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19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一、教材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学问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阅历,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别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相识简洁的路途图。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按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依次进行编排,供应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关心学生辨别方向。 二、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育学生辨别方向的意识,进一步进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相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
2、,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别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洁的路途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途。 第1课时 相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内容:教材第2至3页例1及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相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别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辨别东、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进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实力。 3在视察主题图时,渗透爱国主义教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 教学重难点:会在实景中辨别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里实行吗?这是我们祖国的高傲,也是全国人民努力的结果,大家想不想看看首都北京的美景呢? 二、快乐体验,探究新知 1视察主题图 1出示第2页彩图。 2我们如今来到了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你们望见了哪些建筑物?情愿当小导游为大家介绍一下吗?同桌之间互相解说。 3指名上台讲。 2学习例1:出示第3页彩图。 1图上画的是小明和他的学校,你能告知老师他在干什么吗?大家想和他一样去我们的操场上相识这四个方向吗? 早上太阳在什么方向?面朝太阳,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方向?背对的方向是什么方向? 学生互相说说自己前面的和后面的方向。 如今同学们像老师一
4、样伸开两臂,我们左手指的方向是北,右手指的方向是南。 2让学生说说学校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建筑物。提问学校的教学楼等建筑物在操场的哪一面? 3请4位同学面朝4个方向背对背站好,让他们说说自己面对的方向。引导其他同学视察和觉察东西两个方向的同学背对背,南北两个方向的同学背对背。 强调东西相对,南北相对。 4回教室填写例1。 三、分层练习,稳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练习一第1题)?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四周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5人一组,1人指挥,4人做动作。1人指挥站中间,4人听指挥站4个方向。 四、课堂小结 今日大家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
5、疑问? 回家依据4个方向视察房间的摆设,明天来告知大家。 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 早上太阳在东方 面东,背西,左手北,右手南 东西相对,南北相对 : 第2课时 绘制平面图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例2及练习一第2题。 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在图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并集体沟通,使学生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培育学生的数学实践实力,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展。 3培育学生认真视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引入情境 复习四个方向,请学生介绍学校四个方向的建筑物。 想让更
6、多的人了解我们学校,可以运用校内示意图。 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 出示第4页彩图。 1这些小挚友正在绘制示意图,看过他们的状况你能说出绘制校内示意图时要画上哪些内容吗? 2.生绘制校内示意图。 3小组沟通展示。 4看第4页彩图,说说怎样画更简便、更清楚? 三、稳固练习 1出示第6页第2题彩图。 这是小明的房间,你能帮他介绍一下四面的摆设吗? 2一人说房间的陈设,一人绘制出平面示意图。要求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 3全班沟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把有关方向的学问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学会了绘制简洁的平面示意图。课后请大家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一张标准的校内示意图给你们的爸爸妈妈看
7、看,向他们介绍我们的校内。 板书设计: 绘制平面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第3课时 看简洁的路途图 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5 页例3及练习一第 3、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看简洁的路途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途。 2培育学生的区分实力和数学实践实力。 3关心学生了解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渗透思想品德教化。 教学重难点:会看简洁的路途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途。 教具准备:挂图、指南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第5页例3彩图。 小明来到了一个生疏的街区,我们来帮小明看看这个街区有哪些主要建筑物。 在这张图上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假如小明问的是你,你能精确的告知他行走路
8、途吗? 二、新知探究 1图上只标明白北方,其余三个方向你能辨别出来吗? 2谁能说说少年宫的位置?体育场的位置呢? 按那个小挚友告知小明的路途能到达少年宫吗?你能告知小明去体育场怎么走吗? 3根据挂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来? 小结:刚刚大家说了好多行走路途,我们在为别人指路的时候要先弄清楚方向,再找到要去的建筑物的位置,然后告知问路人行走的路途。 三、稳固练习 1出示第5页“做一做彩图。 生说图上的信息,辨别四个方向。 描述某些建筑物的位置。 2练习一第3题。 3练习一第4题。 四、课堂小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扩展延长 介绍四大独创的指南针。 板书设计: 学看路途图 弄清方向
9、 找到位置 说出路途 : 第4课时 相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例4及练习二第 1、 2、 3、4题。 教学目标: 1、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方向。 2、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热联系,进一步进展空间观念。 3通过学问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教学重难点:相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别其余七个方向。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 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找寻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学问。 二、谈话导入 出示课本情境
