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高分版考研笔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高分版考研笔记.pdf(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管理心理学范逢春第一章:管理心理学导论一、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1、观察法概念:观察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的言行表现,从而分析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按照观察者所处的情境特点,分为自然观察和控制观察。从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出发,分为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优点:目的明确,简易方便,所得资料比较系统、真实。缺点:研究难以深入,观察多为表面现象,资料肤浅,难以进行数量化的统计分析。2、访谈法概念:访谈法是指研究者通过口头谈话的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第一手资料,了解被研究者心理与行为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从研究者对访谈结构的控制程度分,分为:结构化访谈,无结构化访谈,
2、半结构化访谈。优点:简单易行,迅速取得第一手资料,使用范围广泛。缺点:缺乏可靠性和真实性。3、实验法概念:实验法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现象或行为表现以进行研究的方法。实验法有两种:实 验 室 实 验:优点:严格控制变量,结论具有可重复性,数据精确缺点:人为性强,脱离实际 现 场 试 验:优点:能够结合日常生活和工作进行,避免实验室研究的局限性,结论具备可推广性缺点:不容易控制变量,结论可能出现偏差4、测验法概念:测验法是指采用标准化的心理量表或精密的仪器来测量被试者有关心理品质或行为的研究方法。优点:简便易行,内容广泛,较强的科学性,能够进行定量分析。缺点:运用有一定的
3、难度,测试者必须受过专门的训练。量表的设计、取样要求较高。5、投 射 法(与投射作用相区别)(08M)概念:投射法是采取某种方法绕过受访者防御机制,受试者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感情,愿望,情感,思想等投射在其中,在他们不防备的情况下探测其真实想法,常用的投射法有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第三人法,句子故事完成法等。6、主题统觉测验(09M)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默里创造,这个测试包括30张图片,图片内容以人物为主。受试者只选其中的20张。主试者一张张给受试者看,要求以图片内容为主,让受试者根据个人经验编造故事。主试者以此来分析受试者的人格。7、罗夏墨迹测验概念:罗夏墨迹测验由瑞士学者罗夏于192
4、1年创造,罗夏测验是由10张经过精心制作的墨迹图构成的。其中7张为水墨墨迹图(其中5张为黑白墨迹图,2张在黑白墨迹图上附有红色墨迹),3张为彩色墨迹图。每张卡片让受试者回答“你看见了什么”“这可能是什么”的问题,受试者对 1 0 张卡片回答后,请他再对卡片对一遍,请他解释回来的内容是指图形的哪部分。主试者根据几项标准确定受试者的人格。8、问卷法概念:问卷法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和任务,编制出内容明确,表达准确的问卷,让被试者根据个人情况事实求是地作出回答,从而收集所需资料和数据的研究方法。问卷形式有三种:是非式、选择式、等级排列式。优点:短时间取得大量材料,对调查结果采用统计分析,研究结论具有
5、普遍意义。缺点:材料较难质化分析,不易把结论与被试的实际行为做比较。9、个案法概念:个案法是指对某一个体,群体或者组织在较长时间内进行考察,了解,收集系统的资料,以便研究其心理与行为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优点:内容丰富,有助于发现新问题,为发现和提出新理论假设奠定基础。缺点:研究是描述性的,短时间不容易做出有关因果关系的推论。个案研究取样小,限制了研究结果的可应用性和普遍意义,结论很难进行重复验证。第一篇个性心理与行为第二章个体心理的原理一、个体的认知:1、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2、感受性: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它的高低用感觉阈限衡量。3、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
