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考古实习报告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考古实习报告3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有关考古实习报告3篇考古实习报告 篇1 四月的西安,似已入夏,我们便来到古都西安,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百二十余师生,先后考察了秦始皇兵马俑,半坡遗址,永泰公主墓,乾陵,汉阳陵,陕西省博物馆,大雁塔,碑林,古城墙和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在为期一周的考古实习工作中,我们付出了汗水,去也收获了学问,了解了田野考古开掘方法和技能,知道了历史文物的的爱护和修缮。工作之余的生活,在陕西师范大学的帮忙下也度过的很开心。整个实习,既熬炼了身心,又拓宽了眼界,大家收获良多。 现将本人所考察的有代表性的遗迹和文馆做归纳整理,详述如下: 一、秦始皇兵马俑 兵马俑多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掩盖一层细泥
2、进展加工刻划加彩,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艳丽和谐的彩绘。我们开掘过程中发觉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存着艳丽的颜色,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气氧化,颜色不到十秒钟瞬间消尽,化作白灰。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兵马俑的车兵、步卒、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衰弱、洗练。假如认真观看,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直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全部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 据汉书和水经注记载,秦始皇陵于公元前206年被项羽凿毁。北魏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中说,项羽入咸阳之后,以30万人运了30天还没有把东西运完。以后,关东盗贼又将铜棺窃去
3、。后又有牧羊人因查找遗失的羊,持火把迸入墓穴,不慎失火,将陵墓彻底烧毁, 说大火连续烧了90天都没灭。据说,方圆数十里的陵区地面,也随着一些陪葬坑和陪葬墓的坍塌而下陷了好几米。这样使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筑荡然无存,地下埋藏也受到肯定程度的破坏。这些记载都被当今考古发觉所佐证。秦始皇陵发觉的陪葬坑、陪葬墓几乎都遇到过被盗和火焚的破坏。 二、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700年之间。该遗址1953年春发觉,遗址面积50000平方米。从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国科学院考古讨论所组织近200名考古工,前后开掘5次,连续近4年时间,揭露遗
4、址面积达10000平方米,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科学资料。共发觉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 半坡聚落的范围为不规章圆形。居住区在中心,分南北两片,每片有一座供公共活动用的大房屋,还有若干小房子,其间分布着窖穴和牲畜圈栏。居住区有濠沟围绕,沟北是公共墓地,沟东有陶窑场。据讨论,此聚落是集聚两个氏族的部落住地。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出土斧、锄、铲、刀、磨盘、磨棒等石制农具,镞、矛、网坠、鱼钩等渔猎工具。还发觉粟的遗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动物骨骸。常见陶器有粗砂罐、小口
