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高新唐南中学2022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高新唐南中学2022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
2、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在一个大试管里注入0.0l mol/L碘化钾溶液l0 mL,用胶头滴管滴入810滴相同浓度的硝酸银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即得碘化银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该胶体稳定的主要原因B提纯上述碘化银胶体,需要的实验用品有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等C用上述胶体做电泳实验,发现阳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说明该胶体粒子带负电荷D在上述碘化银胶体中快速滴加0.0l mol/L硝酸银溶液至l0mL,将得到更多的胶体2、废水脱氮工艺中有一种方法是在废水中加入过量NaClO使NH4+完全转化为N2,该反应可表示为2NH4+3C
3、lO= N2+3Cl+2H+3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氧化性ClO N2B还原性NH4+BrOIOCl2BBrOCl2ClOIOCCl2BrOClOIODBrOClOCl2IO16、由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Fe3O4、Fe2O3和FeO)得到绿矾(FeSO47H2O),再通过绿矾制备铁黄FeO(OH)的流程如下:烧渣溶液绿矾铁黄已知:FeS2和铁黄均难溶于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步骤,最好用硫酸来溶解烧渣B步骤,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FeS214Fe38H2O=15Fe22SO16HC步骤,将溶液加热到有较多固体析出,再用余热将液体蒸干,可得纯净绿矾D步骤,反应条件控制不当会使铁黄中混
4、有Fe(OH)317、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其中a、b点的横坐标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SO42-、Na+、OH-C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D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18、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和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反应机理”(即蛋白质如何“死亡”的机理)。之所以授予他们诺贝尔化学奖而不是生物学奖或医学奖,其主要原因是A他们的研究对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B他们的研
5、究有助于探索一些包括恶性肿瘤疾病的发生机理C他们的研究深入到了细胞的层次D他们的研究深入到了分子、原子的层次19、目前新一代高效、无污染的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已被许多国家广泛应用在饮用水的处理上已知工业上制备二氧化氯的方法之一是用甲醇在酸性介质中与氯酸钠反应,其反应关系为CH3OH+6NaClO3+3H2SO46ClO2+CO2+3Na2SO4+5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剂是甲醇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氧化产物是二氧化氯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20、欲配制下列四种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其中能配制成功的是( )AK+、Mg2+、Cl-、BNa+、
6、Ca2+、C、K+、Na+D、Al3+、Cl-21、现有以下物质: NaCl溶液 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 冰醋酸(纯净的醋酸) 铜 BaSO4固体蔗糖酒精熔融的KNO3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BCD全部22、在0.2 L由NaCl、MgCl2、CaCl2组成的混合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图所示, 则溶液中C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5 molL-1B1 molL-1C1.5 molL-1D无法计算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某溶液可能存在下列阴离子Cl-、SO42-、CO32-中的一种或几种。(1)当溶液中存在大量H+时,_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2)当溶液中存在大量Ag+时,_不
7、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3)当向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为进一步确定溶液中存在哪种离子,可继续向沉淀中加入_,通过观察沉淀是否溶解再作出进一步的判断。24、(12分)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O3、Na2SO4、 CuSO4、 CaCl2、NaCl而成,为检验它们做了如下实验: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洗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请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_,肯定没有_。(2)步骤沉淀是否完全的检验方法_。(3)写出步骤的离子方程式:_。(4)
8、写出鉴别可能有的物质的离子方程式:_。(5)写出向少量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足量碳酸氢钠溶液的离子方程_。(6)用稀盐酸清洗铁锈(Fe2O3)的离子方程式_。25、(12分)实验室需要0.1mol/LNaOH溶液450mL和0.5mol/L的硫酸溶液50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在下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填序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
9、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的质量为_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_0.1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根据计算得知,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mL,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_mL量筒最好。26、(10分)如下图所示(B中冷却装置