6、感觉的一定限度的刺激量。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感觉所能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与此相应的感受性称为差别感受性。4、知觉:(P31)5、感觉的相互作用性:是指同一感受器官接受的其他刺激以及其他感受器的技能状态对感受性产生的影响。分为: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指的是在同一感觉器官中中产生的各种感觉间的相互作用。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感觉的对比。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指的是一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性在同时发生作用的其他感觉器官的影响下产生的变化。6、社会知觉:6.1社会知觉的概念: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对别人、对群体、对自己所进行的认识过程,
7、主要包括对他人的直觉、自我知觉、人际知觉和角色知觉。6.2 社会知觉过程:是依据知觉者的过去经验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而进行的,它是知觉者、被知觉者和情景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是个体对社会刺激加以综合的过程,使人们社会行为的基础。6.3 社会知觉的特点:社会知觉的选择性社会知觉的防御性社会知觉的显著性社会知觉的完整性社会知觉的心理惯性6.4 社会知觉的影响因素知觉者的因素知觉对象的因素 知觉效应(由于受到各种主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在反应客观现实,尤其在对人的认识时,可能会产生各种偏见,进而影响到知觉的准确性。)附:常见的知觉效应:(1)首因: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
8、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2)近因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最后给人留下在印象最为深刻,往往会冲淡过去所获得的有关印象,并对以后该对象的社会知觉产生强烈的影响。(3)定势效应:定势是人们对一定活动的一定准备状态,而定势效应则是这种准备状态后的反映活动、信息加工产生的影响。(4)刻板效应(或称定型):是人们用刻印在自己脑子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的依据的心理现象、(5)晕轮效应:就是在社会知觉中,由于对知觉对象的某些品质或特点有清晰地知觉,印象深刻、突出,从而掩盖了对知觉对象的其他品质或特点的印象。(6)投射效应:这是指知觉者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心理倾向,往
9、往把自己的特性归属到他人身上,尤其当某些人的年龄、性别、职业角色、身份特点和社会地位与自己相同时更容易推以及人。6.5 社会知觉的类型:自 我 知 觉对他人的知觉 人 际 知 觉附:自我知觉的发展阶段:生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心理的自我7、自我知觉一一印象管理38,角色知觉9、社会测量学社会测量学的创始人是莫雷诺,他认为人与人的情感性联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情感性联系的基本类型有吸引,拒斥和中性。通过人们之间情感性联系的测定,了解到社会各种人际关系。各种社会测量学从理论上来看,有许多值得讨论的问题,但它作为一种测量技术,现已得到广泛的运用。这种技术主要是采用填写意问卷,让被试者根据好感或反感对伙伴
10、进行选择,并把这种选择用图表示出来,这样可以使人们对群体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一或 X II 3、I /-刊“禾椁作。方K a p p a效应这是指汉塞尔和西尔威斯特(H a n s e l 和S y l v e s t e r,1 9 5 3、1 9 5 5)的实4斩笑,夜空间知觉对时间知觉的影响效应。将 3 个灯泡排成一行,A B B C.二亮A念B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开亮B和C的时间间隔。由于A-B B-C故被试认A B时间间隔要长些,表现出视空间知觉对时间知觉的影响效应。黄希庭;更牛二汽车运动验证了 K a p p a 效 应(1 9 8 0)而且得出了进一步的结论:年龄越小,K
11、a p-p a 效应越明显。10、知觉的一般规律: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外来刺激有选择性地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知觉的整体性:人们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表现为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它、判断它、把它归入一定的事物系统中,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感知它。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知觉的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它的稳定性。11、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12、遗忘:记忆内容不能保持或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13、思维的概念:思维是
