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的发展与创新.pptx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90055587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PPTX 页数:91 大小:40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思想的发展与创新.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管理思想的发展与创新.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思想的发展与创新.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思想的发展与创新.pptx(9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Skills of Management&Problems Solving兼论管理思想的发展和创新尹贻林 教授天津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TCCCE)E-mail:Tel:23679337 Fax:23683915第一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和创新一、管理学与经济学基础人类欲望的相对无限资源的相对有限性矛盾经济学Economics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社会内的资源配置管理Management对赢利事业的管理Business对非赢利事业的管理Administration组织内的资源配置稀缺性矛盾解决选择产生三个问题 产生三个问题生产什么:供求理

2、论怎样生产:生产理论为谁生产:分配理论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价格机制如何配置资源2、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边际分析、均衡分析)研究方法(边际分析、均衡分析)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中存在的四 四个重大问题:失业理论 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 通货膨胀理论经济波动理论 经济波动理论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1、微观经济学二、管理学理论框架管理学理论框架 管理学理论框架人际关系理论个体行为理论团体行为理论组织行为理论管理过程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重管理学派组织行为学管理科学学派基本假设:经济人 社会人 决策人(1950-19

3、70)科学管理一般管理行政管理古典管理理论战略管理知识与创新管理迈克尔波特企业重构再造代理与公司治理结构业务流程重组薪酬管理核心竞争力理论客户关系管理现代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人性行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技术系统学派比较管理非理性主义后现代管理理论企业文化传统管理理论复兴(1980-今)(1920年后)(1911年 前后)复杂人三、管理思想演变过程从孕育到现代,管理思想大致经历了五个过程。(一)从实证到理论思辩的转变 通俗地讲就是从经验(感性认识)到理论(理性认识)法约尔(Fayol)在法国矿冶公司任职研究一般管理泰罗(Taylor)在美国米德维尔钢铁厂任工程师研究定额。他们的研究从本企业实践出发,解

4、决具体效率的问题,但他们所阐述的管理理论却也“适用于政治、军事、教育、宗教及其他各种组织机构”。(二)人性的假设,历经“经济人社会人决策人复 杂人”的演变过程 对人性的不同假设,意味着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而每一次管理理论的重大突破,也都是因缘于对人的认识的飞跃。经济人严格的规章、机构,物质刺激为主。社会人满足人们不同层次需求,以“激励”人。决策人用复杂的管理技术,控制决策的科学性。复杂人参与管理、团队管理等人性化设计的管理系统。对人性的假设,管理学家一直未停止探索,最近有人提出现代白领阶层是“自我实现人”,要用高成就感和全方位满足感去激励他们。(三)由“封闭系统”“开放系统”转变过程局部的工序

5、 局部的工序封闭运行的系统 封闭运行的系统较少考虑外部 较少考虑外部开放的系统受到外部的影响是动态的过程历史饮食社会制度其他学科文化系统政治体制民族演进运用项目 运用项目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历史计算机 计算机 管理 管理法律 法律 市场 市场地理 地理 机械 机械艺术 艺术设计 设计电子 电子技术 技术材料 材料环保 环保化工 化工高档轿车 高档轿车研发与制造 研发与制造管理 管理例如:汽车开发管理(四)由“定性分析”“定性、定量”分析结合的转变 项 方 目 法内 容 适用范围 特 点定性分析理论思辩经验总结非程序性决策非理性行为解决“如何做正确的事情的决策”,可以为管理者提供正确的方向。定量分

6、析最优化技术预测技术决策技术程序性决策理性行为解决“如何正确地做事情的工具与技术”,可以为已做出的决策提供最小成本实现目标的方法。(五)从百家争鸣兼收并蓄的转变古典管理理论1.泰罗(科学管理)泰罗(科学管理)法约尔(一般管理)法约尔(一般管理)古典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 韦伯(行政管理)韦伯(行政管理)2.管理过程学派试图用“过程”和“职能”统一的线索来一统 管理理论。3.系统学派试图用系统论来统一各管理学派。4.孔茨发表“现代管理的丛林”(1961年)及“再论现代 管理理论的丛林”(1980年),指出“管理理论论的丛 林不但依然存在,而且已显得更加茂密而难于通过了”。厄威克古利特四、管理理论

