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练夯基(一)-备战2023年新高考晨读晚练(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晚练夯基(一)-备战2023年新高考晨读晚练(解析版).pdf(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晚练夯基(一)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2河南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2021年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以来,各地高度重视,层层压实责任,千方百计挖掘粮食面积潜力,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 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喜获十八连丰。耕地质量事关粮食产能。守住耕地红线的同时,还要持续提升耕地质量,保证农田“必 须 是 良 田 截 至2020年底,全国已完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有力地保障了粮食安全。但目前,我国耕地质量总体上仍然不高。加上光温、水土时
2、空分配不均、利用不合理等问题,我国耕地抗灾减灾能力仍然不强。要确保粮食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迫切需要大力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四川省广元市自然资源局昭化区分局局长贺茜介绍,田长实地巡察,卫星遥感“大上看“,视频监控“实时看”,耕地保护监管网越织越密,无论是土地搭荒,还是乱占耕地,都能第一时间发现。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 过61%,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为粮食生产注入源源动力。土地整理是耕地保护的一张“关键牌走进云南省双柏县法麻镇铺司村,规整的田块,宽敞的机耕道,很难想象这里曾是荒坡地。双柏县用好政策,完成土地整理项目4个,新增耕地15
3、00亩,土地利用率由49.06%增加到72.15%。严格实行“数量为基础、产能为核心 的耕地占补平衡,推行“田长制”等耕地保护新模式,利用“互联网+”建立智能化耕地监测监管机制,确保“农田就是农田(摘 编 自 “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人民日报2022年2月19日)材料二: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辛贤分析认为,目前全球粮食安全状况并不乐观,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进一步恶化了粮食安全形势,稳产保供不仅事关我国自身粮食安全形势,更具有全球意义,实现稳产保供要从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调动和保护好种粮积极性、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三个方面着手。辛贤表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民非谷不
4、食,谷非地不生”,落实“藏粮于地”就要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长牙齿 的耕地保护措施,以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 守18亿亩耕地红线。而“藏粮于技”是要加快技术进步,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和应用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此外,在“地 和 技 的基础上,粮食生产还需强调保护生产者的积极性。“一是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二是让地方政府抓粮食生产有积极性。辛贤说。辛贤还建议,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需要建立多双边共赢的粮食合作机制,让各方有动力共同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摘 编 自 既保粮食安全,又让农民富起来,乡村振兴重任在
