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与甲骨文-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铜器与甲骨文-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ppt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国之重器青铜器 二、民族之根甲骨文 三、千古一脉中华魂青铜器与甲骨文甲骨文与青铜器 课程程标准内容准内容 阅读课本,勾画并标注1.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的成就;2.知道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知道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1.青铜器出现的时期、铸造方法;古代最大的青铜器的名称、重量、铸造时期;2.甲骨文的定义,形成的时期,发现的意义。自学活动:妇好墓妇好墓观察妇好墓的文物,请说出红圈的三幅图的种类及其相应功能。一、国之重器青铜器完成下列名片信息名称:时期:铸造方法:特点:地位: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名称:时期:价值:山西省博物院镇馆之宝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宝
2、鸡青铜器博物院镇院之宝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结合以下工艺流程,说出青铜器的制作方法 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考工记 1、备料2、制模3、制范4、制芯5、烘范6、浇铸7、脱范8、修整甲骨文与青铜器1.1.工匠先用10001000的烈火,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锡按一定比例熔化。2.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造的模型里。3.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泥范鋳造法青铜器的制作方法甲
3、骨文与青铜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 二、民族之根甲骨文1.什么是甲骨文?2.王懿荣为何被称为“甲骨文之父”?3.根据图片概括甲骨文的造字方法。4.释读甲骨文(试着解释图的意思)。为什么说甲骨为什么说甲骨文是联结和维系中文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华民族的“根根”?为什么说甲骨为什么说甲骨文是联结和维系中文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华民族的“根根”?合作合作探究:探究:材料材料结论甲骨文记录了商周时期农业、天文、战争、祭祀等许多方面的事情甲骨文比较全面地反甲骨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商周的社会情映了商周的社会情况况有学者用甲骨文纠正了史记中商王朝世系的相关记载更正历史文献中的错更正历史文献中的错误误我国有文
4、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开启了我国开启了我国“信史信史”时时代代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的4种造字法,拥有4500个单字,形成了可供日常书写与阅读的文字系统甲骨文是汉字形成的甲骨文是汉字形成的基基础础甲骨文甲骨文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根”材料材料1 1:这些(青铜器皿方罍)你所钟爱的铭文,这种种的纹饰:这些(青铜器皿方罍)你所钟爱的铭文,这种种的纹饰与线条对于你们外国人来说,无非是中国的青铜技艺多么的登与线条对于你们外国人来说,无非是中国的青铜技艺多么的登峰造极,可是,你知道吗?这每一个字、每一个线条,其中蕴峰造极,可是,你知道吗?这每一个字、每一个线条,其中蕴含的故事,都是在
5、告诉我们后人,祖先曾经崇拜什么,信仰什含的故事,都是在告诉我们后人,祖先曾经崇拜什么,信仰什么,靠什么活着。这些对于中国人很重要。么,靠什么活着。这些对于中国人很重要。国家宝藏解说词国家宝藏解说词材料材料2 2:在全球华人的支持下,:在全球华人的支持下,20142014年长沙博物馆以年长沙博物馆以50005000万美元的价格万美元的价格把漂泊在外的皿方罍买回了家。皿方罍是商周时很有影响力的皿氏家族把漂泊在外的皿方罍买回了家。皿方罍是商周时很有影响力的皿氏家族制作的,是中国晚商青铜器鼎盛时期的代表之作。当年皿氏家族带着皿制作的,是中国晚商青铜器鼎盛时期的代表之作。当年皿氏家族带着皿方罍一路南迁,
6、没有抛下它,就是因为它是一个家族存在过的真正印证。方罍一路南迁,没有抛下它,就是因为它是一个家族存在过的真正印证。国家宝藏解说词国家宝藏解说词 三、千古一脉中华魂 材料材料3 3:现代中国人使用的汉字,与甲骨文差异确实很大。:现代中国人使用的汉字,与甲骨文差异确实很大。可是追根溯源,从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到现代汉字,竟然有一可是追根溯源,从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到现代汉字,竟然有一条环环紧扣的链条、千古贯通的血脉、万世一系的传承。甲骨条环环紧扣的链条、千古贯通的血脉、万世一系的传承。甲骨文的书写美感追求,通过文化基因,一直传递到现代汉字中。文的书写美感追求,通过文化基因,一直传递到现代汉字中。中国书法五千年解说词中国书法五千年解说词 依据以上材料,思考以下问题:(1)概括青铜器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2)赎买行动得到全球华人的支持说明了什么?(3)崔文华先生认为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有“千古贯通的血脉、万世一系的传承”,你是否认同?请解释。