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华中理工版)第二章学习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电子技术(华中理工版)第二章学习课件.pptx(5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重点重点:晶体二极管的原理、伏安特性及电流方程晶体二极管的原理、伏安特性及电流方程。难点难点:1.1.两种载流子两种载流子 2.PN 2.PN结的形成结的形成 3 3.单向导电性单向导电性 4.4.载流子的运动载流子的运动重点难点重点难点2.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半导体的基本知识2.3 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二极管2.4 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2.5 特殊二极管特殊二极管2.2 PN结的形成及特性结的形成及特性2.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2.1.1 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材料 2.1.2 半导体的共价键结构半导体的共价键结构 2.1.3 本征半导体本征半导体 2
2、.1.4 杂质半导体杂质半导体 2.1.1 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材料 一、物体的导电特性一、物体的导电特性 根据物体导电能力根据物体导电能力(电阻率电阻率)的不同,来划分的不同,来划分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半导体: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如:半导体: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如:典型的半导体有硅典型的半导体有硅Si和锗和锗Ge以及砷化镓以及砷化镓GaAs等。等。二、半导体的特点1、光敏性和热敏性:2、掺杂性:2.1.3 本征半导体本征半导体一、本征半导体的结构特点一、本征半导体的结构特点GeSi通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可以将半导体制成晶体。通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可以将半导体制成晶体。现代
3、电子学中,用的最多的半导体是硅和锗,它们现代电子学中,用的最多的半导体是硅和锗,它们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都是四个。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都是四个。本征半导体:完全纯洁的、结构完整的半导体晶体。本征半导体:完全纯洁的、结构完整的半导体晶体。在硅和锗晶体中,原子按四角形系统组成在硅和锗晶体中,原子按四角形系统组成晶体点阵,每个原子都处在正四面体的中心,晶体点阵,每个原子都处在正四面体的中心,而四个其它原子位于四面体的顶点,每个原子而四个其它原子位于四面体的顶点,每个原子与其相临的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共用一对价与其相临的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共用一对价电子。电子。硅和锗的晶硅和锗的晶体结构:体结构:
4、硅和锗的共价键结构硅和锗的共价键结构共价键共共价键共用电子对用电子对+4+4+4+4+4+4表示除表示除去价电子去价电子后的原子后的原子共价键中的两个电子被紧紧束缚在共价键中,称为共价键中的两个电子被紧紧束缚在共价键中,称为束缚电子,常温下束缚电子很难脱离共价键成为自束缚电子,常温下束缚电子很难脱离共价键成为自由电子,因此本征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很少,所以由电子,因此本征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很少,所以本征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很弱。本征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很弱。形成共价键后,每个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形成共价键后,每个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八个,构成稳定结构。八个,构成稳定结构。共价键有很强的结合力,使原子规共价键