12、人脑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而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及关系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13.1 思维具有的特征:概括性间接性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13.2 思维过程:分析一综合一比较一分类一抽象一概括一具体化一系统化13.3 思维的作用:思维是个体理解与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思维是进行实践活动特别是创造活动最重要的心理因素二、个体的情绪与情感1、情绪: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要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包括喜、怒、忧、思、悲、惊、恐。52、情感:情感是态度这以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
13、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3、情绪理论:情绪动机-分化理论:汤姆金斯认为,情绪就是动机,他否定了把动机归结为内驱力的看法,着重指出内驱力信号需要一种放大的媒介才能激发有机体去行动,起这种放大作用的正是情绪过程;而且情绪是比内驱力更加灵活和强有力的驱动因素,它本身可以离开内驱力信号而起到动机作用。依扎德认为情绪是一种基本的动机系统。他从整个人格系统出发建立了情绪-动机体系。依扎德提出人格有6个子系统:内稳态、内驱力、情绪、知觉、认知、动作。人格子系统组成4种类型的动机结构:内驱力、情绪、情绪-认知相互作用、情绪-认知结构。在这庞大的动机系统中,情绪是核心,
14、无论是与内驱力相联系的情绪,或是同知觉、认知相联系的情绪,抑或是蕴含在人格结构中的情绪特质,都起着重要的动机作用。依扎德进一步指出,情绪的主观成分-体验正是起动机作用的心理结构,各种情绪体验是驱策有机体采取行动的动机力量。三、个体的意志1、意志的概念: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2、意志的过程:采取决定阶段执行决定阶段3、意志的心理结构期望与抱负水平 心 理 冲 突 选 择 和 决 策4、心理过程(0 7):即心理活动的过程,是心理现象的不同形式对现实的动态反应。心理学家把心里现象划分为三个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5、意
15、志行动中的心理冲突:心理冲突在形式上的分类:双趋冲突:一个人以同样强度的动机追求同样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同时达到,像这种从两所爱者或者双趋向中仅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成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从两所相恶或两躲避中必须选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成为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像这种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像这种对几个目的兼具好恶的复杂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多重趋避冲突。心理冲突在内容上的分类:原则性的动机冲突非原则性的动机冲突6,冯特的意志分类:冯特根据动机的特点把意志的基本形式分为3类:(P 5 7)冲动动作有意动作7选择动作第三章个体心理的差异一、个性1、个性:是指
16、一个人身上经常的,稳定的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既包括一个人的身体特点,也包含其心理特点,反映出个体观察、思考、行动和情感等方面的总体倾向。个性是在一定的先天生理基础之上,形成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个性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动力机构。包括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其特点是:独特性,综合性,稳定性。个性形成的三个时期:儿童时期,学生时期,走向社会。2、个性的心理结构:动力结构特征结构调整结构3,个性结构理论弗洛伊德个性结构理论:佛洛伊德认为个性结构是以本能为核心构成的。个性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本我中的本能冲动是个性的原始倾向。自我,指人格中
17、的意识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超我,指人格最文明、最道德的部分。罗萨克人格分层理论:他认为人格是由若干层次构成的。最低层次是人的生理机能,较高层次是原始的情绪状态,再高层次是有意识的心理过程,最高层次则由社会心理特质构成。高层控制低层级,使中低层级的机能表现为符合社会价值的行为方式,中低层级的心理机能又是较高层级心理机能的基础。卡特尔特质阶层说:卡特尔认为,人格是由许多彼此独立的特质因素构成的复合结构,可以用因素分析技术把这些特质分离出来。勒温个性结构理论:边缘领域属于人的个性结构的内部领域和环境之间的疆界地带。这里领域包括知觉系统和运动系统。内部领域在边缘领域的内侧
