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卷4.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89815491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卷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卷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卷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卷4.pdf(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卷井冈山学院2 0 0 6-2 0 0 7学年第一学期人文学院0 5级本科班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卷A卷1 .汉字形体演变的五个阶段中古文字,隶 书、楷书是今文字。2 .引 申。3 .金文又称作时期大为流行。4 .草书大体可分为。5.同源词的三个必要条件是:或 相 通、6.隶书一般分为和。7 .秦统一后,文字统一的范 本 是 李 斯 的 原历篇、胡 毋 敬 的 博学篇。二、名 词 解 释(1 0分)1 .四体二用清代语言学家戴震分析汉字“六书”得出的结论,形成于乾嘉时期。并 被“章黄”学派沿用。认为汉字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为造字法,转注、假借两种为用字法,这 叫 做

2、“四体二用”。2.指 事3 .叠音词由两个相同汉字重叠而成的词。4.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5 .异体字(用不同的体系,表达同一个字且二者之间可以互相替换的字。)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只是形体不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字。三、选 择 题(10分)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图形上加些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方法。用指示性的符号来表示抽象概念的造字法。1.“禽”本指 飞禽走兽”,对比现在的词义,发生的变化是(B)A.词义的扩大B.词义的缩小C.词义的转移D.感情色彩的变

3、化2.“吃”本 指“口吃”,对比现在的词义,发生的变化是(C)A.词义的扩大B.词义的缩小C.词义的转移D.感情色彩的变化3.“归”本 指“女子出嫁”,对比现在的词义,发生的变化是(C)A.词义的扩大B.词义的缩小C.词义的转移D.感情色彩的变化4.联 绵 词“殷勤”两个音节的声韵关系是(B)A.双 声B.叠 韵C.双声兼叠韵D.非双声叠韵5.联 绵 词“陆离”两个音节的声韵关系是(A)A.双 声B.叠 韵C.双声兼叠韵D.非双声叠韵6.同义词“皮”和“肤”的差别是(A)A.适用对象不同B.感情色彩不同C.程度轻重不同D.语法功能不同7.同义词“往”和“适”的差别是(D)A.适用对象不同B.感

4、情色彩不同C.程度轻重不同D.语法功能不同8.同义词“杀”和“弑”的差别是(A)A.适用对象不同B.感情色彩不同C.程度轻重不同D.语法功能不同9.“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和“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中 的“结婚”【两个单音词】和“望洋”【一个连绵词】分 别 是(D)A.两个单音词、一个合成词B.一个合成词、一个联绵词C.两个单音词、两个单音词D.两个单音词、一个联绵词1 0.“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茅庐之中”与“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两句中的“卑鄙”【两个单音节,卑:地位低下;鄙:知识简陋】和“缓急”【一个偏义复词】分别属于(C )A.两个单音词、两个单音词B.两个单音

5、词、一个合义复词C.两个单音词、一个偏义复词D.一个合义复词、两个单音词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 0分)初(裁衣之始)C降(从高处往下走)徒(步行)B寸(长度单位)B哀(伤心)D眉(目上毛也)B败(毁坏)D亦(两腋)B牢(养牛马圈)齿(门牙)A五、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并写出它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含义。(1 0分)1 .玉帛,弗敢加也。祭品;今义:舍弃。2 .贼民之主,不忠。杀害;今义:偷东西的人。3.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借;今义:非真的4 .赦之,以事君者。勉励;今义:说服5 .登 大 土 堆;今义:坟墓6 .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者。恨:遗憾;今义:怨,仇视7 .百姓皆以王

6、为8 .入而徐趋,至而自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道歉;今义:感谢9 .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离开;今义:1 0.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老人;今义:配偶的父亲(1 0分)火:名词作动词,用火烧蹄:名词作动词,用蹄子踢侣:名词作动词,把,”,当成伴侣;友:同上,1.再火,令药熔。2.驴不胜怒,蹄之。3.侣鱼虾而友麋鹿。把,”,当成朋友4.刘豫臣事金国。臣:名词作动词,像臣子一样5 .是以君子远庖厨。是以:宾语前置,以是,因此6 .子路拱而立。拱:动词作状语,拱着手7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值,亦无售者。高:形容词作动词,使,”,高8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作名词,奔马9 .王者不却众庶

7、,能明其德。明:形容词作动词,让,”,圣明;七、解释多义词,并说明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8分)1.弓|:君子而不发。拉开弓,本义 拉 开,本义初一交战,曹军不利,次江北。退避,引申义田忌欲兵之赵。带领,引申义2.亡:今亦死,举大计亦死。逃亡;本义河曲智叟通“无”,没有;假借义岂容形亡而神在。消失,引申义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丢失,引申义八、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并指出它与括号中的字的关系属于:B.异 体 字C.通 假 字(1 0分)1 .轻(暖)不足于体与?【异体字】2 .孟子曰:“【古今字】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生易生之物,一 日 暴(曝)【通假字】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3 .

