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呱呱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呱呱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呱呱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呱呱教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还是那句话,自己写吧,打字太累了)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在前面几节课学习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在这篇文章中,史铁生写道,在他面临心理死亡的时候,是地坛拯救了他,特别是那些自由自在的“小昆虫,蜂儿,蚂蚁,瓢虫”让他懂得生命的忙碌与快乐。在一个人最失望最痛苦的时候,往往是某一件事,甚至某一个物象击中了他的灵魂,让他得以重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篇外物拯救灵魂的故事。板书呱呱二、学生默读文章,完成两个任务1,生字词(找个本子抄抄吧)2,用简短的话复述课文(2,学生大致回答:作者或我在年轻时候想自杀,在死亡的路上,听到了婴儿呱呱的啼哭声,使
2、作者或我收回了脚步,治愈了内心的创痛)三、问题设计:1,“我”为什么会想到自杀?(在第一段,学生基本上能找出来,但学生可能不会说最后一句)2,这些确实是“我”想自杀的原因。那么,对他的这种感觉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呢?为什么他想到要到远离人寰的山顶去自杀?(学生基本上会说拜伦和曼弗雷德的影响,当然最主要的是拜伦)3,拜伦为什么会影响到在作者的自杀?(学生会看下面的注释,然后说拜伦有忧郁倾向。这时候引入作者的经历背景,特别是他在追求自由民主的理想上和拜伦相似。但拜伦勇敢的参加了革命战斗,但作为作者这类的人的懦弱性导致了他不敢去通过暴力去实现理想,万般无奈只好准备用生命去表示微弱的抗争。适当的多讲一些,
3、有利于学生的理解)4,那么,刚才同学们在复述的时候,说主人公是作者,行不行呢?(学生基本明白,可以指作者,更多的是指象作者一样茫然的那一批年轻人)5,那么主人公有没有自杀?(没有),哪句话表明他转变的?(第一段的那个葡萄酒比喻展现了主人公的强烈自杀愿望,但“一种隐秘的恐惧使我全身发冷,可是。表明他自杀面前的懦弱)6,是什么使他有了不自杀的转变?(婴儿的啼哭声)7,在急切想自杀的情况下,为什么仅仅婴儿的啼哭却能让他转变念头?(创设那个环境,让学生去感悟体会吧。重要的是把文章看完,看透)A,婴儿的哭声表示了生命的存在(那个特定的环境)和生命的坚强B,苦声唤起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对生命的渴望C,当主人
4、公看到婴儿一家的时候(多读几遍这几段),那温馨的家庭场景让他感到世界还有爱的存在,有爱就有希望,希望在于将来8,那么看到这里本文的主题是什么?学完这篇文章之后,你怎么对待自己的生命?呱呱课堂实录我的课堂是从和学生闲聊开始的。在学生们全部坐定之后,我先是和学生调侃。我说:“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天的擦肩而过。今天,我们将在一起共度60分钟,大家说,我们前世相互回眸了多少次?”学生们一下子乐开了。我接着说:“听说有外地老师来上课,大家一定很兴奋。哪位同学说一说,你当时是希望来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来给你们上这节课的?”学生们立刻七嘴八舌起来,说什么的都有,其中有乖巧的趁机说,我们就是希望你这样
5、的老师来上课!我谢了这个学生,我说:“有同学希望来的是位漂亮的女教师,有同学希望来的是位帅气的男教师,还有人希望来的是仙风道骨的老教师,可惜啊,我一样都不符合,真是对不住大家了,自然灾害,我也没有办法改变。”听了我的话,学生们一起笑了。玩笑只是为了消弭紧张心理、缩短师生间因为陌生而可能产生的对话距离。目的达到后,我开始调查班级总体学习情况。我先是请班长介绍了自己与班级的整体班风和学习氛围,然后请语文课代表介绍了自己和班级的语文课学习情况。通过两位同学的介绍,我得知这个班级是学校的重点班,学生素质很高,上课思考积极,发言也很踊跃。我谢了这两位同学,顺便表扬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时,上课的铃声响
