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高二语文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1107088****qq.com 文档编号:89950952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水高二语文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秋水高二语文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秋水高二语文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水高二语文教案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秋水高二语文教案设计秋水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与用法。2、了解庄周及他的哲学思想,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3、通过自读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使学生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教学重点:1、重点理解“泾流、涘、望洋向若、少、轻、殆、大方之家”等词语。2、整理和归纳“焉、于、而”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3、了解“非则”和“见于”两种固定句式。教学难点: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2、理解河伯对海神若的那番感叹。教学方法:1、朗读法。课文篇幅短小,文字浅显,宜于以读带讲。2、问答法。以有针对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3、探究拓展

2、法。指导学生阅读庄子中有关篇目。开拓视野,更深入了解庄周及他的哲学思想。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的是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需再登上一层高楼。给我们的启示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贻笑大方。二、介绍庄子:1、介绍庄子生平。(借助幻灯片)2、史记中记载庄子与楚威王使臣的对话(幻灯片),初步把握庄子这一人物形象,初步体会庄子精神。三、研习新课;1、齐读课文、正音释义。时:时节、时令灌:注入河:黄河泾:jng畅通无阻的水流两涘渚崖之间:s水边zh

3、水中的小块陆地望洋向若而叹:仰视而望的样子海神名少:小看。轻:轻视难:ni难以、穷:尽旋:掉转殆di危险2、分析课文:提问:河伯为什么洋洋自得,欣然自喜?明确:“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河伯面对黄河的广阔,觉得天下之美为尽在自己这里,因此欣然自喜。提问: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明确: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面对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大海,他深深的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所以望洋而叹。提问:河伯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是如何自责的?明确:河伯先引用俗语“闻到百,以为莫己若”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继而说自己曾经不相信有“少仲尼之

4、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现在亲眼看到大海的无边无际,才深深意识到自己目光的短浅,接着,发出了慨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河伯深深认识到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宽广,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则永远也得不到改正,自己的浅陋将长久的被大方之家所耻笑。3、给课文划分层次:明确:两层:一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二写河伯看到大海之后自叹不如。用对比的方法写河伯认识的前后变化。(借助幻灯片)4、让学生找出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成语。明确:(借助幻灯片)古今异义:至于、河、面目、大方。词类活用:时、东、面、少、轻。特殊句式: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成语:望洋兴叹

5、、见笑大方。5、幻灯片展示:“焉、于、而”三个虚词的用法。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语气助词,放在句中表停顿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疑问代词当作“怎么、哪里”讲焉今吾子又死焉兼词,当作“于此”讲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语气助词空囊橐,徐徐焉实狼其中语气助词用作形容词词尾于是焉河伯使旋其面目介词当作“在”讲于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介词引出行为的对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表比较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介词表被动东面而视,不见水端连词用在中心语与修饰语之间而性贪而狠连词表并列关系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连词表转折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代词用“而”当作“你”讲6、本文的写作特色:这篇文章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是设喻

6、。在写河神认识的前后变化时,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写黄河与北海的壮阔,前者是“百川灌河”,“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后者是“难穷”,“不见水端”。写河伯的认识,先前是“欣然自喜”,后来是“望洋向若而叹”。秋水基础知识及同步练习【知识储备】1.字词积累秋水:秋天的洪水。百川灌河:许多河流注入黄河。灌,注入。河,黄河。不辩牛马:分辨不清牛和马。辩,分辨,现在写作“辨”。欣然:高兴的样子。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认为天下盛美的东西全部都在自己身上。己,自身。东面而视:面向东观看。面,面向,朝向。视,看。望洋:抬着仰望的样子。野语:俗语,俗话。莫己若:即“莫若己”,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少仲尼之间:认为孔子的

7、学识少。轻伯夷之义:认为伯夷的道义轻。大方之家:得大道的人。方,道。2.作家作品关于作者:庄子(约公元前369一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人(今城关镇东城路)。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玄远、高深的水平,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中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中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他做过蒙城漆园(在今县

