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赣州市重点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赣州市重点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烃的命题正确的是( )A5-甲基-4-乙基已烷 B2-乙基丙烷C2,2,3-三甲基丁烷 D3,3-二甲基-4-乙基戊烷2、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选项ABCD实验用CCl4提取溴水中的Br2从食盐水中提取NaCl固体从KI和I2的固体混合物中回收I2配
2、制100 mL 0.100 0 molL-1 K2Cr2O7溶液装置或仪器AABBCCD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HCl不导电,所以HCl是非电解质BNH3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C铜、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D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时都不导电,所以是非电解质4、在制蒸馏水的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蒸馏烧瓶中盛约1/3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沸石B冷水从冷凝管下口入,上口出C冷水从冷凝管上口入,下口出D收集蒸馏水时,应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5、与100mL0.1mol/LNa2SO4溶液中Na+离子浓度相同的是A10mL 1mol/L Na2SO4溶液 B50mL
3、 0.2mol/L NaCl溶液C10mL 0.2mol/LNa2SO4溶液 D200mL1mol/L NaNO3溶液6、设 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 g 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 0.1NAB18 g 水中含有 0.1NA 个水分子C22.4 L 氮气所含的电子数目为 NAD17 g 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 10NA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molL-1的氯化镁溶液中含氯离子数为4NAB标准状况下,11.2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氮气和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C32gO2和O3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D化学反应中1mol金属镁
4、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电子数目为2NA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B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可以得到Fe(OH)3胶体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D渗析是鉴别溶液和胶体的最简便的方法9、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所含的原子数为0.5 NAB100 m L 0.1 mol/L的MgCl2 溶液中,所含微粒总数为0.02 NAC1.7 g的O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D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10、在盛有碘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CCl4后振荡,静置片刻后的正确现象是A溶液
5、分层,上层紫红色B溶液分层,下层紫红色C整个溶液变为棕黄色D整个溶液变紫红色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硫酸跟氢氧化钡反应:H+SO42Ba2+OHBaSO4H2O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Ba2+2OHNH4+HCO3=BaCO3NH3H2OH2OC碳酸氢钙溶液跟稀硝酸反应Ca(HCO3)2 + 2H+Ca2+ + 2H2O + 2CO2D过量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O22OH= CO32H2O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标准状况下,1L HCl和1 L H2O的物质的量相同;标况下,1g H2和14g N2的体积相同;28 g CO的体积为22.4L;
6、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ABCD13、在下列物质类别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A混合物 溶液B电解质 化合物C浊液 胶体D单质 化合物14、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mol/L的AlCl3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B56g铁粉与标况下氯气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C通常状况下,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LD所含的电子数为个15、以面粉为原料的网红“脏脏包”松软可口,通常用碳酸氢钠作发泡剂,因为它热稳定性差 增加甜味 产生二氧化碳 提供钠离子ABCD16、研究表明:多种海产品如虾、蟹、牡蛎等,体内含有+5价的砷(As)元
