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性.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987 上传时间:2017-10-21 格式:DOC 页数:99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性.doc(9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分类号: 学号: 201303053 学校代号: 10490 密级:公开 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性 发展研究 作者姓名:徐雨濛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 张哨军副教授 金 鑫 高 工 申请学位类别:硕士学位 硕士学位学科专业名称:建筑与土木工程 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论 文 提 交 日 期 : 年 月 日 论文答辩日期年丨 | 月日 学位 授予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学 位 授 予 日 期 : 年 月 曰 答辩委员会主席:方俊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己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 含任何其他个

2、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 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 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 is 年 II 月砷曰 学位 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我校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我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 论文被查阅。本人授权武汉工程大学研宄生处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 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釆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 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0 ,在 _ 本论文属于 I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V”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3、: 20年 1 丨月研曰 u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指导教师签名 20匕年 |月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 of Our Country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Major : Stru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Candidate : Xu Yu-meng Supervisor : A.Prof.Zhang Shao-jun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

4、i 430073, P. R. China 装配式住宅可以克服传统住宅建设周期长、生产效率低、工程质量 安全低等弊端,是一种环保、节能、高效的生产方式。但其同时也存在 着生产成本高、预制率低等一系列发展瓶颈,致使其在我国的应用并不 多。系统地对装配式建筑展开研究与分析不仅有助于我国装配式建筑的 健康有序发展,而且有助于加快建筑业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本论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以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的 区别为出发点,从经济、资源 、环境、社会各个方面分析影响装配式建 筑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旨在构建一套完善的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评价 指标体系,为探究实现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和支持。

5、本文研究内容主要为四个部分:分析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性,对装配 式建筑的经济效益和增量成本进行全面分析;在综合分析装配式建筑可 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 体系;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来构建装配式建筑的综合评价模 型;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一系列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的有效途径 本文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创新点:一是在综 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和装配 式建筑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同时构 建一套完善的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二是综合灰色系 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对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进行了构建。 关键字: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

6、展;评价指标体系 Abstract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can overcome traditional building cycle is long, low productivity, low quality and safety engineering negligence, is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energy-efficient construction output.But there are also a series of bottleneck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pr

7、oduction cost, prefabricated low rate, resulting in its less implementation in China.The prefabricated building systems analysis and research, will help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prefabricated building, promoting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of China. In this pap

8、er, based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starting from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efabricated building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construction cast,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efabricated build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alysis, resources, environment, aspects social is

9、designed to build a perfect prefabricated building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vide support to realize investigation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economy prefabrica

10、ted building for analysis, a thorough analysis of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costs rising and economic benefits;in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factors prefabricated build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reation of a prefabricated building index syst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based o

11、n analysis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fac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prefabricated build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ssessment methods combining theory and system hierarchy gray, creating prefabricated build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mpreh

12、ensive evaluation model;accordingly, a series of cost reduction measures with prefabricated building on the level of the enterprise and government level.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 : First, prefabricated building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usta

13、inable development connected to make a point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econd, the model evaluation AHP and gray systems theory was built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 Prefabricated building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Evaluation Index S

14、ystem HI 目录 IS . I Abstract . II g 录 . IV 第 1 章绪论 . 1 1.1选题背景 . 1 1.2国内外装配式建筑与住宅工业化研究综述 . 1 1.2.1国外装配式建筑与住宅工业化研究综述 . 1 1.2.2国内装配式建筑与住宅工业化研究综述 . 4 1.3研究目的及 意义 . 7 1.4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8 1.4.1研究内容 . 8 1.4.2技术路线 . 9 第 2章装配式建筑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综述 . 11 2.1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 11 2.1.1木结构体系 . 11 2.1.2轻钢结构体系 . 11 2.1.3混凝土结构体系 . 12

15、 2.2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全过程建造技术比较 . 16 2.3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与瓶颈 . 17 2.3.1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 17 2.3.2装配式建 筑发展中的阻碍 . 18 2.4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概述 . 19 2.4.1可持续发展相关定义 . 19 2.4.2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20 2.4.3国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23 第 3章装配式建筑可持 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25 IV 3.1影响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经济因素分析 . 25 3.1.1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成本 . 25 3.1.2装配式建筑全寿命 周期增量成本的分析 . 25 3.1.3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