5、肩,“新华社”2022年3月7日)材料三:日前,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出台 安徽省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了耕地利用优先次序,部署强化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监管,要求把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方案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确保耕地质量提升、粮食面积稳定、粮食产能增加。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保障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种植面积。一般耕地应主要用于粮食、油料、蔬菜等食用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按照“粮食生产优先 的原则,在确保优先满足粮食和食用农产品生产基础上,允许
6、耕地适度用于非食用农产品生产。“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完成52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1900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方案要求,各市、县(市、区)要组织对“两区”划定开展 回头 看 加 强 对 粮 食 生 产 功 能 区 的 监 管,引导土地优先向种粮主体流转,对违反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大规模流转耕地不种粮的“非粮化”行为,一经发现要坚决予以纠正。(摘 编 自 安徽省出台方案防止耕地“非粮化”,安徽日报2021年3月7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尽管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恶化,但我国2021年全年粮食产量仍再创新高,粮食生产连续十八年喜获丰
7、收。B.近年来,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1%,“藏粮于技 取得一定成效。C.安徽省率先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初步完成了“三农”的首要任务。D.安徽省把满足粮食和食用农产品生产耕地摆在第一位,保障稻谷、小麦、玉米等的种植面积。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目前,我国耕地存在光温、水土时空分配不均、利用不合理等问题,耕地质量总体不高,状况不容乐观,提升耕地质量势在必行。B.做到“臧粮于地”,保障耕地面积,做到“藏粮于技”,提高农业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就可以实现稳产保供。C.我国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生产对全球粮食安
8、全治理有重要意义,辛贤建议需要建立多双边共赢的粮食合作机制,让各方共同参与进来。D.安徽省为保障粮食供应,提出将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对大规模流转耕地不种粮的“非粮化”行为坚决予以纠正等要求。3.如何有效保障我国的耕地面积?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C2.B3.加强土地整理工作,改造荒坡地等。努力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推行“田长制”等耕地保护新模式。利用“互联网+”建立智能化耕地监测监管机制,用科技助力耕地管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 守18亿市耕地红线。【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C.“初步完成了 三农 的首要任务“错误,根据原文“方案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
9、全是,三农 工作的首要任务“可知,文中明确写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 三农 工作的首要任务”,并非“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故 选C。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B.就可以实现稳产保供”错误,原文“实现稳产保供要从落实好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调动和保护好种粮积极性、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三个方面着手”,选项只从“臧粮于地、藏粮于技 这一方面展开。故 选B。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根据“土地整理是耕地保护的一张 关键牌。走进云南省双柏县法脓镇铺司村规整的田块,宽敞的机耕道,很难想象这里曾是荒坡地。双柏县用好政策。完成土地整理项目4个,
