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pdf(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一、选 择 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白鹭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2.人体血液流经哪一部位后,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A.肺泡外毛细血管 B.组织细胞外毛细血管C.心脏 D.肺静脉3.人体时刻都在产生和排出代谢废物,下列哪项不属于排泄的途径()A.呼出二氧化碳 B.排尿C.排出消化道内的食物残渣 D.出汗4.香烟的烟雾中有多种有害物质,其中引起烟瘾的主要物质是()A.焦油 B.一氧化碳 C.尼古丁 D.二氧化碳5.某人进行尿液常规检查,发现有红细胞、蛋白质,此
2、人身体病变的部位可能是()A.肾盂 B.肾小球 C.肾小管 D.肾小囊6.DNA亲子鉴定是通过亲代与子代细胞中的DNA对比来进行的,准确率可达99.99%.下列不能用来作为DNA亲子鉴定材料的是()A.口腔上皮细胞 B.白细胞 C.父亲精液样本 D.成熟的红细胞7.要预防夜盲症,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应适量食用()A.动物肝脏和胡萝卜 B.米饭和馒头C.黄瓜和豆腐 D.鸡、鸭、鱼8.下列关于细嚼慢咽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磨碎食物,使食物变小 B.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C.促进淀粉在口腔内消化 D.促进脂肪在胃中的乳化9.下列结构,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小肠很长,有5 6米B.
3、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肠液C.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裳,上有绒毛状突起D.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10.细菌感染可引起扁桃体发炎,在患者血常规检查中可能高于正常值的血液成分是A.红细胞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11.如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绘制的图像(a、b、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血流速度最慢B.b管壁厚,弹性大C.c血流速度最快D.c管腔大,分布较浅12.小明拿一个新鲜带有血管的猪心脏做实验,从肺静脉向心脏灌水,发现水从()A.右心房流出 B.左心房流出 C.主动脉流出 D.肺动脉流出13.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在体循
4、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是()A.心房T静脉T毛细血管-动脉T心房B.心室动脉一毛细血管一静脉一心房C.心室-静脉一毛细血管一动脉一心房D.心房T动脉一毛细血管一静脉T心室14.人体吸气时,膈肌所处的状态、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的变化分别是()A.收缩、缩小、降低 B.舒张、缩小、增大C.舒张、扩大、增大 D.收缩、扩大、降低15.某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消化道内的消化功能来看,其原因是()A.胆汁不能消化淀粉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C.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二、简 答 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
5、)1 6.肝脏和心脏一样,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之一。如图是肝、胆、胰、十二指肠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第 2 页,共 15页(1)图中 是,它能够分泌 贮存在胆囊中。(2)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它的起始部位是图中的(填图中标号)。(3)既能分泌胰液,又能分泌胰岛素的结构是。17.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表示的是,C表示的是(2)肺 静 脉 内 流 (填“动脉”或“静脉”)血。(3)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能防止血液倒流的,保证了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4)图中体循环的起点是 (填图中字母)。(5)若E表示小肠,饭后血液流经E后氧气
6、含量会(填“增多”或“减少”)。肺*D、cASB1 8.“尘肺病”是由于人体长期吸入粉尘污染的空气,肺泡组织会被损坏,继而出现异常修复,肺组织纤维化造成的。患者会出现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下面甲图是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乙图是膈肌与呼吸运动的关系示意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呼吸道肺(1)当我们在呼气时,相当于图乙中的 状态,此时D处 于 状态。(2)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要进入图甲中的,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3)外界空气经呼吸道进入肺,呼吸道会对吸入的空气进行清洁,,湿润处理。因呼吸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长期吸入粉尘就会引起肺组织纤维化,此时影响了图甲中
7、肺与 内血液的气体交换。(4)人 患“尘肺病”后,会出现咳痰现象,痰形成的部位主要是 o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 1 2.0 分)1 9 .某同学用橡皮管球、漏斗、小磁条做了一个肾单位的模型,模型结构如图A,其中小磁条贴在漏斗下端的内部,且不影响所有小圆珠通过。图 B表示球的内部,在球的水平面有个塑料隔板,隔板上有很多的小孔。同时准备了三种小圆珠若干,如图C。三种小圆珠从a 小管处灌入实验装置。请分析并回答:(1)图 A中 b 模拟的结构是,c 模拟的结构是,橡皮管球模拟的结构是。(2)漏斗下端有块磁铁,能将小铁圆珠吸附,该过程模拟的是尿的形成过程中的(3)这位同学预测小塑料圆珠全部
8、从漏斗下端掉出来,那么小塑料圆珠最有可能模 拟 的 物 质 是。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塑料小球掉下几个后就不再掉下来了,最 有 可 能 的 原 因 是。2 0 .根据下表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试管编号加入物质温度加入试剂现象1淀粉糊2 m L+清水2 m L3 7 碘液变蓝2淀粉糊2 m L+唾液2 m L0 碘液变蓝3淀粉糊2 m L+唾液2 m L37碘液不变蓝4淀粉糊2 m L+唾液2 m L9 9 碘液变蓝(1)细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越嚼越甜。这是因为口腔中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淀粉醐能将无甜味的淀粉分解成具有甜味的 所以馒头越嚼越甜。(2)如果要探究唾液淀粉酶的作用,可以用1 号试管和 号试管