5、有很强的结合力,使原子规则排列,形成晶体。则排列,形成晶体。+4+4+4+4二、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理二、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理在绝对在绝对0度度(T=0K)和没有外界激发时和没有外界激发时,价价电子完全被共价键束缚着,本征半导体中没有可电子完全被共价键束缚着,本征半导体中没有可以运动的带电粒子(即载流子),它的导电能力以运动的带电粒子(即载流子),它的导电能力为为 0,相当于绝缘体。,相当于绝缘体。在常温下,由于热激发,使一些价电子获在常温下,由于热激发,使一些价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而脱离共价键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得足够的能量而脱离共价键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同时共价键上留下一个空位,称为空穴。这子
6、,同时共价键上留下一个空位,称为空穴。这种现象称为本征激发。种现象称为本征激发。1.1.载流子、自由电子和空穴载流子、自由电子和空穴+4+4+4+4自由电子自由电子空穴空穴束缚电子束缚电子2.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理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理+4+4+4+4在其它力的作用下,在其它力的作用下,空穴吸引附近的电子空穴吸引附近的电子来填补,这样的结果来填补,这样的结果相当于空穴的迁移,相当于空穴的迁移,而空穴的迁移相当于而空穴的迁移相当于正电荷的移动,因此正电荷的移动,因此可以认为空穴是载流可以认为空穴是载流子。子。本征半导体中存在数量相等的两种载流子,即本征半导体中存在数量相等的两种载流子,即自由电子和空
7、穴。自由电子和空穴。2.1.3 本征半导体本征半导体本征半导体本征半导体化学成分纯洁的半导体。它在物理结构化学成分纯洁的半导体。它在物理结构上呈单晶体形态。上呈单晶体形态。空穴空穴共价键中的空位共价键中的空位。电子空穴对电子空穴对由热激发而由热激发而产生的自由电子和空穴对产生的自由电子和空穴对。空穴的移动空穴的移动空穴的运动空穴的运动是靠相邻共价键中的价电子是靠相邻共价键中的价电子依次填充空穴来实现的。依次填充空穴来实现的。空穴的移动空穴的移动温度越高,载流子的浓度越高。因此本征半温度越高,载流子的浓度越高。因此本征半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强,温度是影响半导体性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强,温度是影响半导体性
8、能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这是半导体的一能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这是半导体的一大特点。大特点。本征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取决于载流子的浓度。本征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取决于载流子的浓度。本征半导体中电流由两局部组成:本征半导体中电流由两局部组成:1.自由电子移动产生的电流。自由电子移动产生的电流。2.空穴移动产生的电流。空穴移动产生的电流。2.1.4 杂质半导体杂质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某些微量元素作为杂质,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某些微量元素作为杂质,可使半导体的导电性发生显著变化。掺入的杂质可使半导体的导电性发生显著变化。掺入的杂质主要是三价或五价元素。掺入杂质的本征半导体主要是三价或五价元素。掺入杂质的