6、了。我把多媒体课件打开,屏幕上于是出现了第一幅画面:送你一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伤,也不要心急。抑郁的日子需要镇静,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即将来临。心,永远憧憬着未来,然而现在却常常是阴沉。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是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念。师:咱们最喜欢听班级里哪位同学朗诵课文?请他来给大家朗诵一下这首诗歌,好吗?学生一起推荐刚刚介绍学习情况的语文课代表。课代表开始朗诵,音色很好,把握也很到位。师:到底是大城市的同学,文学素养多好啊。谢谢崔代表,请坐。见面礼送完了,咱们也该开始今天的学习了。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呱呱
7、。对于屠格涅夫,大家了解多少?生1:屠格涅夫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生2:屠格涅夫写过罗亭父与子猎人笔记等作品。师:不错,两位同学的回答合并起来,基本上就达到了我们所需要掌握的要求了。我们掌握一个作家,至少应该从五个字上入手名、时、地、评、作。想想刚才两个同学的发言,一起重复一下师:名生齐答:屠格涅夫。师:时生齐答:十九世纪。师:地生齐答:俄国。师:评生齐答: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师:作生齐答:罗亭父与子猎人笔记等。师:好,真聪明,一学就会了。记住了啊,以后咱们学课文时,遇见需要掌握的作家了,就要从这五个方面入手来把握。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作品,从体裁上看,属于散文诗。什么是散文
8、诗,它有什么特点?生3:散文诗就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中间的一种文体,它是用散文的形式、诗歌的语言来表现主题的。师:噢?你怎么对散文诗的特点这么熟悉,平时也写散文诗吗?生3:初中时学习过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老师讲过的。师:很好,善于将旧知识和新课文联系起来,这就是好的学习方法。再思考一个问题,呱呱这首散文诗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生3:就是说作者在一个晚上想自杀,后来听到了婴儿的哭声,就不自杀了的故事。师:一个人想自杀,听见了一个婴儿的哭声,就不自杀了。这个想自杀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有自杀的念头?生4:从课文看,“我”是一个十分孤独的人。文章第一段中写到“我非常年轻,自尊心颇强,又
9、十分孤独”。还有,“我的生活很艰苦,很不愉快”、“意志消沉,经常发脾气”、“世上的一切我都觉得毫无价值”。因为这些原因,所以,“我”想自杀。师:就这些原因吗,还有没有了?哪位同学帮助补充一下?生5:还有“我”崇拜拜伦,曼弗雷德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师:为什么说“我”崇拜拜伦和曼弗雷德,就会想要自杀呢?生5:这两个人都是悲剧人物。注释上说了,他们思想消极厌世。师:明白了。你看啊,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呢,“我”一来是物质生活太困乏艰苦了,二来是精神世界太消极了,这两方面的结合,让“我”产生了想要自杀的念头。生5:我想应该是这样的。师:好,请坐。我还有一个问题,想和大家一起探究一下。你能不能理解课
10、文中“我”的自杀冲动?生6:我不能理解。从课文看,“我”是一个知识分子了,他所遇到的,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像他这样的人,在这个社会上多得是了。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我觉得他这个自杀的念头没有办法理解。生7:我能理解。我觉得每一个自杀的人,其实都是钻了牛角尖罢了。在我们看来很小的事情,但在自杀者看来就是天大的事情了。我想,人自杀了,一定是有他自杀的理由的。所以,我虽然不赞成自杀,但我能理解他们。师:两位同学,一位表示能理解,一位表示不能理解。大家看看,他们的观点是不是对立的?生8:我觉得理解不理解完全要看从什么角度来说了。刚才两位同学,一个是从动机角度来说的,觉得他自杀没有理由;另一位同学
11、是从人的个性角度来说的,觉得自杀者都是因为钻了牛角尖。所以,我感觉他们两说的其实没有什么矛盾,就是说我们不理解他为什么要想自杀,但理解他想自杀是因为钻了牛角尖。这个同学的发言,赢得了一些掌声。师:呵,绕口令啊。不过,我听懂了。从掌声中,也知道多数同学的观点了。那咱们再探究下一个问题,婴儿的哭声有什么神奇的地方,为什么我听了这哭声后,就放弃了自杀的念头?生9:我觉得是因为从婴儿的哭声中感觉到了生命的可贵。生10:我觉得是因为婴儿是一个新的生命。生命是如此的美好,自然会激发出我的生命的热情的。师:噢。婴儿总是和新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新的生命,总是和希望、未来相联系,所以,“我”听到婴儿的哭声,就会
