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知识2.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89815347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4.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基础知识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摄影基础知识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摄影基础知识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基础知识2.pdf(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广角镜头是一种焦距短于标准镜头、视角大于标准镜头、距长于鱼眼镜头、视角小于鱼眼镜头的摄影镜头。广角镜头又分为普通广角镜头和超广角镜头两种。13 5照相机普通广角镜头的焦距一般为3 8-2 4毫米,视角为6 0 8 4度;超广角镜头的焦距为2 013毫米,视角为9 4-118度。由于广角镜头的焦距短,视角大,在较短的拍摄距离范围内,能拍摄到较大面积的景物。近拍距离又称为微距拍摄,通常在消费级数码相机上有一朵小花(如下图)的那个按钮,就是微距拍摄的转换按钮。总微距摄影是数码相机的特长之一,用微距拍摄可以把很普通的场景拍成戏剧性的场面,微距特别擅长表现花鸟鱼虫等细小的东西,对细节可以充分展示,而且也

2、可以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在选题、构图、用光方面的创意,不像拍摄风光、人物、民俗文化等题材,要受很多条件的制约。微距上手比较快,虽然多为小品,但其中也往往包含很多作者的良苦用心,也能称得上是精品。微距摄影的目的是力求将主体的细节纤毫毕现的表现出来,把细微的部分巨细无遗的呈现在眼前。在微距摄影中,有一个名词是必须要认识的,它就是放大率(M a g n i f i c a t i o n)o因为微距摄影其实就即如放大摄影,故放大率直接影响著微距拍摄的效果。由于放大率是由菲林表面所得的影像和实物主体大小的比例来定义,故此放大率是以一个比例来表达。由于这缘故,放大率又称为 影像比例。日常经常听到镜头能拍到

3、1:1、1:2的微距效果,这些比例便是指镜头的放大率。左边的数值代表菲林平面上影像的大小,而右边的数值则代表实际主体的大小,当镜头能做到1:1的放大率时,即镜头可将实物的真实大小完全投射在菲林平面上。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13 5菲林的面积为2 4m m x 3 6 m m,若我们使用的镜头能把一个面积同样为2 4 m m x 3 6 m m的主体完整地记录在1 3 5菲林上,这支镜头便有1:1的放大率,大家应记住左边的数字越大,放大的倍数便越高,2:1的放大率便比1:1高。若右边的数值较左边大,放大率便越小。现在的消费级数码相机微距功能不等,有的为1 0 c m 2 0 c m,有的可以达到1

4、 c m 2 c m的微距。对于单反数码相机来说,微距的拍摄能力由镜头所决定。现在,差不多每一支镜头皆有微距功能,但它们所指的微距功能其实是指镜头的近摄能力。一般来说,镜头的放大率要达至1:2甚 至1:1,才称得上是微距镜头。微距镜头是最易使用的微距拍摄器材,用家毋须外加任何配件便可立即使用。一般镜头的最高解像度和最高反差度是焦点在无限远时表现出来的,但微距镜头刚好相反,它的最高解像度和最高反差度是焦点在近距离时表现出来的,故要拍摄高质素的微距照片,必须选择微距镜头。为配合不同的需要,市面上有不同焦距的微距镜头可供选择,由2 0 m m至1 3 5 m m不等。较广角的微距镜头多会连同伸缩腔一

5、同使用。若使用2 0 n l m微距广角镜连同伸缩接腔使用,它便能做出高达5:1-1 2:1的放大率。光圈英文名称为A p e r t u r e,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我们平时所说的光圈值F 2.8、F 8、F 1 6等是 光 圈“系数”,是相对光圈,并非光圈的物理孔径,与光圈的物理孔径及镜头到感光器件(胶片或C C D或C MO S)的距离有关。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当光圈物理孔径不变时,镜头中心与感光器件距离愈远,

6、F数愈小,反之,镜头中心与感光器件距离愈近,通过光孔到达感光器件的光密度愈高,F数就愈大。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 l,F 1.4,F 2,F 2.8,F 4,F 5.6,F 8,F i l,F 1 6,F 2 2,F 3 2,F 4 4,F 6 4。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 8调整到F 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多数非专业数码相机镜头的焦距短、物理口径很小,F 8时光圈的物理孔径已经很小了,继续缩小就会发生衍射之类的光学现象,影响成像。所以一般非专业数码相机的最小光圈都在F8至F 11

