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18篇(含答案与翻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湖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18篇(含答案与翻译).pdf(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年湖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醉 翁 亭 记(节选)欧阳修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低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歉,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2、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若夫日出而林霏开B.野芳发而幽香C.f E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D.树林阴翳林霏:树林里的雾气。野芳:山野的芬芳。信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2)下列句子中的“也”字,有的表示判断,有的表示陈述。请选出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A.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B.太守归而宾客从也。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D.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3)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醉 能 同 其 乐(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
3、代汉语。(5)关 于 醉翁亭记的主题,历来有“忧虑说”和“闲适说”两种主要意见。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参考答案】【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B.错误。句意: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野芳:野花;芳:花。A C D.正确。故 选:Bo(2)本题考查对虚词的辨折。A C D.三项的“也”都是表示判断;B.表示陈述。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委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
4、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息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根据文意: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即可批断出正确答室:醉/能同其乐。(4)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翻译时,必须着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注意关键词和句式。本题中的关键闻:“临,来到;渔,捕鱼、钓鱼。句意: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主观性试题,答室不唯一。选择一种说法,合理阐述理由,语句通顺流畅即可。示例:忧虑说。醉盐享词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 0 4 6),当时欧阳修接正任除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到来的。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
5、安定的生活,年丰物富,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远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闲适说。选文围绕一个“乐”字展开,变化多端的自然风光是抒发“得之心”的乐;写游人不绝路途,是表现人情之乐;写酿泉为酒,觥筹交错,是表达宴酣之乐;写鸣声宛转,是显示禽鸟之乐,更是表现太守自我陶醉的“游而乐”。作者极力写出除州人民的这和平生活、怡然自乐和众人尽欢的情态,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闲适优雅的情致,也反映了这位北宋政治家在遭贬后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答
6、案:(1)B(2)B(3)醉/能同其乐(4)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5)示例:“闲适说”。选文描写醉翁亭秀美、变化多端的自然风光和游人的山水之乐、宴会之乐、禽鸟之乐,表现出他“乐民之乐”的胸怀,充满了士大夫悠然自得的情调。【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引用原文句子回答;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参考译文】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水落石出,这就
7、是山中的四季。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杂七杂八的摆放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倒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
8、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0(2021湖南常德)鱼我所欲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
9、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韭 独 直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下列各句中,A.得之/则生C.行道之人/弗受(2)下列各句中,A.乡为身死而不受C.所欲有甚于生者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B.呼尔/而与之D.此之谓失/其本心加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乡邻)B.死亦我所恶(讨厌,憎
10、恨)(在)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获得)(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名轲,春秋时期思想家,孟子 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B.选文开头从人们常见的欲望谈起,用当时难得的食物(鱼与熊掌)设喻和类比,举例浅近,说理深刻。C.选文段中“行道之人”“乞人”不愿受侮辱去得到那点饮食来活命,这是从反面举例诠释了“舍生取义”的观点。D.选文段中分析了“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三个原因,其 中“宫室之美”指国家方面,“妻妾之奉”指自家方面。(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1、5)通读选文,谈谈对“本心”的理解和如何守住“本心”。【参考答案】【解答】(1)本题考查朗读节奏划分。A B C.正确;D.有误,句意为: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朗读节奏为:此之谓/失其本心。故选:D(2)本题考查词义的理解。A.有误,句意为: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乡:同“向”,先前、从前;B.正确;C.有误,句意为: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T:比;D.有误,句意为: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得:同“德”,感激;故选:B o(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及内容的理解。A.有误,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B.正确;C.有误,这是从正面举例诠释了“舍生取义”的观点;D.有误,都是指自家
12、方面。故选:B o(4)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字词:非独,不仅:是,这样的;心,思想。句意: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重点字词: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辩,同“辨”意为辨别。何加,有什么益处。何,介词结构,后置。句意: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r 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5)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能力。“本心”是指与生俱来的良心、良知,表现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
