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病理学解析含真题第八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病理学解析含真题第八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病理”大纲要求消化系统疾病1. 慢性胃炎的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2. 溃疡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及其并发症。 3. 阑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并发症。 4. 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肝炎的临床病理类型及其病理学特点。5. 肝硬化的类型及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6. 早期食管癌的概念及各型的形态特点,中晚期食管癌各型的形态特点、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7. 早期胃癌的概念及各型的形态特点,中晚期胃癌的肉眼类型和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8. 大肠癌的病因、发病机制、癌前病变、肉眼类型及组织学类型,分期与预后的关系,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2、9. 原发性肝癌的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阑尾炎病理变化1急性阑尾炎有三种主要类型:(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为早期的阑尾炎,病变以阑尾黏膜或黏膜下层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黏膜下各层有炎性水肿。(2)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或称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常由单纯阑尾炎发展而来。镜下,阑尾壁各层皆为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3)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是一种重型的阑尾炎。阑尾因内腔阻塞、积脓、腔内压力增高及阑尾系膜静脉受炎症波及而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等,均可引起阑尾壁血液循环障碍,以至阑尾壁发生坏死。此时常导致穿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或阑尾周同脓肿。2慢性阑尾炎 多为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也可开始
3、即呈慢性经过。主要病变为阑尾壁的不同程度纤维化及慢性炎细胞浸润等。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指由一组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一种常见传染病。 病因 1甲型肝炎病毒(HAV)特点:经消化道感染, 通常急性起病,大多数可痊愈,RNA。2乙型肝炎病毒(HBV)特点:经血流、血液污染的物品、吸毒或密切接触传播, DNA。3丙型肝炎病毒(HCV)特点:经血流、血液污染的物品、吸毒或密切接触传播, RNA。4丁型肝炎病毒(HDV)特点:经血流、血液污染的物品、吸毒或密切接触传播, RNA。5戊型肝炎病毒(HEV)特点:经消化道感染,RNA。病毒性肝炎
4、基本病理变化: 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变基本相同,都是以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为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再生和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属于变质为主的炎症病变包括:(一)肝细胞变性坏死1肝细胞变性常见有两种类型的变性。(1)细胞水肿:为最常见的病变。光镜下见肝细胞明显肿大,胞质疏松呈网状、半透明称为胞质疏松化。进一步发展,肝细胞体积更加肿大,由多角形变为圆球形。胞质几乎完全透明,称气球样变。电镜下见内质网不同程度扩张,线粒体明显肿胀,溶酶体增多。(2)嗜酸性变:此种变性一般仅累及单个或数个肝细胞,散在于肝小叶内。光镜下见病变肝细胞由于胞质水分脱失浓缩使肝细胞体积变小,胞质嗜酸性增强,故红染。细胞核