10、图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别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今日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内中的操场上,准备接着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学问。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指南针 三、亲身实践,接受新知 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运用方法,增加民族傲慢感。 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沟通预习1收集的资料,老师赐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区分方向: 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独创了罗盘。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独创之一。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区分方向。 2、
11、根据指南针如今的指示说说校内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北面是教学楼,南面是花坛,东面是图书馆,西面是体育馆 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相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问: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内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归纳:从“东动身,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动身,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内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稳固运用 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探讨后制成方向板。 北 2、利用方向板辨别教室中的八个方向。 3、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4、练
12、习二第 1、 2、3题。 5、练习二第4题: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问:这是哪国的地图?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化。 让学生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十堰的位置,说说十堰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武汉的什么方向? 五、全课小结 1、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沟通预习2: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学问。 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 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 第5课时 看简洁的路途图 二 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例5及练习二第 5、6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看简洁的路途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途。 2培育学生的实践实力,表述实力和信息搜集实力。 3使学生敢于、乐于和他人沟通。激发学生对家乡的酷爱
13、之情。 教学重难点:会看简洁的路途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途。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生活中常要用到方位学问,谁来和大家说说? 我们在参观巡游的时候也会用到。 二、进入情境,运用新知 1出示第9页例5彩图。 这幅图画了些什么? 2通过指定的一个方向,辨别其余的七个方向。 同桌沟通,小组沟通,全班沟通。 3说说各场馆所在位置。 同桌互相问答。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小结:我们在参观巡游的时候,先区分方向,再弄清楚要去的场馆和设施在什么方向,然后前往。假如有人问路,要把行走路途说清楚。 三、稳固运用 1第9页“做一做。 2小玩耍:问路第11页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
14、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第12页第 5、6题。 : 其次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它是在二年级的表内乘、除法及三年级的一位数乘多位数、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它为学生驾驭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学问和思维基础。 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也是依据“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依次进行编排的。因此,本单元分两个小节:先学口算除法含估算,再学笔算除法也含估算。这样编排,和三年级上学期“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结构是一样的,表达本套教材在规律结构上的一种对称美,易于宽阔师生从横向上把握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以及学习方法上的迁移。
15、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阅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驾驭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洁问题。 第1课时 一位数除整 十、整百、几百几十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3至15页例1及“做一做第 1、2题,练习三第 1、2题。 教学目标: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驾驭除法运算的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驾驭一位数除整 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培育学生认真视
16、察,正确计算的习惯,能正确、娴熟地口算简洁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在与他人沟通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教学重难点:驾驭一位数除整 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学生读题,独立口算,说出得数。 12 4= 8 2= 14 7= 24 6= 36 6= 18 9= 16 4= 20 5= 35 5= 15 3= 64 8= 72 9= 2、口答: 180里面有几个十?400里面有几个百? 23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3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二、亲身实践,学习新知 1谈话:刚刚我们复习的是已经学过的表内除法的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17、。今日我们接着学习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2出示教科书第13页的主题图把主题图的124箱改为120箱 老师:视察主题图,根据主题图中的已知条件,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把已知条件和所提问题用笔写在课堂本上。让学生视察主题图,并根绝已知条件,自己编写应用题,懂得应用题的结构和运算方法。 3出示例1 1赵大伯3次能运完60箱,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老师:要求赵大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该怎么列式? 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让学生自己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结: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多少个十留意思索的过程可多让学生说。 2600箱货物王叔叔只运了3次,平均每次运多少箱?要求王叔
18、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该怎样列式? 你想怎样计算,请在小组里探讨。 小结: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整百数看成几个百,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多少个百。 3240箱货物,李阿姨运了3次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要求李阿姨平均每次运多少箱?该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列式:2403 为什么这样列式?因为李阿姨3次运了240箱,要求平均每次运多少箱,就是把240箱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所以用240除以3。 240 3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小组探讨后汇报探讨的结果。 老师小结计算方法:想240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不够1个百怎么办?用学具帮助分一分进行思索。我们可以把2个百看成20个十,与40合在一起,看成是24个