9、本征半导体称为杂质半导体。称为杂质半导体。N型半导体型半导体掺入五价杂质元素(如磷)的掺入五价杂质元素(如磷)的半导体。半导体。P型半导体型半导体掺入三价杂质元素(如硼)掺入三价杂质元素(如硼)的半导体。的半导体。1.N型半导体型半导体 因五价杂质原子中因五价杂质原子中只有四个价电子能与周只有四个价电子能与周围四个半导体原子中的围四个半导体原子中的价电子形成共价键,而价电子形成共价键,而多余的一个价电子因无多余的一个价电子因无共价键束缚而很容易形共价键束缚而很容易形成自由电子。成自由电子。在在N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是多数载流子,它主要由杂质原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是多数载流子,它主要由杂质原子提供子
10、提供;空穴是少数载流子空穴是少数载流子,由热激发形成。由热激发形成。提供自由电子的五价杂质原子因带正电荷而成为正离子,提供自由电子的五价杂质原子因带正电荷而成为正离子,因此五价杂质原子也称为施主杂质。因此五价杂质原子也称为施主杂质。2.P型半导体型半导体 因三价杂质原子因三价杂质原子在与硅原子形成共价在与硅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缺少一个价电键时,缺少一个价电子而在共价键中留下子而在共价键中留下一个空穴。一个空穴。在在P型半导体中空穴是多数载流子,它主要由掺杂型半导体中空穴是多数载流子,它主要由掺杂形成形成;自由电子是少数载流子,自由电子是少数载流子,由热激发形成。由热激发形成。空穴很容易俘获电子,
11、使杂质原子成为负离子。空穴很容易俘获电子,使杂质原子成为负离子。三价杂质三价杂质 因而也称为受主杂质。因而也称为受主杂质。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 本节中的有关概念本节中的有关概念 自由电子、空穴自由电子、空穴 N型半导体、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型半导体 多数载流子、少数载流子多数载流子、少数载流子 施主杂质、受主杂质施主杂质、受主杂质2.2 PN 结的形成及特性结的形成及特性 2.2.1 PN结的形成结的形成 2.2.2 PN结的单向导电性结的单向导电性 2.2.3 PN结的反向击穿结的反向击穿 2.2.1 PN结的形成结的形成图图2.2.1 PN结的形成结的形成P区区N区
12、区扩散运动扩散运动载流子从浓度大向浓度小载流子从浓度大向浓度小的区域扩散的区域扩散,称扩散运动称扩散运动形成的电流成为扩散电流形成的电流成为扩散电流内电场内电场内电场阻碍多子向对方的扩散内电场阻碍多子向对方的扩散即阻碍扩散运动即阻碍扩散运动同时促进少子向对方漂移同时促进少子向对方漂移即促进了漂移运动即促进了漂移运动扩散运动扩散运动=漂移运动时漂移运动时到达动态平衡到达动态平衡3 在一块本征半导体在两侧通过扩散不同的杂在一块本征半导体在两侧通过扩散不同的杂质质,分别形成分别形成N型半导体和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此时将在型半导体。此时将在N型半导体和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的结合面上形成如下物理型半导
13、体的结合面上形成如下物理过程过程:因浓度差因浓度差 空间电荷区形成内电场空间电荷区形成内电场 内电场促使少子漂移内电场促使少子漂移 多子的扩散运动多子的扩散运动由由杂质离子形成空间电荷区杂质离子形成空间电荷区 对于对于P型半导体和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结合面,离型半导体结合面,离子薄层形成的空间电荷区称为子薄层形成的空间电荷区称为PN结。结。在空间电荷区,由于缺少多子,所以也在空间电荷区,由于缺少多子,所以也称耗尽层。称耗尽层。2.2.2 PN结的单向导电性结的单向导电性 当外加电压使当外加电压使PN结中结中P区的电位高于区的电位高于N区的电位,称为加区的电位,称为加正向电压,简称正偏;反之正向
14、电压,简称正偏;反之称为加反向电压,称为加反向电压,简称反偏。简称反偏。(1)PN结加正向电压时结加正向电压时 低电阻低电阻 大的正向扩散电流大的正向扩散电流PN结的伏安特性结的伏安特性+RE(1 1)PN 结正向偏置结正向偏置内电场内电场外电场外电场变窄变窄PN+_内电场被削弱,多子内电场被削弱,多子的扩散加强能够形成的扩散加强能够形成较大的扩散电流。较大的扩散电流。I扩散运动漂移运动扩散运动漂移运动(2)PN 结反向偏置结反向偏置+内电场内电场外电场外电场变厚变厚NP+_内电场被被加强,多子内电场被被加强,多子的扩散受抑制。少子漂的扩散受抑制。少子漂移加强,但少子数量有移加强,但少子数量有
15、限,只能形成较小的反限,只能形成较小的反向电流。向电流。REI0+扩散运动扩散运动 漂移运动漂移运动 2.2.2 PN结的单向导电性结的单向导电性 当外加电压使当外加电压使PN结中结中P区的电位高于区的电位高于N区的电位,称为加区的电位,称为加正向电压,简称正偏;反之正向电压,简称正偏;反之称为加反向电压,称为加反向电压,简称反偏。简称反偏。(2)PN结加反向电压时结加反向电压时 高电阻高电阻 很小的反向漂移电流很小的反向漂移电流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由本征激发决定的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由本征激发决定的少子浓度是一定的,故少子形成的漂移电流是少子浓度是一定的,故少子形成的漂移电流是恒定的,基本
