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df(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学过程:1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2、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3、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4、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默 写 独坐敬亭山。3、能通过朗读、绘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品味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
2、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如:静夜思 等)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 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2、解题: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呢?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二、自学古诗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1)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2)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3)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2、检查自学:(1)指读全诗。(正音)(2)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厌:满足。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
3、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全诗描绘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1、体会作者感情,自己练读这首诗。2、指读全诗,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3、背诵全诗。四、扩展1、你还喜欢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它?2、交流。(学生说)3、把喜欢的李白的诗抄在摘抄本上。五、布置作业1、熟背、默 写 独坐敬亭山。2、课外阅读李白其它的诗文。板书设计:独坐敬亭山鸟飞尽云独闲 孤独寂寞山相对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4、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 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色。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去过洞庭湖吗?你们了解洞庭湖吗?谁能介绍介绍。2、今天,我们和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一同去洞庭湖看看。3、解题,了解诗人:(1)板书课题:望洞庭。你从题目知道了些关于这首诗的什么信息?(写的是洞庭,从 望”角度来写的,是远看)二、读通古诗1、生自由练读古诗。2、指名读古诗,要求学生读出节奏:2 2 3。三、精
5、读 感 情(抓住字眼、想象意境):(1)“湖光秋月两相和”:感 受“和”和谐、协调。你读出时间了吗?(秋天的夜晚:“秋月”)你读出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了吗?(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结合看插图。“两相和”这“两”谁与谁?(湖光与秋月)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之美!“潭面无风镜未磨”:感 受“镜未磨”风平浪静。(未:没有)这里藏着一个精确的比喻,你读出来了吗?(把“潭面”比 作“铜镜”)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这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
6、起,粼粼细波,一派迷蒙之美!(3)“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感 受“遥望”“银盘青螺”自然之美精美绝伦。(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洞庭湖的山水。先写从远处看洞庭湖的山光水色)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诗 中 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呢?再看插图。说说感受。(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银白色的盘子”,将洞庭湖中的群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银白色的盘子里摆放一只小小的青螺,显得小巧玲珑,十分精致,又和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称。)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话解释整首古诗的意思(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地看去,
7、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四、积累内化,迁移运用:(1)朗读、背诵。(指名有感情读背,重点放在投入情感上)(3)课后5:想象,先说一说,再写下来。(课上说课后写)五、作业1、抄写第3题词语,并抄古诗;2、想 象 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板书设计望洞庭两相和 镜未磨白银盘 一青螺教学反思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4、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习想象词中意境,体验词中情感和有感情朗读的方法。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教
8、学过程:一、创设意境,释题入情1、导入:诵读有关赞江南的诗文佳句。2、揭题: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春”有关的文章一 一 忆江南。(1)简介诗人“白居易”。(2)了 解“江南”: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包括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江南的迷人风光吧!3、介 绍 词 与“词牌名”。二、探究诗意,以知促情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顺、流畅。2、指 正 读 音(注 意“谙”这个生字,读准字音,区别与“音”的发音)3、齐读。三、品词赏句,想象悟情“忆”是什么意思?(回忆、思念)(一)忆景1、诗人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1)“日出江花红胜火”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
9、到了什么)指导朗读(红艳、激烈、热情)【娇艳欲滴、热情似火、争奇斗艳的江花】(2)“春来江水绿如蓝”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朴素、典雅、温婉、平静)【水平如镜、波光鳞鳞、微波荡漾、水波涟涟的江水】(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江水更显得碧绿,(4)“风景旧曾谙”1、理 解“旧”“谙”与“曾”的 含 义(“旧”:从前,指诗人年轻时游过杭州。“曾”:曾经。“谙”:熟悉。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了