7、的演进 学术界对西方管理理论发展阶段的划分一直持有不同的观点,最常见的是把它们分为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理论阶段和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一)(一)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泰罗。此外,为科学管理理论作出贡献的还有亨利甘特(Henry L.Gantt)费兰克吉尔布雷斯(Frank B.Giberth)哈林顿埃默森(Harrington Emerson)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内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必须为每项工作选择“第一流的工人”3、标准化管理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6、主张计划与执行相分离

8、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1.泰罗提倡的在管理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和他本人的科 学实践精神。2.为现代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创造和改进了一系列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技术 和方法。如:时间与动作研究技术和差别计件工资 制等。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不足:1.理论的前提是把人视作“经济人”2.2.属于“机械模式”的理论3.3.局限于具体工作的研究,忽视了高层次经营问题的4.研究。2.古典组织理论 管理程序理论又称管理过程理论,其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管理学先驱法约尔。他的贡献主要有:区分了经营和管理的概念。明确了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归纳了管理的一般原则。(二)(二)行为科

9、学理论阶段 行为科学的三大部分内容是:人际关系理论、激励理论和领导效能理论。1.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工业研究专家梅奥,该理论形成于著名的霍桑实验(1924年1932年)。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工人的工作态度与士气是影响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2.激励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科学家马斯洛首先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总有某些需求要有待满足。一种需要一旦满足,便不再起激励作用,于是又出现另一种需要,仍有待满足。人类的需要以层次形式出现,较低层次的基本需要满足之后,人们才能上升到另一层

10、次的需要追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自下而上为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安全需要、社会需要 社会需要、对尊重 对尊重的需要 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2)人性假设理论 人性假设,是指任何组织的管理者在管理其下属时,对其下属所持的基本看法。麦克雷格假定(X理论Y理论),认为大多数管理者将人看成是动机唯一的“经济人”,只注意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常常以金钱作为管理工具,对不合要求的行为则采取惩罚手段,这种对人性的假设是错误的,称为“X理论”,将与之相反的人性假设理论成为“Y理论”。X理论和Y理论代表了管理中对人性假设的两种极端的观点。(3)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又称为“保健因素激

11、励因素理论”,它是由美国学者赫兹伯格首先提出的。他把企业中有关因素分成满意因素和不满意因素。满意因素可以使人得到满足,属于激励因素;不满意因素是指缺乏这些因素时容易产生不满和消极的情绪,属于保健因素。改善不满意因素可以维持原有的工作效率,但不能激励个人有更好的表现,而激励因素可以促进人的积极性不断地提高。(三 三)现代管理理论时间 发展阶段 理论类型 主要代表人物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盛行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管理过程学派 亨利法约尔、孔茨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合作社会系统学派 切斯特巴纳德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特里斯特决策理论学派赫伯特西蒙、詹姆士马奇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经验

12、学派 德鲁克、欧内斯特戴尔管理者工作学派 亨利明茨伯格权变学派五、管理学科的问题(一)(一)管理的概念 我们至少可以列出以下几种不同的描述:泰罗:管理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 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法约尔: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指挥;梅奥(行为学派代表):管理就是以研究人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影响为中心,激励员 工的动机,调动其积极性;伯法(管理科学学派 Buffa):管理就是用数学模 型来表示管理过程,求出最优解,以达到系 统的目标;西蒙(Simon 决策学派):管理就是决策;孔兹(Koontz):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 环境,使个人在群体中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的

13、 目标;德鲁克(Drucker):管理的定义是第二位的,应该 通过管理的任务来阐述。管理的任务是:为组织设定使命的目标;使组织富有活力并使员工有成就;兑现组织对社会的责任。结论:管理的概念有不同的描述,但其本质都是优化组 织内的资源配置,并使其效率最高。(二)(二)管理的职能法约尔五职能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三职能:计划、组织、控制古历克于1937年提出管理七大职能: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戴明(Dr.W.Edwards Deming,19001993)他的努力工作、诚实待人、做事正派以及个人责任等理念给管理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只是尽力做或是工作努力是不够的。你必须

