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学士学位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主流学士学位论文.doc(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章 相关概念的阐释1.1非主流内涵“非”,原为单纯的否定前缀,“非主流”一词在中国,最早为“主流”一词的否定式。后因外来文化的流入,逐渐有比主流更深的内在含义,并随着各种文化在中国的不断融合,逐渐从最单纯的泛指外来文化、价值观,演变为了对“异类的、常人所不能接受的”文化的总称。 从字面意思理解,“非主流”指不是主流,非主流是主流逆向思维的产物。从宽泛意义上理解,主流代表了为大多数人接受的文化、价值、规范等。非主流的意义则在于对主流的背离与疏远。 “非主流”(Non-mainstream)一词出现的时间并不长。1关于“非主流”一词的起源,现在尚无权威的阐释,也无学术资料可以考证,据百度百科词
2、条记录,有两种说法:一说来自日本的词汇;2另一说是非主流是主流的否定式和逆向思维,指不盲目跟从主流,另类、个性。从这个角度出发,非主流是相对于主流而存在概念,指不属于主流的事物。“非主流”,它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后,当时整个英国经济萧条,失业率日创新高。非主流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当时英国社会中的一些有志青年十分不满英国社会现状,他们一改英国传统的绅士作风,而是直接将内心的愤怒与不满控诉,这也就是“非主流”的雏形。早期的“非主流”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只是英国一种宣泄心中不满的方式。没有任何的含义,这些“非主流”族们随遇而安,到达一处地方就通过歌曲的形式控诉社会的黑暗,
3、政府的无能,这在当时被英国上层人士所不容,认为他们是异端分子,与社会格格不入。但当时“非主流”一族的主要意图是要让社会正视它存在的弊端,而不是冷漠的忽视。非主流能够代指一切和“主流”相对的事物,即同时期的同类事物中,只被少数人认可的。“非主流”一词多被用来描述社会和文化现象,也被大众用在科学领域中。作为抽象的概念,它很难被具体的定义,也没有普遍和一致的认识,关于它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1.2大学生非主流行为内涵 大学生非主流行为,是指大学生群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以及其它活动中直接或间接表现出来的与主流社会要求和期待不一致的新型行为模式。毋庸置疑,这种新的行为模式虽给大学生行为注入了新活力和新
4、元素,但也带来了一些困扰和质疑。因此, 有必要从理论高度上理析和概括大学生非主流行为的形态特征, 追问其价值, 进而探究和把握其本质,从而引导大学生非主流行为健康发展。大学生行为以是否符合社会要求和期待为标准, 可以分为主流行为与非主流行为。主流行为是社会要求和期待的, 是广大学生所具有的, 它体现着社会对学校的正式要求,通常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明确规定下来。大学生非主流行为是由大学生创造的, 与学校精神宗旨、 学校纪律、 校园主流行为相分离的校园行为,是一种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 行为标准和行为方式具有重要影响的行为。 由于非主流行为时刻冲击着主流行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非主流行为在校园中
5、影响甚广,直逼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例如,高校中弥漫着的拜金行为、官本位行为、商本位行为、钱本位行为等非主流行为,浸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灵魂。外延宽广,几乎无所不包。从日常起居、学习态度、人际相处到网络、音乐、影视等等,例如,大学生非主流网络行为。互联网作为人类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有力工具应运而生。但现实中“网络游戏”、“网络爱情”和“网络迷信”等令众多高校大学生沉溺而不能自拔,网络成瘾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令人忧心忡忡的改变,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大学生非主流行为渗透在高校校园生活中各个角落,并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其积极性、中性、
6、消极性。积极性的表现方式,例如,高校内众多的诸如演讲协会、书法协会等大学生社团;中性的表现方式,例如,大学生纯娱乐文化、(非恶意的)搞笑文化等;消极的表现方式,例如,在高校存在的社会、婚恋、消费、审美、宗教等非主流文化影响下,大学生有的理想迷失,行为缺乏明确方向。有的对法律制度、道德规范漠视,处处从自我出发,以个人利益、自由为思考、行为的出发点和准则。有的学习目的功利化(只为自己),学习态度“快餐化”(仅为取得学分),不思进取。有的生活方式自由化,生活态度消极,玩世不恭,追求攀比中的享受。由于它与高校主流行为相离、相异、相悖,在许多情况下表现消极意义,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对大学生
