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朱治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朱治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6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学习朱治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6篇 【吸取典范力气 砥砺奋进前进】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奉献,铸就朴实的宏大。一名组织部长的生命答卷追记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治国一文,具体叙述了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治国同志的先进事迹。他用自己的形象为党的形象增加光荣,用生命之火映红了党的旗帜,尽管没有留下一句遗言,但朱治国同志留下的先进事迹,永久都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典范精神,永葆忠诚底色。对党肯定忠诚要害在“肯定”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对组工干部来说,忠诚是第一位的要求;对共产党员来说,忠诚更是身份底色。广阔组工干部要学习朱治国同志把根深深扎在基层,
2、爱家乡爱工作爱人民的忠诚底色,学习他始终以忠诚洁净担当的人民公仆标准的自我严格要求,以之为精神导航,以之为光明灯塔,不仅要把忠诚写在入党志愿书中,更要把忠诚刻在为人民效劳的详细行动中。 学习典范精神,坚持严规守纪。朱治国同志常说,做党的干部,从事组织工作,必需讲党性、讲政治,懂法规、讲法规,按法规办事;要毫不迟疑听从组织安排,尽心尽力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不跟组织谈条件、讨价钱。朱治国同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组织部门工作多年,严于律己,手中的权利始终一尘不染,从不为亲朋好友谋半点私利,对其他的干部也有着严格的要求,从不允许有人打政策“擦边球”。 学习典范精神,过硬作风担当。朱治国副部长
3、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以过硬的作风担当工作,他仔细谋划,敢于较真,擅长攻坚克难,从他的笔下,出了许多精品材料,为组织建立作出了肯定成绩。我们也要向他一样,喜爱我们的事业,以担当践行初心、用实干书写忠诚,但凡我们参加的事情,每一件都要有我们的见解,事事都要留下我们恪尽职守、敢于担当的优良品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朱治国副部长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我们要以他为典范,吸取他的珍贵品质,查找我们自身的短板弱项问题,探寻成进步步的空间,经过肯定时间的学习自省之后,我们也力争成为作风正派、力量强大、业务精熟、群众满足的组工干部。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朱治国同志的事迹可歌可泣、感人至深,
4、他的事迹表达了一名组织部长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高度负责、对自己严格要求的高尚品质。我们党员干部特殊是组工干部都要向朱治国同志学习,以朱治国同志为典范,争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足的好党员、好干部。 【篇2】学习朱治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日前,中共中心组织部作出打算,追授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原书记朱治国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并在组织系统广泛开展向朱治国同志学习活动。 打算指出,朱治国同志从事组织工作近20年,始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忘我工作,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信念坚决、对党忠诚,始终把旗帜鲜亮讲政治摆在首位,坚持用_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开工作,全面贯彻新时代
5、党的组织路线,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打算性意义,自觉增加“四个意识”、坚决“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他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始终坚持强基固本、大抓基层的导向,积极开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村级集体经济“破零”工程、“组织体系建立三年行动”等工作,着力解决基层党的建立薄弱问题。他勤勉敬业、精益求精,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事事放心不下”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全面参加青海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_学习教育等集中学习教育的筹划组织,仔细贯彻落实党中心部署,细心设计活动载体,屡次得到中心有关部门确定,赢得党员干部群