14、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W.Edwards DemingDeming 环(三)(三)管理的对象之一组织的性质与管理对象按组织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分为企业和非营利组织。1.企业(Firm)企业管理(Business Management)分析企业的理论(1)奈特的风险分担与利润 FH奈特在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详细论述了以下道理。企业在所有者管理者与雇员之间重新分摊风险。雇员由于获取固定报酬,因而不分摊风险,所有者管理者承担风险而获取利润。企业的任务:合理地分摊风险,途径是改善企业的组 织结构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2)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 RH科斯 1937 年在企业的性质指出:如果通过市场安排协

15、调资源的费用(交易费用)超过了企业内管理资源的费用,则说明企业内有管理的资源配置就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通过管理协调来减少交易费用。企业组织优劣可以通过交易费用来判断。再造企业流程也可以通过交易费用来选择。企业的任务:降低交易费用,途径是改善企业管理。2.非营利组织(1)特点: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追求利润最大化;主要提供公共品;收入具有非价格来源;成本和收入缺乏联系;组织成员的行为难以考察。(2)管理策略 对外管理策略寻租 寻租概念(Renk Seeking)寻租是为了获得政府特许而垄断性地使用某种市场紧缺物资或者政府庇护。对内管理策略权威 大部分非营利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成员受益的多少,皆有赖于组织

16、中的权威对外的影响力。六、总结与思考总结:管理学和经济学都是为优化资源配置的学科,但研究的层次不同;管理学从泰罗开始,历经古典管理理论、行为 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后现代管理理论四 个阶段。管理思想有五个过程的演变历史,最主要的是 对人性的假设的演变,每一个假设的变化都引 发一场管理思想的“革命”。思考题:泰罗的“精神革命”是什么含义,泰罗晚年有和变化?为什么会出现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霍桑实验在管理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意义何在?怎样理解管理的职能?至今,行为科学理论仍有巨大影响;奈特和科斯的企业理论,对于我们准确地把握企业 管理任务有极大帮助;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有其独特的性质。第二章 企业管理

17、模式的演变 企业管理(Business Management),一般认为制造业企业管理即为典型的企业管理,据天津大学齐二石教授研究:企业管理即为工业工程。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一、制造业生产方式的演变1.第一阶段:单件生产方式(Craft Production)19世 纪及以前,手工生产,单件制作。2.第二阶段:大量生产方式(Mass Production)第一 次世界大战后,福特建设了第一条汽车装 配生产线,斯隆发扬光大,使GM后来居上。3.第二阶段:精益生产模式(Lean Production)特点:生产控制方法采用准时制(JIT)和拉式(PULL)法(看

18、板管理),避免库存,节约资源。4.第四阶段:计算机集成制造(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特点:运用信息技术为特征的(AI)、虚拟制造(Virtual Manufacturing)、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等。5.第五阶段:批量客户化生产(Mass Customization)特点:在照顾成本的前提下尽量满足顾客的特殊需求,如 先制作没有图案的文化衫,现场根据顾客的爱好印 制图案,这叫推迟生产(推迟制造)。6.第六阶段: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1988年美国GM 和 Lei

19、gh University 共同研究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制造业生产方式。AM的目标:能对用户的要求(包括新产品或增值服务)作出迅速反应、及时满足的生产方式。即 按项目组织生产:当企业得知某种需求时,迅速从本公司和其他公司造出各种优势力 量组成虚拟公司(Virtual Company)来共 同完成,而一旦产品完成,虚拟公司即告 解散,投入其他项目中。AM的基础:强大的信息来源和处理能力。AM的特点:合作的理念,项目的理念AM必将成为21世纪主导的生产方式二、制造业管理模式的演变制造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必然带来管理模式的演变:1.企业经营过程重构 美国MIT的MHammer教授最先提出(1993年)Ree