8、子曰:“德之不脩(修)【古今字】,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4.亡 不 越【古今字】,反不讨贼,非子而谁?5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背)【古今字】德也。6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臣与将军有 7.布帛长短同,则【异体字】8.尺蟆之曲,以 求【通假字】九、文 选阅读(2 2分)(-)遂真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繁我独无。”颖考叔日:“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9、公从之。1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或用法(7分)真:同“置”,安 置 誓:对,”,发 誓 悔:后 悔 为:担任舍:放 羹:有 汁的肉遗:赠,送 给 繁:语气助词,用在句首敢:表谦敬的词焉:句末语气助词阙:同“掘”遂:名词作状语,在隧道里其:语气助词,加强反问的语气然:代词,代指郑伯对姜氏发的誓言2 .说明文中画线句子的句式(5分)(二)翻 译(1 0分)臣不偻,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报。“之”字取消句子独立性

10、;宾语前置;双宾语句式;宾语前置文 字一、填空1.秦统一后,文字的统一的范本是李斯的高的 原历篇、胡 毋 敬 的 博学篇。2.在铜器上铸铭文,始于行。3.战国时期六国文字又称4.隶书一般分为和于,它是在战国时期的基础上形成的。隶书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大 约 之 后,隶书已经成熟了。5.楷书又名。这种字体是在础上形成的。楷书的形成大约在。魏晋时期是它与并行的时期。6.六书之名始见于这时的六书大概是识字的科目。首次说出六书内容的是,对六书解释最详细的是。7.“四体二用”是清代学者 戴震 对六书是造字之本提出的质疑。8.草书大体可分为9.从汉字的书写体式上看,先秦文字属于古文字的范畴,它 包 括

11、 文、金 文、六国古 文、大 篆、小 篆。10.甲骨文又叫作11.会意字分同体会意和异体会意两种。“步”、“比”为“休”、“初”为 字。12.按 照“六书”的理论,“颖”是个形声字,其形体结构应分析为从,声。13.“徒”是形声字,应分析为从,14.“旗”是形声字,应分析为从声。1 5.“荆”是形声字,应分析为从声。1 6.“佞”是形声字,应分析为从声。1 7.“阁”是形声字,应分析为从声。1 8.“闻”是形声字,应分析为从声。1 9.大篆般以典型代表。二、名词解释(1 0)1.六 书2.四体 二 用3.象 形(字)4.古 今 字5.异体字6.会 意7.指 事8.形 声9.假 借1 0.繁简字三

1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并指出它与括号中的字的关系属于:(1 0)A.古 今 字B.异 体 字C.通假字1 2【古今字】3.臧宣叔逆晋师,且 道(醇)之。4【通假字】56.178 .尺蟆之曲,以 求 信(伸)也。91 0四、将加点的简体字还原为繁体字,并解释含义。(1 0)1.余 馀()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2.饥 哀 公 问 于 有 若 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家有常业,虽饥不饿。()3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狄人代咎如,获其二女。()4 .翥儒功分明则民尽力。()惟有落红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5 .m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至今九年而不复。()6 .M

13、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文王饮酒千钟。()7 .踵麋南如与江,动汇泽为彭蠡。()拔茅茹,以其汇,征吉。8 .m.有司奏安被召,历年不至。()玄宗召见,令造新历。()五、分析下列各字的造字类型。(1 0)炙 灸 它 施字 表 陟 贼责 来 奉 玄 星 隹 布 莫 泉牧 裹 赖 刃六、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假借现象,并说明事属于那种情况的假借。(1 0)A.本无其字的假借B.本有其字的假借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A2 .前言戏之耳。3 .之二虫又何知?4 .欲辟土地朝秦楚。5.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6.哭泣无涕,中心不戚。7.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8.八月剥枣。9.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14、10.姜氏何厌之有?词汇作业一、名词解释1 .叠 音 词2.联 绵 词3.偏义复词4.本 义5.引 申 义6.同源词二、指出下列词在词义演变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扩大、缩小、转移、色彩变化)禽 谷 睡 诽 瓦 臭 毙 赂 宫 涕三、简答题1.同源词三个必要条件是什么?2.词义的引申有几种方式?3.什么叫叠音词?叠音词和词的重叠有什么不同?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次词的意义,并指出是两个单音节词还是一个双音节词。1.子布、元表诸人,各 顾2.丈夫亦怜爱其乎?3.布帛寻常,庸人不释。4.璧有瑕,请指示王。5.天明登独与老翁别。五、解释多义词,并说明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间: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5、。沛公已亡,间至军中。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从门间窥其夫。封:籍吏民,封府库。封建,非圣人之意也。既东封郑,又肆其西封。不敢封植此树。顾:三顾臣于茅庐之中。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忽反顾以游目兮。六、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的异同。1.苟有险,余必下推车。2。贼民之主,不忠。3.射其右,于车中。4。赦之,以5.李 广6 o遂兵伐鲁,门十里以为界。7.暮年,壮心不已。8。帝乃超兰台令史,后事免官。七、辨析下列各句中同义词的差别。1.追: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信非吾罪而弃逐,何日夜而亡之。2.趋:走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3.盗:贼故人无师而

