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重点专业建设方案:建筑工程技术(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高专重点专业建设方案:建筑工程技术(一).pdf(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附件1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专业名称 建筑工程技术 专业代码 560301学校名称*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代码 13748学校举办单位_ _ _ _ _ _ _ _ _ _*市人民政府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学校所在地一*(省份)*(地市)填表日期 2011 年 10 月 9 日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目 录一、专业建设概况.1二、专业建设的产业支撑背景和专业建设基础.1(-)产业支撑背景及人才需求.1(二)专业建设基础.2三、专业建设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5(一)专业建设发展目标.5(二)人才培养目标.5四、专业建设
2、内容与改革举措.5(-)体制机制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5(二)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体系建设.7(三)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10(四)实训基地建设.12(五)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14(六)专业群相关专业建设.14五、保障措施.15(一)组织保障.15(二)资金保障.15(三)管理保障.15(四)思想保障.15六、建设进度及2012年、2013年绩效指标.16七、专业群建设进度与2012年、2013年绩效指标.28八、建设经费预算及年度执行计划.31(一)专业建设经费预算及年度执行计划.31(二)专业群建设经费预算及年度执行计划.3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建设概况1、专业名称:建
3、筑工程技术专业2、专业编号:5603013、专业特点:产业支撑型4、专业建设团队:专业建设负责人:刘国华(建筑工程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校内主要成员:李凯文、杨敏、陈炜、姚健平、王玉玲、张茂刚、陈俊松、刘飞、华佳、费伟校外行业专家成员:T 峰(*赛华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钱善和(*鸿佳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刘建中(*市锦绣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 师-级建造师)周益民(*中天造价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翁卫东(*振华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徐晓春(*市建设信息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5、辐射带动专业群:道路
4、桥梁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园林技术、景观设计等专业。二、专业建设的产业支撑背景和专业建设基础(-)产业支撑背景及人才需求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是关系到“居者有其屋”这一民生民计的重点产业。相关机构调查报告显示:从长远来看,未来5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6%以上,城市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达到95%以上。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和中心城市的发展预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起飞,也预示了建筑业更广阔的市场即将到来。据预测,2009年至2020年,中国建筑业将增长130%。其中,2018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
5、的建筑市场,占全球建筑业总产值的19.l%o“十二五”时期是*省全面实现小康并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也是*省建筑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步伐、实 现 由“建筑大省”迈向“建筑强省”的关键时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城乡建设坚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大力优化空间布局,推 动“一体两翼、七区一体”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和功能性载体,大力改善城市品质和整体面貌,全面推进区域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该 纲要还提出要建设现代化新农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切说明了作为支柱产业的建筑业也将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二O一年七月住房城乡建设部
6、印发的 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到“十一五”时期建筑业存在的问题之一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缺乏,一线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不高。该 规划提出产业规模目标:“十二五”期间是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建筑业要巩固支柱产业地位,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将达1 5%以上;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 5%以上;工程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 0%以上;建筑企业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均增长2 0%以上。该 规划同时提出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实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管理制度,健全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制度;培养造就一批满足工程建设
7、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目前,*省建筑业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数量,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数量,远远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建筑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我院作为城市建设类人才的培养基地,有必要加强城市建设类专业群的建设,尤其是核心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改善专业教学条件,强化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增强本专业服务建筑行业及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专 业 建 设基础我院建筑工程系的前身是1 9 7 9年创办的*城建职工大学,是一所培养城市建设专业人才的全日制成人高等学校,当时是建设部十二所城建类职工大学之一,也是*省唯一
8、的城建类职工大学。通 过3 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院建筑工程系建成了覆盖面广,专业齐全的城市建设类专业群,在省内尤其是在*地方有较好的声誉和较大的办学优势。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就是在1 9 7 9年起开设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专业一直以来都作为专业建设的重点,2 0 0 4年新学院组建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被评为我院第一批重点专业,2 0 0 9年被评为*市市级示范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我院城市建设类专业群的核心专业。通过该专业的建设,辐射带动了专业群中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9个相关专业的建设。1、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3 0多年来,城市建设类专业