7、毕业求职也会有重大影响。 1.3中国特色非主流行为的特征与国外的非主流行为研究不同,在中国情境下,大学生非主流行为不仅体现了过渡性而且还具有社会主流行为的结构反映。其具有以下一些特征:首先,他们认同主流规范,但是又具有不同于普通成人和儿童的行为模式;其次,他们的行为易受到大众传播的影响,“嘻哈、ladygaga”等流行因素往往成为他们仿效和创新的元素;再次,在语言方面具有同质化要求,他们之间的用语往往怪异、生僻并且快速进化和发展,比如早期的“酷”、“恐龙”、“美眉”等发展到当下用得较多的“日”、“雷”、“达人”、“控”等等,在非主流行为中,这些词代表着特定含义,外人往往在初期无法理解和接受 ;
8、最后,他们的非主流行为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在国外最多的是娱乐、健身,比如滑板族、街舞族、跑酷族等等,也有一些危害社会的成分比如吸毒、淫乱、犯罪 等现象,而在我国,大学生非主流还主要以新新人类自居,并以自娱自乐为主,比如在网络上发布一些大眼睛幼稚自拍照,在街头进行cosPlay和剧情模仿,穿着嘻哈,扮酷耍帅,以满足自己萌动的虚荣心,但犯罪和危害社会的情况比较少见。第2章 非主流行为与毕业求职2.1大学生非主流行为的分类 大学生非主流行为主要有:非主流网络行为、非主流寝室行为、非主流课桌行为、非主流短信行为、非主流广告行为、非主流消费行为、非主流理想行为等方面。2.1.1非主流网络行为 以社交网络、
9、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势头迅猛,为大学生求职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与此伴随着非主流网络行为多发,非主流网络行为影响着大学生求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新媒体时代给大学生就业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模式,大学生利用新媒体平台获取求职信息的时候具有很多优势,但获取得职业信息同样具有很大的弊端。特别是进入毕业季,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关注度不断放大,涉及求职的非主流网络行为增多,网上流传了所谓“武汉大三女生求职时被割肾”、“海南支教女学生被灌醉轮奸”等信息。 2014 年 1 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3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大学生作为 2013 年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
10、占总数的25.5%。同时互联网普及率在学生群体中也处于高位。企业通过新媒体发布招聘信息,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反馈,真正实现了快速、高效。调查数据显示3,有 31.6% 的企业人力资源部使用过“微招聘”这种新媒体招聘方式。微博、QQ、微信等作为求职过程中有效沟通平台,但也为不良的非主流网络行为在校园的传播提供了客观条件。 2014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 727 万人。这是继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3 年后,大学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毕业生该如何从网上鱼龙混杂的就业信息中去伪存真呢?非主流网络行为的出现,不仅玷污了网络文化环境,而且容易使人们的是非判断、诚信观念、道德品质以及资讯需求、情
11、操心态等受到冲击。尤其对于认知水平和辨别能力不足的大学毕业生来说,非主流网络行为在新媒体求职中的泛滥极易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误导他们的是非观念、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对于非主流网络行为对大学生毕业求职的影响这一问题的调查(图1): 图 1显示:67.2%的大学生认为非主流网络行为对可能会误导大学生求职的价值追求,17.80%的大学生认为非主流网络行为会导致毕业生对社会公信力下降,15%的大学生认为非主流网络行为会导致毕业生个人信息外泄。这表示很多大学生都意识到非主流网络行为对毕业求职潜在的风险。 2.1.2非主流学习行为 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大学生也不例外。大学生非主流学习行为是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
12、中所表现出来的与社会、学校要求和期待的行为不一致。 大学生传统的学习内容是学校开设的课程,这是高校根据国家的人才培养需求和学校的培养定位,在确定不同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专门制定的教学计划,内容涉及到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人文社会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等。但近年来,为了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更具竞争力,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大学生来说已退居次位,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对就业更能产生直接效用的领域,加强了对实用型知识和技能型知识的学习,学习覆盖面显著扩大,学习需求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第一,考证热。大学校园的“考证热”在不断升温,很多学生自跨校门起就开始为各种证书而忙碌,除了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普通话等级