7、素,但它对人体是无毒的,砒霜的成分是As2O3,属剧毒物质,专家忠告:吃饭时不要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否则容易中毒,并给出了一个公式:大量海鲜+大量维生素C = 砒霜。下面有关解释不正确的应该是 ( )A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C致人中毒过程中砷发生还原反应 D砒霜是氧化产物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某溶液的溶质可能由下列离子组成:H+、SO42-、CO32-、Cl、Na+、Ba2+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做如下实验来确定溶液的成分: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向中的滤液里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将足量稀盐酸加入的沉淀中,沉淀部
8、分消失,有气体产生。依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原溶液中一定有_。(2)一定没有_。(3)可能含有_。(4)如果要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该离子,应选用试剂是_。A.稀硝酸 B.Ba(NO3)2 C.AgNO3 D.Na2CO3(5)写出中沉淀消失的离子方程式_。18、今有甲、乙两种固体和A、B、C、D四种物质的溶液。已知甲、乙中有一种为氧化铜,A、B、C、D分别是盐酸、氯化钠、氯化铜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这六种物质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乙BA水;AC乙D;甲BA水。(1)写出下列四种物质的化学式:甲_, 乙_, A_, D_。(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上述三个变化:_,_,_。19、铁是人体必需的微
9、量元素之一,没有铁,血红蛋白就不能结合氧分子进行输氧,所以缺少铁元素,人体易患的疾病为贫血,医学上经常用硫酸亚铁糖衣片给这种病人补铁。小陈同学对这种糖衣片产生了兴趣,进行探究实验如下:(1)提出问题这种糖衣片中是否含有硫酸亚铁,若有,含量是多少?(2)查阅资料亚铁离子遇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时易被氧化。如氢氧化亚铁为白色沉淀,在空气中会迅速被氧化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这是氢氧化亚铁的典型特征。亚铁盐溶于水时,会产生少量氢氧根离子而产生沉淀(溶液浑浊)。(3)实验验证鉴定硫酸亚铁的成分时需加水溶解,加1滴稀盐酸的作用是_,能否用稀硫酸代替(填“能”或“不能”)_。为了不影响后续检验亚铁盐,检验硫酸盐
10、可用的试剂是(选填“A”或“B”)_。A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B用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检验亚铁盐可用的试剂是_,现象为_。(4)含量测定取十粒糖衣片,称其质量为5g,溶于20 g水中;溶解药品时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_。向所配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至略过量;证明溶液过量的操作为: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_溶液,若现象为_,则溶液已过量。过滤、洗涤、干燥;洗涤沉淀的操作:用玻璃棒(填一操作名)_,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淹没沉淀,待液体滤出。重复操作23次。证明沉淀已洗净的方法是_。称量得,沉淀质量为4.66 g,列式计算该糖衣片中硫酸亚铁的质量分数_。(5)总结反思对硫酸亚铁来说,药片的糖衣起到的作用是
11、_。20、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密度为1.16 gcm3)配制成1 molL1的稀盐酸。现实验室仅需要这种盐酸220 mL,试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稀盐酸时,应选用容量为_mL的容量瓶。(2)经计算需要_mL浓盐酸,在量取时宜选用下列量筒中的_。A5 mL B10 mL C25 mL D50 mL(3)在量取浓盐酸后,进行了下列操作:等稀释的盐酸的温度与室温一致后,沿玻璃棒注入250 mL容量瓶中。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离容量瓶刻度线12 cm时,改用。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动,使其混合均匀。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至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上述操
12、作中,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_。其中中的操作中。处填“改用_。”(4)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影响所配溶液的浓度(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用天平(不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_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读数时俯视量筒,所配溶液的浓度_用胶头滴管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所配溶液的浓度_21、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强氧化性漂白剂,广泛用于纺织、印染和食品工业。它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某同学查阅资料后设计生产NaClO2的主要流程如下。(部分产品未标出)(1)中发生反应的还原剂是_、中的氧化剂是_(填化学式)。