9、群为国家培养了 8 5 0 0多名建设专业人才,毕业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很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事业单位的重要领导或技术骨干,在工作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在地区建筑行业内有较大的影响力。自2 0 0 4年五校合并成立*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以来,作为核心专业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也已为国家培养了1 3 0 0多名高职毕业生。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办以来,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优质生源充 足(专业录取线在全市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首轮投档率高,新生平均报到率达9 2%以上,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处在高位,特别是近五年来该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1 0 0%毕业生每年供不应求,并受到用人单位好评。该专业目前在校生规模5 6 6
10、人,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形成了工学结合的“1+1+1”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将本专业作为重点建设专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需求为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突出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主线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形成了工学结合的“1+1+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校企共定方案、共享资源、共育人才的合作培养模式。在 校 期 间“1/3”的时间开展通识课和职业基础课的教学,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增强其发展潜能,“1/3”的时间开展职业技术课教学和阶段性的实习实训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专业所需知识,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项能力;“1/3”的时间参加企业顶岗实习,既增强了职业岗位技能
11、,又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先后与国内知名企业*赛华监理有限公司(建设部首批甲级资质建设监理单位)、*建协建设管理 有 限 公 司(国家发改委甲级工程咨询资质、建设部甲级工程造价咨询资质、甲级工程监理资质、甲级建筑设计资质)、*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国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中天造价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建设部甲级资质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发工学结合的特色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专业共享信息资源库,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考核评价标准。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为企业培养急需的动手能力强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提高学校
12、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和学生的就业率。3、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有一定成效积极推行教学做一体化、项目化教学改革。目前该专业有市级精品 课 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近5年来本专业教师主编教 材 共3部,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 教 材1部,副主编教材5部,参编教材8部,均被各高校相关专业选用。校企合作编制的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讲义多部,并在教学中得以应用。该专业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改类文章1 2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2 0 0 9年获全国高等院校算量大赛高职组二等奖。在*市教育局每年举办的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都能获得优异的成绩,尤其在工程测量、工程算量、建 筑C A D的项目比赛
13、中成绩居首。4、拥有一支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本专业经过不断地建设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专兼职师资队伍。现有专业教师3 2人(专任教师2 0人,兼职教师1 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 4人,硕士学位1 2人,正 高1人,副 高2人,中级职称1 6人。其 中 获“*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 项 目1人,被 选 拔 为*省“3 3 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人。“双师”型 教 师 达7 2%,其中全国注册结构师、造价师、建造师、职业技能考评 员 等8人;兼职教师均为高级职称的行业专家和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形成了具有较强教学能力、实践与科研能力的专兼职教学团队。5 .实习实
14、训条件良好本专业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总建筑面积2 8 0 0平方米,实验实训设备总值5 8 0万元。现有测量实训室、混凝土砂浆实训室、钢筋力学实训室、沥青实训室、水泥性能实训室、框架及砖混结构实训室、土工实验室、工程造价实训室和建筑C A D实训室等校内实验实训场所,实训项目开出率高,可满足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的实验实训任务。同时通过互惠互利的产学合作,建立起稳固、可靠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 2家,其中国内知名企业1 1家,包括*赛华监理有限公司、*建协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二建集团有限公司、*鸿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天造价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等企业。6 .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开展,学 生“双证书”获取率高
15、开展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相关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测量放线工、施工员、质检员等职业资格鉴定和技能的培养,毕 业 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98虬三、专业建设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发展目标专业建设发展目标是:通过完善工学结合的“1+1+1”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校企双方的深度融合,增强专业内涵建设,使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以及社会服务辐射能力全面提高,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成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就业率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的省级品牌专业。同时通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带动专业群相关专业如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16、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专业的共同发展。增强专业群的服务辐射能力,逐步建成在苏南地区乃至华东地区具有影响力和带动作用的城市建设类人才培养基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生涯发展基础,能在建筑施工企业、工程监理、工程咨询、房地产企业等单位从事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造价咨询、工程监理等工作,具有施工员、质检员或资料员等相应岗位职业资格证书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四、专业建设内容与改革举措(-)体制机制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充分发挥由行业、企业、建设主管部门、学校多方人士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依据建筑