5、染色亦较深。2肝细胞坏死 一般也有两种类型。(1)嗜酸性坏死:即由上述的嗜酸性变发展而来,胞质进一步浓缩,核也浓缩消失,最终形成深红色浓染的圆形小体,称为嗜酸性小体。为单个肝细胞的死亡,属细胞凋亡。(2)溶解性坏死:由严重的细胞水肿发展而来。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此种坏死的范围和分布不同,可分为:点(灶)状坏死:单个或数个肝细胞的坏死 碎片状坏死:界板肝细胞的灶状坏死崩解 桥接坏死: 连接两个坏死区的带状坏死 大片状坏死: 几乎累及整个肝小叶普通型病毒肝炎分急性及慢性两种类型:急性(普通型)肝炎最常见,镜下点状坏死。结局 本型肝炎患者多数在6个月内治愈点状坏死肝细胞能完全再生修复。但乙型、丙型肝
6、炎其中乙型肝炎约510、丙型肝炎约70可转变为慢性肝炎。2慢性(普通型)肝炎类型:(1)轻度慢性肝炎:碎片状坏死。(2)中度慢性肝炎:碎片状坏死+桥接坏死。 (3)重度慢性肝炎:碎片状坏死+桥接坏死。毛玻璃样肝细胞:HE染色光镜下,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和慢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常可见部分肝细胞质内充满嗜酸性细颗粒物质,胞质不透明似毛玻璃样,故称此种细胞为毛玻璃样肝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检查HBsAg反应阳性。电镜下见细胞质滑面内质网增生,内质网池内可见较多的HBsAg颗粒。59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理表现是 A纤维组织增生 B肝细胞增生C淋巴细胞浸润 D小胆管增生E肝细胞碎
7、片状坏死(二重型病毒性肝炎1急性重型肝炎镜下: 弥漫性大片坏死,残留的肝细胞无明显再生现象。2.亚急性重型肝炎镜下: 大片坏死,又有结节状肝细胞再生。 (考题11-55A)下列肝细胞坏死的病变中,可以经过完全再生修复的是A大块坏死 B桥接坏死C灶状坏死 D碎片坏死(考题9-50A) 急性普通型肝炎的典型病变是 A.肝细胞广泛水样变性伴点状坏死B.肝细胞广泛脂肪变性伴点状坏死 C.肝细胞广泛水样变性伴桥接坏死 D.肝细胞广泛脂肪变性伴碎片坏死A点状坏死B桥接坏死C碎片状坏死伴桥接坏死D亚大片坏死E大片坏死115急性重型肝炎的特征性病变是116中度慢性肝炎的特征性病变是(考题1-B)A肝细胞点灶状
8、坏死 B肝细胞碎片状坏死 C肝细胞桥接坏死 D肝细脑亚大片坏死 E肝细胞大片坏死 101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理学特点是 102急性普通型肝炎的病理学特点是 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为慢性酒精中毒的主要表现之一。据国外资料统计住院患者因酗酒发生酒精性肝病者占2530。我国的酒精性肝病发病率尚没有确切的统计资料。但近年亦有明显增加的倾向。病理变化慢性酒精中毒主要引起肝的三种损伤,即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三者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并存或先后移行。1脂肪肝酒精中毒最常见的肝病变是脂肪变性。(考题9-167X)酒精性肝炎常见的肝细胞病变有:A.肝细胞气球样变B.肝细胞浆内出现透明小体C.肝细胞内出现大
9、脂肪滴D.肝细胞嗜酸性小体形成 肝硬化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是由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我国分类法中常见的三种肝硬化类型。一、门脉性肝硬化门脉性肝硬化是最常见的一型肝硬化,遍布世界各地。相当于同际形态学分类中的小结节型肝硬化。病因及发病机制 尚未完全清楚。多数研究表明,很多不同的因素均可引起肝细胞的损害进而发展为肝硬化,常见的因素有:1病毒性肝炎这是我国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硬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这无论在流行病学、临床还是病理形态等方面都有很多令人信服的资料,值得重视。2慢性酒精中毒长期酗酒是引起肝硬化的另一个重要冈素,