(2)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13、。(3)ClO2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可用亚氯酸钠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5NaClO2 + 4HCl = 5NaCl + 4ClO2+ 2H2O。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研究表明:在上述过程中会发生副反应:NaClO2 + 4HCl = NaCl + 2Cl2+ 2H2O,若反应开始时盐酸浓度越大,则气体产物中Cl2的含量越大。请推测其原因是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A、烷烃命名时,应从离甲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且取代基编号总和必须最小,正确的命名为2-甲基-3-乙基已烷,故A错误;B、丙烷中不可能出现乙基,选取的主链错误,应该是2-甲基丁烷
14、,故B错误;C、主链选取和编号均合理,故C正确;D、戊烷主链为4个碳,不可能出现4-乙基,则主链选取有误,正确的命名为3,3,4-三甲基己烷,故D错误。故选C。点睛:烷烃的命名必须遵循主链最长,取代基编号之和最小等原则;1甲基、2乙基,3丙基都是主链选择错误的典型。2、A【解析】A、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水中的溶解度,则加四氯化碳萃取即可,图中装置、仪器均合理,故A正确;B、采用蒸发的方法从饱和食盐水中获取NaCl晶体,蒸发时用蒸发皿,灼烧药品时用坩埚,故B错误;C、碘易升华,KI加热不发生变化,从KI和I2的固体混合物中回收I2,应该有冷凝装置,故C错误;D、配制100mL0.1000m
15、olL-1Na2CO3溶液需要100mL容量瓶,则图中缺少容量瓶、胶头滴管等,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A。3、D【解析】A. 液态HCl不导电,但是氯化氢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HCl是电解质,故错误;B. NH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NH3不是电解质,一水合氨是电解质,故错误;C. 铜、石墨均能导电,但他们都属于单质,不是电解质,故错误;D. 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时都不导电,所以是非电解质,故正确。故选D。【点睛】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注意必须是本身电离出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或氨气等,水溶液导电,但本身是非电解质。4、C【解析】A、为避免加热时出现暴沸现
16、象,在蒸馏烧瓶中盛约1/3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沸石,正确;B、冷凝管水流遵循逆流原理,即冷水从冷凝管下口进入,上口流出,这样冷凝效果好,正确;C、冷凝管水流遵循逆流原理,即冷水从冷凝管下口进入,上口流出,这样冷凝效果好,错误;D、收集蒸馏水时,应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正确。5、B【解析】100mL0.1mol/LNa2SO4溶液中Na+离子浓度是0.2mol/L。A. 10mL 1mol/L Na2SO4溶液中Na+离子浓度是2mol/L;B. 50mL 0.2mol/L NaCl溶液中Na+离子浓度是0.2mol/L;C. 10mL 0.2mol/LNa2SO4溶液中Na+离子浓度是0
17、.4mol/L;D. 200mL1mol/L NaNO3溶液中Na+离子浓度是1mol/L。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注意已知条件、答案与溶液体积没有关系,只需直接比较溶液中Na+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6、D【解析】A. 2.4gMg物质的量=0.1mol,每个Mg失2个电子形成Mg2+,则0.1molMg失去0.2mol电子,即失去电子数目为0.2NA,A项错误;B.18g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H2O中含有NA个水分子,B项错误;C.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未知,无法得知气体摩尔体积,无法计算22.4L氮气物质的量,也就无法计算所含电子数目,C项错误;D.17g氨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
18、每个NH3分子含有10个电子,所以1molNH3含有电子数目为10NA,D项正确;答案选D。7、A【解析】A、必须告诉氯化镁溶液的体积,才能计算其物质的量;B、氮气和氧气都是双原子分子,标况下11.2L 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0.5mol;C、32g氧气和臭氧混合气体中,含有2mol氧原子;D、金属镁反应, 1mol镁失去2mol电子生成镁离子。【详解】A、没有告诉氯化镁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氯化镁的物质的量,也就不能计算出氯离子的数目,故A错误;B、因为氮气和氧气都是双原子分子,标况下11.2L 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1mol原子,所含的原子数为NA,故B正确;C、32g氧气物质的量
