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的是A将40 g NaOH溶解于1 L水中B将0.25 mol NaOH溶于水配成250 mL溶液C将1 L10 mol/L的浓盐酸与9 L水混合D将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2、标准状况下有6.72LCH4;3.01x1023
2、个HCl;13.6gH2S;0.2molNH3。下列对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小到大表示不正确的是( )A体积:B密度:C质量:D氢原子数:3、下列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其可能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选项异常情况可能原因分析A蒸发结晶:蒸发皿破裂将溶液蒸干或酒精灯灯芯碰到热的蒸发皿底部B分液: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难以滴下没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或玻璃塞上凹槽与漏斗口侧面的小孔没有对齐C萃取时,震荡溶液,液体静置不分层加入萃取剂的量较多D蒸馏:冷凝管破裂冷凝管没有通水或先加热后通水【选项A】A【选项B】B【选项C】C【选项D】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一定属于离子反应
3、B碱性氧化物一定属于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属于非金属氧化物C强氧化性的试剂与还原性的试剂混合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NaCl、液氨、蔗糖分别属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饱和FeCl3溶液加热至沸腾,制得Fe(OH)3胶体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C黄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性质有关D用过滤的方法可分离胶体和溶液6、下列反应中,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Fe和盐酸反应:2Fe + 6H+ = 2Fe3+ + 3H2B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 SO42+ Ba2+ + OH= BaSO4 + H2OC醋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2HCO=
4、H2OCO2D石灰石和盐酸反应:CaCO3 + 2H+ = Ca2+ + CO2 + H2O7、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N2O5是非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它们属于电解质BKNO3是钾盐、硝酸盐,也是正盐CH2CO3是含氧酸、二元酸DNaOH是可溶性碱,也是强碱8、下列有关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分子均是由原子构成B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碱性氧化物均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均是非金属氧化物D硫酸是纯净物,盐酸是混合物9、如果胡麻油中混有水,最好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A过滤B蒸馏C分液D萃取10、把0.05mol的氢氧化钡固体分别加入10
5、0mL下列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明显的是A0.5mol/L的MgCl2溶液B0.5mol/L的盐酸C0.5mol/L的Na2SO4 溶液D0.5mol/L的CuSO4溶液11、以下实验操作过程中,溶液里无固体物质析出的是( )A向CuCl2溶液中加入钠的小颗粒B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少量铜粉C向Mg(NO3)2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D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稀硫酸12、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标准状况下,11.2L H2O中含分子数为0.5NA;1.06gNa2CO3中含有Na+的数目为0.02NA;23g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O原
6、子数为NA;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的数目为NA;常温常压下, 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ABCD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阳离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14、在标准状况下,xg气体A与yg气体B所占的体积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的分子数之比为x:yBA、B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为y:xCA、B的摩尔质量之比为x:yD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x:y15、下列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为1.0mol/L 的是A1.0克 NaCl固体溶于1L水中
7、所得溶液B1mol NaCl固体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C22.4L 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D4.0克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16、下列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KHSO4=K+H+SO42- BNaHCO3=Na+H+CO32-CMg(NO3)2=Mg2+(NO3)22- DKClO3=K+Cl5+3O2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 (1)A、B、C三种无色可溶性盐分别是由Na、Ag、Ba2、Cl、NO、CO中不同的阴、阳离子组成。经实验验证知:A溶液、B溶液均可以与盐酸反应,其中A产生白色沉淀,B产生气泡。则A为_、B为_。将B和C的溶液混合后,发生反
8、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有一包固体粉末,由CaCO3、Na2SO4、KNO3、BaCl2、CuSO4中的三种物质组成,取样品进行如下实验:从实验可以判断,该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有_,它的组成可能是_或_。18、有一瓶无色透明溶液,只含Cl-、CO32-、SO42-、Na+、K+、Mg2+、Cu2+离子中的某几种经实验: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取少量原溶液中加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取少量原溶液中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回答下列问题:(1)试分析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2)有的同学认为实验