10、未画出),将氯气和空气(不参与反应)以体积比约1:3混合通入含水8%的碳酸钠中制备Cl2O,并用水吸收Cl2O制备次氯酸溶液。已知:Cl2O极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HClO;Cl2O的沸点为3.8,42以上分解为Cl2和O2。(1)实验中控制氯气与空气体积比的方法是_。为使反应充分进行,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有_。(2)写出装置B中产生Cl2O的化学方程式:_。若B无冷却装置,则进入C中的Cl2O会大量减少。其原因是_。(3)装置C中采用棕色圆底烧瓶是因为_。(4)已知次氯酸可被H2O2、FeCl2等物质还原成Cl。测定C中次氯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方案为:用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0.00 mL次
11、氯酸溶液,_。(可选用的试剂:H2O2溶液、FeCl2溶液、AgNO3溶液。除常用仪器外须使用的仪器有:电子天平,真空干燥箱)27、(12分)现有一定量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通过CO2与样品反应后生成O2的量测定Na2O2的含量)。(可供选用的反应物:CaCO3固体、6 molL-1盐酸、6 molL-1硫酸和蒸馏水)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必须先_。(2)装置A中液体试剂应选用_。(3)装置B的作用是_;装置C的作用是_;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4)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若开始时测得样品的质量为2.0 g,反应
12、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224 mL(标准状况),则Na2O2试样的纯度为_。28、(14分)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以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 (图中有些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乙_。(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_;反应_;反应_。(3)将0.4 g D和1.06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图像。_ 29、(10分)铝矾石(主要成分是Al2O3,还含有少量杂质SiO2、Fe2O3)是工业
13、上用于炼铝的主要矿物之一,由铝矾石制取金属铝的工艺流程图如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下列有关铝矾石以及用铝矾石炼铝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A铝矾石中含有两种类型氧化物B铝矾石与河沙含有完全相同的成分C铝矾石炼铝需要消耗电能D铝矾石炼铝的过程中涉及置换反应(2)加入原料A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3)滤液中所含溶质有_;步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若步骤中用氨气代替CO2,步骤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A、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脱粒带电(负电),并且吸附了水中的离子(阳离子),阳离子之间互相排斥,导致
14、脱粒无法聚集,造成胶体稳定,选项A错误;B、提纯上述碘化银胶体,需要利用渗析法而不是通过过滤完成,所用实验用品不符合,选项B错误;C、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称为电泳,用上述胶体做电泳实验,发现阳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说明该胶体粒子带负电荷,选项C正确;D、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会发生聚沉,选项D错误。答案选C。2、B【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分析判断新情境中的反应。【详解】反应中,NH4+(N元素3价)失电子被氧化生成N2(N元素0价),ClO(Cl元素+1价)得电子被还原生成Cl(氯元素1价),C项正确;NH4+是还原剂,N2是氧化产物。ClO是氧化剂,Cl是还原
15、产物。故氧化性ClO N2,A项正确;还原性NH4+ Cl,B项错误;反应生成H+,即此法处理过的废水呈酸性,应中和后排放。D项正确。本题选B。【点睛】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可简记为:氧化剂得(电子)、降(化合价)、还(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失(电子)、升(化合价)、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3、C【解析】有尘埃的空气,属于胶体分散系,具有丁达尔现象;稀硫酸是硫酸的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蒸馏水,是化合物,是纯净物,不是分散系,没有丁达尔效应;墨水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答案选C。4、A【解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在阳离子中,核电荷数减去离子所带电荷
16、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在阴离子中,核电荷数加上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详解】因为Xm+和Yn-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所以,Xm+和Yn-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的核外电子数等于a-m,的核外电子数为:b+n,则:a=b+m+n。故选:A。【点睛】阳离子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离子所带电荷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离子所带电荷数。5、C【解析】A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生成沉淀最多为2.097g,n(BaSO4)=0.09mol,则Na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5mol/L,选项A错误;B2号实验中n(BaSO4)=0.003mol,混合前,Ba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17、,选项B错误;C实验3号中,x为实验2中的2倍,则x=0.699g2=1.398g,选项C正确;D完全沉淀60mL Na2SO4溶液消耗BaCl2溶液的体积为=0.09L=90mL,选项D错误;答案选C。6、B【解析】A.含碳酸根或者碳酸氢根离子的盐属于碳酸盐;B.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C.含有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含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D.在水溶液中发生完全电离的碱属于强碱。【详解】A. CaCO3是碳酸的正盐、Ca(HCO3)2是碳酸的酸式盐、Cu2(OH)2CO3是碳酸的碱式盐,都属于碳酸盐,故A正确;B.纯碱属于盐类,不属于碱,故B错误;C.蓝矾是含结晶水的化合物