19、为1mol,含有2mol氧原子;32g臭氧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2mol氧原子;所以32g混合气体中含有2mol氧原子,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故C正确;D、1mol金属镁反应失去2mol电子生成镁离子,失去电子数目为2NA,故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A。8、C【解析】胶体是指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得到Fe(OH)3沉淀;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的重要特征,可用来区别溶液和胶体;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详解】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故A错误;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得到Fe(OH)3
20、沉淀,不能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故B错误;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的重要性质,可用来区别溶液和胶体,故C正确;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用渗析的方法提纯胶体,鉴别溶液和胶体的最简便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故D错误。9、C【解析】A. 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的状态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B. 在MgCl2溶液中,微粒包括离子、分子和原子等,所以必须指明具体的粒子名称;C. OH中含有10个电子,0.1mol OH含有1 mol电子;D. 根据阿伏加德罗常数,可知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都约为6.021023,多原子分子中,分子数与原子数不同。【详解】A. 标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题中
21、条件无法计算四氯化碳的物质的量,故A项错误;B. 100 mL0.1 mol/L的MgCl2中含有溶质MgCl2 0.01 mol,题中没有告诉具体的粒子名称,无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数目,故B项错误;C. 1.7 g OH的物质的量为0.1 mol,0.1 molOH含有1mol电子,含有的电子数为NA,故C项正确;D. 多原子分子中,分子数与原子数不同,如1 mol氢气中含有6.021023个H2分子,但含有26.021023个H原子,故D项错误;答案选C。10、B【解析】在盛有碘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CCl4后振荡,由于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而在水中的溶解度小,水与CCl4互不相溶,密度
22、CCl4比水大,所以静置片刻后,会看到溶液分层,上层几乎无色,下层为紫红色。因此选项是B;综上所述,本题选B。11、B【解析】A项,硫酸与B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OH)2=BaSO4+2H2O,离子方程式为2H+SO42+Ba2+2OH=BaSO4+2H2O,A项错误;B项,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溶液与NH4H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NH4HCO3=BaCO3+NH3H2O+H2O,离子方程式为Ba2+2OH-+NH4+HCO3-=BaCO3+NH3H2O+H2O,B项正确;C项,Ca(HCO3)2是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应改成Ca2+和
23、HCO3-,碳酸氢钙溶液与稀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H2O+CO2,C项错误;D项,过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NaOH=NaHCO3,离子方程式为CO2+OH-=HCO3-,D项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判断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从反应原理进行判断,如反应是否能发生、反应是否生成所给产物(如题中D项)等;从物质存在形态进行判断,如拆分是否正确、是否正确表示了难溶物和气体等(如题中C项);从守恒角度进行判断,如原子守恒、电荷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守恒等;从反应的条件进行判断;从反应物的组成以及反应物
24、之间的配比进行判断(如题中A项)。12、B【解析】标准状况下,1L HCl的物质的量为,1 L H2O的物质的量为,二者不相同,故错误;标况下,1g H2的体积为,14g N2的体积为,二者相同,故正确;没有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气体的体积,故28 g CO的体积不一定为22.4L,故错误;不知道物质的聚集状态,无法计算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故不一定相同,故错误;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故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故正确;综上所述,只有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13、A【解析】A、溶液是混合物的一种,前者包含后者;B、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但
25、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还有可能是非电解质,后者包含前者;C、浊液和胶体属于两种不同的分散系,前者与后者为并列关系;D、单质和化合物为并列关系;答案选A。14、D【解析】A.缺少溶液体积,无法计算微粒数目,A错误;B.Cl2不足量,转移电子数目要以不足量的氯气为标准计算,共转移2mol电子,电子转移数目是2NA,错误;C. NA个CO2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是22.4L,C正确;D.1个Na+含有10个电子,则0.1molNa+含有的电子数目是NA个,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15、A【解析】由2NaHCO3Na2CO3+H2O+CO2可知碳酸氢钠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
