于探索的精神)文中哪些地方给了你这么深的感触呢?(2)对问题考虑得很周

3、密)具体表现在文中的哪些地方?(3)对蜜蜂的喜爱之情)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先读给同位听,读时教师适机调拨,体会作者对蜜蜂的喜爱之情。3课文中哪些语句是写试验结果的?指名朗读。对“本能”一词是怎么理解的,能举些例子说说吗?四、归纳小结。1再读课文,整体感悟。2谈谈你谈了这篇课文后受到什么启发?作业设计你熟悉哪一种小动物,它有什么习性?做个小试验来证实。验证过程要做到多观察、多思考。蜜蜂小学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会写9个字。2、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教学重点学会本课6个生字,会写9个字。教学难点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

4、点。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搜集关于列宁的图片和资料导学过程二次备课预习提纲1、初读课文,找出要求会认的生字圈出来。2、自由读课文,了解大意。第一课时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1、小小虫,嗡嗡嗡。飞到东,飞到西。传花粉,采花蜜。人人夸它爱劳动。打一动物()2、教师简介列宁生平列宁(18701924)前苏联人民的伟大领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和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人。3、教师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学生自读课文,在文中标出要认读的生字。把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多读几遍。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好中差兼顾,开火车认读。3、简单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

5、事?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一、二、四段内容。1、从图切入,(出示课文插图)在蜜蜂向导的带领下,列宁找到了养蜂人,你看到了什么?文中哪段话介绍了这部分内容?2、教学第四自然段,自由读第四段内容,注意他们此时的表情,交流:惊讶、笑着,引导识记“讶”什么情况下你感到惊讶?3、回读1、2段,认读词语。养蜂的人看到列宁时。为什么这样惊讶?自由读一读1、2自然段思考。(1)、这篇课文一共有六个要求会认的字,有五个生字朋友都躲在第一自然段里了,你能读通吗?先看这些词语:莫斯科、附近、派人、谈天。认读,引导识记字形,理解意思:莫斯科(城市名),附近(谁坐在谁的附近?你家附近有哪些建筑?)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6、2)、看来列宁和养蜂的人常常见面,可为什么养蜂的人见到列宁感到惊讶?指名朗读第二段。比较句子:分辨词语:“常常”和“往常”(小黑板出示课后相关练习)列宁常常请养蜂的人来谈天。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去找。分别为这两个词语找反义词。这两个词语能交换吗?(3)、指名朗读1、2自然段。4、回读第四段。难怪养蜂的人看见列宁惊讶,引导读出惊讶的语气。四、指导书写。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派”字右边不是“瓜”。建议在范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字中四个撇的变化:两个平撇的不宜太长,竖撇勿忘先竖后撇,右边的小撇宜短。“敲”字的右边不是“支”,应当提醒学生注意。2、练习书写3、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师生共

7、同评议。五、作业:1、巩固新词,朗读课文。2、搜集列宁的故事。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出示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读词。二、精读课文,理解体会。1、默读这一段,思考:列宁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用画出表示花丛、园子、小房子之间位置的词语。2、小组讨论:列宁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用自己的话和本组的同学说一说,也可以试着画出列宁的路线图。3、小组汇报并展示列宁寻找养蜂人的路线。(1)、重点引导展开合理想象。(出示小黑板)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想到。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想到。(2)、他想的对不对?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哪个词语体现列

8、宁的判断是正确的?理解“果然”。(3)、学生上台展示列宁寻找养蜂人的路线图并练习口头表述。(4)、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4、再次学习第四自然段。(1)、分角色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惊讶、高兴的语气。(2)、扩展想象:养蜂人听了列宁的话会说些什么?列宁可能会说些什么呢?三、总结全文是啊,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就要像列宁那样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作出判断、解决问题。四、拓展交流。学生介绍搜集到的列宁的有关资料。五、布置作业。朗读课文,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蜜蜂小学语文教案3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如何合理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以发展学生的认识为特点,也就是

9、说,教学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语言和思维训练,发展学生认识能力。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呢?一、根据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步骤,安排教学过程学生学习一篇课文,从头读到尾,脑子里就有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学生有了一个整体印象之后,教师再指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去理解,这就是从整体到部分;一部分一部分理解后,再回到整体上来理解。后一个整体理解比起前一个整体理解,认识提高了,加深了。因为它经历了概括提高的过程,因此获得的认识也就更完整更深刻。教给学生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学习步骤,不仅使学生掌握了逐步深入的学习方法,而且使学生初步懂得:认识事物既要看整体,又要看部分,还要

10、看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样就为逐步提高认识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我在教雷雨一课时,先引导学生抓住雷雨的主要景色,从整体上观察图画。有了一个总的印象后,再指导学生对照,一部分一部分地仔细观察,逐段学习,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特点各是什么?然后帮助学生概括出:雷雨前:满天乌云,空气闷热,刮大风,雷鸣电闪;雷雨中:雨越下越大,时间不长;雷雨后:空气清新,出现彩虹,池塘里水满了。每学完一部分,帮助学生概括一下,使学生的认识上升一步,同时又与下一部分联系起来,使学生的思维条理化。最后从整体上来一个回合,使学生从雷雨的出现、发展、变化过程中概括出雷雨的特点,初步了解自然现象