16、上与所加反向电压的大小无关,恒定的,基本上与所加反向电压的大小无关,这个电流也称为反向饱和电流。这个电流也称为反向饱和电流。PN结的伏安特性结的伏安特性 小结:小结:PN结加正向电压时,呈现低电阻,具结加正向电压时,呈现低电阻,具有较大的正向扩散电流;有较大的正向扩散电流;PN结加反向电压时,呈现高电阻,结加反向电压时,呈现高电阻,具有很小的反向漂移电流。具有很小的反向漂移电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由此可以得出结论:PN结具有单结具有单向导电性。向导电性。2.2.2 PN结的单向导电性结的单向导电性(3)PN结结V-I 特性表达式特性表达式其中其中PN结的伏安特性结的伏安特性IS 反向饱和电流反
17、向饱和电流VT 温度的电压当量温度的电压当量且在常温下(且在常温下(T=300K)2.2.3 PN结的反向击穿结的反向击穿 当当PN结的反向电压结的反向电压增加到一定数值时,反增加到一定数值时,反向电流突然快速增加,向电流突然快速增加,此现象称为此现象称为PN结的反向结的反向击穿。击穿。热击穿热击穿不可逆不可逆 雪崩击穿雪崩击穿 齐纳击穿齐纳击穿 电击穿电击穿可逆可逆2.3 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二极管 2.3.1 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 2.3.2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2.3.3 二极管的参数二极管的参数 2.3.1 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 在在PN结上
18、加上引线和封装,就成为一个二极结上加上引线和封装,就成为一个二极管。二极管按结构分有点接触型、面接触型和平管。二极管按结构分有点接触型、面接触型和平面型三大类。面型三大类。(1)点接触型二极管点接触型二极管 PN结面积小,结电结面积小,结电容小,用于检波和变频等容小,用于检波和变频等高频电路。高频电路。(a)(a)点接触型点接触型 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3)平面型二极管平面型二极管 往往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往往用于集成电路制造艺中。艺中。PN 结面积可大可小,结面积可大可小,用于高频整流和开关电路中。用于高频整流和开关电路中。(2)面接触型二极管面接触型二极管 PN结面积大,用结面
19、积大,用于工频大电流整流电路。于工频大电流整流电路。(b)(b)面接触型面接触型(c)(c)平面型平面型(4)二极管的代表符号二极管的代表符号半导体二极管图片半导体二极管图片半导体二极管图片半导体二极管图片半导体二极管图片半导体二极管图片 2.3.2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用下式表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用下式表示硅二极管硅二极管2CP102CP10的的V V-I I 特性特性锗二极管锗二极管2AP152AP15的的V V-I I 特性特性正向特性正向特性反向特性反向特性反向击穿特性反向击穿特性 2.3.3 二极管的参数二极管的参数(1)最大整流电流最大整流电流
20、IF(2)反向击穿电压反向击穿电压VBR和最大反向工作电压和最大反向工作电压VRM(3)反向电流反向电流I IR R(4)正向压降正向压降VF(5)极间电容极间电容Cd 二极管电路分析二极管电路分析二极管电路分析二极管电路分析定性分析:判断二极管的工作状态定性分析:判断二极管的工作状态导通导通截止截止否则,正向管压降否则,正向管压降否则,正向管压降否则,正向管压降硅硅硅硅0 0 0 0.60.7V.60.7V锗锗锗锗0 0.2.20.3V0.3V 分析方法: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分析方法: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分析方法: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分析方法:将二极管断开