10、解。)2、想象说话:曾经,你在这迷人的江畔做过什么?3、于是,诗人忍不住赞美:江南一一好。引读:江南好一一风景旧曾谙;江南好一 一 日出江花红胜火;江南好-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好一一能不忆江南。(二)忆人1、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2、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出示资料: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作了很多好事,当地百姓和他的感情很深。后来,他生病了,不得不谢任苏州刺史一职,在他离任回洛阳时,苏州的人们不舍得他走,都哭着为他送别。他的好友刘禹锡曾在 白太守行中写道:“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忆的还是什么?(江南的人)带着江南人民对诗人的爱戴,读一一能不忆江南?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
11、读一一能不忆江南?带着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眷恋之情,读一一能不忆江南?带着诗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读一一能不忆江南?3、你现在知道“能不忆江南”的原因吗?师引:能不忆江南?因为.(学生用词来回答)四、作业:背诵并默写 忆江南板书设计忆江南词牌名人情 珍惜景教学反思2、桂林山水教学目的:1、展示画面,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之美,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理解力和想象力。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3、抓 住“静”、“清”、“绿”、“奇”、“秀”、“险”,理解桂林山水的独特美。学 习“总一分一总”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1、图文结合,理 解“波澜壮阔、水平如静、峰峦雄伟
12、、拔地而起、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屏障”等词语的意思。2、通过画面展示和朗读,品味桂林山水的秀美。3、想 像“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景象。教学难点:1、图文结合,理解 波澜壮阔、水平如静、峰峦雄伟、拔地而起、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屏障”等词语的意思。2、对观察到的及合理的想象能流畅地表达出来。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生字新词,同时理解“荡漾”、“波澜壮阔”、“水平如镜”、“无瑕”、“翡翠”等词语。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学习课文12自然段,体会漓江水的特点,赞美漓江水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的情趣。3、初步学会
13、课文抓住景物特点,有次序地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并能仿写句子。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并能熟读成诵。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漓江水的特点,赞美漓江水的美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仿写句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游览胜地参观,好吗?桂林在我们祖国南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因为这里山青、水秀、石奇、洞美,所以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1、说 说“甲”是什么意思?2、再 说 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么意思?下面,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桂林山水的奇异的风光。(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同
14、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使学生在图文声并茂中整体感知全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感受美,激发求知欲望。1、学生边欣赏课文边想:桂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一句话来概括。2、理清文章脉络:(1),课文写桂林山水那么美,是分几部分来写的?概括每段的主要意思。(2)、理清课文的结构,看看作者如何表达了自己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然后以填空的形式完成上面的题目:A、这篇文章的结构是 oB、这篇文章可分 段。第一段:写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第二段:写了 和 的特点。第三段:总起来描写了 一 一 一。C、这 篇 文 章 主 要 写 了 桂 林、_ _ _ _ _
15、_ _ _ 的,表达了作者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的思想感情。(三)、深入学文,体会感情。桂林的山水真的很美,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描绘这旖旎的桂林风光的。1、学习第一自然段。(1),观看荡舟漓江上的录像,并配以课文录音。(2)、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去观赏桂林山水?请有画出句子。(3)、引说:正是因为(桂林山水甲天下),所以我们(去观赏桂林的山水),可以说我们是慕名而来的。现在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先来观赏漓江的水。2、
16、学习第二自然段。(1)、观察录像中的漓江的水,问;漓江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特点?(有图画或录像展示波涛汹涌的大海和风光旖旎的西湖,帮助学生理解“波澜壮阔”和“水平如镜”,分析后指导朗读,重点读好“却从没看见地漓江这样的水”一句。)(2)、作者是怎样写出了漓江水之美的呢?它有着什么特点呢?自读课文,用笔画出描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圈出有关的关键词语,想想作者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的?(出示第二句话,体会三个分句的特点: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裴翠。
17、)(特点之一“静”,课 文 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静”)(特点之二“清”,课 文 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清”)(特点之三“绿”,课 文 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裴翠”这一形象的比喻,突出漓江水是那么纯,那么可爱。释“无瑕裴翠”)(3)、句子比较,体会A、B 两句哪一句好?B、C 两句哪一句好?C句为什么好?说说好在哪里。(用同样方法引导学生朗读、体会描写漓江水“清、绿”两句)A、漓江的水很静。B、漓江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C、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4)、指导朗读第二句话,注 意“啊”的读音以及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特点
