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文言文阅读.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89832867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6.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文言文阅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文言文阅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文言文阅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文言文阅读.pdf(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 1 5 题。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于,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 德 彝 对 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

2、,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由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度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冰,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 所 谓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臣光日

3、: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节 选 自 通鉴纪事本末 贞观君臣论治)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B.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C.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D.初/上

4、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A.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S oB.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C.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D.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专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A.唐太宗赞同封德彝的意见,认为天子应该养育百姓,不应辛劳百姓以养活自己宗

5、族,于是将有功者之外的宗室郡王全都降格为县公。B.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C.唐太宗向张玄素询问政事,张说隋亡在于君王专权,以致下谀上蔽,若君王能分任贤能之臣,考核成败,赏罚分明,一定能够大治。D.裴矩是隋朝的旧臣,进入唐朝后,忠于国事,不做面从之臣,敢于进言,对唐太宗的不当行为谏铮,受到唐太宗的认可和当众表扬。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上患吏多受球,密使左右试赂之。译文:.(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译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6、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5 .文 末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答:.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 1 0 题。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珞祭酒,逖居京p,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谡氐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

7、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縻,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秋八月,逖将其那码百余家渡,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逖既入谯城,石勒遣石虎围谯,桓宣救之,虎解去。晋王传耀天下,称:“石虎敢帅犬羊,渡河纵毒,今遣九军,锐卒三万,水陆四道,径造贼场,受祖逖节度。”大兴三年,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成归逖者甚多,境渐蹙。秋七月,诏加逖镇西将军。逖在军,与将士同甘苦,约己务施,劝课农桑,抚纳附,虽疏贱者皆结以恩礼。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

8、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四年秋七月,以尚书仆射戴渊为征西将军,镇合肥,逖以己翦荆棘收河南地,而渊一旦来统之,意甚怏怏,又闻王敦与刘刁构隙,将有内难。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九月,卒于雍丘。豫州士女若丧父母,谯、梁间皆为立祠。祖逖既卒,后赵屡寇河南,拔襄城、城父,围谯。豫州刺史祖约不能御,退屯寿春。后赵遂取陈留,梁、郑之间复骚然矣。(节选自 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日/此非恶声也/因起舞/B

9、.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C.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日/此非恶声也/因起舞/D.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京口,古城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是古代长江下游军事重镇,为兵家所重。B.遗民,指改朝换代后仍然忠于前朝的人,也泛指沦陷区的人民,文中指后者。C.部曲,原指古代豪门大族和将领招募的私人军队,文中是指部队的编制单位。D.传檄,指檄文,是古代官府用以征召、

10、晓谕、声讨的文书,传檄即传布檄文。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A.祖逖力请北伐,时任左丞相的司马睿虽无北伐之志,但仍然尽力支持,这坚定了祖逖的斗志,祖逖指江发誓:若不能收复中原就不再渡江返回江南。B.祖逖北伐,先在谯城遭石虎围攻,幸得桓宣救;后镇雍丘,屡次派兵邀击后赵军队,使后赵疆土日益缩小;又为攻取河北练兵积谷,与后赵相持。C.大兴三年秋,朝廷任命祖逖为镇西将军。祖逖与将士同甘共苦,严于律己,广施恩惠,勉励督促农桑,安抚接纳新来归附的人,不论贵贱都加以礼遇。D.祖逖死后,后赵频频侵犯河南地区,攻陷襄城、城父,包围谯城,豫州刺史祖约抵挡不住,退驻寿春,后赵攻取陈

11、留,梁、郑之间又重新陷入了骚乱。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译文:.(2)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译文:.10.文中说到“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 15题。汉武帝元光二年,雁门马邑豪聂壹因太行王恢言:“匈奴初加亲,亲信边,可诱以利致之,伏兵袭击,必破之道也。”

12、上召问公卿,王恢曰:“匈奴侵盗不己者,无他,以不恐之故耳。臣窃以为击之便。”上从恢议。元朔元年秋,匈奴二万骑入汉。车骑将军卫青将三万骑出雁门。临淄人主父偃上书。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其辞曰:“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超阜帝定天下,闻匈奴聚于代谷之外而欲击之。御史成进谏。高帝不听,果有平城之围。”严安上书曰:“昔秦王意广心逸,欲威海外,使蒙恬将兵以北攻胡。行十余年,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天下大畔,灭世绝祀,穷兵之祸也。”元狩二年三月,霍去病为票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秋,匈奴浑邪王降,是时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王

