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逻辑基本规律优秀课件.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90093722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逻辑基本规律优秀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五章逻辑基本规律优秀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逻辑基本规律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逻辑基本规律优秀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五章逻辑基本规律第1页,本讲稿共39页同一律同一律矛盾律矛盾律排中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充足理由律逻辑规律概述逻辑规律概述第2页,本讲稿共39页概概 述述什么是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涉及全局的并且是各个局部必须首先遵守的规律就是这一门科学中的基本规律。普通逻辑所研究的逻辑思维的规律和规则,它们的作用范围是不一样的。有的只涉及局部;有的则涉及全局,并且是各个局部必须首先遵守的,这就是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逻逻辑辑规规律律概概述述第3页,本讲稿共39页思维的确定性思维的确定性1.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都是思维确定性的表现,并服务于思维确定性的实现。充足理由律所要求的思维论证性是以思

2、维确定性为前提条件的。思维确定性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的特性。2.什么是思维确定性:如果一个思想是有意义的、有真假的,我们就说它是确定的;反之,如果没有意义,无所谓真假,我们就说它是不确定的。逻逻辑辑规规律律概概述述第4页,本讲稿共39页(1)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2)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3)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请问:以上三个判断的所表达的意义是否确定?思思考考题题第5页,本讲稿共39页逻辑规律的客观性逻辑规律的客观性1.逻辑规律虽是思维规律,但它跟事物规律一样,也具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是思维规律,思维规律的形成离不开客观事物,但它不等同于客观事物

3、,客观事物本身并不存在是否遵守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的问题。所以,不能把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混同于客观事物的基本规律。2.逻辑规律、规则不同于交通规则、体育比赛规则。3.逻辑规律的发现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对思维活动的概括和总结。它成为人们思维活动的一种规范,遵守它是认识真理和准确地表达思想的必要条件。逻逻辑辑规规律律概概述述第6页,本讲稿共39页内内 容容1.同一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任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2.是什么就是什么,是怎样就是怎样,这就叫保持思想的同一性。3.用公式表示:A就是A;A=A。A表示任一思想。同同一一律律第7页,本讲稿共39页要求和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要求

4、和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1.在概念方面:同一律要求人们在运用概念时必须保持概念的同一性。违反这一要求就会犯“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的错误。混淆概念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由于认识不清,无意识地、不自觉地把有某些联系或有某些表面相似之处的不同概念,当作相同的概念来使用;或者是把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含义下使用。偷换概念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把本来不同的概念混同起来,故意制造概念混乱。(与混淆概念不同的是,混淆概念是无意的,而偷换概念则是有意的)同同一一律律第8页,本讲稿共39页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我是群众。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分析:分析:在这个推理中,

5、两个前提中的“群众”不是同一概念。第一个“群众”是集合概念,第二个“群众”是非集合概念,犯混淆或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例例子子1 1第9页,本讲稿共39页亚里士多德列举古希腊诡辩派的诡辩实例:“你有一条狗,它是有儿女的;因此这条狗是父亲。因此你有一个父亲,它的儿女是狗;因此你本身是那些狗的一个兄弟,并且本身是一条狗”。分析:分析:诡辩者使用偷换概念的手法,偷换了“父亲”这个概念,把一条作为小狗父亲的狗,变成辩论对方的父亲。例例子子2 2第10页,本讲稿共39页要求和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要求和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2.在命题方面:同一律要求人们在运用命题进行推理或论证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命题的同一性。违

6、反这一要求就会犯“偷换论题”或“转移论题”的错误。混淆论题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把有某些联系或有某些表面相似之处的不同判断,当作相同的判断来使用(有时是无意),从而使本来应该得到证明的论题得不到证明。偷换论题或转移论题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用一个完全不同的判断去替换原来的判断。也使本来应该得到证明的论题得不到证明。同同一一律律第11页,本讲稿共39页1860年6月30日,威伯福斯主教策划一次有千余人出席的围攻达尔文进化论的辩论会。主教指责达尔文进化论与“神意”不相容,触犯造物主。他说:“谁看见而且正确地证明过一些物种转化为另一些物种呢?难道所有的萝卜品种都可以变成人。这是可信的吗?”他阴阳怪气