10、这在欧美一些国家更为突出。由于酒精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醛对肝细胞有直接毒害作用使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而逐渐进展为肝硬化。肝小叶内原有的网状支架塌陷、聚积、胶原化(又称无细胞硬化)或由肝星状细胞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样细胞(myofibroblastlike cell)产生胶原纤维病理变化 肉眼观弥漫全肝的小结节。结节大小相仿,直径多在0.1505cm之间,一般不超过1cm。镜下: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被假小叶所取代。假小叶是指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原来的肝小叶并包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肝细胞团。假小叶内的肝细胞排列紊乱,可有变性,坏死及再生的肝细胞。中央静脉常缺如,偏位或两个以上。(考题6
11、-45A)肝硬化的特征性病变是A肝细胞增生 B小胆管增生 C肝细胞坏死 D慢性炎细胞浸润 E假小叶形成(考题99-147X)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理特点是 A肝细胞点状坏死 B肝体积明显缩小C肝质地柔软,呈黄色或红褐色D肝细胞再生不明显(考题5-46A)肝细胞点状坏死的特点是A肝细胞核碎裂为小点状的坏死 B破坏界板的坏死C形成嗜酸性小体 D坏死灶仅累及几个肝细胞 消化系统疾病(考题9-56A)下列肝硬化的病变中,符合假小叶的是A肉眼下见肝内大小不等的结节 B再生的肝细胞所形成的结节C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包绕的肝细胞结节 D异型增生肝细胞所形成的结节(考题98-43A)下述有关假小叶的描述中,哪项不正确
12、?A体积大小不等 B肝细胞索排列紊乱 C中央静脉偏位或缺如 D可见汇管区E肝细胞异型性显著(考题98-44A)导致肝硬化的DNA病毒是AHAVBHBV CHCV DHDV A肝细胞广泛水样变性、点状坏死B肝细胞广泛脂肪变性、点状坏死C肝细胞碎片状坏死D肝细胞亚大块坏死E肝细胞大块坏死(考题2-101B)急性普通型肝炎的病变特征是(A)(考题2-102B)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病变特征是(C)A肝细胞点灶状坏死 B肝细胞碎片状坏死C肝细胞桥接坏死 D肝细胞亚大片坏死E肝细胞大片坏死(考题1-101B)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理学特点是(E)(考题1-102B)急性普通型肝炎的病理学特点是(A)临床病理联系1门
13、脉高压症主要表现如下:(1)慢性瘀血性脾大 (2)腹水 (3)侧支循环形成 (4)胃肠瘀血、水肿 2肝功能障碍 主要系肝实质(肝细胞)长期反复受到损伤所致。当肝细胞不能完全再生补充和代偿损伤肝细胞的功能时。则可出现以下肝功能不全的症状及体征。(1)蛋白质合成障碍 (2)出血倾向 (3)胆色素代谢障碍 (4)对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 (5)肝性脑病(肝昏迷) 二、坏死后性肝硬化坏死后性肝硬化相当于国际形态学分类中的大结节型和大小结节混合型肝硬化,是在肝细胞发生大片坏死的基础上形成的。病因及发病机理1病毒性肝炎多由亚急性重型肝炎迁延而来。2药物及化学物质中毒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可引起肝细胞广泛中毒性坏死
14、。病理变化 肉眼观肝脏结节大小悬殊,最大结节直径可达56cm,切面纤维结缔组织间隔宽且厚薄不均。镜下肝细胞假小叶形态大小不一 三、胆汁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是由于胆道阻塞,胆汁淤积引起的肝硬化。病理改变 肉眼观肝脏缩小不如前两型肝硬化明显(早期肝脏常肿大),质中等硬度,羽毛状。颜色呈深绿色或绿褐色。原发性肝癌是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病因 病毒性肝炎与肝癌 病理变化 肉眼观(1)早期肝癌(小肝癌): 最大直径3cm; 两个 癌结节 (2)晚期肝癌:大体形态多结节型:最常见,通常合并有肝硬化。镜下有以下三种组织类型: (1)肝细胞癌:发生于肝细胞,最多见。(2)胆管细胞癌:发生于肝