17、行业相关企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分解技能基础能力、工程综合能力及行业管理能力,完善和创新发展工学结合的“1+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实践育人,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升三者紧密结合起来。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1、体制机制创新举措成立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学院院长担任组长,分管教学和就业工作的院领导任副组长,设立校企合作处,与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处、继续教育中心、科研处、系部、教研室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并逐步建立与之相关的配套制度和激励政策,同时建立和完善行业
18、企业主动参与我院人才培养过程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我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实训室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组建校企共同参与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成 立“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组”,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建立由行业、企业专家、用人单位、学生和家长以及学校两级管理部门人员组成的评价小组,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每年由知名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司对我院毕业学生进行调查评估。为使校企合作深入开展,依托产业,联合企业,加强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校、学校与地方政府的联系,探 索 组 建“*城市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
19、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政府宏观调控、理事会主导,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咨询机构、企业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集团成立后,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按照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发展和扩大集团理事成员单位。2、校企共建,建 立“校中企”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与*振华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合作,整合学校原有的混凝土砂浆实训室、钢筋力学实训室、沥青实训室、水泥性能实训室成立校内建筑材料检测中心,按企业真实工作过程要求重新布局建设,增添仪器设备,开展对外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使教师与学生在真正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开展工作,切实受到锻炼。与校外企业共建校内工程管理实训室、建筑技术工种实训场。在工程管理实训
20、室中,通过案例教学为中小企业提供可研报告、标书、预算书、钢筋翻样及施工组织设计书等技术文件,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术服务为一体,通过真题真做营造浓郁的职业环境和职业氛围,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一步适应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建筑技术工种实训场实训环境按照建筑行业施工现场设置,学生在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学习和培训。组建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实践教学指导团队,依据企业、行业标准和企业工作项目开展生产性实训。3、探 索 建 立“企中校”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创新工学结合的“1+1+1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外顶岗实习的管理力度,提高顶岗实习的教学效果。加大和知名建筑企业的合作
21、,建设期内在原有基础上在与10家以上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场所。探索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与企业密切合作,根据生产线工作要求设计与实施实践教学方案、企业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学校协同管理、保障实习实训安全,使学生在企业真实环境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学校教师同时参与,使得教师在企业环境中也得到锻炼。4 .深化双证书制度,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层次和等级要求改变为了证书设置课程的现象,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有用性及等级要求。将体现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资格认证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根据职业资格认证的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相衔接,并融入各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职业岗位能
22、力,同时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等级要求,对学生应有的岗位职业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学生必须获得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高级证书和测量放线高级工证书,另外必须获得施工员或质检员资格证书。顶岗实习考核合格,还可获得实习单位颁发的“岗位适任证书”。(二)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体系建设1、建设目标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要求,构建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突出岗位能力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建设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精品课程、课件和教材,主要课程全部建成校级以上精品课程。2 .建设思路课程建设与改革坚持“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兼顾后续发展为度”,遵循为“实际、
23、实用、实践”服务的目标,加强校企合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推进素质教育;与 企 业(行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将企业先进技术及时引入教学过程,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3 .建设内容与措施(1)完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在行业、企业、建设主管部门、学校多方人士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参与下,针对现行课程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开发该专业所需的核心能力,形成体现工学结合、实境教学的完善的课程体系。结合现行规范、行业标准及能力模块实施课程整合,强化校内生产性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的
24、力度,在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2)深化教学改革与企业专家合作设计教学内容,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每年在校内开展一次大型学生技能竞赛活动,选拔学生参加省市及国家级技能大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使教学质量得到检验。安排学生在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实训场和企业中学习,教学方法以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为主,将校内学习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改革评价方式,针对实践性强的课程,以行业标准为依据,组织专任教师与行业专家、企业能工巧匠,重新修订了评价体系。在新的评价体系中,