13、让(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其内核分别为仁、义、礼、智。在本章中侧重指羞恶之心。孟子认为本心“人皆有之”,只是普通人容易丧失,“贤者能勿丧耳”。因为人只有拥有“义”,才能分清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被“万种”所诱惑,而 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也就是心)。答案:(1)D(2)B(3)B(4 XD不仅贤明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不过是贤明的人能够保有本心不丧失罢了。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5)“本心”在本文是指羞恶之心,孟子认为本心“人皆有之”,只是普通人容易丧失,“贤者能勿丧耳”。因为人只有拥有“
14、义”,才能分清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被“万种”所诱惑,而 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也就是本心)。【点评】“之”的用法: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参考译文】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
15、,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灾祸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O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 就 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
16、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一碗食物,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饿死。如果盛气凌人地呼喝着给他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就连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2021湖南娄底)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体于树,前者呼
17、,后者应,低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藏,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 醉翁亭记)1 1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B.C.D.宴酣之乐泉香顶酒洌行者休于树酿泉为酒客 美 我 者(邹忌讽
18、齐王纳谏)乃 记 之 地 去(小石潭记)征 于 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1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2分)1 3 .联系全文,“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2分)【参考答案】【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文虚词的理解。A.宴酣之乐,之,结构助词,的;客之美我者,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不相同。B.泉香而酒洌,而,表并列:乃记之而去,而,表承接。不相同。C.行者休于树,于,在;征于色,与,在。相同。D.酿泉为酒,为,做;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对,向。不相同。故选:C,(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句中的重要词语有:从,跟随;之
19、,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乐,以为乐;乐,快乐。整句的意思是: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3)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的意思是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再结合后文,这个人正是欧阳修。欧阳修的醉不只是因为喝酒而醉,而是醉在山水之间,醉在清明的政治和人民的安乐之中。欧阳修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后又能够将这份快乐写成文章,体现了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志趣追求。答案:(1)C(2)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3)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志趣追求。【
20、点评】文言文翻译方法: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册U,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
21、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参考译文】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
22、醉了。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2 0 2 1湖南湘潭)【甲】岳阳楼记选段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乙】醉翁亭记选段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23、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1 0.选出下列加点字词释义有误的一项()(3分)A.衔远山,吞 长 江(连接)B.迁客骚 人,多 会 于 此(泛指文人)C.野芳发而幽香(花)D.佳木秀而繁阴(秀丽)1 1.翻译句子。(4分)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1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甲文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有 范文正公集 传世;乙文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北宋时期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B.“观夫”和“若夫”的“夫”都 读
24、“fii”。C.“览物之情”与“四时之景”中 的“之”用法和意义不相同。D.两段选文中划线加色的句子都有引出下文的作用。13.甲乙两段选文都对景物进行细腻的描写,甲文的景象呈现出 和的特点,乙文则写出了四季分明的景色,其 中“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描写的是季和 季的景象。(4分)【参考答案】10、D11.(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2)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12、D13.波澜壮阔 气象万千 秋 冬(2021湖南湘西)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
25、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坚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始妻有遗男,始龊,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26、,一厝朔东,一厝朔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选 自 愚公移山)9.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惩/山北之塞 B.且焉/置土石C.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汝心之图/号国不以山溪之险 B.基妻献疑日/基真无马邪C.跳往助考/友人惭,下车引之 D.何苦而不平/必先苦其心志1 L 下列有关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山的高大,可见愚公移山任务艰巨。B.文中愚公妻子提出疑问与智叟笑着劝阻,表明二人对愚公移山均不赞同。C.文章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愚公目光长远、意志坚定、
27、不惧艰险的品质。D.结尾写神仙背走大山,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1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甚矣,汝之不惠!(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参考答案】9.A 1 0.C 1 1.B1 2.(1)你也太不聪明了。(2)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9题详解】考查句子的朗读停顿。B.“且焉置土石”的正确停顿是:且/焉置土石。C.“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正确停顿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的正确停顿是: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故 选A。【1 0题详解】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A.固:形容词,顽固/动词,巩固;B.其:代词,他,他的/语气词,加强反诘语气;
