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份初一上册语文教案优质样板五篇.docx

上传人:1107088****qq.com 文档编号:89916341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份初一上册语文教案优质样板五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21年份初一上册语文教案优质样板五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份初一上册语文教案优质样板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份初一上册语文教案优质样板五篇.docx(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年份初一上册语文教案优质样板五篇通过教案确定本课元素、知识和情感,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合作、积家学习。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1春课文目标: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卖弄”、“抖擞”等词语的意思。3、积累语言。教学重点:1.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2.积累语言。教学难点: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2.体验春天带给人们积极向前迈进的力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感知全文,感受春天的气息,有感情朗读第1自然段。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3.认识春,明白课文是

2、从哪几方面来描绘春的美丽景象的。教学过程:引课:1、说一说带有“马”的成语或四个字的词语,比如“马到成功”。2、说一说带有“春”的成语或四个字的词语,比如“春暖花开”、“春意盎然”。一、初读,感知课文1、示课题“春”。2、读课文,感受春天的气息。二、再读,理解课文1、自由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怎样地向我们传递春天的气息的,要求从课文中找出依据。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1)理清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描绘春的美丽景象的。(2)初步体验春天的美。三、精读,体味课文,学习第一段。这段讲什么意思?出示灯片和课文第一段比较。“东风来了,人们盼望的春天也到了。万物苏醒,山青了,水满了,太阳也变红了。”这灯

3、片上的句子和第一段的内容差不多,但读起来的感觉为什么会差多了?(突出拟人的写法的生动形象,更好表达作者盼春之情。)自由读指名读试背齐背。四、作业。(1)作业本第1题,修改课内组词。(2)朗读课文3遍。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从春景中体会春的无限生机和希望,激发热爱春天之情。2.有感情朗读课文,摘录好的词句。教学过程1.检查。看拼音写词;根据意思写词。2.研读。(1)齐背第一段,说大意。(2)学习第二段。自由读,思考:第二段作者写了春天哪几方面的景物?(小草、花、风、雨。)指导读“小草”部分。伙伴互学“花”、“风”两个自然段。用自己的朗读读出春花的多、美,春风的柔和,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独立自学“春

4、雨”自然段。回顾前面的学法:划找思考朗读体味汇报交流训朗读。按此法学习。课内做作业本3、4、5题。(3)学习第三段。这段讲一个什么意思?在用词上有什么新特点?(AABB式和ABAB式的使用。)(4)学习第四段。这三句各告诉我们春天的什么特点?这三句顺序能改变吗?为什么?这三句采用什么写法?该怎么读?为什么要一句比一句加强语气?3.作业。(1)修改课堂上的作业。(2)准备背诵课文,有能力的先背诵四两段。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交流积累词句的方法,摘录课文好词句。教学过程1.导入定向。读了朱自清的春,当你听到“春”这个词时,你脑海里出现的是什么图画?“春”又意味着什么?

5、出示本节目标灯片。2.指导背诵。(1)检查个别学生四段背诵,并让学生谈谈背诵的方法与经验。(2)重点指导背诵第二大段。按“小草”“花”“春风”“春雨”的顺序打出四幅彩色灯片,让学生借助灯片中之图及图边上的重点“词语”自由试背全班试背指名背齐背。(3)出示第三大段关键字词,让学生借助词语背诵。(4)出示全文背诵的板书灯片,指导背诵。盼春东风脚步一切都山水太阳绘春小草偷偷嫩嫩满是的轻悄悄软绵绵花赶趟儿像仿佛野花遍地是雨寻常像树叶儿傍晚在乡下迎春风筝孩子舒活抖擞一年之计赞春像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3.学会积累。(1)重读“学习提示”,交流各自积累的办法。(2)春哪些词句特别精彩?该如何积累?(3)延伸

6、练习,听草原第一段的配乐朗诵,出示草原第一段课文灯片。让学生试摘录,并说说积累的理由。4.训练作业。(1)完成作业本第6题的连词成段。(2)摘录春的好词5个以上,好句3句。(3)任选1、2题作业。模仿朱自清写春雨的句子选一件事物写一两句(如西北风、雪花、溪水、怪石等)。模仿课文写野花的句子写写夜空中的星。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2济南的冬天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语言,写。教学重、难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反复朗读

7、,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优美的语言。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当“冬天”一词进入你的脑海时,你会产生哪些联想?(请学生各抒己见)我们的省会“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随着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济南的冬天”。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简介作者、作品老舍,现代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等。本文写于1931年春。2、词语教学:读背“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辨析字型字意。3、思考并分析(1)、济南的冬天是(?)(把自己读了课文后对济南冬天的印象填上去,并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加以印证。)(2)、作者通过描写什么来表现