13、恐谋降汉先遣使向边境要遮汉人令报天子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浑邪之降也,汉发车二万乘以迎之。县官无钱,从民赞马。民或匿马,马不具。上怒,欲斩长安令,右内史汲黯曰:“匈奴畔其主而降汉,汉徐以县次传之。何至令天下骚动,罢敝中国而以事事然之人乎!”上默然。元封元年冬十月,下诏曰:“朕将巡边垂,置十二部将军,亲帅师焉。”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余里,以见武节,威匈奴。遣使者郭吉告单于日:“今单于能战,天子自将待边;不能,即南面而臣于汉!”语卒,而单于大怒,立斩主客见者,而留郭吉,迁之北海上。然匈奴亦普,终不敢出,上乃还。(节选自 通鉴纪事本末武帝伐匈奴)1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

14、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时/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王恐/谋降汉/先遣使向边境要遮汉人/令报天子/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B.是时/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王恐/谋降汉/先遣使向边境要遮汉人/令报天子/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C.是时/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王恐/谋降汉/先遣使向边境要遮汉人/令报天子/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D.是时/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王恐/谋降/汉先遣使向边境要遮汉人/令报天子/是时大行李息将

15、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1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行,即大行令,主管王朝对边陲部族的接待、交往等,文中王恢、李息先后担任此职。B.和亲,常指汉族封建王朝与少数民族首领间的政治联姻,文中指汉武帝与匈奴间的联姻。C.高皇帝,大多是古代中国开国皇帝的庙号,也简称“高帝”,文中指汉太祖高皇帝刘邦。D.夷狄,古代分别称中国东方、北方少数民族为“夷”和“狄”,文中泛指四方少数民族。1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A.马邑县豪强聂壹建议,和亲后匈奴已亲信边民,汉朝如果以利诱引匈奴并伏兵袭击,定可战胜,王恢则认为无需畏惧匈奴,应

16、派兵攻打飞B.严安在给汉武帝的上书中指出,秦始皇好大喜功、贪求声名,派蒙恬北击匈奴,却因在位时的穷兵薮武而招致天下叛乱,最终国亡祀绝。C.因长安县令未能租借到足够马匹以迎接浑邪王,汉武帝想处斩他,汲黯建议,由沿途各县提供驿车传送即可,没必要让全天下都不安宁。D.汉武帝亲巡边疆,派郭吉告知匈奴单于,或一决高下,或俯首称臣,单于大怒,斩杀了负责引见郭吉的官员,将郭吉扣留并流放至北海。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余里,以见武节,威匈奴。译文:.(2)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译文:.15.主父偃对汉武帝采用什

17、么论证方法进行劝谏以达到什么目的?请简要分析。答:.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 20题。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四月甲四,皇子受益生,后宫李氏所诞也。李氏,杭州人,初入宫,侍刘德妃,庄重寡言,帝命为司寝。既有娠,从帝临砌台,玉钗坠,帝私卜钗完当生男子,左右取钗以进,如故,已而果举子。刘德妃攘为己子,李不敢言,中外亦不知。五年十二月丁亥,立德妃刘氏为皇后。后性警敏,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帝退朝,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预闻。宫闱事有问,辄援引故实以对。帝深重之,由是渐干外政。乾兴元年二月戊午,帝崩,太子即位,尊皇后为皇太后,淑妃杨氏为皇太妃。三月庚寅,帝初御崇德殿,太后设幄次于承明殿,垂帘以

18、见辅臣。八月乙巳,太后同帝御承明殿,垂帘听政。仁宗天圣元年五月庚寅,议皇太后仪卫,制同乘舆。太后尝问奉冲政事鲁宗道曰:“唐武后何如主?”对曰:“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后默然。有小臣方仲弓请立刘氏七旗,后问诸辅臣,众不敢对,宗道独进曰:“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乃止。后尝与帝同幸慈孝寺,欲乘早先行,宗道以夫死从子之义争之,后遽命辇后乘舆。自是后左右用事者多惮宗道,目 为“鱼头参政”。明道元年二月丁卯,真宗宸妃李氏卒。李氏实生帝,太后既取帝为己子,与杨太妃保护之,李氏默然处先朝嫔御中,未尝自异。人畏太后,亦无敢言者,以是帝虽春秋长,不自知为李氏出也。至是疾革乃自顺容进位宸妃及卒太后欲以宫人礼治