18、,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者都属于化合物;铁矿石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D. 化合物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碱,Ba(OH)2 、NaOH、Ca(OH)2在水溶液中都能发生完全电离,都属于强碱,故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B。7、A【解析】还原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如果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这说明所给微粒一定是得到电子的,有关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是降低的。【详解】A、锰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需要加入还原剂,选项A正确;B、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选项B错误;C、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选项C错误;D、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
19、选项D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和应用,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以及准确判断出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是解答的关键。另外解答该类试题时一定要注意一些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例如氯酸钾、高锰酸钾、双氧水分解等。8、A【解析】由n可知,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其密度之比,所以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为648045,A项正确;B. 设气体的质量均为m g,则n(SO2)mol,n(SO3)mol,所以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806454,B项错误;C. 根据VnVm可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
20、为54,C项错误;D. 根据分子组成可知,两种气体的原子数之比为(53)(44)1516,D项错误;答案选A。9、A【解析】氯水中存在反应Cl2 + H2O=HCl +HClO,氯水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氯气,盐酸和次氯酸,其中盐酸是强酸,次氯酸为弱酸,不稳定,容易分解2HClO 2HCl+O2,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氯水的成分中含有氯气、次氯酸、水三种分子,故A错误;B、新制氯水显示酸性,能使石蕊变红色,含有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所以新制氯水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B正确;C、光照氯水会导致氯水中的次氯酸分解,得到盐酸和氧气,所以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O2,故C正确;D、
21、氯水中的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得到盐酸和氧气,次氯酸是弱酸,盐酸是强酸,所以氯水长时间放置后酸性将增强,故D正确;故选A。10、D【解析】A. H2SO4 是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导电,属于电解质,故A不正确;B. NaOH 是化合物,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导电,属于电解质,故B不正确;C. Na2CO3是化合物,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导电,属于电解质,故C不正确;D.蔗糖是化合物,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D正确;答案:D【点睛】非电解质的关键点:(1)化合物(2)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3)非金属氧化物和大部分有机物均为非电解质。11、B【解析】试管常用于物质的制备、发生
22、装置;普通漏斗常用于过滤,可用来分离固液混合物;分液漏斗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托盘天平常用于称量固体的质量;蒸馏烧瓶常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研钵常用于固体药品的研磨,不能用来分离。综上所述,用来分离的仪器有,答案为B。12、A【解析】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2NaClO3SO2H2SO4=2ClO22NaHSO4氯元素的化合价由+5降到+4价,硫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升高到+6价。SO2作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A正确;NaClO3作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B错误;H2SO4中元素化合价未发生变化,C错误;1 mol NaClO3在反应中得到1 mol电子,D错误。13、B
23、【解析】溶液呈电中性,忽略水的电离由电荷守恒可知:n(Cl-)+2n(SO42-)=n(K+)+n(Na+)+2n(Mg2+),即:1.5mol+2n(SO42-)=1.5mol+20.5mol,解得n(SO42-)=0.5mol,故B正确;答案:B【点睛】电解质混合溶液中常利用电荷守恒计算离子物质的量及离子物质的量浓度。14、D【解析】A. O2的摩尔质量为32g/mol,选项A错误;B. 使用物质的量必须指明具体的物质或微粒,1mol氢指代不明确,不能确定是氢气还是氢原子,选项B错误;C. 标准状况下1mol CO2的体积约为22.4L,没有说明标准状况下,不一定,选项C错误;D. 标准状
24、况下,22.4LN2和H2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1mol,含NA个分子,选项D正确。答案选D。15、D【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可知,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参与反应,作氧化剂;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得到的对应产物为氧化产物,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判断即可。【详解】中BrO是氧化剂,ClO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BrOClO;中Cl2是氧化剂,HIO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2IO;中ClO是氧化剂,是Cl2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OCl2,则氧化能力强弱顺序为BrOClOCl2IO,D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6、C【解析】A因绿矾的酸根离子为硫酸根离子,则步骤,最好用硫酸来溶解