20、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 理论基础:斯密的分工产生效益理念已被科斯交 易费用理论取代:分工带来的学习成本 下降已被交易费用上升所抵消。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生产方式的改变,企业的组织和工作设计要从面向功能(Function-oriented)转变为面向过程(Process-oriented)2.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1)扁平化:中层人员的信息传递、中继及监督功能已完 全由计算机系统取代,可使企业层级减少,实现扁平化。扁平化组织能使信息传递准确无误、迅速。项目组织则是扁平化组织。(2)网络化:属于敏捷制造AM,建立虚拟的网络组织完成 项目;网络化组织取消了传统的企业之间的

21、界限。(3)不完整和多样化:激烈的竞争,使得“用进废退”法则 充分发挥。企业在竞争中只能保留优势部门 而淘汰劣势部门,使得企业在组织结构上不 完整,边缘锯齿化,从而显现多样化态势。(4)多元化:跨文化的多元化工作环境,带来挑战。(5)团队化:团队工作(Team Work)方式日益兴起,取代了 传统的以个人为分工基本单位的生产模式。北美 1/4企业在进行自我工作指导小组(Self-directed work Team)试验,Volvo 公司废除了传统的流水 作业模式,代之以有高度自主管理权的团队。3.注重管理中人的因素理念:人机协同(Human-Machine Synergism)人人协同(Hu

22、man-Human Synergism)技术、人、组织三方面协同的系统集成协同人组织 技术4.企业的经营理念(1)赢利法则的变化低成本的策略不能奏效;强调时间(领先于人)强调产品包含的信息量(独占性的知识)强调服务的增值(增值业务)强调使用价值对于顾客的重要性(个性化需求)(2)企业对社会的责任 企业的天职不仅仅是盈利,而且包含因自己的活动 而对社会负责。可持续发展 绿色制造(循环、清洁、安全、健康)企业所在社区的发展(消除贫困、失学、疾病)(3)人性化 企业顾客的私人化关系(客户关系管理CRM)现代企业不是由老板和下属组成,而是由平等的团队 组成。(4)学习与创新 企业成功决定于组织学习(O

23、rganization Learning)能力即根据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调整。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系统思考(System Thinking)知识管理(后章要详述)局部的经验组织的知识知识管理问题的提出员工的知识可否被组织拥有或租用;当员工为客户提供服务时,他们的知识属于谁?组织和信息系统中的知识属于组织毋庸置疑,但 员工分享这些知识又流向新的组织并引用这些知 识时,知识又属于谁?共享知识组织通过培训、通讯、媒体、交

24、流、工 作会议等方式进行知识传递和共享能够为组织节 约开支并创造财富。组织的知识如何获取?三、总结与思考总结:制造业生产方式相当于生产力,它历经六阶段变化,推动力在于信息的作用日益凸现。制造业管理模式相当于生产关系,生产力变化必然推动生产关系变革,因此制造业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本的标志是:大批量生产降低成本的战略已被个性化服务的项目管理取代;企业成功的决定因素在于企业学习能力的强弱;知识管理的意义在于使个体、局部的经验成为整个组织的知识。思考:为什么在信息社会,组织结构中可以取消中层而 变为扁平结构;扁平结构相对于科层式组织的优势何在?多元化给你所在组织带来什么样的冲击,你应如 何应对

25、?第三章 项目管理的崛起一、一、项目管理发展的历史 二战期间,美、德、日将项目管理用于武器系统开发。二战结束后,军方仍旧扮演主角,开发了PERT(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以及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EVM(Earned Value Management)等基本方法。1950年代后,建筑业成为推动项目管理的主力。学术界将1980年代以前的项目管理称为“传统的项目管理 传统的项目管理”1990年代开始,项目管理影响扩展到其他行业。如:电讯、IT业、制造业、金融业、能源和制造业。原因分析:由于项目管理的一次性