19、丧于外吕夷简奏礼宜从厚太后遽引帝起有顷复独立帘下召夷简问曰一宫人死相公云云何也夷 简 对 曰:“臣待罪宰相,事无内外,皆当预也。”后怒日:“相公欲离间吾母子耶?”夷简对日:“太后不欲全刘氏乎?尚念刘氏则丧礼宜从厚。”且谓入内都知罗崇勋曰:“宸妃诞育圣躬而丧不成礼,异日必有受其罪者,莫谓夷简今日不言也!当以后服殓,用水银实棺。”后悟,乃以一品礼殓之,殡于洪福院。明道二年三月庚寅,以皇太后不豫,大赦。甲午,皇太后崩。谥曰庄献明肃。夏四月壬寅,左右有为帝言:“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妃死以非命。”帝号恸累日,下诏自责,追尊为皇太后,谥庄懿。幸洪福院祭告,易梓宫,亲启视之。妃以水银故,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后。

20、帝叹曰:“人言岂可信哉!”待刘氏加厚。(选 自 宋史纪事本末明肃庄懿之事,有删改)注 受益:赵受益,后改名为赵祯,即宋仁宗,宋真宗赵恒第六子,北宋第四位皇帝。1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至是/疾革/乃自顺容进位/宸妃及卒/太后欲以宫人礼治丧于外/吕夷简奏/礼宜从厚/太后遽引帝起/有顷/复独立/帘下召夷简问曰/一宫人死/相公云云/何也/B.至是/疾革/乃自顺容进位宸妃/及卒/太后欲以宫人礼治丧于外/吕夷简奏/礼宜从厚/太后遽引帝起有顷/复独立/帘下召夷简问曰/一宫人死/相公云云/何也/C.至是/疾革/乃自顺容进位宸妃/及卒/太后欲以宫人礼治丧于外/吕夷简奏/礼宜从厚

21、/太后遽引帝起/有顷/复独立帘下/召夷简问曰/一宫人死/相公云云/何也/D.至是/疾革/乃自顺容进位/宸妃及卒/太后欲以宫人礼治丧于外/吕夷简奏/礼宜从厚/太后遽引帝起/有顷/复独立帘下/召夷简问曰/一宫人死/相公云云/何也/1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戌”为干支之一,我国古代以十天干、十二地支的组合,六十为一个循环来纪年,除纪年外,还可用干支来纪月、纪日。B.“参知政事”是古代官职名,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在北宋时相当于副宰相。C.“七庙”本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桃(远祖)庙和始祖庙,后泛指帝王的宗庙,也可代称封建王朝

22、。D.“辇”指古代一种用人推挽的车,供天子、王公贵族、士大夫等乘坐,还可用“辇”“辇毂”来代指天子。1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皇后机智敏捷,通晓文史。她由德妃进位为皇后,并逐渐参与朝政;真宗驾崩后仁宗即位,刘氏以太后之尊直接开始垂帘听政。B.鲁宗道秉性耿直,敢于直言。他在刘后面前批判武则天危害社稷,以使刘后警醒,并在刘后欲于七庙中立刘氏牌位、乘辇等事件中刚直敢言。C.李宸妃沉默寡言,恬退隐忍。自己的亲生儿子被刘皇后夺走,她没有申诉;在仁宗当了皇帝之后,她依然以一个普通的先帝嫔妃自居,没有异常表现。D.宋仁宗亲自验证,始得真相。他得知生母是已过世的李宸妃后非常悲

23、痛,同时也对刘后生前的行为心存疑虑,当开棺看到李氏被厚葬的事实后,消除了疑虑。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宫闱事有问,辄援引故实以对。帝深重之,由是渐干外政。译文:.(2)人畏太后,亦无敢言者,以是帝虽春秋长,不自知为李氏出也。译文:.20.宋仁宗时的郭皇后曾说:“夷简独不附太后邪?但多机巧、善应变耳。”在厚葬李宸妃这件事上,吕夷简是怎样为刘太后着想的?答:_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 25题。文本一章亲宣德元年,礼部进 籍田仪注,上观之,谓侍臣曰:“先王制箱用,天子率公卿躬秉耒耙,贵有实心耳。不然,三推五推,何益于事!”侍臣曰:“先王制礼有本有文,苍生之福也。”户部奏青