18、,分为中心阶层和边缘阶层,其功能各异。内部领域的边缘层和运动层较接近,它们较易发生联系,和边缘阶层相关联的事情表现机会较多。由于中心阶层的组织较复杂,它又和运动区不直接接触,因此发生在中心层的事件,不易表示。M垢由和如宜区(I内1域,.内中 4 0 N大五人格理论: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神经质性,开放性。二、气质1、气 质(08M):气质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指某个人典型地表现于心理过程的强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等动力方面的特点。2、气质类型理论:克瑞奇米尔体型说:克瑞奇米尔将人格根据体格分为三种类型:强壮性、瘦长型和矮胖型之后,又根据这三种人格类型学说的分
19、析,提出了分别与之相适应的三种气质类型:分裂气质、躁郁气质和黏着气质。如下图:表 3 1 克瑞奇米尔的人格类型说体 型气 质行 为 倾 向嗖长型分裂气质不善于交际、沉静、孤僻、神经过敏篌胖型躁郁气质善交际、活泼、乐观、感情丰富强壮型黏着气质固执、认真、理解迟钝、情绪爆发性谢尔顿的气质类型说:谢尔顿受克瑞奇米尔的影响,但是研究上与克瑞奇米尔是不同的,他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 3 种题型:内胚叶型、中胚叶型、外胚叶型,对应这三种体型有内脏紧张型、身体紧张型和头脑紧张型三种气质类型。如下图:表 3-2谢尔顿的气质类型说体型气质类型行为倾向内胚叶型内脏紧张型动作缓慢、爱好交际、感情丰富、情感舒畅、
20、成和、有耐心中胚叶蟹身体紧张型动作粗放、精力旺盛、喜好运动.自信、富有进取心和冒险性外胚叶型头脑紧张型动作生硬、善于思考、不爱交际、情绪抑制.谨慎.神经过敏希波克拉特的气质类型说(0 8):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根据日常观察和人体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各人多寡不同的假设把人的气质认为四个类型:性情急躁、动作迅猛的胆汁质;性情活跃、动作灵敏的多血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的粘液质;性情脆弱、动作迟钝的抑郁质。如下图:表 3-3希彼克拉底的气质类型说气质类型特 点胆汁质直率、热情、易怒、急躁、果敢,精力旺盛,情绪容易冲动,具有明显的外倾性等
21、。多血质敏感、乐观、亲切、浮躁、轻率、活泼爱动,富有生气,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具有外倾性等。粘液质安静、稳重、坚毅、淡漠,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但又难以转移,善于忍耐,具有内倾性等。抑郁质胆小、忸怩、孤僻,行动迟缓、精力较不足,忍耐力较差,情绪发生慢而强善于观察和体验别人不易察觉到的细小事物,缺乏果断和自信,具有内倾性等.不成t t9、途径-目标理论:由罗伯特豪斯提出,该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指导28和支持,以确保他们各自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总目标相一致。领导者的行为被下属接受的程度取决于下属将这种行
22、为视为获得满足的源泉还是作为将来获得满足的手段。领导者行为的激励作用在于:它使下属的需要满足与有效的工作绩效联系在一起;它提供了有效的工作激励所必须的辅导、指导、支持和奖励。豪斯提供了 4 种领导方式:指导型,支持型,参与型,成就型。10、领导者一成员交换理论:由乔治格里奥提出,该理论认为:由于时间的压力,领导者只能与下属中的少部分人建立特殊关系。这些个体成为圈内人士,能够得到领导更多的信任和关照,也更可能享受特权;而其他下属则成为圈外人,他们占用领导的时间较少,获得奖励的机会也较少,他们与领导的关系是在正式权利的基础上形成的。研究表明,圈内成员有更高的工作责任感,对部门的贡献也更多。11、领
23、导归因理论由米切尔提出,该理论主要是研究领导者对绩效不佳的后进下属,如何判断其病因,并如何采取适当的领导行为等的学说。归因理论的主要过程是:领导者根据对后进下属行为表现以及所处环境的观察,作出归因分析与判断;再根据归因结果,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29参考内容:(包括苏东水版 管理心理学及部分超纲内容)勒温的群体动力理论: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把人的过去,现在形成的内在需求看成内在的心理力场,把外界环境看成外在的心里力场。人的心理活动是现实生活空间内在的心理力场和外在的心理力场相互作用影响的结果。据此,提出了心理力场的公式B=f (P-E),B是个体行为,P是个性特征,E是环境,f是函数。此公式表明人的