26、、单件性特点,不能适应制造业的连续重复特点,所以1980年代以前没有项目管理用于制造业。1990年代后,信息经济环境中,事物的独特性取代了重复性过程,信息的动态性使灵活性成了制造业新程序的代名词,而 项目管理是实现灵活性的关键 项目管理是实现灵活性的关键。传统项目管理的弱点:个人负责制 不能解决模糊的项目问题 项目管理成本较高现代项目管理的特点:重视以知识为背景的管理方法 重视人力资源和冲突管理(HRM)重视信息沟通方式和组织结构 重视团队管理(TM)重视客户关系管理(CRM)因此,现代项目管理与传统项目管理无太大的关联。随着项目管理领域的扩大,其影响力与日俱增,正在成为组织(或企业)的核心竞

27、争力之一。二、二、项目管理发展的动力分析1.企业和组织面临的竞争压力在不断增大,而传统的应付竞 争的手段不能满足需要。企业必须不间断地推出新产品,研发新产品需要项目管理。传统的科层式组织机构是为适应大规模批量生产而发展起 来的,但这种机构对外界反映迟钝,无法应对客户需求的 变化。而项目管理的矩阵式组织灵活的多,虽然矩阵式组 织每个成员受到双重指挥,但它 的灵活性弥补了这一缺陷,并且 在知识社会中作用更明显。部门 部门 部门 部门 部门 部门项目 项目项目 项目项目 项目 项目组织不是常设组织,它针对特定的客户需求而产生。项目任务结束后,项目组织即解散,这种项目化的运作 方式可迅速适应市场需求的

28、变化,从而赢得优势地位。2.经济系统的日益复杂性需要多个不同的知识领域的协作 才能适应,而项目管理正是管理这种复杂性工作的有效 工具。计算机 计算机管理 管理法律 法律 市场 市场地理 地理 机械 机械艺术 艺术设计 设计电子 电子技术 技术材料 材料环保 环保化工 化工运用项目 运用项目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高档轿车 高档轿车研发与制造 研发与制造3.经济的全球化浪潮到来,使传统组织面对全球化浪潮挑 战力不从心,例如,一个跨国公司总部在纽约,销售部 门在新加坡,制造厂在天津,对于这样一个企业,项目 化的运作是其最佳的管理方式。4.按项目组织资源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人类到目前为止,发现了三种

29、资源配置方式:企业配置资源是一种计划的方式,它能有效降低交易费用,但目前遭遇到知识经济的阻击,交易费用的降低要依靠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来降低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微观层面企业配置资源计划配置资源市场配置资源客观层面三、三、当前国内外项目管理的体系1.以美国为代表的PMP体系。PMP PMP(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开发了一套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PMBOK PMBOK(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

30、wledge)包括九大知识领域。经PMI认证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士称为PMP 即: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MI资格认证从1984年开始,已有2万多人通过认证。中国从 年开始,通过认证的已有 人。2.以欧洲为代表的IPMP体系 IPMA(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也有自己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叫IPMP(International PMP)IPMA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工程主任级 B级:项目经理级 C级:项目管理工程师级 D

31、级:项目管理技术员级 IPMA也有自己的知识体系标准ICB,即:IPMA Competence Baseline IPMA Competence Baseline IPMP在中国也有认证考试,从2001年7月开始,通过?人。3.中国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CPMBOK)今世界只有美国PMI和欧洲IPMA两大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I比较坚持自己的体系为正宗,不允许别人修改,只同意别国按它的体系认证。IPMA却比较开放,允许别的国家按自己国情进行修改。因此,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PMRC)于2001年推出了根据ICB,为推广IPMP认证的(CPMBOK)。此外,中国建设部还推出了工程项目管理的国家标

32、准(GB/T50326-2001),但是,这个标准明显地让人感到观念和实践均很陈旧。据新闻称,中国经贸委拟开考“项目管理师”执业资格。四、四、项目管理的概念和一般原理项目管理项目管理 Project Manag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项目管理的概念 项目(Project):是组织为实现既定的目标为实现既定的目标,在时间、人员、预算和质量约束约束下,所开展的一种具有一定独特性的一次性工作一次性工作。美国PMI认为:项目是为制造特定产品或服务的一项有时限的任务(“时限”是指项目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特定”是指与其他相似产品和服务的不同之处)。小结:项目是一种有目标、有约束