8、济南的特点?(冬天的山,冬天的水)4、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诵读课文。阅读时进行课文的整体把握,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问题: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何特点?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是什么?各段描写之间有何关联?全班集体研讨,各抒己见,互相补充,明确课文主要内容,并且依照课文的脉络,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济南的冬天的主要内容。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1、自由朗读,思考问题:a.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b.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哪三幅山景图,写水是从什么角度写的?c.第1小节与第2、4、5小

9、节之间有什么关系?d.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e.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四人小组讨论)明确(b.c.d.略)a.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天气“温晴”;济南天是慈善的,有美丽的山景;冬天水不结冰,水是绿色的。四面环山,像在“小摇篮里”。e.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2、研读第25小节: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四人小组讨论)a.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抓关键词概括)b.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c.四幅景物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四人小组讨论后明确)

10、明确a.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淡雅。水色绿。b.第一幅图是总写,第二、三幅图是具体写。五、课堂总结。课堂小结: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六、布置作业。掌握字词。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巩固词语。二、质疑问难,合作探究。1、重点研读:薄雪覆盖下的山景图和水色图,品味语言。问题a.第3小节和第5小节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b.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c.找出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有感

11、情地读一读,想想为什么写得好?(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明确a.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b.都是对冬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c.比喻、拟人句。(美句赏析,着重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过渡)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如此娇媚动人,是因为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文中还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说说好在哪儿?讨论明确a.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b.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2、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处

12、,学习语言分析的一般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细揣摩,尽量能口头表达,教师从旁点拨、补充。你喜欢文中哪些优美的语句?为什么喜欢?用简洁的语言来分析。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并模仿举例。你认为好的语言应当具备哪些特点?应当如何品位语言的精妙之处?在文字表达上应注意些什么?三、体验反思。提问为什么济南的冬天的景色会如此动人?明确a.细致观察b.抓住特征c.安排顺序(角度)d.运用修辞e.情景交融四、比较阅读,拓展延伸。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能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为什么语言能如此优美?体会在写法上与学过的课文春有什么相同之处?明确:都能抓住特征;安排顺序(角度);运用比喻、拟

13、人等修辞,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色彩绚丽。春还从多种感官角度来描写。写好文章,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经过内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这两篇文章作者都活灵活现,富有灵性,才能达到神似。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冬季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五、课堂总结。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应该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作文时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写的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础。六、布置作业。1、写作练习:借鉴课文的写法,用你的笔描绘一副“校园秋景图”。2、请你仔细观察你家乡冬天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无限热

14、爱之情,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3雨的四季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法,品析文章关键字词、语句,体会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握文章中景物特征,表达阅读感悟;2.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注意诵读时语调的轻重缓急,准确流利地朗读文章;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和“圈点批注”,能够品析文章关键字词、语句,感受文章的画面美,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学难点:体会文章遣词造句之妙,学习文章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运用技巧;启发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感受自然之美、生命之美,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诵读

15、赏析法、合作探究法、圈点批注法等教学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反复诵读,使学生对文章的文辞美、画面美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和初步理解;2.圈点批注,让学生在诵读理解之后,通过对关键字词、语句进行批注分析,能够更深入地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导语:说到“雨”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都说“雨”是天使的眼泪,是文人墨客的宠儿。古人写下了很多关于雨的诗歌,春雨温柔润物无声,杜甫写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千古名句;夏雨热烈动人心魄,苏轼写出“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的传世佳作雨在古人笔下被写得如此多情,这般美丽

16、,那在当代诗人的眼中,它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当代诗人刘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领略“雨”的魅力。展示课件并展示图片素材“春雨润物图、夏雨临湖图”,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雨”的多情与美丽,激发学生对“雨”和大自然的认知兴趣,同时激起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二)作者简介学生介绍课前预习的作者情况,教师补充。刘湛秋(19352014),当代诗人,他的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于表现感觉和情绪,被誉为“抒情诗”。他兼创散文、报告文学及小说,也是的翻译家、评论家,曾任诗刊副主编。著有诗集写在春天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等,诗集无题抒情诗获过中国新诗奖。【设计意