18、,用赞叹的语气,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6)、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漓江的水真美呀!课文先拿大海、西湖的水与漓江的水进行比较,然后用一个排比句具体写出了漓江水的静、清、绿三个特点,最后还写了人的感受,你能按这样的顺序把这段文字背下来吗?(四)、仿写训练,读写结合:(1)比较下面句子,说说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A、漓江的水真静、真清、真绿啊!B、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裴翠。(2)照样子,练习把句子写具体:例:漓江的水很绿。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裴翠。A、公园里的花多香。B、节日时街上
19、的人真多。C、妈妈的手真巧。(五)、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但欣赏了美丽的漓江水,体会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并进行了有感情的诵读和背诵。同时还学习了作者怎样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并能仿写句子。下节课,我们再去欣赏“桂林的山”。(六)、布置作业;1、背诵第二自然段。2、自学理解课文第三自然段。板书设计:桂林山水甲天下大 海(波澜壮阔)静漓江的水 清西 湖(水平如镜)绿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2、积累课文优美的语段,初步体会排比句式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认识分号。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通过看图、学文,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
20、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三自然段1.读文,看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哪些不同?把桂林山的特点画下来。特点:奇(拔地而起,形态万千)秀(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险:(危峰兀立,怪石嶙峋)2.结合课文解释: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屏障;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拔地而起:指桂林的水不像一般的山逐渐高上去,而是仿佛从地面上突然高出来的似的。拔:高出、超出。各不相连:指桂林的山不像一般的山连绵起伏,接连不断。而是各自都平地崛起,互不相连。奇峰罗列:罗列:排列。奇形怪状的山峰沿江排列。形态万千:各有各的
21、样子。有的像,有的像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指桂林的山像屏障似的遮挡着这一带。危峰兀立:高高的山峰直挺挺地耸立着。危:高,兀:高高突起。怪石嶙峋: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3.练 习 朗 读(可小组中互相读)读出桂林山的特点和喜爱之情。4.小 结:作者在观察桂林山时用了什么方法?描写时又用了什么方法?观察:抓特点。观察时注意了山的形与色并进行了丰富的想象。描写: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了桂林山的特点,比喻句、排比句式的使用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形美、色美,使人读起朗朗上口,富有诗韵。(二)学习第四自然段朗读第四自然段。想象一下:这样的山围绕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 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体
22、会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的感觉,然后说一说。(三)检查生字预习。“绵”与“棉”音同形近偏旁不同,绵,绵长、绵延、连绵;棉,棉花。(四)作业1、练笔:写写感受或运用典型句式写几句话2.背诵全文。板书设计:2、桂林山水甲 天 下水-静、清、绿山-奇、秀、险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教学反思: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所见所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情的能力。3.按空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4.学会生字、新词。5.朗读课文。背诵第5自然段。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到这一神奇
23、的溶洞。激发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写作特点,培养有条理观察事物的能力。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读全文,了解游览顺序,理清文章条理。2、了解路上景物的特色。教学重点:了解游览顺序,理清文章条理。教学难点:理清文章条理。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导入课题,板书题目。齐读题目,指导理解“记”的意思。二、通读课文,说说课文大概写了什么。三、检查预习情况,指导读准生字词。四、理清条理,给课文分段。1、问:按游览的顺序,课文可以分几段?怎样分?2、检查分段情况,指导分段。五、再读全文,说说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游览的路线是怎样的?板书:金华城-路上-洞口-外洞-
24、孔隙-内洞-出洞六、讲读课文一至三段。1 ,作者出了金华城,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默读课文说说。(映山红)(油桐)、(沙土)、(新绿)、(溪流)。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给作者的感受怎样?(板书:一片明艳)3、观看录相,亲自感受。你觉得路上的景色如何?指导感情朗读。4、作者还听到了什么?溪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时而窄,时而宽,时而缓,时而急的变化?5、作者为什么要写路上看到的景色?这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6、作者先游览了洞口,你觉得洞口有什么特点?(板书:突兀森郁)理解这个词是什么意思?7、外洞又有什么特点?读读文中的句子,仔细体会,然后说说。8、有感情朗读一至三段。五、小结:这一课,
25、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的一、二、三段,了解了作者的游览顺序,跟作者一起游览了路上和洞口、外洞的景色。六、作业背诵第三自然段板书设计:板书:金华城-路上 洞口-外洞 孔隙-内洞-出洞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了解外洞和内洞及孔隙的特点。2、体会祖国山河景色的秀丽。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到这一神奇的溶洞。激发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写作特点,培养有条理观察事物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弄清了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了作者先写了路上的景色和洞口、外洞是怎样的等内容。2、谁还记得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吗?外洞、洞口各有什么特点?(