10、新 增 耕 地1500亩,土地利用率由49.06%增加到72.15%”分析可知:要加强土地整理工作,改造荒坡地。根据“严格实行 数量为基础、产能为核心 的耕地占补平衡,推行 田长制 等耕地保护新模式”分析可知:要努力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推行“田长制”等耕地保护新模式。根据“利用 互联网+建立智能化耕地监测监管机制 分析可知:要利用“互联网+”建立智能化耕地监测监管机制,用科技助力耕地管理。根据“耕地是粮食牛.产的命根子以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 守18亿亩耕地红线”分析可知: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 守18亿亩耕地红线。二、选 择 简 答(2022河北沧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1、。在四季中轮回的风,最原始的名字便是春风,夏风,秋风,冬风。但的古人,绝不限于使用这么单调的名字。春风从东方吹来,夏风则来自南方;秋风从西方吹过,到了冬天,北风裹着雪花横行大地。于是根据,四季的风,又有了新的名字:东风,南风,西风,北风。当风从某些方向吹来,我们知道了大概某一个季节的故事。但是这个名字,也只是从丫蛋变成了翠花,虽然好了那么一点点,却还不够雅致。于是,四季的风,有了更具特色的名字:,意风,金风,朔风。就像你的名字,终于从李翠花变成了林徽因。读起来,人都变得有了 一点儿底气。摆脱四季的束缚之后,风还有更加清新别致的名字。这些名字,虽不依托于四季,却依托于世上最为美好的事物。比如,依
12、托于“”的荷:再比如,依托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的杨柳。从此,每一阵风吹过,都是诗情画意的味道。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 项 是()A.文彩四溢方位和风留得枯荷听雨声B.才华横溢方位惠风映日荷花别样红C.文彩四溢方面和风映日荷花别样红D.才华横溢方面惠风留得枯荷听雨声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 项 是()A.当风从某些方向吹来,我们大概知道了某一个季节的故事。B.当风从某个方向吹来,我们大概知道了某一个季节的某个故事。C.当风从某个方向吹来,我们知道了某一个季节故事的大概。D.当风从某个方向吹来,我们知道了大概某一个季节的某个故事。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3、可改写成:“不再是直白的语言,而是含蓄的形容。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答案】4.B5.B6.原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李翠花 代指“东风、南风、西风、北风”这类直白的名字,用 林徽因 代指”惠风、熏风、金风、朔风”这类雅致的名字,生动活泼,形象具体,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第二人称“你 的运用,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李翠花 一名照应了上文的“翠花”,文脉贯通。【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处,文彩四溢:形容作品典雅。才华横溢:才华充分显露,现多指文学艺术上很有才华。此处用来修饰“古人”,应用“才华横溢”。第二处,方位:方向和位置。方面:相对的或并
14、列的人或事物中的一方或一部分。语境说的不是“一方”或 一部分”,所以应该用“方位第三处,“和风 与 惠风”的意思都是柔和的风,二者都是春风的别称,都体现了春风柔和的特点,此处二者均可。第四处,“留得枯荷听雨声”状清冷孤寂之境,“映日荷花别样红”绘明丽娇艳之景,后者与前文”最为美好的事物 更契合。故 选B。5.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不合逻辑,“某些”与后面的“某一个 湘互矛盾,把“某些”改为“某个;二是语序不当,大概”应放在“知道”前面;三是表意不明,“某一个”修饰的可以是“季节”,也可以是“故事”,应改为 某一个季节的某个故事把三种语病都修改了,而且修
15、改正确的是B项。故 选B。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就像你的名字“运用第二人称“你”,仿佛在与读者进行对话,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人倍感亲切。“从李翠花变成了林徽因 中的 李翠花 照应了上文“从丫蛋变成了翠花,虽然好了那么一点点,却还不够雅致”中的“翠花”,文脉连贯;且根据上文可知,“李翠花”这一名字直白,此处代指“东风、南风、西风、北风 这类直白的名字,“林徽因 名字雅致,代指“惠风、熏风、金风、朔风 这类雅致的名字,原句运用借代手法,生动活泼,形象具体,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改句 不再是直白的语言,而是含蓄的形容”表达效果普通。三、语言表达7.(2022天津河东二模)阅读下面一