7、地问道:“坐在我对面的赫胥黎先生,你是相信猴子是人类祖先的。那么,请你告诉我,按照你所声称的,究竟是通过你的祖父,还是通过你的祖母,你才从猿猴变成了人的呢?”请问:主教使用了什么手法?请问:主教使用了什么手法?例例子子1 1第12页,本讲稿共39页要求和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要求和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3.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保持语境自身的同一。引用言论,应保持语境的同一,不得随意改变。违反这一要求的逻辑错误,称为混淆或偷换语境。4.应注意的问题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它的逻辑要求的关系。规律的基本内容是指规律自身的客观内容,是人们在思维中的反映。规律的逻辑要求是人们根据这些规律的内容为保证思维的

8、正确性而提出了。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同同一一律律第13页,本讲稿共39页作作 用用1.同一律的作用:同一律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思维具有确定性。2.同一律的作用范围 同一律要求思维具有确定性是就同一思维过程而言的。所谓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对象、同一时间、同一关系。这所谓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对象、同一时间、同一关系。这“三同一三同一”也叫做也叫做“三节法三节法”,是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来的。这是,是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来的。这是对同一律作用范围的一种限定。正是有了这一限定,也就把同一律对同一律作用范围的一种限定。正是有了这一限定,也就把同一律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区别了开来。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区别了开

9、来。同同一一律律第14页,本讲稿共39页内内 容容1.矛盾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可以同假。2.矛盾律用公式表示:不能A并且非A;(A)矛矛盾盾律律第15页,本讲稿共39页要要 求求1.在概念方面: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同时用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概念指称同一个对象。2.在命题方面: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同时肯定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命题都是真的。违反矛盾律的要求就会犯违反矛盾律的要求就会犯“自相矛盾自相矛盾”的错误,具体有如下的错误,具体有如下4 4种表现形式:种表现形式:(1)自相矛盾的概念:一般表现为所使用的概念本身蕴

10、涵着不可调和的矛盾。(2)自相矛盾的判断:指判断本身包含有不可调和的矛盾。(3)自相矛盾的思想体系:指在一个思想体系中既肯定一种思想,同时又在否定这种思想。(4)自相矛盾的言行:指一个人说的是一套,做的则与自己所说的矛盾。矛矛盾盾律律第16页,本讲稿共39页实例分析实例分析1 1:“说谎者悖论”:这是逻辑史上最古老的悖论,可以简单地表述为:我正在说谎。从这句话引出了一个问题:说自己正在说谎这句话本身是不是谎话?如果他所说的“我正在说谎”是真话,那么他就正在说谎话,那么“我正在说谎”这话就是假的;如果他所说的“我正在说谎”是谎话,那么他就没有说谎,那么“我正在说谎”这句话就是真的。实例分析实例分

11、析2 2:“理发师悖论”一个乡村理发师出了一个通告:本理发师只为本村所有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这里引出的问题是,该理发师给不给他自己理发?如果他不给自己理发,他就属于该村不给自己理发的人,那么,按他的通告,他就得给自己理发;如果他给自己理发,他就不属于该村不给自己理发的人,按他的通告就不能给自己理发。矛矛盾盾律律第17页,本讲稿共39页悖论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永假命题,是矛盾律要加以排除的。一般因语句涉及自身而产生,说谎者悖论的产生就是因为涉及到“我正在说谎”这句话本身,理发师悖论也是因为涉及到理发师本人,所以避免悖论的一个方法就是避免涉及自身这种情况。矛矛盾盾律律第18页,本讲稿共39页作作 用

12、用1.矛盾律的作用 矛盾律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思维具有无矛盾性,或者说首尾一贯性。2.矛盾律的应用(1)发现并排除科学理论中的逻辑矛盾,是推进科学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2)根据矛盾律揭示对方的逻辑矛盾,是驳倒谬误的重要手段。(3)矛盾律是间接反驳的逻辑基础。(4)不否认辩证矛盾、修辞矛盾 矛矛盾盾律律第19页,本讲稿共39页思思考考题题【思维训练】在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里,波西娅有三只盒子:金盒、银盒、铅盒。其中一只里有波西娅的肖像。每只盒盖上各有题词一句,她在盒子上写了如下题词:金盒:肖像在这只盒里。银盒:肖像不在这只盒里。铅盒:肖像不在金盒里。波西娅交了底:这三个陈述中至多有一个真。请根据矛盾

13、律进行分析。请根据矛盾律进行分析。第20页,本讲稿共39页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求有完备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求有完备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竞争,竞争,因此,在一个法制尚不健全的国度内,是不能建立市因此,在一个法制尚不健全的国度内,是不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场经济体制的。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削弱上述结论?(A)市场经济并非是法制经济。(B)市场经济要求有完备的法律、法规来保障,但并非有完备的法律、法规就是市场经济。(C)不是所有的市场经济都有完备的法律规范。(D)健全的法规体系能有效地保障竞争的平等性。(E)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一个过程,因此,伴随这一过程,法律、法规