25、烧渣,A正确;B步骤发生FeS2+7Fe2(SO4)3+8H2O=15FeSO4+8H2SO4,离子反应为FeS2+14Fe3+8H2O15Fe2+2SO42-+16H+,B正确;C步骤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析出绿矾,若蒸干时绿矾受热失去结晶水,C错误;D步骤,反应条件控制不当,绿矾与氨水、空气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OH)3,故D正确;故选C。【点睛】把握制备流程中发生的反应、混合物分离方法、实验技能等为解答的关键,由制备绿矾流程可知,烧渣(主要成分:Fe3O4、Fe2O3和FeO)均溶于硫酸,溶液含Fe2+、Fe3+,步骤发生FeS2+7Fe2(SO4)3+8H2O=15FeSO4+8H
26、2SO4,步骤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析出绿矾,绿矾与氨水、空气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OH)3,以此来解答。17、C【解析】试题分析:两个反应的方程式为:Ba(OH)2+H2SO4=BaSO4+2H2O Ba(OH)2+NaHSO4=NaOH+BaSO4+H2O NaOH+NaHSO4=Na2SO4+H2O。A、从方程式分析,当氢氧化钡恰好和硫酸完全反应时,溶液的导电能力最小,故代表滴加硫酸时的变化曲线,故A错误;B、b点是加入硫酸氢钠进行反应,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所以不含SO42-,故B错误;C、a点为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d为硫酸钠溶液,溶液都显中性,故C正确;D、c点曲线为硫酸,
27、曲线为氢氧化钠和硫酸钠,因为硫酸根离子浓度相同,因为中的钠离子浓度大于中氢离子浓度,所以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不相同,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8、D【解析】“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反应机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蛋白质水解可得到多肽,多肽进一步水解,最终产物为氨基酸,他们的研究深入到了分子、原子的层次【详解】“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反应机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蛋白质水解可得到多肽,多肽进一步水解,最终产物为氨基酸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他们的研究深入到了分子、原子的层次,故D正确。19、D【解析】该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
28、为+4价,氯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4价,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氧化剂对应的产物是还原产物,还原剂对应的产物是氧化产物。【详解】A该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所以甲醇是还原剂,故A错误;B该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氯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4价,所以氧化剂是NaClO3,还原剂是甲醇,则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6:1,故B错误;C该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氯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4价,所以氧化剂是NaClO3,则二氧化氯是还原产物,故C错误;D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CO2,还原产物是ClO2,所以还原产物
29、和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6:1,故D正确;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D项,故答案为D。20、D【解析】能配制成功的标准一是离子要大量共存,二是不能有颜色。【详解】AMg2+与反应生成沉淀,且酸性条件下, 不能大量共存,A不能配制;BCa2+和反应生成沉淀,且酸性条件下, 不能大量共存,B不能配制;C溶液里有时为紫红色,题目要求配制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C不能配制;D酸性条件下题中所给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可大量共存,且离子溶于水后都为无色,D能配制。答案选D。21、C【解析】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电解质必须是纯净物,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均属于电解质;则NaCl溶液是混
30、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冰醋酸(纯净的醋酸)是电解质;铜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aSO4固体是电解质;蔗糖是非电解质;酒精是非电解质;熔融的KNO3属于电解质,因此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答案选C。【点睛】掌握电解质的含义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判断电解质时不能依据能否导电进行判断,关键是看引起导电的原因是不是自身发生的电离,如果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自身电离出离子,则就属于电解质,否则不是。22、A【解析】从图分析,钠离子为1 molL-1,镁离子为0.5 molL-1,氯离子3.0 molL-1,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分析,假设钙离子浓度为x
31、molL-1,则有1.0+2x+0.52=3.0,解x=0.5 molL-1,故选A。【点睛】在溶液中要遵循电荷守恒,即阳离子的正电荷总数=阴离子的负电荷总数。离子数据可以用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只要数据一致就可以。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CO32- Cl-、SO42-、CO32- SO42-、CO32- 稀HCl 【解析】(1)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和气体的离子不能大量存在;(2)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不能大量存在;(3)利用硫酸钡为不溶于水、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来分析,碳酸钡可与盐酸反应【详解】(1)当溶液中存在大量H时,因H与CO32反应生成水和气体,则不能共存,故答案为CO32;