26、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说,先指名说,再各自练说)3、沿途的景色如此迷人,洞中的景物更值得一看,让我们和作者一道去玩赏、领略,好吗?4、过渡:从外洞到内洞要经过一段路,这就是孔隙,那么什么叫孔隙?(出示投影片,指导学生理解“孔隙”)二、教学第四段。1、这孔隙有什么特点?请同学默读第四段,边读边想。2、读后问:作者用什么方法通过孔隙?(小船)这样小的小船通过孔隙说明了孔隙有什么特点?(孔隙窄板书:窄)人卧在船上后那个样子是怎样的?用“一一”划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仔细体会一下。人要这样贴着船才能通过孔隙又说明了孔隙有什么特点?(孔隙矮板书:矮)那么,坐小船经过孔隙时的感觉是怎样的?用-”划出有关的句子
27、,出 示“眼前昏暗了.挤压过来。”一句,自由朗读,读后问:“挤压”是什么意思?(挤过来,压下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从这又说明了孔隙还有一个什么特点?(孔隙险板:险)3、小结:从这一段的理解可以知道孔隙的特点是.(指着板书理解)4、设计引读:孔隙很窄,只有.;孔隙很矮,只要你.体会孔隙的特点。(按课文写孔隙特点的内容设计)5、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录相,亲自看看孔隙是怎样的和人怎样进出孔隙。6、作者就是这样先写出孔隙的窄,再写孔隙的矮,最后写孔隙的险的特点的。试按这样的条理练习背诵这一段,先自由练背,再指名试背,互相背。三、教学第五、六段。1、过渡:经过孔隙就进入了内洞,内洞又有什么特点呢?2、默
28、读第五段,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3、指导理解每句话讲了什么,并结合理解“变化多端”、“颜色各异”等词,理解 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一句,概括出内洞的特点。(板书:黑、奇、大)4,内洞确实很黑、很奇、很大,观看录相,欣赏体会。5、下面请同学再仔细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内洞的?6、读到这里,你知道双龙洞名的来历吗?哪个句子讲明了?指名读出有关句子,再相机点题。四、作者游完了内洞,又排队出了洞,你能用上第五自然段的有关句子来说说怎样出洞的吗?出示幻灯,学生先说,再指名说。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五、小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习四、五、六段,跟着作者游览了孔隙和内
29、洞,了解了孔隙和内洞的特点,那上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时间允许,再自由朗读四、五、六段,欣赏体会。)六作业1.用“时而时而”写句子。2.把下面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分别写具体。(1)那棵松树的枝叶十分繁茂。(2)登上山顶,我感到舒服极了。板书设计:景象奇异金华一罗店一路上一洞口 一外洞一孔隙-内洞宽 高大 窄小 黑大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教学目的:1、有感情朗读课文,给课文列提纲。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激发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给课文列提纲。教学难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指名说说每一段讲了什么?二、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从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反映出作者
30、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双龙洞的美丽奇特,体现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板书:可爱河山美丽奇特指导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三、指导给课文列提纲。(先自由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再汇报讨论)四、质疑,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写写。五、总结全文:同学们,通过学习 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课,我们欣赏了双龙洞的美丽奇特,领会到了祖国山河的可爱。课后大家要认真读读课文,好好欣赏欣赏。有机会,我们亲自到双龙洞去游一游。六、作业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板书设计:1.交待时间地点2.路上见闻3.外洞4.由外洞进入内洞5.内洞6.出洞教学反思:4、七月的天山教学目标1、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2、
31、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通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教学重点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2、培养热爱祖国边疆的情感。教学难点:1、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2、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同学们,每当我们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想到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在我国的西北边疆,还有一道奇特的
32、风景,那就是地域广袤,景物丰美的天山。天山不但雄奇壮观,而且天山的夏天更是与众不同。你在夏天见过雪吗?天山的夏天你就能见到雪,虽然有雪但是一点都不冷,就象秋天那样凉爽,而且有着春天一样的美丽。你们想不想去看看?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著名作家碧野一同走进 七月的天山。(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整体让我们带着对天山的向往,读一读课文,看看七月的天山会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三、再读课文,解决字词天山的美丽奇特就蕴涵在课文的字里行间,请大家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遇到不会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问老师。检测生字掌握情况,用大屏幕出示易错的字词,指名领读。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
33、,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你是从哪看出来的?时间的先后顺序、游览的先后顺序、地点变换(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五、汇 报 交 流,升华情感作者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抒情的笔调,写出了独具风韵的天山之夏!下面就让我们仔细地阅读课文,看文中都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雪 峰 溪 流 原 始 森 野 花1、天山的雪峰是什么样的?学生汇报雪峰和溪流的特点。2、洁白高耸的雪峰,欢快跳跃的鱼儿,使得夏季的天山有如秋天般凉爽而又富有生机和活力。随着作者脚步的移动,我们又将见到另外一副天山美景图。学生汇报森林特征。3、茂密的森林,细碎的日影和马蹄溅起的水声相映成趣,作者用精致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天