9、进行对照。此时对 照 实 验 的 变 量 是。(3)从 2号、3 号、4号试管的实验可以得知,此时,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是。(4)相同的实验需要重复做多次,目的是 o(5)淀 粉 最 终 要 在 消 化 道 内 被 消 化 成,人体才能吸收。第 4 页,共 15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生物体的一切活动,包括走路、呼吸等都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大部分是由糖类提供的;蛋白质能提供少量的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故白鹭进行生命活动
10、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故选:Ao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熟记六大类营养物质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缺一不可。2.【答案】A【解析】解: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组织细胞体 循 环:垩 豁 一主动脉(氧气)(二氧化碳等废物)全身毛细 上、下 之虎一*血管网 腔静脉 一 石 心 房动脉血肺 循 环:左 心 房 肺 静 脉 嘴 靠 出 肺 动 脉 右心室(氧气)(二氧化碳)肺泡综上分析可知,人体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后,血液中氧气增
11、多,二氧化碳减少。故选:Ao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及其原理。3 .【答案】C【解析】解: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排出食物残渣,不属于排泄。故选:C o排泄是指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出汗、呼吸、排尿等是排泄的途径。掌握排泄的途径和主要途径,要注意排便和排遗
12、的区别。4 .【答案】C【解析】解:所谓吸烟上瘾,在医学上,烟瘾的学名是尼古丁上瘾症或尼古丁依赖症,是指长期吸烟的人对烟草中所含主要物质尼古丁产生上瘾的症状。故选:C o吸烟者吸的是烟叶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气体、蒸气和尘粒的混合物,在点燃温度高达9 0 0 ,产生多种分解和合成产品,其中有毒的成分占大多数:如尼古丁、苯比、一氧化碳、乙醛等等,吸烟其实是一种慢性中毒行为。本题考查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把握好常见物质的性质即可正确解题。5 .【答案】B【解析】解:据以上知识判断:正常的尿液中不会有蛋白质,若出现了,可能是肾小球有炎症,通透性增强使本来不能过滤蛋白质被过滤到原尿内,而肾
13、小管对蛋白质没有重吸收作用导致的。所以发现尿中有蛋白质,那么医生诊断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小球,B正确。故选:B o(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内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被过滤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2)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外包绕的毛细血管重新吸收会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关键是知道尿的形成过程以及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和它们之间的区别。第 6 页,共 15页6.【答案】D【解析】解:ABC、口腔上皮细胞、白细胞、父亲精液样本的细胞中都有细胞核,
14、可以作为DNA亲子鉴定的材料,不符合题意;D、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能作为DNA亲子鉴定的材料,D 符合题意;故选:D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 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遗传物质DNA在细胞核中7.【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及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及作用。【解答】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
15、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维生素种类主要功能缺乏症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皮肤干燥、夜盲症维生素Bi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脚气病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佝偻病、骨质疏松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缺乏维生素A 易患夜盲症,动物肝脏中富含维生素A,胡萝卜中富含胡萝卜素,到人体内可转化成维生 素 A,所以要预防夜盲症,我们在日常饮食
16、中应适量食用动物肝脏和胡萝卜。故选:A。8.【答案】D【解析】解:ABC、平时吃饭时,要细嚼慢咽,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将食物磨碎变小并与唾液充分混合,将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ABC正确。D、脂肪的消化只在小肠中进行,D 错误。故选:D。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可以将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这是物理性消化,物理性消化并不能改变食物的分子结构;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化学性消化,化学性消化改变了食物的分子结构,使它们由大分子的物质分解为了小分子的物质。所以,消化方式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解答此题要明确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17、。9.【答案】B【解析】解:A、小肠很长,成人小肠有56 m,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A 不符合题意。B、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肠液,适于营养物质的消化,与营养物质的吸收没有直接关系,B 符合题意。C、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裳和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C 不符合题意。D、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D 不符合题意。故选:B。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与小肠的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小肠约长约56 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裳,皱裳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