6、众的信任和赞誉。他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始终对基层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饱含深情,走遍全省362个乡镇,一次次上高原、进牧区、走村舍,推动解决村(社区)干部酬劳偏低、干部素养提升、牧民安居等实际问题,是基层干部心中的“知心大哥”、同事眼中的“舍命三郎”、群众口中的“好尕娃”。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始终奉行“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的信条,榜样践行组织人事纪律,严于律己,公正正派,用实际行动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打算强调,朱治国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他是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优秀代表,是新时代组工干部的楷模、组织部门领导干部的典范。广阔组工干部特殊是各级组织部门领导干
7、部,要以朱治国同志为典范,学习他信念如磐、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行,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学习他公正正派、务实创新的职业操守,担当尽责、敢于斗争,推动新时代组织工作高质量进展;学习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踔厉奋勉、勇毅前行的精神状态;学习他牢记宗旨、心系百姓的公仆情怀,谱写组织工作促进乡村振兴、效劳人民群众的新篇章;学习他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永葆清廉本色。 打算要求,各级组织部门要把开展向朱治国同志学习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与深入学习贯彻_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党的_精神结合起来,与做好当前工作结合起来,实行多种形式广泛开展
8、学习宣传。要加强领导、细心组织,引导广阔组工干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立总要求,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推动组织工作在新时代新征程取得更大成就,为全面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动中华民族宏大复兴供应更加顽强的组织保证。 【篇3】学习朱治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人民公仆朱治国】 这是青海西宁最好的季节,43岁的朱治国却在母亲和儿子的哭声中撒手诀别。 看了朱治国同志的事迹,在党员干部泪目感慨的同时,更应当从其优秀的品质,从其履职一丝不苟的工作中,获得启发,什么是优秀的组工干部,朱治国同志用实干,用巧干给组工干部做出了表率,用生命书
9、写了组织干部的答卷。 朱治国同志的事迹媒体报道有许多,那样多的事迹,根本不用我们一一进展解读,实干、担当,他就犹如是一块砖,组织把自己放在哪一个工作岗位上,都做到了悄悄无闻,任劳任怨。在工作上更讲技巧,特殊是基层党建建立工作中,他依据当地基层干部的现状:青海4149个村32023多名“两委”干部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0.12%,工作中“有想法、没方法”“有力气、没技术”的问题普遍存在,成为制约乡村高质量进展的关键因素。面对阻碍基层党建进展普遍存在的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成了建立基层党建的首要任务。为解决这些问题,将基层党建建立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让基层干部在致富的道路上真正成为带着百姓致富的
10、领头雁、带头羊,朱治国同志打算从提升这些基层干部的学历入手,并且他说干就干,为基层党建建立打造一条新路子。 在这一项工作中朱治国同志有想法,也立即见行为,开展深入调研,联合青海开放大学、市州电大骨干教学力气赴湖南“取经”,科学规划专业和课程,还制定鼓励报名的有效方法。经过他的多方运作,2023年秋天,青海“党支部书记力量提升工程”“村(社区)干部学历素养提升工程”创新实施。在这一项工作中,为了解决参与学习基层干部的经费问题,青海规定村和社区干部承受教育的5000元学费由州市县区组织部担当80%,学员个人担当20%,毕业后颁发国家开放大学毕业证。不到三年,青海培训基层干部35.29万人次,300
11、0余名村(社区)干部参与学历教育。此项工作也被许多省市借鉴。在做好这项工作的根底上,青海省在2023年到2023年间连续两次提高村、社区干部年度酬劳。有了学历,提升了基层干部的薪水,基层党建的创立谱写了新篇章,干部谋事干事的积极性更是有了。朱治国同志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所探究出来的路子为青海省基层干部治理闯出了一条道路,同时也为全国其他省市在基层干部党建工作中做出了表率,供应了思路。 朱治国同志走了,是家庭的损失,是群众的损失,更是我们党的损失。人民的公仆,组织干部学习的标杆,朱治国同志永久活在人民心里。 【篇4】学习朱治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一生坚守,铸就永恒丰碑】 没留下一句遗言,朱治国走得突