15、内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3)混合细胞型肝癌:癌组织中具有肝细胞癌及胆管细胞癌两种成分, 最少见。扩散癌组织首先在肝内直接蔓延(考题4-139X)原发性肝癌的组织学类型有A鳞癌 B胆管细胞癌 C混合性肝癌 D肝细胞癌考题-37下列病毒中,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的DNA 病毒是AHAV BHBVCHCV DHDVEHEV考题-37下列病毒中,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的DNA 病毒是AHAV BHBVCHCV DHDVEHEV病理变化:1慢性浅表性胃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胃炎,是胃黏膜最常见的病变之一,国内胃镜检出率高达考题40,以胃窦部为常见。 结局:大多经治疗或合理饮食而痊愈。 2慢性萎缩性胃炎本病
16、以胃黏膜萎缩变薄,黏膜腺体减少或消失并伴有肠上皮化生,固有膜内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特点。本型胃炎分A.B两型。A型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中抗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检查阳性并伴有恶性贫血,病变主要在胃体和胃底部。B型病变多见于胃窦部,无恶性贫血。我国患者多属于B型。 镜下病变特点病变区胃黏膜变薄,腺体变小,数目减少,胃小凹变浅,并可有囊性扩张:固有膜内有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病程长的病例可形成淋巴滤泡;常出现腺上皮化生现象。以肠上皮化生为常见。肠上皮化生是指病变区胃黏膜上皮被肠型腺上皮替代的现象。在胃窦部病变区中出现分泌酸性黏液的杯状细胞和潘氏(Paneth)细胞等。在肠上皮化生中
17、,可出现细胞异型性增生。 临床病理联系本型胃炎由于病变特点主要为胃腺萎缩、壁细胞和主细胞减少或消失,因而胃液分泌也减少,患者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佳,上腹部不适等症状。A型患者由于壁细胞破坏明显内因子缺乏,B12吸收障碍,故易发生恶性贫血。 A胃黏膜内多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B胃黏膜内多量淋巴细胞浸润C胃黏膜腺体减少伴肠上皮化生 D被覆上皮增生导致胃黏膜增厚(考题8-135A)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特点是(C)(考题8-136A)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变特点是(B)(考题96-33A)慢性萎缩性胃炎最具特征的病理变化是A粘膜变薄、腺体减少 B假幽门腺化生C肠上皮化生 D腺体异型增生(考题7-178A)伴有
18、恶性贫血的慢性胃炎是A巨大肥厚性胃炎 B慢性浅表性胃炎 C疣状胃炎 DA型慢性萎缩性胃炎37.慢性萎缩性胃炎在粘膜病变中,最重要的是 A.慢性炎细胞浸润B.淋巴滤泡形成C.肠上皮化生D.腺体减少、变小E.中性粒细胞浸润 消化性溃疡病消化性溃疡病,是以胃或十二指肠黏膜形成慢性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多见于成人。本病多反复发作呈慢性经过。 十二指肠溃疡病较胃溃疡病多见。前者约占70,后者占25,胃和十二指肠两者并存的复合性溃疡只占5。 病因及发病机制:1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大量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在溃疡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2遗传因素溃疡病在一些家庭中有高发趋势,血型为“O”型的人发病
19、率高于其他血型152倍,说明本病的发生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病理变化 胃溃疡病变与十二指肠溃疡病变大致相同,故一并叙述。肉眼观: 胃溃疡多位于胃小弯侧,愈近幽门部。镜下: 溃疡底部由内向外分四层:最表层由少量炎性渗出物(白细胞、纤维素等)覆盖;其下为一层坏死组织:再下则见较新鲜的肉芽组织层:最下层由肉芽组织移行为陈旧瘢痕组织。考题-31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区别是 A慢性炎细胞浸润B腺体减少C中性粒细胞浸润D肠上皮化生E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八)消化系统疾病(考题99-40A)下述哪项支持胃的恶性溃疡?A溃疡呈圆形、椭圆形 B边缘整齐,不隆起C底部较平坦 D火山口状,底部凹凸不平E皱