7、,而专业型数码相机感光器件面积大,镜头距感光器件距离远,光圈值可以很小。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F16o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一,可以做1/3级的调整。快门英文名称为S h u tter,快门是相机上控制感光片有效曝光时间的一种装置。目前的数码相机快门包括了电子快门、机械快门和B门首先说说电子快门和机械快门的区别。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控制快门的原理不同,如电子快门,是用电路控制快门线圈磁铁的原理来控制快门时间的,齿轮与连动零件大多为塑料材质;机械快门控制快门的原理是,齿轮带动控制时间,连动与齿轮为铜与铁的材质居多。前者受到风沙的侵袭容易损坏,后者虽也怕风沙的侵蚀

8、,但是清洁方便。再说说B门,当需要超过1秒曝光时间时,就要用到B门了。使用B门的时候,快门释放按钮按下,快门便长时间开启,直至松开释放钮,快门才关闭。这是专门为长曝光设定的快门。快门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为了保护相机内的感光器件,不至于曝光,快门总是关闭的;拍摄时,调整好快门速度后,只要按住照相机的快门释放钮(也就是拍照的按钮),在快门开启与闭合的间隙间,让通过摄影镜头的光线,使照相机内的感光片获得正确的曝光,光穿过快门进入感光器件,写入记忆卡。至于单反相机常见的B快门功能,虽然可由你自由决定曝光时间的长短,拍摄弹性更高,不过目前大多数的消费性数码相机都还不能支持,最多提供如2秒、8秒、1 6秒

9、等较慢速度的默认值。完善的快门通常必须具备以下儿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必须具备有能够准确调控曝光时间的作用,这一点是照相机快门的最基本的作用;二是必须具备有足够高的快门速度,以利于拍摄高速动动全或有效控制景深;三是必须具有长时间曝光的作用,即应设有“T”门或B 门;.四是具有闪光同步拍摄的功能;五是具有自拍的功能,以便于自拍或在无快门线的情况下进行长时间曝光时,使快门开启。快门速度是数码相机快门的重要考察参数,各个不同型号的数码相机的快门速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在使用某个型号的数码相机来拍摄景物时,一定要先了解其快门的速度,因为按快门时只有考虑了快门的启动时间,并且掌握好快门的释放时机,才能捕捉到

10、生动的画面。通常普通数码相机的快门大多在1/1000秒之内,基本上可以应付大多数的日常拍摄。快门不单要看“快”还 要 看“慢”,就是快门的延迟,比如有的数码相机最长具有16秒的快门,用来拍夜景足够了,然而快门太长也会增加数码照片的“噪点”,就是照片中会出现杂条纹。另外,主流的数码相机除了具有自动拍摄模式外,还必须具有光圈优先模式、快门优先模式。光圈优先模式就是由用户决定光圈的大小,然后相机根据环境光线和曝光设置等情况计算出光进入的多少,这种模式比较适合照静止物体。而快门优先模式,就是由用户决定快门的速度,然后数码相机根据环境计算出合适的光圈大小来。所以,快门优先模式就比较适合拍摄移动的物体,特

11、别是数码相机对震动是很敏感的,在曝光过程中即使轻微地晃动相机都会产生模糊的照片,在实用长焦距时这种情况更明显。在选购数码相机时,你最好选购具有这儿种模式的机型以保证拍摄的效果。至于单反相机常见的B快门功能,虽然可由你自由决定曝光时间的长短,拍摄弹性更高,不过目前大多数的消费性数码相机都还不能支持,最多提供如2秒、8秒、16秒等较慢速度的默认值。闪光灯距离即闪光灯的有效照明范围,通常以米为单位。用闪光灯,距离与光圈的乘积等于闪光灯指数。现在消费级数码相机的闪光灯有效距离约为0.5-5米,在不同模式下的闪光灯有效距离略有不同。如在微拍的情况下,闪光灯的距离可以在1米以内。使用内置闪光灯时要注意相机

12、与被摄对象之间的距离。距离太近会导致曝光过度,而距离太远会使得光线分布不均匀,导致曝光不足。用户最好查阅数码相机的使用手册,了解内置闪光灯的使用范围,在这个范围内使用一般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利用数码相机进行微距拍摄,由于距离拍摄物很近,此时使用内置闪光灯只会导致曝光过度,所以需要进行减光处理。减光就是减少闪光的输出强度,你可以在数码相机中进行调节,但这样还是不够的,光线依然很强。你可以用手遮住闪光灯,注意手指要靠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光线强度。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简单的利用餐巾纸这一类柔软的纸张遮挡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让光线变得柔和。减光也会减少闪光灯的有效距离。一般来说,夜景的拍摄不宜使用

