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盐酸挥发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A.氮气 B.氧气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0 B.Si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C.粮食酿酒C.二氧化碳C.A 1D.瓷碗破碎D.稀有气体D.Fe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醋 B.液氮C.空气D.石油6.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可能是()A.氯化钠 B.硝酸铁 C.氢氧化钠 D.浓硫酸7.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8
2、8+8A.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 B.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8.将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200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是很小的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分子间是有间隔的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C.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10.2021年6月17日,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其中一种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点燃
3、登氮原子)O-氢原子-氧原子A.甲和乙都是氧化物B.丙的化学式为电C.反应后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3:4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此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小了B.人体缺少必须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C.一氧化碳有毒,燃着的煤炉会产生一氧化碳,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人中毒D.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则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12.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利用实验室中的相关药品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用到的三种金属丝均已打磨干净):稀盐酸、铝、铜、银;硫酸铜溶
4、液、铝、银;硫酸铝溶液、硝酸银溶液、铜;硫酸铝溶液、铜、银。其中能验证铝、铜、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A.B.C.D.13.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第2页,共22页A.A B.B C.C D.D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氢钠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B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适量稀硫酸,蒸发结晶C除去硝酸钾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钾 加入过量的硝酸钢溶液,过滤D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锌粉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1 4.下列对露置在空气中己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进行的相关实验中,实验现象及结论不合理的是()A.
5、取少量溶液样品,滴入氯化钢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稀盐酸,立即有大量气体产生C.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献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原样品中不一定含有氢氧化钠D.向溶液样品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可除去样品中的杂质15.现有一包金属粉末,可能是由Al、Mg、Zn、Fe、Ag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2.4g,向其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2g出,溶液呈无色,无固体剩余。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该样品的组成仅有两种可能 B.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C.该样品中一定含有Mg D
6、.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总质量为12g16.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现有氧气活性炭生石灰盐酸硝酸钾石油,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1)能 吸 附 有 异 味 物 质 的 是。(2)可 供 给 呼 吸 的 气 体 是。(3)可 用 于 金 属 表 面 除 锈 的 是。(4)属 于 复 合 肥 料 的 是。(5)可作某些食品干燥剂的是 o(6)属于化石燃料是 o17.为维持生命和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合理摄取营养物质和人体必需的元素。为备战中考,妈妈为小明准备了一份晚餐,有米饭、清蒸鱼、豆腐汤、京酱肉丝。(1)上 述 食 物 中 富 含 糖 类 的 是。为了营养均衡,应 添 加 的 菜 为(填
7、“凉拌黄瓜”或“炖排骨”)。(2)餐桌上的餐具有竹筷,塑料水杯、不锈钢勺子,其中制作不锈钢勺子材料属于(填“合成”或“金属”)材料。(3)晚饭后,小华用保鲜膜将剩饭菜包好,保鲜膜具有(填“热塑性”或“热固性”)。(4)“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健康人体内胃液的pH范围在0.9-1.5B.老年人缺钙会患佝偻病C.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D.利用活性炭来吸附装修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气体(5)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一些铝制器皿,在清洗铝制器皿表面的污垢时,不能使用热的碱性溶液,因为铝能与热的碱性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水发生作用而被腐蚀,生成偏铝酸钠(NaAlOz)和一种可燃性气体
8、。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1 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1)元 素 周 期 表 中 不 同 元 素 间 最 本 质 的 区 别 是(填 字 母)。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2)1869年,(填字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A.张青莲B.门捷列夫C.拉瓦锡(3)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问题:1 AHAIIIAIVAVAVIAVOA011 HI 0082 HeM4 00323 U6刈4 Be彼9012$Bil10 816 CK12017 N氮HOI8 0M1600X10 Ne20.18311钠22 9912(g24 3113
9、 Al铝26 98Y15 P30 9716 S臻320617 a氧35 45IS ArK39 958号元素属于(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画 出 元 素 丫 的 原 子 结 构 示 意 图。第4页,共22页 13 号元素和17 号 元 素 形 成 的 化 合 物 的 化 学 式 为。16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时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 简 单 离 子 表 示 为(用 化 学 符 号 表 示)。1 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木 炭 在 充 足 的 氧 气 中 完 全 燃 烧。(2)碳 酸 氢 钠 和 稀 盐 酸 混 合。(3)高镒酸钾制取氧气 o2 0 .铜、铁