16、直接经济效益的分析 . 31 3.2影响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因素分析 . 35 3.3影响装配式建筑可持续性的社会因素分析 . 36 第 4章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 . 39 4.1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39 4.1.1 一般性原则 . 39 4.1.2特殊性原则 . 39 4.2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 . 40 4.3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 41 4.4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指标设计 . 41 4.4.1经济指标 . 42 4.4.2资源消耗指标 . 44 4.4.3环境指标 . 45 4.4.4社会效益指标 . 46

17、4.4.5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图 . 47 第 5章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 49 5.1层次分析法 . 49 5.1.1层次分析法简介 . 49 5.1.2层次分析法模型 . 49 5.2灰色系统理论 . 52 5.2.1灰色系统理论简介 . 52 5.2.2白化权函数的构建 . 52 5.2.3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 灰色聚类评估模型 . 55 5.3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 57 5.3.1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 . 57 5.3.2评价标准的确定 . 61 V 5.3.3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评估模型 . 62 第 6 章案例分析 . 65 6.1工程概况 .

18、65 6.2与传统现浇建筑成本对比 . 67 6.2.1增量成本的计算 . 67 6.2.2直接经济效益分析 . 69 6.2.3指标计算 . 70 6.3项 g 评价 . 73 6.3.1计算各指标的三角白化权函数值 . 74 6.3.2计算综合聚类系数 . 75 6.3.3综合评价 . 76 第 7章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的对策 . 77 7.1从 国家政府层面降低成本的措施 . 77 7.2从企业层面降低成本的措施 . 78 7.2.1前期阶段 . 79 7.2.2建造阶段 . 82 第 8 章结论与展望 . 83 8.1会吉 i 仑 . 83 8.2 臟 . 83 #考文献 . 85 至夂

19、 M . 89 VI 第 1 章绪论 1.1 选题背景 在我国,作为粗放型的传统住宅建筑方式有很多弊端,比如生产效 率低下、工程质量差、安全隐患多、建设周期长、建筑业科技含量较低、 环保效益差和建筑能耗较高等一系列问题。而如今大热的住宅产业化的 建造方式是与之相对的集约型建筑方式,其将建筑的外墙、楼梯、阳台 板等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就地装配组装完成房屋的 建造。从住宅产业化一词进入我国以来,就受到多位专家和学者的好评, 万科集团总裁王石指出,就目前发达国家的住宅产业化实践来看,产业 化住宅是今后 建筑业的大势所向。根据国家颁布的 2011 2015 年建筑 业、勘察设计咨询业技

20、术发展纲要文件,清楚地表明了 “建筑构配件 安装化、推进结构预制装配化,一步一步地加大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 化的比重”这个重要任务和目标。然而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建筑业 的工业化比重却不到 10%,这说明装配式建筑虽然具备传统现浇建筑无可 比拟的优点,但在实践过程中却遇到了各种瓶颈。目前很多研究学者主 要针对制约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成本因素展开研究,却对装配式建筑在资 源、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角度的综合探索有所缺乏。如何科学客观 全面地开展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分析制约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因素, 建立一套完整的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总结对应的改进策 略,这对促进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意义重大

21、。 1.2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与住宅工业化研究综述 1.2.1 国外装配式建筑与住宅工业化研究综述 国外的工业化概念起步较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全面建立工业 化生产体系,经历了量、质、节能环保的发展过程。住宅产业化形成的 萌芽期是50 到 60 年代,以确定建筑工业化生产体系为 核心,解决欧州 战后房荒的问题,这个过程是量变的过程。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期是七八 十年代,这一时期以提升住宅的性能与质量为重点,是质变的过程。住 宅产业化的成熟期是九十年代,重点是循环利用资源和节能,使住宅对 环境的负荷和物耗降低,探索一条生态与绿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 (一)德国的住宅产业化发展 二战之后,德国西德地

22、区大部分房屋被破坏,这一期间最为突出的 问题就是住房需求紧张,加上城市人口快速增多,促使住宅工业化的进 程加快。迄今为止,依照德国的设计 要求,在工厂里面需要预制完成绝 大部分的建筑部件和装修材料。在工厂预制建筑部件时,诸如承重混凝 土部件与内隔墙、屋顶与天花、楼梯等构件,都会被编上代码并在项目 资料中附有详细说明。 德国的住宅产业化具有如下优点: (1) 住宅科技含量高。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通过建立建筑模 型来验证建筑材料的物理特性,开发符合标准的新型建筑材料和装修材 料。 (2) 德国的粘结技术及安装质量先进。比如为防止屋面渗漏和墙面 翘裂,在实心屋顶、塑钢门窗、门窗接缝处均采用新开发