16、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2011年,中国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2021年秋季学期起提高至5元)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截 至2020年底,28个省份的1732个县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13.16万所,受益学生达3797.83万人。10年来,欠发达地区农村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身体素质明显提升。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从2012年 的70.3%提高至86.7%,营养不良率、消瘦率大幅下降,身高、体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为青年身体素质持续提升打下良好基础。【答案】超 过370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受惠于政府开展的
17、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之概括要点的能力。语段共六句话,分析可知,第一句交代了新闻的主要事件,即“中国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为总括句。后面的内容则可分为两层,二三句为一层,介绍了政府开展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学生提供膳食补助和学生受益情况。四至六句为第二层,通过“营养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身体素质明显提升“大幅下降”“不同程度的增长”等具体的描述最后总结得出结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青年身体素质持续提升打下良好基础。这应是此举措的意义所在。因此概括时可提炼出的关键信息则包含“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受益”学
18、生营养改善计划”“青年身体素质提升 等。注意如果文段中出现具体数字且要作为关键信息出现在答案中时,可适当改变说法,最好不要直接用其提供的数字,如此处提到受益学生达3797.83万人,可将其表述为“超 过3700万名”,最后将关键信息连缀成句,注意语句通顺。8.(2022江苏江苏高一阶段练习)分辨信息的真伪,是当代人必须具备的媒介素养。请从新闻的要素和特点的角度来看,下面这则新闻是否可靠?说出你的理由。有媒体报道,根据巴方需求,中国政府派出的蝗灾防治工作组已抵达巴基斯坦。随后,1 0 万鸭子军队”也将代表国家出征灭蝗。是的,你没有看错,这支由浙江绍兴“国绍1号”鸭苗组成的“鸭子军队”简直是灭蝗界
19、的“奇才”。2 0 年前,鸭 子“军队”就曾出征新疆,一举平定蝗灾,立下赫赫战功。【答案】这则新闻不可靠,理由如下:(1)时间不明确,没有写出1 0 万“鸭子大军”出征的具体日期;(2)来源不可靠,没有指明哪家媒体;(3)原因写清楚了,但 是 1 0 万鸭子派遣到巴基斯坦在操作上有很大难度;(4)新闻中特意提及到浙江绍兴“国绍1 号”鸭苗,有植入广告的嫌疑;(5)“是的,你没有看错”,这种语言表述有太强的主观性,不符合新闻语言客观性要求。【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谈观点,写评论的能力。构成新闻要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必须真实:新闻中引用的资料、史实、引语、数字,新闻中涉及的人物姓名及
20、其职务、职称以及有关单位部门的名称等应准确无误。这则材料中,如“有媒体报道”没有具体交代清楚;“随后,1 0 万 鸭子军队 也将代表国家出征灭蝗时间不明确:事理上讲,1 0 万鸭子派遣到巴基斯坦在操作上有很大难度,不太现实;“是的,你没有看错”,语言表述不符合新闻语言客观性要求。四、文学类阅读-双文本(2 0 2 2 重庆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经 山 海(节选)赵德发一个绿、黄、蓝的三色世界,出现在吴小蒿面前,蓝的是海,黄的是沙滩,绿的则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松林。海风袭来,松涛声声。李言密指着面前的松林道:“吴镇长你看看,他们说要建鱼骨庙,在这里就行。”吴小蒿看了 一下
21、,觉得这里果然合适。这些松树,是 2 0 世纪五六十年代我的,是当年搞的海滨防风林带,在隅城海边绵延一百多公里,每棵树都有碗口粗,松针绿得发亮。他们走进松林,勘察一番,决定让这座庙背靠松林,面向大海,庙前就是广阔的沙滩。突然,松林西面传来一声尖叫,接着又唱又喊,节奏感十分强。吴小蒿问是谁在喊。李言密说:“一个船老大在喊渔家号子。这是起网号,咱们过去听听。”松林中间有一条小路,三个人走了过去。只见林子西边有一座破旧的院子,院墙塌了半截,院里有一条粗制滥造的大船,船头向东。船上立着一根高高的桅杆,挂着破旧的船帆,顶端有一面小红旗迎风招展。一个白发凌乱、满脸沧桑的老汉站在甲板上,手舞足蹈,大喊大叫。