13、等普通证书外,教师证、导游证、翻译证、律师证、会计证等执业资格证书,报考的人也是趋之若鹜。第二,考研热。在国家实行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以后,考研一直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据教育部门统计,“考研人数自 2001 年来一直大幅攀升,到 2008 年出现了一个拐点,经过两年的平稳期后,2010年又再次大幅增加,并且创下了报名人数达 140 万人的历史新高。”第三,考公务员热。稳定的职位、丰厚的福利、较高的社会地位使公务员成了大学生就业的“新宠”。如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就再现井喷现象,“网上报名人数达 110 余万人,其中有 20 多个职位的供需比超过 1000:1。”第四,兼职热。利用课余时间找一份
14、兼职,已成为大学生学习之外的时尚活动之一。和以往学生兼职多是为了达到经济目的不同,当前大学生兼职的出发点多是为了锻炼自己。他们认为兼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触社会,学习工作经验、增加社会阅历,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学习需求的多元化本是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先进举措,但在考证、考研、考公务员和兼职之间奔走的大学生们,因成天忙于参加各种培训或兼职工作,忽略甚至遗忘了对所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导致“挂科”现象比比皆是且愈演愈烈,少数学生甚至以此为荣,这就绝不是社会和学校所倡导的学习行为了。 2.1.3 非主流寝室行为 大学生大都把寝室视为自己的家,一块可以自由活动的场所,在这里他们学习、休息、娱乐,可
15、以自己的言语、思维、创造了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寝室行为。寝室行为是校园行为的一个反映,是家庭行为的在宿舍的衍生,是社会行为在校园的一个缩影。健康向上的寝室行为对于大学生的毕业求职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寝室行为中一些不好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寝室的精神环境,也对大学生的毕业求职有很大的影响。调查显示,有 62.2%的同学在回答“我们寝室经常开卧谈会”这一问题是选择了“是”,由此可见寝室的“卧谈风”几乎成了大学生的“必修课”。至于“卧谈会”的内容更是五花八门,无所不谈,经常谈奇聊怪,也会谈情说爱等等。“卧谈会的主要内容是”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图 2): 在图 2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选择“学
16、习”选项的占 11.1%,“毕业求职”选项的占 27.8%,“旅游”选项的占 22.2%,“情、爱及性”选项的占 26.1%,还有 12.8%的学生选择了“其他”这一选项,可见大学生的心理是很渴望能够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的。不过在校园大学生对于“健康向上的寝室行为对大学生毕业求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观点拥有较高的赞成度,调查结果显示 96.1%的学生选择了“同意”或“基本同意”选项。 2.1.4 非主流课桌行为 课桌行为由来已久,现已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非主流课桌行为主要是指大学生在课桌上随意涂写或刻画的文字或图画等。大学生非主流课桌行为内容复杂,主要有一些随感而发的作品、情感体验作品、
17、时事评论作品、人生感悟作品、对同学老师的评论、考试小抄等等很多内容。毋庸置疑,课桌行为是非理性的,但作为校园里的一种客观存在,已经逐渐演化成了大学生行为的一种非主流行为形态。据前面笔者的调查,在大学教室里,只有 11.5%的课桌是干净的,大学生中经常在课桌上涂写或刻画者占 2.3%,曾有写画行为者占 23.7%。无论是信手涂鸦,还是精雕细刻,都是课桌行为这一特殊窗口对大学生内心世界的折射,都是大学生心态的流露。在学校课桌上胡乱涂写、刻画,本身就是一些大学生公德意识和自律意识淡薄的表现,课桌行为并且会横向和纵向扩大,一旦被学校发现处分,就会记录在档案里面,对大学生毕业求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