23、的液体防水材 料。构配件安装,位置非常准确,阴阳角 线横平竖直,上下水管线一律 集中设置,施工后全部封闭,从卫生间、厨房间表面看不到一根管线。 (3) 广泛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在房屋供暖、饮用水、垃圾处理以及 交通和环境方面,既周到细致地考虑了用户需求,又保护了整体环境。 (二)日本的住宅产业化进展 上世纪 60 年代二战期间日本在经济社会方面受到重创,在战后重建 的背景之后,住宅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到 20世纪 90 年代为止,在日本, 产业化住宅的总量己经达到一定数量,接近竣工住宅总数的百分之三十 2 其工业化的特点如下: (1)扎实的标准化工作。在对设备、材 料、性能、生产、结构等的 各类标

24、准进行调查研究与整合的基础上,确定了大批的部品标准与行业 标准 3。 2 (2)走科研 -设计 -生产一体化的道路。日本的住宅产业绝大部分的 载体是大企业集团,它们不仅对科研投入十分重视,同时对家庭结构的 演变、消费者的需求与住宅文化也十分注重,而且看中科技对住宅产生 的影响,希望在住宅的文化和科技含量上不断提高 4。 (3) 实行严格的质量认证制度。对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再加上质 量认证制度的严格性,这两者保障了住宅产业 化的良好发展。 (4) 国家层面的五年产业发展计划。五年计划为开发研究住宅产业 技术的重点与目标指明了方向 5。 (三)美国住宅产业化研究 美国己经形成完善的标准化体系,不

25、仅在住宅部品方面而且在构件 生产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工业化生产水平。根据住宅开发商给的产品目 录,用户不仅可以自由地选择住宅形式,而且可以委托专业承包商来开 发建设 6。 美国的住宅产业化的特点有: (1) 标准化程度高。对于工业住宅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施工、 节能、防风、采暖制冷以及管道系统等,美国政府都制定了详细的标准 7。 (2) 建筑市场具有完善的体系,同时具有较高的社会化与专业化程 度。居民可以根据提供的住宅产品目录,对建筑房屋所需的材料与部品 自定义进行采购,同时可以委托承包商建造 8。美国的住宅大多采用装配 式木结构或轻钢结构,建造速度快,一般 3 4 层木结构 2周完成。 (四

26、)法国住宅产业化研究 二战后法国出现住房紧缺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法国采用了大 规模建设工业化住宅的方式,开发了成片住宅新区。建设的理论指导是 功能主义等现代派建筑理论,口号是“又多、又快、又省地建设住宅”, 施工手段是以预制大板和工具式模板为主 9。 法国的工业化特点有: (1)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法国在 1949 年生产建造了大量钢结构住 宅,这类住宅采取产业化生产,成本控制严格 1 。 1985 年,法国政府通 过普查发现,这部分钢结构产业化住宅状况良好 11。 3 (2)对节能环保建筑进行税收政策鼓励和引导。政府明确表示,不 仅减少使用再生能源住宅的税收,而且减少使用隔热材料、暖气调节

27、设 备建筑的税收。达到条件的开发商能够得到政府适当的财政补贴 12。 (五)国外住宅产业化研究 (1) 广 泛的将新型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付诸实践:目前形成以三大 结构体系为主的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分别是钢混凝土结构、木结构与钢 筋混凝土结构。 (2) 标准化:模数协调系列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颁布, 目前为止各个国家的模数协调标准也正在一步步地向其靠拢 13。 (3) 现场施工服务体系:发达国家己基本做到分工种、分专业施工 14;家庭装修工业化。 (4) 住宅部品的开发、生产与供应,己逐步标准化、通用化与系列 化。这是住宅产业化形成的核心标志。在日本,推广住宅部品用了将近 二十年,目前