5、尖底瓶和钵。彩陶非常精彩,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实,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从陶器上发觉22种刻划符号,有人认为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半坡成人死后埋入公共墓地,常随葬陶器及骨珠等装饰品。发觉两座同性合葬墓,分别埋着 2个男子和4个女子 ,一般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死亡儿童埋在居住区,多采纳瓮棺葬。一座女孩土坑墓中随葬品精巧丰富,有木板葬具,说明当时对女孩的爱重。 三、永泰公主墓 关于永泰公主之死,资治通鉴则天顺圣皇后中说“太后春秋高,政事多委张易之兄弟,邵王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主婿魏王武延基窃议其事,易之诉于太后,九月壬申,太后皆迫自杀。”这段话意思是永泰公主之死是武则天下的毒手
6、,是张易之兄弟向武则天告密所致。 永泰公主墓于1960年至1962年开掘,是属封土堆墓,其墓穴是用砖砌的,由墓道、过洞、天井、雨道、墓室构成,全长875米。墓道是一条宽约2米的斜坡,进入过洞直至狭窄的雨道,两旁洞墙内有6个小龛,里面 放着彩绘陶涌、骑马俑、三彩马及陶瓷器皿等随葬品,造型逼真、工艺精湛。从墓道到墓室还绘有丰富多彩的壁画,有宫廷仪仗队,以及天体图、宫女图等。尤其是墓室中放置的一具石椁,石壁上线刻着15幅画面的仕女 人物画,其造型之美,实为罕见。在这些人物中,有的上着披贴、下穿长裙;有的身着男装;有的身穿长褂,腰束锦带,带上缀有荷包;有的脚穿如意鞋;有的身着短袄长裙,或捧壶,或托盘,
7、或弄花,或拱手,或对话等等,全部这一切均呈现了当时宫廷生活的情景。此外,石椁两扇门的顶部,还刻着一对鸳鸯,张开羽翼,相向飘舞,象征着墓内仆人夫妻恩爱。 此墓曾被盗过,墓道中有一处留有盗贼进入的痕迹。出了墓道,可从墓的两旁道路直上墓顶,在墓顶上可看到接近的章怀太子、懿德太子墓等。墓前还有陈设室,存放出土的随葬品。 四、乾陵 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工程才根本完工。气概宏伟壮丽。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
8、 “乳峰”。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很多雄伟的建筑物。勘探说明:内城总面积240万平方米。城墙四周,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从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其台阶高差为8168米。走完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四周还有17座陪葬墓。“唐高宗陵墓”墓碑,高2米,是陕西巡府毕源为高宗所立,原碑已毁,现在这块碑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此碑右前侧另一块墓碑,是郭沫若题写的“唐高宗李
9、治与则天王帝之墓”12个大字。另外在南门外有为高宗皇帝和武则天歌功颂德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二通以及参与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在中国历史上,陵前石刻的数目、种类和安放位置是从乾陵开头才有了固定制度的,始终延袭到清代,历代大同小异。 五、汉阳陵 汉阳陵,又称阳陵,是汉景帝刘启机器皇后王氏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原上,地跨咸阳市渭城区、泾阳县、高陵县 三县区。始建于公元前153年,至公元前126年竣工,陵园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修建时间长达28年。 汉阳陵出土的汉俑非常
10、引人留意。他们只有真人的三分之一大小,约60厘米高,赤身裸体且没有双臂。据讨论,这些陶俑在刚刚完工时都身着各色漂亮的服饰,胳膊为木制,插入陶俑胳膊上的圆孔,以便木胳膊可以敏捷转动,但经过千年的风霜之后,衣服与木胳膊都已腐朽,因此只剩下了暴露而残缺的身躯。兵马俑的队伍中有一局部是女子,大多面目清秀,身材均匀,但也有一些颧骨突起,面貌奇异,可能是当时的异民族兵员。比起秦始皇兵马俑的肃穆与刚烈,阳陵汉俑显得平和而沉着,正反映了“文景之治”中的安详的社会气氛。 六、陕西省博物馆 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进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
