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二版)考前复习归纳归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第二版)考前复习归纳归纳.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优质文本?社会心理学?考点复习优质文本1、和的区别。 是指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是指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更着重定性分析,着重在定量分析的根底上再进行定性分析。 在研究眼点上,的着重点似乎是面向社会结构的,从宏观方面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对社会组织所具有的功能。而的着重点似乎是面向个体的,从微观方面,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在个体上产生开展过程与条件。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 实验室研究法。优点:对实验情景的控制程度高,因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清楚、明确。 缺点:实验情况和实验者对被实验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更加突出,需小心处理。 调查法。优点:直截了当,针对性强,问卷法比访
2、谈法更省时,可以同时收集到大量信息,结果也有较大的概括性。 缺点:主要问题的准确性上,被试者答复以下问题可能发生有意无意的偏差。 观察法。优点:在于他的现实性,它主要研究现实生活条件下自然发生的过程。 缺点:研究者对于被研究者的情况即使了解得很清楚,但任何团体都有其特殊性,因此,很难把研究成果运用于其他的团体中去。3、单一支配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根本观点。 快乐说。代表人物:本瑟姆。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追求快乐。 自我说。代表人物:霍布斯。他认为根本行为是权利的追求。 同情说。代表人物:亚当斯密。他认为同情是人类的本性,是人类社会的心理根底。 模仿说。代表人物:塔尔特。他认为“社会就是模仿 暗示说。
3、代表人物:黎朋。他认为由于人们的情感、情绪容易受到一种暗示而被激发出来。 本能说。代表人物:麦独孤。他认为本能会影响个人对社会的认识、兴趣、情操、行为等。 习惯说。代表人物:詹姆士。他认为习惯是本能的转移,本能活动经过屡次重复就会成为习惯。 态度说。代表人物:杜马斯。他认为态度对人们心理活动起一种准备作用。4、请介绍一下皮克马利翁效应。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研究了教师对学生的成绩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效应称为皮克马利翁效应。5、皮尔杰的道德开展理论。 道德判断从他律到自律。 道德判断从效果到动机。 对于错误的行为的处理,从为惩罚而惩罚到采取有针对性的惩罚方式。6、埃里克逊的自我开展观。 婴儿期。婴儿期
4、是从出生到18个月左右,这阶段获得根本信任感而克服根本不信任感。 童年期。童年期是从18个月到三四岁,这阶段是获得自主感而防止疑心感和羞耻感。 学前期。学前期是从四到五岁,这阶段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学龄初期。学龄初期是从六到十一二岁,获得勤奋感防止自卑感。 青春期。青春期亦即青少年期,相当于初高中阶段,这个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确实定与自我角色的形成,主要是获得同一感而防止同一性混乱。 成年早期。成年早期是从18岁到30岁,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这阶段是获得亲密感,防止孤独感。 成年期。成年期亦即中年期与壮年期。这是成家立业的阶段,这阶段是获得创造力感,防止“自我专注。 成熟期。成熟
5、期亦即老年期。这阶段是获得完美感,防止失望感。7、自我结构的五个层面。 物质自我; 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反思自我。8、情感意志活动中的两性差异及人际交往中的两性差异。1男子的支配欲; 女性的忍耐心和依赖心。 2两性在人际交往中的一般特点:男性喜欢成群结队,女性喜欢三三两两;语言交往中的两性差异; 非语言交往中的两性差异。9、动机的概念及其功能 动机的概念: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到达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功能:激活功能。动机激发个体行为,具有推动作用; 指向功能。个体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因而具有目的性,在到达目标之前行为不会停止; 调节功能。个体行为在到达目标前,动机具有维护作用,如果
6、行为受阻,其一动机可能被其他动机所置换,这是动机的调节作用。10、请介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生理需要; 平安需要; 社交爱和归属的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11、社会动机的分类有那些? 生理性动机; 社会性动机; 内部和外部动机; 初级的原发动机和高级的习得的社会性动机; 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12、社会认知的特征及何为第一印象? 社会认知的特征:认知的选择性;认知反响的显著性;认知行为的自我控制性。 第一印象:亦称初次印象,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13、影响社会认知的心里因素有哪些? 兴趣与动机;需要与价值;过去的经验;情绪的影响;当时的情景;认知者的需要。14、
7、印象整饰和印象形成的区别 印象形成对认知者来说是信息输入,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而印象整饰是信息的输出,是对他人印象形成施加影响。15、奥尔波特认为事物的六种价值有哪些? 经济价值; 理论的价值; 审美价值; 权利的价值; 社会的价值;宗教的价值。16、什么是偏见及偏见的特征? 偏见:是个人对他人或其他团体特有的缺乏充分事实根据的态度。 特征:偏见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根底; 偏见的认知成分就是刻板印象; 偏见有过度类化的倾向; 偏见具有先入为主的判断。17、怎样进行说服宣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实事求是的提供信息;说服宣传要晓以利害;双方面宣传和单方面宣传;逐步提出要求;积极参加活动;