28、为止,在日本 住宅的每个部分都己经使用了通用部品 15。 在瑞典,通用部品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尤其是在新建住宅部分,高达百 分之八十 16。 (5) 广泛应用节能环保与技术集成技术,并进行大规模定制:定制 整体厨房;定制整体卫浴;旋转的大楼;新加坡立体绿化;安蒂拉 外部材料可储存太阳光 17。 1.2.2 国内装配式建筑与住宅工业化研究综述 2006 年,建设部颁布了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试行办法,全国陆 陆续续建立了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数量己有 30 个 18。但由于各企业所 从事的领 域不一样,呈现出家居建材、装修、厨卫、建筑等不同区域的 住宅部件生产的产业化集群。真正从事房屋建设领域的,拥有自

29、主研发 知识产权的住宅产业化企业却为数不多,其中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是远 大住工、万科集团。 住宅产业基地在我国划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开发企业联盟,第 二种是部品生产型企业,第三种是综合试点城市,如图 1-1所示。 4 图 1-1 国家住宅产业基地 (一) 综合开发企业联盟型 (1) 房地产开发企业一万科 万科通过产业化平台推动自身产业化发展,注重资源整合,自身有 一定的研发能力,但无生产和施工能力。其优势在于: a 我国住宅产业化 首个开拓者与实践者; b 具有品牌影响力; d 有研究开发能力。但也存 在劣势: a缺乏对住宅的整体性、抗震性与经济合理性的推断 19; b 工业 化程度不高;

30、c传统施工与工业化生产同时存在,这种并存的半预制化生 产模式,对推广和大批量生产形成了阻碍 2 ; d 无规模化生产和施工能力, 部品需工程外包。 (2) 建筑开发综合型企业一远大住工 与万科相比,远大住工 的集成住宅拥有更成熟的技术体系,更高的 工业化程度,集“设计、制造、施工、运营、循环”于一体,拥有自己 的住宅研究院、集成住宅部品件生产工厂,从设计、生产、施工各个方 面形成了整体解决方案。 (二) 部品生产型企业 住宅部品的生产分布在不同的领域,包括有家居、电器、厨卫、建 材、装修等。我国绝大部分部品生产企业的主要项目见下表 1-2。 5 表 1-2 部品生产企业主营项目一览表 部品生产

31、型企业 住宅部品 青岛海尔集团 智能家居 山东力诺瑞新能源有限公司 新能源 北新集团建材有限公司 住宅部品 博洛尼旗舰装饰装修工程有限公司 精装修 潍坊国建高科技有限公司 供暖 唐山惠达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陶瓷 广州松下电器有限公司 节能空调 浙江杭萧钢构有限公司 钢材 正泰集团 工业电器 深圳市嘉达高科产业有限公司 节能涂料 苏州科逸住宅股份有限公司 整体卫浴 (三)综合试点城市 在我国,综合试点有五个,分别是沈阳、深圳、济南、大连花园口 经济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综合试点城市,探索住宅产业现代 化政策措施与工作的机制,明确现代化的住宅产业化生产体 系,确立符 合当地特色的住宅产业发展模

32、式,总结前人经验,以点带面,在全国范 围内树立样板,全方位对住宅产业现代化进行推进 21。各大城市产业化 推进激励措施见表 1-3。 6 表 1-3 大城市产业化推进激励策略 综合试点城市 产业化推进鼓励措施 深圳 将住宅产业化作为土地出让的条件之一,颁布多种产业化建筑技术标准 北京 奖励产业化住宅建筑面积的比例,数量达到 3% 沈阳 建立沈阳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己有 130 多个项目入驻园区,年产值实 现 450 亿元。 有些项目具有优先使用产业化技术的权利,比如政府投资 项目、重点区域项目、保障房项目 济南 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支持,针对特殊项目可以提供容积率奖励、配套 费减免、财政补贴等

33、优惠政策,比如采用产业化技术的项目;启动一批 住宅产业化试点项目,以保障性住房为开端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建立一套完整的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面对外界对装配式建筑的评价褒贬不一的现状,建立一套客观完善 的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大部分专家学者认为装配式建筑 好,可是为什 么在中国却没有得到好的发展?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它成本 过高,房地产商不愿意采用预制装配式的建筑形式,可是又有其他专家 认为它只是一次性投入过高,后期可以得到一定的经济效益补偿,同时 还可以得到政府所关注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补偿。如何系统的分析装 配式的投入与产出,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正是本文要解决