26、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气体在面团里形成大量气泡,使得面包变得松软,则正确,故答案为A。16、D【解析】多种海产品如虾、牡蛎等体中的As元素为+5价,+5价砷对人体无毒,As2O3中As元素为+3价,吃饭时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容易中毒的原因是生成+3价As,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与+5价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3价As,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与+5价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3价As,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容易中毒,说明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故A正确;B海产品如虾等体中的As元素为+5价,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后生成+3价As,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故B正确;C
27、+5价砷被还原为+3价,说明砷发生还原反应,故C正确;D维生素C能将+5价砷还原成As2O3,砒霜是还原产物,故D错误;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元素化合价变化是解本题关键,结合元素化合价来分析解答即可。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SO42-、CO32-、Na+ H+、Ba2+ Cl- BC BaCO3+2H+Ba2+H2O+CO2 【解析】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则含SO42-、CO32-中的一种或都有,则一定没有Ba2+;将中滤液里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为AgCl,但引入氯离子,则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Cl-
28、;将中的沉淀加入稀盐酸中,沉淀部分消失,有气体产生,则一定含SO42-、CO32-,则没有H+,因溶液不显电性,则一定含Na+;综上所述:(1)一定含SO42-、CO32-、Na+;(2)一定没有H+、Ba2+;(3)可能含有Cl-;(4)若要确定Cl-是否存在,应首先排除SO42-和CO32-的干扰,故原溶液中加入硝酸钡除去SO42-和CO32-,过滤后往滤液中加入硝酸银,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Cl-,故答案为BC;(5)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二氧化碳气体,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aCO3+2H+Ba2+H2O+CO2。18、CuO Cu(OH)2 CuCl2 NaCl C
29、u(OH)2+2H+=Cu2+2H2O Cu2+ +2OH-=Cu(OH)2 CuO+2H+=Cu2+ +H2O 【解析】甲、乙两种固体均与B反应,生成A和水,再分析给出的四种物质可知B为盐酸、A为氯化铜;所以甲乙中均含有铜元素,又A+C=乙+D,能与氯化铜反应的只有氢氧化钠,所以C为氢氧化钠,D为氯化钠,乙为氢氧化铜,则甲为氧化铜【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为CuO;乙为Cu(OH)2;A为CuCl2;D 为NaCl;(2)氢氧化铜为难溶物所以不能拆,故乙与B的离子反应为:Cu(OH)2+2H+=Cu2+2H2O;A与C的离子反应为:Cu2+ +2OH-=Cu(OH)2;氧化铜为难溶物
30、不能拆,故甲与B的离子反应为:CuO+2H+=Cu2+ +H2O。19、加入盐酸酸化,可有效降低亚铁盐还原性,防止氧化 不能 B 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并迅速变成红褐色沉淀 搅拌以促进溶解 氯化钡溶液 不再产生白色沉淀 引流 取最后一次洗涤所得的滤液,滴入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已洗净 60.8% 隔绝氧气,防止硫酸亚铁被氧化而失效 【解析】将硫酸亚铁溶于水时,滴加盐酸目的是防止亚铁离子产生少量的氢氧根而出现沉淀,同时防止亚铁被氧化为铁离子而影响后期的检验。在检验硫酸盐时,可用氯化钡来进行。在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检验亚铁盐时,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因生成的氢氧化亚铁会迅速变
31、为红褐色;根据硫酸根离子守恒计算;根据氢氧化亚铁表面有吸附的硫酸根离子分析;依据亚铁离子易被氧化。【详解】(3)亚铁离子可以水解,加入盐酸目的是防止因产生少量氢氧根离子而产生沉淀,同时加入盐酸酸化,可有效降低亚铁盐还原性,防止氧化;不能用硫酸来替代盐酸,因为我们要检验硫酸亚铁的含量,不能引入硫酸根离子,故答案为:加入盐酸酸化,可有效降低亚铁盐还原性,防止氧化;不能;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加入硝酸导致亚铁被氧化为铁离子而影响后期的检验,因此在检验硫酸盐时可用氯化钡溶液,所以选B,故答案为:B;由于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为红褐色氢氧化铁,所以检验亚铁盐可用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实验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并迅速