20、襞向溃疡集中(考题7-45A)下列关于消化性溃疡形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D)A表层以伊红色坏死组织和炎性渗出为主 B坏死组织下是大量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C底层瘢痕内可见闭塞性动脉内膜炎 D溃疡周围见大量异型细胞增生A.肠穿孔B.肠出血C.肠梗阻D.癌变E.中毒性巨结肠121.克罗恩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C122.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较少见的并发症是 A考题A瘘管B溃疡C窦道D糜烂E机化119口腔黏膜局部缺损深达肌层,该病变属于B120食管黏膜局灶性表层缺损,该病变属于D考题-147Crohn病的病理变化包括 CDA隐窝脓肿形成 B杯状细胞减少C裂隙溃疡 D肉芽肿形成考题-147溃疡性结肠炎
21、的病理变化包括ABCA隐窝脓肿形成B杯状细胞减少C弥漫连续性炎症D肉芽肿形成并发症(1)出血(约占患者1035): (2)穿孔(约占患者5):十二指肠溃疡因肠壁较薄更易发生穿孔。 (3)幽门狭窄(约占患者3): (4)癌变(一般小于1):癌变发生于胃溃疡患者,十二脂肠溃疡不发生癌变。 消化系统常见肿瘤一、食管癌 食管癌(carcinoma of esophagus)是食管黏膜上皮 或腺体发生的恶性肿瘤。男性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病理变化 食管癌好发于三个生理性狭窄部,以中段最多见。1早期癌 病变局限,多为原位癌(位于粘膜及粘膜下内癌),未侵犯肌
22、层,无淋巴结转移。 镜下绝大部分为鳞状细胞癌。 2中晚期癌 此期患者多出现吞咽困难等典型的临床症状。根据肉眼形态特点: (1)髓质型:最多见。 镜下 中周人食管癌患者中组织学类型约90以上为鳞状细胞癌,腺癌次之。大部腺癌来自贲门Barrett食管腺癌:由Barrett食管恶变而来。 Barrett食管 食管下端括约肌水平以上的一段远端食管,出现胃黏膜柱状上皮化生。内镜检查可见该段食管正常苍白的鳞状上皮黏膜变成橙红色,黏膜区充血、水肿呈斑块状突起,有时伴有糜烂,甚至形成深溃疡,于食管与胃交界的齿状线数厘米以上所取黏膜为单层柱状上皮时,可诊断为Barrett食管。该处可发生溃疡或癌变(Barret
23、t食管腺癌)。转移 淋巴道转移考题-80女性,60 岁,进行性吞咽困难3 年。胃镜检查,距门齿35cm 处可见溃疡性肿物,占据食管周径1/3。活体病理检查,肿瘤由异型性明显的细胞团构成,肿瘤细胞核分裂象多见,中央可见环层状的角化物质。肿瘤组织侵及黏膜下层。下列病理诊断中,符合本病的是 A低分化腺癌B低分化鳞状细胞癌C腺鳞癌D高分化腺癌E高分化鳞状细胞癌考题-38食管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组织学类型是 A腺癌B小细胞癌C未分化癌D鳞状细胞癌E粘液癌二、胃癌胃癌(carcinoma of stomach)是胃黏膜上皮和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男多于女。好发于胃窦部小弯侧。病因胃的癌前病变如慢性萎缩性胃炎
24、、胃息肉、胃黏膜大肠型肠上皮化生是胃癌发生的病理基础 (全选)。 病理变化1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浸润仅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而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早期胃癌中,若直径小于05cm者称为微小癌。直径0610 cm者称小胃癌。内镜检查时,在该癌变处钳取活检确诊为癌,但手术切除标本经节段性连续切片均未发现癌,称为一点癌。早期胃癌大体类型:凹陷型,此型最多见。镜下早期胃癌以原位癌及高分化管状腺癌多见病理变化注:消化道早期癌主要以浸润的深入以及有无转移来判断;2中晚期胃癌(进展期胃癌) 指癌组织浸润超过黏膜下层 或浸润胃壁全层的胃癌。溃疡型最常见。镜下改变组织类型主要为腺癌。转移淋巴道转移:最常见于幽门下胃小