24、州借官粮赈饥,乞复勘,然后给。上日:“民饥无食,当如拯溺救焚,即命就便分给。”三年六月,上谕朝臣:“贪浊奈何?”杨士奇对曰:“贪风始永乐末,今更甚。太宗尝数疾不视朝,扈从之臣,请托贿赂,公行无忌。杨荣曰:“当是时,惟方宾有贪名。”上即顾荣问:“今日贪者谁甚?”对曰:“莫甚刘观。“士奇日风宪所以肃百像宪长如此则不肖御史皆效之御史奉巡双方则不肖有司皆效之上叹息曰除恶务本顾观去谁代观者士 奇 曰:“通政使顾佐廉公有威。”荣曰:“佐为京尹,能禁防下吏,政清弊革。上喜曰:“顾佐乃能如是!”阅数月,乃命观巡阅河道,而以佐代之。寻下观狱。上与侍臣论历代户口盛衰。上曰:“户口之盛衰,足以见国家之治忽。其盛也本

25、于休养生息,其衰也必有土木兵戈。汉武承文、景之余,炀帝继隋文之后,开元之盛,遂有安史之乱,岂非恃富庶不知儆戒乎?汉武末年乃悔轮台,炀帝遂以亡国,玄宗卒至播迁,皆足为世大戒。”九月废座为,驻睥蓟州,进州官谕之曰:“此汉渔阳郡也。昔张堪为政,民有乐不可支之谣,尔曹勉之!”又进耆老谕曰:“今岁丰稔,无他虞,善训厉子孙,务礼义廉耻,毋安温饱自弃。”四年春,上召大学士杨溥谕曰:“朕每念创业难,守成不易,夙 夜 卷。今幸百姓稍安,顾祸乱生于不虞。迩来群臣好进谀辞,令人厌闻,卿宜勉辅朕。”溥顿首谢:“臣不敢忘报。”上日:“直箴朕过,报朕多矣。溥又顿首谢日:“直言求之非难,受之为难。”上曰:“然。”(选 自

26、明史纪事本末仁宣致治,有删改)文本二 赞曰: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仓庾充羡,I同冏乐业。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选 自 明史本纪九,有删改)2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士奇曰/风宪所以肃/百僚宪长如此则不肖/御史皆效之/御史奉巡四方则不肖/有司皆效之/上叹息日/除恶务本/顾观去/谁代观者/B.士奇日/风宪所以肃/百僚宪长如此/则不肖御史皆效之/御史奉巡四方/则不肖有司皆效之/上叹息日/除恶务本/顾观去/谁代观者/C.士奇曰/风宪所以肃百僚/宪长如此/则不肖御史皆效之/御史奉巡四方/则不肖有司皆效之/上叹息日/除恶务本/顾观去/谁代

27、观者/D.士奇曰/风宪所以肃百僚/宪长如此则不肖/御史皆效之/御史奉巡四方则不肖/有司皆效之/上叹息日/除恶务本/顾观去/谁代观者/2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宣宗,明朝皇帝朱瞻基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中被供奉时所称的名号。B.籍田,天子率臣子亲自耕田的典礼,又指天子征用民力耕种的田,文中指后者0C.庚戌朔,指庚戌日初一这天。这 与 登泰山记中“戊申晦”的纪日法相同。D.闾阎,原指古代里巷内外的门,也用来指平民居住的地区,文中代指百姓。2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永乐末年,一些官员公开行贿受赂,贪腐之风盛行。杨士奇和杨荣一