25、更注重实训过程控制与评价,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考核成绩由过程评价、综合评价、期末综合测评成绩构成。(2)建设优质精品课程以骨干教师为课程负责人,与校外企业加强合作,吸纳企业技术专家,形成具有多元组成的课程组教师团队;在发挥专业教师团队在课程建设中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企业专家实质性参与课程建设,计划完成一批精品课程及配套的课件、教材的建设(见下表)。如 建筑工程测量精品课程建设小组以骨干教师为课程负责人,针对课程服务面向与施工企业、测绘公司等单位合作,吸纳企业技术专家形成的课程组教师团队;共同开发该课程的能力模块,编写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教材。同时探索与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优质教学课件,
26、构建网络课程平台,逐步形成立体化教材,形成能够共享、具有辐射示范作用的优质教学资源。表1精品课程建设计划专业课程名称主持人已有基础完成时间工作目标筑程术业建工技专地基与基础刘国华校级精品课程2012完成课程建设,建成市级精品课程建筑构造杨 敏201。年市级精品课程完成课程建设,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建筑工程制图姚健平校级精品课程完成课程建设,建成市级精品课程建筑工程测量李涛会校级精品课程2013完成课程建设,建成市级精品课程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陈炜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完成课程建设,建成校级精品课程表2精品课件建设计划专业课件名称主持人完成时间工作目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地基与基础刘国华2 0 1 2完成课件建
27、设,达到市级以上水平建筑构造杨 敏完成课件建设,达到市级以上水平建筑工程制图姚健平完成课件建设,达到市级以上水平建筑工程测量李涛会2 0 1 3完成课件建设,达到市级以上水平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陈 炜完成课件建设,达到校级以上水平表3精品课程配套教材建设计划表专业教材名称主副编完成时间工作目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构造杨 敏2 0 1 2完成教材编写任务并使用建筑工程制图姚健平完成教材编写任务并使用建筑工程测量李涛会2 0 1 3完成教材编写任务并使用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陈 炜完成教材编写任务并使用(3)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加强优质课程网页、网络教学课件、网络虚拟实训、工程实践录像片、网络自测题库等
28、建设,建设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将专业主干课程建设成为以职业能力训练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4)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在省市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优化和整合教学资源,建立成共享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利用中央财政支持资金,引进资源库软件平台和管理系统,结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力标准、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等要求,搭建资源库平台,完成网络课程区、能力训练区、专业资源区、行业动态区、技术交流区建设,形成能够共享、具有辐射示范作用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5)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为保证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有序开展,进一步提高教学
29、质量,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技能水平,积极开展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通过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标准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校内校外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网络,完善教学质量督导机制等措施,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做出相应改进,使教学过程动态适应社会需求。除了建立院级与系部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之外,还要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三)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1.建设目标建立和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促进专业骨干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历和树立
30、行业影响力,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重点抓好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和从行业、企业聘请的行业专家、技术骨干构成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推进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2.建设内容(1)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计划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大力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根据专业特点和每个拟培养对象的情况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在立足岗位的基础上,通过内培外引培养或提升具有更新教
31、育理念和先进专业知识的带头人3人;通过到建筑业发达国家及国内知名企业下厂挂职顶岗锻炼,利用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条件参与对外技术服务以及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等多种措施培养或提升10名骨干教师,从而带动整个教师队伍和专业教学的发展。表4现有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计划一览表专业培养类别姓名教师基本情况建设计划年度资金(万元)措 施筑程术建工技专业带头人刘国华副教授、学士、考评员、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建筑工程教研室主任201210国内外著名大学研修业头人专带,李凯文高级工程师、硕士、一级注册结构师201310国内外著名大学研修干师骨教杨敏副教授、硕士、政府采购评审专家20124国内外大学培训、交流、企业
32、兼职实践陈炜讲师、在读研究生、一级建造师、造价师、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系副主任4国内外培训、交流、企业兼职实践姚健平讲师、工程师、学士4国内外培训、交流、企业兼职实践王玉玲讲师、硕士4国内外培训、交流、企业兼职实践张茂刚讲师、工程师、博士4国内外培训、交流、企业兼职实践华佳讲师、博士20134国内外培训、交流、企业兼职实践鞠琳波讲师、在读研究生、一级建造师、政府采购评审专家、4国内外培训、交流、企业兼职实践刘飞讲师、博士4国内外培训、交流、企业兼职实践陈俊松讲师、博士4国内外培训、交流、企业兼职实践费伟工程师、硕士、考评员4国内外培训、研修、交流、企业兼职实践表5专业带头人年度引进计划专业引进类
33、别人数引进计划年度资 金(万元)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带头人1201250(2)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和融合,挑选优秀的行业、企业专家和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并建立校外兼职教师人才信息库,加强兼职教师来源管理。建立兼职教师的岗前培训制度,并与校内教师结对,提高他们的教学业务水平,使其把握高职教育的教学规律。严格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管理,建立兼职教师教学质量考评体系,通过随机听课,学生反馈等检查和了解教学效果,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建立兼职教师激励机制,每年度评选出优秀兼职教师并给予奖励。通过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获取行业最新技术动态、最新人才需求规格及专业发展趋势等行业信息,及时反映