18、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这些特点,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小肠壁有肠腺,肠腺分泌的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这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小肠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表面积大、壁薄、内含多种消化液。第8页,共15页10.【答案】B【解析】解:白细胞的功能是防御疾病,当人体内出现炎症时,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增多,来吞噬一些危害人体健康的病菌。所以,细菌感染可引起扁桃体发炎,在患者血常规检查时,化验单中数量明显增多的是白细胞。故选:Bo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
19、血小板组成,据此解答。掌握血液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11.【答案】D【解析】解:A、a是动脉,b 是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血流速度最慢,错误。B、b 毛细血管动脉管壁最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最慢,错误。C、a动脉管腔较小,管壁最厚,弹性大,血流速度最快,错误。D、c 静脉的结构特点:管壁较薄,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弹性较小,分布较浅,正确。故选:D。小鱼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
20、胞进行物质交换。图中a是动脉,c 是静脉,b 是毛细血管。对于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可通过列表比较这三种血管的特点掌握。12.【答案】C【解析】解: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肺循环 体循环由循环图可知:从肺静脉向心脏灌水,水会进入左心房T左心室T主动脉流出。故选:C,房室瓣只能朝
21、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和心脏内瓣膜的作用是关键。13.【答案】B【解析】解: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所示:f肺静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一肺部毛细血管网氧气=肺泡二氧化碳左心房右心室左心室二氧化碳等物质组 织 细 胞 二氧、营养物质管网-肺 动 脉-主动脉-肺循环 体循环从血液循环途径图中看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心室T动脉T毛细血管网静脉 心房。故选:B。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T主动脉一各级动脉一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T上、下腔静脉一右心房。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
22、一 肺动脉一 肺部毛细血管一肺静脉一左心房。第 10页,共 15页掌握血液循环的路线是解题的关键。14.【答案】D【解析】解: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一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一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一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一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一胸腔容积缩小一肺借弹性回缩一导致肺内气压增大一肺内气体排出肺。故选:D。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是呼吸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15.【答案】B【解析】解:胃液内的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起消化作用,将蛋白质初步消化为多肽.胶囊的成分是淀粉,
23、胃不能对淀粉进行消化,所以药物进入小肠,胶囊在小肠内被消化,可以减少对胃的刺激,起到保护胃的作用.故选:B.胃液含有的胃蛋白酶,只能对蛋白质初步消化,而不能消化淀粉.掌握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即可解答.16.【答案】肝 脏 胆 汁 小 肠 胰 腺【解析】解:(1)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解毒作用: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有害废物及外来的毒物、毒素、药物的代谢和分解产物,均在肝脏解毒。(2)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小肠的起始部位是十二指肠。(3)胰腺具有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其内分泌部是胰岛,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是内分泌腺,外分泌部分泌的胰液通过
24、导管进入十二指肠,是外分泌腺;因此胰腺既具有外分泌功能又具有内分泌功能。故答案为:(1)肝脏;胆汁。小肠;。(3)胰腺。图中结构名称:是肝脏,胆囊,胰腺,十二指肠。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是考查重点,复习时应注意。1 7.【答案】右 心 房 左 心 室 动 脉 瓣 膜(或房室瓣、动 脉 瓣)C减少【解析】解:(1)图中A是右心房与肺静脉相连,C表示的是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2)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发生了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经肺静脉流回心脏的D左心房。(3)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