28、致认为顾佐廉正有威名,可以取代刘观,这与明宣宗的想法不谋而合。B.汉武帝和隋炀帝,或穷兵螺武,或大兴土木,致使户口衰减,国家动荡,甚至社稷覆亡,明宣宗认为他们都是后世治世的鉴戒。C.汉代的张堪担任渔阳郡太守时,百姓安居乐业,当地传唱民谣以颂扬他。明宣宗告诫蓟州官吏,要努力向张堪学习。D.明宣宗深知创业艰难,守成不易,日夜忧思国事。当天下逐渐安定时,群臣多有阿谀之辞,明宣宗对此表示厌恶,希望贤臣全力辅佐他。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民饥无食,当如拯溺救焚,即命就便分给。译文:.(2)今岁丰稔,无他虞,善训厉子孙。译文:.2 5.请结合文本一简要概括明宣宗时社会出现“治平之象”

29、的原因。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2 6 3 0题。淮南王安与宾客左吴等日夜为反谋,按舆地图,部署兵所从入。王召中郎伍被与谋反事,被曰:“王安得此亡国之言乎?臣见宫中生荆棘,露霏衣也。王 怒,系伍被父母,囚之。三月,复召问之,被曰:“昔秦为无道,穷奢极虐,百姓思乱者十家而六七。高皇帝起于行陈之中,立为天子,此所谓蹈瑕候间,因秦之亡而动者也。今大王见高皇帝得天下之易也,独不观近世之吴

30、、楚乎!夫吴王王四郡,国富民众,计定谋成,举兵而西;然破于大梁,奔走而东,身死祀绝者何?诚逆天道而不知时也。方今大王之兵,众不能十分吴、楚之一,而天下安宁万倍吴、楚之时,大王不从臣之计,今见大王弃于来之君,赐绝命之书,为群臣先死于东宫也。”王涕泣而起。王有孽于不害,最长,王弗爱,王后、太子皆不以为子、兄数。不害有子建,常怨望太子,阴使人告太子谋杀汉中尉事,武帝下廷尉治。王患之,欲发,复问伍被。被曰:“必不得已,被有愚计。当今诸侯无异心,百姓无怨气,可伪为丞相、御史请书,徙郡国豪桀高赞于朔方,益发甲卒,急其会日;又伪为诏狱书,逮诸侯太子、幸臣。如此,则民怨,诸侯惧,即使辩士随而说之,傥可徼幸什得

31、一乎!”王曰:“此可也。虽然,吾不至若此。”会廷尉逮捕淮南太子,淮南王闻之,与太子谋,召相、三千万,欲杀而发兵。召相,相至,内史、中尉皆不至。王念,独杀相无益也,即罢相。王犹豫,计未决。太子即自到,不殊。伍被自诣吏,告与淮南王谋反踪迹如此。吏因捕太子王后围王宫尽求捕王所与谋反宾客在国中者索得反具以闻。天子以伍被雅辞多引汉之美,欲勿诛。廷尉汤曰:“被首为王画反计,罪不可赦。”乃诛被。(选 自 资治通鉴汉纪十一,有删改)2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吏因捕太子/王后围王宫/尽求捕王/所与谋反宾客在国中者/索得反/具以闻B.吏因捕太子/王后/围王宫/尽求捕王所与谋反宾客在

32、国中者/索得反具/以闻C.吏因捕太子/王后围王宫/尽求捕王/所与谋反宾客/在国中者索得反具/以闻D.吏因捕太子/王后/围王宫/尽求捕王所与谋反宾客/在国中者索得反/具以闻2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乘,兵车千辆,古代以一车四马为一乘;战国时诸侯国,小者称千乘,大者称万乘。B.孽子,古代称妾媵所生之子,本文取此意;又 因“孽”有忤逆之意,故现常指不孝之子。C.廷尉,古代官名,为九卿之一,是秦汉时期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后亦称大理。D.二千石,汉代对郡守的通称,汉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因而有此称。2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

33、一项是()A.伍被性情耿介,卓有见识。淮南王刘安想让伍被参与谋反,伍被表示反对,他直言谋反将会造成身死国灭的凄惨后果。B.伍被通古达今,直言敢谏。他将汉高祖刘邦起义和吴、楚作乱的情况进行对比,告诫淮南王要顺势应时,不能逆天行事。C.伍被迫不得已,勉力谋划。他建议淮南王激起诸侯百姓的怨恨为谋反造势,如此即使再能言善道的人也挽救不了时局。D.伍被主动认罪,仍然被杀。伍被平时言谈中虽有很多赞美朝廷的话,事发后也主动交代了谋反详情,但仍免不了被杀。2 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高皇帝起于行陈之中,立为天子,此所谓蹈瑕候间,因秦之亡而动者也。译文:.(2)不害有子建,常怨望太子,阴使