13、闪光灯,特别是在拍摄远景的时候,因为距离太远,闪光灯根本起不到作用。利用小光圈和长时间的曝光,能表现出美丽的夜景。在夜晚拍摄人像一般都要使用闪光灯,如果直接打开闪光灯拍摄人像,人物还原是正常了,但是后面的夜景却很暗,无法还原,那么此时就需要使用慢速闪光功能。慢速闪光会使用较长的快门时间,以闪光灯照亮主体,然后配合慢快门保证背景也能够表现。如果你的相机已经具有慢速闪光功能,直接使用就可以了,没有的话可以在手动模式下设定较长的曝光时间,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曝光英文名称为E x p o s u r e,曝光模式即计算机采用自然光源的模式,通常分为多种,包括:快门优先、光圈优先、手动曝光、A E锁等

14、模式。照片的好坏与曝光量有关,也就是说应该通多少的光线使C C D能够得到清晰的图像。曝光量与通光时间(快门速度决定),通光面积(光圈大小决定)有关。快门和光圈优先:为了得到正确的曝光量,就需要正确的快门与光圈的组合。快门快时,光圈就要大些;快门慢时,光圈就要小些。快门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快门速度自动决定用多大的光圈。光圈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光圈大小自动决定用多少的快门。拍摄的时候,用户应该结合实际环境把使曝光与快门两者调节平衡,相得益彰。光圈越大,则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线越多,反之则越少。光圈的一般表示方法为字母“

15、F+数值”,例 如F5.6、F4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数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比如F4就要比F5.6的光圈大,并且两个相邻的光圈值之间相差两倍,也就是说F4比F5.6所通过的光线要大两倍。相对来说快门的定义就很简单了,也就是允许光通过光圈的时间,表示的方式就是数值,例 如1/30秒、1/60秒等,同样两个相邻快门之间也相差两倍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就形成了曝光量,在曝光量一定的情况下,这个组合不是惟一的。例如当前测出正常的曝光组合为F5.6、1/30秒,如果将光圈增大一级也就是F 4,那么此时的快门值将变为1/6 0,这样的组合同样也能达到正常的曝光量。不同的组合虽然可以达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是所拍摄

16、出来的图片效果是不相同的。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举例说明,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因为快门快了,进光量可能减少,色彩偏淡,这就需要增加曝光来加强图片亮度。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 2 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 0 0 0秒。手动曝光模式:手控曝光模式每次拍摄时都需手动完成光圈和

17、快门速度的调节,这样的好处是方便摄影师在制造不同的图片效果。如需要运动轨迹的图片,可以加长曝光时间,把快门加快,曝光增大;如需要制造暗淡的效果,快门要加快,曝光要减少。虽然这样的自主性很高,但是很不方便,对于抓拍瞬息即逝的景象,时间更不允许。AE模式:A E全称为A u t o E x p o s u r e,即自动曝光。模式大约可分为光圈优先A E式,快门速度优先A E式,程式A E式,闪光A E式和深度优先A E式。光圈优先A E式是由拍摄者人为选择拍摄时的光圈大小,由相机根据景物亮度、C C D感光度以及人为选择的光圈等信息自动选择合适曝光所要求的快门时间的自动曝光模式,也即光圈手动、快

18、门时间自动的曝光方式。这种曝光方式主要用在需优先考虑景深的拍摄场合,如拍摄风景、肖像或微距摄影等。多点测光:多点测光是通过对景物不同位置的亮度,通过闪光灯补偿等办法,达到最佳的摄影效果,特别适合拍摄别光物体。首先,用户要对景物背景,一般为光源物体进行测光,然后进行A E锁定;第二步是对背光景物进行测光,大部分的专业或准专业相机都会自动分析,并用闪光灯为背光物体进行补光。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 E 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 E V、+2 E 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数码相机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门,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和最终效果图差不多的

19、图片,对焦,曝光一切启动。这个时候的曝光,正是最终图片的曝光度。图片如果明显偏亮或偏暗,说明相机的自动测光准确度有较大偏差,要强制进行曝光补偿,不过有的时候,拍摄时显示的亮度与实际拍摄结果有一定出入。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后立即浏览画面,此时,可以更加准确地看到拍摄出来的画面的明暗程度,不会再有出入。如果拍摄结果明显偏亮或偏暗,则要重新拍摄,强制进行曝光补偿。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E V值,E V值每增加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E V值,E V值每减小1.0,相

20、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机的补偿间隔可以以1/2 (0.5)或1/3 (0.3)的单位来调V O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以下面两幅图片为例,上面的是曝光补偿等于0时候所拍的,而后者是等于+1时所拍的,可见区别明显。由于相机的快门时间或光圈大小是有限的,因此并非总是能达到2 E V的调整范围,因此曝光补偿也不是万能的,在过于暗的环境下仍然可能曝光