14、体系也将逐步完善。思思考考题题第21页,本讲稿共39页对题干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其结论是“法制不健全的国度是不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点是要点是“能不能建立能不能建立”。在五个答案中,答案(A)、答案(B)、答案(D)与题干中的结论关系不大,可以作为案外案予以排除;答案(C)避开了“能不能建立”的问题,不能与题干的结论直接构成互相否定的关系,也可以排除;答案(E)实际上是说“法制不健全的国度也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这与题干的结论恰好构成了互相否定的关系,因此肯定了答案(答案(E E),就最能削弱题干的结论。),就最能削弱题干的结论。分分析析第22页,本讲稿共39页内内 容容1.排中律的内容是:

15、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2.排中律的公式是:或者A或者非A;A A 排排中中律律第23页,本讲稿共39页要要 求求1.在概念方面:排中律要求对任一对象,或者用A这一概念去反映它,或者用非A这一概念去反映它。2.在命题方面: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不应该都否定,而必须肯定其中一个是真的。违反排中律的要求就会犯违反排中律的要求就会犯“模棱两可模棱两可”(“模棱两不可模棱两不可”)的错误。)的错误。排排中中律律第24页,本讲稿共39页作作 用用1.排中律的作用 排中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维的明确性。2.排中律的应用 (1)当我们面对两个互相矛盾

16、的思想的时候,根据排中律即可断定二者必有一真。(2)排中律是间接证明的逻辑根据。排排中中律律第25页,本讲稿共39页【思维训练题1】一家珠宝店的珠宝被盗,经查可以肯定是甲、乙、丙、丁中的某一人所为。审讯中,四人是这样说的:甲:“我不是罪犯。”乙:“丁是罪犯。”丙:“乙是罪犯。”丁:“我不是罪犯。”经查实,这四个人的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请你根据排中律迅速经查实,这四个人的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请你根据排中律迅速找到切入点,指出谁是罪犯?找到切入点,指出谁是罪犯?思思考考题题第26页,本讲稿共39页在四个人的口供中,我们注意到乙和丁的口供是互相矛盾的,即“丁是罪犯”和“丁不是罪犯”具有矛盾关系,

17、因此,这两个口供中必有一真,必有一假,这也就是说,唯一的假口供就在这两个口供之中。那么,剩下的两个口供即甲的口供和丙的口供都是真的。根据丙的口供,可以确定乙是罪犯。这样,四个口供中,甲、丙和丁的口供是真的,乙的口供是假的。所以,正确的答案应该是乙是罪犯。思思考考题题第27页,本讲稿共39页【思维训练题2】老师在一张纸条上写了甲乙丙丁四个人中的一个人的名字,然后握在手里让这四个人猜一猜是谁的名字。甲说:是丙的名字。乙说:不是我的名字。丙说:不是我的名字。丁说:是甲的名字。听完后,老师说:“只有一个人说对了。请再猜一遍。”这次四个人都很快同时猜出了这张纸条上写的是谁的名字了。问:这张纸条上究竟写的

18、是谁的名字,他们四人是怎样猜出来的?思思考考题题第28页,本讲稿共39页【解析】若甲对,乙对,错误若乙对,甲丙矛盾,错误若丙对,就是丁若丁对,乙和丙都对,错误是乙的名字。思思考考题题第29页,本讲稿共39页【思维训练题3】在某次税务检查后,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甲:所有个体户都没纳税。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纳了税。丙:个体户并非都没有纳税。丁:有的个体户没纳税。如果四个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那么以下哪项是真的?A.丁断定属实,陈老板未纳税B.丁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了税C.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 D.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E.丙断定属实,但陈老板没纳税 思思考考题题第30页,本讲稿共3

19、9页【解析】E。分析四人的讲话可知,丙的意思是有的个体户纳税了,结合丁所说的有的个体户没纳税可知,二人的话必不能同时为假,所以必有一个人说的是真的。因此甲和乙所说的必然为假。故陈老板没纳税。再结个甲说的话可知所有个体户都没纳税为假,则必然有丙说的话为真。思思考考题题第31页,本讲稿共39页三者的联系和区别三者的联系和区别1联系:(1)都是保证思维的确定性,只是侧重点不同:(2)从表述思维确定性的不同侧面来说:2区别:(1)逻辑内容不同;逻辑要求不同。(2)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区别 适用范围不同矛盾律适用于矛盾和反对命题;排中律只适用于矛盾命题。所犯的逻辑错误不同。作用不同。第32页,本讲稿共39页