19、十,再平均分成3份,每份8个十,就是80。 小结:一位数除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几百的数,假如不够除,再把几百转化为几十个十,再与十位数合并起来,看成几十几个十,再除一位数,得到的商是几个十,就是几十。 三、稳固运用 1、完成教科书第15页做一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看图,口头编一道题。 学生列式计算,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完成教科书第15页做一做的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个别题目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完成后全班讲评。 3、阅读第15页“你知道吗?,了解除号“平均分的意义。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 1、2题。
20、: 第2课时 除法的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例2及“做一做第 1、2题,练习三第 3、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育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实力。 3.培育学生良好的估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606 2408 3204 4207 4509 6307 3606 4005 1203 1604 2804 5409 2、说出以下各数的近似值。 148 193 87 93 二、亲身体验,学习新知 1、引入新
21、课 1有124箱货物,李叔叔三人开了三部车,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2到西湖有223千米,客车行驶了4小时,平均每小时约行多少千米? 3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4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假如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让学生根据除法的含义列出各题的算式。 1243 2234 1003 1824 提问:请学生逐一说出上面四道算式的意思,在说算式意思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来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2、出示教科书第13页主题图,同时出示例题2。 老师:要求“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列式是:1243。 老师
22、:大约是什么意思? 老师:怎样进行除法估算?分小组进行探讨,然后汇报探讨结果。 第一种方法 其次种方法 124120 124=120+4 1203=40或340=120 1203=40 平均每人大约运40箱 剩下的4箱每人还可运1箱,每人大约运41箱。 引导学生对以上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 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都正确的。 两种结果虽然有微小的差异,但都接近精确值,不影响问题的合理解决,可以说,这样的差异在此题的解决中是可以忽视不计的。 3、让学生独立进行估算。 第一种 其次种 第三种 223200 223=200+23 223240 2004=50 2004=50 2404=60 平均
23、每小时约行50千米、55千米、 60千米。 老师:以上3种结果都对,说明汽车的速度每小时在5060之间,当然以55最正确,因为它更接近精确值。 小结: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前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4、再现问题: 1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2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假如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组织学生探讨: 在解决第一题的时候,能将100估成120吗?为什么? 在解决其次题的时候。将182估成160合适还是估成200合适? 5、老师小结: 通过以
24、上的探讨,让大多数人明白:在第一题中,只有100元钱,所以估算时不能将100估大,只能估小;在其次题中,已知灾民182人,在考虑所需帐篷数时,应将182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帐篷让灾民度过困难期。 三、稳固运用 完成教科书第16页做一做的第1题和第2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怎样进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 五、课堂作业: 教材练习三的第3题和第4题。 : 第3课时 口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 17、18页练习三第5至8题。 教学目标: 1.经过反复练习和思索,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娴熟驾驭除法口算的基本法。 2娴熟驾驭除法口算后,能在生活中娴熟地运用。
25、教学重点、难点:留意觉察学生难以明白的一些典型例题给学生讲解。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听算练习 62 602 6002 60002 84 804 8004 80004 102 25 603 203 243 2403 24003 1203 707 107 546 488 2、用你自己宠爱的方法估一估: 1252 3785 4357 2974 4698 3、笔算竞赛: 82 802 8002 80002 183 1803 18003 903 58 405 549 69 819 79 89 6 19479 273 67 455 213 用确定时间算出以上题目,师生评价,表扬发奖。 二、指导练
26、习 1、练习三第5题。 学生独立做后全班沟通。 2、练习三第6题。 学生读题,然后在书上填写,全班评价沟通。 3、练习三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第(1)小题,然后再提问题。 4、完成练习三后的思索题。 三、课堂小结: 1、说说自己在除法口算中自己有些什么体会,你有什么觉察想和大家一起共享。 2、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积累了那些阅历? 四、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7题。 : 第4课时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1920页例 1、2及“做一做第 1、2题,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驾驭书写格式,理解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算理,并能正
27、确地进行笔算。 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索,学会解决问题,培育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驾驭算法。驾驭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关心学生理解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再那一位上面。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假如有余数,应当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接着除的道理。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1204 2807 3005 5409 242 844 933 693 提问:口算242时你是怎样想的? 2、计算: 4) 8 5 )25 7 )63 9 )45 二、亲身体验,学习新知 1、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用竖式计算比较简洁的表内除法,如今我们学习稍困难一点
28、的笔算除法,既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出示教科书第19页的主题图。 要求学生认真视察画面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口述画面的内容。 老师根据画面内容,编一道除法应用题。 3、出示例1 三年1班和三年2班参加植树活动,共种42棵树,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1提问: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想一想这道题该会怎样列式:学生列式:422。 2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谁会口算422?怎样想?得多少? 3出示小棒,摆好42根小棒,怎样把四个十和两个一各平均分成两份?要分得又对又快。 4笔算:422。 老师:刚刚用分小棒的方法说明同学们口算对了,假如这道题用笔算怎样算?笔算除法的依次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