25、弯的局部淋巴结。种植性转移:胃癌特别是胃黏液癌细胞浸润至胃浆膜表面时可脱落至腹腔。种植于腹腔及盆腔器官的浆膜上。女性常在双侧卵巢形成转移性黏液癌,称库肯勃氏瘤 (krun-berg)分泌大量黏液的腺癌称为黏液癌。常见于胃和大肠。镜下 粘液腺癌: 癌细胞似漂浮在黏液中。印戒细胞癌:黏液聚集在癌细胞内,将核挤向一侧,使癌细胞呈印戒状。考题-31胃窦小弯侧溃疡性病变,符合恶性溃疡的描述是A卵圆形B直径小于2cmC底部平坦D边缘规则E火山口状 三、大肠癌 大肠癌(carcinoma of large intestine)是大肠黏膜上皮和腺体发生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病因与发病机制1遗传因素
26、遗传性大肠癌主要有两类: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癌变,其发生是由于APC因的突变;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其发生是由于错配修复基因(MSH)突变。2癌前病变:腺瘤、息肉病。考题-80女性,60 岁,大便表面带血半年。结肠镜检查,距肛门15cm 处可见溃疡性肿物,占据结肠周径1/3。活体病理检查,肿瘤由管状腺体构成,腺上皮细胞成单层柱状,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多见,肿瘤侵及黏膜下层。病理诊断是 A印戒细胞癌B粘液腺癌C乳头状腺癌D鳞状细胞癌E高分化腺癌(考题10-50A)与大肠癌发生密切相关的息肉是A炎性息肉 B增生性息肉C幼年性息肉 D腺瘤性息肉(考题0-149X)大肠癌的癌前病变有A大肠腺
27、瘤性息肉 B家族性息肉病C溃疡性结肠炎 D绒毛状腺瘤(考题1-42A)下述疾病中,与大肠癌关系不密切的是A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B绒毛状腺瘤 C息肉状腺瘤 D混合型腺瘤 E增生性息肉(考题4-37A). 与DNA修复调节基因突变相关的肿瘤是 A.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B.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C. Li-Fraumeni综合症 D.神经纤维瘤病 E.肾母细胞瘤 病理变化好发部位以直肠最多见(50)。肉眼观大体形态:浸润型癌组织向肠壁深层弥漫浸润,常累及肠管全周,导致局部肠壁增厚,变硬,若同时伴有肿瘤间质结缔组织明显增多,则使局部肠管周径明显缩小,形成环状狭窄。大肠癌肉眼形态在左侧大肠癌浸润型多见。右侧
28、结肠癌隆起息肉型多见。镜下组织学类型有:高分化管状腺癌转移 淋巴道转移 A癌细胞形成少量腺管,大部分形成条索结构B癌细胞部分形成腺管,部分形成条索结构C癌细胞产生细胞内黏液,并压迫细胞核D癌细胞形成腺管,并出现黏液湖E癌细胞形成分化良好的腺管117大肠黏液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是D118大肠印戒细胞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是C(考题4-40A)无淋巴结转移的癌是(A)A早期食管癌 B早期胃癌 C早期大肠癌D肺鳞癌 E胰腺癌(考题98-148X)早期食管癌包括(ABC)A原位癌 B粘膜内癌C粘膜下癌D浸润肌层的癌75.女性,40岁,大便表面带血2个月。结肠镜检查,距肛门20cm处,可见菜花状肿物,触之易
29、出血。病理检查,可见大量腺体,但腺体大小不一,密集,腺体被覆上皮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多见,侵及粘膜下层。诊断是 A.大肠腺瘤伴重度非典型增生B.大肠中分化腺癌C.大肠粘液腺癌D.大肠低分化腺癌E.大肠印戒细胞癌A黏液癌B实性癌C髓样癌D分化差的腺癌E分化较好的腺癌117.多数大肠癌的组织学类型是E118.多数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是E(考题97-41A)下列哪一项有关早期食管癌的叙述是不正确的?A常无明显临床症状B可以是粘膜内癌C可以是粘膜下癌 D可以是原位癌E可以侵及浅肌层(考题99-150A)早期胃癌包括 A粘膜内癌 B粘膜下癌伴淋巴结转移C侵及肌层的癌 D侵及浆膜层的癌(考题9-165X)下列选项中,符合早期胃癌诊断的有(BD)A肿瘤直径小于2cmB肿瘤局限于黏膜层C肿瘤累及肌层D肿瘤累及黏膜下层(考题5-139X)与胃癌发生有关的疾病或病变有(ABCD)A萎缩性胃炎 B胃溃疡 C黏膜上皮非典型增生 D黏膜肠上皮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