12、然。在一个天清气爽的星期六上午,预备去加班的朱治国还没走到门口,一阵心绞痛袭来。他扶墙跌倒,正在通话中的手机滑出手心,腋下的公文包也掉下来,文件材料散落一地。这是青海西宁最好的季节,43岁的朱治国却在母亲和儿子的哭声中撒手诀别。22年工龄,25年党龄,去世时,朱治国的职务是青海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省委两新工委书记。 朱治国的离开是令人痛心的,一位为民效劳的好干部就这样倒在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岗位上,虽然他永久的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犹如一个符号般深深印记在我们心里。在中国进展历程中还有许很多多的像朱治国这样悄悄奉献,全心全意效劳群众的好干部,没有人能够细说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洪亮名字
13、“人民公仆”,他们坚守使命责任,他们无惧风雨前行,他们主动弯下腰、俯下身,倾听群众最真实的声音,正是有了他们积极投身与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助推我们的国家不断实现新的雄伟目标。 典范无名,却是吾辈楷模。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现如今我们既不是曾经那个战火纷飞的年月,也会是那个挨饿受冻的时期,所以典范们的事迹可能不尽一样,但评断典范的标准从未转变,为国为民、无私奉献、一往无前的挥洒着自己的光和热,固然,我们不想看到典范以这种方式离我们而去,也不盼望以这种方式知道他的名字,但结果已经尘埃,只愿您一路走好,您的信念和使命,我们来传承。 【篇5】学习朱治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做人要实,干工作更要务
14、实”】 追记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治国 朔风凛冽,寒气袭人,漫天雪花,纷纷扬扬向大地飘洒。起伏的山峦、无边的荒原青藏高原不少地方,改换银装,尽显苍茫。然而,它们再也无法与那个熟识的身影重逢了。 深夜的西宁,格外安静。青海省委组织部办公楼,那盏长明的灯没有亮起,熬煮中药的瓦罐再也不会散发暗香。 6月11日,星期六。青海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朱治国劳碌如常,匆忙吃完早饭,还没出门就拨通了工作电话。突然,他感到胸口憋闷、呼吸困难,抢救车咆哮而至 年仅43岁的朱治国,再也没有醒来。 “党让干啥就干啥,接过来就必需干好!” 这是朱治国生前最终两个月的工作日程 4月,开头筹备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连续30多天
15、吃住在单位,每天工作到深夜一点;5月底,党代会闭幕,随即投入到青海省十三届人大八次会议的组织工作中,又是常常废寝忘食;6月,率队到平均海拔超过4200米的玉树藏族自治州调研,忍受着高海拔缺氧带来的头痛、失眠,每天马不停蹄地调研、座谈 “休息二字似乎与他无缘,只要和他联系,他几乎都在工作。”海南藏族自治州委常委、秘书长司吉昇含泪告知记者。 “常常看到他放在办公室来不及拿回家的行李,常常听到家人催他回家吃饭的电话,常常看到那盏好像永久也不会熄灭的灯。”青海省委组织部干部二处干部姜萍眼中泛着泪光说。 个头不高,一副金属框眼镜挂在有点娃娃气的圆脸上,可亲可敬。 “小身板隐藏着大能量!”这是同事们对他全
16、都的评价。 长期的劳累,让朱治国的身体每况愈下。很多人不理解,问他:“你每天没日没夜干,图个啥?”他严厉地说:“党让干啥就干啥,接过来就必需干好!” 从柴达木盆地东南隅的小城都兰,到荒漠戈壁上拔地而起的新城格尔木,再到省城西宁;从怀抱一腔热血扎根基层的大学生干部,3年内成长为格尔木市郭勒木德乡(现郭勒木德镇)党委副书记,再到青海省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后来又任副部长,朱治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 “村(社区)换届选举工作立刻要启动,我们去村里看看。”2023年12月31日,时任青海省委组织部组织二到处长的刘志德接到朱治国电话。 两人驱车来到海东市,避开县城周边,专挑山沟沟钻,不定路线,见村就
17、看。3天时间,行程1500公里,走了近50个村。每晚9点,朱治国会将当日发觉的薄弱环节编辑成短信,发给全省市州组织部门的相关负责同志。 “2023年村(社区)换届,时间最短、效果最好,平稳、圆满!”刘志德说,“不管是领导还是下属,只要听说某件事是朱部长负责,心里都放心得很。” 时间是一杯水,对事业投入多一些,留给家人便少一点。 “他有着2倍速的工作效率,有着2倍速的学习方法,有着2倍速的生活节奏,却没想到,也以2倍速离我们而去”朱治国去世后,他16岁的儿子在朋友圈写下这段文字。 朱治国母亲的手机里,至今仍存着母子最终一段对话:“喜喜(乳名),今日出差回来了吧?晚上回家吃饭吗?”“妈妈,我不回了
18、,还有工作。” 71岁的母亲翻看手机时泪流满面:“出差完,他没有一次直接回家,在办公室睡坏了4张行军床。” “每天准时去上班,从来不会准时回来。”母亲抹了一把泪说。 2023年,朱治国任青海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大家打趣说:“您当处长时忙,当了部长更忙。”他答复:“级别越高,责任越大,工作就越多啊!” 朱治国18岁入党,党龄比工龄更长。他用日复一日的行动,诠释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无限喜爱。 “实事求是,是党性问题。做人要实,干工作更要务实。”这是2023年他在中心党校学习时写在笔记中的话。 “少说干不了,多想怎么干” 朱治国分管基层党建,乡村振兴是他最关注的事。 走进西宁市城北区陶北村,靓丽