17、图】帮助学生更好得了解作者及其写作风格,便于对文章的学习。(三)初步感知,体会情感。1.教师配乐朗读第1至3自然段,并提出听读要求,思考春雨和夏雨都有怎样的特点?作者对“雨”怀有怎样的思想感情?(提醒学生关注老师朗读过程中的语气、语调、重音、停连,感受汉语的声韵之美,同时听读过程中,展开想象,感受文本营造的画面之美。)2.学生“圈点批注”春雨和夏雨部分。首先圈点出体现春雨、夏雨特点的语句和关键词汇;然后批注作者在此抒发的思想情感和你的阅读体会,并尝试有感情地诵读文段。(引导学生运用“圈点批注”读书法应从“找重点语句、抓关键词语、关注修辞”三方面入手。从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动感的形容词、名词、动

18、词入手,同时重点分析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体会文段所展现的作者情感。)【设计意图】教师配乐朗读,带给学生最直观的听读感受,对文本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学生“圈点批注”文本,并深情诵读,既是对文本的理性认识,又是对作者情感的深入体会。(四)诵读品析,合作探究。文章情感充沛真挚,作者对“秋雨”、“冬雨”的情感又是如何展现的呢?作者笔下情感充沛的语句又应该如何诵读出来呢?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诵读体会,圈点然后分组进行讨论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揣摩文中关键的词句。1.圈点批注文章第四、五自然段,圈点体现秋雨、冬雨特点的语句和词汇;然后批注作者在此抒发的思

19、想情感和你的阅读体会,并尝试有感情地诵读自己喜欢的语句。2.对比诵读文章第一、六、七自然段,思考作者对“雨”的人称变化用意何在?与其他文段相比较,作者的抒情方式有怎样的变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人称由第三人称“她”转变为第二人称“你”,情感抒发更为直接、强烈。直接抒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赞美,对生命、活力的赞颂。)【设计意图】学生实践运用“圈点批注”读书法,分析文本,品读文本,体会作者情感。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抒情方式的转变,以及不同抒情方式的不同表达效果,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五)归纳总结刘湛秋先生是当代的学者、诗人,他的诗歌往往能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的这篇散文也可

20、以算是“文中有画,文中有情”。我们在学习文章的时候,要从诵读入手,通过不断的朗读,对文本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感知文中“雨”的不同形象,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接着要运用“圈点批注”读书法,关注关键字词、文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品析文本,同时写下阅读感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体会作者对自然、生命的赞颂和热爱。【设计意图】梳理文章内容,总结读书方法,做到一课一得。(六)布置作业1.朗读品味、圈点批注自读课本我的四季第6页夏天的旋律一文,分析不同节气里自然景色的不同特点,分析文章修辞的表达效果,体会作者情感。2.从夏天的旋律中选三五句自己喜欢的语句,做一些批注,写出自己喜欢的理由。【设计意

21、图】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读书方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4古代诗歌四首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2、通过诵读,品会诗歌中描绘的意境,学会把握诗歌意象的方法。3、激发学生诵读古代诗歌的兴趣,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重难点:1、观沧海中“大海”这一意向的准确把握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的理解3、次北固山下中重点分析颈联蕴含的自然理趣4、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结合第一课时观沧海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诗歌。2、理解诗歌内容。3、品味语言,体会诗中描绘的宏伟壮丽景象。4、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教学

22、重点: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教学过程:一、导入一代枭雄曹操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话题,这一切都缘于河南省文物局的高调宣布-该省魏武王曹操高陵。曹操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在老百姓的眼里,他是阴险狡诈的白脸奸雄;在读书人眼里,他是文才卓异的文坛巨擘;在政治家的眼里,他是叱咤风云的乱世枭雄;在历史家的眼里,他是雄才伟略的盖世英豪,真实的曹操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让我们通过一首诗来初步了解一下这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二、简介曹操及写作背景1、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曾历任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

23、事家和诗人。代表诗作有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短歌行等。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在文学留下了光辉的一笔。2、背景: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借许攸之计,以少胜多,击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大军阀袁绍。袁绍残部逃到乌桓(当时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想得到乌桓的支持,以求东山再起。曹操乘胜追击,征讨乌桓。东汉建安12年,即公元207年,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途中,曹操登上碣石山(位于今河北省东亭县西南的大碣石山。此山现已不存,相传已沉入大海),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

24、疾书,便有了观沧海一诗。三、解题:观沧海是曹操步出夏门行的首章。步出夏门行是乐府旧题,又名陇西行。夏门,是洛阳的一个城门。曹操的步出夏门行是他在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时所作的一组诗。这组诗共分五部分,开头是序曲“艳”,下面是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龟虽寿四章。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四、朗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曹操以强大的优势平定了乌桓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目标,心情自然是豪情万丈,激动万分。此时登碣石山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更是触景生情,坚