22、李言密说,这个老汉姓沈,今年八十多岁。他十几岁就下海,练成了一身本事,三十出头就当上了船老大,还当上了渔业生产队队长,在楷坡沿海渔村中非常有名。但是,后来有了机器船,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再也用不上,加上不识字,不认得仪表,他就当不成船老大了。他很失落,精神变得不正常,在自家院子里造了一条老式渔船,整天爬上爬下,还像是出海打鱼,喊那些早就没人喊的号子。吴小蒿远远地看着老汉,心中很不是滋味,说:“咱们去看看这位船老大。”走到院子门口,李言密大声说:“老沈,镇长来了,你快下来!”老汉弓腰探头,向门口看看,哈哈一笑:“来大鱼喽!来大鱼喽!说罢跪下磕头。吴小蒿羞窘万分:“这是干吗呢?”李言密说:“渔 民 把
23、 鲸 鱼 叫 作 大鱼,在海上碰见大鱼,都要恭恭敬敬,烧香磕头。把你比作大鱼,是说你是大人物。“吴小蒿笑道:“我哪是什么大鱼,只是一只小虾罢了。沈大爷,你快下来,咱们说说话。“老沈从船上跳了下来,看着吴小蒿嘻嘻笑:“小虾?你可不是小虾。”李言密拍拍这船:“大爷,你这船是多少马力的?“老沈立即现出恼怒的神情:“我不用机器,我这是大风船!我会使风,八面来风我都会使!那年我去吕泗洋打黄花鱼,有一天来了西南风,我顶风使船,一夜走了上百里!我厉害吧?”李言密说:“厉害厉害!你是钱湾有名的船老大嘛!”老沈连连摆手:“咳,别提了,别提了,如今咱不值钱了!”吴小蒿明白,老沈说的“不值钱”,是指没有多少价值了。
24、她听出了老人话语中的落寞。李言密走到老沈面前说:“老大,船要开了,篷要张了,怎么办?”老沈响亮地道:好办!他两手扶住船帮,敏捷地跳了上去。他的脚上没有穿鞋,十个骸黑的脚趾大大张开,像树根一样牢牢把住甲板。他伸出筋骨嶙峋的双手,做出抓篷线的动作,用近乎假嗓的高亢声音大喊一声:“哎来响哟!“吴小蒿觉得,那声音像电流一样突然将她击中,让她的半边脸麻酥酥的,心脏也震颤不已。李言密兴奋道:”这是张篷号子!他高声接道,“哟来哟哟来!”也跳到船上。他俩一边唱一边做着拉拽动作,全身的肌肉统统绷紧。吴小蒿听着号子,仿佛看见篷帆渐渐升起,迎风张开,这条大船借助风力,正驶入苍茫的大海。她听说,过去这儿的渔民制作船帆
25、,都用棚树皮煮汁染成紫色。在他们三个人的号子声中,她眼前出现了一片片紫帆,它们像神鸟翅膀似的飞翔于海面之上.也就在这时,她脑子里迸出一个火花:与其造一座假的鱼骨庙,不如建一座真的渔业博物馆!从钱湾回来,吴小蒿迸发激情,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渔业史研究当中。研读期间,她甚至产生冲动,想通过大量阅读和积累,加上实地调查,退休后写出一部 隅城渔业史。吴小蒿感觉到,做学问真是一件很愉快很有意思的事情。她觉得自己成了一条鱼,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知识的海洋里潜游、探究,收获日渐增多。她想,如果从山大毕业后,不是被硬拽回来,而是考取了研究生,现在我可能是某所高校的讲师或副教授,有许多学术成果了。想着想着,她
26、又为自己感到可惜,心情也有点儿戚戚然了。但她知道,这辈子成为学者是不可能了,但我能通过策划,建起一座渔业博物馆,让参观者了解人类与海洋的关系、与海洋生物的关系,了解隅城人几千年来是如何靠海吃海的。博物馆建起来后,一定会成为楷坡的一大亮点。文本二:进入新世纪之后,乡镇干部这个群体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看待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式都与前辈有所不同。尤其是,一些优秀者会用历史眼光观照当下,有强烈的使命感与担当意识,既接地气,又明大势,成为乡村振兴的扛鼎人物。因此,我让吴小蒿习惯性运用历史眼光,将自己面对的事情放在历史背景下思考,因而,她在楷坡镇的一些作为便具有了历史意义。读者会看到
27、,新时代的历程与个人的历程,都处在人类历史的大背景之下,耐人寻味。(赵 德 发 写一部有历史感的小说)9.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提至海滨防风林”“沙滩”等景物,又写到院中的“老式渔船”,体现了钱湾的地域特征,暗示了钱湾人的生活方式。B.得知老沈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后,吴小蒿“心里很不是滋味”,这表明了她作为乡镇干部,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注。C.从钱湾回来后,吴小蒿产生了写 隅城渔业史的冲动,并改变主意决定建渔业博物馆,这是为了弥补她没有成为学者的遗憾。D.“经山海”的意思是经山历海,它将时代历程和主人公吴小蒿的个人经历,囊括进人类历史的大背景之下,富有深刻意味。1
28、0.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得的景物描写特色鲜明,运用多种色彩组合,渲染多姿多彩的氛围,动静结合现实环境清幽,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优美的环境。B.小说以大量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展开情节,避免不必要叙述,既舒缓了小说紧张的节奏,又给读者以强烈代入感,有利于揭示小说主旨。C.次要人物李言密在小说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起到推动情节发展,交代人物经历,简述背景的作用。D.本文不同于林黛玉进贾府时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对各方人物展开叙述的写法,而是聚焦主人公吴小蒿,体现了对乡镇干部群体的关注。I I .文本一划线句子两处写到“喊号子”,这两次描写在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