8、城涡河北岸的漆园故址)吏的小官,但不久辞去。他布衣草鞋,糁汤野菜,安居陋巷著书。生活难以维持时,曾向监河侯借过粮食。楚威王闻境内庄周是有学识而贤德的人,就遣使备千金厚礼前来漆园(蒙城),请庄子为楚国宰相。使者言明楚王许以为相的旨意后,庄子笑谓楚使说:“千金可算是重礼了,相位可谓尊贵至上。可是,你没见祭祀时的牛吗?人们把牛喂养肥了,祭祀时披红挂彩,还不是牵到太庙杀了作祭品?我宁愿在淡泊无为中度日,不去做牺牛”庄子在谈笑中“喻牛辞相”,终未为楚国宰相。战国初年,诸侯兵戎相见,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学术流派竞相而起,形成了他独特的哲学体系和思想畔,相距仅百里,

9、故又称他们的学术思想为“老庄涡河之学”。庄子晚年常垂钓于濮水(今城南芡河)、涡水,游于濠梁(今安徽凤阳临淮城西南)观鱼,与鱼鸟共乐,甘于清静闲居的生活。唐天宝元年(742年),玄宗皇帝颁布沼书,赐号庄子为“南华真人”,称其书曰南华真经。历代均有一些研究庄子的学者,其著作数百种,近年又有庄子白话、庄子现代版等问世。1989年秋,中外学者云集于蒙城,举行了全国首届庄子学术研讨会。关于庄子:庄子一书,汉代著录为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通常认为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有庄周门人及后来道家的作品。庄周的思想,是以老子为依归。但老子的中心,是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庄子的中心

10、,则是探求个人在沉重黑暗的社会中,如何实现自我解脱和自我保全的方法。在作者看来,最理想的社会是上古的混沌状态,一切人为的制度和文化措施都违逆人的天性,因而是毫无价值的。对于个人人生,庄子强调“全性保真”,舍弃任何世俗的知识和名誉地位,以追求与宇宙的抽象本质“道”化为一体,从而达到绝对的和完美的精神自由。庄子对现实有深刻的认识和尖锐的批判。不同于其他人只是从统治者的残暴来看问题,作者还更为透彻地指出,一切社会的礼法制度、道德准则,本质上只是维护统治的工具。3.背景链接本篇是秋水的节选,篇名为文章篇首的二字,与文章中心没有关系。原文主要阐述事物的相对性和人的认识的局限性,中心部分是河伯与北海若的对

11、话,通过河伯与北海若对人的认识的有限性,对事物的大小、多少、是非、善恶、贵贱的相对性的讨论,阐明事物是相比较、相对立而存在的,只有从道家的角度来看,万物才是齐一的,人的认识受时空的局限,只有认识大道的人,才能突破一切局限,所以无论是事物自身,还是人的认识,都要因自然之道,“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文本解读】一、谋篇立意这篇文章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己见而骄傲自大。二、文章脉络课文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至“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第二层(“顺流而东行”至文末),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弗如。三、写作方法1、对比手法

12、的运用。在写河神认识的前后变化时,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将黄河的壮阔与北海的广阔作比较(前者是“百川灌河”,“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后者是“不见水端”),还将河伯前后的认识作了对比(“欣然自喜”“望洋自若而叹”)。这种手法的运用,使人觉得文章通俗、明白、形象易懂。2、设喻说理,以小见大。这篇文章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通篇都在设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而言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己见而骄傲自大。有的文言文托手言志,有的托物寓意,此篇即用河神见海神为喻,阐述深刻的哲理。平时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向这方面发展,注意平时的积累,才能使自己的写作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四、问题探究1、你怎