21、不足,此时要考虑配合闪光灯或增加相机的I S O感光灵敏度来提高画面亮度。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的曝光补偿范围都是一样的,可以在正负2 E V内加、减,但是加减并不是连续的,而是以1/2 E V或 者1/3E V为间隔跳跃式的。早期的老式数码相机比如柯达的D C2 1 5就是以1/2 E V为间隔的,于是有-2.0、-1.5、-1、0.5和+0.5、+1、+1.5、+2共8个档次,而目前主流的数码相机分档要更细一些,是 以1/3E V为间隔的,于是就有-2.0、-1.7、-1、-1.0、-0.7、-0.3 和+0.3、+0.7、+1.0、+1.3、+1.7、+2.0等 共1 2个级别的补偿值。一般

22、的说,景物亮度对比越小,曝光越准确,反之则偏差加大。相机的档次有高有低,档次高的,测光就比较准确,低的则偏差也会加大。如果是传统相机,胶卷的宽容度是比较大的,曝光的偏差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有大问题,但是数码相机的CCD宽容度就比较小,轻微的曝光偏差都可能影响整体的效果。总而言之,曝光补偿的调节是经验加上对颜色的敏锐度所决定的,用户一定要多比较不同曝光补偿下的图片质量,清晰度、还原度和噪点的大小,才能拍出最好的图片。数 码 相 机:曝光测量一般有矩阵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和AF区测光方式四种。矩阵测光可以将画面多个区域的测量值与典型组合库进行比较以决定适合整个图像的最佳曝光;中央重点测光用于人像

23、,根据画面中央的亮度调节曝光,但仍保留情景细节;点测光时,相机对显示屏中央用圆圈表示的区域进行测光,即使背景较量或较暗,也可确保测量目标区域的被摄对象能正确曝光;而AF区测光方式是当采用自动或手动对焦区域选择时,使点测光与激活的对焦区域间建立连接。白平衡英文名称为W h i t e Ba l a n c e o物体颜色会因投射光线颜色产生改变,在不同光线的场合下拍摄出的照片会有不同的色温。例如以鸨丝灯(电灯泡)照明的环境拍出的照片可能偏黄,一般来说,C C D没有办法像人眼一样会自动修正光线的改变。下面一些图片,就显示了在不同颜色光线下的不同图象。此图为原色图此图为在正常光源下使用白平衡的图片

24、第一幅图片采用自然光,强加白平衡后,图像偏蓝。若在灯光底下用白平衡,图片的色调就会恢复到原色状态,白平衡会按目前画像中图像特质,立即调整整个图像红绿蓝三色的强度,以修正外部光线所造成的误差。有些相机除了设计自动白平衡或特定色温白平衡功能外,也提供手动白平衡调整。平衡就是无论环境光线如何,让数码相机默认“白色”,就是让他能认出白色,而平衡其他颜色在有色光线下的色调。颜色实质上就是对光线的解释,在正常光线下看起来是白颜色的东西在较暗的光线下看起来可能就不是白色,还有荧光灯下的白也是非白。对于这一切如果能调整白平衡,则在所得到的照片中就能正确地以白”为基色来还原其他颜色。现在大多数的商用级数码相机均

25、提供白平衡调节功能。正如前面提到的白平衡与周围光线密切相关,因而,启动白平衡功能时闪光灯的使用就要受到限制,否则环境光的变化会使得白平衡失效或干扰正常的白平衡。一般白平衡有多种模式,适应不同的场景拍摄,如:自动白平衡、鸨光白平衡、荧光白平衡、室内白平衡、手动调节。自动白平衡:自动白平衡通常为数码相机的默认设置,相机中有一结构复杂的矩形图,它可决定画面中的白平衡基准点,以此来达到白平衡调校。这种自动白平衡的准确率是非常高的,但是在光线下拍摄时,效果较差,而在多云天气下,许多自动白平衡系统的效果极差,它可能会导致偏蓝。鸨光白平衡自动白平衡通常为数码相机的默认设置,相机中有一结构复杂的矩形图,它可决

26、定画面中的白平衡基准点,以此来达到白平衡调校。这种自动白平衡的准确率是非常高的,但是在光线下拍摄时,效果较差,而在多云天气下,许多自动白平衡系统的效果极差,它可能会导致偏蓝。荧光白平衡适合在荧光灯下作白平衡调节,因为荧光的类型有很多种,如冷白和暖白,因而有些相机不只一种荧光白平衡调节。各个地方使用的荧光灯不同,因 而“荧光”设置也不一样,摄影师必须确定照明是哪种“荧光”,使相机进行效果最佳的白平衡设置。在所有的设置当中,“荧光”设置是最难决定的,例如有一些办公室和学校里使用多种荧光类型的组合,这 里 的“荧光”设置就非常难以处理了,最好的办法就 是“试拍”了。室内白平衡室内白平衡或称为多云、阴