9、可以省略,你认为是否正确(填“是”或“否”)_,说明理由_(3)写出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19、实验室需要490mL0.1molL-1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需称取 _g的烧碱固体,固体应放在 _中在托盘天平上称量(2)配制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还需要_、_。(3)配制溶液时有以下几个操作:溶解摇匀洗涤冷却称量转移溶液定容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_(填序号)(操作可重复选)(4)在容量瓶内确定溶液体积的过程中,完成后期加入少量水的做法是: _。(5)下列各项中,可能导致实际浓度偏高的是 _(填标号)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BNaOH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未冷却立即配制溶液C溶解NaO
10、H固体之后的烧杯未洗涤D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洒出 (6)将取出10mL溶液加水稀释到100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20、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 -157,热稳定性差,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药。已知:乙醚沸点为35,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的,主要有乙醚浸取法和汽油浸取法。乙醚浸取法的主要工艺如图所示:(l)对青蒿干燥破碎后,加入乙醚的目的是_。(2)操作I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 _,操作的名称是_。(3)操作的主要过程可能是_(填字母)。A
11、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B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C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液(4)在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_,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 烧杯壁流下。分液后漏斗内剩余的液体从分液漏斗的 _(填“上口”或 “下口”)倒入烧杯。21、铝土矿是冶炼金属铝的重要原料,其中主要成分为 Al2O3、Fe2O3 等。工业上可 NaOH 溶解 Al2O3 使 其与杂质分离:Al2O3+2NaOH2NaAlO2+H2O(1)找出上述反应中化合价为负值的元素,写出其原子的电子式_。(2)同温同压下,上述元素形成的气体密度最大的物质的分子式为_。(3
12、)上述反应中两种金属元素对应单质的活泼性强弱关系为:_,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 析其原因:_。(4)若根据化学性质进行物质分类,则 Al2O3 属于_氧化物,据此推测下列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_。AAl2O3+3H2O2Al(OH)3B2Al(OH)3+3H2SO4Al2(SO4)3+3H2OCAl(OH)3+NaOHNaA1O2+2H2OD NaAlO2+4HClAlCl3+2H2O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试题分析:An=m/M =40/40 =1mol,但溶液体积不是1L,故错;Bc=n/V =0.25mol/0.25L=1mol/L,故正确;C溶液的体积在没有
13、说明的情况下不能相加减,所以溶液体积不知,故错;D谈及气体体积时,必须强调温度和压强即所在何种条件,故错。考点:考查了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相关知识。2、A【解析】6.72LCH4的物质的量为=0.3mol,3.011023个HCl的物质的量为=0.5mol,13.6gH2S的物质的量为=0.4mol,0.2molNH3;A根据V=nVm知,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故体积,故A错误;B相同条件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故密度,故B正确;C根据m=nM知,甲烷质量为0.3mol16g/mol=4.8g,HCl的质量为0.5mol36.5g/mol=33.25g,氨气的质量为0
14、.2mol17g/mol=3.4g,故质量,故C正确;D甲烷中n(H)=0.3mol4=1.2mol,HCl中n(H)=0.5mol,硫化氢中n(H)=0.4mol2=0.8mol,氨气中n(H)=0.2mol3=0.6mol,故H原子数目,故D正确;故答案为A。【点睛】掌握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n=、n=、n=、c=。有用的推论:(1)同温同压时:V1:V2=n1:n2=N1:N2 1:2=M1:M2 同质量时:V1:V2=M2:M1;(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 同质量时:P1:P2=M2:M1;(3)同温同压同体积时:1:2=M1:M2=m1:m2。3、C【解
15、析】A溶液不能蒸干,且酒精灯灯芯温度低,加热过长或受热不均匀,导致蒸发皿破裂,故A正确;B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或玻璃塞上凹槽与漏斗口侧面的小孔对齐,可平衡压强,而没有打开时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难以滴下,故B正确;C液体静置不分层,说明萃取剂与原溶剂互溶,与萃取剂的量无关,故C错误;D冷凝管没有通水或先加热后通水,冷凝管受热不均匀,导致冷凝管破裂,故D正确;故选:C。4、B【解析】A置换反应中一定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不一定有离子参与,如氢气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离子反应,故A错误;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可以是金属氧化物,也可
16、以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CO2是酸性氧化物,故B正确;C、一般强氧化剂遇到强还原剂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同种元素之间必须有中间价态才能发生,如浓硫酸与二氧化硫,故C错误;DNH3本身不能发生电离,NH3为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非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和书写氧化物的关系,判断时要记住一些特殊的例子,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CO为不成盐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等。5、C【解析】A、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继续煮沸,至溶液变为红褐色时即可获得氢氧化铁胶体,将饱和FeCl3溶液加热至沸腾,不能制得Fe(OH)