12、因为内心的触动而放弃了自杀的念头。是这么个意思吗?生9、10:是的。应该这样。师:婴儿的哭声真的有这么神奇吗?当“我”决定自杀,并准备付诸行动时,婴儿的哭声把“我”从死神身边拉了回来。听到了婴儿的哭声以后,“我”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作者用了哪些词来表现了“我”的感受?生11:“我”“吓了一跳”、“惊讶”,因为“我”觉得这哭声是“微弱的、可怜的、求救的”。师:为什么说这哭声是“微弱的、可怜的、求救的”?这样写有什么用处吗?生11:我觉得可能是要用这婴儿的求救的声音来表现出“我”为什么要放弃自杀的念头的。师:用婴儿求救的声音?生11:我的意思是婴儿的求救声,让“我”觉得还有人需要自己的救助。这样,
13、“我”就会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有用的人。也就不想自杀了。师:明白了。原来这婴儿的哭声,让“我”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存活下来的理由。所以,“我”就决定不自杀了。听到了这“微弱的、可怜的、求救的”,“我”有哪些行动?生12:“我”“急不择路地拼命奔去”,看见一点摇曳的火光后,“奔得更快”。师:“急不择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生12:就是说“我”心中焦急,根本不注意脚下的路是好是差。这个成语,写出了“我”为了帮助别人而拼命奔跑时的焦急状态,说明“我”是一个善良的人。师:噢,“我”很善良。善良的“我”在那传出哭声的地方,看到了什么?生13:看到了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景象。师:是啊,这么急不择路地跑过去,
14、结果却并没有发现需要自己解救的人,没有发现任何危险,反而是看到一幅十分温馨的画面。这时的“我”又怎么样了?生13:“我”微笑着向他们点点头。师:这我就不明白了。“我”是到山上自杀的,因为听到婴儿的哭声,我便去救这个婴儿。现在,这个婴儿没有事了,那我应该继续返回岩石上去,继续自己的自杀事业啊?怎么着就突然放弃了自杀的念头了呢?生13:这个问题,其实课文的后面三个段落已经回答了。师:后三段已经回答了吗?好,那我们一起来齐读一下这最后三个段落。学生齐读课文后三段。师:这三个段落给了我们答案了吗?生齐答:给了。师:是啊,“这生命的礼赞治愈了我内心的创痛!”多好啊,原本是怀揣着救人的崇高目的而去,没有想
15、到的却是拯救了自己。人生就是这样,总会在某些时刻,因某些事情而消沉失落。当我们陷落其中时,总会心灰意冷无所适从,而一旦过了这个坎,回首时便会发现,一切都不过是生活的点缀。但遗憾的是,总有人走不过这个坎儿。一起看一看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案例和一组数据。投影展示博士自杀例:2005年8月20日16时多,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6岁的湖南衡阳籍在读博士生孟懿,从研究所教学楼7楼纵身跳下。在遗书中,他直陈自己结束生命的原因是“厌世、精神抑郁”。(9月12日潇湘晨报)投影中国自杀人口统计数据例: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料显示,自杀在中国已成为位列第五的死亡原因。中国平均自杀率为23/10万,每年自杀死亡人
16、数为28.7万人。此外还至少有100万人自杀未遂。在15岁至34岁的人群中,自杀是首位死因。农村的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农村老年人自杀率高于城市老人5倍,全国90%的自杀发生在农村。师:面对这一个例子、一组数据,你想到了什么?生14:我很吃惊,从来没有想到过每年有这么多的人自杀。我觉得他们主要还是因为心理障碍才走上自杀的路的。生15: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心理不健康。师:为什么90%的自杀都发生在农村?农民的心理不健康现象为什么这么严重?生15:应该是因为贫穷。人穷则志短,志短了,也就觉得自己生活的不如别人,活着没有多大的意义,所以,农村中自杀就高。师:你的意思是说农村中因为贫穷,生活质量不高,
17、人们对生命的价值认识也就不到位,就相对来说轻视生命?生15:是这样的。还有,农村中迷信思想也很严重,有不少人相信迷信,觉得这辈子受苦受难的,还不如死了再投胎,下辈子过个好日子。师:好,你的这个看法有深度。看来,农村中的高自杀率,还不全部是因为贫穷,更多的还应该是精神世界的原因。再共同看一封遗书。这是一位品学兼优的高中生自杀前留下的。投影展示,同时我用低沉沙哑的声音为学生们诵读:我真的要去远行了,带着我的梦,我的希望,去寻找那自由王国。原本有许多话要说,但现在似乎已无意义了。此时,我好害怕孤独呀!我将孤零零地,只身一人乘上小船,漂泊到那个苍白然而纯洁的世界,只有我的梦和幻想陪伴我,我也许仍感孤独