32、变成红褐色沉淀,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迅速变成红褐色沉淀;(4)玻璃棒在配制溶液时的作用是搅拌以促进溶解,故答案为:搅拌以促进溶解;要想检验是否完全反应时,可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不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已过量,即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现象为不再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已过量,故答案为:氯化钡溶液;不再产生白色沉淀;在洗涤沉淀时,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由于沉淀表面含有硫酸根离子,则要证明沉淀已洗净的方法就是判断洗涤液中不含有硫酸根离子,即可以取最后一次洗涤所得的滤液,滴入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已洗净,故答案为:引流;取最后一次洗涤所得的滤液,滴入硝酸银溶液,若无
33、白色沉淀产生,则已洗净;沉淀质量为4.66g即硫酸钡是0.02mol,根据硫酸根守恒可知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是0.02mol,质量是0.02mol152g/mol3.04g,因此质量分数为3.04g/5g100%=60.8%,故答案为:60.8%;(5)由于亚铁离子易被氧化,则对硫酸亚铁来说,药片的糖衣可以起到隔绝氧气,防止硫酸亚铁被氧化而失效的作用,故答案为:隔绝氧气,防止硫酸亚铁被氧化而失效。20、250 21.6 C 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无影响 偏低 偏低 【解析】(1)依据配制溶液的体积选择容量瓶的规格;(2)依据c=计算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
34、量不变计算需要浓盐酸体积,依次选择合适的量筒;(3)依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排序;(4)分析不当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的影响,依据c=进行误差分析。【详解】(1)配制250mL浓度为1mol/L的稀盐酸,溶液的体积为250mL,所以应选择250mL的容量瓶;故答案为:250;(2)量分数为37.5%的浓盐酸(密度为1.16g/cm3)的物质的量浓度c=11.9mol/L,设需要浓盐酸的体积为V,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则V11.9mol/L=250ml1mol/L,解得V=21.0mL,依据大而近的原则,所以应选择25mL量筒;故答案为:21.0;C;(3)配制一定物质
35、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所以正确的顺序为:;其中中的操作中。处填“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4)用天平(不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则所称固体的质量一样多,所配溶液的浓度无影响;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读数时俯视量筒,则所量液体偏少,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用胶头滴管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加蒸馏水偏多,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仪器以及误差分析,注意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易错点为(4)用天平(不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则所称固体
36、的质量一样多。21、Na2SO3ClO22ClO2 + 2H2O2 +2OH- = 2ClO2- + O2 + 2H2O1:4ClO2-的氧化性或Cl-的还原性随溶液的酸性和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因此Cl-被氧化得到Cl2。【解析】(1)I中NaClO3转化为ClO2,Cl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到+4价,NaClO3得电子,作氧化剂;根据得电子守恒,Na2SO3失电子,化合价降低,作还原剂。中ClO2转化为NaClO2,Cl元素化合价降低,则ClO2得电子,作氧化剂。故答案为Na2SO3;ClO2;(2)中ClO2转化为NaClO2,Cl元素化合价降低,ClO2作氧化剂,则H2O2作还原剂,化合价升
37、高,生成O2,则有ClO2+ H2O2O2+ ClO2,溶液中加入了NaOH,配平方程式可得:2ClO2 + 2H2O2 +2OH- =2ClO2- +O2 + 2H2O;故答案为2ClO2 + 2H2O2 +2OH- =2ClO2- + O2 + 2H2O;(3) 反应5NaClO2 + 4HCl = 5NaCl + 4ClO2+ 2H2O,NaClO2中Cl元素化合价由+3价分别变为1价和+4价,NaCl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14。故答案为14;NaClO2+4HCl=NaCl+2Cl2+2H2O,反应中,NaClO2作氧化剂,HCl作还原剂,反应开始时,盐酸浓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气体产物的含量增大。可能原因是,溶液酸性增强,导致NaClO2的氧化性增强,Cl-的还原性增强;或者Cl- 的浓度增大,导致Cl-还原性增强。故答案为ClO2-的氧化性或Cl-的还原性随溶液的酸性和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因此Cl-被氧化得到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