19、别致的新居、干净笔直的村道,一幅生气勃勃的景象。陶北村党总支书记陈俊良身穿笔挺西装,意气风发。然而,几年前,他却愁得“晚上吃安眠药都睡不着”。 2023年,陶北村因“城中村”改造工程,规划整村迁移到安置小区。环境虽好,但村民却不愿意:“搬得起,住不起,土地没了,生活没着落。”意见汇总到陈俊良这里,他心里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地可咋整?” 彼时,朱治国正牵头实施全省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陈俊良在一次会上遇到朱治国,请他支支招。“你们村的状况我了解,最重要的是党员要首先拧成一股绳。另外,何不试试飞地经济?”朱治国一语点醒陈俊良。 “只要是基层组织强的村,进展就好。”陈俊良回村就召开党员大会,
20、理清党员职责,强化治理监视,号召党员对群众开展一对一帮扶、走访、慰问等,真正让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心骨”。 党员拧成一股绳,干事创业有了精气神。陶北村流转其他村的870亩河滩地,建起了旅游小镇,在朱治国指导下,村集体经济从今前的24万元跃升至2023年的260万元。 朱治国在充分调研的根底上,牵头制定出台关于实施全省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的指导意见,提出了集体股份分红型、盘活集体资产型、利用集体资源型等7种进展模式,高效推动中心财政扶持资金落地见效。2023年底,青海省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全部实现“破零”。2023年底,村集体经济收益到达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60.9%。 “少说干不了,
21、多想怎么干。”朱治国事后总结说,“解决问题,战略层面要看简单些,战术层面要看困难些。” 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支撑。 村干部文化素养不高、效劳力量弱,是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有效发挥的一大“瓶颈”。 “局部基层干部素养不高是个老问题,以前除了培训,好像别无他法。”青海省委组织部组织一到处长薛成龙说。 朱治国主动担责,提出并大力实施村干部学历素养提升工程。2023年,青海省委组织部与青海开放大学联合举办村干部学历提升大专班,采纳“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80%的学费由市州和县市区担当,让3200余名村干部走进校园,提升文化素养和履职力量,为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根底。 一名毕业生动情地说:“我家祖祖辈辈
22、没出过大学生,我做梦也想不到还有时机上大学。” 青海开放大学党委书记庞晓玲忆起当年朱治国率队赴湖南考察的场景,仍会落泪。 “湖南是农业大省,课程、教学资源丰富。头一天夜里10点多到,其次天上午参与座谈会,中午12点就往回赶,一刻都不停啊。”庞晓玲含泪叙述,“朱部长协调湖南开放大学免费供应资源,引进的教材许多,一个人都搬不动。” 讨论制定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等多个高质量指导性文件;谋划推动青海省“组织体系建立三年行动”和“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化建立”;推动提升“两新”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掩盖”;深度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
23、命”主题教育、_学习教育很多工作,都能见到朱治国的身影。 每年年底青海省委组织部的目标考核大会,业务处室负责同志要面对全部干部述职,朱治国每次都主动登台,不拿一支笔、不带一张纸,条分缕析、深入细致。 朱治国去世后,家人到单位领取遗物。本以为他工作忙,没时间整理办公室,同事特意多叫了几个人帮助。没想到,一进房间,四五十本工作笔记整齐摞着,每一本都字迹工整;柜子里个人物品与单位资料公私清楚;用过的手机、U盘等分门别类放到几个筐里。 “周到、细致”“对工作,他心里有本账”“干事有章有法”“敢担当、会担当”同事们这样评价他。 “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 “每天看到朱部长绷紧了发条
24、工作,却不知道他家里状况那么糟糕”青海省委组织部一名干部回忆起来,泣不成声。 朱治国妻子2023年查出肺癌,常年卧病在床。 繁忙的工作之余,哪怕有一分钟时间,朱治国也要照看妻子。 有一次,妻子想吃橙子,但因病情严峻只能吃流食。于是,朱治国徒手挤橙汁,憋得脸通红。同事知道了,建议买个榨汁机。“不行,果肉打不碎,会呛着!”朱治国说。 每早出门前,朱治国总会把妻子一天三次要吃的药分好,放到小杯子里,还细心地贴上标签。只要不加班,朱治国晚上就陪护妻子,替她搓背、按头。 朱治国妻子患病后,医药费成了沉重负担,银行卡余额捉襟见肘,朱治国瞒着亲人,把房子卖掉,给妻子治病。 2023年下半年,朱治国在中心党校