20、内内 容容充足理由律的内容是:在论证中,充足理由律的内容是:在论证中,论题的成立必须有充足理论题的成立必须有充足理由,即论据真实,并且从论据能推出论题。论证中论据不真由,即论据真实,并且从论据能推出论题。论证中论据不真实,或论据推不出论题,则论题不具备充足理由,论证违反实,或论据推不出论题,则论题不具备充足理由,论证违反充足理由律。充足理由律。公式是:(A(AB)B)A、B分别表示任一命题。公式的涵义是:在一个论证中,要断定论题B真,必须满足:第一,论据A真;第二,从论据A能推出论题B。充充足足理理由由律律第33页,本讲稿共39页要求及相关逻辑错误要求及相关逻辑错误第一,要有论据,即“持之有故

21、”。违反这一要求的错误,称为“无理由”,即“持之无故”。如皇帝的圣旨。第二,论据要真实。违反这一要求的错误,称为“理由虚假”。第三,论据能推出结论。违反这一要求的错误,称为“推不出来”。“推不出来”有两种类型,一是形式的“推不出来”(违反形式规则);二是非形式的“推不出来”。充充足足理理由由律律第34页,本讲稿共39页非形式的推不出来非形式的推不出来1、理由不相干:指用与论题无关的论据进行牵强论证。2、夸大相关程度:有些理由与论题虽有一定程度相关,但若“夸大相关程度”,也犯“推不出来”的错误。充充足足理理由由律律第35页,本讲稿共39页【思维训练题1】想从事商业生涯的人都想获得 MBA 学位。

22、周峰想攻读 MBA,因此,周峰一定想从事商业生涯。下述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支持上述观点?(A)所有获得 MBA 学位的人都想从事商业生涯。(B)有些生意人获得 MBA 学位。(C)只有想从事商业生涯的人才攻读 MBA。(D)所有生意人都有 MBA 学位。(E)只有获得 MBA 学位的人才有资格从事商业生涯。思思考考题题第36页,本讲稿共39页【解析】题干中的推论是“周峰想从事商业生涯”,理由是“想从事商业生涯的人都想获得 MBA 学位”和“周峰想攻读 MBA”,从逻辑上分析,题干所给出的理由是推不出它的推论 的,要想论证这个推论,必须补充理由。在五个答案中,只有答案只有答案(A A)补充进去,

23、)补充进去,才能构成题干的推论的充足理由,因为所有获得 MBA 学位的人都想从事商业生涯,周峰想获得 MBA 学位;所以,周峰想从事商业生涯是一个有效的推理。思思考考题题第37页,本讲稿共39页有个青年想到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工作,并且雄心勃勃的说:“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能溶解一切物质。”爱迪生笑着反问他:“那你用什么器皿盛放这种溶液呢?”“模棱两可”一词来自旧唐书苏味道传。据说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有一位宰相,名叫苏味道。他对问题的正反两方面意见,从来都是不表示任何明确的态度。他曾对别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为此,当时的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苏模棱”。

24、因此,“模棱两可”即指对事物的认识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含含糊糊,没有明确的态度或主张“似乎此,似乎彼”。案案例例第38页,本讲稿共39页江南才子唐伯虎被邀到一个富翁家里为富翁之母生日绘画题诗。他挥豪而就一幅蟠桃献寿图后,紧接着信笔题诗,并边写边高声吟诵:“这个婆娘不是人,”这第一句吟完,满座宾客皆惊,富翁也做出愤怒已极的样子。“不是人”,这还了得,竟敢在老母亲寿辰时当众辱骂之!刚想发作,但唐伯虎又高声吟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这下四座宾客转惊为喜,富翁也随之喜形于色。谁知第三句又道:“儿孙个个都是贼,”这又使得大家惊得发呆,富翁又转喜为怒。当富翁正要下逐客令之际,唐伯虎又高声读完最后一句:“偷得蟠桃奉至亲。”这下子,满座宾客赞叹不已,称唐伯虎真不愧是能画善诗的江南一流才子。富翁也对诗话赞不绝口,于是合家欢喜。案案例例第39页,本讲稿共3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