24、行为时特性特征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关系或结果。所谓:群 体 动 力(0 7):就是指群体活动的方向和对其构成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合力。群体动力理论对于群体行为的研究作出了贡献,构成了现代管理心理学有关群体行为问题的基本内容。敏感性训练:美国的布雷福德,他主要研究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提倡实行“敏感性训练”,通过通过受试者在团体学习环境中的相互影响,使受试者更加明确自己在团体组织中的地位和责任,加强对自己情感和情绪的敏感性以及人与人关系处理的敏感性,从而能自我修正自己的行为和动机,使之与团体的目标一致而提高中作效率。敏感性训练做法:把不同单位、不同级别、互不相识的管理人员、职工组成不超过1 5人为度的
25、小组,进 行 1 至 2 周的训练。在寻俩系中,参加的人员自由的讨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由地发表意见,分析自己地行为和感情,并接受对自己行为的反馈意见(批评或其他意见),从而提高对各种问题的敏感性。人类行为:是人类日常生活所表现的一切动作。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行为起源于脑神经的交合作用,综合形成精神状态,即意识;由意识表现于动作时,便形成了行为,而意识本身则成为一种内在行为。心理: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和气质,能力,性格等心理现象的总称。是对客观的反应,是具有个体差异的。心理是脑的机能。动机:是指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某一目标的过程。动机的来源有二,一是内在条
26、件(需要),二是外在条件(刺激)。动机的种类(09):(1)生理性动机(与社会动机相对):起源于身体内部的生理平衡状态的变化,这些是生物共同的需要,成为原始性驱动力或者生理性动机,它是一般性需要或者有机性需要所产生的。(2)衍生性动机(与原始动机相对):起源于心理和社会因素,一般是经过学习而产生的动机。因此个体差异大,称为衍生性动机或者心理性动机。是非机体性需要或者个别性需要所产生的。(3)优势动机(与辅助动机相对):反映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行为动机,常常不只一个,而是同时存在很多个,而这些动机的强度又随时会有变化。一个人的行动由其全部动机结构中强度最高的动机所决定,叫做优势动机。目标与动机:L
27、目标必须与动机结合。2.无论设置个人目标或团体目标,要让职工本人参与。3当人们受到阻碍不能实现目标时,会发生两种不同的动向:一种是客观的分析原因,调整力量,设置或修订更适宜的目标;另一种是会导致非理智的破坏行为。目标与行为:目标行为一般分为三类:L目标导向行为。2.目标直接行为。3.目标间接行为。30挫折的组织原因:(1)组织的管理方式(2)组织内的人群关系(3)工作 性 质(4)工作环境(5)其他。例如工作和休息时间安排不适当。布朗的环境不良适应理论:所谓良好的适应是指个人和环境之间保持一种调和的关系。不相符合时就叫做不良适应。布朗认为,员工在工作环境中所表现的不良适应有四种:攻击;退化;固
28、执;冷漠。管理中如何预防挫折:(1)消除产生挫折的原因(2)改善人群关系(3)改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精神发泄法:就是要创造一种环境,使受挫折的的人可以自由表达他受压抑的情感,促使其恢复理智状态,达到心理平衡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自我:就是自己对于自己的看我,个体的自我观。自我有两个层面:个体内部意识的自我;呈现于外部世界的自我。自我概念包括着三个要素: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角色理论(角色扮演理论)(09):由美国心理学家米德提出,一个人从小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而了解社会上各种行为的规范和习俗,即通过各种角色的扮演,与他人产生交互作用,并由此参与社会生活。自我涉与:个人的行为(包括知觉,
29、学习,记忆等)与自我涉与的程度有极大的关系,即一个人观察某一事态时,若带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则对行为的影响较大。自我涉与也关系到适应的问题,当一个人对其所属的团体有强烈的自我涉与时,能很容易的适应此团体的生活,反之,则会形成不良适应。性向测验:就是用来测定某人具有某方面的特殊能力。性向与能力相符,则将来会取得较大的成就。成就测验:也称教育测验,是用来测定个人经过学习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的方法。也就是考试。人的行为改变过程(07):一.从改变的层次上看,(1)知识的改变(2)态度的改变(3)个人行为的改变(4)团体或组织行为的改变。知识的的改变最容易达成,态度上的改变次之,行为的改变较知识和态度的改
30、变困难多,时间长。而团体或组织行为的改变则更困难,费时更久。二.从改变的周期上看,分为:(1)参与性的改变周期(自下而上),(2)强迫性的改变周期(自上而下)。参与性的改变周期较适用于成熟的团体,强迫性的改变较适用于不成熟的人。参与性的改变周期在领导者运用个人权利的情形下较有效率;强迫性的改变周期则需要位置权利。三.从改变的程序上,勒温提出了改变分为三个时期的理论。(1)解冻期,解冻就是破坏旧的处事方式,使他接受新的方法。(2)改变期,改变是建立个人标准,习惯的过程(3)新行为变成模式行为,而融入人个人的个性,习惯,完全按照新的方法处事。学习曲线: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学习的成果长随练习次数的增