27、天白平衡,适合把昏暗处的光线调置原色状态。并不是所有的数码相机都有这种白平衡设置,一般来说,白平衡系统在室外情况时处于最优状态,无需这些设置。但有些制造商在相机上添加了这些特别的白平衡设置,这些白平衡的使用依相机的不同而不同。手动调节这种白平衡在不同地方有各不相同的名称,它们描述的是某些普通灯光情况下的白平衡设置。一般来说,用户需要给相机指出白平衡的基准点,即在画面中哪一个“白色”物体作为白点。但问题是什么是“白色”,譬如不同的白纸会有不同的白色,有些白纸可能稍微偏黄些,有些白纸可能稍稍偏白,而且光线会影响我们对“白色”色感,那么怎样确定“真正的白色”?解决这种问题的一种方法是随身携带一张标准

28、的白色的纸,拍摄时拿出来比较一下被摄体就行了。这个方法的效果非常好,那么在室内拍摄中很难决定此种设置时,不妨根据“参照”白纸设置白平衡。在没有白纸的时候,让相机对准眼球认为是白色的物体进行调节。数 码 相 机:等效感光度是什么在传统胶卷相机上I S O代表感光速度的标准,在数码相机中I S O定义和胶卷相同,代表着C C D或 者C M O S感光元件的感光速度,I S O数值越高就说明该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越强。I S O的计算公式为S=0.8/H (S感光度,H为曝光量)。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感光度越高,对曝光量的要求就越少。I S O 2 0 0的胶卷的感光速度是I S O 1 0 0的

29、两倍,换句话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I S O 2 0 0胶卷所需要的曝光时间是I S O 1 0 0胶卷的一半。在数码相机内,通过调节等效感光度的大小,可以改变光源多少和图片亮度的数值。因此,感光度也成了间接控制图片亮度的数值。在传统1 3 5胶卷相机中,等效感光值是相机底片对光线反应的敏感程度测量值,通常以I S O数码表示,数码越大表示感旋光性越强,常用的表示方法有I S O 1 0 0、4 0 0、1 0 0 0等,一般而言,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颗粒越粗,放大后的效果较差,而数码相机为也套用此I S O值来标示测光系统所采用的曝光,基准I S O越低,所需曝光量越高。传统照相机本身是无

30、感光度可言的,因为感光度只是感光材料在一定的曝光、显影、测试条件下对于辐射能感应程度的定量标志。使用过传统相机的人,都知道胶卷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感光度-通俗一点就是衡量胶卷需要多少光线才能完成准确曝光的数值。我们在照相机商店买的1 0 0、2 0 0、4 0 0的胶卷,数字表示的就是感光度。感光度一般用I S O值表示,这个数值增大,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也增,这样就可以在不同的光线进行拍摄。像I S 0 1 0 0的胶卷最适合在阳光灿烂的户外进行拍摄,而I S 0 4 0 0的胶卷则可以在室内或清晨、黄昏等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拍摄。但是,由于照相机与普通照相机不同,他的感光器件是使用了 C C D或

31、 者C M O S,对曝光多少也就有相应要求,也就有感光灵敏度高低的问题。这也就相当于胶片具有一定的感光度一样,数码相机厂家为了方便数码相机使用者理解,一般将数码相机的C C D的感光度(或对光线的灵敏度)等效转换为传统胶卷的感光度值,因而数字照相机也就有了“相当感光度”的说法。用通常衡量胶片感光度高低的眼光来看,目前数字照相机感光度分布在中、高速的范围,最低的为I S 0 5 0,最高的为I S 0 6 4 0 0,多数在I S 0 1 0 0左右。对某些数字照相机来说,感光度是单一的,加之C C D的感光宽容度很小,因而限制了它们的在光线过强或过弱条件下的使用效果。另外一些数字照相机相当感

32、光度有一定的范围,但即使在所允许范围内,将感光度设置得高或低,拍摄效果亦有所区别,平时拍摄应将它置于最佳感光度上这一档上。和传统相机一样,低 ISO值适合营造清晰、柔和的图片,而高的ISO值却可以补偿灯光不足的环境。在光线不足时,闪光灯的使用是必然的。但是,在一些场合下,例如展览馆或者表演会,不允许或不方便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ISO值来增加照片的亮度。数码相机ISO值的可调性,使得我们有时仅可通过调高ISO值、增加曝光补偿等办法,减少闪光灯的使用次数。调高iso 值可以增加光亮度,但是也可能增加照片的噪点。由下图看出,ISO值高的图片会比ISO值低的图片亮,但是同时,也容易增加噪点。曝