29、的最高位除起,如今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竖式计算除法。 师一边讲解一边板书:先写除法的竖式,被除数十位上的数表示4个十,4个十除以2商2个十,要在商的十位上写2,用除数2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表示从被除数中已经分去的数,把4写在42的十位下面,4减4得0,表示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了,个位上还有2,要落下来接着除,2除以2得1,要把商写在个位上,再用除数2去乘1,积是2,表示从被除数中分去的数,写在上面落下来的被除数2的下面,2减2得0,表示个位上的数也分完了。 提问:做笔算时,先从哪一位除起,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置上? 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0、。 4、出示例题2。 四年1班和四年2班参加植树活动,共种了52棵树,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1先让学生独立分析,然后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2让学生自行动手操作,弄清算理。 老师:52平均分2份,让我们一起拿出52根小棒来试着分一分。 先分5捆,每份2捆,共分去4捆,还剩1捆,余下的1捆怎样分? 把余下的1捆拆开,与2根小棒合并起来是12根,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先分得的2捆,就是2个十,再分得6根,一共分了26根。 老师:用竖式该怎样计算呢?我们在动手操作时,是先分整捆,也就是用2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5,商是2,写在被除数十位上面,还剩1余1捆,余下的1和除数比较,余数
31、比除数小,余下的1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2落下来,1个十连同个位上的2合起来是12,再把1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写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正好分完,余数是0。 (3)比较例题1和例题2的异同。 相同:都是从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要写在那一位上面。 不同:例2是被除数十位上还有余数,余下的数要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余数必需比除数小。 (4)小结: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除法竖式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假如求出一位商后还有余数,余下的数要与被除数个位落下来的数合并后,接着除。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 三、稳固运用 1、完成教
32、科书第20页做一做的第1题。 让学生用竞赛的形式起先练习,看一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并要求学生说一说思索的过程。 2、完成教科书第20页做一做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五、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1题。 : 第5课时 笔算除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21页练习四第2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驾驭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竖式的写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精确率。 2培育学生灵敏运用学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3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培育学生爱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怎样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笔算除法要留意
33、什么? 二、指导练习: 1、第21页练习四第1题 (1)看作业比较上下两行的异同。 (2)小组探讨,汇报沟通。 2、练习四第2题 (1)读题。 (2)小组合作练习。说说错在哪里?分头进行改正。 (3)全班订正。 (4)作补充练习。 3、练习四第3题 (1)看图说清题目意思。 (2)说一说还能想到的问题。 (3)画出要摆的形态,再说说解答这类问题要用什么方法。 (4)解答后集体订正。 4、练习四第4题 (1)读题,审题。 (2)找问题、条件、解答问题,评讲。 三、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学会了什么? : 第6课时 用一位数除三位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2223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五第13题
3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驾驭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的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育小学生估算的意思,通过估一估,来确定商的最高位是几。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思索,学会解决问题,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培育学生爱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驾驭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的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18 6 244 3606 357 126 3603 728 909 8109 2、计算: 9)81 4)84 3 )39 6 )54 提问: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819的商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
35、546你是怎样算的? 二、合作体验,获得新知 1谈话:通过刚刚的复习,同学们初步驾驭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的依次和商的书写位置。今日,我们接着学习笔算除法,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2教学例3。 出示教材第22页的例3及挂图,让学生说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列式:2386 提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你能估算一下大约要插多少页吗?你是怎样想的? 老师:假如列竖式计算该怎样算呢?先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被除数百位上的数2除以6,商够一百吗?我们该怎么办? 23个十除以6商的最高位“3为什么要在十位上呢?23除以6为什么商是3而不是4? 提问:我们在进行除法运算时,每次除
36、后余下的数都要和除数比一比,你会觉察什么? 老师:23减18等于5,这个5表示什么?然后把个位上的8落下来,与5个十合并起来是58。58除以6商是几?为什么商是9? 3老师:刚刚大家先用估算的方法,估计这些相片大约要插40页,而如今通过计算得出39页余4张,这4张也要用一页,所以,插这些相片要39加1等于40页。 列式:2386=39页4(张) 答:这些相片需要插40页。 老师:此题的解答我们必需根据实际生活来进行回答。 4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我们应当怎样算?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假如他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
37、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需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5想一想,假如一本相册有24页。本相册能插下这些相片吗?2本呢? 让学生分小组探讨,然后汇报探讨结果,最终由老师进行最终的评判。 板:624=144张 因为44张238张,所以一本相册不够插, 板:6242=288张 因为288张 238张,所以2本相册够插。 三、稳固运用 1完成教科书第22页的“做一做。 要求学生把估算的数写下来,然后再进行计算。 留意:有余数的除法写横式得数时别忘了写余数。 2完成教科书第23页练习五第1题。 先推断是几位数。假
38、如商是两位数,请用水彩笔涂上红色,假如商是三位数,请用水彩笔涂上黄色,并说出片断的根据。 3完成教科书第23页练习五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讲评。 4完成教科书第23页练习五的第3题。 独立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问题,列式解答。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 第7课时 用一位数除的综合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2324页,练习五第48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驾驭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2提高计算的速度和精确率,并把估算和笔算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学生运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教具准备: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练习五第4题:学生在书上填写(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2指名选择其中的题说说口算方法。 3练习口算口算卡片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五第5题:先推断再改正,并说说笔算方法。 2、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