10、是人类认识并应用较早的金属,我国在铜、铁的冶炼及使用上有着悠久历史。(1)5 G 基站供电系统多用铜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 性和延展性。(2)宋 代 梦溪笔谈记 载“熬胆帆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叙述的是硫酸铜溶液和铁反应生成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0高温(3)木炭可以与氧化铜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 +2 C u 0 二 2 C u +C O?T 该反应中C u O发生了(选填“氧化”或“还原”)反应。(4)向一定质量的C u(N C)3)2 和A g N C)3 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 列 有 关 说 法 正 确 的 是(填 字 母)。A.滤液中溶质的成
11、分最多有两种B.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只有银C.若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不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一定有F e(N()3)2 和CU(NO3)2D.滤渣中加入稀硫酸可能产生气泡(5)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4 9 0 0 t 含F e 2()3 7 6%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 e 9 8%的生铁的质量是 t o2 1 .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1)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钢五瓶无色溶液,现将其任意编号:A、B、C、D、E,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部分现象如表(微溶物视为可溶物):实验 A +BA +CA +DB +C现象 产生气体 产生沉淀
12、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写出溶液B、C 中溶质的化学式:B,C o写出溶液A 与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2)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主要化学原理:N a C l +H20 +N H3+C 02=N a H C O3 X +X;2NaHCO3 A Na2cO3+H20+C02 T等。回答下列问题:X的化学式为 o将碳酸钠和碳酸氨钠的混合物10g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6.9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写最简比)。2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请分析并填空。(1)写出仪器a的名称 o(2)实验室制取
13、二氧 化 碳 的 化 学 反 应 方 程 式 为,应选择的制取并收集的装置为(填字母);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o(3)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镐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氧 气 应 从 导 管(填 或 )处通入F装置。23.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1常用于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结论为:。(2)装置2中的活性炭有 性,可用于净化水;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装置3常用于实验室电解水,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此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第6页,共22页(4)装置4可用
14、于研究CO?与NaOH溶液的反应。关闭止水夹K,将NaOH溶液全部挤入烧瓶,振荡;然后打开止水夹K。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形成美丽喷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o24.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1)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会(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粗盐中含有的难溶性杂质,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将其去除,这些操作中都会用到玻璃棒,其中在三个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A.称量及量取B.计 算 C
15、.溶 解 D.装瓶贴标签.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填字母).将己配好的100g质量分数的6%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NaQ的质量是 g(计算结果精确到0.1).25.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等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计算:(1)丙氨酸由_ _ _ _ _ _ 种元素组成(写数值);(2)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3)丙 氨 酸 的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为;(4)丙氨酸中氮、氢 元 素 的 质 量 比 为(写 最 简 比)。26.取含杂质的硫酸镁样品14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06
16、gcm3),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42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计算:(1)样品中硫酸镁的质量;(2)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3)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枳(计算结果精确至0.1)。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B、盐酸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C、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D、瓷碗破碎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故选:C o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
17、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答案】A【解析】解:空气的组成成分及体积分数如下:氮气78%,氧气2 1%,稀有气体0.9 4%;二氧化碳0.0 3%,其它气体和杂质是0.0 3%故选:A 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及体积分数解答;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多的是氮气,占78%记住空气的组成成分及体积分数是解答本题关健。3.【答案】C【解析】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钙,故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
18、选:C 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及元素的分类判断。元素的含量和分布是化学推断的题眼,是化学考查重点之一,有时出现在推断题中,有时单独考查,熟悉化学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前提。4.【答案】D第8页,共22页【解析】解:A、读数方法错误,此图为仰视,应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 A 错误.B、取用液体药品,首先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先将胶头滴管排空气,再伸入试剂瓶内,吸取液体,故 B 错误.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号 故 C 错误.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悬空正放,故 D 正确.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主要从操作要领上来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
19、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5.【答案】B【解析】解:A、食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还有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A 错;B、液氮是由氮气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B 正确:C、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C 错;D、石油中含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D 错。故选:Bo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6.【答案】B【解析】解:物质溶于水分为两个过程,向水中扩散的过程吸收热量,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分子的过程放出热量,如果吸收热量大于放出热量,就表现为吸热,