28、C.之:代词,他/代词,他:D.苦:动词,愁/使动用法,使受苦;故 选C。【1 1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文章中愚公妻子提出疑问与智叟所说的话,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全然不同,从他们说话的措辞和语气便可看出。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说的是她的真实想法。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焉置土石”。智叟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简直是讥笑愚公无能
29、J。所 以B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故 选B。【1 2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 中 的“甚(很,非常)、汝(你)、惠(聪明)”几个词是重点词语,注意句式倒装。(2)句 中 的“易(交换)、反(同 返)几个词是重点词语。【参考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河阳的北边。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龄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
30、都要绕道,于是集合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装土石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刚刚换牙的年纪,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河湾上聪明的老头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真的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31、?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手中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于是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边,一座放在雍州的南边。从这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2 0 2 1湖南永州)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息。录毕
32、,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筐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皴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炸然若神人;余则组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33、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1 6.对下面句予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A.无从班书以观(致:得到)串送之(走:跑)B.尝趋百里外(趋:归向)未尝带降辞色(稍:一会儿)C.色愈恭,礼愈至(至:周到)俟其欣悦,则 又 请 焉(俟:等待)D.主人日再食(食:供养,给,吃)日侍坐备顾问(日:每天)1 7.翻译。(3分)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1 8 .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3 分),作者用借书、抄书的办法来克服。,作者用跑远路、拜名师、虚心求教的办法来克服。,
34、作者历尽苦寒,破衣粗食,但他以内心的充足、精神的强大来克服这一困难。【参考答案】1 6 .B1 7 .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3分,每错一个词扣1 分。)1 8 .求书之难。求师之难。生活之苦。(3分)(一 点 1 分,意思对即可。)(2 0 2 1 湖南株洲)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逐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苓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 轼 记承天寺夜游)【乙】某启:仆居东坡,作陂种稻。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昨
35、日一牛病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日:“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日用其言而效。勿谓仆谪居之后,一向便作村舍翁,老妻犹解接黑牡丹也。言此发公千里一笑。(苏轼 与章子厚)注释 某:指章子厚,苏轼友人,北宋大臣,博学善文,当时在京谋官。仆:对自己的谦称。东坡:位于湖北黄冈赤壁之西。陂(b e i):梯田。豆斑疮:形如豆斑的界。黑牡丹:牛的戏称。(2)贬谪,流放1 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2)勿谓仆谪居之后()1 1.文中划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 之B.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 之C.此牛发豆斑 疮 也 法
36、/当以青蒿粥啖 之D.此牛发/豆斑疮也法1 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2)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当以青:蒿粥啖 之1 3.读完【甲X乙】两文,你认为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两文内容具体分析。(4分)【参考答案】1 0.形容水的澄澈(或“澄澈”)1 1、B1 2 .(1)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两人)一起在院子里散步。(2)(我)有五十亩田,自己耕田妻子养蚕,姑且以此来生活。1 3.苏轼是一个能在逆境中保持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自得与坚守以及旷达乐观的人。同是在贬官境遇中,甲文中苏轼能与同是贬官的张怀民悠闱漫步,沉醉于美景之中:乙文中苏轼以过着男耕女织
37、的村居生活为乐,甚至把病牛戏称为“黑牡丹”。【参考译文】【乙】章惇公亲启:我居住在东坡之上,放水种植稻子,有四五十亩稻田,我亲自耕种我的妻子养殖蚕桑姑且以此来生活。昨日有一只牛得了疾病几乎死去,兽医不了解症状,可是我的妻子了解牛的症状,说“这只牛发的是痘斑疮,按照方法应当用青蒿熬粥喂给他吃。”采用她的方法非常见效.不说我被贬谪之后的日子,我是总是把自己当成田间的老头.我的妻子还能解决黑牡丹的疾病,说到这里,希望博得千里之外的你一笑。(2 0 2 1湖南郴州)【甲】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
38、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节 选 自 孟子)【乙】齐大饥Q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日:“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日:“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日:“微与!其嗟与,可去;其谢也,可食。”(节 选 自 礼 记 檀 弓 )【注】饥:饥荒。黔敖:齐国富商。蒙 袂(m e i)辑 屐(j u):用袖子遮着脸,跋拉着鞋。贸贸然
39、: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从:跟着,追着。1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意项是()(2分)A.必敬必双(戒:谨慎)B.威武不能国(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C.以待饿者而管之(食:食物)D.黔 敖 左 奉 食(奉:同“捧”,端着)1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多顺为正者?至于斯也 往考女家 曾子闻之A.相同,相同 B.相同,不相同C.不 相 同,相同 D.不相同,不相同13 .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 句2分)(1)得志,与民由之。(2)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14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文破中有立,孟子首先反驳了景