34、山密林幽静的美景。天山的野花在作者笔下更是美不胜收,别有风韵!学生汇报野花的特点:例: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在悠悠飘浮着的白云的蓝天,全是变幻莫测的图案,蓝白相间,像登不尽的天梯那样无限,像童话中的仙子那般梦幻,像神话中的宫殿那样若隐若现。4、天山深处山色柔嫩,山形柔美。溪流两岸满地鲜花,犹如进入了春天的大花园。请大家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能给最后一段换种说法吗?作者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六、课堂总结,拓展延伸1、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确切的比喻和恰如其分的形容描绘出了天山之夏的独特风光。整
35、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大自然的美,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作者清晰的写作顺序和抓住事物特点写作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2、小练笔:练习写景状物作文,要求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节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安排明确的线索,采用合理的顺序和即景抒情。板书设计七月的天山美丽奇特雪 峰 溪 流 原 始 森 野 花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增强口语表达的能力。2、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能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3、积累语言,增强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4、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骄傲。5、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合作和交往的能力。教学重点: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能抓住景物
36、特点进行描写。教学难点: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习作,顺序清晰,生动具体。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教学目标:1、增强口语表达的能力。2、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合作和交往的能力。教学重点:弄明白春游计划要说清楚哪几个要点教学难点:说清春游方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引入: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了,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了春的气息?春天你们想出去找找春天吗?今天我们就要商量商量,怎样才能快乐、安全、有意义地找到春天。二、读课题,明要要求。1、自读课题,弄明白说话的主题是什么。(春游计划)2、围绕这个中心,要说清楚哪几个要点呢?(1)时间、地点(2)准备工作(3)开展的活动
37、3、除了书上提到的这几个方面,你觉得还有必要说清楚什么。(自由补充)三、分小组讨论1、提出要求(1)围绕中心话题进行讨论。(2)分工合作,团结协作。(3)学会倾听(4)作好记录,形成书面计划草案。可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时间 地点活动内容准备工作分工其它2、进行讨论。3、各小组进行汇报。4、评一评:取长补短,统一意见,形成班级的春游方案。四、作业:写一份春游计划板书设计:春 游 计 划(时间、地点、准备工作、开展的活动)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习作)教学目的:1、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能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2、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骄傲。教学重点: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能抓住景物特点进
38、行描写。教学难点: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习作,顺序清晰,生动具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引入:春天来了,校园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生机,同学们在课前仔细面容了校园。你觉得我们的校园美吗,最美的是什么。(自由发言)想把这些美用笔记录下来吗?二、读题:明要求。1、自读题目,弄清写作的内容和要求。2、梳理:内容:(1)校园的一处景物(2)别处的景物(3)发生在校园的一件事要求:顺序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三、指导选材:1、典型性:写一处景物,选择最美的、自己观察得最仔细的。2、新颖: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四、指导写法:1、要有一定的顺序2、怎样写具体:观察要细致;采用多种表现手法
39、;语言优美。五、相互交流:1、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构思,在交流中得到启发。2、提出自己在思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六、拟定草稿。教师指导,及时发现优点和问题。七、作业:完成本次习作板书设计:一处景物,选择最美的、自己观察得最仔细的。一定的顺序写具教学反思:第 四 课 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教学目标:1、积累语言,增强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2、学生通过诵读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懂得大概的意思。3、学生反复诵读,直至背诵教学重点:学生反复诵读,直至背诵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诵读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懂得大概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检查读词语盘点里的词语,有选择地听写。二、我的发现。1.分角色读对话。2.
40、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3.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4.全班交流。5.摘抄。6.想一想: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读到过这样的句子。三、日积月累。1.自由朗读诗句。2.说说自己读懂了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3.教师点评释译。4.比 一 比,看谁背得多,看谁背得快。四、宽带网。1.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3.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遨游祖国的山山水水。4.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口头介绍,或者借助投影仪口头介绍。五、作业:默 写“日积月累”的诗句板书设计:排 比(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祖国的山山水水(五岳和五湖)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