34、的问题与研 究意义所在。 (2) 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从综合效益来看,不仅具有工业化的特点,而且具有绿色建筑的特 点。装配式建筑能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提高生产力,对周围环境影响 小,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方向 。本文希望能够从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 的比较中,找出制约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行之有效的对策, 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3) 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工业化进程 装配式结构体系是一种新型结构形式,顺应住宅产业化的发展需求。 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各种住宅构配件、部品以工业化方式生产,然后依靠 7 人才和科技技术,在现场进行装配。装配式结构体系融合了很多环节, 包括构配件生产

35、、住宅生产全过程的设计、销售与售后服务、施工建造 等环节,全方位保证住宅供产 销一体化的实现,促进了住宅生产和经营 的社会大生产方式的实现,从而加快我国的住宅产业化进程。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成果体现在如下几个部分: 第一,以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的区别为出发点,从经济、环 境、社会方面分析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第二,全面分析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性,对装配式建筑的增量成本和 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 第三,系统回顾可持续发展概念与理论研究,以装配式建筑可持续 发展影响因子 为前提,对装配式建筑评价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 第四,综合灰色系统理论和层次分

36、析法,对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 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第五,以远大可建集团 “ T30A 塔式酒店”为实证研究,运用上文涉 及的指标体系对其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 第六,结合政府与企业的需求,对如何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提出对 策和建议。 8 1.4.2技术路线 9 10 第 2 章装配式建筑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综述 2.1 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装配式建筑是预制式装配式建筑或者预制装配式住宅的简称,它表 示部分或者全部的建筑构件的完成是在预制工厂生产,然后运输到施工 现场,以机械吊装或其他的可信任的手段连接,用零散的预制构件组装 成整体,以此形成具有使用功能的房屋 22。在欧美和日本的一些国家也

37、有其他的名称,即工业化住宅或者产业化住宅。 装配式建筑体系根据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划分,可以分为四种结构 体系,分别是砌体结构体系、木结构体系、钢结构体系、混凝土体系。 2.1.1 木结构体系 木结构体系是一种工程结构,它以木材为主要受力体系。在中国古 代,占据着统治地位的一直是木结构。而随着历史的发展,现在我们所 说的木结构与古代的有所不同。由于木材本身具有抗震、隔热保温、节 能、隔声、舒适性等优点,加之经济性和材料的随处可取,在国外特别 是美国,木结构是一种常见并被广泛采 用的建筑形式。但是由于我国人 口众多,房地产业需求量大,森林资源和木材贮备稀缺,木结构并不适 合我国的建筑发展需要。我国

38、新近出现的木结构大多为低密度高档次的 独立住宅即木结构别墅区,主要是为了迎合一定层面的消费者对木材这 种传统天然建材的偏爱。较之美国把木结构住宅作为普通低层住宅不同, 中国现有的木结构低密度住宅是一种高端产品,虽然它们在具体构造特 点上大体相同,木材也大多依赖进口。 2.1.2 轻钢结构体系 在美国,普遍认为木结构体系的优质替代品就是轻钢结构体系。轻 钢结构体系的结构主体是采用薄于木龙片的压 型材料,其中轻型钢材是 用 0.51mm 厚的薄钢板外表镀锌制成的,这个结构与木结构的“龙骨” 类似。可以方便建造出不高于九层的建筑 23。它们的不同点在于二者的 11 节点处理方式不同:木结构建筑的连接

39、节点使用的是钉子,但是轻型钢 结构的连接节点使用的是螺栓。 轻钢结构的优点:体系质量轻强度高,可以使得建筑结构自重减轻 ; 可以扩大建筑的开间,同时也能灵活进行功能分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完好的整体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建筑抗震抗风性能;工程质量易于保证 ; 具有较快的施工速度,较短的周期,天气和季节对施工作业产生的干扰 不大;方便改造与迀拆,可以回收再利用材料。不过其也存在着不足: 钢构件具有较小的热阻,在耐火性方面差,在传热方面较快,不利于墙 体的保温隔热,耐腐蚀性差,抗剪力的刚度不够 24。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具有丰富的品种及充足的钢材产量等优势,但 是钢结构住宅规范的不完善,成熟完善的技术体系的欠缺,都造成了我 国钢结构工业化水平、劳动生产率和住宅综合质量的低下的结果,致使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进程较为缓慢。因此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发 展还有很长一段 路要走。 2.1.3混凝土结构体系 我国建筑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的选择主要集中在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