31、多与时间的变化而有所变化,若将此种变化画成曲线,即成为学习曲线。通常将练习次数或时间记于横坐标,把成就记于纵坐标。高原现象:在学习一种复杂的活动时,不但在曲线上发现缓慢或快速进步的现象,同时也呈现缺乏进步的现象,此种现象在学习曲线上形成一种水平的部分,如果此水平部分持续将长时间,则此部分称之为高原现象。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所处环境中的人事物的认识,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情感和意向三方面的构成要素。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这也就是感受,情感和意向这三个要素的协调一致性。激励在管理中的作用:(1)吸引优秀人才,留住
32、人才(2)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掘员工的潜力,提高效率(3)保持内部良好的竞争机制(4)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31强化:强化是心理学的术语,是指通过外力来干预某种刺激与行为的联系,它至少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按其作用,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指对某种行为给与肯定或奖励,是该行为巩固和保持。;负强化是指对某种行为给与否定或惩罚,使它减弱,消退。决策行为的思考方法确定性决策思考方法(1)概 念(见管理学)(2)方法:选择最优方案风险型决策思考方法(1)概 念(见管理学)(2)方法:选择最有希望的行动方案;运用各种主观条件,尽量化险为夷;准备好必要的应急方案;留有余地,要有最后的保险
33、手段。不确定型决策思考方法(1)概 念(见管理学)(2)摸着石头过河;多方案并进;步子不要太快;要把力量集中在信息反馈上。领导效率模型(图):行为学认为效率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及环境交互作用的函数或结果,是一种动态过程。用公式表示:工作效率=(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雷丁在二维空间领导模型中,首次加入效率层面,构成了三度空间领导效率模型。认为应该从三个衡量领导行为,即:工作行为,关系行为,效率。群体行为的基础(0 7):具体包括组织战略,权力结构,招聘程序,奖酬体系等因素都会对群体运作提供某种有利或不利的气氛。有几个结构性因素与群体行为相关,最主要的有:角色知觉,群体规范,地位不平等,群体规
34、模,群体人口统计方面的构成,群体任务和群体凝聚力。另外,角色直觉和员工群体行为之间存在着积极关系,群体规模对群体行为的影响取决于群体任务的类型。领导效率分析/勒温的力场分析理论(详见管理学)组织的种类(详见管理学)组织结构设计/组织行为的程序(详见管理学)组织结构的类型/形态(详见管理学)雪恩适应循环理论:适应循环的过程(1)及时掌握内外环境所发生的变化;(2)向组织内的单位沟通各种变化的情报资料;(3)依据获得的情报资料改变组织内部的生产过程;(4)尽量减少因改变而带来的副作用;(5)生产出符合变化情况的新产品及提供新服务等;(6)通过反馈作用,鉴定这些适应改变是否成功。对适应循环过程中的每
35、一步骤可能遇到的困难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使循环过程顺利进行。组织适应循环应具备的条件。(1)良好的沟通系统;(2)组织内部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3)实行参与制(4)使组织成员感到受到支持,良好的人群关系(5)使成员的需要的需要获得满足的机会,充满希望和信心。3 2创 新(与管理学中的管理创新相区别):创新就是创新主体为了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的观念指导下,以一种新颖独特的方法,通过艰苦,专心致志的努力,改造课题,使之产生有社会价值的,新颖别致的成果的活动。成就动机(社会动机之一):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阿特金
36、森认为,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追求成就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创新心理过程定向:所谓定向,即规定一个问题或确定一个目标。准备:准备就是列出所有有关问题或者目标的事实。孕育:在孕育阶段,就是要用发散性思维来得出尽可能多的。不明确的结论或答案。明朗:这一阶段最大的特征就是灵感的出现。验证:通过实验和实践等方面来证实灵感所获的方法。卡格尔创新思维三维模型:阶段维,包括五个阶段:识别,揭示,综合,评价,评价和验证。思维类型维,包括:内省的,直觉的,隐喻的,发散的,综合的。心理状态维,包括:想象,灵活性,宽容,冒险,好奇。卡格尔认为人类的创新思维包括抽象领域和具体领域。抽象领域是新观念的形成,具