34、到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中。组建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 教师和从行业、企业聘请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实训课程由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完成,建设期内,根据实训课程安排,从企业再聘请1 2名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实训指导教师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2,并逐渐过渡到实习实训任务主要由兼职教师承担,提高顶岗实习质量。适时进行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提升兼职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学历进修提高教师的学历和专业理论水平,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证。建设期内与合作企业共同对专任教师进行了培养,每位教师平
35、均每年在企业挂职锻炼至少3个月。全面开展产学合作,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横向合作项目,使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实 现“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 0%以上。(4)青年教师的培养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由专人负责,青年教师进校后安排老教师在教学基本功方面进行“传、帮、带”,通过到重点院校学历学位进修,到企业实践或挂职锻炼等途径培养4 6名青年教师。(四)实训基地建设1.建设目标完善原有校内实验实训室的设备条件,新 增3个专业实训室。密切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建立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完善实训管理制度,规范运行机制,健全实习、实训质量评价体系,加大管理力度,
36、提高实习实训效果。在实训基地建设中深化产学结合,形成自我造血、滚动发展的长效机制,提高办学效益,大幅提高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的能力。2.建设内容(1)注重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满足生产性实训要求建设期内整合原有校内实验实训室和完善原有校内实验实训室内的设备条件,新增工程管理实训室、建筑设备实训室、建筑技术工种训练场,在专业现有实训仪器设备总值580万元基础上,达到该专业校内实训仪器设备总值800余万元。借助营造真实职业岗位环境,增加体验性和阶段性岗位实训安排。聘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保证学生职业能力训练要求。强化技术研发能力,构建区域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工
37、学结合、校企合作、资源共享的实训教学运行体制创新,增强社会服务功能。配合双证书制度的实施,建设实现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的建筑技术工种训练场,引入国家职业资格考核标准,将职业资格考核内容融入实践教学过程中,并积极拓展社会化培训和考核。(2)强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保证顶岗实习质量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力度,选择理念与技术先进、区域影响好,与学生就业结合紧密的企业进行合作,建立牢固的人才供需关系,开展多方位建设。到2013年至少新增10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在合作过程中,主动适应企业发展需要,通过帮助企业构建各级学习型组织等措施,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积极参与企业职工培训、技
38、术革新、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身份互兼,将企业教师纳入专业师资建设团队范畴;与企业共同开发培训教材,为进一步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探索经验;建立完善的指导和管理制度,强化实习管理和质量监控,构建师生信息反馈机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企业导师加强指导。通过建设,到2013年使校外实训基地数量达到3 0家以上,保证每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1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参与项以上的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实践锻炼,并使专业学生充分分散到多个地域的多家企业进行实习,实现真正的顶岗,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就业和发展奠定基础。(五)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1、大力开展职业培训与资格鉴定
39、工作依托学院建有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优势,面向校内外实施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中、高级工、建筑行业测量放线中、高级工、电气安装工、水暖工及专业软件学习等的技术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为周边大中型企业的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并辐射本省相关行业;积极与劳动部门、行业、企业合作,参与制定相关职业标准。2、利用设备和技术优势,积极承接对外咨询和技术服务通过校企合作建立的建筑材料检测中心,对外开展建筑材料检测服务。依托测量工种实训室的先进设备,借助专业教师的技术优势,在测量工种训练的基础上,与企业联合承接对外测量服务。利用专业教师的专业及技术优势,对外开展业务咨询,联合企业进行科技攻关,进
40、行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的研究。鼓励教师针对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申请科研课题立项,承担科研任务,使教学科研相长。对已立项的教科研项目,按照进度计划要求,确保高质量完成;对教师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发表的论文给予以一定的奖励。3、加强交流合作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相关院校的交流合作,搭建公共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鼓励教师作访问研究、进修学习,开展师资培养工作。积极加强与行业协会的联系,承担应用型技术的推广和研发工作。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实现教师下企(厂)锻炼,企业人员与教师互兼互聘。(六)专业群相关专业建设借助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重点建设,搭建专业群建设平台,在实训设施、师资队伍等方面发挥资源优势,做到
41、资源共享,带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共同协调发展,使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龙头的专业群实力得到极大增强,专业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建设期内,专业群其他专业建设精品课 程 4 门、完成优质教材3 部,培养专业带头人3 名,培养骨干教师9 名,选聘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10名,建成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五、保障措施(-)组织保障学院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任副组长,负责专业建设的组织与协调工作。教务处作为学校专业建设的主管部门,承担专业建设整体规划、政策制定、立项审批、建设指导、宏观调控、检查评估等工作。建筑工程系成立重点专业建设工作小组,由
42、系主任、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企业专家等组成,全面负责专业规划和建设工作。激励全体教师同心同德,积极投身到专业建设中去,为实现专业建设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资金保障建设项目总投资530万元,其中中央专项支持200万元,全部用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等建设;地方财政支持100万元,行业企业支持50万,学校支持180万,具体见建设经费预算及年度执行计划。做到经费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严格经费使用管理制度,保证各建设项目资金使用合理、规范,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三)制度保障严格执行学院专业建设管理规定,包括项目负责人管理制度、招投标