33、的一次性任务。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日常工作(Operation)一次性执行(One-time execution)由现有系统重复执行(Repetitive with existing systems)以目标为导向(Objective oriented)效率和有效性(Efficiency&efficiency)与项目经理一起的团队工作(Teamwork with PM)线性管理(Line management)变更管理(Change management)保持连贯性(Maintaining consistency)表 表1 1 项目与日常工作的比较 项目与日常工作的比

34、较 项目管理的概念 项目管理的概念 项目管理就是对项目的管理。PMI认为有下列特点:对项目本身的要求和期望(对范围、工期、造价、质量等)项目有关各方各自不同的需求(包括业主、承包商、供应商、社区等)项目已识别的期望与要求(已在合同中明确的造价、质量等)项目尚未识别的期望与要求(潜在的环境要求,更低的造价等)PMI还对项目管理提出一种新的见解:项目是一种创新的事业,所以项目管理也可间接地成为创新管理。事实上项目管理已发展成为管理学一个独立分支,也成为一种新兴的职业。五、五、本章总结及思考题总结:项目是一种有别于日常工作的活动 项目最大的特点是“一次性”项目管理是一种创新管理活动 当今世界有两大项

35、目管理体系PMI的PMBOK 和IPMA的ICB,它们有较大不同。项目管理已从工程建设和军事领域向一般制造 业渗透,并在1990年代后形成现代项目管理理 论体系。1980年代以前,项目管理只用于工程建设和军 事领域。项目管理为什么能向以重复和连续著称的制造业渗透?工程项目管理应该向制造业管理学习什么?你能举出一个反映上述两个事实的例证吗?请谈谈学习完“项目管理概述”的体会。项目管理需要别的管理学分支的支持吗?请举例说明。为什么要学习项目管理。1980年代以前为什么项目管理没有应用于制造业。思考题一、战略概述(一)战略的层次 第一层 公司层(Corporate Level Corporate L

36、evel)第二层 竞争战略或企业战略(产品及市场的)(Competitive or business Strategy Competitive or business Strategy)第三层 经营战略(Operational Strategy Operational Strategy)第四章 战略管理(二)战略名词名 词使命(Mission)目标(Goal)具体目标(Objective)行为/任务(Actions/tasks)控制(Control)奖励(Rewards)定 义与所有者的价值观或期望一致的前提对目的或目标的一般说法对目标的量化(如果可能)或更精确的描述实施战略的各步骤(或许与经

37、营问题或具体个人有关)对各步行动的监视:加强目标估计战略和行为的有效性如果必要,修正战略或行为对达到目标的奖励举 例健康并且好看减肥节食、锻炼少吃饼干/小吃/黄油,限于每天一杯酒,每天游泳每天早晨量体重,是否令人满意,如果不,考虑别的战略和行动买一件新衣服TCCCE 战略系统使命努力成为全国一流的工程造价管理教育与研究中心。目标在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前培训中占有较大份额,在全国开考高等执业技术教育。“工程造价管理专业”自学考试使“工程造价管理”最终成为公认的二级学科。具体目标近期目标:(1)编写出版工程造价管理系列教材与专著;(2)完成工程造价管理专业论证。远期目标:(1)每个教师都要力争

38、成为本专业全国一流的学者;(2)使天津理工学院工程造价管理学科成为一流的学科,真正成为全国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输送中心。策略殚精竭虑,勤勉谦和激烈的竞争给我们学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机会和动力。我们的竞争战略是“集中一点”造价工程师培训、工程造价学历教育和工程造价管理研究。我们强调“团队精神”,每个人的个性和学术专长必须无条件的服从整体的利益。行动1.我们正在努力为建设部和国务院其它部门提供日益优质的服务。2.我们已经与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3.我们已经与国内大部分省市定额站和包括石油、电力、金融等行业在内的系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4.我们已经与许多国际组织RICS、ICES、

39、AACE等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奖励效率优先并兼顾公平的奖励制度虽不能使我们的教师附骥名彰,家累千金,但能够保证使他们高情远志,安居乐业。(三)根据战略名词为TCCCE描述的战略系统实例(四)战略管理基本模型战略分析Strategy Analysis战略选择Strategy Choice战略实施Strategy implementation 战略管理包括以下三个基本元素了解组织的战略地位对战略的模拟、评价和选择 使战略发挥作用战略分析环境(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所有者的期望组织文化战略能力(指组织资源,包括优势、劣势)1.战略分析示意战略选择产生 战略方案评估2.战略选