11、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现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洁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中国历史上强盛的周、秦、汉、唐等王朝曾在陕西西安四周建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广,其中有精致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以及汉、唐金银器,唐墓壁画。堪称陕西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誉为“华夏珍宝库
12、”和“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 七、大雁塔 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层砖塔。在武则天长安年间重建。后来又经过屡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闻名的巡游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朝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构造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周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势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风格庄重古朴,是保存比拟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 大雁塔是西安
13、市的标志性建筑和闻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因此,西安市徽中心所绘制的便是这座闻名古塔。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取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 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高180尺的五层砖塔,后在武则天长安年间改建为七层。 大雁塔通高64.5米,塔体为方形锥体,造型简洁,气概宏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中不行多得的杰作。 在实习的过程中,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一些圆满。喜悦的是,亲眼见到了许多文物古迹,领会了古城西安的风土魅力,感觉自己的阅历和见识长了不少。圆满的是,究竟实习时间短暂,我们对考古工作的熟悉还不是很深,只是在看别人成果,听人讲如何做,未能
14、够亲身感受、处理一些详细工作,所以未能领悟其精华。但时通过实习,加深了我对历史(考古)学问的根本理解,丰富了我的历史(考古)常识,使我对考古工作有了肯定的感性和理性熟悉。熟悉到要做好历史(考古)工作,既要注意治理理论学问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把实践与理论两者严密相结合。 不要以为考古工作是很无聊和乏味的,老祖先留下来的这些东西都是无价之宝,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人肯定要懂得珍惜和爱惜,并向身边的人宣传爱护文物遗迹的重要性。 考古实习报告 篇2 历史学与考古学有着亲密的联系,作为一名历史学的学生无可厚非要二者兼留意之。众所周知,考古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在我们的授课中始终都只是理论的学习,没有实践
