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九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pdf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8976231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九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九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九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九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重高重高 23 届高三第九次质量检测届高三第九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化学试题2023.5考生注意: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O16S32Fe56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2、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求的。1向下列物质中加入 NaOH 溶液并加热,其成分不发生改变的是()A用聚四氟乙烯制成的实验仪器B用于通信的光导纤维C 用于焙制糕点的小苏打D从餐厨废弃物中提取的地沟油2“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氮化硅耐高温、抗氧化,可用于制造高温结构陶瓷B氯化铁溶液显酸性,可用于刻蚀铜制电路板C硬铝的密度小、强度高,可用于制造飞机外壳D聚乳酸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可用作手术缝合线3室温下,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

3、透明的水溶液中:K、Na、227Cr OB硝酸型酸雨的雨水中:4NH、2Fe、24SOC加入金属 Al 产生2H的水溶液中:K、24SO、3NOD水电离的H浓度为121 10mol/L 的水溶液中:3CH OH、K、4MnO4白铜是一种延展性好、硬度高、色泽美观、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其主要成分为 Cu、Ni、Zn,还含有少量 S、P、As 等元素。关于上述涉及到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态 Ni 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823d 4sB基态 As 原子最高能级的轨道形状为哑铃形C第一电离能:SPCuDS、P 为 p 区元素,Cu、Zn 为 d 区元素52023 年 4 月 3 日,沙坪坝区

4、公安分局民警走进重庆南开中学校园,举办了包括刑侦、网安、禁毒、反恐等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学生们在禁毒教育中认识了以氯胺酮、四氢大麻酚等(结构如下图所示)为主要原料的毒品对人体与社会的危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胺酮的分子式为1213C H NOClB四氢大麻酚中只有 1 个手性碳原子C氯胺酮和四氢大麻酚均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氧化、消去反应D1 mol 四氢大麻酚与浓溴水反应,最多可以消耗 3 mol2Br6 R、W、X、Y、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位于三个不同的周期。4XR、4YR、4ZR三种微粒的空间构型相同,W 与 Z 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化物的沸点:XZWB原子

5、半径:YZXR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YZDZ 与 W 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其晶体熔点比 Z 单质晶体低74CC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其工业制备原理为:22422CS3ClCClS Cl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CS和4CCl中的 C 原子杂化方式均为3spB2CS和4CCl分子的空间结构分别是 V 形和正四面体C2CS为非极性分子,22S Cl为极性分子D液态2Cl挥发时主要破坏共价键8甘油(383C H O)的化学名称为丙三醇,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工原料。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N,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100 g 质量分数为 46%的甘油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A4.5

6、NB2.24 L(标准状况下)甘油含有的羟基数目为A0.3NC1 mol 甘油与 3 mol 硬脂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水分子数目为:A3ND9.2 g 甘油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转移电子数目为:A1.2N9根据下列实验的操作和现象,可以说明相应结论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将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加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B将某铁的氧化物用稀盐酸溶解,再滴入 2 滴酸性4KMnO溶液酸性4KMnO溶液褪色该氧化物中一定含有2FeC向某溶液中加入少量铜粉并振荡,铜粉不溶解,再滴入 2 滴稀硫酸铜粉溶解,产生红棕色气体原溶液中含有3NOD向2 mL 1 mol/L

7、的4CuSO溶液中滴入 2 滴 0.1 mol/L NaOH 溶液,再滴加 2 滴 0.1 mol/L2Na S溶液先产生蓝色沉淀,再产生黑色沉淀sp2Cu OHK spCuSK10如图所示是黄铁矿主要成分2FeS的晶胞,其阴阳离子的排布方式与氯化钠晶体相似,但22S是双原子离子,因此同一晶胞中存在多种取向的22S,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胞中与2Fe等距离且最近的2Fe有 8 个B甲、乙两处的22S的取向可能不同CS 原子的半径为24apmD黄铁矿晶体密度的计算式为323A4.8 10N ag/cm311 可用以下方法将气态废弃物中的2H S气体间接氧化为 S 而