40、择示意战略选择选择一般战略战略方向寻找战略适用性可行性可接受性决策可选择一组战略风险3.战略实施 将战略转化为行动资源计划(战略实施后勤保障)组织结构的变动战略变革战略分析环境文化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战略选择 战略实施资源和战略能力鉴别各种战略方案评估各种方案选择战略计划和分配资源组织结构和设计管理战略变革战略管理三元素模型实施二、战略管理实践1.公司战略在实践中是渐变实施的 亨利明兹伯格(Henry Mintzberg)对公司战略几十年的 研究结论表明:任何组织的变革采用“渐进式”(incrementally)成本最低,抑或是“零碎地”(Piecemeal)变革也是最佳地选择,而“转型式的”(

41、Transformational)则非常少见。如下图:持续性 渐进的 不断变化的转型式的战略变革的模式转产,放弃产品投放市场收购海外扩张战略演化,形成战略决策进而强化战略方向战略决策的演变与强化如:战略演变的方向2.战略发展路线124356自然发展的战略机会性的战略强加的战略计划要采用的战略计划的实施未实现的战略实现的战略3.变化表(Paradigm)组织中的信仰和假设的变化集合称为变化表如组织中下列变化列表即为变化表组织的常规(Routine)变化组织中的特定程序(Rituals)组织的标志(Symbolic)组织的控制系统(Control Systems)权利结构(Power Struct

42、ures)变化量是用来分析组织文化的工具三、战略分析战略分析包括环境分析(PEST、五要素模型)文化和相关利益者的期望分析资源和战略能力分析(价值链、SWOT)(一)环境分析1.PEST分析 P:Political Political 政治的影响 E:Economic Economic 经济的影响 S:Social Social 社会的影响 T:Technological Technological 技术的影响分析环境影响的PEST 1.那些环境因素正在影响组织?2.在当前,哪个因素的影响最重要?未来几年呢?政治的/法律的垄断法律;环境保护法;税法;对外贸易规定;劳动法;政府稳定性社会文化的人

43、口统计;收入分配;社会稳定;生活方式的变化;对工作和休闲的态度;小于水平经济的经济周期;GNP趋势;利率;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失业率;可支配收入;能源适用性;成本技术的政府对研究的投入;政府和行业对技术的重视;新技术的发明和进展;技术传播速度;折旧和报废速度竞争潜在的进入者供应商 购买者替代品进入的威胁讨价还价的能力替代的威胁讨价还价的能力2.竞争环境的结构分析模型资料来源:选自M.E.Porter,Competitive Strategy,Free Press,1980.华夏出版社1997年出版用五要素分析法分析爱尔兰石油工业 经过结构化分析可以初步了解,在竞争环境中起作用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

44、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过去20年全球经济呈现出从控制经济转向自由市场经济的趋势,政府的私有化和非制度化法律导致了这种变革。开始于美国70年代的这种趋势紧接着于80年代在英国流行起来,而这种趋势是1992年后EC(欧洲联盟)的基本规则之一。五要素法可以提供一种分析了解产业本质特点的方法,并且可以了解这些产业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石油行业是一个传统上由国家政府管理的典型的行业例子,80年代发生在爱尔兰的一切是在其它更多的地方所发生的各种变化中的一个典型。在爱尔兰,石油行业由四家公司统治,仍然保留的政府法规是为了保证一些重要产品的供应,这些产品在爱尔兰没有本地的替代品。燃料石油公司(其主要为发电和共热而提