16、知则必为盗,勇必为贼。4.悲:哀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语 法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说明其词性和含义。1.再火,令药熔。【名词作动词,用火烧】2.【名词作动词,用蹄子踢】3 1名词作动词,率领】4.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名词作动词,驻守城门】51名词作动词,耕作】6 1名词作动词,驻扎】7【形容词作动词,穷尽】8【名词作动词,砍伐】9【形容词作动词,远离】1 0 1名词作动词,灌溉】1 1【动词作名词,奔马】1 2.田单乃起,引还,【名词作状语,象老师一样】1 3【动词作状语,拱着手】14去】二、指出句中的特殊词类活用现象,说明用法并解释含义。1

17、1动词的使动,使,”,返回】2。【动词的使动,使,”,活下来】31动词的使动,拿出;形容词的使动,倒空】4 1形容词意动,以之为奇;名词意动,【动词作状语,夹着泰山以宾客之礼待之】5【动词使动,使,”,理亏】61名词意动,以,”,为伴,以,”,为友】71形容词意动,认为,”,拙劣】8 1形容词意动,认为,”,美】9【形容词使动,使,着急】10三、划出句中的特殊语序,并说明其所属的类型。1.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2.富哉!言乎。【感叹句中谓语前置】3【双宾语】4.今吴是惧,而城于郢。【结构 助 词“是 为 标 志】56 .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否定句中代词

18、宾语前置】7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介词宾语前置】89【谓语前置】1 0四、划出下列句子中得判断句、被动句,并指出其所属的类型。1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被动句:由介词音近动词的主动者】2 .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判断句:主语,谓语也】3 .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判断句:主语者,谓语】4 .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判断句:主语谓语】5 .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判断句:有 副 词“乃”加强判断语气】6.仆以口语,遭遇此祸,为乡党所笑。

19、【被动句:为,“,所式】7 .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被动句:由助动词“见”帮助说明动作的被动意味】8.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判断句:有 副 词“本”加强判断语气】9.丈人笑曰:“禽兽负恩如是,而犹不忍杀。子固仁者,然愚亦甚矣!”【判断句:有 副 词“固”加强判断语气】1 0.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被动句:见,”,于式】五、文选阅读臣闻圣贤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乎宾

20、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臣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1.解释加点词语:私:授:随:处:错:假:以:得:擢:乎:2.划分句子成分,并翻译:圣贤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3.找出文中的“者”字、“所”字结构,并说明其所作的成分和含义。作 业 答 案一、1.再火,令药熔。(名词动词,用火烧)2.驴不胜怒,(名词动词,用蹄子踢)3.陛 下 不 能(名词动词,率领)4.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焉。(名词动词,驻守城门)5.不足生于不(名词动词,耕作)6.晋师于庐柳。(名词动词,驻扎)

21、7.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也。(形容词动词,穷尽)8.孤山有陈时柏二株,其一为 人 所(名词动词,砍伐)9.匈奴遣兵击之,不胜,益以为神而之。(形容词动词,远离)10.决荥泽而大梁。(名词动词,灌溉)11.虽 乘(动词名词,奔马)12.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事之。(名词状语,象老师一样)13.子 路(动词状语,拱着手)14.(动词状语,夹着泰山去)二、L礼毕而归之。(动词使动,使,”,返回)2.予我千金,吾。(动词使动,使,”,活下来)3.乃(动词使动,拿出;形容词使动,倒空)4.邑人之,稍稍其父。(形容词意动,以之为奇;名词意动,以宾客之礼待之)5.均之二策,宁许以秦曲。(动词使动,使,”,

22、理亏)6 .鱼虾而麋鹿。(名词意动,以,”,为伴,以,为友)7 .成以其小,(形容词意 动,认为,拙劣)8 .吾妻之我者,私我也。(形容词意动,认为,”,美)9 .大王必欲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形容词使动,使,”,着急)1 0.使 民(形容词意动,对,,”重视)三、划出句中的特殊语序,并说明其所属的类型。1 .残贼公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2 .。(感叹句中谓语前置)3 .今王之地方千里,带甲百万,而 专(双宾语)4 .今,而城于郢。(结构助词“是”为标志)5 .盖 简(部分复指,定语后置)6 .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7 .将子无怒,。(介词宾语前置)8 .前世不同教,9 .(谓语前置)1 0 .语曰:“唇亡齿寒”,四、1.君幸于赵王,(被动句:由介词“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2.,(判断句:主语,谓语也)3 .(判断句:主语者,谓语)4 .5。”(判断句:由副词“乃“加强判断语气)6.o (被动句:为,”,所式)7,(被动句:由助动词“见”帮助说明动作的被动意味)8.,(判断句:由副词“本”加强判断语气)9.(判断句:由副词“固”加强判断语气)10.吾尝三仕三,(被动句:见,”,于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