8、加以利用:以46KFe CN和3KHCO的混合液为电解质溶液,控制电压通电,惰性电极 d 附近有2H产生,惰性电极c 附近无气体生成。一段时间后将2H S通入溶液中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解过程中,46Fe CN向惰性电极 c 移动B电解过程中,惰性电极 d 附近的 pH 上升C当外电路流过 1 mole时,理论上可制备 16 g SD该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46KFe CN和3KHCO12 25 下,向 下 列 溶 液 中 通 入 相 应 的 气 体 至 溶 液 呈 中 性。已 知a3CH COOHK51.75 10。对所得溶液中微粒的浓度分析正确的是()选项原溶液通人气体分析ANa

9、ClO2SO233NaClOHSO2SOccccB3CH COONaHI 33CH COOCH COOHIcccC432NHCO2CO432NHNHH O2cc22333H COHCOCOcccD3KHSO3NH2433KNHSOHSOcccc13将 2 mol2Cl和 3 mol2F置于密闭容器中,在 250下只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2ClF2ClF1HakJ/mol223Cl3F2ClF2HbkJ/mol一段时间后,2Cl和2F恰好全部消耗,共放出 303 kJ 热量。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化学键FFClClFCl(ClF 中)FCl(3ClF中)键能/(kJ/mol)157243

10、248X则 X 的值为()A172B202C238D25814将 m g CuO 固体放入体积为 2 L 的真空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不变,发生反应:224CuO s2Cu O sOg。达到平衡时,2O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通入 Ar,平衡正向移动B向平衡体系再通入 0.1 mol2O,达到新的平衡后,0.05 mol/L2Oc0.1 mol/LC压缩容器体积为原来的一半,达到新的平衡后容器中的固体质量增加 3.2 gD扩大容器体积为 5 L,一段时间后2O0.04cmol/L 且维持不变,则64m 二、非选择题:共二、非选择题:共 5

11、8 分。分。15(15 分)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其中比亚迪公司的刀片电池极大提高了汽车的续航里程。该电池使用的磷酸铁锂可使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是23Fe O,含少量2SiO、23Al O和CaO)为原料,通过以下工艺制备:(1)写出22H O的电子式:_,滤渣 2 的主要成分为_(填化学式)。(2)“酸浸”需要控制温度为 6580,原因是_。(3)“沉铁”步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若“滤液 2”中2Ca0.002cmol/L,加入双氧水和磷酸后,溶液的体积增加了一倍,使3Fe恰好完全沉淀即溶液中35Fe1.0 10cmol/L,此时“沉铁”得到的4FePO沉淀中_(选填“含有”或“不含

12、有”)含钙杂质。已知:22sp4FePO1.3 10K,26ap342CaPO1.6 10K。(5)为提高原料利用率,“滤液 3”可返回_步骤。(6)磷 酸 铁 锂 电 池 是 环 保 型 电 池,电 池 总 反 应 的 总 反 应 为464FePOLi CLi FePOxx6C。某石墨嵌入化合物(锂元素嵌入石墨的两层间)的平面结构如下图,则6Li Cx中的x_。用该电池电解精炼铜,当电池负极质量改变 10.5 g 时,得到精铜 38.4 g,则电子利用率为_%。16(14 分)物质的性质决定着反应的多样性。对于Ag与I的反应,Z 同学就有着不同想法。为此,他设计了以下实验:(1)研究3AgN

13、O溶液与 KI 溶液反应实验:向盛有 1 mL 1 mol/L3AgNO溶液的试管中加入 1 mL 1 mol/L KI 溶液,振荡试管,静置。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_,溶液无明显变化。结论:二者混合只发生沉淀反应,无明显氧化还原反应。(2)探究Ag的氧化性强弱实验:将打磨光亮的铁丝伸入 1 mol/L3AgNO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除去溶液中剩余的Ag,取 12 mL 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试剂 X,振荡,溶液变为红色,证明溶液中存在3Fe。试剂 X 应为_。结论:_。已知3Fe氧化性大于2I,则证明Ag可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X 同学测得常温下该3AgNO溶液的 pH 为 5.5