45、供石油)比零售商(向拥有汽车的大众出售汽油等)受到的经营限制要少得多,同时,燃料石油公司作为新竞争者进入行业时有一个天然的进入点(即很容易进入行业),这个行业在竞争较少的环境中取得了很高的利润:由于外行业缺少该如何进行石油产品交易的有关知识,因此,进入市场的威胁很低,但是到80年代初随着现货市场交易的发展这种威胁越来越大,使许多企业进入到该市场中来。替代的威胁很低。一直到70年代后期石油可以满足国家70%以上的主要能源需求。但是在近10年的后期,南海岸发现了天然气,政府已经建立了天然气分销体制,到1984年,石油已经被天然气占去了超过20%的市场。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很低。由管制者以石油公司的成

46、本为基础,再加上一个允许的收益即为最高价。由于市场的需求很高而且正在不断增加,四家主要的公司都按规定价(管制价)对其石油定价。竞争很弱。设定的价格可以弥补公司成本,并能为交易方提供一个利润。需求很高但是引入天然气后需求开始下降。可见,石油行业是个竞争不激烈,利润又很高的市场。但是,企业家们发现了另一个市场机会,即可以以比现有公司低的运营成本进入燃油行业,它会逐渐削弱政府的定价,并且当市场发生变化时会废除这些规定。最终结果是使燃料石油行业的竞争大大的加剧。本实例由Cranfield管理学院的Julie Verity提供。(二)战略能力分析资源审计了解战略能力价值链分析资源利用资源控制价值链分析资

47、源利用资源控制比较研究历史分析行业标准最佳业绩评价结果产品组合分析能力/个人特性分析柔性分析1.资源评估:这一过程确认组织是否拥有实施战 略的资源。从资源评估到了解战略能力公司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过程边际边际支持活动支持活动 材料处理 库存控制 运输运营 制造 包装 组织 测试外部后勤 分销产品 接受产品 储备产品市场与销售 促销基础活动2.价值链分析:可以把资源和使用这些资源的战略目标联系起来,即怎样形成组织的竞争优势。顾客服务 安装 维修 培训 备件供应商的价值链组织的价值链销售渠道的价值链顾客的价值链3.价值系统分析 一个企业的战略能力最终由消费者决定,而导致产品获得价值的许多活

48、动是在组织之外进行的。确认:价值活动 分配成本与附加值 确认主要活动 确认:成本或价值驱动 决定每项活动的成本 或价值的因素 确认:联系 减低成本或附加值 不鼓励模仿4.正确地利用资源和战略能力以形成竞争优势(三)确认关键战略能力的分析SWOT分析法 S:Strengths 优势 W:Weakness 弱势 O:Opportunities 机会 T:Threats 威胁 SWOT分析指在找到有助于制定战略的新发现主要优势员工承诺0+0 0 3 0好的交流+-+-+4 2新的“高层领导组”+0 5 0新设备(运输)0+0+0 3 0业务计划+-+0 3 2主要劣势能力不足-0 0-0 4被动处理

49、-+0 0 3IT系统-0-0 0 4财务计划系统-0-0 0 0 3+3 4 3 5 4 1-4 4 2 4 3 1主要环境要素政治/后勤新技术欧洲评判系统的变革作用公共期望(居民权利)犯罪增加社会趋势+-SWOT分析 SWOT分析一种有用的方式,以总结关键的环境影响、组织的战略能力与发展新战略的程序之间的关系。下述结果来自关于英国区域警力的SWOT分析。四、战略选择1.波特的一般战略(Generic Strategy)成本领先(Cost Leadership Strategy)差异化(Differentiation Strategy)集中一点(Focus Strategy)(成本集中、差异

50、化集中)任何一个组织要保持长期的利润率,就是选择上述战略的一种或一组。1成本领先2差异化3A成本集中3B差异化集中较宽的目标较窄的目标竞争范围资料来源:M.E.Porter,Competitive Advantage,Free Press,1985.华夏出版社1997年出版低成本 差异化三种波特一般战略示意:竞争优势战 略 制 定一般战略基于价格差异化集中可选的方向退出巩固市场渗透产品开发市场开发多样化 相关的 无关的可选的方法内部开发收购联合开发/联盟以什么为基础?哪个方向?怎样制定?2.战略制定3.战略钟:12345678差别化(提供可感受的附加值)(a)没有溢价(b)有溢价集中的差别化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企业管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