33、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 E 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喑,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 E V、+2 E 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数码相机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门,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和最终效果图差不多的图片,对焦,曝光一切启动。这个时候的曝光,正是最终图片的曝光度。图片如果明显偏亮或偏暗,说明相机的自动测光准确度有较大偏差,要强制进行曝光补偿,不过有的时候,拍摄时显示的亮度与实际拍摄结果有一定出入。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后立即浏览画面,此时,可以更加准确地看到拍摄出来的画面的明暗程度,不会再有出入。如果拍摄结果明显偏亮或偏暗,则要重新拍摄,强制进行曝光补偿。测光方式,用于决

34、定相机如何曝光。一般有矩阵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和A F区测光方式四种。矩阵测光可以将画面多个区域的测量值与典型组合库进行比较以决定适合整个图像的最佳曝光;中央重点测光用于人像,根据画面中央的亮度调节曝光,但仍保留情景细节;点测光时,相机对显示屏中央用圆圈表示的区域进行测光,即使背景较量或较暗,也可确保测量目标区域的被摄对象能正确曝光;而 A F区测光方式是当采用自动或手动对焦区域选择时一,使点测光与激活的对焦区域间建立连接。感 光 度(S e n s i t i v i t y),根据光源的不同强度调节相机的感光能力。用传统相机时一,我们可因应拍摄环境的亮度来选购不同感光度(速度)的底片

35、,例如一般阴天的环境可用I S 0 2 0 0,黑暗如舞台,演唱会的环境可用I S 0 4 0 0 或更高,而数码相机内也有类似的功能,它借着改变感光芯片里讯号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来改变I S O 值,但当提升I S O 值时,放大器也会把讯号中的噪声放大,产生粗微粒的影像。什 么 是“白平衡”?这必须先说明什么是白色,物体反射出的光彩颜色视光源的色彩而定。人的大脑可以侦测并且更正像这样的色彩改变,因此不论在阳光、阴霾的天气、室内灼光或荧光下。人们所看到的白色物体依旧。然而,就摄像头而言,这些由不同光源产生的“白色”在颜色上来说还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含浅蓝色,有的含黄色或红色。为了贴近人的视觉,摄像

36、头就必须模仿人类大脑并根据光线来调整色彩,以便在最后相片中能够呈现出肉眼所看到的白色。这称之为“白平衡”。大多数的摄像头都提供了“自动白平衡”的功能,但在不同的光源下,这个系统还是不能完全符合人对视觉的要求。因此较精密的摄像头就提供了使用者选择光源的范围如:日光(s u n l i g h t-色 温6 0 0 0 K),阴 天(c l o u d y-色温3 5 0 0-3 0 0 0 K),荧光-一般用于室内日 光 环 境(f l u o r e s c e n t-色 温5 5 0 0 K-4 0 0 0 K ),灼 光-室 内 强 光(i n c a n d e s c e n t-3

37、 5 0 0 K-3 0 0 0 K)和 闪 光 灯(S p e e d l i g h t)等不同的选择。一般展示台都提供手动和自动两种白平衡调节方式摄录机的光学变焦是依靠光学镜头结构来实现变焦,就是通过摄录头的镜片移动来使要拍摄的景物放大与缩小,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越能拍摄较远的景物。现在的家用摄录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在1 0倍2 2倍,能比较清楚的拍到7 0米外的东西。使用增倍镜能够增大摄录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在我们接触数码相机时,许多机型都会出现光学变焦以及数码变焦的概念。对于刚刚接触数码相机,并准备作出选购的消费者来说,往往只是看到两者均能够将远处物体放大,而无法具体的分辨出两者的实质区别。

38、这样往往导致具体选购的抉择出现失误。事实上,光学变焦是数码相机镜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参数,它和数码变焦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两者的区别不但体现出它们的工作原理上,在最终的成像效果上,两者也会有明显的差别。单单从成像质量来说,光学变焦比数码变焦优秀很多。但是数码变焦由于成本低廉,也广泛配备在消费级数码相机中。而且,随着图象处理技术的提高,数码变焦的效果也有所改善,例如索尼S m a r t Z o o m数码变焦技术,就是一个较为实用的数码变焦技术。在面临着众多的技术信息,消费者选购起来也更加棘手,到底在光学变焦与数码变焦之间该如何作出选择呢?下面我们就对两者的区别、实用性以及具体的选购等问题做些简