25、定了他建功立业,统一中国,要做一番大事的人生信念。所以,要用“激动、豪迈、乐观、激昂”的语气,读出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五、理解诗歌大意1、学生根据注释及老师提供的资料,分组合作,疏通文意。2、交流学习成果。参考译文;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得很茂盛。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太阳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银河、太阳和月亮灿烂,好像出自大海里。庆幸得很,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六、研读课文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

26、山所见。2、诗人在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明确:浩荡的海水、耸立的山岛、繁茂的草木、掀起的洪波;海上的日月。3、哪些是作者真正“观”到的?明确:浩荡的海水、耸立的山岛、繁茂的草木、掀起的洪波4、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明确:海水荡漾是动景,山岛耸立是静景,相互映衬之中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5、诗中哪几句又是写虚景?(作者想象的景色及景物)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明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6、为什么曹操会产生这样的想像?联系作

27、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这里集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的心情和沧海的浪涛一样汹涌澎湃。所以才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想像,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小结:这首诗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七、拓展阅读浪淘沙北戴河八、作业:1、背诵全诗。2、课外阅读曹操的其他诗歌。第二课时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

28、,熟读成诵。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3.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熟读、背诵难点: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三、教学过程(一)标题解说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二)背景简介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三)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9、并用“/”划分诗句的节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学生齐读,体会文中蕴含的作者感情。(四)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青年时曾漫游全国各地,后应诏入京,三年后思想教复杂,总有报国之志,但一生遭遇坎坷曲折。他是继屈原之后的最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本诗是李白听到王昌龄遭贬远调时写给他的,表达了对他的同情。(五)讲解诗意:“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景物描写独取漂泊不定的杨花,泣血悲啼之鸟子规,渲染一种哀愁气氛,融情于景,既有漂泊之感,又有离别之恨。匠心。“过五溪”可

30、见迁谪之荒凉,道路之遥远、艰难,诗人虽无悲痛之语,悲痛之意自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此句为抒情:抒发了对好友的不幸遭遇担心与关做证的意味,感情真挚,脍炙人口。(六)名句欣赏:“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共有三层意思:一是自己充满愁思,而相隔两地,只有托之于明月;二是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三是只有依靠他才能寄予,别无他法。后人常用来表达对远方挚友的慰问。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联而闻名于天下。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

31、,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王湾是一个生卒年不详的唐朝诗传”的道理。(二)朗读明义1、学生自由朗读。2、听老师范读。3、作朗读指导并齐读。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串讲: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

32、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按:鸿雁传书,实无其事。汉书苏武传载:苏武被匈奴扣留19年,汉使求苏大雁,脚上捆着苏武从某泽中寄来的信,单于无可奈何,只好放还苏武。5、请一位学生讲述诗歌内容。一条弯曲幽深小路伸向青山外边,山前澄清碧水中泛着一只小船。潮水汹涌平漫显得两岸更加阔宽,轻风吹动的水面上荡着一片孤帆。海上朝日刺破残夜吐出霞光万道,江南春早已经进入了寒冷的旧年。写好的书信如何才能寄回到家乡?急切地拜托这些北飞洛阳的归雁。译文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潮水上涨,与

33、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三)感悟抒情1.氛围创设: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同学们能例举一些学过的写乡愁的诗歌吗?(如李白的静夜思、王安石的泊船瓜州等)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明确: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

34、,其他三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3、把握。问: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这是诗人的想象,很明显,船到镇江后,他要上岸再乘驿车转往别的地方去。)“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自由发言)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为下句“江春人旧年”张本)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残冬腊月)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

35、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4、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5、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尾联直接表达思乡

36、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6、研读与赏析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讨论明确:“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7、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诗人产生浓重乡愁的原因。名句分析。“海日”两句从章

37、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这样说有根据吗?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学生凭想象自由发言。)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但这种乡愁并不使人感到低沉,例如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比,就显得开朗一些,是吗?说说道理。(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吗?)8、前面三句写景,各有特色,请问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你的感受和理由?设想:分小组交流各自的感受与观点,然后请几位同学登台讲述。以鼓励为主,尊重学生的生