11、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性。这就是一个认识上的飞跃。二、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认识不断向前发展课堂教学中设计提问是很重要的。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是把作者、教师、学生三条思路揉合在一起,像一把把钥匙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自觉地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怎样设计课堂的提问呢?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基本功训练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好几个主要问题,并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自己设计的问题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在课堂提问之中,一步步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学生的思维推向前进,促使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地去理解课文,提高认识水平。教师的提问要抓住重点,尽量

12、做到少而精,要有启发性,问题的语言要浅显,明白,儿童化。比如种鱼这一课,是由三幅图组成的看图学文。通过小猫种鱼这一有趣的故事,使学生懂得小猫为什么收不到鱼的道理。第一段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农民把玉米种在哪儿?(2)到了秋天怎样?你从哪儿看出收了很多玉米?设计这两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把玉米种到地里,到了秋天是会有收获的。第二段设计了三个问题:(1)农民把花生种在哪儿?(2)玉米和花生为什么要种在地里?(3)到了秋天怎样?通过上述问题,把玉米和花生联系起来,让学生懂得玉米和花生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是植物,把它们种在地里,是会有收获的。第三段设计了三个问题:(1)小猫看见农民种玉米、花生心里

13、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2)小猫能收到很多鱼吗?为什么?(3)小猫怎样做才能收到很多鱼呢?通过这几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事物的规律:玉米、花生和鱼的生长条件是不一样的,玉米、花生是植物,要种在地里;鱼是养在水里的动物,是不能种在地里的。最后通过小猫怎样做,才能收到很多鱼呢?这一问,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与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向前发展。三、教学过程中,注意儿童的认识是怎样提高的儿童学习一篇课文,从开始到结束,思维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我在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注意掌握这个过程,并引导学生去经历这个过程。以一粒种子为例,我着重抓了三点:(1)抓事物之间

14、的联系:种子发芽跟温度、水分、土质的联系;春天与万物生长的联系。(2)抓事物的发展变化:种子发芽出土经历了四个阶段,有意识引导学生注意这四个阶段的变化。(3)抓词、句、段之间的联系。特别是抓住重点段落,从词、句到段之间的联系,从中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和经过。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四次“挺一挺”。每次挺一挺都说明种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成长,反映了种子发芽的主要变化过程。我就抓住这四个“挺一挺”,启发学生思考:什么叫“挺一挺”?种子为什么要“挺一挺”?种子每次挺一挺,自己有什么变化?大地上又有什么变化?从中揭示了种子发芽的过程,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以及跟季节气候的关系。当学生对种子发芽的经过有了具体印

15、象之后,我又引导学生对现象加以综合概括,抽象提高,让学生说说:种子是怎样发芽的?种子发芽需要哪些外部条件?学生经过思考、消化、懂得了气候温暖,水分充足,泥土松软是促使种子发芽的必备条件。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对课文内容既有了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又上升到抽象的理性概括,他们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初步了解了一点植物常识,而且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认识能力。四、把学习语文、认识事物、体会思想感情有机地结合起来阅读教学中学习语言文字,认识事物。体会思想感情三者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语言文字掌握得好,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就深刻;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得就更真切,并产生共鸣,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教

16、育。在引导学生体会思想感情时,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以文章的词和句为依据,并把词和句放到语言环境中去加以体会。大海的歌这篇课文,作者以清新优美的文字,描绘了海港繁荣的景象和大海美丽的景色,歌颂了欣欣向荣的祖国,歌颂了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教学这一课时,我采取了图文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看图读文,跟随作者步入画境,同时抓住描述海港景色的关键词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学生的心情跟随作者的感情在激荡,耳边仿佛鸣奏着大海呼啸的涛声,听到了大海在欢乐地歌唱。他们豪情满怀地说:“海港两岸,装卸吊车,海轮在歌唱;大海里,石油钻探船在歌唱;整个大海在欢呼在跳跃,在歌唱,歌

17、唱伟大的祖国像初升的太阳蒸蒸日上,繁荣富强。这是一曲赞美伟大祖国的颂歌,是一曲振兴中华,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凯歌。”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层层推进,步步加深,师生都沉浸在爱国主义情感的海洋之中。教案实录师: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为了搞清这个问题,先请小朋友们默读课文第三段。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生:(默读课文第三段)生: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师:(边板画示意图边说)这座小山离莫斯科不远,山下有一条小路,列宁边走边看,看到了花丛。谁能说说花丛在哪儿?你是怎么知道的?生:花丛在路边。书上说“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说明花丛在路边。师:对了,花

