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题库.doc

上传人:z**** 文档编号:89810600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题库.doc(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根本信息中文名称:小学生心理学英文名称: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程总学时:理论学时:48学时 总学分:3学分适用专业:小学教育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思想道德修养、英语、体育、高等数学C、人文社会科学根底等开课系部:教育心理科学系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小学生心理学?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教育教学的实践和小学教师职业活动的需要而开设的。开设这门课程,一是为了对未来教师进行职前培训,使他们比拟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必要的小学生心理学根底理论、根本知识、根本技能和研究方法,把握小学生心理开展的特点及心理开展规律,树立科学的心理教育

2、观;二是为了培养和提高未来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存在于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常见问题,以便能尽快适应小学教学工作的需要;适应小学教师素质提高的要求以及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的需要。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小学教育学以及各学科教学法和进行教育实习的根底,并为他们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和进行教学改革提供心理学的依据和深入思考的线索。本课程是一门具有师范性特点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三、课程教学根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一年级学生,安排在一年级第二学期。本课程是在对普通心理学的根本理论学习的根底上开设的,属于开展心理

3、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主要包括小学生心理学的根本理论、小学生的开展心理、小学生学习心理和小学生的健康心理、差异心理以及创造力培养等有关内容。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毕业后将主要从事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所以他们必须了解小学生心理学方面的有关知识,以便将来能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性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并提高自己与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一本课程教学根本要求是:1、使学生从系统论的角度了解和掌握小学儿童心理学的根本概念、根底知识和根本理论,建立小学生心理学的知识结构,为进一步掌握小学生心理特点奠定根底,树立科学的心理观。2、使学生理解心理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学会

4、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解和分析人的心理现象,帮助学生加深对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的认识,树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观念,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心理科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学会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小学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并掌握在教学中遵循心理学的规律,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为将来从事教育工作奠定根底。二本课程教学体系本课程大致分为:小学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儿童心理开展的根本原理;小学生的认知开展、小学生个性开展、小学生社会性开展、小学生品德的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小学生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小学生学习策略;小学生心理健康;小学生创造力开发;小学生心理差异与因材施

5、教等。本课程教学重点:小学生认知开展与心理教育、个性开展与心理教育、学习心理教育、品德心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差异教育。本课程教学难点:小学生认知开展与心理教育、 学习心理教育、 个性开展与心理教育。三本课程的具体教学安排:第一章 心理学与小学生心理学概述3学时一、本章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1、在学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包含的内容的根底上,熟悉心理的实质,以便为学习小学生心理学奠定根底2、理解小学生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3、掌握小学生心理学研究的原那么与方法 二、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小学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教学难点:小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三、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6、心理学概述与实质第二节 小学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三节 小学生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与原那么第四节 小学生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四、本章作业题1、小学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小学生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有哪些?3、小学生心理学研究的原那么有哪些? 4、试述小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及其各自的利弊第二章 儿童心理开展的根本理论3学时一、本章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儿童心理开展的主要表现1、 掌握儿童心理开展的特性2、 了解影响儿童心理开展的因素3、 了解儿童心理开展的理论二、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儿童心理开展的主要表现和特性2、教学难点:儿童心理开展的理论 三、本章的主要教学

7、内容:第一节 儿童心理开展的规律 1、儿童心理开展的概念和表现2、儿童心理开展的阶段划分3、儿童心理开展的特性第二节 小学生心理开展的生理根底1、小学生身体开展的特点与表现2、小学生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开展3、身体其他系统和组织的开展第三节 影响儿童心理开展的因素1、影响儿童心理开展的主要因素2、儿童心理开展的动力第四节 儿童心理开展的理论一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开展理论二维果斯基的心理开展观三埃里克森的心理开展观四朱智贤的心理开展观四、本章作业题1、儿童心理开展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儿童心理开展的特性有哪些?3、影响儿童心理开展的因素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4、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开展的阶段有哪些?5、

8、谈谈维果斯基的“最近开展区思想对教学的启示第三章 小学生心理开展的生理根底3学时一、本章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小学生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2、使学生了解身体开展的特点与表现;3、使学生理解小学生大脑和神经系统开展的特点;4、使学生掌握对于小学生应如何预防疾病,保持健康二、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小学生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以及身体开展的特点与表现。教学难点是小学生大脑和神经系统开展的特点教学重点:小学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三、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小学生的生长发育一、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二、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三、小学生身体开展的