25、学习,每日一记。9月24日,他只写下6个字:“今日不记,揪心。”那天是妻子做复检的日子,病情不乐观。 2023年初,与癌症斗争8年多的妻子不幸离世。朱治国忍着哀思,定下法规:不收礼金、不烧纸、不宴请。 朱治国最爱竹子。走进他简朴的家,客厅隔断的玻璃上,是一丛翠竹。他的微信头像,是一枚党徽配翠竹。桌上的水杯,刻着“以正治国”4字。自始至终,朱治国对权力保持敬畏。 基层同志汇报工作,有时给他带点土特产,他都当即回绝:“法规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共同遵守,我不能坏了法规!”办公室按月收取加班餐费,有一次出差,办公室人员替他垫付,他出差回来后马上送还。 不仅是同事,家人和朋友也从未从他身上获得一丁点的“好
26、处”。 曾有一名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干部,因孩子在西宁上学无人照看,想把在玛沁县工作的妻子调回西宁。但他听说,朱治国的姐姐和姐夫因工作缘由两地分居,孩子常年两头跑。这名干部汗颜,再未提起此事。 “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朱治国经常告诫下属。 在格尔木市政府办公室,有一名司机,是朱治国十几年的好友。有人劝他:“没有功绩有苦劳,找朱部长打个招呼,转个岗位,干啥都比开车强。”老友了解朱治国的性格,断然回绝:“他从不会用权力为朋友谋私利。” “权力要用到老百姓身上!”朱治国常说,他始终把基层需求放在首位,把群众要求记在心间。 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副镇长麦日根曾与朱治国共事。“每次下乡
27、,他总能很快地和村里的大爷大妈熟络起来,办公室有群众来时,他会热心地端上一杯热茶,让大家放心地说自己遇到的难题。”麦日根说,“老百姓都叫他尕书记,一是说他个子小,二是看他亲切,像是称呼自己的孩子。” 2023年初,玉树患病雪灾。接到灾情报告,朱治国其次天就赶到现场。有同事劝道:“明天就是元宵节,过了节再去吧!”朱治国很生气,“灾情揪心,怎么能耽误?” 一落地,他就赶赴灾情最严峻的地区,探望抗灾一线的党员干部职工,了解受灾状况,晚上10点多回到房间就连夜起草灾情考察报告。 当地干部说:“高寒缺氧,部长明天再写吧。”朱治国却说:“想想冰天雪地里那些砸冰铲雪、抢通道路、搬运饲草的基层党员干部,想想眼
28、巴巴等着救援的老百姓,我们加班熬夜写报告算点啥?”报告写完,已是凌晨5点。 参与工作20多年,朱治国的脚印遍布青海各地。从广袤的柴达木盆地到荒芜的青南高原,从壮阔的大湖之滨到富裕的河湟谷地,朱治国以勤勉浇灌信念,用担当书写忠诚,以清廉遵守初心,用生命诠释使命,将一生献给了党的组工事业。 【篇6】学习朱治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以典范为力气锤炼自身“三气”】 近日,新闻联播以朱治国:心中有信仰 肩上有担当为题,报道了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治国同志的先进事迹,朱志国同志从事组织工作22年,始终兢兢业业、为民效劳,大力推动党建和扶贫攻坚,推动青海省4100多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快速进展,43岁的朱治国用
29、至死不渝的信念、忠诚、勤奋、担当刻画了优秀的共产党人形象。广阔组工干部应向朱治国同志对标看齐,让典范的力气充盈心灵,化作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抱负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家立命之本。自21岁大学毕业之后,朱治国同志工作22年始终毫不迟疑听从组织安排,尽心尽力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不跟组织谈条件、讨价钱,以实际行动书写了对党忠诚,对事业热诚,对人民真诚的最美华章。作为组工干部,当以朱治国同志为“旗帜”,看一看彼此的差距,认真反思有没有坚决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有没有把组织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上,表达在成效上。 以典范为“光”,熬炼本事,厚
30、植“坚实底气”。“不管我们国家进展到什么水平,不管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难奋斗、勤俭节省的思想永久不能丢。”“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作金。”朱治国同志用实干不断增加自身底气,全省启动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后,他迎难而上,深入基层开展调查讨论,积极统筹各类资源,调动各方力气,让4149个行政村最终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主动提出并大力实施村干部学历素养提升工程,让3200余名村干部走进校园。很多个多个日日夜夜里,青海大地上布满了他走过的痕迹,办公室时常彻夜长明的灯盏和工整清楚的四五十本笔记就是他一心为民、苦干实干最好的证明。作为组工干部,当以朱治国同志为“灯塔”,在实干中充实自己,在思索中塑造自己,在行动中提升自己。 以典范为“镜”,磨炼品性,分散“浩然正气”。朱治国曾说,只有为人洁净,做事才能坦荡。尽管身居重要职位,但他始终把权力用到该用的地方,他与妻子异地生活2年,他没因妻子调动找过一个人;身边其他的亲戚朋友也都知道朱治国的“油盐不进”,没沾上他一点“光”。他用一言一行诠释了党员干部的“清心寡欲”,坚守住了手中权力的“一尘不染”。作为一名组工干部,也必需做到公私清楚、作风清正,不该说的坚决不说,不该做的坚决不做。要坚持“三省吾身”,掸除思想上的灰尘,擦亮初心、激扬动力,做底色洁净、风清气正的组工干部和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