34、人告太子谋杀汉中尉事,武帝下廷尉治。译文:.3 0 .伍被在反对淮南王谋反时陈述了哪些理由?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3 1 3 5题。褚遂良博涉文史,尤工枣节,父友欧阳询甚重之。太宗尝谓侍中魏征日:“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征曰:“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尝出御府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当时莫能辩其真伪,遂良备论所出,一

35、无舛误。贞观十五年,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太宗尝问:“卿知起居,记录何事,大抵人君得观之否?”遂 良 对 曰:“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诫,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太 宗 曰:“腆有不善,卿必记之耶?”遂良日:“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君举必记。”遂良前后谏奏及陈便宜书数十上,多见采纳。二十一年,以本官检校大理卿,寻丁父忧,解。二十三年,太宗寝疾,召遂良及长孙无忌入卧内,谓之曰:“卿等忠烈,简在朕心。昔汉武寄霍光,刘备托葛亮,朕之后事,一以委卿。”高宗即位,赐爵河南县公。永徽六年,高宗将废皇后王氏,立昭仪武氏为皇后,召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毓及遂良以筹其事

36、。遂良曰:“皇后出自名家,先朝所娶,伏事先帝,无愆妇德。先帝不豫,执陛下手以语臣曰:我好儿好妇,今将付卿。陛下亲承德音言犹在耳皇后自此未闻有愆恐不可废臣今不敢曲从上违先帝之命特愿再三思审。愚臣上忤圣颜,罪合万死,但愿不负先朝厚恩,何顾性命!”遂良致纱于殿陛,曰:“还陛下此笏。”乃解巾叩头流血。帝大怒,令引出。长孙无忌日:“遂良受先朝顾命,有罪不加刑。”翌日,帝谓李勃曰:“册立武昭仪之事,遂良固执不从。遂良既是受顾命大臣,事若不可,当且止也。”蓟对日:“此乃陛下家事,不合问外人。”帝乃立昭仪为皇后,左迁遂良潭州都督。显庆二年,转桂州都督。未几,又贬为爱州则史。明年,卒官,年六十三。(选 自 旧唐

37、书褚遂良传,有删改)3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陛下亲承德/音言犹在耳/皇后自此未闻有愆/恐不可废/臣今不敢曲从/上违先帝之命/特愿再三思审B.陛下亲承德/音言犹在耳/皇后自此未闻有愆/恐不可废臣/今不敢曲从/上违先帝之命/特愿再三思审C.陛下亲承德音/言犹在耳/皇后自此未闻有愆/恐不可废/臣今不敢曲从/上违先帝之命/特愿再三思审D.陛下亲承德音/言犹在耳/皇后自此未闻有愆/恐不可废臣/今不敢曲从/上违先帝之命/特愿再三思审3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隶书,书体的一种,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始创于秦朝,形体方正,笔画平直。B

38、.朕,文中为人称代词。秦 以 前 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C.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有玉笏、象笏、竹笏等,如 项脊轩志“持一象笏至”。D.刺史,初为监察职官,后不再承担监察职责,而为州郡行政长官,又称太守。3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褚遂良学识广博,精通书法。他擅长隶书,深得欧阳询和魏征看重;对那些难辨真伪的古书墨迹,他都能详细准确地说出它们的源流出处。B.褚遂良忠于职守,秉笔直书。在兼知起居事期间,他向唐太宗表示要忠于职责,即使皇帝有不好的言行也会如实记录。C.褚遂良忠直刚烈,深受信任。太宗病危时,召褚遂良和长孙无忌入内室托付后

39、事,把他们比作汉代的霍光和蜀汉的诸葛亮。D.褚遂良不计得失,直言敢谏。高宗召集长孙无忌、李勋和褚遂良商量要废立皇后,褚遂良代表三人据理力争,终被贬职。3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太宗尝问:“卿知起居,记录何事,大抵人君得观之否?”译文:.(2)遂良前后谏奏及陈便宜书数十上,多见采纳。译文:.35.褚遂良是怎样劝阻唐高宗废黜王皇后的?请简要说明。答:._._._.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 40题。杜邺字子夏,本魏郡繁阳人也。祖父及父积功劳皆至郡守,武帝时徙茂陵。邺少孤,其母张敞女。邺壮,从敞子吉学问,得其家书。以孝旗为郎。与车骑将军王音善。平阿侯王谭不受城门职,后薨,上闵