17、3胶体,故A错误。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故B错误;C、河水中的泥沙形成的是胶体,在入海口遇到海水时,由于海水中含电解质氯化钠,故能发生聚沉从而形成三角洲,故C正确;D、胶体和溶液均能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故D错误;答案选C。6、D【解析】A. Fe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离子方程式2Fe + 6H+ = 2Fe3+ + 3H2错误;B. 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42+Ba2+2OH= BaSO4+2H2O,故错误;C. 醋酸是弱酸,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故错误;D. 石灰石和盐酸反应
18、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 + 2H+ = Ca2+ + CO2 + H2O,故正确。故选D。【点睛】离子方程式的判断通常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1)违背反应客观事实: 如:Fe2O3与氢碘酸:Fe2O36H+2 Fe3+3H2O错因:忽视了Fe3+与I-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2)违反质量守恒或电荷守恒定律及电子得失平衡:如:FeCl2溶液中通Cl2 :Fe2+Cl2Fe3+2Cl- 错因:电子得失不相等,离子电荷不守恒。(3)混淆化学式(分子式)和离子书写形式: 如:NaOH溶液中通入HI:OH-HIH2OI-错因:HI误认为弱酸。(4)反应条件或环境不分: 如:次氯酸钠中加浓HCl:ClO-
19、H+Cl-OH-Cl2错因:强酸制得强碱。(5)忽视一种物质中阴、阳离子配比:如:H2SO4 溶液加入Ba(OH)2溶液:Ba2+OH-H+SO42-BaSO4H2O,正确:Ba2+2OH-2H+SO42-BaSO42H2O。7、A【解析】ACO、N2O5是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是该物质与碱反应能生成相应的盐,CO不是酸性氧化物,且二者本身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不是电解质,A错误;BKNO3含钾离子、硝酸根,是钾盐、硝酸盐,也是正盐,B正确;CH2CO3是含氧酸,可电离出两个氢离子,是二元酸,C正确;DNaOH是强碱,可溶于水,也是可溶性碱,D正确;答案选A。8、D【解析】A铝属于金属单
20、质,是由铝原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一定由分子构成,故A错误;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属于混合物,也可能属于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故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故B错误;C七氧化二锰是金属氧化物,但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D纯硫酸是纯净物,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故D正确;故选D。9、C【解析】胡麻油和水为不互溶的液体,应采用分液的方式进行分离;答案选C。10、D【解析】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主要取决于离子浓度的大小,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把0.05mol的氢氧化钡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mL溶液中,溶液
21、的离子浓度变化最大,则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大,以此解答。【详解】A、100mL 0.5mol/L的MgCl2溶液中加入0.05mol氢氧化钡固体,恰好发生反应MgCl2+Ba(OH)2=Mg(OH)2+BaCl2,生成的Ba2+和Mg2+离子浓度相同,所以导电能力没有变化;B、100mL 0.5mol/L的盐酸中加入0.05mol氢氧化钡固体,发生反应2HCl+Ba(OH)2=BaCl2+2H2O,反应生成0.025mol BaCl2,还剩余0.025mol Ba(OH)2,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大,导电能力变化较明显;C、100mL 0.5mol/L的Na2SO4 溶液中加入0.05mol
22、氢氧化钡固体,恰好发生反应Na2SO4+Ba(OH)2=2NaOH+BaSO4,生成的氢氧根离子和原来的硫酸根离子电荷浓度相同,所以导电能力没有变化;D、100mL 0.5mol/L的CuSO4溶液中加入0.05mol氢氧化钡固体,恰好发生反应CuSO4+Ba(OH)2=Cu(OH)2+BaSO4,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几乎不导电,所以导电能力变化最明显。故答案选D。11、B【解析】A.钠先与溶剂水反应,产物再与氯化铜反应;B.根据铁离子的强氧化性分析;C.过氧化钠与水先反应,反应的产物再与溶质Mg(NO3)2发生复分解反应;D.利用胶体的胶粒带电荷分析。【详解】A.钠的小颗粒与溶液中
23、的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A错误;B. Fe2(SO4)3溶液中加入少量铜粉,二者发生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硫酸铜,没有固体析出,B正确;C.Na2O2粉末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硝酸镁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C错误;D.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稀硫酸,首先是Fe(OH)3胶粒上的正电荷被中和,胶体发生聚沉现象,形成沉淀,然后再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产生硫酸铁和水。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溶液里有固体物质析出,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点睛】本题考查了实验过程与现象的关系。易错点是选项D,胶体的胶粒因具有较大的表面积,选择性地吸附电荷而带电,加
24、入电解质,首先是电荷被中和引起聚沉,然后是酸碱中和反应。准确了解、掌握各类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并灵活运用是本题解答的基础。12、D【解析】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求出1.06 gNa2CO3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碳酸钠中含2个钠离子来分析;NO2和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溶液体积不明确;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详解】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错误;1.06 g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01mol,而碳酸钠中含2个钠离子,故0.01mol碳酸钠中含0.02NA个钠离子,故正确;NO2和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故23g混合物中含有