29、析。12.“进入新世纪之后,乡镇干部这个群体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一很文本二简要分析。【答案】9.C10.B11.第一次写喊号子,引出吴小蒿的疑问和老沈的出场。第二次写喊号子,引出吴小蒿的联想和想象,为吴小蒿改变主意做铺垫。12.受过高等教育,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与别人不同。原本要建鱼骨庙,吴小蒿改主意建渔业博物馆。会用历史眼光观照当下,有强烈的使命感与担当意识。吴小蒿决定建渔业博物馆是为了让人们了解历史,以及人与海洋的关系。将个人历程与时代历程联系起来。吴小蒿专注投入研究渔业史,并决定修建渔业博物馆,既是她个人志趣的体现,也是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的努力,符合时代
30、特色。【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C.有两处错误:一是“从钱湾回来”错,时间错位。根据原文”也就在这时,她脑子里迸出一个火花:与其造一座假的鱼骨庙,不如建一座真的渔业博物馆”可知,从钱湾回来之前吴小蒿已经产生了建一座渔业博物馆的想法;二是“这是为了弥补她没有成为学者的遗憾”错,因果关系错位。文本一最后一段写到吴小蒿建渔业博物馆的目的是“让参观者了解人类与海洋的关系、与海洋生物的关系,了解隅城人几千年来是如何靠海吃海的”,可见建渔业博物馆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并非是为了弥补个人遗憾。故选Co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B.“舒缓了小说紧张的节奏”错误,文本以大
31、量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展开情节,避免不必要叙述,故事缓缓展开,小说节奏并不紧张,所以,谈不上舒缓了小说紧张的节奏。故 选B I I.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情节作用的能力。第一次写“喊号子”是在第5段,吴小蒿和李言密走进松林,松林西面传突然来一声尖叫,又唱又喊,听到了节奏感十分强的号子,引出了吴小蒿问是谁在喊。李言密说:“一个船老大在喊渔家号子。这是起网号,咱们过去听听。所以第一次出现“号子”,在结构上起到的作用是:引出吴小蒿的疑问和老沈的出场。第二次写“喊号子”是 在 第1 3段,这号子像电流一样突然将吴小蒿击中,让她的半边脸麻酥酥的,心脏也震颤不已。吴小蒿听着号子展开联想和想象,就在那一瞬间,吴
32、小蒿脑子里迸出一个火花:与其造一座假的鱼骨庙,不如建一座真的渔业博物馆!因此,第二次出现“号子”,在结构上起到的作用是:引出吴小蒿的联想和想象,为吴小蒿改变主意做铺垫。1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作为乡镇干部群里的代表人物,吴小蒿身上体现出鲜明的时代和个性特点。第一步,从文本二中提炼出如下要点:(1)受过高等教育,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与别人不同:(2)会用历史眼光观照当下,有强烈的使命感与担当意识;(3)将个人历程与时代历程联系起来。第二步,根据以上提炼出的三个特点,结合文本一,找到对应的内容进行针对性分析即可。从文本一“她脑子里迸出一个火花:与其造一座假的鱼骨庙,不如建一座真的渔
33、业博物馆”“她甚至产生冲动,想通过大量阅读和积累,加上实地调查,退休后写出一部 隅城渔业史”“吴小蒿感觉到,做学问真是一件很愉快很有意思的事情。她觉得自己成了一条鱼,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知识的海洋里潜游、探究,收获日渐增多。她想,如果从山大毕业后,不是被硬拽回来,而是考取了研究生,现在我可能是某所高校的讲师或副教授,有许多学术成果了 可印证:受过高等教育,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与别人不同。原本要建鱼骨庙,吴小蒿改主意建渔业博物馆。从“我能通过策划,建起一座渔业博物馆,让参观者了解人类与海洋的关系、与海洋生物的关系,了解隅城人几千年来是如何靠海吃海的。博物馆建起来后,一定会成为楷坡的一大亮点 中可
34、看出:会用历史眼光观照当下,有强烈的使命感与担当意识。吴小蒿决定建渔业博物馆是为了让人们了解历史,以及人与海洋的关系。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文本二中关于“新时代的历程与个人的历程,都处在人类历史的大背景之下 的论述,是与“乡村振兴”这个大背景产生关联的。在亦农亦渔的楷坡镇,吴小蒿致力于引进“深海一号”,组织考古申遗,复植楷树、建渔业博物馆,这与她的大学专业有关,历史文化是她的专业,也是她的兴趣所在。而她努力种树,建博物馆,是把历史现实化,也是把现实历史化。所有今天都将是历史,所有的历史也可能是今天。这不是作者的浪漫主义,而是作者的理想情怀。有了这样认识,回答本题的第三点,才可能真正理解作者塑造人物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