40、春的观点,然后提出了“大丈夫”的具体标准。B.甲文中孟子的观点为人们广泛认同,后代无数仁人志士,都可视为这一观点的践行者。C.乙文中曾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到了快要饿死的地步,也 可 以 吃“嗟来之食。D.乙文中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可以证明甲文中“贫贱不能移”的观点。【参考答案】【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A B D.正确;C.错误,“以待饿者而食之”的意思是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食,吃。故 选:C o(2)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以顺为正者,以,依据,按照。以至于斯也,以,连词,以致。往之女家,之,至 上曾子闻之,之,代词,这件事。由此可见:不相同,不相
41、同。故选:D o(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句重要词语有:得志,能实现理想:与,和;由,遵从。整句的意思是: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句重要词语有:从,跟随;谢,道歉;终,最终。整句的意思是: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终于饿死了。(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 B D.正确;C.错误,由“微与!其嗟与,可去;其谢也,可食”可以看出,曾子觉得黔敖道歉之后,是可以去吃的。故选:C o答案:(1)C(2)D(3)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终于饿死了。(4)C【点评】文言文翻译方法: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
42、词的方法。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 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换,即替换法。不
43、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参考译文】【甲】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居住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 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 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 道 路 义 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
44、;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乙】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莽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吃食,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就是不接受那种带有侮辱性的施舍,才落地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终于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该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则可以去吃(2021湖南衡阳)【甲】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
45、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纹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够,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土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 自 资治通鉴)【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兄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旗,其文理 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 宾 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 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
46、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日:“泯然众人矣。”(选 自 王文公文集)注:金溪:地名,今在江西金溪。隶:属于。收:取,团结。文:文采,理:道理。稍稍:渐渐。宾客:把当作宾客。扳:通“攀”,牵,引。环谒:四处拜访,明道:宋仁宗赵祯年号(1 0 3 2-1 0 3 3年),泯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2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忽啼求之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基文理皆有可观者D.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或以钱币乞之募真无马邪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 4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
47、十二三矣。2 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球鲁肃过涪阳(2)卿今者才昭(3)父号焉(4)自是指物作诗立期2 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卿言多务,孰若孤?(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2 7 .吕蒙和方仲永的故事引人深思,请结合自身学习经历谈一谈你受到的启发。【参考答案】2 3 .D2 4 .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2 5 .示例:至I J,等到;才干和谋略;对感到诧异;完成2 6 .示例: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让(他)写诗,(他写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2 7.示例:吕蒙后天认真学习,才略进步惊人;仲永聪明过人,却因”不 使 学“而”泯然 众 人“,可
48、见不论先天的禀赋如何,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才是最重要的。就像我现在学习,如果不认真做作业、及时复习、预习,再聪明的人也很难得到好成绩。我要从现在做起,努力、勤奋地学习,必能出成果。【解析】2 3.A.处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指代他所要的这些东西(纸、墨、笔、砚等);B.介词,因为/介词,用;C.代词,代指这首诗/副词,表示加强诘问语气;D.都是副词,只,只是;故 选D o2 4.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
49、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根据文意“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了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25.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句意: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及,等到。句意:你现在才干和谋略。才略,才干和谋略:句意:父亲对此(感到)很诧异。异,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句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就,完成。26.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注意关键词和句式。本题中的关键词:务,事务;孰;谁,哪个;若;比;孤,古时王侯的自称。令,让:作,
50、写;称,相当、相称;前时之闻;以前的名声。2 7.开放试题,答案不唯一。能根据吕蒙和方仲永的经历,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来谈启发即可。示例:伤仲永讲述了一个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他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文章借仲永为例,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甫要性。孙权劝学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 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启发:不能因为没时间就放弃学习,读书的时间是挤出来的,只要发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