14、,于是对结论提出质疑,认为可能是酸性条件下3NO体现了氧化性。为了验证其质疑是否正确,他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将打磨光亮的铁丝伸入_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取 12 mL 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试剂 X,观察溶液是否呈红色。同时,X 同学考虑到3AgNO溶液与 KI 溶液反应体系中存在竞争反应。所以,他设计了以下实验来探究Ag与I的氧化还原反应根据此装置,盐桥中可选择_作为电解质。aKClb3KNOc24K SO在此实验中,可通过_(填实验现象)证明Ag与I一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4)X 同 学 查 阅 资 料,得 知 常 温 下,AgIAgI1611.17 10K、2Ag2I2I2Ag82

15、3 10K ,试从速率和平衡两个方面解释3AgNO溶液与KI 溶 液 混 合 只 发 生 沉 淀 反 应 而 无 明 显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的 可 能 原 因:_。17(15 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烟气中常含有氮氧化物NOx,为了防止污染大气,排放前需要经过适当处理脱除NOx。(1)在 一定 条 件 下,可用CO还 原NO,其 原理 为:22CO g2NO g2COg 2Ng。已知:标准摩尔生成焓指标准状态下由最稳定的单质合成 1 mol 该物质的焓变。一些物质的燃烧热或标准摩尔生成焓如下表所示。物质 C s CO g NO g燃烧热H(kJ/mol)-393.5标准摩尔生成焓 Hfm(k

16、J/mol)0-110.5+90.5 222CO g2NO g2COgNgH _。下列措施能够同时提高上述反应的速率和 NO 平衡转化率的是_(填标号)。A使用催化剂B及时分离生成的2COC升高温度D提高 CO 的浓度一定温度下,在体积恒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CO 与 NO 各 2 mol,初始压强为 20 kPa。仅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2NO:N2:1cc,则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pK _1kPa。再向容器中通入 2 mol2CO和 1 mol2N,达到新的平衡时,混合气体中 NO 的体积分数相比原平衡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CO 也可以还原2NO,反

17、应原理为:22NOgCO gNO gCOg。研究发现,该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223NOgNOgNOgNO g(慢反应)第二步:322NOgCO gNOgCOg(快反应)已知: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2NOvk c(k 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填标号)。A增大2NO浓度,该反应速率增大B增大 CO 浓度,该反应速率几乎不变C3NO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小于第二步反应(3)工业烟气中的2NO常常无法完全脱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工业烟气中2NO的脱除率,其原理如下:测定开始前,电解质溶液中 2I/Iccn。测定时,将含2NO的烟气中通入电解质溶液

18、中使2NO与I反应2NO被还原为 NO,烟气中其他成分均不参与反应)。此时电解池自动开始工作,直到 2I/Icc重新变为 n,电解自动结束。装置工作时,阴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2NO被I还原的离子方程式为_。将某工业烟气分为等体积的两份,其中一份直接通入该装置,另一份脱除部分2NO后再通入该装置,两次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量分别为 a mol、b mol,则本次2NO脱除率为_。18(14 分)氮杂环丁烷-2-羧酸(G)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常用于合成抗体-药物结合物(ADC)。其合成路线如下(Ph 为苯基):(1)化合物 B 的系统命名为:_,D 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为_(填名称)。(2)反应 2 和反应 6 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3)反应 3 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化合物 F 的结构简式为_。(5)分子式比 G 少一个氧原子的化合物 H 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a能发生水解反应b不含有三元环状结构c不含有CN的结构(6)反应 4 中,除了得到 F 外,还得到了一种含有八元环结构的化合物 M,其分子式为24428C N H,画出其结构简式: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