18、丛在路边。(边说边画花丛)那么,园子在哪儿?生:园子在花丛的附近。师:你怎么知道园子在花丛的附近?生:因为书上说那些蜜蜂采了蜜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说明花丛离园子不太远,所以我知道园子在花丛的附近。师:对。(边说边画园子)养蜂人的小房子呢?生:养蜂人的小房子在园子旁边。师:(板画房子)房子旁边还有什么?生:房子旁边应该画上几个蜂箱,因为养蜂人要照管蜜蜂,所以把蜂箱放在房子旁边。生:所以列宁只要找到蜜蜂的家,就可以找到养蜂人的家了。师:(板画蜂箱)小朋友们真聪明,自己已经能读懂书,把这些地方搞清楚了。现在谁能看着图把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连起来说说?生: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

19、座小山上。山下有一条小路。小路旁边有花丛。离花丛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园子。园子旁边有一座小房子。那就是养蜂人的家,因为养蜂人在园子里放了许多蜂箱。生:(齐鼓掌)师:说得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列宁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找到养蜂人的。第三段课文一共有三句话,请大家读读第一句:生:(读)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师:列宁在路边发现了什么?(板书:发现)他是怎么想的?生:列宁想,这些蜜蜂大概是那个养蜂人的吧?生:列宁还会想,蜜蜂采完蜜是要飞回蜂房去的。我只要顺着蜜蜂飞的方向找去,就可以找到养蜂人的家了。师:说得好极了!可是蜜蜂的家在哪儿呢?于是列宁仔细地观察。(板书:观察)什么叫观察?生:

20、观察就是有目的地看,仔细地看。师:对了,还要一边看一边想。蜜蜂小学语文教案4一、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词,初读课文,学习1、2自然段。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3.积累语言。二、教学重点:学习法布尔严谨的科学态度。三、教学难点:弄清作者是怎样做试验的。四、研究课题:引导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出示图片,问:这是什么昆虫?(板书:蜜蜂)2.谁可以介绍一下蜜蜂?刚才你们说的情况都是自己亲眼见过的吗?法国有一位昆虫学家也听过蜜蜂的介绍,可是他却要做个试验。你们想知道他的试验是怎样进

21、行的吗?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4课吧!3.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发准字音;2.检查字音,认读生字;3.生字游戏;4.默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你是从哪知道的?(三)细读1、2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问: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理解:听说(板书)2.默读第二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样做试验的?请用“”点出作者所做的动作词。(板书动作词)3.自由读,想象一下:作者是怎样做这些动作的?4.同位一读一演,看怎样才能把这些动作演好?5.展示演读,其他学生评价。(板书:观察)6.齐读第二自然段。(四)小结、延伸:1.看着板书,小结,说说:你认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2.上课前

22、,大家介绍了蜜蜂可以采蜜,你们想亲眼看一下吗?(防录像)板书:14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听说试验捉、放、做、叫、走打、放、(观察)、想蜜蜂小学语文教案5一、学习目标认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20年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额、教学过程:1、交流资料,激趣导入教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读课文。画出不认

23、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桌互读,纠正错误。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a.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b.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细读感悟,经历探究学习第一自然段。a.读一读。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c.说一说。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可板书“试验”两字)学习第二自然段。a.读一读。下面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试验的,请读第二自然段。b.画一画。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或

24、句子。c.写一写。请若干学生把画出的语句写到黑板上。d.议一议。(1)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2)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e.猜一猜。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蜜蜂能找到家吗?理由是什么?f.讲一讲。先指名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内容,然后同桌互述。4、课堂练习学习生字。a.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b.书写后,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学生写的字。抄写词语。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2、理解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3、通过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

25、蜂的知识。教学重难点:理解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二、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听写上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要求不漏述试验的重要内容。试验结果怎样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2、精读课文,探究结果激励学生多遍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a.自由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b.指名读。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听吗?c.教师激励:觉得自己能读得和他一样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来再读。感知主要内容。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再读再思,深入理解。a.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b.结合课文

26、有关内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蜜蜂,中途中会遭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再请多人次说)c.其他同学评点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d.教师深入引导:从蜜蜂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辩认方向的能力?说说理由。3、赏读片断,表达感情教师引导。小蜜蜂真了不起!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再想一想,当作者介绍“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时,口气又是怎样的?学生自读体会。4、再思导疑,再激兴趣诱导生疑:读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后,同学们对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产生了一些疑问?学生发问。(主要目的就是要诱发学生提出疑问,把兴趣拓展到课外的生活实践中去。)教师引读。我们来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好吗?学生多形式地朗读,或指名读,或小组读。教师再引。a.对于法布尔所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交流吗?b.学到这儿,同学们也许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到书籍中,到生活中,用我们的实践和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好吗?5、指导写字出示要写的生字:测、括、确、误、途、超,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学生组词书写书,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优点或不足。6、拓展活动分工合作,搜集有关昆虫奥秘的资料,设计一张手抄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