40、悔之,乃复令谭弟成都侯商位拶进,领城门兵,得举吏如将军府。邺见音前与平阿有隙,即说音日:“邺闻人情,恩深者其养谨,爱至者其求详。夫戚而不见殊,孰能无怨?此 学粳 角弓之诗所以作也。昔秦伯有千乘之国,而不能容其母弟,春秋亦书而讥焉。周、召则不然,忠以相辅,义以相匡,同己之亲等己之尊不以圣德独兼国宠又不为长专受荣任分职于陕并为弼疑。故内无感恨之隙,外无侵侮之羞,俱享天晁,两荷高名者,盖以此也。窃见成都侯以特进领城门兵,复有诏得举吏如五府,此明诏所欲宠也。将军宜承顺圣意,加异往时,每事凡议,必与及之。指为诚发,出于将军,则孰敢不说谕?”音甚嘉其言,由是与成都侯商亲密,二人皆重邺。后以病去郎。商为大司

41、马卫将军,除邺主簿,以为腹心,举侍御史。哀帝即位,迁为凉州刺史。邺居职宽舒,少威严,数年以病免。是时,帝祖母定陶傅太后称皇太太后,帝母丁姬称帝太后,而皇后即傅太后从弟子也。傅太后尤与政专权。元寿元年正月朔,上以皇后父孔乡侯傅晏为大司马卫将军,而帝舅阳安侯丁明为大司马骡骑将军。临拜,日食,诏举万正直言。扶阳侯韦育举邺方正,邺未拜,病卒。初,邺从张吉学,吉子竦又幼孤,从邺学问,亦著于世,尤长小学。邺子林,清静好古,亦有雅材,建武中历位列卿,至大司空。其正文字过于邺、竦,故世言小学者由杜公。(节选自 汉书杜邺传)3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同己之亲/等己之尊/不以圣德独

42、兼/国宠又不为长专受荣任/分职于陕/并为弼疑B.同己之亲/等己之尊/不以圣德独兼国宠/又不为长专受/荣任分职于陕/并为弼疑C.同己之亲/等己之尊/不以圣德独兼/国宠又不为长专受/荣任分职于陕/并为弼疑D.同己之亲/等己之尊/不以圣德独兼国宠/又不为长专受荣任/分职于陕/并为弼疑3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孝廉,我国古代科举考试设立的一种科目,以便选拔和任用官员。B.特进,特别晋升,此为汉代官职名,授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的人。C.棠棣,指兄弟情谊,棠棣篇是一首申述兄弟应该互相友爱的诗。D.方正,古代制科之一,始于汉代,以德行方正为取士的主要标准。3 8.下列对

43、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邺出生官宦之家,幼年丧父,成年后跟舅舅张吉学习请教,后举孝廉做了郎官。B.杜邺担心王音与王谭有隔阂而不能和王商坦诚共事,故对其晓之以理,加以劝说。C.在授予孔乡侯傅晏、阳安侯丁明官职时,发生日食,皇上下令推举方正直言之人。D.杜邺随张吉学习,张竦随杜邺学习,杜邺尤其擅长文字、音韵等小学方面的研究。3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将军宜承顺圣意,加异往时,每事凡议,必与及之。译文:一一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44、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音甚嘉其言,由是与成都侯商亲密,二人皆重邺。后以病去郎。译文:.4 0.文中杜邺劝说王音时,提了哪几点看法?请简要概括。答:.答案:1.B2.D3.B4.(1)唐太宗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便秘密安排身边的人去试探他们。(2)君主讨厌听到自己的过错,则大臣的忠诚便转化为谄谀;君主乐意听到直言劝谏,则谄谀又会转化成忠诚。5.(1)这句话的意思是君主如同测影的表,大臣便似影子,表一动则影子随之而动。皇帝的品性好恶影响着臣子的态度,司马光认为君主需要为人正直,因为臣子会效仿君主。(2)目的是赞扬唐太宗善于纳谏,告诫君主注意自己的言行,