13、样理解河伯对河神的那番感叹。成语“望洋兴叹”就出自此文,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河伯望洋兴叹的一番话中,包括三层意思:先是引用俗语“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尽在己”的狂妄自大;然后说自己曾经不相信“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批评自己的盲目自大,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宽阔,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则永远得不到改正;最后,河伯认为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河伯的望洋兴叹,表明了河伯认识到自身的缺点,这点难能可贵。人难免犯错误(对自身的认识过高),贵在能够改正。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

14、想方设法去改正,不能夜郎自大,令人耻笑。2、句段理解:重点句:以天下之美尽在己。此句写河伯的骄傲自满,一个“天下”,一个“尽”,把河伯那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过渡句: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此句在全文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由开始的“骄傲自满”向“自叹不如”过渡。【练习解答】一、1.河伯对自己的认识由“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到“望洋向若而叹”认为野语说的就是他,并严格剖析了自己,无情地批评了自己,最终还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他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在于他看到了北海的壮阔,此其一;其二,他善于将黄河与北海作比较,将自己与海神作比较,在比较中看到自

15、己的不足;最后,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具有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2.课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二、1.在这个时候,河神乐滋滋地高兴起来,他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聚集在自己身上。2.在这个时候,河神方才转过脸来,对着海神若仰首慨叹。3.“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4.“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这一类题只要抓住关键字词的意思,译通顺即可。【类文品析】南辕北辙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

16、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邯郸()奚()恃()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中道而反(反:)吾马良(良:)此数者愈善(愈:)以广地尊名(广:)吾欲之楚(之:)犹至楚而北行也(而:)3、成语出自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的道理。4、译句。此非楚之路。头尘不去。犹至楚而北行也。5、“此数者愈善

17、”中的“此”指代什么?6、学完本文,你一定有感想,联系你的生活实际,想一想,一个人怎样才能让有利的条件为己所用,成就一番事业呢?(参考答案:1、略2、同“返”,返回好越扩大到表转折,可是3、南辕北辙。行动和目的相反,条件越好离目标越远。4、这不是到楚国去的路啊!头上的灰尘还来不及掸掉。这好比到楚国去却往北走一样啊!5、吾马良,吾用多,吾御善6、略。如:一个人只有认清目标,为这个目标而努力,才能利用有利于目标实现的条件,成就一番事业。)秋水同步检测第一部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泾流()仲尼()则殆矣()渚崖()2.解释句子中的词语。(6分)百川灌河(灌:)东面而视(面:)不见水端(端:

18、)旋其面目(旋:)闻道百(闻:)望洋向若而叹(望洋:)3.翻译下列句子。(4分)东面而视,不见水端。“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4.填空:(5分)秋水中写河伯骄傲自大的句子是。河伯见到海神若后自我反省的句子是:野语有之曰:“,”。由本文引出的两个成语是、5.就你的理解,说说河伯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6.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关于河神心理变化的填写。(4分)前河神见海神后7.下面的诗句诵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004年四川试题)(3分)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D.春蚕/到

19、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8.对下面一段文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004年遂宁试题)(3分)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不久,有位客人前来拜访他的母亲。客人笑道:“有杜鲁门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正在地里挖土豆。”A、这段文字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爱。B、母亲说她为在地里挖土豆的儿子感到自豪,这是母亲对这个儿子没有出息的嘲讽。C、母亲为当选总统和在地里挖土豆的儿子自豪,是她认为他们都是她的儿子。D、母亲这样说是因为她认为职业不分贵贱。第二部分:(一)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

20、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迭也。”行者服而退。注行者:过路人。所以:用什么方法。未及移时:还没过多少时间。术:方法。1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3分)(1)农夫耕于田于:(2)欲速则不达速:(3)行者服而退服:14.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3分)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15.翻译下列句子。(4分)(1)甚矣,农之惰也!译文:(2)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译文:16.这则寓言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第三部分:片断写作练习(40分)课文中只对河神的神态和语言进行了描写,而未对海神展开描写,请你想一下,当海神听了河神说的一番话后,又有什么表现呢?不妨写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