18、,但我终自由了,解脱了。我没有什么可遗憾,人生最美好的我都已经有过了。尽管也有未实现的愿望,但毕竟已希望过了。宁小燕给朋友的遗书读这段文字时,我的眼中浸了泪,声音也有些哽咽。我留心了一下,整个教室十分寂静,不少学生的眼睛红了,有少数女生在抹眼泪。师:这封遗书的作者是四川省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标兵,她从小开始,就是一个好孩子,助人为乐、坚持正义,疾恶如仇,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看到了社会上太多的虚伪和丑陋,而这虚伪和丑陋的制造者,又恰恰是那些教育她要好好做人的师长们。于是,她对这个社会失望了,她觉得与其让自己高尚的灵魂因为世俗的丑恶而变得低俗,还不如结束自己的生命,来一个“质本洁来还洁去”,
19、所以,她十分平静地选择了死亡。对她的这种选择,同学们怎么看?生16:宁小燕的死是不值得的。在我看来,其实生活原本就是美好与丑恶并存的。宁小燕对现实的失望,是因为她所接受的教育中,过于美化了我们生存的这份空间。是教育让我们产生了错觉,过分理想化了我们这个生存环境。所以,我觉得,要想避免这样的悲剧,就应该在教育中直面惨淡的人生,不要只是说些好听的。生17:我也认为宁小燕的以死抗争没有什么意义。在书本世界的美好与现实社会的丑恶的巨大反差中,宁小燕承受不了这种落差。这说明宁小燕其实是很脆弱的。因为从小到大的生活的优越,她失去了接触真实社会的机会,而只是让自己生活于一种童话般美好纯洁的理想状态中。一旦这
20、种童话世界被打破了,她就找不到寄托自己情感的领地了。所以,她的自杀,其实也是一种精神世界贫穷的表现。像农民们心中装的总是单一的痛苦一样,她的心中装的只是单一的幸福。单一了,也就贫穷了。师: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这种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呢?生17:这就需要辨证地看待问题。师:怎么个辨证法?生17:应该从小开始,积极地接触生活认识生活。不要偏激理解,要知道,世界既不会全部是鲜花,也不会全部是荒漠。师:好!这两位同学的发言精彩而有深度。我觉得人生确实应该具有一种韧性,面对不如意的生活时,我们应该运用我们的能力,尽力去改善不如人意的地方,这样才能更多地激发出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下面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结合刚才
21、两位同学的发言,相互讨论一下:在遭遇生活中的坎坷时,人,有没有权利虚掷自己的生命?投影展示:人,有没有虚掷自己生命的权利?学生依照座位自动组合成讨论小组,讨论很热烈。我在学生间巡视,同时参与到两个小组的讨论之中。师:绝大多数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了。我们请几位同学给大家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生18:我认为,人是不仅仅为了自己而活着的。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得到很多人的帮助,我们没有权利虚掷自己的生命。生19:古人不是说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实在是不容易。我想,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巨大的坎坷时,首先就应该获得父母的支持和帮助。有父母的支持,我想没有什么过不去的火焰山
22、的。所以,我反对这种虚掷自己生命的行为。生20:我想,宁小燕们的自杀,就因为他们心中始终有个结没办法打开。问题解决不了,灵魂就会难受,就会想到用死来解脱。要想摆脱死亡的束缚,那就需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待生活解决问题。所以,生活中,我们应该乐观、向上、百折不挠。只有如此,我们才会迎来属于我们的快乐和成长。师:看来大家对生命的认识是基本趋于一致的。面对火热的青春、如花的生命,老师也有万语千言想要表达。就请大家允许我唱一首我最喜欢的歌,算是老师对同学们的一点希望和祝福。于是,我给学生们唱了少年壮志不言愁:“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情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我平时喜欢唱歌,这首歌