9、特点与表现第二节 小学生神经系统发育及大脑活动特点一、神经系统及其功能心理学中的内容二、小学生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开展三、小学生大脑活动的特点第三节 小学生身体健康与疾病一、小学生身体健康的标准二、小学生健康状况与疾病三、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肥胖五、第三章作业题1、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有哪些?2、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3、小学生身体开展的特点与表现有哪些?4、小学生大脑活动的特点有哪些?5、怎样才能保证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第四章 小学生小学生的感知、注意的开展与教学6学时一、本章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小学生感知觉开展的特点及其对教学的要求 2、使学生掌握小学生观察力的开展与观

10、察力的培养;3、使学生理解小学生注意开展的特点以及如何根据小学生注意的特点组织教学活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观察力的开展与观察力的培养;如何根据小学生注意的特点组织教学活动。教学难点是感知觉开展的特点及其对教学的要求三、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小学生感知的开展与教学一、小学生感觉的开展一视觉的开展:二听觉的开展三运动觉的开展二、小学生知觉的开展一空间知觉的开展二时间知觉的开展三运动知觉的开展第二节 小学生观察力的开展与培养一、观察力的意义作用二、小学生观察力的开展及特点:二、小学生观察力的培养第三节 小学生注意的开展与教学一 、小学生注意的特点二、小学生注意的特点与规律在教学中的

11、运用一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二善于组织和开展学生的有意注意三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第四节 多动障碍的诊断与治疗一、涵义; 二、特征; 三、儿童多动与注意缺陷或多动障碍的区别四、诊断标准; 五、形成的原因 六、多动症的治疗五、第四章作业题1、小学生视觉的开展表现在哪几方面?听觉能力包括哪几方面?2、小学生观察力开展有哪几个阶段?你认为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有哪些?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直至教学?4、名词解释:观察 分心 注意缺乏5、注意缺陷的根本特征是什么?儿童活动过度与多动症的区别有哪些?6、多动症形成的原因有哪些?第五章 小学生的记忆3学时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2、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小学生记忆的一般特点及其对教学的要求 2、使学生掌握小学生记忆策略的开展;3、使学生理解小学生记忆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二、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小学生记忆的一般特点及其对教学的要求。教学难点是记忆策略以及小学生记忆策略开展的特点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小学生记忆的一般特点一、有意识记稳步开展并逐步取代无意识记的主导地位二、意义识记稳步开展并逐步取代机械识记的主导地位三、抽象记忆不断开展并逐步取代形象记忆的主导地位第二节 小学生记忆策略的开展一、儿童记忆策略开展的一般趋向一什么是记忆策略二儿童记忆策略开展的一般趋势二、小学生记忆策略的开展一小学生复述策略的开展二小

13、学生组织策略的开展三小学生精制策略的开展第三节 小学生元记忆的开展一、小学生元记忆知识的开展1、小学生元记忆知识的开展方面,三年级是关键2、小学生记忆策略方面的元记忆知识的开展二、小学生元记忆监控的开展1、什么是元记忆监控2、小学生元记忆监控能力的开展:第三节 小学生记忆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一、有意识记和意义识记能力的培养一有意识记能力的培养二意义识记能力的培养二、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复习1、及时复习;2、交替复习;3、把握好复习的量三、增进记忆的策略一复述策略二精制策略:类比法;拓展与引申;质疑和先行组织者三组织策略四、本章作业题1、小学生记忆的一般特点有哪些?2、什么是记忆策略?常用的记忆策略有

14、哪几种?3、什么是元认知和元记忆?4、如何培养小学生有意识记和意义识记的能力?5、如何科学地组织学生复习功课?第六章 小学生的言语开展5学时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小学生言语开展的一般特点及其对教学的要求 2、使学生了解书面言语的特点与小学生书面言语的开展及其对教学的要求;3、使学生理解小学生内部言语的特点与开展阶段;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书面言语的特点与小学生书面言语的开展及其对教学的要求。教学难点是学生内部言语的特点与开展阶段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开展与培养一、言语与语言一区别:二联系二、小学生言语开展的总趋势:三、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开展一口头