15、。考古专业的教师为了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力量,丰富我们的专业学问,将书本理论与实际考察相结合,我们于20xx年12月7日在考古学专业教师的安排下,来到了盘龙城遗址进展了为期一天的实地考古学习,不亦乐乎! 在去之前我们已经对盘龙城遗址有所了解。位于武汉市北郊约5公里的盘龙城湖畔,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是长江流域发觉的第一座商代古城,面积75400平方米。遗址城内东北部为宫殿建筑群,城外四周分布着手工作坊、民居点和小型墓地,从遗址中开掘出大量精致的商代青铜器、玉器和陶器。 它是中国商代遗址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城址,其绚烂的青铜文化、较兴旺的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完备的城邑形态和功能,对讨论城市文明
16、进展史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爱护单位。 遗物参观: 在盘龙城遗址的工作人员的带着下,我们首先对盘龙城博物馆陈设室进展了参观。里面包括石器展厅、铜器展厅,玉器展厅,陶器展厅。展厅里陈设了古代先民进展生活和生产活动所用的遗物及制造这些东西所需的模具。工具和武器有臿、斨、斧、锛、凿、锯、钺、戈、矛、刀、镞;礼器有鼎、鬲、簋、斝、爵、觚、盉、罍、卣、盘等。在这些遗物中,特殊最引人注目有一个青铜大圆鼎,高达85厘米,是迄今出土的我国商代前期最大的圆鼎;长达94厘米厚仅1厘米的玉戈,显示了超群的琢玉技术,是目前我国出土的商代前期最大的玉戈; 高达1米的大陶缸,系商代陶器之精品,显示了精湛的
17、制陶工艺水准。 遗址现场学习: 之后工作人员带着我们来到了曾经的考古开掘现场。那里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大书“盘龙城遗址”,上面有着盘龙城遗址的简介。然后考古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遗址的开掘状况, 遗址于1954年发觉,1974年和1976年,湖北省博物馆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合作,进展过两次较大规模的开掘,1979年以来,湖北省博物馆又进展屡次开掘。经过多年的工作,根本上搞 清遗址的分布状况。城内仅有宫殿、居民区,手工业区和墓葬则分布在城外。城址坐落在遗址的东南部,平面近方形。每面中间各有一缺口,应为城门。城垣分段版筑,分主城垣和护城坡。城垣南部和北部发觉有濠沟遗迹。城内东北部发觉大型宫殿建筑
18、夯土台基,西南部为一片凹地,未见遗迹。建筑基址分上下两层,平行排列在南北轴线上,方向同城垣全都。一号、二号基址已开掘。二号基址中间未见隔墙,可复原为一座大空间的厅堂,与一号宫殿基址形成前朝后寝的格局。 介绍完毕。考古工作人员向我们展现了考古工具探铲并阐述了其用法。它为一半圆柱形的铁铲。一段有柄,可以接长的白蜡杆。使用时握住手柄,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可深逾20米,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渐渐挖出一个直径约十几厘米的深井,用来探测地下土层的土质,以了解地下有无古代遗址。然后他向我们演示其用法,并让我们亲自体验了一把。 他还给我们展现了在田野开掘中所见到的两种地层关系
19、并教我们如何识别简单的地层关系。一种是上下相叠的地层关系,称叠压关系;另一种是挖破的地层,称打破关系。叠压的地层关系,是未经扰动的,由上而下挨次相叠的地层,关系并不简单。打破的地层关系则较为简单,它有两个地层之间的相互打破,也有遗迹单位之间的相互打破关系。这种打破关系,有的没有时代区分,只是有时间早晚先后的不同,有的则有时代不同的区分,因此比拟简单。但可以确定,被打破的地层或遗迹单位,必定比打破它的地层或遗迹单位年月要早,由于,打破的规律一般是晚的挖破早的。识别简单的地层关系的关键在于区分和识别土色和土质的不同,同时还必需擅长识别地层内包含物的同异。把握了这两个关键问题,就简单处理好简单的地层
20、关系,避开造成混乱。 田野考古开掘的方法和留意事项: 而后,教师介绍了田野开掘的方法和留意事项。首先介绍了进展开掘所需的工具,其一就是确定方位的指南针,主要是用于判定探方边沿的南北方向是否精确,即判定探方的方格是否为标准正方形。其二为野考古最根本的工具手铲,参与田野考古的人员每人至少要有一把手铲。主要用于刮地、壁,以识别土质土色。手铲的有几种使用方法,在对不同的遗物、遗址进展挖掘时使用的方法也不同。其中一种是刮土,这是在挖掘中用的比拟多的方法,用手握住把,大拇指放在把柄上,然后与地面成锐角,渐渐的刮地面。 最常见的田野开掘有遗址开掘和墓葬开掘两大类。遗址的详细开掘方法为“探方”法,即把开掘区划