25、的N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故含NA个氧原子,故正确;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氯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错误;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故NA个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大于22.4L,故错误。故答案选:D。【点睛】不同物质最简式相同时可以用最简式进行物质的量相关计算。13、D【解析】试题分析:阳离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例如NH4,A错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不一定是氧化剂,也可能是还原剂,例如碳在氧气中燃烧,碳是还原剂,B不正确;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C不正确;D正确,例如铁离子被还原可能生成亚铁离子。答案选D。考点:考查氧化
26、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能力的培养。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该类试题需要学生学会通过举例、逐一进行筛选得出正确的结论。14、C【解析】在标准状况下,xg气体A与yg气体B所占的体积相同,则xg气体A与yg气体B的物质的量相同,故 ,则;【详解】A. A、B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分子数之比为1:1,A错误;B. 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结合分析知:A、B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为x: y,B错误;C. 据分析A、B的摩尔质量之比为x:y,C正确;D. 据分析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
27、错误;答案选C。15、D【解析】A.没有说明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其物质的量浓度,故错误;B.没有说明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其浓度,故错误;C.没有说明气体是否在标况下,不能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故错误;D.4.0克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1/0.1=1.0 mol/L,故正确。故选D。16、A【解析】试题分析:A、硫酸氢钾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出钾离子和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正确,选A;B、碳酸氢钠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错误,不选B;C、硝酸镁完全电离出镁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符号写错,不选C;D、氯酸钾电离出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错误,不选D。考点: 电离
28、方程式的判断【名师点睛】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注意强弱电解质的区别,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用=,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用可逆符号。同时要注意酸式盐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例如硫酸氢钠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而碳酸氢钠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AgNO3 Na2CO3 Ba2+CO32-=BaCO3 CuSO4 CaCO3、Na2SO4、KNO3 CaCO3、BaCl2、KNO3 【解析】(1)由离子共存可知,Ag+只能结合NO3-形成硝酸银、剩下的离子中Ba2+只能结合Cl-形成氯化钡、最后的离子结合形成碳酸钠,然后根据A、B能够与盐酸反应的现象判断A
29、、B组成,从而明确A、B、C的名称,书写B和C的溶液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固体粉CaCO3、Na2SO4、BaCl2、CuSO4溶于水有沉淀、无色溶液,则能排除CuSO4,因为CuSO4溶于水显蓝色;难溶物溶于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说明一定含有碳酸钙,硫酸钠和氯化钡不会同时存在。【详解】(1)A、B、C为三种无色可溶盐,则Ag+只能结合NO3-形成AgNO3、剩下的离子中Ba2+只能结合Cl-形成BaCl2,另一种物质则为Na2CO3;A溶液、B溶液均可与盐酸反应,其中A产生白色沉淀,则A为AgNO3;B与盐酸产生气泡,所以B为Na2CO3,C不与盐酸反应,则C为BaCl2,将B和C的溶液
30、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CO32-=BaCO3;故答案为AgNO3;Na2CO3;Ba2+CO32-=BaCO3;(2)有一包固体粉末由CaCO3、Na2SO4、BaCl2、CuSO4中的两种物质组成,取样品加水,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能够溶于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则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且硫酸钠与氯化钡不会同时存在;得到无色溶液,该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有CuSO4,因为CuSO4溶于水显蓝色,根据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uSO4,该固体粉末含有的三种物质可能为:CaCO3、Na2SO4、KNO3或CaCO
31、3、BaCl2、KNO3,故答案为CuSO4;CaCO3、Na2SO4、KNO3;CaCO3、BaCl2、KNO3。【点睛】本题考查了未知物的检验,注意掌握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明确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反应现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Mg2+、Cl- CO32- 、SO42-、Cu2+ Na+、K+ 是 溶液呈电中性,必须同时含有阴、阳离子 Mg2+2OH-=Mg(OH)2 【解析】无色透明溶液,则一定没有Cu2,Cl、CO32、SO42、Na、K、Mg2 六种离子中只有Mg2 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沉淀,说明一定含有Mg2;Mg2和CO32反应生成沉淀,二者不能共存,则无CO32;原溶液中加BaCl