8、团体规定。18、社会态度转变的个人因素 自尊心的强度; 权威主义倾向的强度; 想象力的丰富性;性别; 智力水平;当时的需要19、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答:1实验室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是在社会心理学最早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在实验室条件下,控制一切估计会干扰实验结果的其他因素,有目的、有组织地操纵某个因素,查明被实验者心理效果和影响。2调查法这是结合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问题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方法。调查者可以针对人们的情绪、动机、需要等心理状态,运用问卷、谈话等方式,进行广泛的调查,以收集材料并加以分析归纳。 3观察法 这是围绕着团体生活的正常活动进行的系统观察,以获得数据作出结论。4档案研究法 档案
9、研究法是指对现有的档案材料的内容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档案材料包括报纸的报道、政策或团体的记录、书籍、杂志、信件、讲演稿等。5物理痕迹研究法。物理痕迹研究法是利用残留在物体的印记来研究有关社会心理现象的方法。20、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行为是怎样得来的?答: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行为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也是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改变的。21、社会心理学着重研究的是什么?答:社会心理学着重研究社会与个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心理学十分重视研究社会与个体的相互作用,也就是研究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媒介物是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刺激物语言。22、态度的理念和特点是什么? 答: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
10、持久的个人的内在的结构,它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响之间的中介因素,个体对外界刺激发出反响受其态度所调节。2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答:1生理的需要;2平安的需要;3社交爱和归属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24、心理实验室是哪一年建的?是谁建的?答:冯特于1879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25、自我意识的成分。答: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评价。26、增进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答:1邻近性因素,指人与人在时间、空间上的临近性。2相似性因素,又称为类似性因素。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君子 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3补偿性因素,又称为需要的互补。需要上的互补是 将
11、人际交往联系在一起的最强有力的纽带。4仪表的魅力。尽管不同时代、不同民族、 不同文化传统下的人对美的认识不同,但置身于美的环境总会令人赏心悦目,感到愉快。5个性品质或人格特征。人在现实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的行为倾向性、人格、气 质、能力等个性品质,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开展。6情景因素。它是指社会环境、自我环境、心理环境三方面。27、态度为什么可以观察、测量、可以量化?答: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他们自己的态度,或无法用语言或文字表达,观察法不是衡量态度的有效方法,因此,观察到的外在行为常常不能代表真实的态度,因此利用某些特殊的态度测量技术是完全必要的。所以态度可以测量。28、什么是单一支配理论代表人物
12、及其观点。(1)本瑟姆的快乐说,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追求快乐。(2)霍布斯的自我说,他认为人的根本行为是权利的追求,因此人类的行为表现自我的热情与自我的力量。(3)亚当斯密的同情说,他认为同情是人类的本性。(4)塔尔特的模仿说,他认为社会就是模仿。(5)黎朋的暗示说,他认为人们的情感、情绪容易受到一种暗示。(6)麦独孤的本能说,他认为人的本能会影响个人对社会的认识、兴趣、情操等。(7)詹姆士的习惯说,他认为习惯就是本能的转移。(8)杜马斯的态度说,他认为态度是一种神经心理状态。29、什么是社会化?答: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叫做社会化
13、。30、什么是社会角色?答: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和相应的心理状态。31、什么是第一印象?答:第一印象,亦称初次印象。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称第一印象。32、什么是首因效应?答: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33、什么是归因?如何解释归因?答: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34、如何解释群体的凝聚力?如何提高?答:团体凝聚力是指能使团体团结一致的力量,