21、,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上下或所加电压的上下或所加电压的上下或所加电压的上下或所加电压U UD D的正负的正负的正负的正负。假设假设假设假设 V V阳阳阳阳 V V阴阴阴阴或或或或 U UD D为正为正为正为正(正向偏置正向偏置正向偏置正向偏置),二极管导通,二极管导通,二极管导通,二极管导通假设假设假设假设 V V阳阳阳阳 V VV阴阴阴阴 二极管导通二极管导通二极管导通二极管导通假设忽略管压降,二极管可看作短路,假设忽略管压降,二极管可看作短路,假设忽略管压降,二极管可看作短路,假设忽略管压降,二极管可看作短路,U UABAB=6V 6V否则,否则,否则,否则,U UABAB低于低于低于低于
22、6V6V一个管压降,为一个管压降,为一个管压降,为一个管压降,为6.36.3或或或或6.7V6.7V例例2:取取取取 B B 点作参考点,点作参考点,点作参考点,点作参考点,断开二极管,分析二断开二极管,分析二断开二极管,分析二断开二极管,分析二极管阳极和阴极的电极管阳极和阴极的电极管阳极和阴极的电极管阳极和阴极的电位。位。位。位。在这里,二极管起箝位作用。在这里,二极管起箝位作用。在这里,二极管起箝位作用。在这里,二极管起箝位作用。D6V12V3k BAUAB+例例3:电电 路路 如如 图图 所所 示示,设设 二二 极极 管管 D1,D2,D3 的的 正正 向向 压压 降降 忽忽 略略 不不
23、 计,求计,求 输输 出出 电电 压压 uO。两个二极管的阴极接在一起两个二极管的阴极接在一起两个二极管的阴极接在一起两个二极管的阴极接在一起取取取取 B B 点作参考点,断开二极管,点作参考点,断开二极管,点作参考点,断开二极管,点作参考点,断开二极管,分析二极管阳极和阴极的电位。分析二极管阳极和阴极的电位。分析二极管阳极和阴极的电位。分析二极管阳极和阴极的电位。V V1 1阳阳阳阳=6 V6 V,V V2 2阳阳阳阳=0 V=0 V,V V1 1阴阴阴阴=V V2 2阴阴阴阴=12 V12 VU UD1D1=6V=6V,U UD2D2=12V=12V U UD2D2 U UD1 D1 D
24、D2 2 优先导通,优先导通,优先导通,优先导通,D D1 1截止。截止。截止。截止。假设忽略管压降,二极管可看作短路,假设忽略管压降,二极管可看作短路,假设忽略管压降,二极管可看作短路,假设忽略管压降,二极管可看作短路,U UABAB =0 V=0 V例例4:D D1 1承受反向电压为承受反向电压为承受反向电压为承受反向电压为6 V6 V流过流过流过流过 D D2 2 的电流为的电流为的电流为的电流为求:求:求:求:U UABAB 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D D2 2 起箝位作用,起箝位作用,起箝位作用,起箝位作用,D D1 1起隔离作用。起隔离作用。起隔离作用。起隔离作用。BD16
25、V12V3k AD2UAB+应用二、隔离的作用:二极管截止时相当于开路,可应用二、隔离的作用:二极管截止时相当于开路,可应用二、隔离的作用:二极管截止时相当于开路,可应用二、隔离的作用:二极管截止时相当于开路,可用来隔断电路或信号之间的联系用来隔断电路或信号之间的联系用来隔断电路或信号之间的联系用来隔断电路或信号之间的联系。u ui i 2V 2V,二极管导通,可看作短路,二极管导通,可看作短路,二极管导通,可看作短路,二极管导通,可看作短路 u uo o=2V=2V u ui i 2V 0.5V时,二极管导通,导通后,时,二极管导通,导通后,UD=0.7V锗管:当锗管:当UD0.1V时,二极
26、管导通,导通后,时,二极管导通,导通后,UD=0.3V 稳压管是一种应用很广的特殊类型的二极管,工作区在稳压管是一种应用很广的特殊类型的二极管,工作区在反向击穿区。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电压。使用时注意加限反向击穿区。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电压。使用时注意加限流电阻。流电阻。晶体二极管基本用途是整流稳压和限幅。晶体二极管基本用途是整流稳压和限幅。半导体光电器件分光敏器件和发光器件,可实现光半导体光电器件分光敏器件和发光器件,可实现光电、电、电电光转换。光电二极管应在反压下工作,而发光二极管光转换。光电二极管应在反压下工作,而发光二极管应在正偏电压下工作。应在正偏电压下工作。小小 结结谢谢观看/欢送下载BY FAITH I MEAN A VISION OF GOOD ONE CHERISHES AND THE ENTHUSIASM THAT PUSHES ONE TO SEEK ITS FULFILLMENT REGARDLESS OF OBSTACLES.BY FAITH I BY FA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