32、2溶液不产生沉淀,说明不含SO42;原溶液中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含Cl;【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Cl、Mg2,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CO32、SO42、Cu2,可能含有Na、K;(2)实验可以省略,因溶液显电中性,故有阳离子必有阴离子,CO32、SO42不存在,则必须含有Cl;(3)反应中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Mg2+2OH=Mg(OH)2。19、2.0g 小烧杯 500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用胶头滴管逐滴加水,当溶液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时,立即停止加水 B 0.01mol/L 【解析】(1)根据m=CVM计算溶质的质量
33、,注意V应该是500mL,强腐蚀性的固体药品应放在烧杯中称量;(2)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溶液所需要的仪器选取仪器;(3)配制溶液的步骤是: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转移、定容、摇匀,据此排序;(4)定容的做法是:用胶头滴管逐滴加水,当溶液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时,立即停止加水;(5)根据C=n/V判断配制溶液的误差,如果n偏小或C偏大,则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如果n偏大或V偏小,则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6)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详解】(1)m=CVM=0.1mol/L0.5L40g/mol=2.0g,烧碱易吸水且具有强腐蚀性,所以称量烧碱时要放在小烧杯中,故答案为2.0
34、g,小烧杯。(2)溶液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所以还需要胶头滴管和5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3)配制溶液的步骤是: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转移、定容、摇匀,所以其排序是,故答案为。(4)完成后期加入少量水即定容的做法是:用胶头滴管逐滴加水,当溶液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时,立即停止加水,故答案为用胶头滴管逐滴加水,当溶液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时,立即停止加水。(5)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大,根据C=n/V可知所配制溶液浓度偏低,故A错误;B.NaOH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未冷却立即配制溶液,
35、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则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故B正确;C.溶解NaOH固体之后的烧杯未洗涤,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则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故C错误;D.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洒出,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则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故D错误。故答案为B。(6)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溶液的体积变为原来的10倍,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变为原来的1/10,为0.01molL-1,故答案为:0.01mol/L。20、溶解青蒿素 漏斗、玻璃棒 蒸馏 B 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 上口 【解析】根据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详解】
36、(1) 对青蒿干燥破碎后,加入乙醚的目的是:溶解青蒿素;(2)操作I是过滤,故需要的仪器还有玻璃棒、漏斗,操作上利用沸点 不同分离乙醚和青蒿素,故操作为蒸馏;(3) 依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热稳定性差,乙醚沸点为35便于除去,A选项青蒿素不溶于水,C选项加入乙醚后分液得到的还是混合液,不是精品;B根据题中信息可知,青蒿素可溶于乙醇,故粗品中加95%的乙醇溶解后,经浓缩、结晶、过滤可以除去不溶的杂质,得到精品,故选B;(4) 在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时,为使液体顺
37、利滴下,应平衡内外大气压,故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分液漏斗的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故答案为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下口。【点睛】本题的突破点是掌握分离提纯实验中的大致流程:溶解分离除杂提纯,再从每一步骤中分析仪器使用、操作注意事项和作用原理,即可解决这种类型题。21、 O3 NaAl 两者电子层数相同,Na的质子数比Al的质子数小,较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两性 BCD 【解析】(1)Al2O3+2NaOH=2NaAlO2+H2O中Na、H为+1价,Al为+3价,O为2价,O
38、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2)同温同压下,上述元素形成的气体密度最大的物质为臭氧;(3)同周期从左往右金属性减弱;(4)Al2O3可与酸、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为两性氧化物。【详解】(1)只有O为负价,氧原子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2)同温同压下,上述元素形成的气体密度最大的物质的分子式为O3,故答案为O3;(3)上述反应中两种金属元素对应单质的活泼性强弱关系为NaAl;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原因为两者电子层数相同,Na的质子数比Al的质子数小,较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故答案为NaAl;两者电子层数相同,Na的质子数比Al的质子数小,较易失去最外层电子;(4)Al2O3可与酸、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为两性氧化物;氧化铝与水不反应,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则BC中方程式合理,氢氧化铝可溶于盐酸,则D中合理,故答案为两性;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