23、又是我的看家节目,所以发挥得很到位。我唱完后,学生自发地为我鼓掌。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历尽苦难痴情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这歌词写得多好!人生总难免有各种不如意的时候,老师衷心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遭遇坎坷时,能始终高扬起生命的风帆。坎坷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坎坷绊倒了并不在爬起来。其实,当我们从地上跳起来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一切不过都是生命的点缀!再换个角度来说,天地不会以你的存在而变化的,能够变化的,只是你自己的心情。想想,这句话多有价值多有意义啊。师:经过讨论,我们对是否有权利虚掷自己的生命已形成了共识。因为生命中凝聚的,并不仅仅只是我们自身的情感,它还包含了其他更为复杂的情感因素于其中。有
24、亲情,有责任,有义务,有道义,所以,任何时候,面对了生活中的坎坷,我们都没有权利放弃自己的生命。但也有一种人,当他们面对了某种挫折时,放弃了生的权利,却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对此,我们又该怎么看呢?投影展示陈天华例:1905年12月4日,陈天华在东京参加了抗议日本政府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的斗争,11日写绝命书,决心以死来激励国人“共讲爱国”。12日,在东京大森海湾投海自尽,以死报国,时年三十岁。次年5月29日公葬于岳麓山,长沙全城各校师生纷纷参加,送葬队伍达数万人,绵延十余里。“适值夏日,学生皆着白色制服,自长沙城中望之,全山为之缟素”。军警站立一旁,亦为之感动,不加干涉。生21:古人说,
25、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陈天华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用自己的牺牲来换取人民的觉醒,他的死就有价值,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生22:用一个人的死,来唤醒民众,让更多的人好好地活。我觉得还是应该歌颂和赞美的。生23:我很敬佩陈天华的这种为了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但对他的死却不认可。我觉得他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唤醒民众的,比如像鲁迅先生那样写文章,或者像黄兴那样搞武装起义。生24:我认同刚才同学的发言。我觉得真的勇士,即使是要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应该牺牲在同敌人战斗的战场上。像陈天华这样的牺牲,似乎并没有什么价值。他的自杀,实际上并敌不过鲁迅先生的文章。师:看来,对陈天华的这种献身,同学们的
26、意见是不一致的。我们是否应该形成一种一致的看法?生杂言:没有必要,见仁见智师:宁小燕是为了一种理想的生活而死,陈天华也是为了一种理想的生活而死。对于宁小燕的死,我们都觉得不值得;对于陈天华的死,却有人认同,有人反对。同样是为了一种理想的生活而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两者又有什么不同呢?生25:我感觉两者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宁小燕是为了自身的理想破灭而死,她是为了个人;陈天华是为了唤醒社会,是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死,他是为了真理和正义。师:这种说法,大家认同吗?学生们点头赞成。师:这是否是说,当我们面对个人生活道路上的坎坷时,我们应该战胜一切困难,勇敢地活下去;而当我们面对道义时,我们就应该来个舍生取
27、义?对于舍生取义,大家怎么看?投影展示:“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面对生与义的两难,我们怎么办?我们是否有选择生的权利?生26:如果从国家利益出发,我觉得一个人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是应该具有一种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牺牲精神的。但要是从亲情方面来说,这种牺牲,又会给自己的家人带来永远的哀伤。这是一个两难。师:那要是你就处在这种两难中,你会怎么样?生26:我没有想过,不过,我想我可能做到舍生取义。师:这说明你很崇高。感谢你,为了你的这份崇高。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生和义的选择是时常会遇到的。前两天的扬州日报上,报道了邗江区的丁勇同学跳入长江救人的先进事迹。各个学