21、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探方”。首先用指南针于要开掘的探方西南角确定一个探方测量的座标基点。在实际工作中依据开掘对象的实际状况,探方亦可适当增大或缩小。然后开头拉线,把开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演示过程中是5 5的方格),需要对方格进展统一的编号,分工开掘,以便将开掘资料汇合、纳入总体记录中。探方由主体、隔梁、关键柱三局部组成。探方内的土层以土质(松、软、硬),土色(各种颜色)和构造(含沙量等)划分为不同的文化层,根据先上后下的挨次依次开掘,以便发觉和掌握遗址、遗物现象,做好记录。探方要留剖面,以观看文化积累的和层次。发觉遗址后要事先观看分析其地层关系,按其不同特点,实行不同的操作方法,认真
22、清理,并探明它们之间所在的位置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全部开掘过程中,都要做好文字、绘图、照相记录,以保证资料的完整性。 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的关系: 对于此次的实地考古学习,让我们意识到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相互作用巨大。首先狭义历史学对考古学的作用主要表在于考古学要以历史文献记载为确定课题与讨论途径的重要参考,为考古学供应信息,为考古开掘供应肯定的方面。同时,考古开掘遗物在上升到讨论层面时也需要历史学做诠释。例如,在盘龙城考古开掘过程中,对盘龙城宫殿分布以及其作为商王朝的统治南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确实定都需要历史文献的记载来作为讨论的参考。 考古学对历史学的作用亦是不容无视。首先考古
23、学的进展订正了很多错误的历史观点。例如盘龙城考古改写了“商文化不出黄河流域”的史学观点。盘龙城遗址的发觉,是对商王盘庚迁都之前历史的有力补充,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从商代早期起就共享着同样的文明。商文化南渐,加速了南方原始文化的解体和青铜文化的消失,同时大量矿产资源运到中原地区,又促进了商文化的进展。所以,盘龙城成为殷商文明进展中的一个重要坐标。 帮忙补充了文献资料记载之缺乏,丰富历史记载,开扩人们的历史眼界。例如盘龙城属于商文化早期遗址,距今3500多年了,历史记载较少,距今时空差距甚大,人们对当时的生活、生产、思想观念的熟悉特别外表,想要在对那段时期的熟悉取得突破,都需要取
24、得考古开掘的支持,考古资料的开掘就更显得特别重要。考古的开掘以实物的形式加深了人们对商代经济水平、生活状 况的了解,可以说,盘龙城考古帮忙弥补了史料记载之缺乏。同时,它的发觉对于讨论南方商代文化面貌、城市的布局与性质、宫殿的形制及建筑技术,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丰富了历史文献记载。 个人心得: 虽然那每天气很冷,但是对于此次的考古实习,大家都很积极。临别时听着考古工作人员绘声绘色地讲着他的考古经受,令我一片神往。通过此次实地考古学习,让我熟悉到理论来源于实践,它可以很好的指导实践。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需躬行。特殊是作为当代大学生,不能每天束缚于教室,而应开眼熟悉和了解外面的世界。 考古实习
25、报告 篇3 三峡考古实习记略考古学在公众心目中是一门布满浪漫颜色与神奇气息的学科,尤其是在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人们经常把它与奢华华丽的陵墓、湮没于荒漠的古城以及各种奇珍异宝联系起来,这就更为考古学增加了一层模糊的面纱。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新闻媒体对各地的考古工作赐予了更多的关注,随着老山汉墓开掘、雷峰塔地宫开启等一系列电视直播人们才惊异地发觉,古代文明的辉煌原来就重现于小小的手铲和竹签之下,由此公众才贴近了真正的考古学。 回想起考古实习前的情形,就连我们这些靠着抱负与激情从全国各地走到一起来的考古专业的学生,在经过两年系统的理论学习后,还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奇怪与紧急,一想到自己马上投身到炽
26、热的三峡库区文物抢救工程之中,想到自己所学的学问马上在现实中承受考验,心中不免有些忐忑担心,想象着该如何用双手叩开大地的胸膛,倾听千百年前先民生息劳作的历史回响,如何在无言的遗址上复原出古人生活的生动场景,如何在一个远离尘嚣的小村庄度过生命中一段重要的时间 或许由于大家都是刚刚二十岁的青年,雄心勃勃,意气风发,所以与紧急担心相比更多的是难以抑制的兴奋和对前途的向往。动身前夜,在与亲朋一一电话话别后,我在日记中写道:“明天及以后几个月的日子里会有很多我生命中的第一次发生吧!不管是喜是忧,好好体验,喜爱生活吧!” XX年9月18日下午,以厦门大学考古专业98级同学为主组成的厦门大学XX届考古队一行