18、生对课桌留言的态度调查结果(图 3): 从图 3 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大多数学生对课桌行为有正确的认识,调查显示,52.8%的学生认为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21.7%的学生选择了“道德自律意识淡薄”这一选项,20%的学生选择了“同学们内心的宣泄的表现”这一选项。 2.1.5非主流短信行为 近年来,随着手机普及率的不断提高,短信这种新的信息传递方式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尤其是年轻人当中。手机短信成为人们信息传播、感情传递的重要途径,校园手机短信更是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秘密交流的空间,也为校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拇指革命为兴起标志的短信正在引领一种以手代口、以无声胜有声的时尚。手机短
19、信现已成为了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此而形成的短信行为也成为了大学生非主流行为的一部分。在此次调查中,“你和朋友联系的主要方式”中 56.7%的大学生选择了短信这一项,这说明短信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了。下面两幅图说明大学生每天收发短信的数目和收发信息的用途的情况(图 4、5) 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每天只有 3.9%的大学生不收发短信,这足以说明手机短信在大学生中有非常高的使用率,有 42.2%的大学生每天收发 10 条以上的短信;收发信息为了情感交流的占到了 41.7%,获取信息的占到了 24.6%,这足以看出手机短信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及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 因为手
20、机短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数量繁多,所以这种交流方式能给在校大学生生活带来了便利和乐趣,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烦恼和挑战。垃圾信息、欺诈信息和黄色信息的传播给大学生的学习及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学业前途。 2.1.6 非主流广告行为 近年来,非主流广告行为成为了高校校园行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学校虽设有专门的广告栏,但并不能满足广告的需求。它们还经常出现在宿舍楼的黑板、食堂的墙面等等诸多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各类广告名目繁多,通过统计,将校园广告行为归为三类:第一类是招聘广告,主要是针对想在校外兼职的学生。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一些中介服务广告。第二类是商业广告。包括车票、书
21、籍、数码产品、服装、日用品等等。第三类是培训广告。包括英语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培训、注册会计师考试培训、计算机考试等考试培训广告以及诸如驾照等其他项目的培训。在名目繁多的广告中,并不是只有对高校管理和大学生发展有利的广告,其中也有“寻找枪手”“我是神枪手”等代考广告。这些广告的出现,反映了有些大学生弄虚作假、自欺欺人的学习态度,严重破坏学校秩序和打击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大学生对校园广告的调查(图6): 从图 6 中可以看出:22.8%的学生认为“影响校园环境,应该禁止”,54.4%的学生认为“内容繁多,需要引导”,只有 10.6%的学生认为“方便学生生活,应该支持”,还有 11.2%的选择
22、了“无所谓”。这充分说明同学们对校园广告并不是完全认同的,有些同学意识到了校园非主流广告行为对大学生的危害。 2.1.7 非主流消费行为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主要花费在吃、穿、玩、电话费和上网费等上面,女生倾向于服饰、零食方面的花费,男生则倾向于交友、上网等。在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调查显示(图 2.8): 图 2.8 显示,认为消费应“以经济实惠为主”的有 38.3%,选择“兼顾实惠和高标准”的有 54.4%,只有 3.9%的学生“尽量追求高标准”,这足以看出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还是讲求实际的理性消费观。但是在部分大学生中,仍存在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超前消费、“面子”消费等非理性消费的现象。有的大学生
23、过分追求档次,经常光顾高消费文体娱乐场所;盲目崇尚名牌,经常出入名牌专卖店;在朋友聚会的时候,过分大讲排场,造成不必要的奢侈浪费;同学之间无所谓的攀比导致大学生心理失去平衡等等,有的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比如盗窃等。这些现象是客观存在于大学生校园生活中的,其对大学生毕业就业的影响也是恶劣的。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为毕业求职打下良好的基础。2.1.8非主流理想行为 传统的理想教育是要学生从小就树立崇高的理想,比如教师、工程师和科学家等。但非理性、非主流的东西充斥的今天,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的盛行以及官本位、商本位、钱本位思想的潜在影响,让校园非主流理想行为也盛行起来。这就使