37、体领域是新观念的具体化。六种思维类型在具体抽象两个领域,在阶段维,心理态度维中连续活动,一贯到底。创新思维过程:1.意识与无意识的互补和运动。2.紧张与松弛情绪状态的交替运动。3.各种思维类型的互补与运动。创新思维形式:发散性思维和幅合型思维(吉尔福特):(1)发散思维就是从一个问题出发,思维的方向向外发散,从各个角度去寻找多个问题。(2)复合思维是从给予的信息汇集起来谋求一个问题的一个解答。直觉思维,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钱学森):(1)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比较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地得出结论,去反映事物的本质,其基本特点在于强调逻辑性。(2)形象思维则是用图形,声音,模型等材料作为
38、思维手段去解决问题,其基本特点在于直观形象。(3)直觉思维是显态的自觉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转化为隐性的不自觉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后,与大脑内储存的信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知觉思维被认为是创新思维的主要形式。垂直思维与侧向思维(爱 德 华 德 波 罗):(1)侧向思维就是把注意力转向外部,从而找到问题限定条件下的常规方法之外的新思路。(2)垂直思维则是从一个信息推演到下一个信息的逐步逻辑推理过程。统 摄 法:该法为戈登根据实验观察所创,现已在全世界获得广泛应用。该法有三个基本假设:(1)人类的创造过程是可知的,而且能够具体描述;(2)创造作为文化现象在艺术中和在科学中是相
39、似的,而且都可以用同样的心理过程来表征;(3)人类的创靠性主要来自潜意识。在戈登看来,所谓创新无非就是将看起来毫无关系的事物组成新的结构,创造出更出色功能的事物来。也就是说,创新并非从无到有,而是将已知的事物作新的组合,这种组合需要以与以往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找出新的性质、功能、结构,这个过程被称为同质异化。同时,在观察新奇的事物时,必须了解该事物如何由现存的性质、功能、构造的搭配所组成,这个过程被之为异质同化。这是统摄法的两个最基本的原则。如何才能做到同质异化和异质同化呢?就需要类比。戈登提出了四种类比方法。分别为拟人类比、直接比、象征类比、幻想类比。形态分析法: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茨维基于
40、1942年创立,该法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将研究对象视为33一个系统,然后把系统分成据以解决问题和实现基本目的的参量和特性,并加以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观念。运用该法的基本步骤如下:(1)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2)对该问题编制形态特征表;(3)考察每个形态特征的可能变量;(4)研究所有组合的功能价值;(5)对各种解决方案进行评价,找出最优解决方案。缺点列举法:缺点列举法是通过对事物特别是对物品的观察,把它的缺点列举出来,提出改革设想,并且复出实践。缺点列举法要求创新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批判性思维。具体的实施步骤:(1)选择需要革新的对象。(2)从各个方面对要革新的产品进行分析和评价,尽量把它的缺点全
41、部列出来。(3)针对产品的主要缺点,提出改革设想,并且付诸实现。疲劳:是指人在劳动和活动中由于能量消耗而引起的机体的生理变化,也就是指劳动者在连续劳动一段时间之后,出现疲劳感和劳动机能减退的现象。心理疲劳:是指工作疲劳在心理上的表现,心理疲劳主要反映在注意力不集中,思想紧张,思维迟缓,情绪低落和行动吃力等方面。奥尔波特健康标准:(1)力争自我成长,(2)能客观的看待自己(3)人生观的统一(4)具有与别人建立和睦关系的能力(5)人生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获得(6)具有同情心和对一切有生命的事物的爱。心理健康的内容:智力正常,需要结构合理,情绪健全,人际关系和谐,自我意识准确。埃 利 斯 AB
42、C理论及理性情绪疗法:埃利斯认为个体所产生的许多情绪障碍并非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认识,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是A B C理论。即 A引起C,而 A B C 理论则认为A只是C的间接原因,B即个体对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才是直接的原因。理性情绪疗法就是以理性控制非理性,以理性思维(合理思维)方式来替代非理性思维(不合理思维)方式,帮助病人改变任职,以减少由非理性信念所带来的情绪困扰和随之出现的行为异常。不合理的情绪来自于不合理的信念,不合理的信念有三个特征:绝对化,过分概括,糟糕至极。消费者行为的过程:(1)知晓阶段(2)了解阶段(3)喜欢阶
43、段(4)偏好阶段(5)确信阶段(6)购买阶段态度的功能:(1)工具性功能(2)自我防卫的功能(3)价值显示的功能(4)知识的功能元认知:根据弗拉维尔的观点,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即对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和自我的认知能力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绿色草坪效应:有人总是认为远处的“草坪”总比身边的“绿”,跑过去一看,却不是那么“绿”,抬头远望,发现远处的“草坪”还是比身边的“绿”,于是,又开始去追逐。追逐了半天,始终没有发现自己最想要的。这种心理在心理学上叫做“绿色草坪效应”。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他将道德的发展分为三个水平,