43、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等。强化进度管理,各建设分项目落实到人,严格控制进度,分阶段及时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按期完成好建设任务。加强设备选型,确保功能、质量和价格,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教学实际效果。(四)思想保障在专业群及相关专业范围内大力宣传,层层动员,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项目建设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经过反复研讨、充分论证,使全专业群教职员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鼓舞干劲,焕发凝聚力,为专业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六、建设进度及2 0 1 2 年、2 0 1 3 年绩效指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进度及绩效指标一览表重点专业名称建筑工程
44、技术总建设目标通过完善“1+1+1”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双方的深度融合,增强专业内涵建设,使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以及社会服务辐射能力全面提高,把本专业建设成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就业率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的省级品牌专业。同时通过建筑工程技术专 业的建设,带动专业群相关专业的共同发展。增强专业群的服务辐射能力,逐步建成在苏南地区乃至华东地区具有影响力和带动作用的城市建设类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内容2012年度(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13年度(预期目标、验收要点)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建设目标完 善“1+1+1”的人才
45、培养模式,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要求,构建突出岗位能力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体的课程教学模式。建设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精品课程、课件和教材,核心课程全部建成校级及以上精品课程。开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与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预期目标:充分发挥由行业、企业、建设主管部门、学校多方人士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依据建筑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分解技能基础能力、工程综合能力及行业管理能力,深化工学结合、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强化实践育人。完善“1+1+1”的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与实施相应的专业人才培
46、养方案。验收要点:制定调研大纲,编制调研报告;进行市场调研,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完成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并组织实施;建 立“校中企”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验收要点:2013级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完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并形成成果。探索建立“企中校”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2、课程体系改革预期目标: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要求,构建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突出岗位能力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推行教学与生产实践、校内考核与企业考核、岗位资格标准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和考核体系。验收要点:行业、企业专家、教师召开3次课程改革研讨会
47、;完成构建岗位能力体系的研究形成成果;完成构建满足建筑工程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验收要点:召开行业企业专家、教师、学生参与的课程改革研讨会2次;完成基于建筑施工过程的课程体系,形成成果;调整完善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目标及考核体系。3、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预期目标:根据本专业确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体的课程教学模式,并取得成效。改革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方式。验收要点:“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应用;教学评价、能力考核体系构建;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验收要点: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取得成果;“项目导向”、“
48、任务驱动”等教学成果;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4、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预期目标:与行业企业专家组成课程建设团队,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建设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市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并完成配套课件制作。开发优质教学课件,构建网络课程平台,逐步形成立体化教材,形成能够共享、具有辐射示范作用的优质教学资源。验收要点:制定精品课程建设计戈1、建设标准编制5门课程教学大纲、实施方案、评价体系、配套课件;建筑构造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地基与基础建成市级精品课程。验收要点:建筑工程测量建成市级精品课程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完成院级精品课程建设;完成5门精品课程课件制作;构建网络课程平台5、教
49、材建设预期目标:完成4部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核心课程教材并出版;完成配套的实训教材的编写,辐射引领同类院校的教材建设。验收要点:成立有企业专家参加的基本技能配套教材编写组;启动建筑工程制图、建筑构造、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4部特色教材的编写;完成其中2部教材的编写。验收要点:完成其中2部教材的编写;完成相应课程配套课件的建设;编制配套的实训教材。师资队伍建设建设目标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双师”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期内培养3名专业带头人,10名骨干教师,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到80%以上;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参加生产实践;选聘12名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实
50、训指导教师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2。1、专业带头人培养预期目标:通过国内外考察学习、主持科研、教改项目、主持专业建设等方式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强、科研水平高、有创新管理能力、在区域建筑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2名,引进1名;与行业、企业专家组成小组负责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验收要点:国内外著名大学研修高职教育教学先进理念;主讲2门专业核心课程,指导青年教师2名;组织召开两次专业论证会议,提交2012年度专业建设报告;完成1门市级以上精品课程建设;主持1项省级科研课题,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2篇。验收要点:国内外著名大学研修高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