24、得大学生变得过分现实,导致他们的理想也变的很简单,就是要找一份好的工作。有些大学生选择考研,但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把握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你要是教育他们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为人类谋福利、作贡献,难保他们不在心里笑话你的幼稚。即使有些大学生选择相信共产主义,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先锋队组织,也是另有目的的。调查显示,你对入党(中国共产党)的态度这一问题时,56.1%的学生选择了“积极争取”,这说明大学生还是积极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但当问及“入党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时,答案却是另一种情况,有 27.8%的学生选择了“信仰”,36.1%的学生选择了“求职”;这说明了有些大学生并不是为了共产主
25、义信仰,不是为了人类谋福利、做贡献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而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求职或者其他什么目的。这充分说明了校园非主流理想行为对大学生毕业求职的影响。 2.2 大学生非主流行为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非主流行为是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生非主流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方面、教育方面和家庭方面的原因。 2.2.1 社会方面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大学生非主流行为和文化,属于青年向社会生活过渡时期特有的形态。社会可以看成是有多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所构成,而教育系统恰恰是为政治、经济等系统提供合格人才的培育系统。但是在教育系统中,由于自由和开放的教育改革主旨,加之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控制力量逐渐减
26、弱,同时学生与其他社会子系统具有较弱的联结,诸多原因导致了大学生在社会系统中占有一个不确定的地位和角色,其行为和心理及其价值观都处在向主流行为过渡的状态,因此,形成了有别于主流行为的规范和意识状态,并且往往希望通过自身特殊的行为表现出自身对社会的解读,并希望得到社会的注意和认可。 我国坚持社会主义路线,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从根本上规定了人们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基本确立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核心思想地位,确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以为为本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些思想是我国大学生的主流思想。但是在这种积极健康占主导地位前提下,难免存在一些消极成分,这就为高校非主流行为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27、 多元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冲击也为高校非主流行为提供了生存的条件。2.2.2 教育方面 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为校园非主流行为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养分。 首先,高等教育体制落后。这就使高等教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大学生走入社会和适应社会出现许多困难和障碍。校园非主流行为的产生,在一定程度是因为大学教育方式的迂腐与一成不变造成的。致使大学生转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络,以获取更多的知识与信息,这就给校园非主流行为有机可乘的机会。因此,如果能够使大学教育方式有一个创新的提高与扩展,就能够给大学教育工作创造更多的机会,以吸引大学生更多地关注大学教育本身,而不是校园非主流行为。 其次,