15、言语及其表现形式二小学生口头言语形成和开展的规律三促进小学生口头言语开展的教育对策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培养四纠正小学生口头言语中的不良现象第二节 小学生书面言语的开展与培养一、书面言语及其特点二、小学生书面言语的开展一识字:二阅读:三写作:第三节 小学生内部言语的开展一、内部言语及其特点二、小学生内部言语开展的特点四、本章作业题1、什么是言语?它的交际形式有哪几种?2、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头言语3、小学生书面言语开展的过程与特点有哪些?4、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的特点各有哪些?第七章 小学生智力与思维的开展3学时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小学生智力的概念及开展的一般特点; 2、使学生了解

16、小学生思维的开展的特点;3、使学生理解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开展与培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小学生思维的品质与培养。教学难点是智力的理论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智力与智力测验第二节 小学生思维的特点一小学生思维开展的特点二小学生思维根本过程的开展三小学生思维根本形式的开展第三节 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开展与培养四、本章作业题1、小学生思维开展的特点有哪些?2、小学生思维开展的形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八章 小学生创造力的开展3学时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创造力的内涵、特征和种类2、理解影响创造力的主要因素和开发小学生创造力的意义3、掌握小学生创造力的特点、测量和开发二、教学重点、难点1、

17、教学重点:小学生创造力的开发2、教学难点:小学生创造力的开展三、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创造力概述 一创造力的涵义及心理要素二创造力的特征与种类三影响创造力的主要因素四开发小学生创造力的意义第二节 小学生创造力的开展 一小学生创造力的特点二小学生创造力的测量第三节 小学生创造力的开发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二提高教师的创造力素质三创设民主教学环境,形成开放式课堂四以“问题解决教学法为核心组织教学五组织具有创造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四、本章作业题1、什么是创造力?2、小学生创造力有何特点?3、你认为应如何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第九章 小学生情感与意志的开展3学时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

18、小学生情感开展的一般特点与培养 2、使学生了解书使学生了解小学生意志开展的一般特点与培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情感的特点与培养教学难点是情感开展理论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小学生情感开展的特点与培养一、情感开展的理论二、小学生情感开展的特点:三、小学生情感的培养四、正确对待小学生的情感障碍第二节 小学生意志的开展与培养一、小学生意志开展特点二、小学生意志的培养四、本章作业题1、小学生情感开展的特点有哪些?如何培养?2、小学生意志开展的特点有哪些?如何培养?第十章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3学时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小学生自我意识开展的特点与教育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自我意识及

19、其影响因素教学难点是小学生学业自我概念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小学生自我意识开展的一般特点第二节 小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第三节 小学生的自尊与自我控制能力四、本章作业题1、影响小学生自我概念开展的意识有哪些?2、小学生自我意识开展经历的阶段有哪些?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意识?第十一章 小学生社会性开展6学时一、本章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社会认知及小学生的社会认知的开展2、掌握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及培养3、了解小学生的反社会行为及预防和干预4、熟悉小学生的人际关系及教育二、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小学生的社会行为2、教学难点:小学生的社会认知三、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小

20、学生的社会认知 一社会认知概述二小学生社会认知的开展第二节 小学生的社会行为 一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二小学生的反社会行为第三节 小学生的人际关系 一小学生的亲子关系二小学生的同伴关系三师生关系四、本章作业题1、什么是社会认知?小学生社会认知主要表达在哪些方面?2、什么是亲社会行为?小学生亲社会行为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3、如何预防、干预小学生的攻击行为?4、同伴团体对小学生心理开展有何影响?教师如何对待小学生的非正式团体?5、小学生的师生关系有何特点?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6、联系实际谈谈“罗森塔尔期望效应给教育者的启示。第十二章 小学生的品德培养3学时一、本章的主要教学