20、如果吸收热量小于放出热量,就表现为放热,如果相等就表现为既不放热,也不吸热。A、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故 A 错;B、硝酸镂溶于水吸收热量,故 B 正确。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故 C 错;D、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故 D 错。故选:Bo根据物质溶于水后的放热与吸热现象来考虑,要由物质溶于水的整个过程来分析,到底是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还是吸收的热量小于放出的热量。熟记以下物质:溶于水放热的物质有: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吸热的有硝酸镀。7.【答案】C【解析】解:A、由反应的图示可知,反应后生成的分子种类只有-种,所以生成一种物质。故A错
21、误;B、由反应的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所以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故B错误;C、由图示可知反应的前后都含有两种原子,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故C正确;D、由反应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所以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故D错误。故选:C o模型能直观地表示了变化的微观过程;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8.【答案】D【解析】解:A、水和酒精混合体积变小不能说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此项错误。B、水和酒精混合体积变小和分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没有直接关系,此项错误。C、水和酒精混合体积变小和分子运动无关,主要和分子间隔有关,此项错误
22、。D、水和酒精混合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解释正确。故选:D。根据分子的性质回答,分子都很小,分子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运动;两种液体混合,体积变小,是因为彼此的分子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隔中。熟练掌握离子的基本性质,能用粒子的性质解释一些宏观现象。9.【答案】B【解析】解:A、木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C、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第10页,共22页A、根据木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23、.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1 0 .【答案】B【解析】解:由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N204+点 燃2 N 2 H 4 32+4 也0。A、氧化物是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物质的组成可知,甲为N 2 O 4 是氧化物,乙为N 2 H 型 不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 A说法不正确;B、由分子的模型图可知,丙的化学式为M,故 B说法正确;C、由方程式的意义
24、可知,反应后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2 8 x 3):(1 8 x 4)=7:6,故 C说法不正确;D、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 D 说法不正确。故选:B o根据反应的分子模型图可知,甲是%。4、乙是N 2 H 八 丙是电、丁是H z。,该化学方程点 燃式为:N2O4+2 N2H4-3 N2+4 H2O=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化学式的意义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1 1 .【答案】A D【解析】解:A.打开汽水瓶盖时,压强减小,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此时气体在水中的
25、溶解度减小了,故选项说法正确。B、人体缺少必须微量元素会得病,但并不是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即使是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的问题,摄入不足或过多均不利于人体健康,故选项说法错误。C、一氧化碳有毒,燃着的煤炉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人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D、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燃烧不充分,则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DoA.根据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压强的影响进行分析;B.根据营养素要合理摄入进行分析:C.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D.根据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燃烧不充分,进
26、行分析。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合理摄入微量元素、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答案】A【解析】解:稀盐酸不能和银、铜反应,不能比较银和铜的活泼性,不能用稀盐酸、银、铝、铜检验;银不能和硫酸铜反应,说明银不如铜活泼,铝能和硫酸铜反应,说明铝比铜活泼,可以用硫酸铜溶液、铝、银检验;铜能和硝酸银反应,说明铜比银活泼,不能和硫酸铝溶液反应,说明铝比铜活泼,可以用铜、硝酸银溶液、硫酸铝溶液验;铜、银都不能和硫酸铝溶液反应,不能比较铜和银的活泼性,不能用硫酸铝溶液、铜、银检验。由以上分析可知,能验证铝、铜、银金属活动性顺序,A符合题意。故选:A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
27、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活动性强的金属放入活动性弱的金属的混合盐溶液中,活动性强的金属会先把活动性最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然后再置换活动性较弱的金属。13.【答案】AD【解析】解:A、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先加足量水溶解,碳酸钠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第12页,共22页C、硫
28、酸钾能与过量的硝酸钢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硝酸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钢(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锌粉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ADo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
29、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4.【答案】B【解析】解: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两种溶质。A、氯化钢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领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故A正确;B、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生成气体,然后稀盐酸再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不能立刻产生大量的气泡,故B不正确;C、溶液的中碳酸钠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使酚肤变红色,但不一定原溶液中就含有氢氧化钠也可能是生成的氢氧化钠,故C正确;D、碳酸钠和适量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再通过过滤即可除去杂质