28、教育个性化教育目标存在误区。从一定角度上说,全面发展是实现个性发展的基础,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归宿。但是在现行评价体系中,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一个指标被量化了,从而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走向校园非主流行为的一边。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开展,许多高校盲目扩大规模和提升档次,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这就为校园非主流行为提供了机遇。 最后,大学教育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亟待提高。大学教育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教育工作的需要。现在的大学生不仅仅要求学到更多的知识,更要求能够认识能对他们自
29、身发展与思想形成具有影响力的老师。因此,大学教育工作人员就是他们的“良师益友”。这就需要大学教育工作人员提高自身素质,以帮助大学生建立起合理健康的网络学习生活习惯,从而远离校园非主流行为的困扰。 2.2.3 家庭方面 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都发挥着教育作用,因为学校、家庭、社会的组织形式不同,对学生的影响方式不同,教育的作用大小有很大的差异;同时,随着学生身心发展及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的不同,接受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程度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家庭方面也是校园非主流行为产生的一个客观原因。 第一,物质生活的富裕与精神生活的贫乏,两者的不平衡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因
30、素之一。一方面,如今的青年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娇惯和现代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他们在物质上能够轻易得到满足;另一方面,由于缺少与父母的相互沟通,爱的缺失或过度令他们总是不满足于现状,其精神上仍缺乏坎坷与磨练,继而影响到他们正常的情感和心理定位。 第二,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比如限制性信息过多;教育方法不当;只重视学习成绩,忽视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以身示范不足,父母没有给孩子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等等。 2.2.4 学生个人方面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的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不仅身体机能进入稳定期,综合能力也突飞猛进,生理也会发生显著变化。大学生在生理上处于青少年的转型时期,在体形、体机能、神经机能方面都有
31、显著的变化,使得大学生综合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但是生理的变化也会带来一定的苦恼,使得一些大学生滋生了一些不良情绪,这就为他们接受非主流行为埋下了祸根。大学生活环境并不是摆脱了监管式的,而是大学生相对自由的、主体平等的一种生活环境。在这种环境下许多大学生之前被压抑的个性充分张扬出来,这样就使得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校园非主流行为。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殊时期,他们对外界的事物缺乏一定的判断力,容易被校园里出现的非主流现象所吸引。同时由于其心态上不健全,并不能做出成熟而理性的判断,容易受好奇心驱使,甚至沉迷于一些低俗内容之中,从而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而后悔莫及,对他们毕业求职也会
32、产生很大的影响 。2.3大学生毕业求职现状2.3.1毕业当年求职失败的大学生数量比例较大 据大学周刊报道,来自北京市教委的统计显示,北京地区 2004届大学毕业生为 89.43%。记者对这一数据的真实性作了调查,发现其中某些高校求职率数字注入了水分。4也许这是应对教育部关于到 8 月份毕业生求职率达到 70%的要求,但这也说明实际存在的待业率要大大高于 10%。毕业当年未能求职成功的大学生数量增加,是中国大学生求职难的最直接表现。 2.3.2大学生求职成本提高 大部分毕业生最后一个学期几乎全部精力用于找工作。他们或托亲求友,或奔走于用人单位之间,或频频出入于人才市场。这不仅耗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
33、和精力,而且也耗费了他们大量的财物。据国家教育部调查统计,近年在高校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凭亲戚朋友关系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已超过 25%,而且有40%的毕业生认为关系后门在求职中的作用最重要。5那些没有关系的毕业生,用于外在包装、手机配备、求职推荐书的打印、奔赴人才市场的差旅费等方面的求职成本折合量则不低于3000元。 2.3.3大学生求职时背离求职意愿的情况越来越多 在求职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为了尽快谋得一个职位,不少大学生顾不得个人求职意愿,往往是只为了求职而凑合找个工作岗位。这种背离求职意愿的勉强求职,也是当今中国大学生毕业求职现状的一个表现。 2.3.4中国大学生求职比以前难成为社会存