14、它往往用团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来衡量。 35、你认为心理健康有什么意义?答:心理健康的意义:1、促进身心的健康开展。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开来,心理健康能促进生理健康。2和谐人际关系。人格完美、心理健康的人,他们不但人际关系和谐,而且还会带来事业的进步和成功。3完善个人事业。心理健康的意义还表达在工作和事业上。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源于一个健康的心理。4提高生命质量。关注心理健康就是关注生命,保持心理健康能够极大地提高生命质量。5心理健康对于预防精神疾病、心身疾病和恶性事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6心理健康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36、社会心理
15、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什么?答: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一事件作为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并称他为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37、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的规律。答:印象形成是指对他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意义,使自个体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即个体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的旧经验为根底进行理解,讲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形成有关他人或事物概念的过程。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等到了解了他人的全部特征才形成对他人的印象,而是根据有限甚至片段的信息,就进行加工整理,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在这个利用信息的过程中,心理学研究发现两种
16、加工模式:平均模式、累加模式。38、良好人际关系的阶段有哪些?答:良好人际关系的阶段有:1定向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初步确定要交往并建立关系的对象,包含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2情感探索阶段。在这个阶段,双方主要是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真实的情感联系。3情感交流阶段。在此阶段,双方的人际关系开始出现由正式交往转向非正式交往的实质性变化。4稳定交往阶段。这是人际关系开展的最高水平。双方在心里上高度相容,彼此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绝大局部的私密性的领域,分享自己的生活,成为“生死之交。39、态度的形成与转变。答:人的社会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形成的;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17、,而是在互动和交往过程中开展变化的。40、表达情绪的原那么有哪些?答:1真实原那么。真实表达自己还有助于让别人了解表达者的感受,使问题更快得到解决。真实让情绪表达者变得有血有肉,充满活力,别人会更愿意向表达者走近。2灵活原那么。越成熟的系统越灵活,它代表着表达者对自己的情绪表达有着创造性的控制权,不被情境或者残留的幼年规那么所左右。3就事论事原那么。能够就事论事,也就说明情绪表达者可以把现在和过去区分开来,你是理性和成熟的,而非情绪化和神经质的。41、1966年布雷姆提出什么理论?根本观点是什么?答:在1966年,布雷姆提出了对抗理论。根本观点是:人们相信对自己的行为拥有控制权,因此当这种控制
18、自由受到限制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采取对抗的方式,以保持自己的自由。42、领导效应理论是谁提出来的?根本观点是什么?答:领导效应理论是卢因提出来的,根本观点是:卢因认为,对团体有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专制的领导方式、民主的领导方式、自由放任的领导方式。一个团体除了领导者之外,还有参与者。团体规模的大小是决定其成员参与程度和人数的一个主要因素。卢因进一步指出,由于非正式组织的实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系和作用,所以,根本团体的规模以小为好,便于成员相互间能经常交往。43、沟通按方式分类分为哪几类?答:1个人、团体各层次沟通方式。、个人内省;、个人与个人的沟通;、团体与个人的沟通。2单向、双向的沟通方
19、式;3下行、平行、上行的沟通方式;4团体结构的沟通方式;5学校师生间的沟通形式。44、侵犯诱因的代表理论人物及其根本观点。答:1弗洛伊德和洛伦茨分别从精神分析角度和动物生存中习性开展的角度解释人的侵犯行为,认为侵犯是人的本能行为,是与生俱来的。发生侵犯行为的动因来自人的内部。2多拉德等人认为,挫折是引起侵犯的原因,侵犯是挫折的后果,二者之间是单一的因果关系。3伯科威茨等人那么认为,各种厌恶事件都可能成为侵犯的诱因,它们引起某种情绪唤醒或是侵犯行为的准备状态。挫折作为侵犯的诱因之一,在外部适当的条件下,经数次重复,便会与侵犯行为形成习惯性联系。4班杜拉以其社会学习理论为根底提出,人并不是生来就具有侵犯能力的,这种能力必须通过学习获得。45、什么是习得无助模型?答:“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屡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翻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备注:该文档归纳补充的重点是由时蓉华编著的、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心理学?第二版。具体详解请看此教材,有缺乏之处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