30、,故D正确。故选:Bo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两种溶质.A、根据氯化钢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钏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分析;B、根据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然后再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分析;C、根据溶液的中碳酸钠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使酚酥变红色分析;D、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分析.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要充分运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判断,并且要熟练掌握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15.【答案】D【解析】解:由题意可知,取该样品2.4g,向其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
31、反应,产生0.2gH2,溶液呈无色,无固体剩余,说明了样品中不含铁和银;由反应的质量比可知,2.4g镁和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0.2g氢气,2.4g铝和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大于0.2g,2.4g锌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小于0.2g。A、若只有镁,2.4g镁和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0.2g氢气,符合题意;若是铝与锌的混合物,2.4g的混合金属与酸反应,生成了0.2g的氢气,符合题意;若是镁、铝、锌三种金属的化合物,2.4g与稀硫酸反应,也能生成0.2g的氢气,该样品的组成有三种可能,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反应生成0.2g氢气,说明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是9.8g,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箫x 100%=
32、9.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该样品中不一定含有M 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反应生成0.2g氢气,说明参加反应的硫酸根质量是9.6g,则无色溶液中溶质总质量为:9.6g+2.4g=1 2 g,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o铝、镁、锌、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银不能和稀硫酸反应,取该样品2.4g,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OZg%和无色溶液,无固体剩余,说明样品中不含铁和银,据此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6.【答案】【解析】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
33、2)氧气能供给呼吸,是可供给呼吸的气体;(3)金属表面锈的主要成分是金属的氧化物,能与稀盐酸反应,稀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4)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料;(5)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6)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故答案为:(1);(2);(3);第 14页,共 22页(4);(6)。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解题时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 7.【答案】米饭 凉拌黄瓜 金属材料 热 塑 性 B 2 A 1 +2 N a O H +2 H2O
34、=2 N a A 1 02+3 H2 T【解析】解:(1)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米饭富含糖类,清蒸鱼富含蛋白质,豆腐汤富含无机盐、蛋白质与水,京酱肉丝富含无机盐、蛋白质与油脂,还缺乏维生素,凉拌黄瓜富含维生素,炖排骨富含油脂、蛋白质与无机盐;故答案为:米饭;凉拌黄瓜;(2)不锈钢是一种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答案为:金属材料;(3)晚饭后,小华用保鲜膜将剩饭菜包好,保鲜膜这种塑料受热易熔化,具有热塑性;故答案为:热塑性;(4)A.健康人体内胃液的p H 范围在0.9 -1.5,说法正确;B.老年人缺钙会患骨质疏松症,说法错误;C.缺乏维生素A 会引起夜盲
35、症,说法正确;D.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装修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气体,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5)铝能与氢氧化钠、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 A l +2 N a O H +2 H2O =2 N a A 1 02+3 H2 T;故答案为:2 A 1 +2 N a O H +2 H2O =2 N a A 1 02+3 H2(1)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来分析;(2)根据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与合金来分析;(3)根据塑料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4)根据胃液的p H、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活性炭的性质来分析解答;(5)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本题考查
36、的知识点较多,掌握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材料的性质、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是解题的关键。1 8.【答案】A B非金属元素(H 4)2 8 4 A 1 C 13得 到S2-【解析】解:(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答案为:A o(2)1 8 6 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答案为:B。(3)8号元素是氧元素,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答案为:非金属元素。元素丫(硅元素)核外电子数是1 4,第一层是2个,第二层是8个,第三层是4个,原子-结 构 示 意 图 是/8 4。故答案为:向2$,1 3号元素(铝元素)和1 7号元素(氯元素)
37、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铝,氯化铝中铝元素化合价是+3,氯元素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化铝化学式是A l C h。故答案为:A 1C13O1 6号元素(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时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可以表示为S2-。故答案为:得到;s2-o(1)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1 8 6 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3)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硅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 4,第一层是2个,第二层是8个,第三层是4个。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一般情况下,
38、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1 9.【答案】c +C 2三C O?N a HC C 3 +HC 1 =N a C l +%0+C 02 T 2 K M n O4 K2M n O4+M n O2+02 T第16页,共22页【解析】解:(1)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点燃C +-C O 2;(2)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 a HC O3+HC 1 =N a C l +H20 +C 0
39、2 T;(3)高锌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镭酸钾、二氧化钵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K M n()4 K 2 M 1 1 O 4 +M n()2 +。2 T。故答案为:点燃(1)C +O2 C 02(2)N a HC O3+HC 1 =N a C l +H20 +C 02 T;(3)2 K M n O4 K2M n O4+M n O2+02 T。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2 0.【答案