34、在的普遍心态 应届毕业生考研热不断升温,家长对子女大学毕业后求职忧虑重重,以及新闻媒体的频繁报道,都反映了人们对大学生毕业求职形势严峻的强烈体验与感受。同一个问题,西方国家大学生毕业后不能在短期内求职成功的现象也都普遍存在,但人们认为求职并不困难。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传统体制下我国长期包分配安置,大学生毕业分配不存在待业或自谋职业问题。以这种状况下养成的求职心理定势来看今天的大学生毕业求职,问题就显得比较突出了。2.4提高大学生毕业求职策略2.4.1及早唤醒学生的就业意识 毕业生就业意识产生的早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求职成功的几率大小。早有就业意识早准备,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招聘,就业机会就多。
35、及时关注就业机会,把握住就业黄金期、督促鼓励学生参加其他高校的宣讲会,在踏入求职市场之前,高校毕业生要尽量多地获取就业信息,这是求职择业的前提和条件,及时、全面掌握有关就业方面的各种信息,并认真地进行整理、分析,为求职成功奠定基础。在每年的9月份到10月份,进入学校开展宣讲会的企业会比较分散,时间和地点有很大不同,且大部分高校刚刚开学,毕业班的课程基本都没有结束,重点院校的学生此时在心态上并不急于找工作,特别是一些较热门的专业,甚至早在上一学期末或本学期开学初就已集体性地大批量地就业,剩余人数较少,不能满足所有的招聘企业。 2.4.2找准自我定位、核心竞争力 自我定位是对自己未来发展和职业道路
36、的设想。在择业中,标准是多元化的,双向选择的成功定律是: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简单来讲,自我定位就是要想好自己未来想要找哪个领域、什么性质岗位的工作,想从事本专业还是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是管理、销售,还是财务、行政等岗位,想想自己喜欢什么和能干什么。很多学生在入学时并未想过自己毕业后的去向,如何学习本专业或学习什么都很少有考虑,到大四求职时也不认真考虑求职目标,甚至在求职时才后悔没有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或好好练习英语口语。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表现为盲目、不知所措,投递简历时就像无头苍蝇一样。“求职动机”和“职业发展”是面试中必定涉及的问题,因此在求职前一定要仔细思考自己将来要进入哪个行业及
37、从事什么职业。 核心竞争力是胜任一项工作所具备的能力,体现在求职简历中为自我评价,简单地讲就是应聘某一岗位或职位的优势。在求职中简历的制作和面试准备的内容,要始终围绕核心竞争力并结合所应聘的岗位或职位展开,如市场营销类工作要围绕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市场拓展能力等方面开展。2.4.3提高真实面试的参与度,掌握面试技巧 高校辅导员要鼓励这些学生,只要有机会就要全程参与面试,不要对面试企业感到担忧恐惧、不感兴趣或嫌弃企业名气不够大、工资不够高而断然放弃,面试是绝佳的锻炼机会。面试时还要掌握一些面试技巧:面试前做足功课,面试时要自信、沉稳,熟悉面试类型和面试流程,特别是一些知名企业,面试类型
38、基本是固定的,流程上可能会有相应调整。相对于应聘者来讲,面试可以分为电话面试、一对一、多对一或一对多面试、小组面试(又叫群面或无领导小组讨论)等,一些企业面试较复杂,有一面、笔试(专业笔试、外语能力测试或行为能力测试等)、小组面试、HR面试、老总面试等。2.4.4学会辨识求职陷阱 求职不仅仅要学会掌握技巧,还要学会辨别各种求职陷阱。有一些招聘会分散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会骗取一些钱财等,社会中存在很多虚假招聘、招聘收费、传销或劫财等问题,因此一定要提醒学生睁大双眼学会辨别求职陷阱,避免给自己造成损失。高校大学生必须要提高警惕,更要不怕辛苦不怕受挫折,才能在求职过程中收获成功与喜悦。现代汉语词典会随
39、着时代发展和语言发展的需要,适时进行修 订,及时增加一些新词新义。而在 2005 年由商务印 书馆印刷 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 5 版中,“非主流”一词尚未收录在内。 日本的东京热(Tokyo Hot )是日本最大的一家 AV 电影电视台, 据说是非主流的发源地。 冯嘉雪在新媒体招聘新利器(中国新时代,2012 年第 3期) 周俊.被注水的“就业率”N.大学周刊,2004-10-08(B2). 甘北林.99 年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改革趋势分析J/OL. 北大天网:就业杂志,1999,(1). 马士斌.大学生生涯辅导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9. 冯函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8:17. 覃彪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