38、活经验世界、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9、最后一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点名了诗的主题,你是怎么理解这种乡愁的?(古代交通的限制,运用了雁的意象,乡愁人人有,人的情感归宿)(四)拓展达理1、思乡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无数的乡愁陪伴着无数的诗人,同时无数的诗人创造了这样一首诗,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大诗人笔下的乡愁吧。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2、当历史的车轮转到了今天之后,我们有了火车、飞机,有了电话、网络,我们的神怎样呢?有还是没有?多

39、还是少?淡还是浓?现在我想让大家先欣赏一首诗人于光中先生写的现代诗,题目叫做乡愁乡愁于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作者巧妙地借用“距离”让读者由远而近,再由近及远,远近间乡愁毕现,远近间体味不是缠绵悱恻,也不是儿女情长,而是作者一腔的悲壮爱国情怀。如果没有四个精练的物象,我们难以感受到乡愁的存在;如果没有“距离”我们便无法体味到“乡愁”的真谛。乡愁诗美,乡愁中的“距离”使得“乡愁”更美。讨论:信息社会中的我们还拥有乡愁吗?教师的理解:热爱故乡

40、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放大一点,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再放大作为地球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乡愁依然存在我们现代人的心中,只不过不像古代那样,由于条件的限制,而变得单教师小结:我们读古诗,既要认真领会诗人的本意,又要善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某些新的东西。例们眼前,这样才能把古诗读“活”。(五)背诵体味自由朗读背诵。(六)拓展作业到图书馆找一首表现思乡主题的诗,并把它背下来。第四课时天净沙秋思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2、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景物和思想感情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教学难点: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景物和思

41、想感情教法:诵读法点拨法学法:合作探究讨论法教学活动:一、问题导入(学生眼中的秋天的特点,思考游子眼中的秋天,一起走进天净沙秋思去寻找答案。)二、文体知识介绍: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体式,如唐诗、宋词、元曲。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中的一首佳作。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诗体,包括剧曲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小令在元代又名“叶儿”,每首能独立,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曲牌思属于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作家作品简介马致远马致远,元代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关汉

42、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马致远更被时人美誉为“曲状元”。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学生听读、齐读感知文意四、赏析细细品味枯藤老树昏鸦:首句写旅人眼中所见。干枯的藤条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诗人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思考:写“枯藤老树昏鸦”意图何在?烘托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连乌鸦都回窝了,自己却有家不能回。)(乌鸦一家尚能团聚,而此曲的主人公却还在西风古道上奔波。)小桥流水人家:诗人笔锋一转,推出一幅幽远恬静的画面。潺潺的流水上,横跨一座别致的小桥。小桥照,起到强烈的反衬作用。思考:“小桥流水人家”作用何在?引起游子对“家

43、”的思念。烘托游子思家之情。古道西风瘦马:“古道西风瘦马”,与前二句相呼应。萧瑟秋风,吹打着孤独的旅人,掀起他单薄的衣襟,他骑着孤独的瘦马,独自走在羊肠古道上。思考:“古道西风瘦马”作用何在?烘托游子离家远行的凄凉。(古道西风表现荒凉凄冷)(由马瘦可以联想到人瘦)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萧萧秋风中传来寒鸦的声声哀鸣,太阳已经落山了,昏鸦还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长途跋涉、极度疲惫的他,眼前突然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旅人愈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多么希望前面就是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迹天涯,漂泊在荒远的他乡,难怪悲痛欲断肠。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

44、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思考:“夕阳西下”一句有什么作用?点明时间;烘托游子异乡奔波的凄凉。五、整体把握诗意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的溪水边住着几户人家的房漂泊在天涯。六、合作探究1、这首小令哪几句是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2、写景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抒情的语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情?3、第二句写景与一、三句写景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前三句写景与后两句抒情是什么关系?七、这首散曲的艺术特色有哪些?1、言简意丰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九种事物:藤、树、鸦、桥、水、家、道、修饰语2、多方映衬动静结合:动态的流水与静态的小桥、人家

45、相映,更显环境的幽静;景物烘托;写“西风”与“古道”,烘托出道路苍凉;3、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八、拓展延伸:思乡思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让我们一起回忆学过的关于思乡思亲的诗句,并一起走进古往今来那些让世人刻骨铭心的思乡思亲的离愁别绪之中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5秋天的怀念教学目标1、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2、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3、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说明: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怀念母亲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瘫痪时,怀着博大无私之爱的并不难,但是如何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震撼,从而激发感恩情怀呢?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呢?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在教学中,应以反复朗读为基本立足点,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读出感悟、读出体会,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唤起学生真切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深入文本,圈划、朗读、品味文中描写母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