28、校也都学习了。大家想一想,丁勇为什么敢于跳入长江中去救人,并且在救人之后不声不响地悄然离开?生27:丁勇敢于跳入长江中救人,除了他具有良好的水性之外,更主要的是他具有一颗关爱他人生命的心。当别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丁勇不是把自己的安危放在第一位,而是义无反顾地救人。我觉得,他的这种品德,实际上就是一种舍生取义。生28:义无反顾地救人就是舍生取义,这个观点我接受。丁勇救人,把别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这就是一种道义。当时在场有数百个成年人,大家都没有去救人而只有丁勇做了,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师:哦,我注意到你提到了现场的数百个成年人。我想问一问,你觉得这些不救人的成年人,是不
29、是很可耻?生28:和丁勇相比,他们当然很可耻。师:那他们是不是一定也要像丁勇一样去救人呢?他们有没有权利选择不救人?生28:这我想他们是应该有能力去救人的,有能力救而不救,就是不道德的。师:你只是说他们不道德啊,但他们不违法。如果你去采访他们,也许他们还会反问你,“我为什么要救人?有什么好处?”生29直接站起来发言:老师你的意思是说,他们的行为虽然不道德,但他们有这样的权利吗?要是人都这么想,那我们的社会还像什么样子。我觉得,对于见死不救,就应该加以惩罚。师:啊,看得出你对见死不救的行为很气愤,这说明你是一个有着高尚道德感的人。但道德感并不代表法律和必然啊。我想,面对道义,怎么选择,完全由一个
30、人的人生价值观和精神境界来决定。我们再看一个故事,从这个故事中,也许我们可以明白更多的东西。屠格涅夫呱呱原文阅读那时候我在瑞士,我非常年轻,自尊心颇强,又是十分孤独。我的生活很艰苦,很不愉快。我什么也没有亲身体验过,就已经感到无聊,意志消沉,经常发脾气。世上的一切我觉得都是毫无价值的,庸俗的正像年轻人所常有的那样,我心中幸灾乐祸地暗暗怀着一个思想自杀。“我要证明我要报仇”可是证明什么呢?报什么仇呢?这一点连我自己也不清楚。只不过是我胸中的血液在沸腾,仿佛是密封在坛子里的葡萄酒,我感觉到,必须让这葡萄洒流出来.必须把压制着它的坛子砸碎。拜伦是我崇拜的偶像,曼弗雷德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有一天傍晚,我
31、像曼弗雷德一样决心到远离人寰的、高出于冰川之上的山顶去,那里寸草不生,只有突兀峥嵘的光秃秃的岩石,那里一切声响俱归寂灭。甚至听不到瀑布的喧闹!我要到那里去干什么我不知道也许是去结束自己的生命我去了我走了很长时间,起初在大路上走,后来沿着山径前进,越走越高,越走越高。最后的几幢小房子,最后的一些树木,早已落在我后面了。岩石,四周全是岩石。在前边不远但还看不见的雪,以凛冽的寒气向我袭来;夜的阴影以一团团黑色从四面八方围拢来。我终于停住了脚步。多么可怖的寂静啊。这是死神的国度。我在这里,就只一个人,一个活着的人,怀着孤傲的愁苦、绝望和蔑视一切的心情,一个离开人寰不想再活下去的、有思想意识的活着的人。
32、一种隐秘的恐惧使我全身冰冷,可是我还在想像中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伟大的人!曼弗雷德不折不扣的曼弗雷德!一个人!我一个人!我重复着说。一个人面对着死亡。该是时候了吧?不错,是时候了。别了,微不足道的世界。我要一脚把你踢开!就在这一瞬之间,忽然有一个奇怪的声音传到我耳边,我在仓猝之中一下子不明白这是什么声音,但这是活生生的人的声音。我吓了一跳,侧耳静听:这声音又重复了一遍。这这是一个婴儿,一个吃奶婴儿的啼哭声!在这荒山野岭,这里一切的生命似乎早已绝灭了,永远绝灭了,竟然还会有婴儿的啼哭声!我的惊讶突然为另一种感情所代替。于是我急不择路地朝着这啼哭声,这微弱的、可怜的、求救的声音拼命奔去一会儿,在我面前闪过一点摇曳不定的火光。我奔得更快了忽然,我看见一幢低矮的小房子。这小房子是用石头垒成的,上面有低低的平屋顶,通常是阿尔卑斯山的牧人躲避风雨的,可以在里面住上几个星期。我推开半掩的门,直冲进屋子,仿佛死神就在背后追逐我。一条长板凳上坐着一个年轻的女人,正安详地给婴儿喂奶。牧人,大概是她的丈夫,坐在她身边。他们两人都目不转睛地凝视着我。可是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微笑着向他们点头拜伦,曼弗雷德,自杀的念头,我的高傲,我的伟大,这一切都到哪儿去了?婴儿继续啼哭着我却要感激他,感激他的母亲和他的父亲。一个人的,一个刚刚诞生的生命的充满活力的啼哭声啊,你拯救了我,这生命的礼赞治愈了我内心的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