45、要成为臣子的表率。参考译文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天八月甲子这一天,唐太宗在东宫显德殿即位。起初,高祖想加强皇室宗族的力量来威镇天下,所以与皇帝同曾祖、同高祖的远房堂兄弟以及他们的儿子,即使童孺幼子均封为王,达数十人。为此,太宗语气和缓地征求群臣的意见:“遍封皇族子弟为王,对天下有利吗?封德彝回答道:“太上皇亲善厚待皇亲国戚,大肆分封宗室,自东西汉以来都没有如此之多。封给的爵位既高,又多赐给劳力仆役,这恐怕不能向天下人显示自己的大公无私吧!”太宗说:“有道理。朕做天子,就是为了养护百姓,怎么可以劳顿百姓来养护自己的宗族呢!十 一 月 庚 寅(初五),将宗室郡王都降格为县公,只有功勋卓著的几位不降。唐太

46、宗和群臣讨论如何平息盗贼。有人请求用严格的法令来禁止,太宗面含嘲笑说:“百姓之所以成为盗贼,是因为赋税劳役繁重,官吏贪污,民众饥寒迫身,所以才无暇顾及廉耻。朕应当去除奢华之风,减少费用,减轻徭役,降低赋税,任用清廉的官员,让百姓衣食有余,(百姓)自然就不做盗贼了,哪里需要用重法!”这样过了几年以后,天下太平,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外面的大门都不用关闭,商旅之人在荒郊野外露宿都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太宗听说了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的名声,召见他询问政道。张玄素答道:“隋主喜欢自己把持所有事务,不信任群臣,因此群臣恐惧,只知道受命奉行罢了,没有敢违抗的。以一人的智慧决定天下的事务,即使能够做到得

47、失各半,犯的错误也已经很多了,而且臣子阿谀奉承使皇上受蒙蔽,不亡国还等什么!陛下如果能够谨慎地选择群臣,将政事分别交付给他们,自己安坐在朝廷上考察其成败而施以刑罚或者赏赐,(如果能够这样,)何必担心治理不好天下呢?”太宗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将他升为侍御史。唐太宗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便秘密安排身边的人去试探他们。有一个刑部的司门令史收受绢帛一匹,太宗(得悉后)想要杀掉他,民部尚书裴矩劝谏道:“当官的接受贿赂,按罪的确应当处死。但是陛下派人送上门去让其接受,这是有意引人触犯法律,恐怕不符合孔子所谓用道德加以诱导,以礼教来整齐民心的古训。”太宗听了很高兴,召集文武五品以上的官员,对他们说:“裴

48、矩能够做到在位敢于力争,不一味地顺从我,假如每件事情都能这样做,何必担忧治理不好国家呢?”臣子司马光说:古人说过:“君主贤明则臣下敢于直言。”裴矩在隋朝谄谀而在唐朝忠诚,不是他的品性有变化,君主讨厌听到自己的过错,则大臣的忠诚便转化为谄谀;君主乐意听到直言劝谏,则谄谀又会转化成忠诚。由此可知,君主如同测影的表,大臣便似影子,表一动则影子随之而动。6.C7.C8.A9.(1)祖逖没有答复这封信,而听凭双方民间互相贸易,收取十倍的利润。(2)祖逖知道大功不能告成,情绪激动引发重病。1 0.祖逖多次拦击后赵军队取胜,使得后赵疆土缩小,后赵王石勒不得不向祖逖示好,要求通使及互市;祖逖没有阻止民间互相贸

49、易,并约束士兵不要侵犯后赵百姓,使得两国边境稍微得到了休养生息。参考译文从前,苑阳有一个叫祖逖的人,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谄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和臣下怨恨叛乱,而是因为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外族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如果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祖逖这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

50、司马睿向来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护甲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招募士兵。这年秋天八月,祖逖带领自己的私家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发誓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祖逖进入谯城之后,石勒派遣石虎包围了谯城,桓宣来解救祖逖,石虎解围而去。晋王传檄文昭告天下,称:“石虎胆敢率领犬羊乌合之众,渡过黄河荼毒民众,现派遣琅邪王司马裒等九军、精锐士卒三万,由水、陆四路直赴贼寇所在地,受祖逖指挥调度。”大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