39、单陈述,希望能给大家的选购提供些建议。光学变焦与数码变焦的各自原理光学变焦要了解光学变焦的原理,首先我们来看看镜头成像的过程。在我们的初中物理课上,老师都会给我们做放大镜成像的试验,燃烧的蜡烛通过放大镜会在白板上清晰地投影出来,同时随着放大镜的前后移动,燃烧的蜡烛在白板上影像的大小会发生变化。这既是相机成像的原理,也是光学变焦的原理所在。相机的光学变焦就是通过改变镜头中焦点的位置,来改变进入镜头光线的角度,从而使同一距离的被摄物体在感光元件上变得更大,或者让更远的物体能够更清晰得聚焦在感光元件上。(点击小图看大图)上面是相机成像简单的平面图,光学变焦就是通过移动镜头内部镜片来改变焦点的位置,改

40、变镜头焦距的长短,并改变镜头的视角大小,从而实现影像的放大与缩小。上图中,红色三角形较长的直角边就是相机的焦距。当改变焦点的位置时,焦距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将焦点向成像面反方向移动,则焦距会变长,图中的视角也会变小。这样,视角范围内的景物在成像面上会变得更大。这就是光学变焦的原理。我们平时接触的数码相机光学变焦的焦距,它实际上就是上图中焦距 的 长 度。例 如 佳 能 A 9 5 的 3倍 光 学 变 焦 镜 头,它的焦距为7.8-23.4 m m,指的就是焦距长度能够变化的范围,实际上也就是被摄物体能够放大的范围。而等效焦长是将上述焦距换算为传统3 5 m m 相机的焦距,从而变得更加直观,这

41、个问题就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了。数码变焦数码变焦在原理上理解起来就比较复杂一些。就现在的主流技术来看,数码变焦是利用影像处理器将感光元件中某一区域的感光单元所获得的图象信息进行单独的放大。但是,这种单纯的放大事实上和图象处理软件中的局部放大是完全一样的,完全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现在,许多厂商的数码相机内部已经含有图象演算软件,它可以在图象放大,细节损失的同时一,将每个像素周边的像素特点进行分析,并用分析所得的数据在该像素周边增加像素,实际上就是所谓的“插补”成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局部放大对图象质量的影像,但事实上,这种减轻往往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将数码相机的成像结构进行简化可以获得上图。在数码

42、变焦时,被摄物体通过镜头在感光元件上的投影成像的大小并没有改变。只是,相机内部软件通过对感光元件中央部分的像素进行截取,并且使用内置软件进行放大以及插补,从而达到将影像放大的效果。这样的过程就是我们在数码相机中常看到的数码变焦广角镜头:镜头焦距很短,视角较宽,而景深却很深,比较适合拍摄较大场景的照片,如建筑、风景等题材用此类镜头拍摄时,景物会被缩小,距离拉远此类镜头焦距越小,视野越大,有24毫米、18、17、16毫米等。标头:所谓标准镜头,是指视角与人眼视角(单眼,不转动)相近的定焦头,般焦距在50m m左右。这类镜头体积小,光圈大,通常技术成熟,销巨大。大部分为定焦。特点是这样的镜头一般的光

43、圈大,成像清晰。因为拍人像较好,也叫“人像”头。长焦镜头:长焦距镜头是指比标准镜头的焦距长但是最大焦距不超过300毫米的摄影镜头。也叫望远镜头。主要用于体育摄影。野生动物摄影。比如拍竞技体育如运动会,锦标赛等,为不影响比赛,此类比赛举行时,记者往往被安排到一些特定的区域。因为不像风光摄影那样自由,所以有一些局限性。而这种区域往往离参赛选手(拍摄对象)较远,所以,为了拍特写,长焦就派上了用场。此类镜头看得远,景物会放大,感觉距离近。但是会有压缩。此类镜头一是视角小。所以,拍摄的景物空间范围也小,在相同的拍摄距离处,所拍摄的影像大于标准镜头,适用于拍摄远处景物的细部和拍摄不易接近的被摄体。二是景深

44、短。所以,能使处于杂乱环境中的被摄主体得到突出。但给精确调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在拍摄时调焦梢微不精确,就会造成主体虚糊。三是透视效果差。这种镜头具有明显地压缩空间纵深距离和夸大后景的特点。长焦距镜头在使用时,一般都是用来拍摄较远的景物。由于空气的吸收及漫散射光线的影响。所以,拍摄的影像反差较小,加之尘粒消光较严重,要达到十分精确的调焦是不容易的。使 用300毫米以上的超远摄镜头拍摄,还难以将各色光聚于一点,因而产生副光谱问题。基于上述情况,所以,有时所拍摄的作品的成像质量不高。也叫望远镜头。主要用于体育摄影。野生动物摄影。比如拍竞技体育如运动会,锦标赛等,为不影响比赛,此类比赛举行时,记者