21、目的和要求:1、了解品德及其与道德的关系2、理解品德的心理结构3、掌握小学生道德认识的形成与提高4、掌握小学生道德情感开展的特点与培养5、掌握小学生道德意志形成的特点与锻炼6、熟悉小学生道德行为形成的特点与培养7、掌握小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及矫正方法二、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小学生品德的培养2、教学难点:小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三、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品德概述 一品德及其与道德的关系二品德的心理结构第二节 小学生品德开展的过程一小学生道德认识的形成二小学生道德情感开展的特点三小学生道德意志形成的特点四小学生道德行为形成的特点第三节 小学生品德的培养一小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二小学

22、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三小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四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第四节 小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一小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二小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方法四、本章作业题1、什么是品德?它与道德的关系如何?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些根本成分?2、小学生的道德认识有何特点?如何提高其道德认识?3、什么是道德情感?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情感?4、在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哪些问题?5、分析小学生不良行为的表现及原因,并提出其矫正不良行为的策略。第十三章 小学生的学习4学时一、本章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学习的内涵2、掌握小学生学习策略与培养3、理解学习动机的理论4、掌握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二

23、、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2、教学难点:学习动机的理论三、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小学生学习的特点一小学生想学习活动二小学生学习策略与培养第二节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学习动机的理论1、行为主义的理论2、人本主义的理论3、成就动机理论4、归因理论5、自我效能感理论二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三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第三节 小学生的学习策略一学习策略的概念二学习策略的分类三 小学生常见的学习策略四小学生学习策略的教学四、本章作业题1、学习的内涵有哪些?2、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的要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3、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4、你认为应如何

24、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5、小学生常见的学习策略及其培养四、有关教学环节的要求本课程安排在大学本科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共3个学分,按照课程方案的规定,本课程上课时间为16周,共计84学时。本课程开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几门公共根底课程和普通心理学这门最根底的课程,这就为学生学习小学生心理学奠定了理论根底,特别是普通心理学的学习,使学生对心理学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大脑中已经构建了心理学的框架,了解了心理学的生理根底等,这些都为大学生学习小学生心理学从科学的思想、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原那么和理论的探讨等方面奠定了一定的根底。本课程主要以讲授法为主,并适当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谈话法、案例分

25、析法、实验演示法、自学讲解与辅导相结合等教学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本课程每章所留的作业,一般都是让学生在课后去做,课堂上一般不做书面作业,只让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口头答复下列问题;课堂中全班或小组讨论;中小学教学中的案例分析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以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从个别问题中受到启发,目的是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学期末的闭卷考试。五、学时分配章 节主 要 内 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作业题量备注讲授习题讨论课外小计第一章心理学与小学生心理学概述3课后3名词、简答、论述4个第二章儿童心理开展的根本理论3课后3

26、名词、简答5个第三章小学生心理开展的生理根底3课后3问答、案例5个第四章小学生小学生的感知、注意的开展与教学6课后6名词、问答6个第五章小学生的记忆3课后3简答题5个第六章小学生的言语开展5课后5简答题4个第七章小学生智力与思维的开展3课后3简答题2个第八章小学生创造力的开展3课后3简答题3个第九章小学生情感与意志的开展3课后3简答、论述2个第十章小学生的自我意识3课后3简答题3个第十一章小学生社会性开展6课后6问答、论述、实例分析6个第十二章小学生的品德培养3课后3问答、论述5个第十三章小学生的学习4课后4问答、论述5个合计4848六、使用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一使用的教科书: 李晓东主编的

27、?小学生心理学?,2003年8月第一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版。二主要教学参考书:1、王耘、叶中根、林崇德主编的?小学生心理学?,1993年11月第一版,浙江教育出版社版。2、朱智贤著的?儿童心理学?,1996年第一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版3、林礼元、徐胜三编著的?小学儿童心理学?,1982年第一版,教育科学出版社版。4、张恩宠、卢志英的?儿童心理与教育漫谈?,1982年第一版,教育科学出版社版。5、施德明编?儿童教育漫谈?,1993年第一版,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版。6、苏柳布林斯卡娅著,杨家荣、李兴汉等译?向教师谈谈小学生心理?,1998年第一版,教育科学出版社版。7、李丹主编的?儿童开展心理学?,2002年第一版,华东师大版等8、冯维主编的?小学心理学?,2003年7月第一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版。执笔教师: 畅芳珍 教研室主任:张玉琴 教学系部主任:郭红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