40、】导电 Fe +C u S04=Fe S04+C u 还原 D 2 6 6 0【解析】解:(1)用铜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故答案为:导电;(2)硫酸铜溶液和铁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C u S04=Fe S04+C u,故答案为:Fe +C u S04=Fe S04+C u;高温(3)根据化学方程式为c +2 C u O 三2 C U +C O 2 T可知,氧化铜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故答案为:还原;(4)金属活动性:铁铜银,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铜和A gN O s 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铁再与硝
41、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A、当铁不足以完全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未反应完的硝酸银和未参加反应的硝酸铜,还有生成的硝酸亚铁,最多有三种溶质,错误;B、若滤液为蓝色,说明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当硝酸铜部分参与反应时,滤渣中含有银和铜,错误;C、若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不含有硝酸银,则硝酸银完全反应,硝酸铜不一定参与反应,也可能完全反应,故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可能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错误;D、当铁粉过量时,把硝酸银、硝酸铜完全反应,剩余铁粉,向滤渣中加入的稀硫酸会和铁反应产生硫
42、酸亚铁和氢气,则产生气泡,正确。故答案为:D;(5)设理论上可日产含F e 9 8%的生铁的质量是X。高温F e z。?+3 c o-3 c+2 F e1 6 0 1 1 24 9 0 0 tx 7 6%9 8%-x160 _ 49001X76%112 98%Xx =2 6 6 0 t,故生铁的质量是2 6 6 0 3 故答案为:2 6 0 0 o(1)根据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进行分析;(2)根据硫酸铜溶液和铁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进行分析;.高温(3)根据化学方程式为c +2 C u O=2 C u +C O2 T 进行分析;(4)根据金属活动性:铁铜银,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铜和A gN C
43、)3 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铁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进行分析;高温(5)根据F e 2()3 +3 C O 3 C O2+2 F e 进行计算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等,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后,首先检查化学式,再检查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沉淀、气体符号的标注。2 1.【答案】(1)H 2 s。4;Ba C l2;(2)C a(O H)2+N a2C O3=C a C O3 I+2 N a O H;(2)NHQ;4:2 1;【解析】解:(1)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A +B产生气体,因此A、B是稀硫酸和碳酸钠中的一个,A +
44、C、A+D都产生沉淀,因此A 是碳酸钠,B是稀硫酸;B+C 产生沉淀,因此C 是氯化钢,D 是氢氧化钙,那么剩余的是E 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配平即可;故答案为:H 2 s 0 架 Ba C l2;C a(O H)2+N a 2 c O 3 =C a C O3I+2 N a O H;(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N a C l +H2O +N H3+C O2=N a H C C l+X中,X是氯化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H2O +C O 2 的质量=1 0 g-6.9 g=3.1 g;设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第1 8 页,共2 2 页的质
45、量为X,2 N a H C O3 A N a 2 c O 3 +H20 +C 02 T2 x 8 4 1 8 +4 4x 3.1 g2x84 x 八,村=荻 x =8.4 g;因此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1 0 g-8.4 g=1.6 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1.6 g:8.4 g=4:2 1;故答案为:N H 4 c 1;4:2 1;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22.【答案】试 管 2H C 1+C a C O3=C a C l2+H2O +C
46、 O2 T B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立即熄灭A【解析】解:(l)a 为加热反应容器试管;故答案为:试管。(2)实验室利用稀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H C 1+C a C O3=C a C I2+H2O +C O2 T;反应物为固液混合物,不需要加热,故选B为发生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D为收集装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观察是否熄灭,判断是否集满;故答案为:2H C 1+C a C O 3=C a
47、 C l?+H 2O +C O?T;B 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立即熄灭。(3)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故选A为发生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先在顶部聚集,所以从短口进气;故答案为:A;。(1)考查实验室常用仪器名称;(2)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气体密度与水中溶解度选择收集装置;根据二氧化碳性质分析回答此题;(3)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密度与水中溶解度选择进气口。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23.【答案】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吸附煮沸
48、氧气氢元素、氧元素烧杯中的液体进入烧瓶2N a O H +C 02=N a2C O3+H20【解析】解:(1)装置1常用于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最终进入集气瓶中的水至刻度1处,实验结论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答案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2)装置2中的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净化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答案为:吸附;煮沸。(3)装置3常用于实验室电解水,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此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故答案为:氧气;氢元素、氧元素。(4)装置4可用于研究C O?与N a O H溶液的反应。关闭止水夹
49、K,将N a O H溶液全部挤入烧瓶,振荡;然后打开止水夹K。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烧杯中的液体进入烧瓶,形成美丽喷泉,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 a O H +C 02=N a2C O3+H20O故答案为:烧杯中的液体进入烧瓶;2N a O H +C 02=N a2C O3+H20(1)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2)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净化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
50、4.【答案】不变;加速溶解;引流;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滴飞溅;BACD;1 1.9【解析】解:(1)在蒸发池中,水蒸发了,溶剂的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不变;(2)粗盐中含有的难溶性杂质,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将其去除,这些操作中都会用到玻璃棒,其中在三个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加速溶解、引流、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滴飞溅;(3)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所以正确的实验步第20页,共22页骤顺序是BACD;100g质量分数的6%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00g x 6%=6g,设需要再加NaQ的质量是x,靛 x 100%=16%x=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