45、往往被安排到一些特定的区域。因为不像风光摄影那样自由,所以有一些局限性。而这种区域往往离参赛选手(拍摄对象)较远,所以,为了拍特写,长焦就派上了用场。此类镜头看得远,景物会放大,感觉距离近。但是会有压缩。常见的有200、300、毫米。超长焦镜头:也叫超望远镜头。超远摄镜头的焦距远远大于标准镜头。(焦距大于300毫米的。用于竞技体育摄影或野生动物摄影。在某些情况,当被摄体距离自己十分遥远而又无条件靠近时,超长焦镜头就被派上了用场。这种镜头一般十分昂贵。现 有400毫 米600毫米甚至800毫 米(佳能)镜头,价 格6到8万。鱼眼镜头:焦距极短的一种特效镜头。鱼眼镜头是一种焦距极短并且视角接近或等

46、 于1 8 0 的镜头。1 6 n l m或焦距更短的镜头通常即可认为是鱼眼镜头。因为焦距短,景物会产生严重畸变,但摄影者正是用这种特征拍特效场面。它是一种极端的广角镜头,“鱼眼镜头”是它的俗称。为使镜头达到最大的摄影视角,这种摄影镜头的前镜片直径且呈抛物状向镜头前部凸出,与鱼的眼睛颇为相似,“鱼眼镜头”因此而得名。鱼眼镜头属于超广角镜头中的一种特殊镜头,它的视角力求达到或超出人眼所能看到的范围。尽管如此,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别,因为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看见的景物是有规则的固定形态,而通过鱼眼镜头产生的画面效果则超出了这一范畴。微距镜头:微距镜头是一种可以非常接近被摄体进行聚焦的镜头,微距镜头在胶片上

47、所形成的影像大小与被摄体自身的真实尺寸差不多相等。胶片上的影像大小与真实被摄体大小的关系叫做复制比率。1:1的比率意味着胶片上的影像跟实物大小一样,1:2的比率意味着胶片上的影像是真实物体大小的一半,1:3的比率意味着影像是物体的1/3,等等。不同的生产厂商使用不同的标准对他们的微距镜头进行命名,造成了某些混乱。一般来说,我们认为下面的术语比较适当。微距镜头(m a c r o l e n s)是指复制比率大约为1:1的镜头。微聚焦镜头(m a c r o-f o c u s i n g l e n s)是指复制比率在1:1.2 T :2之间的镜头。近聚焦镜头(c l o s e-f o c

48、u s i n g l e n s )是 指 复 制 比 率 在1:2 T:4之间的镜头。尽管微距镜头通常都是中等焦距的镜头,但实际上它可以是任何焦距的镜头,既有5 0 m m的微距镜头,也 有1 0 0 m m的微距镜头或7 0 T 8 0 m m的微距变焦镜头,给镜头冠以微距的名称,只不过是对于一个初学摄影的人,能够理解景深的概念,对于学习构图方式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对于以后的实践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谈下对景深的认识。景深,顾名思义,就是景物的深度。随便那张照片观察,我们都会发现这么个事实:你所拍摄的照片上,不但呈现了你所拍摄的所要拍摄的主题,也包括了主题前后的景物。景深

49、的含义,就是指拍摄主题前后所能在一张照片上成像的空间层次的深度。景深由两部分组成。拍摄主题前面能清晰成像的空间距离,叫做前景深;同理,拍摄主题后面能清晰成像的空间距离,就叫做后景深了,景深的范围就是前景深和后景深之和。这个概念在科学上是很好解释的,中学我们就做过凸透镜成像的试验,其中像距确定之后物距也应该是确定的。但是,假如我们先把蜡烛放在经过计算能够清晰成像的物距上,然后抛开物理理论,从实际出发,把蜡烛往前一厘米,或是往后移一厘米,这时再观察像屏,我们会发现,屏上的倒像依然很清晰。其实,屏上的像已然不如一开始的时候清晰了,但是我们肉眼不能分辨出来。无论是胶片相机还是数码相机,所用的成像方式也

50、一如刚才所做的实验,这时,物距就是我们对焦的主题,而从物距前到物距后很大i段空间,都如实记录在底片或者电子感光材料上,把所记录下来的冲洗成照片观察会发现,我们能分析出那一段空间范围是清晰的,这段范围之外的景物就有些模糊了。这个清晰与模糊的概念并不准确,而且或许也人而异,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如果是一张好的照片,就一定有一段可以清晰的看到的范围。景深的大小,有 个具体的计算方法,全是些数学公式,除非是像翻拍之类的精确摄影,没必要关心这些公式,我们只需要关心公式中的一些变量就可以了。分析如下,首先是光圈,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接着是焦距,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