27、22人离开了阳光下的鹭岛,乘火车奔赴实习地重庆市云阳县巴阳镇畲家嘴村。 一、早段 XX年9月21日凌晨,考古队到达重庆。 早晨八点左右,我们登上大客车由重庆前往实习地点。客车在离开前先在市内兜了一圈,以便我们扫瞄一下山城风光。这时薄雾已经散去,山城的铮铮铁骨和雄浑气势昂然显露,群山如聚,广厦如鳞,长桥似虹,大江如怒,整座城市仿佛一位在蓝天下振臂高呼的巨人,浑身布满了力气和斗志,让观者深感兴奋! 客车离开城市驶向群山,不久之后就驶上了危险的盘山大路,每逢转弯都会让人感觉整辆车已突入空中,马上下坠,就在重力和恐惊抓住人心前一刹那,客车又回到了路上,虚惊环生! 黄昏时分,教师告知我们目的地就要到了。
28、同学们心中的紧急和奇怪又开头蠢蠢欲动,经受了几天的舟车劳顿后最终会到达怎样一个终点,这是盘绕在每个人心中的问题,突然开头盼望汽车就这样始终行驶下去,永久与目的地相距遥遥。在等待的焦灼与微弱的抗拒中,巴阳镇移民新村已将我们包涵。汽车轰轰而去,把我们留给了安静的小村庄,在下车的一刻我好像有些失落,失落了什么,莫非是旅途中的梦想? 我们住在一幢老乡刚建好的四层小楼里,一楼是餐厅和公共活动场所,教师住在二楼,三楼是女生宿舍,四楼是男生宿舍。走进宿舍,推开窗户,眼前的视野非常开阔,长江就横亘在眼前,曲折而来,又浩荡而去。但新奇和惊异很快就让位于疲乏,吃过晚饭后大家很快都休息了。新的生活、新的见闻都留给明
29、天吧! 22日早晨,酣睡醒来,轻轻登上天台开头认真打量整个村庄。青山为邻,长江作伴,让人心旷神怡。整齐的楼房像双翼一样在我的两侧绽开,勾画出新村里唯一的街道。山间薄雾仍未散尽,老乡却已早起务农,牛哞鸡鸣远远传来,感觉清爽而自然。好像一夜之间,拥挤的街道、无边无际的高楼大厦、奔驰的车辆都永久在眼前消逝了,从心中抹掉了,目光得以伸展,心灵可以松驰;好像一夜之间,永无休止的噪音、味道难闻的废气都踪迹全无,不复消失,鼻子更加敏感,灵性重归双耳。这种身心得以释放的感觉让人悠闲沉醉。 顺口做首打油诗:起而望长江,睡而栖竹床。辛勤掘黄土,忘忧回家乡。 当天上午我们在云阳县文管会聂所长的伴随下,首先来到江边,
30、见证这条流淌着中华民族的精魂与血脉的大河!当地一位同志很骄傲地介绍:长江最窄、最深处巴阳峡就在畲家嘴村四周。然后我们大致熟识了四周的地形和道路。 田野调查工作于23日开头进展。我们学习利用自然或人工形成的地层剖面查找文化层,依据地面上的遗迹、遗物查找文化遗存。考古调查进展了近3天以后,教师和同学们已共同确定了几个适合开掘的地区,并从25日下午转入考古开掘阶段。为了便利规划,整个畲家嘴遗址以巴阳小学为基准点被分为北、西、南三区,首先开头的是北区的开掘。 在开掘正式开头之前,看着地面上划好的整齐方格,不由回想起自己一段短短的经受:由于对历史的兴趣而喜爱上考古,渴望有一天能目睹世界七大奇迹的壮丽、秦
31、始皇陵的珍奇。1998年参与高考并如愿以偿地来到厦门大学考古专业学习,两年后的今日最终要开头企盼已久的考古开掘了,这应当是我一生中极有纪念意义的一个时刻。当时我们像做早操一样整齐地站在属于自己的探方中,望着老乡带着各式各样的工具从远处赶来。在民工被安排给各位同学以后,大家不由先对视一眼,然后又奇怪地端详着脚下的地面,这片当地农夫世代耕种的土地下会有什么“宝藏”呢?锄头挥起来了,这正是考古人向大地和时间求解的方式。 30日,在云阳县文管全部关领导的热忱邀请下,我们冒雨参观了闻名的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张飞庙,并有幸观赏了一些云阳县境内的出土文物,最终还顺便巡游了一下云阳县县城。教师们打算在10月1
32、日放假一天,但是由于大雨连绵,全部人只能固步室内,假期名存实亡。 10月2日,当全国大多数人或在家中静享节日的轻松,或外出旅游时,我们考古队员顺着泥泞的山路来到了探方旁,惊异地发觉大局部探方都积了二、三十厘米深的水,有的探方甚至有近四十厘米的积水,当天的开掘被迫改为排水,男生把鞋一脱,用水桶倒水,女生则负责把水舀进桶里。大家一起动手,分工明确,秩序井然,连钟教师也跳进了混沌的泥水中与我们一起劳动,手指划破了都毫不在意。大家群策群力最终用半天时间把水排干了。吃过午饭之后,谁也顾不得衣服上溅满了泥星就躺倒在床上,来不及叫苦就进入了梦乡。此后,当地“秋冬多雨”的气候还给开掘工作制造了不少麻烦。烈日与暴雨轮番出场,生旦净末,反复展现着考古工作的辛苦,我们就像无知的晚辈任由它们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