25、心室之间有瓣膜,称为房室瓣,朝向心室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左心室和主动脉、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朝动脉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防止血液倒流。(4)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因此图中体循环的起点是C左心室。(5)若E表示小肠,则饭后血液流经乙后,由于小肠的吸收作用,营养物质含量会增多,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交换,氧气扩散进入肠组织细胞,所以氧气会减少。故答案为:(1)右心房;左心室。(2)动脉。(3)瓣膜(或房室瓣、动 脉 瓣)。(4)C(5)减少。(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
26、一主动脉-各级动脉一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一上、下腔静脉一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一肺动脉一肺部毛细血管T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3)图中,肺静脉、肺动脉、主动脉、体动脉、体静脉、上下腔静脉,A右心房、B右心室、C左心室、D左心房、E组织处毛细血管。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变化、小肠功能以及正确识图。1 8.【答案】A舒张组织细胞温暖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气管和支气管第1 2页,共1 5页【解析】解:(1)呼气时,膈肌与肋间肌舒张,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缩小,肺随
27、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出肺内,完成呼气。因此,图乙中的A状态表示呼气,此时D处于舒张状态。(2)人体通过呼吸吸入的氧气经过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最终被用于在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3)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尘肺是长期吸入粉尘的以肺组织纤维性病变为主的疾病,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容易患的职业病。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泡处积存,引起肺部纤维化,肺泡弹性下降,导致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以及肺泡与肺泡外的毛细血管内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受阻,使呼吸困难逐渐加重。(4)气
28、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可见痰的形成场所是气管和支气管。故答案为:(1)A;舒张。(2)组织细胞。(3)温暖;肺泡外的毛细血管。(4)气管和支气管。(1)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
29、动的呼气运动。(2)图甲中:毛细血管,组织细胞;图乙中:A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B小气球代表的是肺,C钟罩代表的是胸廓,D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此题通过人体呼吸、循环等生理活动的示意图。1 9.【答案】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球肾小管的重吸收尿素漏斗管口堵住了【解析】解:Q)图示表示肾单位的模型,a橡皮管球模拟肾小球,b漏斗上部模拟肾小囊,c下部模拟肾小管。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根据提供的圆珠直径判断,塑料隔板上的小孔直径大小应该是5 10毫米之间。(2)漏斗下部有一块磁铁,吸附
30、小铁珠,模拟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3)小塑料圆珠模拟的物质可以在滤过时进入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在肾小管时不能重吸收。因此最有可能是尿素。在实验过程中,塑料小球滚动从漏斗下部漏出,当多个小球聚在漏斗口处时,小球很难再下来。故答案为:(1)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球(2)肾小管的重吸收(3)尿素;漏斗管口堵住了(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以及尿液的形成过程。2 0.【答案】麦 芽 糖3
31、唾液温度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葡萄糖【解析】解:(1)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细嚼馒头时,觉得有甜味。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2)1号试管与3号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3)3号试管与2、4号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通过2、4和3的比较,说明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4)实验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尽量通过重复实验,或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并取其平均值,排除其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5)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故淀粉最终要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成葡萄糖人体才能吸收。故答案为:(1)麦芽糖。(2)3;唾液。(3)温度。(4)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5)葡萄糖。该实验有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1号试管与3号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第 14页,共 15页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另一组是3 号试管与2、4 号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目的是探究低温或高温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据此解答。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