32、 (2)当溶液中存在大量Ag时,能分别与Cl、SO42、CO32反应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故答案为Cl、SO42、CO32; (3)当向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可能生成硫酸钡或碳酸钡沉淀,则可能纯在的离子为SO42、CO32,因碳酸钡可溶于盐酸,可向沉淀中加入盐酸,观察沉淀是否溶解,如不溶解,说明不含CO32,存在SO42,若沉淀完全溶解,沉淀只有BaCO3,加入盐酸发生BaCO3+2H=Ba2+CO2+H2O。故答案为SO42、CO32;稀盐酸24、Na2CO3 Na2SO4、 CaCl2、CuSO4 取步反应后静置后的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钡溶液观察是否还有沉淀生成,若无浑
33、浊出现,则沉淀完全。 BaCO3 2H+Ca2CO2H2O Ag+Cl-=AgCl Ca22OH-2HCO3-CaCO3CO32-2H2O Fe2O3H+2Fe3+3H2 【解析】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因此一定不存在CuSO4;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因此Na2CO3、Na2SO4至少含有一种;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所以白色沉淀一定是碳酸钡,即一定存在Na2CO3,所以不存在Na2SO4、CaCl2;氯化钠不能确定。【详解】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因此一定不存在CuSO4;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4、因此Na2CO3、Na2SO4至少含有一种;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所以白色沉淀一定是碳酸钡,即一定存在Na2CO3,所以不存在Na2SO4、CaCl2;氯化钠不能确定。(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Na2CO3,肯定没有CuSO4、Na2SO4、CaCl2;(2)取步反应后静置后的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钡溶液观察是否还有沉淀生成,若无浑浊出现,则沉淀完全;(3)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Ca2+CO2+H2O;(4)鉴别氯化钠可以用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5)向少量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足量碳酸氢钠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OH-+
35、2HCO3-=CaCO3+CO32-+2H2O;(6)用稀盐酸清洗铁锈(Fe2O3)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25、A、C 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 BCD 2.0 小于 13.6 15 【解析】(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或者量取、溶解或者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用到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所以用不到的仪器:平底烧瓶、分液漏斗;还缺少的仪器: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2)A容量瓶是带有活塞的仪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故A正确;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能够使用待配溶液润洗,否则
36、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B错误;C容量瓶是精密定量仪器,只能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用于溶解,应该在烧杯中溶解固体,故C错误;D容量瓶是精密定量仪器,只能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用于稀释浓溶液,应该在烧杯中稀释浓溶液,故D错误;E摇匀的正确操作为: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故E正确;答案为BCD;(3)需要0.1mol/LNaOH溶液450mL,应选择500mL容量瓶,实际配制500mL溶液,需要溶质的质量=0.1mol/L0.5L40g/mol=2.0g;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4)
37、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18.4mol/L,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则:V18.4mol/L=0.5L0.5mol/L,解得V=13.6ml,应选用15mL规格的量筒。26、通过观察A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调节流速 搅拌、使用多孔球泡2Cl2+Na2CO3Cl2O+2NaCl+CO2该反应放热,温度升高Cl2O会分解 HClO见光易分解加入足量的H2O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用电子天平称量沉淀质量【解析】试题分析:该实验的目的为以氯气、空气(体积比约1:3)和含水8%的碳酸钠为原料制备Cl2O,并用水吸收Cl2O制
38、备次氯酸溶液。(1)实验中将氯气和空气分别通入盛有饱和食盐水的A装置使氯气和空气混合均匀并通过观察A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调节流速控制氯气与空气体积比;为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有搅拌、使用多孔球泡。(2)装置B中氯气与含水8%的碳酸钠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l2O和氯化钠,利用化合价升降法结合原子守恒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Na2CO3=Cl2O+2NaCl+CO2;若B无冷却装置,该反应放热,温度升高Cl2O会分解,则进入C中的Cl2O会大量减少。(3)装置C中发生的反应为Cl2O+H2O2HClO,HClO见光易分解,故装置C采用棕色圆底烧瓶。(4)次氯酸溶液
39、呈酸性、具有强氧化性,取20.00 mL次氯酸溶液应用酸性滴定管或20.00mL的移液管;根据题给信息次氯酸可被H2O2还原成Cl,发生的反应为:HClO+H2O2O2+H2O+Cl+H,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通过测定生成沉淀氯化银的质量确定次氯酸的物质的量,确定次氯酸的浓度,而用氯化亚铁还原次氯酸会引入氯离子,干扰实验,故实验方案为:用酸式滴定管取20.00 mL次氯酸溶液,加入足量的H2O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用电子天平称量沉淀质量。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分析、评价和设计,物质的制备,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7、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6 molL-1 盐酸 除去气体中的HCl 干燥气体 吸收装置D中反应剩余的CO2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