44、六个阶段前习俗水平。该水平的主要特点就是从具体的行为结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来进行道德判断。第一阶段:顺从和惩罚阶段。第二阶段:个人利益与互惠阶段。世俗水平。该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从满足社会舆论需要的角度来进行判断。第三阶段:人际和谐阶段。第四阶段:法律-秩序阶段。后世俗水平。该阶段的主要特点就是要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标准。第五阶段:社会契约阶段。第六阶段:34世界伦理原则阶段。人群关系: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个人与同事,上级,顾客等之间的关系。贝尔斯-相互影响分析图(图):贝尔斯于1950年创造的一种分析团体成员行为的方法,在没有领导人参加的一个团体活动中,发现团体相互作用的行
45、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团体成员对工作任务的行为;另一是团体成员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这些行为有时候是积极的,促进的作用;有时候是消极的,倒退的作用。贝尔斯还发现团体内存在着两种领袖人物,一种是任务专家,一种是群众关系专家。*1 7 1支相影叫分析电I .人乘关系 雄.指助.91岫(枳瞅的 除.旗歌发笑.相 女 论 系 的 行 为 W解,城成.依从.人 除 关 系 产;忧 成&5m取旭抗 消 械 的,我 一 一 张岫.1显示对抗,维妒自己.八工 作 任 务 产 供 窿 仪指示.U I H l M t j 41 1-IV k,tt%td .4 代h!h ftN A.指示方向.微 的)冲突的性质:建设性冲
46、突:由于双方目的一致,而手段不同所产生的冲突。破坏性/对抗冲突:由于双方目的不一致而造成的冲突。处理冲突的方法:(1)交涉与谈判(2)第三者仲裁(3)吸收合并(4)运用权威或武力(5)转移目标(6)教 育(7)迁就或回避莱维特影响他人为人改变的方法1.权威法:是指在组织中居于上阶层的人运用组织赋予他的特殊权利以影响其属下改变行为的方法。2.胁迫法:指用不合法的力量威胁强迫对方改变行为。3.操作法:是通过私人的关系,运用情感说服对方,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行为。4.协助法:即行为改变者自己决定改变与否,但是当他需要帮助时,团体中的任何人随时都可以协助他。管理者的权利符号(08):就是借助外显的容
47、易被周围人认知的表面信息来获得更深层次的认同。具体指领导者的头衔,衣着,外部标志,知识,关系,内幕等信息符号。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学习受主体的预期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包括:柯勒的完形一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等。需要运动过程:需要一心里紧张的状态一动机一目标导向一需要满足紧张消除一产生新的需要欲望:是指人的需要尚未得到满足的一种反映形式。形成欲望的两个条件:一是缺乏,不足
48、之感,二是期待,求足之感。35欲望的特性:无限性,关联性,反复性,竞争性。需要的产生(图):需要与刺激是分不开的,刺激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来自自身机体的刺激,它是人的本能和心理活动的反映。二是外部的刺激,它是客观环境,包括自然和社会的各种事物在人的大脑中的反映。内部刺激是根据,外部刺激是条件。人的本能客观环境内部一 外部图 5.2人的需要的产生需要的分类:从人们需要的性质来说,分为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从人们对需要的迫切程度来说,分为远的间接需要和近的直接需要。从人们需要的范围来说,分为社会个人的需要和社会成员的共同的需要。性格发展的特点(旧):(1)性格内涵的发展:心理学家认为,个人的发展不仅表现
49、在身体方面,而且包括许多其他方面,如知识与技能的增加,力量,速度与动作技巧的提高等等。(2)发展的连贯性。(3)身体衰退早于心理衰退。(4)发展曲线。性格发展的影响因素(旧):影响个人性格的因素主要由两方面。1.生理性因素。(1)遗 传(2)体格与体型。(3)性别。2.环境因素(1)家 庭(2)学 校(3)社会文化(4)职业史布兰格价值观分类(旧):史布兰格认为在美国社会被重视的中心价值有六种:以知识真理为中心的理论性价值以形式与调和为中心的审美性价值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政治性价值以群体他人为中心的社会性价值以有效实惠为中心的经济性价值以信仰为中心的宗教性价值运 行 为 的 基 本 横 逑.就 如 图 5.6 所 示。图 5.6 行 为 的 基 本 模 式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